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因素

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因素
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因素

报告主题: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因素

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班级:八(14)班

小组成员:傅煜、朱寅、陆书蒙、尹铭翰指导老师:鲁爽

摘要:

正值酷暑,许多清凉去暑的食品纷纷上市,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量该如何满足它呢?万一遭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产量一定会减少那么市面上食品价格一定会涨价。到底该如何满足需求量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那些方面的因素会影响绿豆的萌发及产量,在萌发过程中哪些是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因素?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种子的饱满程度等一系列问题都困扰着我们。

正文:

提出问题:哪些是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因素

建立假设:1、可能与香烟浸出液浓度有关

2、可能与水是否纯净有关

3、可能与播种的深度有关

4、可能与土壤酸碱强度有关

实验目的:

1、探究一定条件下,影响绿豆在萌发过程中的因素

2、寻找问题的办法提高产量

我们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总结出对影响绿豆萌发的因素。首先我们们要明确实验的目的,然后设计实验,最后分析和总结实验得出结论。

设计实验:

1、材料:绿豆种子(约500颗)、水(例:经煮沸的水、纯净水、

肥皂水、淘米水等)、温湿度计、一次性透明塑料杯、真空袋、量筒。

实验步骤:

探究香烟浸出液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器材:30颗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一次性透

明塑料杯、5支和1支香烟配置的浸出液,水。

2、分别倒入水250ml水其中A烧杯浸入1支香烟,B烧杯浸

入5支香烟,C烧杯只加入清水

3、每天浇一次清水香烟浸出的液,并记下每天种子萌发颗粒

数。且每天接受光照

结果:

结论:1、根据试验一可知种子萌发数量随香烟浸出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这就证明香烟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是有害的,经过调查香烟

中有尼古丁、焦油、CO等多种有害物质。同样,农药也含有大量有害物质我们在种绿豆应该少用或不用农药。农药越浓,对植物的伤害越大。

探究种子萌发与水是否有关

1、器材:25颗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一次性透

明塑料杯、经煮沸的水、纯净水、肥皂水、淘米水

2、分别倒入水250ml水其中A烧杯加经煮沸的水,B烧杯加

肥皂水,C烧杯加淘米水,D烧杯加纯净水

3、每天分别浇一次相对应的水,并记下每天种子萌发颗粒数。

且每天接受光照。

结论:种子必须要空气才能萌发,例如:A组。若浇灌的水中含一些不利于种子萌发的杂质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现在灌溉所挖的沟渠一般引用河流水或水库中的水。河流水都受到工厂排放的污水的污染,水质变差,对植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探究种子萌发是否与播种深度有关

1、器材:25颗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一次性透明塑料杯、水土壤

2、分别播种在土壤表面、1厘米深处、2厘米深处、3厘米深处、4厘米深处

3、每天浇一次清水,并记下每天种子萌发颗粒数。且每天接受光照。

结论:埋的越深种子萌发率反而降低,这就说明不是埋得的越深越好。种子萌发时,胚根先出土,胚轴后将叶顶出若埋得太深叶

将不能顶出。种子吸水后呼吸作用增强,需氧量加大。一般作物种子要求其周围空气中含氧量在10%以上才能正常萌发。

探究种子萌发是否与土壤酸碱强度有关

器材:

1、25颗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一次性透明塑料杯、

食醋、氢氧化钠、水、土壤

2、分别将土壤加入食醋和氢氧化钠,还有一组不做任何处理。

3、每天分别浇一次清水、食醋、氢氧化钠溶液,并记下每天种子

萌发颗粒数。且每天接受光照。

结论:种子发芽需要土壤具有一定的酸碱度,太酸和太碱都会影响到种子表皮细胞的活性,影响到种子的发芽率。我们可以联想到工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些物质会使云层变酸,降雨时雨水PH值下降,酸雨会对植物生长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研究心德:

通过这几次实验,我们可以归纳出种绿豆时不能埋的太深最好是1~2厘米之间,其次浇绿豆的水的水质也不能太差,对植物生长有影响。土壤也不能过酸或过碱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大量影响。

要根据植物适合于哪个PH值。最好为中性。通过这几次实验,我们也不难发现现在环境污染也在加剧,各种各样的植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此我呼吁大家保护环境。

提高产量的办法:1、种绿豆应该少用或不用农药,可以提高一定的产量。

2、水质要好。例如:水库的水

3、土壤为中性因为绿豆本身没有抵抗酸、碱性的能力

附件:

1、您种过绿豆吗?

2、您一般认为几摄氏度最适宜种绿豆?

3、您怎样挑选绿豆种子?

4、您每隔多久浇一次水?一次浇多少?

5、您一般能收获多少?

