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精简版)

合集下载

鲁教版初一生物复习资料及答案

鲁教版初一生物复习资料及答案

初一下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植物1、常见种类2、生活环境: ,少数生活在_. 3、形态结构特点:没有__、__和__的分化.4、生活方式:藻类植物整个身体都浸没在___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取___和 ___,都能进行___作用,不需要有专门的___、___或进行___的器官.5、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人类的关系:①光合作用供给地球90%的; ②很多藻类可以作为鱼类的; ③人们经常的藻类有螺旋藻、地耳、刚毛藻、海带、裙带、鹿角菜、紫菜、石花菜、江篱④某些藻类含有丰富的、碘、褐藻胶等,可供药用;⑤海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与维生素,长期使用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6、 夏天气温升高,阳光明媚,池塘水中的_______植物进行_______作用产生大量的_______,会看到一些绿色的丝状体慢慢地从水底漂浮在水面上,手摸有黏滑的感觉挑取少许制成临时装片,放在________下观察,能看到螺旋状排列的_____状的叶绿体. 7、 取一滴池塘水制成临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许多微小藻类植物,其中有一种__________形、有________的就是衣藻.8、 海带是一种褐色的藻类,将其放入盛有水的大烧杯中,用________加热,会发现海带由褐色变成________色.9、_______植物是水域中最主要的生产者,水生生物直接或间接以藻类植物为食物. 大气中的________近90%由藻类植物提供.10、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植物是__________植物,从30亿年前,海洋藻类逐渐登陆, 演变成现在各种植物. 第二节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一、苔藓植物:1、苔藓植物的常见种类:泥炭藓、黑藓、光二苔、 角苔等.:矮小,1-3厘米高,茎直立没有组织,有,有假根. :是扁平的叶状体,为多层细胞,平铺地面.2、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____的____环境中.3、形态结构: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__和__的分化,但茎中没有, 叶中无__,也没有真正的____,只有起固定作用的假根,因此植株一般都很矮小.4、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表明,它是植物从_______向________过渡的类型.5、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人类的关系:⑴腐蚀岩石,形成________,是自然界重要的"拓荒者〞. ⑵苔藓植物一般生长茂密,有利于保持_______,防止_________.⑶苔藓植物的遗体一年年的堆积形成____,是我国西部、东北的重要燃料资源.⑷因为苔藓植物的只有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叶片背面、腹面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所以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程度的植物. 二、蕨类植物:1、常见种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肾蕨、 满江红、蕨菜、、、 中华水韭、 〔一级保护植物〕. 2、生活环境: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____环境. 3、形态结构: 4、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高大得多,结构也复.因为蕨类植物的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_____组织. 5、生殖方式:繁殖.孢子〔一种_____细胞〕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萌发、生长. 6、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肾蕨〔观赏〕; 满江红〔肥料、〕;蕨菜〔〕;、〔药用〕;中华水韭、〔一级保护植物,有_______之称〕.古代的蕨类植物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第三节 种子植物1、概念:能够结出,并由发育而成的植物,统称为种子植物.2、种子的结构:小结: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的区别3、种子植物的优势:⑴种子的生命力比蕨类植物、苔藓植物产生的孢子植物强得多,寿命也比孢子___.⑵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萌发,否则很快失去生命力.种子能在比较______的地方能够萌发,如果遇到过于干旱或寒冷的环境,它可以待到气候_______时再萌发.所以,同苔藓植物和____植物相比,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____环境.种子植物成为____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能产生是一个重要原因.4、种子的寿命与储存种子的条件:在_______、_______、通风的条件下,种子的寿命可以延长;在高温、潮湿条件下,种子的寿命会缩短.5、种子植物的分类〔1〕裸子植物的特点:种子____,无____保护.〔没有花,胚珠裸露〕主要种类包括:松、杉、柏〔卷柏除外〕、银杏、苏铁〔2〕被子植物的特点:种子外面有__包裹,有__、__、__、__、__、__六种器官.6、裸子植物的根、茎、叶都很发达,里面都有______组织,所以裸子植物通常可以长得高大,也能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生长.7、被子植物是目前陆地上最具有优势的植物类群,原因是:②被子植物一般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保证了体内水分、营养物质的运输②一般都能开花结果,所结的果实能保护里面的种子成熟,也能帮助种子传播.8、技能训练: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合叫做_______.