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发酵技术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
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

发酵原理的应用有哪些方面

发酵原理的应用有哪些方面发酵原理是指在有机物质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所选择的特定代谢途径,产生可用的化学物质。
发酵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应用,在生物、食品、制药、环保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发酵原理的应用方面:1. 食品工业:发酵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比如面包、酒、酸奶、醋等的生产。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分解蛋白质、糖类等有机物质,产生酒精、乳酸等有益物质,改善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2. 制药工业:发酵被用于制药工业中的药物生产。
通过选取合适的微生物,可以合成许多药物,包括抗生素、激素、酶类等。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合成抗癌药物、抗菌素等活性物质。
3. 生物燃料:利用发酵原理,可以生产生物燃料,如乙醇、生物柴油等。
通过发酵有机废弃物,如农业废料、食物残渣等,可以得到可再生的燃料,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4. 生物制品:发酵还被用于生产各种生物制品。
例如,通过发酵生产酶制剂及酶的衍生物,应用于生物催化、生物医学及食品工业等领域。
另外,发酵也可以产生真菌或细菌生成的多肽类物质,如抗生素、抗癌药物、维生素等。
5. 污水处理:发酵可以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微生物降解和分解污染物质,减少有机废物的浓度,降低环境污染。
生物发酵处理可以高效地处理污水,使其符合环保标准,用于农业灌溉或回用于生产过程中。
6. 原料转化:发酵可以将一些天然资源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
例如,通过发酵可将木薯、玉米、甘蔗等植物原料转化为乙醇,用于酒精及燃料的生产。
此外,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还可以将粮食中的淀粉转化为糖,用于食品、饲料及酒精生产过程。
7. 环境修复:发酵可以用于环境修复和资源回收。
通过选择特定的微生物,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可用的有机物,如酶类、生物肥料等。
同时,发酵过程也可以将部分有害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发酵原理在食品、制药、生物燃料、生物制品、污水处理、原料转化和环境修复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发酵工程在农产品加工上的应用

发酵工程在农产品加工上的应用一、发酵工程概述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和物质转化作用,通过控制温度、pH值、氧气浓度等因素,使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生长和代谢,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的目的。
发酵工程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二、农产品加工中的发酵工程应用1. 食品加工(1)酿造行业:啤酒、米酒、黄酒等均是通过控制微生物代谢过程来实现的。
例如啤酒的发酵过程中,大麦芽经水解生成糖类,再经由啤酒花提取出α-苦味质和β-芳香油成分,最后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等因素进行发酵。
(2)面包行业:面包中添加了面粉、水、糖等原料,并通过添加曲霉菌或者其他微生物来实现面团的发酵过程。
这样可以使面团变得松软并增加口感。
(3)豆制品行业:豆腐、豆浆等产品均是通过控制大豆中的微生物代谢过程来实现的。
例如豆腐的制作过程中,大豆经过浸泡、磨浆、加热等步骤后,通过添加凝固剂和发酵剂进行发酵。
2. 饲料加工动物饲料中添加了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通过添加微生物进行发酵可以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例如猪肉、牛肉等都需要添加高蛋白质的饲料才能得到更好的生长效果。
3. 药品制造许多药品都是通过微生物代谢过程来实现的。
例如青霉素就是一种利用青霉菌进行发酵制造的抗生素药品。
三、发酵工程在农产品加工上的优势1. 提高产品品质通过控制微生物代谢过程可以使产品变得更加可口,并且可以增加产品营养价值。
2. 提高产量通过控制温度、pH值等因素可以使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更好地进行生长和代谢,从而提高产量。
3. 降低成本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使产品更加可口,并且提高产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四、发酵工程在农产品加工上的挑战1. 控制微生物代谢过程需要精确的技术和设备,这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
2. 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pH值等因素,这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3. 由于微生物代谢过程比较复杂,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开发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生物发酵工艺的发展与应用

生物发酵工艺的发展与应用生物发酵是利用微生物、酶等生物体对物质进行转化的过程,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化工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发酵工艺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影响因素、工艺优化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探讨生物发酵工艺的发展与应用。
一、历史发展生物发酵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发酵食品制作。
如中国古代的豆腐等,以及日本的酱油等。
