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观察记录表
小班第一学期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小班第一学期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姓名:___________ 年龄: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观察目标:区域活动观察项目:自主选择、创造性表达、合作交流、注意力集中、问题解决、情绪控制、身体操纵、认知发展等观察内容:1. 自主选择能力观察:- 在自由活动中,孩子能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域吗?是否选择了不同的区域?- 是否能够独立选择区域中的玩具或材料?能够自发地进行探索和尝试吗?2. 创造性表达能力观察:- 观察孩子在区域活动中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 是否会利用区域中的材料进行自己的创作或建构?3. 合作交流能力观察:- 观察孩子在区域活动中是否能够和其他孩子合作?- 是否能够相互之间交流、分享和合作完成任务或活动?4. 注意力集中能力观察:- 观察孩子在区域活动中是否能够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是否能够专注于一个任务或活动,不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5. 问题解决能力观察:- 观察孩子在区域活动中是否能够主动提出问题?- 是否有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可以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吗?6. 情绪控制能力观察:- 观察孩子在区域活动中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是否会出现过于激动或沮丧的情绪?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吗?7. 身体操纵能力观察:- 观察孩子在区域活动中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身体进行操纵?- 是否会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活动,并探索自己身体的能力?8. 认知发展观察:- 观察孩子在区域活动中是否能够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 是否会观察、探索、推理和记忆?是否会运用之前学到的知识进行活动?观察记录:自主选择能力观察:时间区域玩具/材料选择情况自发探索情况备注创造性表达能力观察:时间区域自己的创作/建构表达自己想法情况备注合作交流能力观察:时间区域和其他孩子合作情况交流/分享情况备注注意力集中能力观察:时间区域保持注意力集中情况专注程度备注问题解决能力观察:时间区域主动提出问题情况解决问题方式备注情绪控制能力观察:时间区域情绪表现情况情绪管理能力备注身体操纵能力观察:时间区域身体运用情况探索身体能力备注认知发展观察:时间区域发展认知能力情况运用之前知识备注总结:根据以上观察记录,可以得出孩子在区域活动中的能力表现和发展情况,从而指导下一步的教学和干预措施。
中班区域游戏观察记录表

时间:第16周
游戏开始了,今天科学活动中幼儿认识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的通信工具,以及他们的主要名称以及功能,今天科学区的小朋友继续在探索不同通信工具的使用方法。
钱思睿小朋友拿起一部翻盖手机,在手机屏幕上这儿戳戳,那儿戳戳,随后她发现手机的下半段上面有数字,她开始在数字在进行按,按了几个数字之后,他开始将手机放在自己的耳朵边上“喂,你好呀,你是许煜婷吗”,许煜婷小朋友则立马拿起桌上的一部智能手机,用手在手机屏幕上一划,将手机放在耳朵边上“你好呀,钱思睿”,两个小朋友开始打电话,马熙然小朋友看到了也说到:我也要来玩打电话的游戏,许煜婷说到:不行,打电话只能两个小朋友打,三个小朋友不行的,于是马熙然等两个小朋友打完电话,开始和钱思睿进行打电话,马熙然拿起电话机听筒就说道:喂,你好呀,许煜婷:你都没有拨打电话号码,马熙然嘿嘿笑笑,她重新拿起话筒,问道:钱思睿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呢,钱思睿报了一串数字,两个小朋友重新开始了打电话。
幼儿园学习性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主题名称
生日
预设区域
建构区、美工区、生活区、科学区、数学区等
重点关注
科学区:了解现代通信工具是多种多样的,知道他能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材料提供
建构区:火车(螺丝玩具、可乐罐、卷纸芯、胶卷芯)、美工区:爱心礼物(彩色的小纸团、彩色吸管、亮片、彩色小珠子)、生活区:爱心小天使(贫困孩子生活的相关资料、公益广告的图片)、科学区:现代通信工具(电话机、手机、电脑、传真机、可视电话)、数学区:猜一猜(1-的最多的通信工具,电话机虽然在小朋友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但是使用频率并不是很高,所以小朋友对于使用的方法还是有一些陌生。
区域游戏观察记录表

区域游戏观察记录表一、观察背景区域游戏是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探索和发展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提高区域游戏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特进行此次观察。
二、观察目的1、观察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兴趣和参与度。
2、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水平。
