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音乐课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了解拉丁美洲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3.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和乐器演奏技巧。
4.培养学生对于拉丁美洲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拉丁美洲音乐的概述2.拉丁美洲音乐的种类和风格3.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演奏技巧4.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和分析三、教学过程1.拉丁美洲音乐的概述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拉丁美洲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2.拉丁美洲音乐的种类和风格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种类和风格,如萨尔萨、探戈、巴西音乐等。
播放不同种类的拉丁美洲音乐,让学生体验不同的音乐风格。
3.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演奏技巧介绍拉丁美洲音乐中常见的乐器和演奏技巧,如古巴鼓、马拉卡斯、阿根廷手风琴等。
带领学生模仿演奏这些乐器,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独特之处。
4.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和分析选择几首经典的拉丁美洲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这些音乐的特点。
可以从节奏感、旋律特点和舞蹈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魅力。
四、教学方法1.讲述法:使用多媒体资料和图片,以讲述的形式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2.示范法:通过演奏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向学生展示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
3.情感法:通过欣赏和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和兴趣。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2.听取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和分析意见。
3.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水平,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资料:音乐欣赏和示范演奏的视频、图片等。
2.乐器:古巴鼓、马拉卡斯、阿根廷手风琴等。
七、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形成小乐队,进行拉丁美洲音乐的合奏演奏。
2.带领学生学习一首经典的拉丁美洲舞蹈,如探戈、桑巴等。
音乐课教案(拉丁美洲)

音乐课教案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理性化的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师生问好。
(1分钟)老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你好!老师:每个地区的音乐中都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曲调和节奏,它们各自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就象外国人听到中国的女子十二乐坊一样,一旦他们了解了中国的民族乐器和曲风,那么当他们一听到那些以二胡和古筝为标志的丝竹音乐,就马上能辨别出这是典型的中国音乐风。
那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进行一次奇妙的音乐之旅,我们先搭乘一辆音乐快车,听听,这音乐到底会把我们带到哪块神奇的土地上去,看看他们那的音乐到底有哪些独特的魅力之处!听完这首音乐之后,我想请问同学们,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和它的风格和情绪?同学:《生命之杯》,节奏感强、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老师:谢谢你,请坐下,这位同学了解的很多,还知道这首歌曲的演唱者叫瑞琪马丁。
(点击答案)他刚才说的很对,这首歌曲它的名字就叫《生命之杯》,歌曲的风格也正如她所说,音乐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给人想要跳舞的感觉。
(幻灯3)老师:它的演唱者瑞琪马丁是拉美流行音乐歌手中很受欢迎的一位歌手,大家都知道世界上各个地区都有其与众不同的魅力,那又有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歌曲具有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呢?同学:具有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老师:说的很对,大家对音乐的感受都很不错。
老师:音乐的快车把我们带到了神奇的拉丁美洲,现在,我们就来选择这一趟音乐之旅的路线,看看我们会去到哪些国家,领略各个国家的音乐和歌舞。
(幻灯4)老师:这是一张拉丁美洲的地图,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老师用三种颜色勾勒出了三个不同的国家,他们分别是用绿色勾勒出来的巴西,蓝色勾勒出来的阿根廷,还有地图最上方,在墨西哥湾附近,用红色勾勒出来的一个岛屿国家——古巴。
老师:(幻灯5)拉丁美洲原居住人群为印地安人,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它的音乐具有印地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相混合的特点。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包括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
2. 通过欣赏和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拓宽音乐视野。
二、教学内容:1. 拉丁美洲音乐概述: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 拉丁美洲音乐形式:探讨桑巴、恰恰、伦巴等拉丁舞蹈音乐的形式和节奏特点。
3. 拉丁美洲著名作曲家及作品:介绍阿瓜多、皮亚佐拉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4. 拉丁美洲乐器:讲解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如吉他、班多铃、康加鼓等。
5. 拉丁美洲音乐欣赏:欣赏《巴西之风》、《探戈的历史》等经典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特点、形式、著名作曲家及作品等。
2. 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拉丁美洲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风格和节奏特点。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演奏拉丁美洲乐器,或进行拉丁舞蹈练习。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相关的教材、乐谱、音响资料等。
