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专接本历史学复习要点及复习方法
专升本历史基础知识详解

专升本历史基础知识详解对于许多想要通过专升本来提升自己学历的同学来说,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掌握好历史基础知识,不仅有助于应对考试,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专升本历史基础知识的奥秘。
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到夏商周的更替,再到秦汉的大一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隋唐的繁荣昌盛、五代十国的动荡、宋元明清的兴衰,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历史事件。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文字记载,其存在仍存在一定争议。
商朝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但也是思想文化繁荣的“百家争鸣”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经济交流。
唐朝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
宋元时期,科技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航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世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三司,加强了皇权。
清朝设立军机处,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
同时,明清时期也面临着外部的挑战,如倭寇侵扰、西方列强的侵略等。
二、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与抗争的历史。
自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专升本中的历史解题技巧分享

专升本中的历史解题技巧分享历史作为专升本考试中的一门必考科目,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相对难点,因为历史知识的复杂性和广泛性,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
本文将分享一些专升本历史解题技巧,帮助考生顺利备考和应对考试。
一、审题与理解题意在专升本历史考试中,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
考生应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并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解题思路。
常见的历史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每种题型都需要考生掌握不同的解题技巧。
对于选择题,考生应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时间、地点、事件等,同时还要注意选项之间的差异,因为选项中可能出现类似的答案,但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填空题需要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填写相应的内容,要求考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对于简答题,考生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问题,并且要注意思路的连贯性。
二、构建知识框架历史知识的复杂性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知识框架。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对历史的时间线、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整理和归类,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这样,当遇到相关问题时,可以迅速回想起相关知识,提高解题效率。
考生应注意将历史知识分门别类地归纳整理,建立自己的笔记和参考资料。
可以根据历史的发展顺序、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等方法来构建知识框架,使知识更加有条理和易于记忆。
三、注重阅读和理解历史考试中的题目常常涉及繁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要想准确回答问题,考生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理解。
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考生还可以阅读历史类的书籍、文章和资料,了解更多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知识。
同时,考生应学会从文字、图表和地图等多种形式的历史资料中提取和理解所需的信息。
在阅读历史资料时,要注重抓住关键信息,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使自己对历史事件有更全面的理解。
四、强化练习与模拟考试只有不断地进行历史练习和模拟考试,才能提高解题水平和应对考试的能力。
考生可以选择历年的专升本历史真题进行练习,了解题目的出题规律和考查的重点。
专接本历史学习方法

专接本历史学习方法专接本历史学习方法【篇1】一、知识笔记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记笔记,对老师讲课的思路进行整理,同时结合自己对教材的认识,把学过的内容整理出来。
笔记整理好了,复习的时候就更方便了,可以随时拿出来进行复习,复习的效率也能够得到提高。
笔记在整理的时候要注意思路清晰、问题明确、字迹工整,这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否则不利于以后进行复习。
笔记不能只整理,整理好之后要进行记忆,对于不完整的内容还要进行适当的补充,让笔记更加完整。
笔记法进行学习,要能够长期坚持,注重不断积累,以后在考试的时候就有了第一手复习资料,有助于更好复习教材知识点。
二、思维导图法教材知识点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我们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制作或利用好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可以自己制作,在自己的本子上,依据教材的核心关键词,把教材的内容进行整理出来。
制作思维导图要注意仔细阅读课本,善于总结教材内容,把课本的主要知识点都能够整理到思维导图上,这样就有助于形象记忆教材内容,也可以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
思维导图也可以利用别人制作的,可以选择资料上的、老师上课的板书、同学写的思维导图,只要思维导图比较好,都可以借鉴和使用。
三、同学互助法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有时候可以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学习的效率。
比如,我们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可以和同学做同一道题,然后分别讲解自己的审题过程和解题的方法,每个人的方法尽量能够不同,看谁的方法更好。
通过相互讨论,发现各自答题的优点,相互借鉴,就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
合作学习,也是我们平时上课经常使用的,老师讲课的时候经常让我们去讨论问题,合作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样就能够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相互启发,从而共同提高。
学习不能光靠一个人进行独来独往,要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善于借鉴别人有益的答题思路,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和进步。
专接本历史学习方法【篇2】1.有些时候,你只需要看几次重要事件的年表,自然记住。
专升本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专升本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专升本历史考试是很多学生在继续教育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掌握历史必考知识点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专升本历史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了解中国最早的朝代,夏朝的建立,商朝的青铜文化,以及周朝的分封制和礼乐文化。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以及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法家等。
3. 秦汉时期: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朝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开疆拓土。
4. 魏晋南北朝:三国鼎立,晋朝的短暂统一,以及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佛教的传入。
5. 隋唐时期:隋朝的短暂统一和大运河的开凿,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以及唐朝的文化繁荣。
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
3. 洋务运动:晚清时期的自强运动,学习西方科技和管理经验。
4.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了解其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5. 抗日战争:全面抗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以及抗战胜利的意义。
世界史1. 古埃及文明:了解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
2. 古希腊文明:民主政治的起源,哲学思想的发展,以及希腊化时期的文化交融。
3. 古罗马文明:罗马法的创立,帝国的扩张,以及基督教的兴起。
4. 文艺复兴: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重要时期,了解其文化、艺术和科学成就。
5. 工业革命:了解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
结束语掌握这些专升本历史必考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现在和未来的启示。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历史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智慧,为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专升本自学中的历史学中国古代史要点

