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新理念 把握新教材

树立新理念   把握新教材

树立新理念把握新教材

发表时间:2017-10-27T14:13:52.150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8期作者:林敏[导读] 教材的编撰可以从一定层面反应出编撰者对学生培养任务的理解和认识。

——我的初中语文教学观林敏(四川省泸州泸县石桥镇石桥初级中学校四川泸州 646100)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8-009-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促使学生具备适应需求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些教学任务,语文教师需要以教材为指导。因此,教材的编撰可以从一定层面反应出编撰者对学生培养任务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实践人教版教材,作者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获得师生的理解和接受。学生全身心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一、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课文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

在课堂教学中,阅读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强化训练。而写作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而词句是学生广泛性阅读和高效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初中生的词句积累有限,这给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带来消极影响。而词句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自觉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词句教学,这是优化语文教学效果的一大途径。新教材中的词句,对老教材进行继承和发展。词句和课文内容紧密结合,由此一来,有助于学生沉浸在一种适宜的学习词句氛围,加强了词句和阅读的联系性。具有整合的意义。此外,新教材中的词句的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便于学生读诵。这些意境优美的词句,便于学生阅读和背诵。为学生词句积累打下坚实基础。便于学生深层次触及祖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词句之间的组合,避免了学生产生的枯燥乏味、功能单一、缺乏意境的不足。学生借助于这些词句,不仅积累了一定的词汇、丰富了知识结构而且受到良好道德熏陶。

二、语文教师要意识到教材的时代性和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新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加强了课文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富含浓厚的人文精神,促使学生在积累语言时,在情感上得到熏陶。学生的智力水平、现象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1.新教材具有丰富情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新教材以专题为单位,以整合为组织形式。将教材分成若干不同的题材。这些不同的专题贴近学生生活现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些题材将知识、能力、策略和情感有效结合。各个专题内容广泛。最大限度弥补教材的局限性。

2.选文贴近学生年龄特征,契合学生现实生活

学生的内心是带有独特情感的。因此,那些情感丰富的课文内容很容易叩开学生尘封心灵,打动学生心扉。这些内容不同和形式多样的课文,洋溢着亲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初中生尤为重要。新教材以学生视角看待生活,因此,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美感最能打动人心。而新教材处处彰显着美感。这些内容丰富和生动形象的内容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学生沉浸在一种意境优美体验课文的节奏美和声调美。促使学生乐此不疲。

三、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积极探究

语文教师要结合新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获取新方法,总结一些规律性,促使学生在主动发现中获取高效的学习策略。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不仅巩固了学生学过的知识而且触及新知识此外,教材并不将学习策略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将规律内含在学习内容中,为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和主动发现。由此一来,培养学生发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总结学习技巧,并将获取的知识和总结的技巧运用实践。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愉悦感,以更加积极和开放姿态参与学习过程。

四、语文教师要实施合作性学习

现代社会注重人际交往。因此,对人们交往合作要求更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学习是学生在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情境中,通过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交流,起到分享信息和取长补短的目标。为此,学生要将学过的内容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善于倾听其他学生发言,尊重其他同学。进而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认识水平。此外,新教材在问题设计和插图安排都不同程度体现着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在知识交流、成果展示中学会合作。

五、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才华的时机,便于学生互相促进和共同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展示在我才华的时机,便于不同层次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共同提高。为此,语文教师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激励法、竞赛法、课外阅读促使学生以新视角看待学习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新教材从学生年龄特征入手,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促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过程,是满足自身客观需求。因此,实现他们可持续发展。

言而总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认识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经验和现象,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创新精神。有鉴于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最大限度挖掘教材优势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