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不停电作业技术发展综述

合集下载

配电网10kV电缆不停电作业应用技术

配电网10kV电缆不停电作业应用技术

配电网10kV电缆不停电作业应用技术摘要:在10kV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电缆不停电作业非常重要,能够有效降低停电对用户造成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10kV配电线路不停电作业的主要技术分析入手,重点对10kV配电线路不停电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希望给行业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配电网;10kV;不停电作业引言最近几年以来,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均对对电能可靠性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0kV配电线路出现故障之后,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将排除故障,将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带电作业方法对其加以检修和维护。

带电作业也就是在不停电的状态下实现对线路检修和故障排除,有效提升配电线路检修效率,降低配电线路成本。

1 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方法1.1绝缘杆作业法绝缘杆作业是指作业人员在地面,或者登杆至适当位置,或者利用绝缘斗臂车、绝缘平台、绝缘梯等绝缘承载工具至适当位置,系上安全带,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通过端部装配有不同工具附件的绝缘杆进行作业。

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熟练程度、作业项目的复杂程度及工具操作的便捷性,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

采用该作业方式时,绝缘工具、绝缘手套和绝缘靴组成带电体与大地之间形成纵向绝缘防护,其中绝缘工器具起主绝缘作用,绝缘手套和绝缘靴起辅助绝缘作用,形成后备防护。

在相与相之间,空气间隙是主绝缘,绝缘遮蔽罩起辅助绝缘作用,组成不同相之间的横向绝缘防护,避免因人体动作幅度过大造成相间短路。

1.2绝缘手套作业法绝缘手套作业法是指作业人员借助绝缘斗臂车或其他绝缘承载工具(绝缘梯、操作平台等)与大地绝缘并直接接近带电体,作业人员穿戴全套绝缘防护用具,与周围物体保持绝缘隔离,通过绝缘手套对带电体进行检修和维护的作业方式。

采用绝缘手套作业法时无论作业人员与接地体和相邻的空气检修是否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线路部分)》(简称《安规》)规定的作业距离,作业前均需对作业范围内的带电体和接地体进行绝缘遮蔽。

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现状与发展

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现状与发展

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现状与发展摘要:本文在调研国网公司配电不停电作业开展情况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分析配电不停电作业技术现状,并提出配电不停电作业技术发展思路。

关键词: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现状;发展1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内容1.1绝缘杆与绝缘平台操作方式在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实践活动,使电力工作人员能够掌握绝缘杆和绝缘手套的操作方法。

同时还要对比较复杂的绝缘杆以及绝缘平台综合作业方法进行有效应用。

这样才能够解决绝缘斗臂车不能到达作业现场的问题。

在对绝缘杆和绝缘平台综合作业方法进行应用时,受周围环境和地形的影响相对较小,具有更强的安全性以及实效性。

因此,在配网不停电作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绝缘杆和绝缘平台综合作业技术的应用优势,电力工作人员在应用时需要对绝缘杆和绝缘平台综合作业技术的具体要求进行准确全面地掌握,确保在综合作业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规范性。

从而保障电力工作人员的人身和生命安全。

1.2绝缘杆不停电断、接引线组合工具现阶段,在一些城郊以及农村地区配网过程中因本身所处的地域环境比较复杂,带电作业斗臂车不能直接到达作业现场,再加上配网线路存在老化或者施工不规范的问题,会对作业现场的设备产生一定影响,导致设备类型比较复杂。

如果利用绝缘手套或者绝缘杆进行配网不停电作业会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甚至可能会威胁电力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可以利用带电断、接引线组合新工具进行配网不停电作业操作。

这一工具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固定在绝缘杆上,并且可以利用绝缘杆工具到达作业位置。

因为配网架空线路在施工过程中的规格不统一,还存在老旧线路以及新建线路混合使用的情况,如果在同一段线路出现多种杆型或线型会直接影响配网不停电作业效率。

因此,可以利用可调节型的导线连接线夹,利用线夹固定器以及绝缘杆进行牢固连接。

这样在断、接引线时,能够确保有充足的安全距离。

并且在对该组合工具进行应用时,组装比较简单方便,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配网不停电作业,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配网不停电作业方式”在检修作业中的应用与创新

“配网不停电作业方式”在检修作业中的应用与创新

“配网不停电作业方式”在检修作业中的应用与创新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网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成为了行业内的重中之重。