有直根系、须根系之分叶脉上粗细不等的脉络叫做_______.有网状脉、平行脉之分9、总结不同种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特点.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一、种子萌发的条件:1、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1)准备四个大烧杯〔标号1、2、3、4〕,每个烧杯都放上两X餐巾纸,其他如下表;(2)准备40粒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分别撒在四个烧杯中;(结论: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包括一定的_水分_和充足的_空气_、适宜的_温度_. 注意:①选择_粒大饱满_的种子, ②每一组只有1粒种子行吗?不行,偶然性大,易产生误差.③对照组的温度、水分、空气等应该是__温度适宜、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__,④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应该是与对照组之间只有唯一变量不同,其他条件都与对照组一样.2、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_完整_的、活的、且不处于_休眠_期.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过程与方法:①在培养皿中,铺上2-4层纱布,加入适量的水,保持湿润,均匀摆上100粒种子,放置在温暖的地方.②每天观察一次,并记录萌发的种子数,连续观察7天.③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发芽〕的种子数发芽率=————————————×100%〔供检测〕的种子数④重复测定几次,取__平均值__作为测定结果.发芽率超过__90%__的种子适合播种.4、科学方法:从监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映总体情况的方法——___抽样检测___.注意:a.样本的量要合适.测发芽率时,使用整袋种子还是三、五粒种子,还是_每组100粒.b.要做到随机抽取.挑选籽粒饱满种子,还是__随机__抽取100粒种子作为样本.二、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收_水分_,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_胚芽、胚轴、胚根.随后,_胚根_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_茎_和_叶_.第二节植株的成长一、幼根的生长: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幼根的_根尖_.2、实验探究根〔根尖〕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①选择生长迅速的幼根,在根尖区域用笔画出距离相等的4条线,每条线相隔2毫米;②第二天观察相邻两条线的距离,并记录;第三天重复第二天的工作.③结果发现: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3、根的生长一方面靠_分生区的细胞的_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靠_伸长区的细胞的_生长,增加细胞的体积.二、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1、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新枝条,包括幼嫩的_茎_、_叶_、_芽_.芽的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侧芽.根据发育的结果,将右图中的芽的结构与枝条的结构连线.2、芽的种类:根据着生位置分为:顶芽和侧芽. 三、木本植物茎的增粗: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2、茎的加粗:位于_韧皮部_和_木质部_之间,形成层能不断分裂,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细胞, 向内形成_木质部_细胞,使茎不断加粗. 3、年轮:同一年内形成的木材,颜色逐渐 变深,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共同组成 一个环带,就是年轮. 四、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1、细胞数量增多,细胞体积增大,都需要补充营养物质—_水_、__无机盐__、__有机物__. 根从土壤中吸收 _水分、_无机盐_;茎向上长出绿叶,通过__光合作用_作用制造_有机物.2、演示实验:①将两组生长状况基本_相同_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甲、乙试管中培养 ②甲试管盛有土壤浸出液,乙试管盛有 等量 的蒸馏水.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甲试管中用__土壤浸出液___培养的幼苗比乙试管中用__蒸馏水__培养的幼苗的生长状况好,这是因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多种__无机盐__. 实验结论: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注意:①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含_氮_的、含_磷_的和含_钾_无机盐. 缺氮时,植物矮小,叶片_发黄_.缺磷时,植物__特别__矮小,叶片呈__暗绿色__,比出现紫色.缺钾时,植物的茎干软弱,容易_倒伏_,叶片边缘、尖端呈__褐_色,并逐渐焦枯.②也有一些需要量微小的无机盐,在植物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缺少含_硼__的无机盐,植物只开花不结果实.3、肥料的用途: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_无机盐_ .4、肥料的种类:①人和家畜的粪便、尿液属于__农家肥料__.