最早的酿造方法是自然发酵,后来人们开始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促进了制品质量的提高。
19世纪末,人工寻找和筛选出各种微生物,如产乳酸菌、酵母菌和细菌等,开展了以微生物为基础的工业发酵,资本和技术条件的不断提高,使得生物发酵工艺得以迅速发展。
二、影响因素生物发酵的成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PH值、温度、氧气供应、营养物质和微生物株等都会影响发酵反应的进行。
酶活性也是影响生物发酵工艺的一个重要因素,酶与底物结合活性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此外,还有一些物理和化学因素,如搅拌速度、液体浓度、气体压力等,也会影响发酵工艺的进行。
三、工艺优化基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工艺优化是成功应用生物发酵的重要方法。
它通过调整环境因素和微生物株来提高发酵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质量。
发酵底物组成、来源和处理方式等都会影响发酵反应。
工艺优化还将利用生成的产物,并采用适当的技术对其进行纯化和提纯。
四、应用领域生物发酵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利用乳酸菌、酵母菌等,在糕点、奶酪、酸奶等制品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医药领域中,利用微生物来制备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在化工领域中,微生物体可以用来生产生物单体、染料、合成酶等。
此外,在废弃物处理和环保领域中,使用生物发酵技术也可以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总之,生物发酵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和应用的重要手段。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带来更多惊喜和可能性。
饲料行业中的新技术与创新

饲料行业中的新技术与创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创新的不断涌现,饲料行业也迎来了许多新技术和创新,这些技术和创新对于提高饲料生产效率、降低饲料制造成本和改善动物生长状况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介绍目前在饲料行业中的几个新技术与创新。
1.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能够直接对生物基因进行编辑的技术,它可以通过修改动物和植物基因的方式来改变它们的性状和物质合成能力。
在饲料行业中,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应用于培育高产量、高营养价值和耐逆性强的经济作物和饲料原料,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此外,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改善动物饲料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的浪费和污染。
2.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通过逐层堆叠材料以构建物体的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饲料行业中,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定制化饲料的研发和生产。
通过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食欲特点来设计和制造定制化饲料,可以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动物的生长性能。
此外,3D打印技术还可以将不同成分的饲料材料按照一定比例和结构进行层叠,以获得更好的饲料品质和口感。
3. 生物技术与发酵技术生物技术和发酵技术是饲料行业中常用的新技术和创新手段,它们可以有效提高饲料原料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通过生物技术和发酵技术可以改变饲料原料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其蛋白质和营养物质的合成能力,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改善饲料的可消化性和营养吸收能力。
此外,通过使用生物技术和发酵技术还可以生产出一些特殊功能的饲料添加剂,如益生菌、发酵酵素等,以改善动物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和抗病能力。
4. 智能化生产技术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饲料生产也迎来了智能化的时代。
智能化生产技术可以使饲料生产线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
通过智能化生产技术,可以实现对饲料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搅拌速度、配料精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保证饲料的生产质量和营养水平。
饲料加工中的新技术与新材料

饲料加工中的新技术与新材料1. 前言饲料工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紧密相连。
随着人口增长和养殖业的扩大,饲料工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
饲料加工新技术与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提高了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而且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当前饲料加工中的一些新技术与新材料。
2. 纳米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纳米技术在饲料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提高饲料的营养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
例如,纳米级微量元素添加剂,如锌、铜、铁等,因其表面积大,活性高,可显著提高动物对这些元素的吸收率。
此外,纳米技术还可以用于制备缓释型饲料,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在动物肠道中缓慢释放,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
3. 生物工程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酶工程技术。
