2015年上海财经大学811法学综合二(其中民法学占100分、民事诉讼法学占50分)考研真题(回忆版

合集下载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民事诉讼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民事诉讼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民事诉讼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民事诉讼法学部分七、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缺席判决答:缺席判决,是与对席判决相对而言的,具体是指在某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而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情况下,受诉人民法院经过开庭审理后,依法对案件所作出的判决。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中的被告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或者民事诉讼中的原告在法院裁定不准允撤诉的情况下,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都可以缺席判决。

2.诉的合并答:诉的合并,是指法院将分别提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某种联系的诉合并在一个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制度。

主要包括三种类型:①诉的主体的合并。

即将数个当事人合并到同一诉讼程序中审理和裁判。

在一原告对数个被告或数原告对一个或数个被告提起诉讼时,均会产生诉的主体的合并。

②诉的客体的合并。

即将同一原告对同一被告提起的两个以上的诉或者反诉与本诉合并到同一诉讼程序中审理。

③诉的混合合并。

是指案件和当事人的合并,即人民法院把两个以上独立而且彼此有联系的案件以及多个当事人合并于同一诉讼程序中进行审理所形成的诉的合并。

八、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我国民事诉讼中特别程序的特征。

答:特别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和解决某些特殊类型的案件的审判程序的总称。

特别程序的特征包括:(1)特别程序是几类不同审判程序的概称在特殊程序中,既有诉讼程序,也有非讼程序。

选民资格案件属于诉讼程序,其他几种程序属于非讼程序。

非讼程序也是几类不同案件的审理程序的总称,每种程序都适用一种特殊类型的案件,其审理和判决程序也各不相同。

由此可见,特别程序并不是特定而独立,具体而完整的审判程序,而是几类不同审判程序的总称。

(2)特别程序以非讼法理为基础特别程序包含的四种程序,都是以非讼法理为基础进行设计的,即使是作为特殊诉讼程序的选民资格案件程序也不例外。

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历年考研真题综合分析【圣才出品】

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历年考研真题综合分析【圣才出品】

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历年考研真题综合分析[视频讲解]第一部分参考教材与教辅、课程及题库说明一、参考教材本科目从2011年开始不再指定参考书目,根据已考上本专业研究生同学所选用的教材以及对本科目历年考研真题的分析,我们推荐使用以下参考教材:1.《民法学》(江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民法》(王卫国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3.《民事诉讼法学》(宋朝武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4.《民事诉讼法学》(宋朝武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5.《刑事诉讼法》(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6.《刑事诉讼法》(刘玫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7.《刑法学》(曲新久主编,中国政法出版社)二、课程和题库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综合二(代码801)辅导课程和考研题库:(面更多关于本专业的保录班、保过班等,详情登录(圣才考研网)!第二部分命题范围解读与历年真题比较分析一、法学综合二命题范围解读自2011年起,法大初试和复试不再指定参考书目,只限定命题范围。

2011年和2012年的初试科目命题范围相同,具体如下:由上可知,法学综合二(代码801)涵盖了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这四门关系密切的学科。

民法和刑法知识体系复杂,理论艰深;刑诉和民诉与法条联系紧密,知识点精细;复习时需要在研究真题基础上把握历年对这四科的考查侧重点。

法学综合二与法学综合一的难易程度相比,其实不分伯仲,综合二四门学科试题难度大,每一门学科都是全面考查。

综合一试题难度略小,但七门学科复习压力很大。

从四门学科来看,民法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是比较难的;刑法的选择题难度大,但主观题难度小;民诉和刑诉的难度近似适中,主观题偏基础理论。

二、2012年法学综合二科目的改革2012年法大对法学综合二试题进行改革,在题型、分值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1)题型上,2012年取消了多选题。

而2010—2011年,客观题题型是单选和多选。

中国政法大学参考书目

中国政法大学参考书目
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年版
冯庆华
608
新闻传播学综合一(传播学60分、新闻理论60分、中国新闻史15分、外国新闻史15分)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8版
郭庆光
《新闻理论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8年版
吴伟仁
《英国文学选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王守仁主编
810
新闻传播学综合二(新闻采访学50分、新闻写作学50分、新闻编辑学25分、新闻评论学25分)
《新闻采访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803
理论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各50分)
《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必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高鸿业主编
《财政学》(必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科目
代码
考试科目
参考书
出版社
作者
242
二外俄语
《新大学俄语简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蒋财珍主编
243
二外日语
《新日语基础教程》(1、2册)
薛建成编
601
法学综合一(法理学40分、宪法学40分、国际法学40分、行政法学30分)
《法理学导论》(初试必读)

2018考研上海财经大学法学学硕参考书目

2018考研上海财经大学法学学硕参考书目

2018考研上海财经大学法学学硕参考书目下文,小编为2018考研上海财经大学法学学硕类专业的小伙伴们介绍下该类专业都有哪些相关专业、初试科目以及参考书目,详细信息如下:一、初试科目上海财经大学法学学硕类专业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这些学硕类专业的初试科目都相同,初试科目如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6法学综合一(其中法理学占100分、宪法学占50分)④811法学综合二(其中民法学占100分、民事诉讼法学占50分)二、参考书目1、616法学综合一:(1)沈宗灵《法理学》本书共 4 编 20 章,认真总结和吸纳了我国法理学多年的研究成果,丰富和更新了法理学的教学内容,显著地调整和完善了法理学课程体系。