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一.实验器材及用品: 吸水纸(可用软纸代替),放大镜,直尺,标签纸,记录纸,绿豆种子(超市购买)四.实验过程: 1.重点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过程 试验步骤: 种子的选择及准备:选用绿豆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原因是这些种子容易取得,发芽快,现象明显 绿豆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照的强弱,氧含量的多少有没有关系呢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正确与否,我设计以下实验来证明 控制——条件种子萌发实验记录表 1、要改变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光照 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一组种子加很少的水 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对照组试验组 种子膨大 12小时 20小时 种皮破裂 16小时 36小时 出现根 3天不成活 出现叶 一星期不成活 2. 要改变的条件:温度不改变的条件:水光照 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中,一组种子放在低温环境中 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对照组试验组

种子膨大 12小时 24小时 种皮破裂 16小时 32小时 出现根 3天 5天 出现叶 一星期 11天 3. 要改变的条件:光照不改变的条件:水温度 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对照组试验组 种子膨大 12小时 12小时 种皮破裂 16小时 16小时 出现根 3天 3天 出现叶 一星期一星期 光照组和黑暗组的实验记录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结论 经过试验并查阅资料,得出以下结论 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除了本身发育完全的内在条件外,尚需要有适当的环境条件配合才能进行.所谓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水分,温度,空气和光线等. (一)水分: 水分是种子萌发所绝对必须的.有了水分,种子贮藏的养分才能水解产生作用,细胞也才能膨胀伸长. (二)氧气: 种子开始活动就要进行呼吸作用,也就需要氧气.所以播种时浇水太多,种子反而会腐烂,就是因为缺氧的原故.只有少数水生植物的种子,能在缺氧状况下发芽. (三)温度: 植物种子的萌发温度可以从5-30℃的范围,但每一种植物都有其发芽适温,也就是最适合于发芽的温度.对同一种植物的种子来说,在适合发芽的温度内,温度越高,发芽越快. (四)光: 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种子的萌发-习题附答案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1.为了探究光照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植绿豆,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下表所示)。下列对他实验设计所提意见中,正确的是( ) 花盆阳光温度水 ①向阳处20 ℃充足 ②暗室20 ℃不充足 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 B.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中 C.两个花盆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 D.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0 ℃ 解析:由题意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对绿豆发芽的影响,而实验操作步骤中的实验变量有阳光和水,为达到实验目的,应除了是否有光照外,其他都应相同且适宜。 答案:C 2.下列最适合种子萌发的环境是( ) A.潮湿松软的土壤 B.干旱疏松的土壤 C.冰冻的土壤 D.潮湿板结的土壤 答案:A 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某种环境条件,制定了如下表所示的探究计划。 实验装置编号 放入种 子的数量 提供的环境条件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110粒有光适量20 ℃充足 210粒无光适量20 ℃充足 分析上表可知,该兴趣小组准备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 ) A.光照 B.适量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充足的空气 解析:在1号和2号的对照实验中,光照是唯一的变量,所以该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 答案:A 4.以下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不属于环境条件的是( ) A.贮藏多年的良种

B.用地膜覆盖的苗圃 C.春播遇到倒春寒天气 D.播种后被洪水淹没的菜地 解析: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包括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用地膜覆盖”是为了保温、保湿,以利于种子萌发;“春播遇到倒春寒”是温度不适宜,不利于种子的萌发;“播种后被洪水淹没”是缺乏空气,不利于种子的萌发。“贮藏多年的良种”可能使种子的胚失去活性,破坏了其内在条件,而不是环境条件。 答案:A 5.小娟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水分和氧气,用三粒菜豆种子A、B、C为主要材料,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该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A.A和B可形成对照 B.B和C可形成对照 C.清水中缺乏营养 D.种子太少具偶然性 答案:D 6.在上海世博园内,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日光将透过亚克力杆照亮“种子殿堂”的内部,并将数万颗种子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这些有生命力的种子保存在亚克力杆中不萌发,被控制的种子萌发条件是( ) A.空气、水 B.温度、光 C.空气、光 D.温度、水 答案:A 7.下列四粒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损伤(阴影部位),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定不会萌发的是( ) 解析: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为:种子的胚必须是完整的,是活的,并且度过了休眠期。C 图中的胚受到损坏,一定不会萌发。 答案:C 8.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其主要好处是( ) A.防止病虫害 B.保持适宜的温度 C.保持空气的流通 D.保持充足的水分 答案:B

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绿豆种子发芽的研究报告 学习《种子发芽实验》这一课,老师要求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绿I _ 豆种子发芽”的小实验。我做的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水”这个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这个科学小实验。 一.实验计划: 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 实验的方法:让一组绿豆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 让一组绿豆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 这个实验至少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 二.实验准备: 1.种子:6粒饱满、颜色和大小基本一致的绿豆

2.材料:两个一次性纸杯、纸巾2张、牙签、水 3.场地:窗台 4.环境温度:25C左右。 三.实验过程: 1.在两个一次性纸杯里垫上纸巾,用牙签各按三个小洞。 2.在纸巾的小洞上各放三粒绿豆。 3.在一个纸杯里的纸巾上滴水标注为1号杯,另一个纸杯里不滴水标注为2号杯