优点: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成本低. 缺点:养分含量低,肥效比较缓慢.②碳酸氢铵、尿素、过磷酸钙等属于__化学肥料__.①树皮:内侧部分叫做_韧皮部_〔具有筛管,运输有机物〕 ②_形成层_〔 分生 组织,具有旺盛的_分裂_能力,呈浅绿色,比较__黏滑__〕③_木质部_<坚硬,具有导管,运输水分、无机盐>④髓〔营养组织,比较疏松〕优点:养分含量高,肥效快,施用以与储运方便等特点.缺点:成分较高,过度施用会使土壤板结,使用不当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5、怎样合理施肥?施肥的种类——应该以__农家肥___为主,配合施用化学肥料.施肥的类型、数量——应该根据农作物的不同种类、不同生长时期的需要. 6、无土栽培:①土壤的作用——给植物提供水、无机盐,对植物体起到固定作用. ②无土栽培定义——不用土壤,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无机盐的__种类__和__数量___,按照一定的__比例__配成__营养液__来栽培植物.优点——以更合理地满足不同 种类 植物的、以与同一种植物不同的生长期 ,对个来无机盐的需要,使植物长得更好. 产量高、不受季节限制、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等.应用——植物输液打针.给植物打针所用的液体含有水分、氮、磷、钾等无机盐.可以快速补充营养、调节生长、防治病虫害.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一、花的结构1、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成的.2、桃花的结构3、花的重要结构是_雌蕊_和_雄蕊_. 二、传粉和受精:1、传粉——花粉从_花药_落到雌蕊_柱头_上的过程. ①传粉方式包括: 自花传粉、异花传粉.②异花传粉需要一定的媒介——__昆虫_、__风__. ③根据__传粉媒介__的不同,花的类型可以分为—风媒花、虫媒花. 风媒花的特点:花粉多而轻,易吹散柱头有分叉、黏液,易接受花粉.虫媒花的特点:颜色鲜艳、气味芳香、花蜜甜美. 2、受精①定义——胚珠里的卵细胞,跟来自花粉管中的一个精子结合,形成 受精卵;雌蕊雄蕊花托萼片 花瓣花蕊 ② 花药③ 花丝① 柱头 ④ 花柱⑤ 子房 〔内有⑥ 胚珠 〕注意:被子植物的受精作用实际上是一种双受精:花粉管中的有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珠, 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央的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②过程: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长出 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 花柱,到达胚珠,花粉管里的精子与胚珠里的_卵细胞_结合,形成_受精卵_. 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壁发育成_果皮__, 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_种子_,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_胚,子房发育成_果实_. 〔完成下图〕4、人工辅助授粉:为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人们常常先采集_花粉_,然后把_花粉_涂抹或倾撒在_同_种植物的_柱头_上. 优点:大大提高被子植物的结实率.第三章 《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1、P44图片:在沙漠中,降雨量稀少的地区往往成为不毛之地,降雨量较多或地下水丰富的地区会有植物生长,这种现象说明:水对沙漠中植物的_分布_有影响. 一、植物的生活需要水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__组成成分__:蔬菜切碎挤压,会挤出水来,幼嫩的叶子含水量为_80% _左右; 口渴可以吃些水果用来解渴,瓜果的果肉的含水量可超过_90%_; 木材晾干后才可以做家具而不会变形,树干平均含水量为_50%_. 2、水可以使植株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使叶片舒展,利于_光合_作用. 在炎热的夏天,如果忘记浇水,花儿的叶子就会萎蔫;如果移到阴凉或浇水,茎叶很快恢复硬挺.3、水是良好的溶剂:子房 果实子房壁胚珠 珠被 与精子结合卵细胞 受精卵果皮种子 种皮 胚 胚 珠 细胞 精 子_无机盐_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注意:给农作物施肥最好是在土壤湿润时,农民往往选择下雨或浇水前后.二、根适于吸水的特点: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_成熟区_,成熟区生有大量的_根毛_,增加了吸收水分的表面积 ,提高了根吸收水分的效率〔能力〕.2、移栽植物时,尽量带土坨,用以保护幼根或者__根毛__不受损伤,保证根的吸收作用.扦插后的枝条,只有长出__根__才能够成活.三、水分的运输途径:1、观察与思考:取一段生长旺盛的并且带有_叶__的枝条的顶端一段,迅速放入水中,水中滴有几滴红墨水,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当你观察到叶脉红了,甚至叶片都红了,但是茎的表面__不变红__〔变红或不变红〕.将茎横向切断,看到茎的横切面上有许多红色小点,将茎纵向切开,看到茎的纵切面上有一些红色丝线.这些红色的部分看上去像一根根长长的管道,这就是茎内运输水分的结构——导管2、导管: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_细胞壁_已经消失,所形成的中空的管道.3、根、茎、叶、花、果实内都有导管,而且是相通的.根吸收的水分,是沿着导管从下端往上运输到植株的各器官的.4、植物吸收水分的去向:土壤溶液中的水分→根尖成熟区的根毛细胞→成熟区的_导管_→茎部木质部的_导管_→叶中叶脉的_导管_→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_蒸腾作用_作用散失到大气中.