3、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认知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
4、评估区域游戏材料的适宜性和使用情况。
三、观察对象_____幼儿园_____班的全体幼儿四、观察时间_____年_____月_____日,上午_____:_____ _____:_____五、观察区域建构区、美工区、益智区、阅读区、角色扮演区六、观察记录(一)建构区1、观察幼儿:小明、小刚、小红2、游戏材料:积木、乐高玩具3、观察情况:小明一进入建构区就选择了大块的积木,开始搭建一座“高楼”。
他专注地将积木一块一块往上堆叠,当高楼倒塌了几次后,他没有放弃,而是尝试调整积木的摆放方式,最终成功搭建了一座较为稳固的高楼。
小刚则选择了乐高玩具,他想要搭建一辆“汽车”,但在组装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不知道如何将轮子安装上去。
他向旁边的小明求助,小明热心地帮助他解决了问题,两人一起完成了汽车的搭建。
小红在建构区中显得比较犹豫,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在老师的引导下,她选择了一些彩色的积木,尝试搭建一个“花园”。
她小心翼翼地摆放着积木,还不时地看看旁边小朋友的作品。
(二)美工区1、观察幼儿:小花、小美、小丽2、游戏材料:彩纸、剪刀、胶水、彩笔3、观察情况:小花拿起一张彩纸,熟练地折出了一只小船,然后用彩笔在船上画上了漂亮的图案。
她还向旁边的小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教小美如何折纸船。
小美选择了用剪刀剪出各种形状的纸片,然后用胶水将它们拼成一幅“动物世界”。
她在拼贴的过程中非常认真,不断调整纸片的位置,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小丽一开始不知道该做什么,在老师的建议下,她用彩笔在纸上画了一朵大大的花朵,然后用剪刀剪下来,贴在了墙上的展示区。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五篇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五篇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用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篇1观察目的: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幼儿在美工区玩橡皮泥的行为表现。
观察记录:今天的美工区提供了橡皮泥,让幼儿自由制作。
庞静文拿了自己的橡皮泥坐了下来,简单的玩耍之后,她发现了自己盒子里的示范纸:制作西瓜。
只见她边看着图示边开始照着样子开始制作,她先用白色、黑色、红色和绿色团成大小不一样的圆形,接着把绿色和白色搓成细条,然后用红色制作西瓜果实,可是尝试了好长时间也没办法拼成功。
这是我适时进行指导,“是不是条条太长了呢?”很快,庞静文就找到问题的所在,然后制作出一个非常可爱的小西瓜。
案例分析:庞静文是个个性安静的孩子,平时有事都不愿意说,特别是在活动中,喜欢一个人去完成任务。
并且,身为大班幼儿已经具备遇到困难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了,所以作为老师不能够一味地插手,直截了当地帮起解决,但可以适时地给予语言上的提示,让她更有自信地去制作。
采取措施:1.区域材料的充实。
2.老师的适时指导。
观察反思:在自主性区角游戏中,教师要关注孩子,观察孩子,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走在孩子的前面,给予适时的指导。
教师简单的言语提示去能引导孩子去大胆探索。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篇2片段:在今天的语言活动《看云去》开展之前,我把小静请到了身边,拉着她的小手,亲切的与其交谈.我问:“小静,喜欢上管老师的课吗?”她微笑着点点头,“管老师可喜欢小静上课时认真的样子呢,管老师一直希望能看到你举手发言,好想听小静回答问题,你愿不愿意呀?”她说:“愿意.”“恩,管老师最喜欢在课上积极动脑,大胆举手发言的孩子了,你认真听清问题,想到了什么就可以举手说,大声的告诉大家,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大胆地表达就是勇敢的好孩子,懂吗?”她点点头.在活动中,当问及:“你刚才看到的云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和“如果请你把云朵画下来,你准备怎么画?”时,小静也积极举手,终于能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大大的突破,我及时用她喜欢的图形宝宝奖励了她,她的笑容更甜美了.分析:小静是个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平时就默默无闻,多数只与固定几个幼儿交流.在教育活动中,更难见到她举手发言,有时被点到名字后,就一副害羞的样子,站着不说话.平时我也力图不断的引导她大胆回答,却多是以失败告终.指导策略1.我为她的进步感到欣慰,当然今后我也会继续持之以恒地鼓励支持王静,帮助她形成积极动脑,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相信她的自信心会在教师的一再鼓励下逐渐建立,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不同发展、表现、需要,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支持,才能促进孩子的有效发展.2.借助这个实例,鼓励教育其他不敢大胆表达的孩子也要积极勇敢,参加各项活动,增强自信心.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篇3区域活动时间,#进入美工区区角。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中班建构区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中班建构区班级:中班区域:建构区日期:20XX年XX月XX日观察者:XXX观察目标:1.观察幼儿在建构区的参与度和自主性;2.观察幼儿在建构区的互动和合作能力;3.观察幼儿在建构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