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法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又引进和介绍最新学术理论成果,既可以作为法理学的入门书,也可以作为法理学的进阶读本。

2、811法学综合二:(2)魏振瀛《民法》本书以我国现行民事法律法规为依据,紧密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借鉴外国与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吸收国内外民法学研究的新成果,理论联系实际,系统论述了民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基本知识。

说明:有很多同学在选择这些参考书目的时候,会一直纠结该选择哪个版本,如果你还没买这些书,选择最新版就行,若已经有旧版的这些书籍,影响也不是很大!三、推荐辅导资料《2018上海财经大学616法学综合一考研复习全书》《2018上海财经大学616法学综合一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2018上海财经大学811法学综合二考研复习全书》《2018上海财经大学811法学综合二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1)本书适用专业适用考试科目代码:616 法学综合一与 811 法学综合二适用专业: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816-法学综合二(含民法学、刑法学)

816-法学综合二(含民法学、刑法学)

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考试《法学综合二》考试大纲一、考核目标研究生入学初试是选拔优秀人才的主要环节,为了贯彻教育部“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和按需招生”的方针,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命题细则》及本学科特点制定本大纲。

对于本大纲所涉及考试内容,应试人员分别从了解、理解、熟悉等三个能力层次予以把握:——了解,要求对考核内容能准确再认、再现,即知道“是什么”;——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深刻领会相关知识、原理,并借此解释、论证观点,分析现象,辨明正误,即明白“为什么”;——熟悉,要求能灵活运用相关法律原理、观点和方法,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综合分析、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法律现象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二、考试主要范围【民法学】部分:1.民法总论了解:民法概念、历史、法源、功能,公法与私法的关系;民事主体分类及其意义;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关系;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中国民法典制定的历程,新中国民法典的编纂与创新。

理解:民法的调整对象、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民法的适用;民事法律关系及其构成要素,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权利及其类型、权利行使与救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制度,宣告失踪与死亡制度等;法人的概念与类型,法人的设立和能力制度(财产与责任、机关)、法人治理,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及其法律调整,特别法人制度,法人的清算等;合伙企业和独资企业的基本问题;法律行为理论、意思表示基本理论、法律行为的成立与效力、法律行为的解释、瑕疵法律行为、法律行为的附款;代理的类型、代理权及其行使、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期日与期间、时效的类型、诉讼时效基本规定;民法解释。

熟悉并运用:民法基本原则以及民事主体能力制度、与主体相关的责任制度、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制度,以及诉讼时效的基本规则,民法解释规则。

2.民法物权了解:物权的概念历史、物权法对于国有资产与民生保护的意义、物权法与宪法的关系、物权法与其他有关物权的特别法的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意义、占有的法律性质理解:物权与债权的区分、物权法基本原则、动产及不动产物权的变动规则、物权保护方法、所有权制度内容、用益物权的基本类型与制度内容、担保物权的基本类型与制度内容、占有的基本制度内容。

2013年上海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课(民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公法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2013年上海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课(民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公法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经济法民法学、2013年上海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课(民法学(回忆版)考研试题(回忆版)、国际公法学学、行政法学行政法学、国际公法学))考研试题民法学:一、简答(20分)简要回答我国民法是怎样进行民事权利行使的具体制度设计的。

二、法条分析(一)《物权法》(20分)第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二)《侵权责任法》(15分)第六十六条 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三、案例评析(20分)以下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一批指导案例中的《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诉陶德华居间合同纠纷案》 :原告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简称中原公司)诉称:被告陶德华利用中原公司提供的上海市虹口区株洲路某号房屋销售信息,故意跳过中介,私自与卖方直接签订购房合同,违反了《房地产求购确认书》的约定,属于恶意“跳单”行为,请求法院判令陶德华按约支付中原公司违约金1.65万元。

被告陶德华辩称:涉案房屋原产权人李某某委托多家中介公司出售房屋,中原公司并非独家掌握该房源信息,也非独家代理销售。

陶德华并没有利用中原公司提供的信息,不存在“跳单”违约行为。

法院经审理查明:2008年下半年,原产权人李某某到多家房屋中介公司挂牌销售涉案房屋。

2008年10月22日,上海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带陶德华看了该房屋;11月23日,上海某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简称某房地产顾问公司)带陶德华之妻曹某某看了该房屋;11月27日,中原公司带陶德华看了该房屋,并于同日与陶德华签订了《房地产求购确认书》。

该《确认书》第2.4条约定,陶德华在验看过该房地产后六个月内,陶德华或其委托人、代理人、代表人、承办人等与陶德华有关联的人,利用中原公司提供的信息、机会等条件但未通过中原公司而与第三方达成买卖交易的,陶德华应按照与出卖方就该房地产买卖达成的实际成交价的1%,向中原公司支付违约金。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法学综合知识二(812)第一部分民法学(6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诉讼时效2.排除妨害请求权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宣告失踪的条件与法律后果。

