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文字介绍

合集下载

西安城墙导游词范文5篇

西安城墙导游词范文5篇

西安城墙导游词范文5篇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

它是我国中世纪机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西安城墙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西安城墙导游词(一)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

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

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

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

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

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

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

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

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

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这就是我们今天游览的西安城墙,它是世世代代陕西人的骄傲,是唐代文明的象征。

西安城墙导游词(二)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王。

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今天我带大家去参观西安城墙。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

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

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

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

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

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

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

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

9公里。

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城墙导游词城墙角落的故事

西安城墙导游词城墙角落的故事

西安城墙导游词城墙角落的故事欢迎大家来到古都西安,在这里我将带领大家领略千年古都的魅力,向大家介绍西安城墙悠久的历史和城墙角落的故事。

西安城墙始建于明朝,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墙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保留完整的城墙。

西安城墙是建在唐长安城的基础上,并在明朝时进行了修建和加固,全长约13.74公里,是当时中国古代城墙的典范之作。

城墙高14米,宽18米,顶部平整宽敞,可以供人们散步、骑行和观赏城市美景。

首先,我们来到城墙的东门,这里是交通最为便利的一座门,也是城墙上唯一的一座刺字门。

在东门的东北角,有个石头碑,上面刻有“万里长安”四个大字。

这个碑文印证了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贾和文化使者。

这些商贾和文化使者的到来不仅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也使西安成为了古代东方文明的瑰宝。

接下来,我们沿着城墙向西走,来到了西门。

在这里,有一个称为“红杏出墙”的爱情故事广为传颂。

相传,明朝末年,李艳玲是西城一家绣坊的女子,由于她父母逼婚,她却深爱着一位散曲艺人。

为了救出被囚禁的爱人,她在城墙的一角埋下了当时唯一的一株红杏树,并放言说,只有当他成功逃亡时,这株红杏才会开花。

历经几十年的风雨,这株红杏竟真的在李艳玲的爱人成功逃亡之日,奇迹般地开花了。

这个故事成为了西安城墙和爱情的象征,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情侣前来游玩和许下爱情誓言。

往南走,我们来到了南门。

南门是西安城墙上的主要出入口之一,也是现今游客最为密集的一个门。

在南门的角落,有一个角楼,名为“长乐坂”。

这个角楼是城墙上唯一拥有复合式炮垛的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曾经放置大炮的角楼。

这座大炮在明朝时期被称为“神兵利器”,守卫了西安城墙的安全几百年之久。

沿着城墙一直走到北门,我们来到了北门的角楼,这是城墙上唯一一座母亲塔。

母亲塔的命名源于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在明朝时期为了保卫城墙,放弃了自己的儿子,把他推下了城墙敌人的箭雨中,最终保卫了城墙的安全。

陕西西安明城墙导游词5篇

陕西西安明城墙导游词5篇

陕西西安明城墙导游词5篇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

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中心。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陕西西安明城墙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陕西西安明城墙导游词5篇(一)西安人总把城墙内的地方简称城里,被圈在城墙里的人被戏称城里人,这话听起来怪怪的感觉不靠谱!但每次凝视城墙上那厚实的青砖,还是震撼历史的沉重和荣耀!一堵墙隔住的是人心还是地域?钱钟书先生<围城>里那句"城里人想出去,城外人想进去"是在斗室中杜撰情感故事的遐想,还是感慨伍子胥不得出城门的绝望心情写照,历史总是这样生涩的让人费解!公元1369年,当明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后,将原来的奉元路改为西安府,取意“西方长治久安”之意,从而开始了明王朝在西安的统治,也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

由于西安在历史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全国广筑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筑更为重视。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西安城墙,是在明代的“筑墙热”中筑起来的。

也是在唐皇城旧址上建起的。

从洪武三年(1370年),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历时8年,西安城墙的修筑才全部竣工,西安城墙建筑型制宏伟,功能设计周密,矩形城池。

新建的城墙大体只相当于唐时的皇城部分,南北宽约2.5公里,东西长约3.5公里,墙体全长13.74公里,南、北垣稍长于东、西垣,高度则无甚么变化,还是12米。

城墙每隔120米就有一座突出墙体12米的敌台,俗称“马面”,这大约相当于古代弓箭的“一箭之地”(约合120步),如此,两座敌台就可互为犄角,从侧面射杀攀墙攻城的敌人,西安城墙共有敌台98个,形成锯齿形互为犄角的严密防卫体系。

西安的城墙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护城河,河上有吊桥,吊桥拉起就断绝了城内外联系;第二道防线是护城河边的闸楼,负责拉起吊桥并与它后面的箭楼构成“瓮城”形成第三道防线——如城门被攻破,敌兵涌入,可以在这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将入城的敌人聚而歼之。