→一部分被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5、叶制造的有机物由叶脉、叶柄、茎中韧皮部的_筛管_运输到其他器官.6、右图中的箭头A 表示水分、无机盐的运输方向,B 表示有机物的运输方向.7、技能训练:小麦等植物的一生中不同时期,A B需水量是不一样的.小麦的个发育时期的总需水量按照其发育时期的先后顺序__递增__;小麦在__灌浆期___时期的平均每天的需水量最大.小结:合理灌溉——根据不同种类植物的需水量的不同、植物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水量的不同,进行灌溉;每一次给作物浇水都要浇透;尽量减少浇水的次数.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叶片的结构1、叶片结构 包括植物的 叶 是植物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2、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指物体表面,以 水蒸气 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因为叶片的表皮上有许多气孔.3、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气孔 .上下表皮中有很多的气孔,每个气孔由 _2 个保卫细胞组成. 4、保卫细胞的结构特点与控制气孔的开关:保卫细胞的形状 能够改变,从而使气孔既能X 开又能闭合.细胞壁的厚薄不均匀,靠近气孔腔的 外壁 厚,不易伸展, 背气孔腔的内壁薄,较易伸展.保卫细胞吸收 水分 膨胀时,内壁伸展牵动外壁向内凹陷,使气孔打开; 保卫细胞失水 收缩 时,内外壁都拉直,使气孔闭合.5、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慢慢X 开,空气也就进入,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 水分也就会通过气孔而散失;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停止,大多数的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6、蒸腾作用的意义:〔1〕对于植物自身①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有95-99%通过 蒸腾作用 作用而散失,带动了植物体对 水分 的吸收,拉动水分和 无机盐 的运输,供给叶片光合作用的原料. ②降低叶面的温度利于 光合作用 作用的进行,防止因为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2)对于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③提高空气的 湿度 ,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④茎叶能够承接雨水,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⑤森林的落叶等吸纳雨水,补充地下 地下水 ,涵养水源,; ⑥为陆生生物等提供淡水资源;⑦作为溶剂,和其他物质一起进行循环.7、实验观察:叶片的表面的气孔.①用镊子撕下一小块 新鲜 叶片的 表皮 ,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找到气孔,观察围成气孔的细胞的形状和数量;②用镊子撕下一小块 萎蔫 叶片的表皮,制成临时__装片__,用显微镜观察,找到气孔,比较与新鲜叶片上的气孔有什么不同;③选择一个X 开的气孔,一个闭合的气孔,并画出围成气孔的 保卫 细胞,以与周围的几个表皮细胞.8、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使用干湿计,在一天内分早晨、中午、傍晚三次,测量裸地、草地、茂密的灌木丛中的湿度,探究植物对空气的湿度的影响.注意:不能把干湿计放在水洼边上,也不能放在地面上;每次应该多测量几次,算出平均值 ,作为一次测量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同一时间,三处地点的湿度大小:灌丛湿度最大,草地湿度较大,裸地湿度最小;在同一地点,一天内不同时间的湿度大小:早晨湿度最大,中午湿度最小.9、课后练习题4:植物油的作用是___防止水分直接从量筒内蒸发____.A、B两枝条,枝条A的叶片被去掉,两枝条都放入水中,水面滴加适量的植物油,放在相同环境中24小时.发现:枝条B的液面比枝条A的低.结论: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10、课外实践:A、B两枝条放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水面滴加适量的_植物油_,A枝条用电风扇吹2小时.发现:枝条B的液面比枝条A的高.结论:空气流动会_促进__植物的蒸腾作用.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1、实验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目的:①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②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2〕方法步骤:①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暗处理的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淀粉耗尽或者运走〕②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形成对照,比较的是见光部分的叶片和不见光部分的叶片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种实验叫做对照实验.〕③几小时后,取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④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A酒精和叶绿素都是有机物,所以叶绿素能够溶解于酒精;B隔水加热的方法,能够控制酒精的温度,否则将发生危险;C脱色的目的:去掉绿色后,就可以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现象会更加清晰的蓝颜色.⑤用清水漂洗叶片,然后把叶片放在培养皿中,向叶片上面滴加__碘液___.遇碘变蓝是__淀粉___的特性.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的变化.