观察记录:1.参与度和自主性:a.在观察期间,我发现大部分幼儿都能主动选择进入建构区,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玩具进行搭建和构造。
b.有些幼儿选择了特定的主题进行搭建,比如城市、农场等,展现了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
c.有几位幼儿表现出较高的自主性,他们能够独立决策、自己动手构建,并且能够坚持完成整个搭建过程。
2.互动和合作能力:a.在建构区,我观察到幼儿之间展示了一定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他们会一起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构思和搭建成果。
b.在搭建过程中,幼儿之间会相互帮助、协作,共同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
c.有些幼儿表现出较强的领导才能,他们在团队中能够发挥带领作用,指导其他幼儿参与到建构活动中。
3.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a.观察期间,我发现大部分幼儿在建构区表现出了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们能够将简单的积木、玩具组合成自己独特的作品。
b.有的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将积木当作飞机、火车等各种工具和交通工具来运用。
c.一些幼儿在搭建时还能将其他材料如纸板、木块等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增加了创造性和独特性。
结论:在建构区,中班的幼儿展示了积极的参与度和自主性,他们能够主动选择进入建构区,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玩具进行搭建和构造。
同时,幼儿之间也展示了较好的互动和合作能力,在搭建过程中相互帮助、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此外,幼儿们还表现出了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能够将简单的玩具组合成自己独特的作品,并通过想象将玩具变成各种工具和交通工具。
综上所述,建构区的活动对中班幼儿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6篇

幼儿园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6篇(1)《幼儿园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者:__________________幼儿园名称:_______________区角名称: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时间段:________________观察目的: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结束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观察项目:1.学习目标/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活动的主要学习目标或者培养的技能。
2.活动环境:区角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该区角的摆设、物品和工具的布置情况。
环境安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该区角的安全性、卫生状况和幼儿使用物品的安全性。
3.幼儿参与情况:幼儿数量:__________________幼儿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幼儿对该活动的兴趣表现。
幼儿合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幼儿在该活动中的合作情况。
4.教师引导情况:教师角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教师在该活动中的角色扮演。
引导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教师在该活动中使用的引导方式和教学策略。
如果有个别指导的情况,描述教师对特定幼儿的个别指导方式和内容。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观察日期:XXXX年XX月XX日观察时间:上午9:00-10:00观察地点:中班活动室观察对象:中班幼儿观察目的:观察中班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教师指导策略观察记录:在今天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区域进行活动。
在建构区,几个小朋友正在用积木搭建一座城堡。
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商量搭建的方法,遇到问题能够主动沟通解决。
教师观察到这一情况,没有过多干预,只是在必要时给予了幼儿一些指导和鼓励。
在美工区,一些小朋友正在用画笔和彩纸制作母亲节礼物。
他们认真专注,动手能力较强。
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发现一个小朋友的画纸有些歪,便耐心地帮他调整好,并鼓励他继续努力。
在阅读区,几个小朋友正在安静地阅读绘本。
教师观察到他们能够按照规定的时间看完绘本,并与其他小朋友分享阅读心得。