4.将两个杯子放在窗台上。 5.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及时补充实验组的水分,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四.观察记录: 10月1日12:00准备材料 2014年10月1日12时:今天,我把绿豆种子分别放入了两个垫有纸巾的一次性纸杯中,在1号纸杯中放入了少量的水,2号杯不加水。这时两个纸杯中的绿豆种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深绿色的,米粒般大小,边上还有一点儿白白的小条。

2014年10月2日11时:今天,1号纸杯的绿豆像是喝足了水,膨胀的很大,变成了一个个“绿胖子”,肚子滚圆滚圆的,好像饱涨得马上要裂开来似的,颜色由深绿色变为浅绿色。其中有两个“绿胖子”的肚子已经开了个小口,在白色的小口里长出了一丁点儿约2 毫米的小芽,那就是胚根吧。可2号杯里的绿豆没有任何变化。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 一、做实验 1?材料工具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 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 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 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 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 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 呢?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 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三、讨论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 和适宜的温度。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生 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绿豆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资料

五年级科技实践活动 ――绿豆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 西屯中小崔红梅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植物的种子。 2.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探究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开发学生探索种子发芽的兴趣。 3.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有所拓展,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通过提问和解答让学生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二、实验原理: 狭义上说,种子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子还有多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实验器材及用品: 吸水纸(可用软纸代替),土壤溶液澄清液,放大镜,直尺,标签纸,记录纸,各种种子(超市购买),豌豆种子及豌豆苗(不同时期),土壤,栽培容器等 四、开展分组对比实验 1.从课件中抽出对比实验的视频,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实验和操作细节。 2.让学生分成6-8人的小组进行规范的对比实验活动。全班分成了8人的4组,7人的1组,共5个小组。 3.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表格的填写,以及组织各组员分工合作完成。 五、实验过程: 重点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过程 (一)试验步骤: 1.种子的选择及准备:选用黄豆、绿豆植物的种子,进行 发芽实验。原因是这些种子容易取得、发芽快、现象明显 2.种子进行实验前,均置于水(只要不是高温的)中2小时进行催 芽 3.绿豆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照的强弱有没有 关系呢?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正确与否,我设计以下实验

来证明 4.控制条件种子发芽实验记录表 1)要改变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光照 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一组种子加很少的水 2)要改变的条件:温度不改变的条件:水光照 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中,一组种子放在低温环境中 3)要改变的条件:光照不改变的条件:水温度 光照组和黑暗组的实验记录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二)实验记录

生物小论文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张隆基

生物小论文探究种子的萌 发条件张隆基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 张隆基 生物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利用生物知识我们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记得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家里的阳台上种下一颗蔷薇花的种子。我为了让种子快些发芽,每天都给它浇了很多水。可是一段日子过后,那种子依然没有任何动静。起先我还有耐心等待,但渐渐的,我开始沉不住气了。这时间也太长了点吧!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将种子挖了出来,发现种子变黑,有点烂的样子。我感到很纳闷,种子明明是好的,为什么没有发芽呢? 于是,我决定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找到答案。 挖出种子的第二天,我制定了一个实验计划:把买来的九颗发育完全且完好无损的蔷薇种子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标上记号。我觉得蔷薇种子不发芽的原因并不是温度、空气和种子本身的问题,因为阳台温度挺适宜的,而我又没将种子深埋也有松土,应该不缺空气,且我那种子也发育完全、完好无损、度过休眠期且在其寿限之内。那么,原因很可能就是水的多少了。于是,我将实验变量设置为水。做完这一切,我便开始做实验。 我将甲、乙、丙三组种子分别种在阳台的三个花盆里,三组种子埋在相同的深度。然后,我每天不给甲组的种子浇水,给乙组浇的一些水,给丙组浇很多水,跟我以前种的时候一样多。就这样,一段日子过后,我发现乙组的种子发芽了,其它两组都没有萌发。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种子发芽与水的多少有关。这时,我记起了生物书中说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那这“适量的水到底有什么要求呢?于是,我开始观察有浇水的乙丙两组。这时,我想到了种子需要充足的空气,乙组的看起来应该符合这个条件。而丙组的水那么多,将土壤都淹没了,土壤中的种子又不是鱼,又怎么能在水中得到空气呢?想到这,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丙组看起来是水分太多了,实质上是缺乏空气。所以,我将乙丙两组设置为对照实验,重新实验,乙组浇的水刚好将土壤弄得湿润,种子有充足的空气,而丙组的水却多的溢出花盆,种子被浸没水中,缺乏空气。结果乙种子萌发了,而丙种子没有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通过这个实验我终于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doc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 点; 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二、实验材料: 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 10 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 脂棉、水 三、实验过程 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2、将 10 颗绿豆种子放在 xx 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 5 颗放在两个透明塑料杯中方法是用镊子将种子放在脱脂棉与瓶壁之间,然后小心向杯中加水至水面离杯底2cm高,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约25 摄氏度)有光处(如窗台),另一个放在温度相同的黑暗处。 3、每天定时(早上9 点)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拍摄照片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同时进行文字描述。在描述时注意描述植物长出来结构的名称(胚根、xx、真叶、胚轴);描述叶片颜色、胚轴颜色;测量并记录幼苗高度的变化。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过程如下 日期光照下的种子发芽情况黑暗中的种子发芽情况 照片文字描述照片文字描 述 10.1 长出胚根长出胚 根

