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系统图与线路图标准
图解综合布线系统管路与线缆布设施工

图解综合布线系统管路与线缆布设施工缆线的布放1.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2.缆线在各种环境中的敷设方式、布放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建筑内各种布线方式示意图3.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4.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5.缆线应有余量以适应终接、检测和变更,缆线预留长度按照电信间、设备间内安装的机架数量以及在同一架内、不同架间进行终接和变更的需要进行预留.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在工作区为3~6cm,电信间宜为0.5~2m,设备间宜为3~5m;光缆布放路由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建筑物内布线路由示意图6.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屏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2)屏蔽4对对较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8倍;(3)主干大对数对绞电缆的夸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4)2芯或4芯水平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25mm;其他芯数的水平光缆、主干光缆和室外光缆的夸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0倍;(5)当缆线采用电缆桥架布放时,桥架内侧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0.3m。
缆线吊顶内敷设方式7缆线应远离高温和电磁于扰的场地8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如下设计要求(1)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并应符合相关规定;(2)综合布线与配电箱、变电室、电梯机房、空调机房之间最小净距宜符合相关规定;(3)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相关规定(4)综合布线缆线宜单独敷设,与其他弱电系统各子系统缆线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缆线地面穿管敷设方式(5)对于有安全保密要求的工程,综合布线缆线与信号线、电力线、接地线应符合相应的保密规定,对于具有安全保密要求的线缆应釆取独立的金属管或金属线槽敷设(6)屏蔽电缆的屏蔽层端到端应保持完好的导通性,由于屏蔽布线系统的屏蔽效果与系统投入运行后的各系统设备配置、建筑物内外电磁干扰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现场测试仪仅能对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做导通凋试,目前尚无有效的现场检测手段对屏蔽效果的其他技术参数(如耦合衰减值等)进行测试,因此应根据相关标准或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进行对比验收。
GBT-T-50312-2000综合布线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acceptance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g and campusGBT/T 50312-200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0年8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北京目次总则环境检查器材检验设备安装检验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缆线的敷设保护措施缆线终接工程电气测试工程验收附录A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检验项目及内容附录B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附录C 光纤链路测试方法附录D 光纤连接器极性附录E 对绞电缆型号表示法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总则1.0.1 为统一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
1.0.3 工程中凡遇本规范未包括的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可依据设计规范的要求及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1.0.4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执行本规范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
建设单位应通过工地代表或工程监理人员加强工地的随工质量检查,及时组织隐蔽工程的检验和签证工作。