而在电网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中,检修作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配网不停电作业方式在检修作业中的应用与创新成为了当前电力行业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配网不停电作业方式的定义与特点入手,探讨其在检修作业中的应用与创新,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配网不停电作业方式的定义与特点配网不停电作业方式是指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对电网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在过去,传统的检修作业方式需要暂停设备运行或切断电网供电,这就给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带来了诸多问题。

而配网不停电作业方式则通过灵活的操作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在实际的操作中,配网不停电作业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高效性,采用配网不停电作业方式可以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维护和检修,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其次是安全性,在配网不停电作业方式下,可以有效避免因停电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了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再者是绿色环保,减少了停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环保性。

最后是经济性,由于检修作业时不需要停电,可以避免因停电而带来的生产损失,节约了操作成本。

二、配网不停电作业方式在检修作业中的应用配网不停电作业方式在检修作业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配电线路的检修配网不停电作业方式可以应用于配电线路的检修工作。

在过去,对配电线路的检修通常需要暂停供电或者切断电流,而采用不停电作业方式则可以有效避免因此带来的影响。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灵活的操作,可以对配电线路进行检修,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变压器的检修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正常运行对整个电网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采用配网不停电作业方式可以保障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并且在检修时不需要停电,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

10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技术的应用

10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技术的应用

10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技术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6-02T08:19:34.929Z 来源:《科技潮》2023年8期作者:陈宇李学文[导读] 配电网是连接主网与负荷的核心环节,其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用户用电质量及供电可靠性。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宜良供电局云南昆明 530000摘要:为提升供电服务质量,降低电网停电检修作业对居民、商业或工业负荷造成的影响,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应用愈加广泛。

因此,本文将对10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技术的应用展开介绍。

关键词:10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应用1不停电作业的意义配电网是连接主网与负荷的核心环节,其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用户用电质量及供电可靠性。

但配电网网架多为放射型线路,N-1接线方式极少,设备检修有可能导致全线停电;部分配电网线路虽以环网方式运行,线路检修时,非检修段可正常运行,但检修段线路仍须停电。

采用不停电作业技术可有效解决当前配电网设备检修和供电之间的矛盾,使供电可靠性大为提升。

2 10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技术的具体应用2.1传统带电作业的难点从10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能够进行的项目来说,依据绝缘杆作业法、绝缘手套作业法、绝缘杆和绝缘手套作业法以及综合不停电作业法,具体描述为接地体-绝缘低-人体-带电体,也就是人体通过绝缘体实现和接地体绝缘,实现在带电设备上作业。

传统的带电作业方法,实际应用中,面临着较大的难度,具体体现如表1所示。

我国相关研究人员经过不断的创新和优化,研发出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化装备,替代人员作业,不仅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还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2.2带电作业的方法2.2.1智能机器人作业方法目前来说,配电不停电作业技术不断创新,研发了新型作业技术,比如智能化机器人作业方法,为不停电作业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选择。

从当前的应用实践情况来说,机器人的两只机械手可以熟练地操作,使用红色操作杆,完成电线精准剥皮和连接等作业。

机器人的重量大约170公斤,绝缘斗完全可以承重。

10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技术探讨与应用

10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技术探讨与应用

10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技术探讨与应用发布时间:2022-06-17T07:06:47.767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3期作者:黄华[导读] 根据欧姆定律,人体电流经过的电阻一般为1000Ω,因此,经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会给人造成不同的生理反应。

毕节供电局贵州毕节 551700摘要:10KV配电网是当前我国重要的电力传输网,因为它关系着人们日常用电的质量水平。

因此,10KV配电网的稳定运行,意味着城市电网等基础电网的稳定性。

在10KV配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故障问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

本文将会在接下来的部分展开对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有关电力部门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10KV配网;配电网;不停电技术;带电作业技术一、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概述1.1理论依据根据欧姆定律,人体电流经过的电阻一般为1000Ω,因此,经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会给人造成不同的生理反应。

通常情况下,当流经人体的电流超过1mA时才会有知觉反应,如果电流升高到3mA,人体则会有更强烈的反应,当电流达到12mA时,人会条件反射做出挣脱的反应,如果达到20mA,会造成人体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当电流达到100mA时,会造成人体心脏剧烈跳动,或者直接导致人心跳停止。