10.2 10.3 10.4 10.5 10.6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露出子叶露出子 叶 子叶长出子叶长 出 胚轴稍微胚轴变 变长长,有真 叶 有真叶真叶变 大 上胚轴变上胚轴 长,有几根变长 才长出真 叶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10.7 一株比较继续生 成熟,其他长,都比 的继续生较成熟 长 四、实验结论: 1、我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胚根再长xx。 2、xx 的形状是圆扁形,真叶是披针形。 3、黑暗中发芽的绿豆胚芽是网状。 2、我认为植物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照。 五、发现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以下问题: 如果把长出胚根的种子放到没水的地方,它就会生长缓慢。 如果用手触碰幼胚,它就会停止生长。

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物类因子汇总

1.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物类因子 生物因子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其中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动物则有哺乳动物、鸟类、啮齿类、昆虫等,而植物方面主要是植物自身特性和植物化感作用等。 1. 微生物 微生物促进植物生长作用:一是,许多微生物可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二是,微生物可增进宿主植物对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吸收。 许多细菌能与植物根部建立共生关系,且大多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也称“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菌根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共生现象,是植物与真菌共同进化的结果。真菌可产生一些生化物质,从而打破种子休眠或抑制种子萌发。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种子发芽、幼苗存活均有促进作用。由壳梭抱菌(Fusicoccumamygdali)产生的壳梭抱素可促进因ABA抑制的种子的萌发[41]。 2. 植物 植物化感作用是自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化感作用可作用于植物种子的萌 发、幼苗生长等,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61] 。欧洲蕨( Pteridumaquikinum)可 通过挥发和淋溶两种途径释放化感物质,从而抑制欧洲山杨( Populustremula)和 欧洲赤松( Pinussylvestris)种子的萌发。 植物更新过程中,由于种子自身条件包括种子自身结构、种子大小和系统发 育、植物生活史周期等的不同,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种子自身结构包括种皮、颖、 胚乳、胚等,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抑制作用,当移除部分结构后,可明显促进种 子的萌发 [43,62] 。种子大小对种子萌发能力有不同影响。对欧洲防风( Pastinaca sativa)的研究表明,较小种子的萌发率较高,萌发更快 [63] ;对鸡脚草(D actylis glomerata)种子的研究表明,较小种子与较大种子萌发率较低,而中等大小的种甘肃农业大学2 013届硕士学位论文

绿豆芽发芽实验报告

绿豆芽发芽实验报告 篇一: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绿豆种子发芽的研究报告 学习《种子发芽实验》这一课,老师要求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绿豆种子发芽”的小实验。我做的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水”这个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这个科学小实验。 一.实验计划: 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 实验的方法:让一组绿豆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一组绿豆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这个实验至少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 二.实验准备: 1. 种子:6粒饱满、颜色和大小基本一致的绿豆 2. 材料:两个一次性纸杯、纸巾2张、牙签、水 3. 场地:窗台 4. 环境温度:25℃左右。 三.实验过程: 1. 在两个一次性纸杯里垫上纸巾,用牙签各按三个小

洞。 2. 在纸巾的小洞上各放三粒绿豆。 3. 在一个纸杯里的纸巾上滴水标注为1号杯,另一个纸杯里不滴水标注为2号杯。 4. 将两个杯子放在窗台上。 5. 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及时补充实验组的水分,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四.观察记录: 10月1日12:00 准备材料 XX年10月1日12时:今天,我把绿豆种子分别放入了两个垫有纸巾的一次性纸杯中,在1号纸杯中放入了少量的水,2号杯不加水。这时两个纸杯中的绿豆种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深绿色的,米粒般大小,边上还有一点儿白白的小条。 XX年10月2日11时:今天,1号纸杯的绿豆像是喝足了水,膨胀的很大,变成了一个个“绿胖子”,肚子滚圆滚圆的,好像饱涨得马上要裂开来似的,颜色由深绿色变为浅绿色。其中有两个“绿胖子”的肚子已经开了个小口,在白色的小口里长出了一丁点儿约2毫米的小芽,那就是胚根吧。可2号杯里的绿豆没有任何变化。 XX年10月2日17时:1号杯两个“绿胖子”的白色口子又裂开了点,胚根约有3毫米多了,其它三个“绿胖子”还在蓄势待发中。2号杯没有动静。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教学设计 精品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情感目标: 1、通过自己设计完成探究实验,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3、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探究种子萌发的内、外界条件。2、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难点:1、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2、探究各种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途径。3、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课前准备 学生:玻璃瓶或烧杯、玻璃水杯、罐头瓶等;通过咨询和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了解种子萌发的一般规律;试做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实验;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种子;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做好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演示实验。预习教材。 教师:1、培养皿、滤纸或纱布等实验用具; 2、课前一周分发给每位同学30粒菜豆种子,布置学生在家里进行有关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究;同时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上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讨论,配合教师事先完成的实验,完成有关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探究。 3、用Flash动画制作的动态展示菜豆种子萌发长出根、茎、叶过程的CAI课件及用Flash制作的完整的种子、无胚的种子、子叶或胚乳图片;被部分切除的种子发育情况的CAI课件;设计实验讨论提纲。