专升本自学中的历史学中国古代史要点中国古代史是专升本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自学历史的专升本考生来说,了解中国古代史的要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中国古代史的要点进行讨论,以帮助考生更好地自学历史知识。
一、原始社会中国古代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的开端,主要特征是低级渔猎和采集经济形态。
人们过着游牧或定居的生活,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
在这个时期,人类社会开始出现部落和原始宗教。
二、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中国古代史的第一个大的社会形态。
奴隶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奴隶制度的存在。
在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是奴隶社会的主要历史时期。
夏朝由禹创建,商朝由商汤创建,周朝由周武王创建。
在这些朝代中,权力逐渐从贵族手中转移到君主手中,形成了中国封建制度的雏形。
三、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形态,从西周到清朝,历时约两千多年。
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并从事剥削,农民阶级交税赋劳役。
在封建社会中,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由地主阶级掌握。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按顺序可以分为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五个大的历史时期。
四、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力量的均衡破裂,形成了七雄争霸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众多,如孔子和墨子的思想传播,齐桓公和魏桓公的政治改革等。
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对于理解后来封建社会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五、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在汉武帝时期达到了最鼎盛的地位。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文化也进一步繁荣。
此外,在汉朝还出现了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佛教的传入。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这个时期的政权多次更迭,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民族大迁徙也开始兴起。
北方的鲜卑族、匈奴族、南方的吴越族、陈郡族等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专升本历史知识点梳理与事件轴线

专升本历史知识点梳理与事件轴线专升本考试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科目。
对于考生来说,系统地梳理历史知识点和构建清晰的事件轴线,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发展的脉络。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专升本历史中的重要知识点和事件轴线。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人类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和定居生活。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但目前关于夏朝的考古证据相对较少。
商朝的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秦朝的暴政导致了其迅速灭亡。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时期,加强了中央集权,在政治上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在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等政策;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逐渐壮大。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但也在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曹魏、蜀汉、东吴各自发展。
西晋短暂统一后,陷入了长期的分裂和战乱。
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与汉族相互融合。
东晋时期,士族门阀政治盛行。
南北朝时期,南朝依次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则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
这一时期,佛教得到广泛传播,文学、艺术等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
高效备考历史学的实用方法

高效备考历史学的实用方法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备考者来说,需要大量的背诵和理解能力。
为了高效备考历史学,以下介绍几种实用方法。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备考历史学需要系统而持续的学习。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取得高效备考的首要步骤。
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和目标,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学习和复习。
二、整理知识框架历史学知识点众多而丰富,整理知识框架是备考的关键。
可以采用制作思维导图或总结提纲的方式,将各个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之间的关联性整理清楚。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脉络,便于记忆和复习。
三、积极利用工具书籍备考历史学时,工具书籍是必不可少的帮手。
通过阅读相关的参考书和教材,可以扩充知识广度和深度。
同时,利用工具书籍的索引和目录功能,可以快速地查找和归纳相关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四、注重历史文献阅读历史学的研究离不开历史文献的阅读。
备考历史学时,建议积极阅读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如史书、笔记、日记等。
通过阅读原始文献,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对于备考和理解历史学有很大帮助。
五、多角度思考问题备考历史学时,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历史学不仅仅是简单的事实陈述,更重要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和分析。
因此,备考者要善于借助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六、进行模拟考试备考历史学时,进行模拟考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模拟考试,可以检验备考者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试能力。
同时,模拟考试也可以帮助备考者熟悉考试的节奏和题型,提高答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七、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备考历史学时,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可以采用错位复习的方法,即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定期的复习,保持记忆的新鲜度。
同时,重点关注自己容易记忆混淆和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加强复习和训练。
总之,备考历史学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系统的复习。
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整理知识框架,积极利用工具书籍,注重历史文献阅读,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行模拟考试,以及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可以提高备考效果,顺利通过历史学的考试。
专升本历史中外史知识点解析