1.0.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环境检查2.0.1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如下: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房屋预埋地槽、暗管及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铺面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220V单相带地电源插座。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设置接地体时,检查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通风及环境温、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01节、综合布线各子系统的组成与设计要点

七. 进线间子系统
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 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 进线间是国家标准在系统设计内容中专门增加的, 要求在建筑物前期系统设计中要有进线间,满足多 家运营商业务需要,避免一家运营商自建进线间后 独占该建筑物的宽带接入业务。进线间一般通过地 埋管线进入建筑物内部,宜在土建阶段实施。
三. 垂直子系统
垂直子系统在国家标准中称为干线子系统,提供建 筑物的干线电缆,负责连接管理间子系统到设备间 子系统,实现主配线架与中间配线架,计算机、控 制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该子系统由所有 的布线电缆组成,或由导线和光缆以及将此光缆连 接到其他地方的相关支撑硬件组合而成。干线传输 电缆的设计必须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适合今后的 发展,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支持高速数据传 输。
3. 为了防止语音传输对数据传输的干扰,语音主电 缆和数据主电缆应分开。
4. 垂直主干线电缆要防遭破坏,确定每层楼的干线 要求和防雷电设施。
5. 满足整幢大楼的干线要求和防雷击设施。
四. 管理间子系统
管理间子系统也称为电信间或者配线间,一般设置 在每个楼层的中间位置。对于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而 言,管理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是专门安装 楼层机柜、配线架、交换机的楼层管理间。管理间 子系统也是连接垂直子系统和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 备。当楼层信息点很多时,可以设置多个管理间。
五.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要点如下:
1. 设备间的位置和大小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 线规模和管理方式及应用系统设备的数量综合 考虑。
综合布线系统ppt

设计需求
按投标书所作方案:
按有效面积,每十平方米设一个语音点与一个数
据点
要求工程能够满足未来20年得需求
每个信息点能够灵活得应用,可随时转换接插电
话、微机或数据终端、门禁、消防等
………………
设计依据
综合布线国际标准 ISO/IEC11801
《商业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美国国家标准 TIA/
管理
管理:管理应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得配
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定得模式进行
标识与记录。
标识管理
1,电缆标识
标识管理
1,电缆标识
标识管理
2, 场标识
标识管理
3, 插入标识
标识管理
3, 插入标识
跳线得标识
对于 跳线得标识要求使用带有透明保护膜(带白色打印区域与透明尾部)
粗钢筋
竖
配线架
井
配线架
大对数电缆
或光纤
PBX
HOST
主机房
设备间子系统
概念:设备间子系统应由语音、图像、数据等各种设备及
其配线设备与主配线架等组成。
组成:主光纤配线架、主语音配线架
建筑群子系统
概念:建筑群主干子系统就是通过各建筑物之间得缆线连
接各建筑物之间得传输介质与各种支持设备组成得一个建
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3. 跳线(UTP/FTP软跳线,双工光纤跳线,电话跳线)
跳线最大长度不能超过5M。
第9针
屏蔽模块采用9针结构,360度全屏蔽
水平区子系统
概念:将双绞线从楼层配线间得配线架连接到各用户工
作区得信息插座上。
组成:
1.水平连接双绞线(超五类/六类/屏蔽/非屏蔽)(PVC管、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1部分:总规范(YD.T 9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1部分:总规范YD/T 926.1—2001 neq ISO/IEC 11801:1999 代替YD/T926.1—1997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接入网内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结构、要求、试验方法与验收等。
本部分中大楼指各种商务大楼、办公大楼及综合性大楼等,但不包括普通住宅楼。
大楼可以是单个的建筑物或包含多个建筑物的建筑群。
本部分适用于跨距不超过3000m、办公总面积不超过1000000m2的布线区域,区域内的人员为50~50000人。
布线区域超出上述范围时,也可以参考使用本部分。