绿豆芽的发芽过程

绿豆芽的发芽过程 一、实验目的: 了解绿豆芽的发芽、生长的过程,掌握做绿豆芽的办法,为以后自己动手制作绿豆芽打下基础。 二、实验方法及步骤: 1、到农贸市场挑选优质绿豆250克,大口浅底的陶瓷盆一个(要求底部能够漏水),用稻草织成二个扁平的草团,大量清水; 2、将绿豆浸在脸盆里,放在水笼头下浸一整天; 3、将草团放在盆底,将“浸胖”绿豆均匀平均摊在草团上,再将另一个草团放在绿豆上面(下面的草团用于蓄水,便于绿豆芽扎根生长,上面的草团用于防止水分蒸发,减少热量流失,保证绿豆有足够的发芽温度);

4、每天按早中晚分三次大量浇水,直到草团浸透清水。 三、实验时间: 2005年4月12日至4月14日。 四、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 1、2005年4月12日7时30分,将绿豆浸入脸盆。18时30分,绿豆已经“喝足”清水,瘦绿豆变成了一个个“绿小胖子”;19时,将绿豆铺上草团。 2、4月13日7时,有个别的小绿豆已经破皮,好象被绿豆棒冰上被煮熟的绿豆。 3、4月13日18时,许多小绿豆芽叁差不齐地钻出了“小脑袋”(除掉压在上面的草团); 4、4月14日6时30分,绿豆长出一厘米左右的豆芽,芽瓣是嫩黄色的,豆壳挂在芽瓣边,芽根深

浅浅地扎在草团里,真可爱。(成功喽,我手舞足蹈地跳了起来,把老爸吓了一大跳。) 5、4月14日17时15分,绿豆芽已长成十厘米以上(也就是说,可以吃了,哈哈!)。 五、收获与体会: 经过三天的观察实验,我收获不小,在爸爸的讲解和启发下,我得到下面这些收获和知识: 1、体会了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水份和空气这些知识(爸爸说,如果是夏天,绿豆生长速度还要快);3、经过爸爸的指导,我还了解了黄豆、蚕豆、赤豆发芽、生长的情况,学到了实验以外的新知识(万岁!)。 下页附:绿豆芽发芽生长过程观察记录表 绿豆芽发芽生长过程观察记录表

种子的萌发的条件 习题(含答案)

种子的萌发的条件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1. 2016年进入5月下旬以来,河南省舞钢市西南部丘陵地区的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刘莉同学随机取了100粒收获一段时间后的小麦种子,并将它们种到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她发现有96粒种子发芽了,则这些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为() A. 94% B. 95% C. 96% D. 97% 2. 塑料大棚俗称冷棚,是一种简易实用的保护地栽培设施.塑料大棚能够提早或延迟蔬菜的供应,特别是北方地区能在早春和晚秋的蔬菜淡季提供鲜嫩蔬菜.从种子萌发条件的角度来看,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A. 减少土壤中的水分 B. 提供适宜的温度 C. 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 防止虫子啃食种子 3. 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设计了如表一组对照试验,这实验设计的错误之处是() 花盆编号大豆数量光照温度水 1 10粒阳光下20℃充足 2 10粒黑暗处20℃不充足 A. 种子数量少了 B. 变量不唯一 C. 温度太低 D. 水分表述不明确 4. 一位同学做出假设:置于土表的种子发芽率低,该同学将5粒蚕豆种子埋在一层土壤下,另5粒种子置于土壤表面,所得结果见表.为证明实验的可信度,这位同学应()种子处理萌发数量 埋入土下 1 置于土表 3 A. 修改原来的假设 B. 将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 C. 用足够多的种子重复这一实验 D. 得出结论:黑暗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 5. 为了测试一批小麦的发芽率,随机挑选了1000粒种子,其中有100粒未萌发.请问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A. 10% B. 80% C. 90% D. 100% 6. 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时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松软、湿润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松软、湿润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 两组种子萌发快慢相同 B. 甲组种子萌发快 C. 乙组种子萌发快 D. 乙组种子不能萌发 7. 初夏播种四季豆时,若碰上连阴雨,豆种往往会烂在地里,下面是几位同学分析的原因.正确的是() A. 土壤中水分太多,排出了空气,种子无法萌发 B. 充足的水分对种子萌发不利 C. 连天阴雨,没有太阳,可见太阳光的照射也是种子萌发条件 D. 种子萌发条件中水分没有空气重要 8. 北方地区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膜覆盖(通常称为“地膜覆盖”),为何会促进提早出苗() A. 防止了水分蒸发 B. 提高了地表温度 C. 防止了阳光照射 D. 隔绝了空气