所以,在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中,如果绝缘措施失效,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所以在进行10kV配电网作业时,必须通过电气绝缘技术,提高作业人员身体的绝缘效果,保证作业时经过经过人体的电流非常小,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或者减少人体上的电压,用屏蔽阻隔带电作业形成的电磁场,将流经人体的电流控制为0,从而保证带电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1.2技术介绍为减小流经人体的电流和屏蔽带电作业形成的电磁场就必须有相对应的技术基础。

电气绝缘工作主要是通过穿戴绝缘工具进行作业,绝缘工具主要由环氧树脂等材料制成,其绝缘性能良好,且力学性能较强,收缩率小,在作业中能够保证绝缘工具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有效地减少了流经人体的电流数值,而且环氧树脂在变电器以及各种电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安全性值得信赖。

10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技术探讨与应用

10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技术探讨与应用

10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技术探讨与应用摘要:带电作业工作是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设备完好率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10千伏配电线路不停电工作应用越来越频繁。

本文基于10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技术探讨与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10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技术;探讨与应用引言面对“电改新形式、服务新要求、配网新模式、技术新发展”的格局,社会各行业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愈来愈强,配网不停电作业已成为取代停电检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在配网自动化大批量地更换柱上开关、加装配电终端及故障指示器的实际情况下,以“能带不停”为导向,将不停电作业作为主要的作业方式,积极探索研究新型作业方法和工器具,保障配网自动化建设安全、质量和效率,全面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

1不停电作业及方式配电网是连接主网与负荷的核心环节,其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用户用电质量及供电可靠性。

但配电网网架多为放射型线路,N-1接线方式极少,设备检修有可能导致全线停电;部分配电网线路虽以环网方式运行,线路检修时,非检修段可正常运行,但检修段线路仍须停电。

采用不停电作业技术可有效解决当前配电网设备检修和供电之间的矛盾,使供电可靠性大为提升。

按照工作形式的不同,不停电作业可分为带电作业、旁路电缆作业和综合不停电作业等。

带电作业方式包含绝缘杆作业法、绝缘手套作业法、绝缘斗臂车作业法等;旁路电缆作业是在被检修或抢修的线路旁并联运行的一套旁路系统,通过将负荷转移到旁路系统中,使被检修区域与运行线路隔离;综合不停电作业则是在带电作业、旁路电缆作业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低压发电车、负荷转移车、EPS应急电源等技术,针对前两种不停电作业方法无法实施的场景,构建配电网不停电作业,从而扩展不停电作业范围,提升用户供电可靠性。

上述作业对象涵盖了架空线路与电缆等多种线路作业。

按照作业对象的不同,作业项目从传统的修补导线、带电接入电网、更换绝缘子与横担和更换避雷器,到更为复杂的更换柱上变压器、检修架空线路、检修电缆线路、检修环网柜以及临时取电给环网箱、移动箱式变压器等项目,作业范围十分广泛。

配网不停电作业中的技术分析及应用

配网不停电作业中的技术分析及应用

配网不停电作业中的技术分析及应用摘要:电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需品。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能,社会生产加工也离不开电能。

电能的稳定供应是保证社会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础。

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电生产,供电企业需要不断加强电力工程监管,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在供电企业的日常运维中,维护是供电企业日常保证供电稳定的有效手段。

维修分为大修、中修、小修。

当不同的情况发生时,电力公司需要不同的营业时间。

配电网自动化已成为供电企业发展过程中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配电网自动化的出现,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配网不停电;技术分析;应用导言:为确保电力设备的日常安装、检查、测试或维护不会影响电力用户的使用,供电企业开展了配电网无停电运行。

配电网停电作业可以有效减少停电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开展停电作业有助于提高供电企业电力巡检效率,提高供电企业服务质量。

通过对配电网不间断运行必要性的分析,研究了配电网不中断运行的关键点,分析了配电网无中断运行的安全技术,供相关人员参考。

1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现状在传统电力设施的日常运维过程中,供电企业需要大量巡检人员对整个电力设备进行严格巡检网格系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现阶段供电企业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引入电力设备,对电力进行配网自动化改造。

网格系统。

配电自动化的应用使电力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在日常运维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的运行和巡检更加安全、方便、可靠。