2. 乐器:准备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如吉他、班多铃、康加鼓等。
3. 音响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行,以便播放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讨论等。
2. 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评价其音乐欣赏能力。
3. 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演奏拉丁美洲乐器、进行拉丁舞蹈练习等方面的表现。
4. 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其在课后进行相关音乐的学习和欣赏。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单元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2课时: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第3-4课时:探讨桑巴、恰恰、伦巴等拉丁舞蹈音乐的形式和节奏特点。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篇一:拉丁美洲音乐授课人:甘谷一中尉海波【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拉丁美洲的音乐,感受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及风格特点。
2、能记住那些极有特色的乐器音色;感受拉丁美洲绚丽多姿的歌舞特点。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能基本说出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从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方面体验感受拉丁美洲各国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歌曲,渲染气氛,学生走进教室。
一、设问与回答方式导入1、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2、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听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啊?具有哪种音乐的风格特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具有拉美音乐风格特征)二、引出课题:拉丁美洲音乐1、由教师简略介绍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环境等。
教师归纳:拉丁美洲是指以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包括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等国家。
师言:在广阔的拉丁美洲,风土,人种极其多样,因此,在音乐方面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式,除了在人种方面,原住外,从地球上各个地方迁移过来的人种都在这里互相混,所以可以说多元混合型文化是这一地区文化的最大特点,音乐文化非常丰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印第安人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和黑人音乐。
师归纳:混合性音乐是指印第安人、欧洲和非洲三种音乐文化的相混合,主要的原因是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那么他们的音乐文化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拉丁美洲,感受他们混合性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讲授新课:(一)赏析《告别》器乐合奏曲,秘鲁民间乐曲。
1在欣赏之前,我先和大家来认识三种拉丁美洲的乐器:排箫、盖那笛、恰朗戈。
排箫,提起箫大家非常熟悉,是一种竹管类乐器。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学习拉丁美洲音乐的基本节奏和乐器;3.学习拉丁美洲音乐的基本舞蹈步伐;4.能够演奏一首拉丁美洲音乐,并配合舞蹈表演。
二、教学内容1. 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拉丁美洲音乐是指源自拉丁美洲地区的音乐,包括了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时期,当时欧洲音乐和非洲音乐与当地的印第安音乐和民间音乐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拉丁美洲音乐风格。
拉丁美洲音乐的文化背景也非常丰富多彩,包括了西班牙、葡萄牙、印第安、非洲等多种文化的影响。
这些文化的融合使得拉丁美洲音乐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2. 拉丁美洲音乐的基本节奏和乐器拉丁美洲音乐的基本节奏是“三连音”,也称为“三拍子”。
这种节奏非常有节奏感和动感,是拉丁美洲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
拉丁美洲音乐中常用的乐器包括了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等。
其中,打击乐器是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包括了鼓、铃鼓、木鱼、铃铛等。
3. 拉丁美洲音乐的基本舞蹈步伐拉丁美洲音乐的舞蹈非常热情和动感,常常需要配合特定的舞蹈步伐才能更好地表现出音乐的魅力。
常见的拉丁美洲舞蹈包括了桑巴、探戈、恰恰、伦巴等。
4. 演奏一首拉丁美洲音乐,并配合舞蹈表演在学习了拉丁美洲音乐的基本节奏、乐器和舞蹈步伐之后,学生们可以尝试演奏一首拉丁美洲音乐,并配合舞蹈表演。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拉丁美洲音乐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音乐和舞蹈表演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基本节奏、乐器和舞蹈步伐等知识,让学生们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和魅力;2.演示法:老师可以演奏一段拉丁美洲音乐,并配合舞蹈表演,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的魅力;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们分组合作,共同学习和演奏一首拉丁美洲音乐,并进行舞蹈表演,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设计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设计教案标题:探索拉丁美洲音乐文化教案目标:1. 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探索拉丁美洲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和乐器。
3. 培养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拉丁美洲音乐的了解,例如他们听过的拉丁美洲歌曲或音乐家。
2. 通过播放一段拉丁美洲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探索:3.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拉丁美洲国家或地区,然后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了解该地区的音乐文化、音乐风格和乐器。