绿豆发芽成长观察日记四篇

绿豆发芽成长观察日记四篇 绿豆发芽观察日记篇一X月X日星期X 晴 今天我非常兴奋,因为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作业,那就是要我们动手种豆芽,观察并记录豆芽生长的整个过程。 于是一放学,妈妈就带我去买绿豆,到了菜市场,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绿豆,回到了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二十多粒青绿色的豆子放到了塑料杯子里,只见有几粒顽皮的绿豆竟在杯中跳起了舞。于是我赶紧往杯里放了半杯水,然后就去做另外的事情了。过了半个小时,我去看了下,发现有些小绿豆胖了一圈。不过,还有几粒是瘦瘦的,毫无变化。我就问妈妈:“为什么这几粒绿豆还是纹丝不动。”妈妈说:“这些绿豆是被虫子咬过了,称作“石头”豆子。” 绿豆发芽观察日记篇二X月X日星期X 晴 一梦初醒,我赶忙奔向绿豆。绿豆果真大了不少,差不多有一个小孩的指甲盖大小,大约是原来的两倍呢!不过,我还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在绿豆的白色圆点之中长出了一条很短很短的线。我连忙拿出科普书对照知道了这便是绿豆的根,用于吸收营养送给绿叶。那根的颜色是乳白乳白的,看起来像甜美的牛奶,真想使劲的咬它一口。刚长出的茎长只有五六毫米,连一个手指的宽度也达不到,真短!宽更少,只有一两毫米,细的只有笔芯那么粗,看起在一点儿也不显眼。它很脆弱,小风一吹就会摇动,弄得要死要活的样子,好像被别人碰到一根毫毛就没命似的。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啊,小茎儿,快点长大吧,不要再这么脆弱了。 绿豆发芽观察日记篇三X月X日星期X 晴 又是新的一天,我洗脸刷牙之后,吃完早饭儿,就去看看小豆儿。我拿开沙布,朝杯里一看,呀,绿豆的壳被撑破了一半,从里面升出嫩绿色的小绿芽。小绿豆摸上去特别光滑,感觉特别舒服,将来豆芽芯就长在上面。这些事实都说明,奶奶说的是对的。 此外茎儿也长起来了,从原来的很短到变长,原来那五六毫米长,两三毫米宽的根摇身一变。变成了壮多了,可见根的生长速度是多么的快。而且绿豆茎儿的头上有一点半黄半绿迹象,这是什么呢? 昨天(十月七日)绿豆发芽了,长出了碧绿的叶子,奶奶说:“我们马上可以吃到绿豆芽了。” 看着眼前的绿豆芽,我不禁感慨:植物的生长过程是多么奇妙呀!我想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绿豆发芽观察日记篇四9月17日星期一晴 今天中午,我把王老师发给我的一小勺绿豆放进装着清水的碟子里泡湿。过了一个多小时,我去看绿豆,发现绿豆比之前放在水里的时候,变得更圆更鼓了。绿豆圆鼓鼓的,像个胖娃娃,可是还没长芽。 9月18日星期二晴 今天,种子终于发出新芽了,像个顽皮的孩子,挣脱了绿色的外袍,长出了白嫩嫩的小芽。事不宜迟,我马上把盆底有洞的花盆装满泥土,然后放绿豆在上面,再在绿豆的上面撒了点泥土。最后用花洒浇了水。看着它,盼它天天长大。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1 实验名称: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提出问题: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水。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培养皿、布、烧杯、筷子、细线、土、纸盒、水等 实验过程: 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 种子。 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 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 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逐渐萌发。 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渗水比赛 提出问题: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弱?