陕西西安城墙的导游词

陕西西安城墙的导游词

陕西西安城墙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举世闻名的古都西安,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那就是陕西西安的古城墙。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大的古代城墙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为完整、最为庞大的古代城墙之一。

城墙始建于明朝,历经千余年的风雨洗礼,依然屹立不倒,成为西安城市发展的见证和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西安的一张城市名片。

西安城墙始建于明朝建文年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经过历代的修建与扩建,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和形制。

城墙呈规则的方形,东西长13.74公里,南北宽12米,城墙的外围总长度达到了14公里。

宽度之大,联络长安内外的16座城门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首先,让我们从西安的最主要的四座城门之一的永宁门开始,它位于城墙的西部,是西安城墙设计的起始点。

永宁门建在北大街和西大街的交汇处,是通向城内和城外的重要入口。

站在永宁门上,您可以俯瞰整个城墙的西部,感受到城市的繁华和历史的沧桑。

继续沿着城墙向东行进,我们来到了西安城墙最著名的一段,那就是位于东城门附近的“十八坊”。

这里是古代城市社会组织形态的体现,十八个坊区各自独立、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区生态系统。

如今,“十八坊”也成为了西安城墙的一道风景线,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接下来,我们来到西安城墙的南北两侧,这里有着城墙最具代表性的两座城门,那就是南门和北门。

南门又称为永宁门,是西安城墙的南部入口。

南门的设计非常壮观,门楼高大而气派,门身上还雕刻着各种动植物的浮雕,栩栩如生。

北门则是安定门,位于城墙的北部。

安定门的造型古朴典雅,门楼上有一座古代的宣德钟,每天敲钟三次,宣示着西安城墙的守夜时刻。

在南门和北门之间,还有一座很有特色的城门,那就是西安城墙的唯一一座水门——师大南门。

师大南门建在城墙的南侧,并与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师范大学相邻,也是师大南门的名字由来。

师大南门是城墙上唯一设有航道的城门,也是唯一一座曾用于通船的城门,因此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门”。

西安明城墙的导游词(七篇)

西安明城墙的导游词(七篇)

西安明城墙的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

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

它是我国中世纪机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城垣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

城墙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城市的传统防御设施。

我们在距今60____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的袭击。

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

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

据史册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

”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____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

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

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隋代。

公元____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于第二年在龙首塬北麓修建了大兴城。

大兴城规模庞大,结构严密。

除环绕城市的外郭城城墙外,城内环绕宫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墙,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

唐王朝建立后,将隋代的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

唐长安城基本上沿袭了大兴城的规模和布局,只是对大兴城进行了扩建和修建。

唐代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逃往洛阳,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军事防守需要,放弃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形成自五代至元的长安城规模。

公元____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

从此开始了明在西安的统治,也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

由于西安在历史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对全国广筑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筑更为重视。

朱元璋任命长兴侯耿柄文和都指挥使璞英主持修筑。

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____年,到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____年,历时____年,西安城墙的修筑才全部竣工。

西安城墙的导游词(10篇)

西安城墙的导游词(10篇)

西安城墙的导游词(10篇)西安城墙的导游词(精选10篇)西安城墙的导游词篇1亲爱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西安城墙又称西安古城墙。

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

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国家AAAA级景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公里。

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公里,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

西安明城墙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

从隋唐皇城算起,西安古城墙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从明初扩建府城算也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之一。

西安古城墙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也为研究明代的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城墙有主城门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

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数十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西安城墙的导游词篇2各位游客:中国明西安府城墙。

在陕西省西安市。

建于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和元代奉元城基础上扩建而成。

原为夯土城墙,明隆庆年间(1567~1572)巡抚张祉在夯土城墙外首次包砖。

清乾隆年间(1736~1795)陕西巡抚毕沅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和加固,将包墙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道、宇墙垛口等。

城墙周长13.75公里,为中国现存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墙。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献记载,明代修建的西安城,西墙和南墙都是利用原唐代皇城的城墙而增修加长的,东墙和北墙是扩大新建的。

西墙和南墙内均发现有唐代城墙和城门的遗迹。

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

西安城墙导游词步行城墙感受古都的韵味

西安城墙导游词步行城墙感受古都的韵味

西安城墙导游词步行城墙感受古都的韵味大家好,欢迎来到古都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西安城墙。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之一,西安城墙见证了数百年的历史沧桑与变迁。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步行城墙,感受古都的韵味。

一、城墙概况位于西安的城墙始建于明朝,修建历时数年于明末辽东抗倭将领、西安巡抚张献忠主持下完工。

城墙总围长约14公里,高12米,顶宽15米,下宽18米。

整个城墙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大门,分别以建筑风格独特的钟楼、永宁门、安定门和朱雀门作为入口。