〔两次漂洗的目的——避免叶绿素或碘液的浮色影响实验的现象——颜色效果〕〔3〕实验现象:叶片见光部分<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叶片不见光的部分〔被黑纸遮盖部分不变蓝色,说明叶片不见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 〔4〕实验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绿叶在光下能产生___淀粉___.2、___叶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事实上,凡是植物的__绿_色部分,细胞中都具有___叶绿体___就能制造有机物.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的色素——叶绿素.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__车间_〞,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__能量转换器___〞.3、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___叶绿素__能吸收太阳光,利用__能量__,在_叶绿体__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___化学能___,储存在有机物中.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一部分的糖类在植物体内会转变成为__蛋白质_、脂肪__等其它有机物.二、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作用1、实验:测定种子中的有机物〔1〕材料用具:_小麦_面粉、_花生_种子、滴管、试管、酒精灯、纱布、烧杯、培养皿、清水、碘液、白纸、_双缩脲_试剂〔0.1克/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0.01克/毫升的硫酸铜溶液〕〔2〕方法步骤:A 测定淀粉:①少量小麦面粉用__纱布__包起来,放在盛有_清水_的烧杯中,用手_揉挤.②清水变成__乳白_色时,取2毫升乳白色液体放入试管中,在__酒精灯_上加热煮成__糊__状.③__冷却__后滴加几滴碘液,观察到液体由乳白色变成__蓝___色.说明:_小麦种子中含有 __淀粉__.B 测定蛋白质:①将纱布的物质反复揉挤.②将纱布里剩下的__黄白___色胶黏状物质就是面筋.③取一小块面筋放入培养皿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先滴加__氢氧化钠__后滴加__硫酸铜_〕看到面筋由黄白色变成_紫_或红褐色.说明:_小麦种子中含有 __蛋白质__.C 测定脂肪:①将将花生种子的__种皮__去掉,②放在白纸上__挤压__,看到挤压处的白纸出现油迹.说明:_花生种子中含有 __脂肪_.2、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包括水和少量的__无机盐___,主要是__有机物__.从器官水平看:各器官中含有有机物小麦、玉米种子含有较多__淀粉__,大豆、花生种子含有较多__蛋白质_和__脂肪,芝麻、向日葵种子含有较多的__脂肪_,甘薯的根、莲藕的茎含有较多的_淀粉__.从细胞水平看:细胞各结构中含有有机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__纤维素____,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蛋白质___和__脂类__,细胞核中的_ 遗传___物质3、绿色植物通过__光合___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作用①不仅满足了自身___生长_、__发育___、__繁殖___的需要,②为生物圈其他生物提供__食物__来源.食物中的有机物既为生物构建身体提供材料,也为生命活动提供__能量.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光合作用的原料:1、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1〕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放在光下.不久,蜡烛熄灭,小白鼠死亡;〔原因:__氧气__耗尽〕〔2〕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放在光下.植物长时间燃烧着,蜡烛也没有熄灭.〔原因:植物为蜡烛燃烧提供_氧气__,蜡烛燃烧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_二氧化碳_〕〔3〕把一盆盆栽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放在光下.植物和小白鼠都正常活着.〔原因:植物为小鼠呼吸提供_氧气_,小鼠呼吸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__二氧化碳___〕普里斯特利实验的结论: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者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2、设计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理:氢氧化钠〔 NaOH 〕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1〕准备两个密闭的玻璃罩甲、乙,里面各方一株经过暗处理的绿色植物.〔2〕甲玻璃罩里放一杯氢氧化钠溶液,乙玻璃罩里放一杯清水.〔3〕将两装置都放在阳光下,几小时后,各取下一片叶片,先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成黄白色后,再用清水冲洗,最后用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产生.〔4〕看到,甲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色,乙装置中叶片变成蓝色.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3、设计实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原理:叶片的叶脉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分的结构.。