自动化检测的采用,有效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了供电公司巡检工作的效率。

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下,正式实现不停机运维。

带电工作与配电网自动化的有效融合需要不断的研究,使配电网自动化能够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2配电不间断运行概述随着配电自动化在电力企业的应用,电力企业可以实现配电网不间断运行,不间断运行应用配电网并网过程中的改造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在开展配电网不间断运行的情况下促进了供电企业的配电网自动化不断改进,提高电力设施的自动化程度。

配电带电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

配电带电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

配电带电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发布时间:2021-07-20T10:39:38.603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8期作者:马健[导读]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带电作业已成为配电设备检测、维修和改造的主要方式,就确保电力网络安全、稳定等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价值,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配电带电作业现状,马健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0摘要: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带电作业已成为配电设备检测、维修和改造的主要方式,就确保电力网络安全、稳定等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价值,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配电带电作业现状,包括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以及带电作业绝缘工具等,对其发展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绝缘工具;发展引言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内就开展了有关带电作业项目,和其它地区对比,国内在该放慢具备方式多样化、工具轻巧化、操作难度大和应用较为广泛等特点。

随着我国配电带电作业的不断发展,带电作业相关的技术、工具、标准以及安全管理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以下将阐述目前我国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和带电作业绝缘工具,并为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1 配电带电作业的特点该形式的作业往往处于城市中心等场合,工作环境较差,具备较高的工作难度和强度,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安全作为配电带电作业的首要条件,在实际开展带电作业时,必须提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由于配电网络的故障率较高,其普遍存在复杂的网络、电网间距较小、设施密集度高等特性,作业人员在有限的空间内开展作业,极易因疏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如碰触严重老化的电力设备,容易造成电网短路,严重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安全。

安全防护措施作为保障带电作业人员安全性的重要措施,有关单位需要建立起高度关注,目前配电带电作业中应用的安全防护措施主要为合格的防护绝缘工具。

以防护服为例,在选用时应结合考虑其相应的电性参数,确保其符合作业标准需求。

在间接带电作业时,工作人员的主体绝缘即绝缘设备,他的穿带绝缘防护设备即辅助绝缘设备,而在杆上绝缘平台或直接作业时,主体绝缘为作业人员的绝缘工设备2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以往的带电工作安全间距的明确往往不涵盖系统、装置和回路跨度,一致结合潜在的最高过电压进行判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不停电作业技术发展综述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配电网担负着就地或逐级向各类用户供给和配送电能的任务,是确保供电质量最直接最关键的环节。

国内外的电网继电保护运行资料表明,目前用户遭受的停电绝大部分是由于配电系统环节造成的,其中因中低压配电网造成的停电约占总停电的90%。

又据国内多年的供电可靠性统计分析,目前用户停电原因中有70%以上来自配电网的网络改造、业扩接电、计划检修等,而这些作业通过实施配电不停电作业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用户的停电。

带电作业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我国的带电作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时值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由于当时发电量迅速增长,而供电设备容量明显不足,大工业用户对连续供电要求较高,因而常规的停电检修受到了限制。

为了解决电气二次设备停电检修与不间断向用户供电之间的矛盾,带电作业便应运而生。

1953年,鞍山电业局成功研制了带电清扫、更换和拆装配电设备及引线的简单工具。

1954年,3.3kV配电线路带电更换横担、木杆和绝缘子的作
业项目取得成功。

1956年又进一步发展到更换44~66kV的木质直线杆、横担和绝缘子。

1957年底,154~220kV输电线路带电更换绝缘子的全套工具研制成功,3.6~66kV线路的全套带电作业工具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1958年,当时的沈阳中心试验所又开始了人体直接接触带电设备检修的研究工作,并首次成功地在试验场完成了人体直接接触110kV线路保护配置带电线路的等电位试验。

所有这些尝试,为带电作业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逐步普及阶段
1959年至20世纪80年代,带电作业在我国进入了逐步普及阶段,各地大、中型供电单位相继开展了带电作业项目的开发和工具的研究工作。

作业方法从间接作业、等电位作业向带电水冲洗等迈进。

作业工具从最初的支、拉、吊杆等硬质工具向组合化、绳索化、轻便化发展。

作业项目也拓展到带电更换导线、避雷线等领域。

1977年,水电部将带电作业纳入部颁安全工作规程,进一步肯定了带电作业技术的安全性。

全面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剧增,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多数地区出现了限电的局面,因而大量中低压配电的检修施工采用结合停电的方式进行,仅输变电设施还持续开展带电作业,致使配电带电作业的开展中断了好几年。