本部分规定的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支持话音、数据、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各种应用。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9254-198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极限值和测量方法GB/T9771.1-2000 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第1部分: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系列GB/T11327.1-1999 聚氯乙烯护套聚氯乙烯绝缘低频电线电缆第1部分:一般试验和测量方法GB/T12357—1990 通信用多模光纤系列GB/T15629.3—1995 信息处理系统局域网第3部分:带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CD)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GB/T15629.4-1997 信息处理系统局域网第4部分:令牌传递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GB/T15629.5—1996 信息技术局域网和城域网第5部分: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GB/T15972.4-1998 光纤总规范第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试验方法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7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YD/T838.1-1996 数字通信用多芯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YD/T926.2-2001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YD/T2008—1993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ITU-TG.117:1996 对地不平衡的传输特性ITU-TO.9:1999 确定对地不平衡度的测量装置3 定义3.1 应用系统application(system)采用某种传输方式的系统,这个系统能在综合布线上正常运行。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技术-垂直子系统

垂直子系统工程技术
2.4.1 垂直子系统的基本概念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综合布系统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它由设备间子系
统与管理间子系统的引入口之间的布线组成,采用大对数电缆或光缆。两端 分别连接在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上。它是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的主馈 缆线,是楼层配线间与设备间之间垂直布放缆线的统称。
话缆 接入层交换机 110回线架
2-级连线 IO/TP
话缆 接入层交换机 110回线架
2-级连线 IO/TP
IO/ TP
110回线架
接入层 交换机
室外话缆入口
2-级连线
话缆
接入层交换机 110回线架
话缆
接入层交换机 110回线架
2-级连线 IO/TP
2-级连线 IO/TP
话缆 接入层交换机 110回线架
垂直子系统工程技术
1.向下垂放线缆的一般步骤 1)把线缆卷轴放到最顶层。 2)在离房子的开口(孔洞处)3~4 m处安装线缆卷轴,并从卷轴顶 部馈线。 3)在线缆卷轴处安排所需的布线施工人员(人数视卷轴尺寸及线缆 质量而定),另外每层楼要有一个工人,以便引寻下垂的线缆。 4)旋转卷轴,将线缆从卷轴上拉出。 5)将拉出的线缆引导进竖井中的孔洞。在此之前,先在孔洞中安 放一个塑料的套状保护物,以防止孔洞不光滑的边缘擦破线缆的 外皮。 6)慢慢地从卷轴上放缆并进入孔洞向下垂放,注意速度不要过快 7)继续放线,直到下一层布线人员将线缆引到下一个孔洞。 8)按前面的步骤继续慢慢地放线,并将线缆引入各层的孔洞,直 至线缆到达指定楼层进入横向通道。
垂直子系统工程技术
垂直子系统缆线敷设方式 垂直干线是建筑物的主要线缆,它为从设备间到每层楼上的 管理间之间传输信号提供通路。直子系统的布线方式有垂直 型的,也有水平型的,这主要根据建筑的结构而定。大多数 建筑物都是垂直向高空发展的,因此很多情况下会采用垂直 型的布线方式。但是也有很多建筑物是横向发展,如飞机场 候机厅、工厂仓库等建筑,这时也会采用水平型的主干布线 方式。因此主干线缆的布线路由既可能是垂直型的,也可能 是水平型的,或是两者的综合。 在新的建筑物中,通常利用竖井通道敷设垂直干线。 在竖井中敷设垂直干线一般有两种方式:向下垂放电缆和向 上牵引电缆。相比较而言,向下垂放比向上牵引容易。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

超5类UTP*14 超5类UTP*5 超5类UTP*10 超5类UTP*4 超5类UTP*5
接入交 换机
北塔12层配线间
超5类UTP*4
超5类UTP*6 超5类UTP*2
(38点)
2F 1F
南塔7层配线间
3、综合布线管线路由图
3
, 综 合 布 线 路 由 图 , 信 息 点 分 布 图
4、机柜配线架信息点分布图