鲁教版七下生物复习提纲

鲁教版七下生物复习提纲

鲁教版七下生物复习提纲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七年级(下)生物复习提纲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提纲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人体依靠()、()、()、()、()等感觉器官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通过()系统和()系统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什么是感受器?形成感觉的部位都是()。

3、说出下列眼球结构的特点和功能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在P2图上指出各自的位置4、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注意关键词5、物象只有落在()上人才能清晰的看到物体,这需要眼球内()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

为看清楚远处的物体,晶状体的曲度会变();未看清楚近处的物体,晶状体的曲度会变();如果看清一辆由远及近的汽车,晶状体如何变化?6、刚进电影院感觉伸手不见五指,但一会儿就能看到周围的人和座位,因为瞳孔会(),调节瞳孔大小的结构是()7、比较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结构变化、物象落点、矫正方法。

8、说出预防近视的:“三要”和“四不看”9、P6据图指出耳的每个组成结构的位置;说出下列耳的结构的功能:鼓膜、耳蜗、半规管和前庭10、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注意关键词11、为了保护耳和听觉,应如何做?12、各种感觉功能对人体有什么意义?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是由()、()和()组成。

2、说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在神经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P11在图上指出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的位置,并说出其功能4、()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图上指出五个功能区的位置5、神经元又叫()是神经系统()和()的基本单位6、在P12图上指出神经元的结构名称,说出神经元的功能和与其他细胞的最大区别()。

7、什么是神经纤维什么是神经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2、说出膝跳反射实验的步骤,现象,为什么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的参与?3、什么叫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4、反射弧包括()、()、()、()、()5、缩手反射一般先缩手后感觉疼,为什么?6、反射分为()和(),列表比较他们的区别。

鲁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提纲知识点

鲁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提纲知识点

初二生物下册复习提纲24.膝跳反射叩击部位在膝盖下的韧带,现象是小腿突然跳起,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

25.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是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26.比较 导管 分泌物 分泌物输送方式 举例内分泌腺 无 激素 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经血液循环运至全身 7个外分泌腺 有 消化液、汗液等 经导管排出 消化腺、汗腺等27.激素:由内分泌分泌的、在体内含量少,但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28.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和激素:①垂体:生长激素;②甲状腺:甲状腺激素;③胸腺:胸腺激素;④肾上腺:肾上腺素;⑤胰岛:胰岛素;⑥卵巢:雌性激素;⑦睾丸:雄性激素。

(注意:胰岛在胰腺内,胰岛是内分泌腺,胰腺是外分泌腺)。

(图)29.激素 分泌部位 功能 分泌异常症状 治疗措施生长 激素 垂体 促进人的生长发育 ①幼年时分泌不足侏儒症 ②幼年时分泌过多巨人症 ③成年时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给幼年侏儒症患者注射少量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①促进生长发育; ②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③促进新陈代谢 ①幼年时分泌过少患呆小症 ②成年时分泌过多患甲亢 ③成年时食物饮水中缺碘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饮食中加碘 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 分泌不足患糖尿病 (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注射胰岛素 30.比较侏儒症和呆小症:①相同点:都是在幼年时患病且身材矮小;②不同点:侏儒症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一般正常;呆小症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患者不仅身材矮小且智力低下。

31.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实验:①正常蝌蚪破坏甲状腺,不能发育成蛙;②破坏甲状腺的蝌蚪在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正常发育成蛙;③正常蝌蚪在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蝌蚪会提前发育成蛙,但个体只有苍蝇大小。

该实验结论: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初中鲁科版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鲁科版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鲁科版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藻类植物:(1)生活环境:大多数在水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2)结构特点: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些种类是单细胞,细胞中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不需要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或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3)与人类的关系:①释放氧气;②作为鱼类的饵料③作为食物;④作为医药原料(4)代表:衣藻,水绵。

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等。

2、苔藓植物:(1)生活环境:阴湿的陆地环境。

是植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

(2)结构特点:植株矮小,一般有茎、叶的分化,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无叶脉,假根(只起固着作用)。

(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苔藓植物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因为它们的叶片大都只有一层细胞)。

(4)代表:墙藓、葫芦藓、地钱。

3、蕨类植物:(1)生活环境:大多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

(2)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它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也就是专门的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

(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代表植物:真蕨、中华水韭肾蕨、卷柏、江南星蕨、满江红、贯众。

4、裸子植物:(1)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无果皮包被(2)代表植物:油松、雪松、云杉、侧柏、银杏、苏铁等。

5、被子植物:(1)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果实可以保护种子免受不利因素危害,果实常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有些果实表面有翅或毛,有些果实表面有刺或黏液,有些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使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6.种子的结构(1)菜豆种子:种皮:保护内部结构胚芽:发育成茎、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胚根:发育成根胚子叶:2片,肥厚,贮存营养(2)玉米种子种皮:和果皮紧贴在一起,保护内部结构子叶:1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胚胚芽:发育成茎、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胚乳:贮存营养物质玉米种子外面也有厚皮。

初中生物鲁教版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鲁教版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鲁教版知识点归纳总结生物是我们学习中的一门重要科学。