通过发酵技术,可以利用微生物将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原料转化为易于消化的小分子物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酶工程技术则可以用于制备高效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等,这些酶制剂可显著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4. 新型环保材料在饲料中的应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型环保材料在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例如,使用植物性蛋白质替代动物性蛋白质,不仅可以减少动物性蛋白质的依赖,还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另外,使用可降解塑料作为饲料包装材料,可以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5. 智能饲料技术智能饲料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将电子元器件、传感器等植入饲料中,实现对动物饲养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调控。
例如,可以制备一种含有温度传感器的饲料,当饲料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传感器会发出信号,提醒饲养员采取相应措施。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饲养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以上内容为本文左右。
在后续内容中,我们将进一步详细介绍饲料加工中的其他新技术与新材料,如基因编辑技术、新型添加剂等。
6. 基因编辑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为饲料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猪饲料发酵技术与应用

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猪饲料发酵技术与应用饲料发酵技术是一种将饲料原料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代谢作用,改变饲料原料的生理、化学和物理性质,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营养价值的方法。
猪饲料的发酵可以提高猪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增加猪只的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猪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一、饲料发酵的基本原理饲料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对饲料原料中的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脂肪等进行降解和转化,从而改善饲料的肠道消化性能和营养价值的一种方法。
发酵作用可以分解和转化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如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使其变得容易被猪只消化和吸收。
同时,发酵还可以生成一些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益生菌、酸和酶等,能够增强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动物的肠道环境,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二、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1.选择适宜的发酵菌种:选择发酵效果好、适应性强、生长快的菌种进行发酵。
常用的发酵菌种有乳酸菌、酵母菌和酶菌等。
2.饲料原料的处理:将饲料原料进行清洗、研磨和粉碎,去除杂质和控制粒度。
3.菌种培养:将选择好的发酵菌种进行菌种培养。
通常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将菌种接种到预培养基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和增殖,使菌种数量达到一定的水平。
4.发酵条件的控制:将菌种加入到饲料原料中,再根据饲料原料的特性和菌种的要求,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通气量和pH值等环境因素,促进菌种的发酵作用。
通常发酵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提供足够的氧气。
5.发酵时间的控制:发酵时间可以根据饲料原料的类型、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饲料的需求来进行调整。
一般发酵时间在24小时到72小时之间。
6.发酵饲料的贮存:发酵后的饲料需要进行贮存,可以选择进行干燥和压缩等处理,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同时也要避免饲料受到二次污染。
三、猪饲料发酵的应用猪饲料发酵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猪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猪只的排泄量和环境污染,并且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饲料加工工艺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饲料加工工艺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饲料加工是现代畜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旨在将原料转化为高品质、高能量、高营养的饲料,以满足不同种畜的不同需求。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持续进步,饲料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本文将从饲料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机械加工技术的进步饲料机械是饲料加工的关键设备之一,近年来,随着机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饲料加工机械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例如,现在市面上的饲料破碎机、混合机和造粒机等,都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能耗保护技术,使其具有更高的加工效率和更低的能耗水平。