专升本历史中外史知识点解析在专升本的历史学习中,中外史的知识点繁多且复杂。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成功升本至关重要。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解析一下其中的重点内容。
中国古代史部分,首先要说的是先秦时期。
夏商周的更替,以及其中的政治制度演变,是理解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的关键。
例如,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通过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起了等级分明的统治秩序;宗法制则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之间的权力继承和等级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图强,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为显著。
商鞅变法在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在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一时期的百家争鸣更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璀璨明珠。
儒家的孔子主张“仁”和“礼”,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礼法并施”;道家的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主张逍遥自由;墨家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法家的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这些思想流派的争鸣,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他实行的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推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在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政权分立、民族融合的时期。
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族相互交流、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例,他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隋朝虽然短暂,但开创了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为寒门子弟提供了上升的通道。
唐朝在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长安城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在文化上,唐诗繁荣,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主要历史事件线路
(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上)两本书1
8
4
-1
9
4
9
)
鸦片战争1840-1842 太平天国1851-1864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洋务运动1865-1895
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1878-1881✍ 中法战争1883-1885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维新变法1895-1898✍ 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清末新政1901-1905 预备立宪1906-1911
辛亥革命1911-1913-1915-1917✍ 北洋军阀1912-1916-1920-1924-1928✍ 五四新文化运动1915-1919-1923✍ 国民大革命1924-1927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28-1930-1935✍
土地革命1927-1937 抗日战争1931-1937-1945 解放战争1946-1949
世界近现代史主要历史事件线路(世
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上)三本书16世纪-1945)
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新航路开辟15世纪末 宗教改革16世纪-17世纪✍ 英国革命1640-1688 彼得一世改革1700年 启蒙运动17世纪-18世纪 第一次工业革命1765-19世纪中期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法国大革命1789-1799✍ 拿破仑统治1799-1815 阿里改革1805年 宪章运动1836-1848
1848欧洲革命 /亚洲革命风暴/马克思主义(这仨都是19世纪中期的事)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
德国王朝战争1864-1871✍ 第一国际1864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1866-20世纪初 明治维新1868年 巴黎公社1871年 印度国大党1885年 第二国际1889年 美西战争1889年 日俄战争1904年 亚洲觉醒1905-1911 一战1914-1918
十月革命1917-1919-1921✍ 凯末尔改革1919-1923-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1944
(一战)战后德国1919-1924-1925-1933✍ 罗斯福新政1933-1939 二战1939-1945
注:以上都是历史接本5本书讲的主要历史事件,要从总体去把握它们。
纲举目张,抓了纲才能更好的抓目。
每个主要的历史事件中都包含了许多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例如太平天国1851-1864,这个时间段内的知识有:金田起义、永安封王、湘军、《讨粤匪檄》、《天朝田亩制度》、
《资
政新篇》、天京事变等名词解释,要结合着长孙博的名词解释工具书进行归纳。
此外还有例如《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天京事变的影响等简答题。
一战1914-1918
这个时间段内,很明显就是一战中那些着名战役的名词解释了,此外一战跟什么最关联呢?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是从属于一战的,因为它是一战的结果之一,因此我没把它单独列为主要历史事件,但是复习一战时间段时要把1918-192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过程的知识进行归纳。
鸦片战争1840-1842
这个时间段的知识咱们都清楚,无非就是《南京条约》什么的,但是1842年之后的《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也可以归纳到这个时间段内,因为他们紧随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发生的事。
此外还有1845年《康輶纪行》等小知识点,做总结时,也可以把它放到鸦片战争这个主要历史事件里,虽说它和鸦片战争没多大关系。
河北专接本历史学需要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上)、世界近代史上下、世界现代史(上)5本书
此外你再买一本长孙博主编的《名词解释》
河北专接本历史学复习建议:
第一轮:历史一共考5本书,首先把这5本书看一遍,边看书边结合着长孙博的名词解释进行简单勾画。
(1.名词解释只看有哪些词就行,一轮复习不必具体看某一名词解释的内容,眼扫一下就行2.看书的时候不一定按照课本目录看,可以先看重点章。
例如世界近代史里的英国革命、法国革命、美国革命、明治维新肯定是重点,文艺复兴、农奴制改革、德国统一、甘地主义、凯末尔改革这些是比较重要的,西欧封建王权发展、亚非拉史不是重点,迅速翻一遍就行 4.有的同学可能说了,看了一遍,发现会没看一样,嘛也没记住。
这就对了,看一遍的好处在于:①有个印象②提升自信心③看完书的过程也是使自己从浮躁趋于稳定的过程)
第二轮:根据历史主要事件进行总结,一个主要事件一个专题,看看这个主要历史事件中包含着哪些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结合长孙博名词解释和历史5本书简单勾画的内容进行总结。
第三轮:专题总结好了,就可以只看自己总结的东西和长孙博的名词解释了,课本什么的皆可抛。
不必死记硬背,记住每一个名解的要素,记住这些要素能让你联想起名解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