猜想假设: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好,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差。 器材试剂: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水、渗水比赛演示器 实验过程: 1、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 水。 3、过一段时间,对三个烧杯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 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实验名称: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提出问题: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猜想假设:豆苗在壤土中长得好 器材试剂:沙质土、黏质土、壤土、花盆、3株绿豆苗 实验过程: 把三株绿豆苗分别栽在盛有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三个花盆里,水分、光照、温度、空气等条件都相同,看哪个花盆里的豆苗长得好。 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豆苗在壤土里长得好。

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因素

报告主题: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因素 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班级:八(14)班 小组成员:傅煜、朱寅、陆书蒙、尹铭翰指导老师:鲁爽

摘要: 正值酷暑,许多清凉去暑的食品纷纷上市,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量该如何满足它呢?万一遭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产量一定会减少那么市面上食品价格一定会涨价。到底该如何满足需求量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那些方面的因素会影响绿豆的萌发及产量,在萌发过程中哪些是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因素?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种子的饱满程度等一系列问题都困扰着我们。 正文: 提出问题:哪些是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因素 建立假设:1、可能与香烟浸出液浓度有关 2、可能与水是否纯净有关 3、可能与播种的深度有关 4、可能与土壤酸碱强度有关 实验目的: 1、探究一定条件下,影响绿豆在萌发过程中的因素 2、寻找问题的办法提高产量 我们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总结出对影响绿豆萌发的因素。首先我们们要明确实验的目的,然后设计实验,最后分析和总结实验得出结论。 设计实验: 1、材料:绿豆种子(约500颗)、水(例:经煮沸的水、纯净水、

肥皂水、淘米水等)、温湿度计、一次性透明塑料杯、真空袋、量筒。

实验步骤: 探究香烟浸出液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器材:30颗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一次性透 明塑料杯、5支和1支香烟配置的浸出液,水。 2、分别倒入水250ml水其中A烧杯浸入1支香烟,B烧杯浸 入5支香烟,C烧杯只加入清水 3、每天浇一次清水香烟浸出的液,并记下每天种子萌发颗粒 数。且每天接受光照 结果: 结论:1、根据试验一可知种子萌发数量随香烟浸出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这就证明香烟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是有害的,经过调查香烟

绿豆芽发芽生长观察实验

绿豆芽发芽生长观察实验 新洲区邾城街第二小学六(1)班周格研究课题:绿豆种子发芽及生长过程 研究人姓名:周格 学校及姓名:新洲区邾城街第二小学六(1)班 指导老师:雷银风 下面的内容就是我的实验和观察记录: 一、实验目的:了解绿豆芽的发芽、生长的过程,掌握做绿豆芽的办法,为以后自己动手制作绿豆芽打下基础。 二、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种植绿豆苗的观察日记 播种 10月27日天气:晴 今天,我拿了一个杯子,先往里面装些土,再拿几个绿豆的种子摆放在杯子里,然后再放上一厘米厚的土,浇上一些水,把杯子放在露台的向光处。 绿豆长根须了 10月28日天气:雨 今天中午,我发现杯子里有些白色的根须,但种子的芽并未冒出来。我有点着急。绿豆发芽了

10月29日天气:阴 今天,我看见绿豆芽破土而出,吐出了浅绿色的嫩芽,差不多有一厘米高,叶子还没有展开,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我看了真高兴。 绿豆长出叶子 10月30日天气:雨 绿豆苗的茎又长高了二厘米,叶子微微张开,中间的小芽很小。茎都朝阳光比较多的地方倾斜,有的小芽背着太阳,是因为小芽还没长成。 绿豆苗快速长高 10月31日天气:雨 哇!长得可真快啊!绿豆苗像打了气似的,一下子猛长到九厘米左右,底部长着细细的白生生的根毛。窄长的叶子完全展开,没有枝干。茎上有一些胚芽,而且 有的茎上长了两个不是朝向一个方向的两颗胚芽。 11月1日天气:多云 今天,绿豆苗一下子又长高了四厘米,绿葱葱的叶子,青翠欲滴。前几天倾斜的茎恢复了过来,笔直地朝上,叶子向两边叉开。 绿豆的胚芽枯萎掉落 11月2日天气:多云 绿豆苗已经长到十六厘米高了,墨绿色的叶子舒展着。胚芽一天天消瘦了,有些枯萎。 三、收获与体会: 经过几天的观察实验,我收获不小,在爸爸的讲解和启发下,我得到下面这些收获和知识: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篇一: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制作人:肖中豪;邓鑫;李天铭 学号:06;07;07 学校:南村侨联中学日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 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二、实验材料: 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三、实验过程 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2、将10颗绿豆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5颗放在两个透明塑料杯中方法是用镊子将种子放在脱脂棉与瓶壁之间,然后小心向杯中加水至水面离杯底2cm高,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约25摄氏度)有光处(如窗台),另一个放在温度相同的黑暗处。 3、每天定时(早上9点)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拍摄照片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同时进行文字描述。在描述时注意描述植物长出来结构的名称(胚根、子叶、真叶、胚轴);

描述叶片颜色、胚轴颜色;测量并记录幼苗高度的变化。 四、实验结论: 1、我们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胚根再长子叶。 2、子叶的形状是圆扁形,真叶是披针形。 3、黑暗中发芽的绿豆胚芽是网状状。 2、我认为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五、发现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以下问题: 如果把长出胚根的种子放到没水的地方,它就会生长缓慢。五、感想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三个懂得了生命的奥秘。当我们把种子放下去时,就种下了一种对生命的希望,看着它们一点一点的长高,它们茁壮成长,心中感到喜悦。种子的长大,正如人生的巅峰一般,是需要一步一步攀登的! 篇二: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 篇三: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转自:小草范文网: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 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有关种子萌发的习题精选