2、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随着人们对饲料营养和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生物发酵技术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发酵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例如酸化发酵可以降低饲料的PH值,抑制细菌繁殖和消化不良;同时发酵还可以增加饲料中有益微生物的含量,有助于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3、添加剂技术的创新现代畜牧业对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这促进了添加剂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除了传统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常规添加剂之外,目前新型添加剂如酶制剂和肠道微生态制剂等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酶制剂可以降低动物对有机物的需要量,促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的消化吸收;肠道微生态制剂则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动物免疫力,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
1、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技术是未来饲料加工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现代智能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饲料加工的自动化、远程化和可视化,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2、绿色化、环保化发展绿色化和环保化是未来饲料加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饲料加工过程中的产废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产废的处理和回收,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饲料加工企业走向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产业链整合和优化饲料加工作为畜牧业的重要入口和拉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之一,其未来的发展需要与养殖业、兽药产业、畜牧行业等产业链中的其他环节形成紧密的联动、协同和互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发酵技术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03-12T14:50:54.0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作者:章萍谢俊鹏[导读] 摘要:生物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辅以技术手段,实现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植物是生物发酵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江苏丰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000摘要:生物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辅以技术手段,实现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植物是生物发酵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基于该发酵技术,生产饲料的营养价值较高,有助于动物生长,对推动我国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见,生物发酵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然而当前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尚未成熟,未能充分发挥该技术的应用优势。
所以,相关人员有必要对生物发酵技
术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生物发酵技术;饲料加工;应用 1市场分析
发酵饲料能够把一些工业废气物-木薯渣、淀粉渣、柠檬酸渣等变废为宝,大大丰富的饲料原料来源,减轻了环境污染。
发酵饲料除了基础发酵物之外,还需添加糖蜜等营养物质,调节C/N比等。
而我司运用木薯渣生产富肽饲料,既保证了较低的生产成本,又符合新型饲料的标准。
富肽饲料作为饲料添加剂在保证为饲养动物提供充足蛋白质来源的同时,其中所含有的乳酸、乙酸、苹果酸等酸性物质将大大提高饲喂动物的采食量。
因此富肽饲料相对于传统饲料有着很强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饲料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和极其可观的前景。
2生物发酵饲料的优势
养殖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常规饲料的生产方式不仅存在很多问题,还受土地、季节、气候的影响。
而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出现,完美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一些饲料原料可由对环境危害严重的废渣进行发酵而来,不仅如此,微生物发酵饲料本身的饲料原料也异常众多,可以利用水、农、林等相关行业的废渣作为发酵原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畜争粮、能源问题。
如利用农作物收割后产生的大量不易消化的秸秆,降低了种植户传统燃烧处理秸秆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危害环境的风险。
微生物发酵饲料所需要的经济投入相对较小,但却可以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解决许多环境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微生物发酵饲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在饲料中产生了大量的益生菌和消化酶,这样会使一些营养物质更容易被动物消化吸收,提高了饲料的消化效率。
同时还可以促使动物肠道内的菌群达到平衡,减少动物仔畜腹泻发病几率,使动物仔畜的成活率上升。