教师的观察和引导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角色扮演区,一些小朋友正在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他们在游戏中能够相互配合,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教师观察到这一情况后,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了幼儿肯定和表扬,激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表现。
反思总结:通过本次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得较为积极、自主,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活动。
教师在观察过程中,能够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幼儿遇到的问题,为幼儿提供更加适宜的指导。
在今后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更加细致的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为幼儿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创设更多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区域活动,激发幼儿的潜能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相互配合、协商解决问题。
这有助于幼儿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集体环境,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区域活动是中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指导,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支持和引导。
幼儿园大班区域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大班区域观察记录表一、日期:2022年10月15日1. 观察者:XXX老师2. 观察时间:上午8:30-11:30区域一:角角乐乐玩具角•活动内容:大班的孩子们在这个区域一边玩角角乐乐的玩具,一边交流互动,积木搭建出了一座城堡。
•表现特点:孩子们合作意识较强,有的孩子在规划建筑结构,有的孩子在分工合作,氛围融洽。
•教师指导:老师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提供建议并帮助解决问题。
区域二:图画天地绘画角•活动内容:孩子们在这里自由绘画,用各种颜色和画笔表达自己的想法。
•表现特点:孩子们的作品多样化,有的画家庭场景,有的画动物,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教师指导:老师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给予肯定和鼓励。
区域三:探索乐园科学角•活动内容:孩子们在这里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探索物理现象。
•表现特点: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实验,好奇心强,喜欢提出问题。
•教师指导: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总结与建议:•本次观察中,孩子们在各个区域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建议继续加强区域设置与环境的优化,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二、日期:2022年10月20日1. 观察者:YYY老师2. 观察时间:下午2:00-4:00区域一:动感乐园运动角•活动内容:孩子们在这里进行各种体能训练,如跑步、跳绳、接力赛等。
•表现特点: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运动,展现出了良好的体能素质。
•教师指导:老师引导孩子们掌握运动技巧,注重安全意识。
区域二:阅读乐园图书角•活动内容:孩子们在这里翻阅图书,聆听故事,培养阅读兴趣。
•表现特点:孩子们专注阅读,有的孩子喜欢分享故事内容,互相交流。
•教师指导:老师推荐精选图书,引导孩子们多元阅读。
区域三:美丽乐园美术角•活动内容:孩子们在这里进行手工制作,制作手工作品装饰班级环境。
•表现特点:孩子们动手能力强,作品独具创意,展现出了艺术天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幼儿
黄颖、晨、周佳宇
观察目的
把握好时机教育
案
例
最近我再网上订购了一些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头饰,布置到区角中,让“演员”都能有表现的机会。黄颖今天当演员,他对舞台上提供的头饰十分感兴趣,也不理支持人的要求,戴上头饰,还招呼旁边的小朋友:“看,我变成喜羊羊了。”“你来做灰太狼吧。”晨一听立刻两眼发光,戴上“狼头”做起了灰太狼。一旁的周佳宇不乐意了,说:“不行,我们要唱歌的。”可黄颖继续“引诱”:“没关系,我们来演《喜洋洋和灰太狼》,要不,你来做美羊羊,让灰太狼抓你,一会儿我就来救你。”周佳宇终于被“诱惑”了:“好吧。”于是,精彩剧情开幕了。
2010年度第一学期 小四班 区域观察记录表
记录教师:俞 波
观察区域
图书区
观察时间
2010.10
观察幼儿
欣研、宇轩、戴晓凯
观察目的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启发幼儿具有角色意识及同伴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案
例