4.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分享他们所发现的有趣的事实和音乐片段。
音乐实践:5. 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拉丁美洲乐器,如马拉卡斯、三角铁和巴西鼓等。
6. 教导学生如何演奏这些乐器,包括基本的演奏技巧和节奏感。
7.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演奏一首简单的拉丁美洲音乐作品,并在班级中进行表演。
音乐欣赏:8. 向学生播放不同地区的拉丁美洲音乐,让他们聆听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9. 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分享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总结活动:10. 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的练习或小测验,检验他们对拉丁美洲音乐的了解程度。
1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案评估:-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 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了解和理解程度。
- 学生在音乐表演和欣赏中的表现。
教案拓展:-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拉丁美洲音乐演出或音乐会。
- 鼓励学生自行研究和分享其他拉丁美洲国家或地区的音乐文化。
-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拉丁美洲风格音乐作品,并进行表演。
拉丁美洲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探索不同拉丁美洲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特色。
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技巧。
培养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二、教学准备:讲义或课件,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发展和特点。
音频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拉丁美洲音乐作品的演奏或表演。
拉丁美洲音乐家的照片和简介,如塞利亚·克鲁兹、阿斯特利亚·普吉尔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音乐史的概念和重要发展时期。
提出问题:你们对拉丁美洲音乐有何了解?你们最喜欢的拉丁美洲音乐作品是什么?二、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发展和特点(10分钟)简要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和文化背景。
解释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如强烈的节奏感、多样的民族风格和情感表达。
三、探索不同拉丁美洲音乐风格和流派(15分钟)分别介绍几种拉丁美洲音乐风格和流派,如萨尔萨、雷鬼、桑巴、探戈等。
听取各个风格或流派的音频或观看演奏视频,引导学生聆听其中的音乐元素和特色。
分析乐曲的节奏、旋律、和声处理和表现技巧,了解不同风格间的差异和联系。
四、学习拉丁美洲音乐家和作品(15分钟)介绍一些拉丁美洲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如塞利亚·克鲁兹、阿斯特利亚·普吉尔等。
听取他们的代表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和对拉丁美洲音乐发展的贡献。
讨论学生对这些音乐家和作品的理解和印象,以及他们对拉丁美洲音乐的态度和兴趣。
五、欣赏和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15分钟)选择一首拉丁美洲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并注意其中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节奏模式、旋律特点和情感表达。
讨论乐曲中是否有体现拉丁美洲音乐的特色,以及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总结和评估(5分钟)总结拉丁美洲音乐的发展历程、特点和代表作品。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拉丁美洲音乐的态度和兴趣。
扩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拉丁美洲音乐家的研究报告,了解更多拉丁美洲音乐家和作品。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文化背景。
2. 通过学习拉丁美洲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概述2. 拉丁美洲音乐的节奏特点3. 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介绍4. 拉丁美洲音乐的代表作品欣赏5. 拉丁美洲音乐的舞蹈形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文化背景。
2. 演示法:展示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和舞蹈。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演奏和舞蹈实践。
4. 欣赏法:欣赏拉丁美洲音乐的代表作品。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和音响设备。
2. 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3. 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的舞蹈动作示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文化背景。
3. 演示:展示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和舞蹈。
4. 实践: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演奏和舞蹈实践。
5. 欣赏:欣赏拉丁美洲音乐的代表作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音乐实践活动。
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音乐演奏和舞蹈实践中的表现,包括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练习和作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拉丁美洲音乐音乐会或演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拉丁美洲音乐。
2. 邀请拉丁美洲音乐专家进行讲座或示范,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开展拉丁美洲音乐比赛或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拉丁美洲音乐》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内容和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教学设计