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使饲料的适口性得到改善,增加动物的采食量,提高料重比。
微生物发酵饲料还改良了家畜的生长环境。
3国内饲料加工现状
3.1科技投入力度较小
在饲料加工企业发展中,设备落后,加工成本高,是阻碍饲料加工行业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其中科学技术水平低是重要因素。
就目前国内饲料加工企业的生产看,许多企业仍然沿用传统饲料加工模式,其加工设备未能更新换代。
究其原因,加工设备的更新,需要较高的投资成本,多数企业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承担这部分开销,直接导致饲料加工行业整体发展缓慢。
另一方面,少数企业能够对饲料加工设备给予更新,但设备的科技水平远达不到国际水平,虽然对饲料加工企业发挥了提高质量和效率的作用,但其质量和产量仍然达不到国际标准。
因此,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仍然是必要的。
3.2饲料质量低
饲料是畜禽成长中的重要营养物质,而畜禽的生长质量直接关系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从国内饲料加工现状看,饲料加工技艺不精湛,在一定程度上使加工饲料的质量大打折扣,不利于畜禽的吸收和生长。
饲料加工中,生产水平高低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而生产质量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
生产质量较高的饲料,有助于畜禽生长,反之则不然,轻则会使畜禽呈现缓慢生长的状态,重则导致畜禽疾病或死亡。
可见提高饲料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根据国内饲料加工质量的实际情况,建议饲料加工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从根本上提高饲料质量,为促进畜禽健康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4生物发酵技术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当前生物发酵技术在饲料加工企业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固体发酵饲料;另一方面,生产液体发酵饲料。
无论是哪种饲料生产方式,基于生物发酵技术的饲料加工生产企业,其生产质量显著提高,为促进饲料加工行业持续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4.1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步骤
目前生物发酵技术在饲料加工业中的应用,初步形成了成熟的加工机制,要充分发挥该技术的应用优势,相关人员应掌握其应用步骤:第一,饲料加工过程中,企业需合理选择菌种,以生长活力高、代谢强度大的菌种为佳,有利于提高生物发酵效率,也能加快物质降解,达到动物易吸收的目的。
第二,对于菌种液体,需进行二次培养,然后再进行三次扩大培养,如此,可提高饲料加工的质量。
第三,菌种培养时,选择专门的罐体容器,以确保饲料发酵效率。
4.2在生产固体发酵饲料中的应用
生物发酵技术在固体发酵饲料中的应用,最为著名的理论及实践是郭维烈先生提出的微生物组合发酵生产4320菌体蛋白。
基于该理论,主要借助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直接作用于接种栽培的微生物热带假丝酵母上,该酵母能够快速繁殖,且新陈代谢能力极强,可快速将农副产品转化为菌丝物质,从而达到生产饲料的目的。
但是要保证发酵过程的有效性,必须将发酵产品保持在良好密封状态下,以达到长期存放而不变质的目的。
通过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国内目前固态厌氧发酵生物饲料主要有两种类型。
其一,养殖户自己发酵的袋装饲料,该饲料生产中,选择密封袋,放入物料,且保证物料的含水量在30%~40%。
发酵初期,利用酵母菌在密封袋内残留的氧气呼吸,逐渐创造厌氧环境;无氧环境下,酵母菌实现糖酵解,分解出酒精及二氧化碳,而乳酸菌此时进行增殖和代谢,产生有机酸。
随着密封袋内气压的不断增加,二氧化碳、酒精、有机酸逐渐向密封袋外释放,相关技术人员可根据气味判断饲料制作的程度。
其二,流水线大规模生产的袋装饲料。
将生物发酵技术应用于生产固体发酵饲料中,不仅简化了生产工艺,而且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饲料质量,有利于实现饲料企业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3在生产液体发酵饲料中的应用
在生产液体发酵饲料中,有效应用生物发酵技术是必要的,该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废水处理方面。
造纸、氨基酸、有机酸等工业的生产与发酵中,都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这些液体中含有大量BOD、COD,直接排放,必然对周围空气及环境产生较大污染。
单细胞蛋白、菌体蛋白是工厂大规模培养的产物,而酵母、细菌等是饲料蛋白的重要来源。
从单细胞蛋白、菌体蛋白饲料培养的实质看,是运用蛋白微生物菌体做饲料的培养方式。
基于生物发酵技术,饲料加工企业可将淀粉、味精、废液、亚硫酸纸浆废液、酒精工业废水等作为原材料,结合酵母、丝状真菌等菌种,经发酵、分离、干燥技术手段的处理,以获取高蛋白微生物菌体,作为饲料蛋白。
如此,不仅能够有效处理废水排放等污染问题,而且也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对提高饲料生产质量和推进饲料加工企业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如生产菌体蛋白饲料时,选择粗淀粉、渣类物质作为原材料,添加无机氮源,通过双菌协生发酵过程,可获取固体发酵菌体蛋白饲料,其营养价值极高,对畜禽生长有利。
5结语
已经对生物发酵饲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由此可以看出微生物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着实具有很大优点,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相信随着研究的慢慢深入,微生物发酵饲料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相关的评价和检测机制也会更加健全,在生产和实际应用中也将会更加简便,目前存在的问题届时将会被完美解决,微生物发酵饲料也将会受到更多养殖业的青睐,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昌铭.畜禽养殖场综合防疫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6):270.
[2]王春华.发酵饲料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江西饲料,2017(6):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