到90年代末,随着电力电容器保护装置供需矛盾的缓和,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配电带电作业又开始逐步推广,带电作业的技术和工具又迅速发展,作业项目和应用次数也逐年上升,目前几乎所有的供电单位都开展了配电带电作业,并向配电不停电作业发展。

国外发展概况
从国外先进国家带电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苏联的带电作业开展得最为广泛,作业项目也较多,几乎覆盖所有电压等级的输、变、配电网,尤其是作业工具及手段先进,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带电作业体系。

美国的带电作业发展史最长,作业方法和作业工具最先进,目前,直升飞机和机械手已成为美国带电作业的主要工
具。

其他诸如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丹麦的带电作业在作业工具和方式上也各具特色,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也较高,但在作业项目上各有侧重。

与我国相毗邻的日本,带电作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尤其是配电带电作业,自动化程度较高,作业工具也很先进。

目前在日本普遍采用人在绝缘斗臂车的绝缘斗内操作机械手的作业,同时现已向机器人的方向发展,技术比较领先的日本九州电力公司已经开始采用第二代机器人的方法,机器人站在地面上进行作业操作,十分灵活、安全。

展望
向作业机器人方向发展
目前的配电带电作业都是由操作人员手工作业,作业时操作人员都处于高电压、强电场的环境之中,研发使用带电作业机器人进行作业将是该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

1)国外带电作业机器人发展状况。

为了进一步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许多国家都开展了电力应用机器人的研究,并投入带电作业实际应用中。

20世纪80年代,美国电力研究院研制生产了一种称之为Tom Cat的遥控操作机器人,同期日本九州电力公司也研制出了称为第一代电动机保护装置的主从控制带电作业机器人,并在一定范围得到应用。

近30年来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主从控制机器人。

这也是国外正在使用的形式,采取主从控制,有两个作业机械臂,人在操作斗里控制机械臂的动作完成带电作业工作。

第二代,半自主机器人。

操作人员在地面控制机器人作业,应用了一些视觉、激光测距等传感器,能识别作业目标的大体位置,通过人机交互来精确定位,但不能识别较为复杂的环境。

第三代,全自主机器人。

目前尚处于研制阶段,具有较高的智能、三维识别、自身控制以及自主作业决策的功能。

2)国内带电作业机器人的研发。

在我国,很多供电单位都充分认识到了带电作业的重要性,因此对带电作业机器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由于国外带电作业机器人的价格太高,此外国外配电电压等级设置与我国有所不同,国外带电
作业机器人适用的电压等级不能满足我国的需要,因此我国也有不少电力部门和科研单位提出了带电作业机器人的研制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就提出研制带电作业机器人的技术报告,但由于当时许多条件不具备而搁浅。

1999年,山东电力公司在国内首次对带电作业机器人项目进行了立项。

同年底,又被国家电力主变保护配置列为1999年第二批科研项目,委托山东电力研究院进行我国首台带电作业机器人样机的研制。

2002年3月,研制出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带电作业机器人样机。

该作业机器人样机是根据我国电网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主从控制操作带电作业机器人的研发道路,该样机的性能介于国外带电作业机器人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即操作人员在绝缘斗内进行操作,采用局部人机交互智能控制技术。

2005年完成产品化样机的研究,在山东济宁和山西长治通过了试用,其主要使用范围是:作业电压等级10kV及以下;绝缘防护标准45kV;作业高度19m等。

向不停电作业方向发展
目前配电网作业方式还是以停电作业为主、不停电作业为辅,随着不停电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作业项目的日趋完善,不停电作业的项目逐步覆盖停电作业的项目。

同时,随着旁路和移动电源作业法的广泛应用,配电网作业方式就可实现不停电作业方式,这是电网作业技术领域的一场新的革新,必将带来供电可靠性的大幅提升,同时具有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配电不停电作业方式的实现除了发电机保护系统技术进步和技术装备外,还必须有组织的变革,如现以停电作业方式为主的配电检修班组需向不停电作业班组转型,这既需要班组技能人员的培训转岗,更需要企业负责人的认识和组织到位,因此配电不停电作业方式的实现既是技术创新,也必须是组织创新。

现代社会,分秒中断的停电都可能造成社会的巨大影响和损失,因而,配电不停电作业方式取代传统的停电作业方式,将是一种必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