2.简述地役权的概念与特点。

三、论述题(15分)试述我国《合同法》确立的违约行为形态体系及其违约救济方式。

四、案例分析题(15分)乙建筑公司向甲建材公司发出传真,表示“急需0号水泥100吨”。

甲公司收到传真后,立即回电表示没问题,并开始安排货源。

但三日后,当甲公司询问如何发货时,乙公司表示已经购得,不再需要该种水泥。

双方发生争议,甲公司诉至法院。

根据上述案情,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若双方就合同是否成立发生争议,则甲乙之间是否已经成立合同?为什么?(2)若双方就究竟是甲公司送货还是乙公司自提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3)若双方就价款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4)若甲公司收到传真后没有回复,而是直接将100吨0号水泥送至乙公司的某工地,乙公司已经接受,现在双方就价款发生争议,则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参考答案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法学综合知识二(812)第一部分民法学(6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诉讼时效答:诉讼时效,又称消灭时效制度,是指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经过法定期间,即发生权利功效减损法律效果的制度。

诉讼时效是关于权利行使期限的规定,该期限具有如下特点:①期限的法定性。

诉讼时效期间是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限,超过该期限以后,当事人的民事权利的效力就会发生减损的效果。

②期限具有可变性。

诉讼时效的期限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可以中止、中断或延长。

③期限具有强行性。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a.不允许当事人通过约定排斥时效规范的适用;b.不允许当事人约定延长或缩短诉讼时效期间;c.不允许当事人预先放弃诉讼时效的利益。

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01法学综合二(民法学50分、刑法学50分、民事诉讼法学25分、刑事诉讼法学25分)民法学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杨某与郑某系夫妻关系。

郑某于1996年8月l9日在未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离家出走,当时其年事已高且身患严重肝炎和精神疾病。

家人曾多处寻找无果,遂于1999年11月3日在报纸刊登寻人启事,仍无音讯。

2001年3月5日杨某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依法宣告郑某死亡。

2002年3月25日法院作出死亡宣告判决,但判决中未确定郑某的死亡日期。

郑某的死亡日期应确定为()。

A.1996年8月19日B.1999年11月3日C.2001年3月5日D.2002年3月25日2.关于意思表示的相对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遗赠的意思表示的相对人是受遗赠人B.代理授权的意思表示不必有相对人C.对未成年人法律行为进行追认的相对人不必是该未成年人D.撤销权行使的意思表示不必有相对人3.以下不属于形成权行使行为的是()。

A.甲因错误而向法院请求撤销合同B.乙行使约定解除权C.丙行使债权人代位权D.丁对无权代理行为的追认4.关于物,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消费物的使用权人一般是所有权人B.一副扑克牌是集合物C.汽车的发动机是汽车的重要成分D.租金不是孳息5.以下财产,可设定抵押权的是()。

A.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楼B.村民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C.某印刷厂的印刷机D.高速公路的收费权6.以下合同,既可以是有偿行为也可以是无偿行为的是()。

A.买卖合同B.委托合同C.租赁合同D.赠与合同7.关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标的物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B.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合同履行时起由买受人承担C.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D.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的,不影响因出卖人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买受人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8.关于赠与合同,依我国现行法,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上海财经大学811法学综合二(其中民法学占100分、民事诉讼法学占50分)
考研真题(回忆版)
上海财经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民法100分
一、案例分析一35分
A某出国,将房屋交予B让其照看(只是负责房屋安全),B自称是A与C签订房屋租赁合同,A提前回来后发现C在自己房屋居住让其搬出,C以有合同为由拒绝。

问(1)B的行为性质(与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相比较分析)。

(2)A应当起诉谁?进行什么诉讼?
二、案例分析二30分
双11,某电商推出优惠活动,提前交付10%定金可享受双11标价的七折,叶某交付定金后,双十一付款时不知卡内无钱却点击了支付,谁知电商规定24小时没有支付成功则不会进行交易定金也不会退回,叶某与客服协商,也没有进行再次补款的机会。

问:根据合同法,电商做法是否有法律依据?
三、简述题35分
简述无过错责任及其适用范围。

民事诉讼法50分
一、案例分析40分
1.A某要出国三年,将房屋托给邻居B帮照看三年并说可以出租但不能托付他人,三年后A没有回过但是B要去外地工作,于是B将房屋托给C并声明房屋属于A所有,C与D签订房屋买卖,由于没有过户,D将C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归。

恰巧A回过听说此事(1)A的诉讼地位,为什么?
(2)B的诉讼地位,为什么?
2.A县教师甲与B区会计乙两夫妻,9月份在B区法院诉讼离婚法院受理,10月乙某犯罪被捕,B区法院已管辖权不归其为由将案件发往A县,A县也以此理由将案件返回,由此管辖权出现争议。

(1)B区法院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A县法院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管辖权争议如何解决?
二、论述题10分
论述民事诉讼证明中的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