通过学习生物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现象和生命的奥秘。

本文将针对初中生物鲁教版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第一章细胞和细胞结构1.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生命活动、遗传信息传递2. 细胞的分类-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如细菌- 真核细胞:有细胞核的细胞,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3. 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和特点- 线粒体:产生能量-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内质网:合成和运输物质- 高尔基体:加工和转运物质-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第二章生物多样性1. 物种与进化- 物种的定义和分类:物种是能够自由繁殖并能繁衍后代的个体的总称- 进化的基本原理: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2. 分类与系统发生学-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便于科学研究和了解生物多样性- 生物分类的方法:形态分类、细胞分类、生物化学分类、基因分类3. 动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动物分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植物分类:非维管植物和维管植物第三章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概念- 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染色体:DNA的携带者-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决定表型2. 生物的繁殖方式和遗传规律-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促进了物种的进化3. 进化的证据与进化的规律- 化石证据:揭示了生物演化的过程- 生物地理学证据:生物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规律- 比较解剖学证据:不同物种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第四章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生活活动- 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 - 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的适应性: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 生态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 生态平衡: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第五章人体健康与生活1. 疾病与健康-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疾病的传播和预防- 预防疾病的方法: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2. 生育与计划生育- 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节育措施:避孕药、避孕套、避孕环等3. 生物技术的应用- 人工选择和基因工程: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人类健康以上是初中生物鲁教版教材中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鲁科版初中七下生物提纲

鲁科版初中七下生物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眼球的结构3、眼球与照相机相似的结构:晶状体=镜头4、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发生折射)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觉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产生视觉)5、(2)晶状体的调节: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大;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小。

由近到远时,晶状体曲度变小;由远到近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大。

6、近视眼的特点:(1)眼球的前后径过长:(2)晶状体曲度过大(过度变凸)(3)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4)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矫正方法:戴凹透镜】7、远视眼的特点:(1)眼球的前后径过短:(2)晶状体曲度过小(3)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4)看不清近处的物体【矫正方法:戴凸透镜】8、耳郭外耳外耳道鼓膜耳的结构:中耳鼓室听小骨:传导震动半规管内耳前庭耳蜗: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收集声波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中枢神经系统9、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10、为保护耳和听觉,除了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应注意: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1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大脑: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视觉、听觉等多种功能;脑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神经系统(1)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反射),脊髓:(2)还能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传导),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12、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其中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

13、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有规律的反应。

七年级下册生物鲁科版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鲁科版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鲁科版知识点生物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从我们的身体结构到周围环境中各种生命的存在。

七年级下册生物鲁科版是一本较为全面的生物教材,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生物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其中重点内容,以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生物分类学知识点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间关系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生态环保意义。

在七年级下册生物鲁科版中,我们学习了生物分类学的相关知识点。

主要包括生物分类的意义、基本分类原则和常见的生物分类法等。

1.生物分类的意义生物分类是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间的关系,方便科学家进行分类研究和实验。

同时,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基本分类原则生物分类的基本分类原则包括以下三条:(1)形态学分类法:主要是根据生物的体型、器官结构、形态等方面进行分类,比较直观,适用于初学者。

(2)进化分类法: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将生物分为不同的系统,与生物分类学的主流观点相同。

(3)遗传学分类法:针对基因和DNA的研究,根据生物的遗传特征来进行分类,往往被用于现代生物学研究中。

3.生物分类法在生物分类学中,根据不同的学说和观点,发展出了不同的生物分类法。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拉丁名命名法和五界分类法。

拉丁名命名法是一种用拉丁文命名生物物种的分类方法,通常由两个词组成。

而五界分类法则是把生物分为原核生物(细菌)、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五个界。

二、生物遗传学知识点生物遗传学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是研究生物遗传的机理和遗传特性等。

在七年级下册生物鲁科版中,我们学习了生物遗传学的相关知识点。

主要包括基因的本质、基因型和表型、遗传规律等内容。

1.基因的本质基因是生物个体特征的遗传物质,是生物发育和进化的重要基础。

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基因呈现为一段特定的DNA序列。

2.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和表型是描述生物遗传性状的两个重要概念。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精简版)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精简版)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精简版)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点(精简版)1.(1)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缺碘是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成年时生长激素过多是肢端肥大症幼年分泌过少是呆小症。

(2)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发育年幼过多:巨人症年幼过少:侏儒症碰到烫的东西是是先缩手后感觉到烫酸雨称为空中死神,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使用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的排放,做好回收。

2.近视眼带凹透镜(物像形成在视网膜前),远视眼带凸透镜(老年人的老花眼是因为远视造成、形成在视网膜后)。

3.瞳孔大小是虹膜进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是睫状体进行调节(平滑肌)睫状体舒张是看远处东西,晶状体曲度变小,睫状体收缩就是相反。