1.叶片上面的绿色比下面的绿色深些,是由于 [ ] A.上表皮比下表皮细胞里的叶绿体多 B.叶片下面的温度高 C.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称为栅栏组织)比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称为海绵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内含叶绿体多 D.栅栏组织比海绵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内含叶绿体少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最终将光能储存在()中。 [ ] A.叶绿体 B.叶绿素 C.淀粉 D.无机盐 3.桃子的果实发育长大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 [ ] A.根的吸收作用 B.茎的输导作用 C.叶的光合作用 D.花的受精作用 4.白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叶脉 拓展探究 5.我们日常食用的白菜心和韭黄为什么是黄色的?它们还能不能变绿? 6.许多植物到了冬季要落叶。经过观察,大多数落叶的背面朝上,想一想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C 2.C 3.C 4.B 5.因为白菜心在生长过程和韭黄的培育过程中没有见光,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不能合成,故白菜心和韭黄是黄色的 6.因为靠近叶片上表皮的叶肉(栅栏组织)的细胞数量比靠近下表皮的叶肉(海绵组织)多,显得重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首先把绿色植物放到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的______运走、耗尽,用黑纸遮盖叶片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做对照;用酒精加热处理叶片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______溶解到酒精中.使叶片变成黄白色;经冲洗后,向叶片滴加碘酒,目的是看哪部分叶片变成______色,就说明哪部分叶片产生了______。 2.绿色植物通过______,利用_____,把______和______合成贮存能量的_____ _(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______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五年级科学上册《种子发芽实验(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 教科版

1.2种子发芽实验(二)/ 1.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合适的温度。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合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合适的温度 2、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1、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2、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1、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2、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学生发表己见,有的展示自己的成果) 在实验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认真的观察记录呢?

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养成了很好的科学习惯,真不错。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完成作业本上的实验记录(P2第一题)(学生反馈自己的活动记录,教师进行总结,得出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水、空气和合适的温度) 师:既然很多同学的绿豆种子都已经胜利发芽了,那我们要怎么处理这些已经发芽了的种子呢? 哦,把绿豆芽种植到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它生长一段时间。 通过我们自己试验,我们知道了绿豆种子发芽只需要水分、空气和合适的温度,并不需要阳光,那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学生各抒己见) 我们怎样来用实验证明呢?(对比实验) 我们的问题: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我们的猜想: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我们的实验方法:把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的条件相同。过一段时间观察记录。 我们要改变的条件:阳关 我们不改变的条件:水分、空气、温度等 那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可以自己按照这个实验方法去试试并把你观察到的记录下来。一个礼拜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种植结果。 师:(先自己完成P8的实验,展示给学生) 同学们看老师做的一个实验,我把五颗已经发芽的绿豆种子放在铺了吸水纸的盘子里,吸水纸的一端保持湿润,同学们能来说说看,这五颗绿豆种子的生存环境有什么例外?例外的环境对绿豆种子有什么影响吗? (提起一层吸水纸,观察它的根的生长情况)

三年级科学下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练习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练习苏教版 姓名班级______ 成绩______ 一.基础知识回顾 1.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中的胚根首先发育成,同时,胚芽逐渐长成 和,胚轴发育成根与茎的连接部分,种子里的或,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逐渐消失。就这样一植株能独立生活的新植株诞生了。所以有人常说,是新植物的幼体。 2.种子萌发的条件:①内部:; ②外部:、、。 二.练兵场(每题2分) 1.新植物体的茎和叶是由种子胚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 )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 2.豌豆种子的结构中能发育成豌豆幼苗的是( ) A.胚乳 B.胚 C.胚芽 D.子叶 3.在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能够萌发的是() A.去掉胚乳的玉米种子 B.被虫子蛀空了的水稻 C.切去胚的小麦种子 D.籽粒饱满的菜豆种子 4.播种时应选饱满种子的原因是( ) A.胚大,易萌发 B.储藏营养物质多,幼苗生长健壮 C.子叶大,出土力强,易出土 D.便于吸收更多的水分供萌发用 5.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30℃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甲先发芽 B.乙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6.将美国甜玉米的胚和中国老玉米的胚乳嫁接(如甲图)所形成的种子播种后,长出的植株 上所结的种子是() 7.下列玉米种子(阴影部分表示损伤而失去生命力)能正常萌发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8.要选择饱满种子播种的主要原因是 () A.饱满的种子贮藏的水分多 B. 饱满的种子贮藏的营养物质多 C.饱满的种子吸收土壤中养料的能力 强 D.饱满的种子抗病力强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一、做实验 1.材料工具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 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

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三、讨论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生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