区域活动开始好一会了,“图书区”里一个阅读者也没有,三位小管理员无所事事地摆弄着图书,我一看这种情景就扮阅读者走进了图书区:“请问,这里有《悟空》吗?”一听这话,三个幼儿一起上前忙开了。欣研帮我查书,轩轩帮我搬椅子,小凯帮我也找书。 我在看书的时候欣研还问我:“老师,你还需要其它的书吗?我可以提前给你找好!”我说:“你们的服务那么好,为什么没有读者光顾呢?是不是大家不知道不喜欢来看书呢?如果你们能跟小朋友介绍一下好看的书就好了!”三位管理员一听都说:“我们出去宣传我们的图书吧。”欣研想了想又说:“我们出去了,书店里就没有人了,有人来了怎么办?”他们想了想,最后决定由轩轩出去做宣传工作,图书区留两个管理员。
2、通过教师适时的介入交流,让大家充分发言,并寻找更多的符合游戏容的方法和建议,教师在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适时介入能启发幼儿将主题情节深入下去,增强同伴间的互动合作和沟通。
2010年度第一学期 小四班 区域观察记录表
记录教师:俞 波
观察区域
娃娃家游戏
观察时间
2010.11
观察幼儿
理超、徐铿淳
观察目的
2.通过故事《大家一起玩》,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互相谦让、不争抢玩具,逐步体验分享才快乐的愉快情感。
3.利用泛灵心理创设“汽车生病了”的游戏情景,激发超超做个’爱护玩具的好宝宝”,引导他学习礼貌用语并对徐铿淳说“对不起”。
2010年度第一学期 小四班 区域观察记录表
记录教师:俞 波
观察区域
表演区
观察时间
2.让幼儿有充分时间和自由进行表演。心里无压力和负担,教师担任好旁观者的角色,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幼儿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创造。
3.在表演过程中,教师提供材料的目的是支持幼儿的活动,而不能仅仅把材料当做“道具”。因此,什么时候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应当根据幼儿活动的实际需要。当幼儿还没有产生对材料的需求时,教师不必立即呈现自己认为必要的材料或“道具”。在幼儿眼中,教师事先准备的精美的道具并不比他们自己制作的道具更具吸引力。
分
析
超超的争抢行为是因为他对玩具产生的兴趣和急于求玩的心理需求而导致的。这与幼儿缺乏交往意识和未形成良好的行为规则有关,他们往往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的情绪和需要缺乏控制能力和恰当的表达能力,所以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处。
策
略
1.小班幼儿的游戏主要以“平行游戏”为主,大多数男孩喜欢玩汽车,在“汽车城”中,应增添足量的汽车,满足多数男孩玩汽车的需求,从环境与材料提供上避免婴幼儿在游戏中的争抢行为。
分
析
这一幕正式孩子们生活经验的再现。孩子们喜欢看电视,特别是色彩鲜艳、富有想象的动画片,他们经常会沉浸在角色和情境中,在游戏时更不例外。当孩子在游戏中出现这样的情形,我们应该为他们的表现鼓掌,只有孩子自发的游戏,才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游戏,也是孩子获得提高的最佳时机。
策
略
1.观察幼儿表演,倾听幼儿的心声,淡化游戏的结果,不必拘泥于游戏的要求,不强加教师的意图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让幼儿觉得自己的行为是被承认的。
2010年度第一学期 小四班 区域观察记录表
记录教师:俞 波
观察区域
表演区
观察时间
2010.12
观察幼儿
周佳宇、佳彤
观察目的
谁来吃我?
案
例
音乐活动《小白兔捉迷藏》开始了,老师扮演了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戴上了胸饰,老师开始让大家听一段音乐,音乐刚出来,孩子们有的说:小白兔跳出来玩,有的说:它去拔萝卜去,还有的说:它去超市买好吃的。老师看到孩子们情绪十分高涨,又提了问题:那你们听听后面的音乐,小兔又在干什么呢?孩子们一下十分安静,侧着耳朵听着,有的先说了:“小兔休息一下。”还有的说:“小兔在吃东西了。”只有佳宇说:“可能碰到大灰狼了,它躲起来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猜着,最后老师做了一个表扬他的动作,大家应和着他的意见……可是等狼来捉小兔时,大家都变成花、草、树、石头等,等狼过来问:你是谁呀?没有一个说是小兔,子瑜说:“狼是食肉动物,它不喜欢吃草的。”看来孩子们还能区分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呢!
分
析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生成了有关食物链的问题,也热衷于讨论食草和食肉动物的话题,在与孩子们一起开展生成式主题活动的历程中,我时时为小班孩子的创造潜能而惊讶和感动;在和孩子们互动的过程中,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活生生的知识,这些活动使我的教学实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虽然,小班孩子的生成活动不如中班、大班的那样能产生较多、较好的成果,它只是在平平淡淡的真实生活中自然地沉淀着、积累着。但实践让我明白:教育并非演戏,取之于生活而又用至于生活的经验才是最珍贵的,真正符合幼儿需要,有利于每个孩子提高和发展的活动才是成功的。
分
析
开始的时候图书区由于没有人光顾,三个幼儿无所事事,没有进入角色,幼儿之间的角色互动也很少,但当老师适时的介入游戏后,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特别是老师用征询式的口吻给出新的合理建议,把幼儿从游戏的机能性动作引入想象的情节,将独自性游戏引导到角色之间合作沟通的层次,使之成为幼儿主动的行为。
策
略
1、我们要及时增添贴近孩子们生活和孩子们感兴趣的图书。在其他的区域里也要及时更换或增加材料激发幼儿探索和积生,刚入园不久对幼儿园的环境十分感兴趣。一会儿到娃娃家烧饭,一会儿去“娃娃家”抱娃娃。过了一会儿,他又对过道里的“汽车城”产生了兴趣,看见徐铿淳小朋友在玩一辆警车,跑过去二话不说就抢了汽车开始独自玩耍。徐铿淳小朋友“呜呜呜”哭着跑来告状,指着超超说:“老师。他抢我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