47美国西蒙siemon公司5amp安普公司德国科龙krone公司8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9万泰wonderfulelite综合布线系统10dintek鼎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1广州市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485类图纸1网络拓扑结构图2综合布线系统拓扑结构图3综合布线管线路由图4楼层信息点平面分布图5机柜配线架信息点分布图绘图软件简介1autocad2microsoftofficevisiostars4909cernetinternetrgwall1000rgs6806rgs6810院系网络院系网络无线网络部署无线网络部署stars355024rgs6806rgs6810stars2126g50g图图书书馆馆stars355012gstars2126g50gstars2126g50g网络实验室网络实验室stars355024gstars2126g50gstars355012g宿舍楼宿舍楼rgwsg108r体育场馆等starviewstarview网管平台网管平台网警安全网警安全策略平台策略平台rgrgsamsam安全安全计费管理平台计费管理平台应用服务器群应用服务器群stars680811网络拓扑结构图网络拓扑结构图2综合布线系统拓扑结构图超5类utp10超5类utp14超5类utp4超5类utp5超5类utp10超5类utp572点38点1f7f8f2f11f9f10f超5类utp7中心机柜超5类utp4超5类utp19超5类utp10超5类utp16超5类utp10超5类utp14超5类utp13超5类utp15超5类utp16超5类utp18超5类utp10超5类utp14超5类utp15超5类utp15超5类utp11超5类utp1587点89点19f14f12f13f18f16f15f22f20f21f25f23f24f29f28f26f27f30f超5类utp8超5类utp4超5类utp8南塔18层配线间南塔10层超5类utp4南塔26层配线间6芯室外多模光缆1接入交换机超5类utp4超5类utp7超5类utp8超5类utp2超5类utp6超5类utp5北塔12层配线间12芯室内多模光缆153点9f8f7f12f10f11f超5类utp5超5类utp6超5类utp5超5类utp7超5类utp6超5类utp7超5类utp7超5类utp6超5类utp4超5类utp4超5类utp9超5类utp6超5类utp4
机房综合布线安装规范标准

机房综合布线工程1. 1、机房综合布线系统机房采用下走线方式,安装镀锌走线槽,强电主线槽300*200,强电支线槽200*100,弱电主线槽 300*150,弱电支线槽 200*100 。
强电主线槽主要用于从强电井引入交流电源;强电支线槽用于给各机柜里的设备供给电源;弱电线槽用于布放综合配线柜到设备机柜的网线等信号线缆,布放ODF 到设备机柜的光缆。
一边布放列头柜到设备柜的电源线,一边布放网线等信号线缆,上层布放设备柜到ODF柜的光缆。
电源线和信号线穿插时,会对信号线产生干扰。
1、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要求,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2、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 2mm;3、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4、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无刺;5、金属桥架、线槽及金属管各段之间应保持连接良好,安装结实。
1. 2、综合布线系统整体技术要求A、线缆类〔a〕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类型:六类 UTP 电缆芯线规格:部须采用分隔结构以减少线对信号传输干扰和增加物理机械抗性。
芯线对数:4 对电缆外皮:低烟无卤外皮。
符合 IEC61034,IEC60754 标准。
标准:符合 TIA/EIA 568B 和 ISO /IEC 11801 及相关国标准,并符合国际第三方测试实验室。
〔如 ETL/3P〕带宽:≥250MHz特性阻抗:(1 - 100 MHz)---(100 ± 15) (100 - 250 MHz)---(100 ± 20) 〔b〕多模光缆规格:室光缆:低烟无卤外护套〔束状软光缆〕标准:50\125µm,满足 ISO 的 OM2+多模万兆光缆传输标准最小带宽:2000MHz-Km雷射光源850nm1500\500MHz-Km红外光源850\1300nm纤芯衰耗:最大3.0dB\1.0dB850\1300nm光缆 10G 传输应用要求支持距离达 150 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国鼎科技有限公司
1.1 实训平台综合布线系统总图
1.2 实训平台平面图(一层)
1.3 实训平台平面图(二层)
1.4 实训平台平面图(三层)
1.5数据/语音及主干线路图
D V
TV
光纤配线架
光纤主干
D V D V
TV
D V
D V
数据配线架
语音配线架
D V
TV
P
D V
D V
前端系统
传输系统
终端系统
1.8建筑群光纤主干线路图
主设备间光纤配线架
主设备间光纤配线架
光缆
主设备间光纤配线架
主设备间光纤配线架
1.9 建筑群语音主干线路图
主设备间语音配线架 主设备间语音配线架
25对大对数双绞线
主设备间语音配线架
主设备间语音配线架
1.10 有线电视/广播主干线路图
A栋建筑物 D栋建筑物
分支分配器
广播主干
D V TV P D V D V
SWYV75-5-4P有线电视主干
D V D V D V TV
分支分配器
SWYV75-5-4P有线电视线缆
说明:
TV:有线电视点
广播主机
1.7 视频监控系统图线路图
摄像机
视频线 电源/控制线 电源/控制线 解码器 电源线 控制线
云台
电源线 拾音器
拾音线
ST
SC
LC
TV
P
D V
TV
P
D D V
D V
TV
P
说明: 数据配线架 25对大对数语音主干 语音配线架
D:数据点 V:语音点 ST:光纤点 SC:光纤点 LC:光纤点
1.6 有线电视与广播点及主干线路图
D V TV D V D V D V D V TV
分支分配器
喇叭
D V TV P D V D V ST SC LC TV P
有线电视和广播线缆
B栋建筑物
C栋建筑物
1.11 监控主干线路图
A栋建筑物 D栋建筑物
视频线、控制线
B栋建筑物
C栋建筑物
[附件5.2 ] 综合布线系统线缆保护方式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线理线方式标准
江西国鼎科技有限公司
2.1 数据语音线缆机柜中理线标准
2.2 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在垂直桥架中理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