二、登城墙之旅首先,我们来到城墙的正门——朱雀门。

这是中国唯一一座始建时就规划为城门的楼榭。

朱雀门上方的巨大木构悬梁造型宏伟,内部展示了精美的文物,让我们了解古代城市防御体系的构造与演变。

进入城墙后,我们将沿着城墙的南北向走向开始我们的登城之旅。

城墙上铺设着宽敞平坦的行道,这是当年城内巡逻瞭望的要道。

三、城墙建筑风格走在城墙上,大家会发现城墙周围是由青砖砌成的防护墙,挡土墙上种植着高大的杨树,起到了防尘、防风的作用。

这样独特的建筑风格使得西安城墙独具一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城墙内景观城墙上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景观。

几千年的历史给予了西安丰富的文化底蕴,我们在城墙上可以欣赏到许多历史古迹。

比如在南面,我们可以看到碑廊、楼台、建筑群等等;而在北面,我们可以领略到秀丽的新城美景。

另外,城墙的四个角上矗立着雄伟的角楼。

这些角楼不仅是城墙防御体系中的要塞,同时也是城墙上瞭望、通报消息的重要角色。

五、城墙保护与修复西安城墙是我国城市墙体保护修复工程的典范。

在历史上,城墙曾多次被侵蚀、损毁,但在现代历史上西安城墙得到了重新修复和保护。

经过多年的修复工作,城墙的原貌得以保留,为我们今天展示了古代城市防御工程的伟大之处。

六、城墙的现代功能在今天,西安城墙不再是唯一的城市防御工程,它也发挥着其他重要的作用。

现在,城墙已经成为西安市民健身休闲的场所,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来这里散步、跑步、骑行。

西安城墙导游词范文3篇_导游词

西安城墙导游词范文3篇_导游词

西安城墙导游词范文3篇西安城墙导游词范文 1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

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

它是我国中世纪机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城垣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

城墙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城市的传统防御设施。

我们在距今6020xx 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的袭击。

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

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

据史册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

”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20xx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

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

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隋代。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于第二年在龙首塬北麓修建了大兴城。

大兴城规模庞大,结构严密。

除环绕城市的外郭城城墙外,城内环绕宫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墙,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

唐王朝建立后,将隋代的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

唐长安城基本上沿袭了大兴城的规模和布局,只是对大兴城进行了扩建和修建。

唐代末年,朱温挟持1 / 35唐昭宗逃往洛阳,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军事防守需要,放弃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形成自五代至元的长安城规模。

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

从此开始了明在西安的统治,也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

由于西安在历史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对全国广筑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筑更为重视。

朱元璋任命长兴侯耿柄文和都指挥使璞英主持修筑。

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到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78年,历时8年,西安城墙的修筑才全部竣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以著名建筑家宇文恺为都城建设总设计师,开始修建宫城和皇城。

第二年完工。

继之营筑郭城。

唐王朝建立后,仍以大兴城为首都,改大兴城为长安城。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高宗委派工部尚书闫玄德负责,在春、秋两季,先后修建唐城外部城墙和东、西、南三面的九座城门及城楼。

外部城墙周长36.7公里,其宽9~12米,高5米多。

其时,全城面积84平方公里,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南北向大街11条,东西向大街14条,全城划分109个坊和东、西两市。

唐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五风来仪,俨然世界文明中心。

唐末,黄巢起义,于公元881年攻占长安。

后唐政府军很快收复长安。

史载‚黄巢力战不胜,焚宫室遁去‛,几乎同时‚官军暴掠,无异于‘贼’,‚长安室屋及民,所存无几‛。

然而使长安城受到毁灭的,则是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

不仅皇帝百官和士民百姓迁徒,朱温还拆毁长安的宫室。

百司及民间庐舍,拆下的材木都由渭河和黄河顺水而下,运到洛阳,唐城沦为废墟。

驻守长安的节度使韩建,改建长安城;舍弃了原来的郭城和宫城,以皇城墙为新的长安城墙。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其次子朱樉为秦王,镇守长安,并改名为‚西安‛。

在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命令下,洪武三年〈1370年〉,宋国公冯胜主持修复西安城,对皇城加以修葺,历时8年之久。

明城墙南城墙和西城
墙在隋唐皇城墙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并分别向东、向北延长四分之一;东城墙和北城墙,则拆除另建。

明隆庆年间〈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为原来的明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

清乾隆年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整修城楼,增砌包砖,并完善了排水系统。

至此,这座城墙才得以延存下来。

自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环城公园,从而使这座古建筑焕发了昔日风采,成为西安的一大旅游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