讲述者
课型
音乐鉴赏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
课时
1学时
教学工具
课件、多媒体、教科书、视频等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拉丁美洲的民间音乐,感受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及音乐风格特点;
2、了解拉丁美洲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印第安人音乐文化、欧洲音乐文化、非洲黑人音乐文化)的融合,初步认识拉丁美洲的特色乐器及歌舞节奏特点。
三、教师介绍拉丁美洲的特色乐器
1、秘鲁排箫
播放《告别》片段,师: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秘鲁排箫,银色空灵,很古老原始的感觉)教师:对比前面我们讲的罗马尼亚排箫的音色特点。(罗马尼亚排箫的音色比较清脆明亮,而秘鲁排箫的音色比较深成粗犷。)播放中国东方歌舞团排箫演员林文曾演奏的拉丁美洲著名乐曲——《山鹰》片段。师:乐曲的情绪特点是什么样的?(神秘、苍茫、升腾的感觉)
3、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归纳总结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特点,从而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与掌握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节奏特点。
教学内容
了解秘鲁排箫、钢鼓;赏析墨西哥民间歌曲《美丽的小天使》及阿根廷著名探戈舞曲《小伙伴》,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五、听赏《小伙伴》
1、欣赏作品并思考
(1)音乐表现着什么样的情绪?(激越与平稳并存,急切紧张与持重并存,体现了一种复杂与矛盾的心理过程。)
(2)乐曲采用了什么样的音乐节奏?(连续的切分音节奏)
2、拓展与探究:
(1)边聆听乐曲片段边进行基本的探戈节奏练习
教师选择几条舞曲中的主要切分节奏让学生训练。再分成男、女两组同学,其中一组模仿探戈舞步,另一组为他们打节奏。交换着形式进行比赛。
(3)欣赏一段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恰舞以及一段伦巴舞。这两种舞蹈也是表现拉丁节奏的舞蹈形式。此外还有伦巴、桑巴、斗牛等等。
六、课堂总结
1、分小组讨论并归纳总结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特点
2、教师总结:拉丁美洲音乐是一种“混血儿”般的音乐,它主要由印第安人音乐文化、欧洲音乐文化、非洲黑人音乐文化三大因素构成。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发展的世界,独具特色的、灿烂的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已经遍布世界各国。那么,广泛的吸收世界上优秀音乐文化,既能开阔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又能丰富我们的音乐文化内涵。
2、钢鼓
师:近年来拉丁美洲地区盛行一种时尚的乐器——钢鼓。并在世界各国逐渐流行开来。播放一段钢鼓表演视频。师:这些乐器像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油桶,音色清脆明亮,很奇妙的感觉。)
四、听赏《美丽的小天使》
1、完整欣赏歌曲并思考如下问题:
(1)歌曲是怎样的情绪?(旋律平稳圆滑,缠绵美妙,优美动人,略带淡淡的乡愁。)
2、教师介绍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特点
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是一种多元混合型的音乐文化,在这些混合因素中,最主要的包含三种音乐文化因素:一是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在16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拉丁美洲生活着印第安原著居民,古代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化。印第安人音乐文化是当时美洲的主要音乐文化,并得到了较高发展。)二是欧洲音乐文化(后随着欧洲移民统治者的野蛮入侵,尤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他们带来了欧洲的音乐文化),三是非洲黑人的音乐文化(16世纪就作为欧洲人的农奴而被送到新大陆来的黑人,他们带来了非洲黑人的音乐文化)。那么,这三种音乐文化的融合,形成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的拉丁美洲音乐文化。
师:其实老师一直非常向往拉丁美洲那块神奇的土地,想去哪看看吧~机票又老不打折,很是苦恼!怎么办呢?最近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好办法,从海南岛一头扎进大海里,然后朝着东南方向使劲儿地游,游!游!游!游!游!一直游!不停地游!突然!头撞到大陆肿起那么大一个包,把头抬起来,哎?!就到了拉丁美洲啦!哈哈哈,跟大家说的笑话。出示相关拉丁美洲图片。
(2)观察乐谱,用的几声音阶?(七声音阶)
2、熟悉主旋律,掌握切分节奏。
教师介绍并示范歌曲中切分节奏,让学生体验切分节奏带来的律动感,从而更好的去掌握歌曲的节奏感与旋律感。
学生跟着视频哼唱歌曲,总结演唱特点。(唱法放松、比较随意、自由,
因为墨西哥是古印第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又是西班牙殖民统治后的中心之一,所以这首歌曲具有着十分典型的欧洲音乐与美洲音乐相互交融的特点。)
生:是!
师:好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成龙大哥一起走进拉丁美洲,去那儿看一看。由此引出课题:
二、进入课题:
出示课题《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1、教师介绍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等。出示地图
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由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四大部分组成,包括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秘鲁、古巴等国家。
七、拓展赏析
现代音乐《梦中河谷》:结合印第安民族音乐特色(印第安的乐器、舞蹈、粗犷的呼叫声),融合现代流行音乐手法(钢琴),在大峡荒芜之地突显辽阔、磅礴气势。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新的阐述和定位,突出的特点是课程目标由单向走向多元、综合与均衡的发展。每一个课程目标都要体现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音乐课堂必须本着“以音乐为本,以人为本,用音乐育人。”的原则。
(2)欣赏小品《妈妈的今天》优秀小品演员赵丽蓉老师跳探戈。(调节课堂气氛,说明探戈在生活中深受人们的喜爱。)
师:甩头是探戈中的特有动作,相传阿根廷男士与女伴跳探戈舞时都腰佩短剑,以防情敌干扰,因此形成面部表情严肃、拧身快速转头、不时左顾右盼的特点。另一种传说是当地的印第安人躲避西班牙殖民者弓剑而形成的习惯动作。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我首先请大家跟我一同来观看一段电影,看谁能够在观看完之后告诉我,这是个发生在什么地方的故事?
播放电影片段(成龙主演的《上海正午》)。
观看完电影片段,教师请学生自由回答上述问题。(印第安原始部落或者拉丁美洲等等)
师:好的,幽默的电影与别样的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大家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