4.耳蜗是听觉感受器,将鼓膜发出的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真正产生听觉的是大脑。

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5.脊髓是反射和传导作用,大脑是控制作用,非条件反射在脊髓,条件反射在大脑(膝跳反射无需经过大脑),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

6.灰质和白质,灰质是神经中枢起反射作用,白质是脑与脊髓的联系,传导作用。

7.内脏不属于内分泌腺(分泌腺是通过毛细血管运送全身,外分泌腺如肝脏是由导管),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卵巢(睾丸)8.心肺复苏是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集合。

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都应该看到患者的胸廓随着吹气而起伏,并且每次吹气后气体都能从口中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30次心脏按压:2次人工呼吸9.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病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10.巴斯德实验变量是细菌的有无,巴氏消毒法是高温灭菌。

11.蘑菇的菌体是靠菌丝构成,主要食用子实体(菌盖和菌柄)。

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的叫做直立菌丝;能够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吸取水和有机物的叫做营养菌丝。

12.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是曲霉,曲霉可以制酱油和酒,制酒主要用酵母菌+曲霉(酒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点(精简版)
1.(1)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缺碘是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
成年时生长激素过多是肢端肥大症
幼年分泌过少是呆小症。

(2)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发育年幼过多:巨人症
年幼过少:侏儒症
碰到烫的东西是是先缩手后感觉到烫
酸雨称为空中死神,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使用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的排放,做好回收。

2.近视眼带凹透镜(物像形成在视网膜前),远视眼带凸透镜(老年人的老花眼是因为远视造成、形成在视网膜后)。

3.瞳孔大小是虹膜进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是睫状体进行调节(平滑肌)睫状体舒张是看远处东西,晶状体曲度变小,睫状体收缩就是相反。

4.耳蜗是听觉感受器,将鼓膜发出的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真正产生听觉的是大脑。

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
5.脊髓是反射和传导作用,大脑是控制作用,非条件反射在脊髓,条件反射在大脑(膝跳反射无需经过大脑),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

6.灰质和白质,灰质是神经中枢起反射作用,白质是脑与脊髓的联系,传导作用。

7.内脏不属于内分泌腺(分泌腺是通过毛细血管运送全身,外分泌腺如肝脏是由导管),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卵巢(睾丸)
8.心肺复苏是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集合。

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都应该看到患者的胸廓随着吹气而起伏,并且每次吹气后气体都能从口中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30次心脏按压:2次人工呼吸
9.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病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10.巴斯德实验变量是细菌的有无,巴氏消毒法是高温灭菌。

11.蘑菇的菌体是靠菌丝构成,主要食用子实体(菌盖和菌柄)。

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的叫做直立菌丝;能够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吸取水和有机物的叫做营养菌丝。

12.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是曲霉,曲霉可以制酱油和酒,制酒主要用酵母菌+曲霉(酒曲)。

乳酸菌是制泡菜和酸奶,乳酸菌和酵母菌原料都是葡萄糖,两者都是厌氧的,酵母菌是真菌,乳酸菌是细菌。

制醋用醋酸菌。

13.青霉素由青霉菌合成,可治疗淋病、肺炎、脑膜炎等细菌性疾病(淋球菌-淋病)。

基因工程是胰岛素基因加大肠杆菌成胰岛素,胰岛素缺少会造成糖尿病,过多会导致低血糖。

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DNA构成。

104页图,细菌靠分裂生殖(半小时一次),真菌靠孢子繁殖,当病毒没
寄生在活细胞内就会变为结晶体,细菌和真菌在恶劣环境中形成休眠体(芽孢)
注射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疫苗是减毒的病原体制成),免疫角度说是为抗原。

当患者患病时应当注射相应的抗体而不是抗原。

14.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悦
15.黄连素是中药,具有杀菌作用,阿司匹林是西药有退烧作用。

病毒分为三类:细菌病毒(噬菌体)、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16.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反射都是条件反射,也是人类特有的。

17.艾滋病传播方式主要是血液和性传播,握手、共同用餐和蚊子叮咬不会被传染艾滋病。

18.水蚤的心脏分布在头部的后面,与头部呈反方向。

19.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患病;与动植物共生三条作用。

链球菌是细菌,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病。

真菌-足癣、臂癣。

真菌-棉花枯萎病、小麦叶锈病、水稻稻瘟病、玉米瘤黑粉病。

根瘤菌与植物共生,能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给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