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多向归因量表(推荐文档).doc
人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MMCS多维度-多归因量表)计分及表格式题目

⼈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MMCS多维度-多归因量表)计分及表格式题⽬
⼈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
⼈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采⽤Lefcourt 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量表( MMCS) 的⼈际关系分量表对受试者进⾏测查该分量表共24题,采⽤5 级评分制,即0 ~4 分分别表⽰⾮常不同意到⾮常同意,总分范围在0 ~48,分量表得分范围在0 ~24量表测量了4种归因策略: 属内控性的能⼒和努⼒策略; 属外控性的运⽓与背景策略测量结果⽤外控性平均分减去对应的内控性平均分,得分为正数表⽰外控性倾向,且分数越⾼表明外控性越强得分为负数,表⽰内控性倾向,得分越低表明内控性越强,该量表的Cronbach's 值介于0.73 ~0.84 之间,效度良好.
下⾯这些句⼦描述了您平时的⼀些想法和观点,请您⽤1⼀5表⽰这些描述在多⼤程度上符合您平时的想法和观点,请在每⼀描述后相应的数字上打“勾”。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内容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独生子女(是否)学校年级(高一二三)下面是有关你近来心理状态的一些问题,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每一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
请你尽快回答,不要在每道题上过多思索。
每个题目后边都有五个等级供你选择。
分别按照程度的高低用1、2、3、4、5来表示。
注意:①每个题目后只能选一个等级,在相应的数字上画勾; ②每个题目都要回答。
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1. 我不喜欢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 1 2 3 4 52. 我心情时好时坏 1 2 3 4 53. 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 1 2 3 4 54. 感到人们对我不友好,不喜欢我 1 2 3 4 55. 我感到苦闷 1 2 3 4 56. 我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1 2 3 4 57. 我学习劲头时高时低 1 2 3 4 58. 我对现在的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 1 2 3 4 59. 我看不惯现在的社会风气 1 2 3 4 510.为保证正确,做事必须做得很慢 1 2 3 4 511.我的想法总与别人不一样 1 2 3 4 512.总担心自己的衣服是否整齐 1 2 3 4 513.容易哭泣 1 2 3 4 514.我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1 2 3 4 515.我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1 2 3 4 516.经常责怪自己 1 2 3 4 517.当别人看着我或谈论我时,感到不自在 1 2 3 4 518.感到别人不理解我,不同情我 1 2 3 4 519.我常发脾气,想控制但控制不住 1 2 3 4 520.觉得别人想占我的便宜 1 2 3 4 521.大叫或摔东西 1 2 3 4 522.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1 2 3 4 523.必须反复洗手或反复数数 1 2 3 4 524.总感到有人在背后谈论我 1 2 3 4 525.时常与人争论、抬杠 1 2 3 4 526.我觉得对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 2 3 4 527.我对做作业的热情忽高忽低 1 2 3 4 528.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我感到难过 1 2 3 4 5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29.我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 1 2 3 4 530.老师对我不公平 1 2 3 4 531.我感到学习负担很重 1 2 3 4 532.我对同学忽冷忽热 1 2 3 4 533.上课时,总担心老师会提问自己 1 2 3 4 534.我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1 2 3 4 535.我对老师时而亲近,时而疏远 1 2 3 4 536.一听说要考试,心里就感到紧张 1 2 3 4 537.别的同学穿戴比我好,有钱,我感到不舒服 1 2 3 4 538.我讨厌做作业 1 2 3 4 539.家里环境干扰我的学习 1 2 3 4 540.我讨厌上学 1 2 3 4 541.我不喜欢班里的风气 1 2 3 4 542.父母对我不公平 1 2 3 4 543.感到心里烦躁 1 2 3 4 544.我常常无精打采,提不起神来 1 2 3 4 545.我感情容易受到别人的伤害 1 2 3 4 546.觉得心里不踏实 1 2 3 4 547.别人对我的表现评价不恰当 1 2 3 4 548.明知担心没用,但总害怕考不好 1 2 3 4 549.总觉得别人跟我作对 1 2 3 4 550.我容易激动和烦恼 1 2 3 4 551.同异性在一起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1 2 3 4 552.有想伤害他人或打人的冲动 1 2 3 4 553.我对父母时而亲热,时而冷淡 1 2 3 4 554.我对比我强的同学并不服气 1 2 3 4 555.我讨厌考试 1 2 3 4 556.心里总觉得有事 1 2 3 4 557.经常有自杀的念头 1 2 3 4 558.有想摔东西的冲动 1 2 3 4 559.要求别人十全十美 1 2 3 4 560.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但能力并不比我强 1 2 3 4 5多维一多向归因量表(MMCS)下面这些句子描述了您平时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请您用1一5表示这些描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您平时的想法和观点,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比较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比较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请在每一描述后相应的数字上打“勾”。
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

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一、简介MMCS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涉及关于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的因果信念。
不同于一维的I—E量表,MMCS提出了四类可能的归因,即:属于内控性的能力和努力,属于外控性的运气与背景。
本量表总共有48个条目,24个涉及学业成就,24个有关人际关系。
每个部分又分成有关成功和有关失败的12个条目。
这样,举例来说,用能力来解释学业成功的条目有3个,用能力解释学业失败的条目亦有3个。
其它努力、运气等也可依此类推。
从这个多维量表可获取多种得分。
最常用的是总分。
总分为外控性得分减去内控性得分,因条目为0—4的5级评分制,总分范围在0—96,分数越高,外控性越高。
除总分外,还可只评定对失败的归因。
即:对感兴趣的某个部分评定12个条目。
这样,得分在0--48之间。
同样,内控与外控也可分别应用。
MMCS为自评量表,约需15—20分钟完成。
本表曾在许多群体中运用,但就其内容和文字难度来看,最适于大学生群体。
二、信效度内部一致性研究揭示,在成就心理控制源量表中,Cronbach a值在0.58至0.80之间;归属分量表的a值内控性为0.70—0.84,外控性为0.62—0.81。
成就与归属两个分量表的相关性在0.20—0.29,有显著性意义但联系较弱。
间隔1周至4月后的重测相关在成就量表为0.51—0.62,归属量表为0.50—0.70。
MMCS与Rotter氏I--E量表同时评定,与成就分量表的相关性在0.23—0.62,与归属量表的相关性在0.37—0.55.。
在66名大学生中进行的分离效度研究中,发现Crown—Marlowe社会期望量表与成就分量表相关,与归属分量表关系不大。
三、应用与评价MMCS经过条目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测,先后修改过四版,现行版本的设计经过了周密的考虑。
MMCS在大学生人群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不少研究显示,若选择的样本不恰当,结果可靠性就不会很高。
参考文献1、Lefcourt,H.M.(1981C),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ultidimensional—multiattributional causality scales.In H.M.Lefcourt(Ed .),Research with the locus of contol construct ( V ol .l ).New York:Academic Press.2、Lefcourt,H.M.,von Bacyer,C.L.,Ware,E.E.,and Cox,D.V.( 1979 ).The multidimensional—Multiattributional causality scale:The development of a goal specifie locus of control scalc.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 11,286—304.根据特定目标组合的MMCS分量表0—4 不同意—同意学业成就能力11、取得好分数最重要的因素是我的学习能力。
归因测验量表

归因测验1.如你一次测验取得好成绩,这是由于:A 平时学习努力;B测验太容易。
2.假如你在学习中对有些问题弄不明明白这通常是:A老师没有把它讲明白。
B没有认真听课3.假如你很快地解决了一道难题那是因为:A你学习能力强B这题不太难4.假如你在考试中没有能取得好成绩很可能是:A运气不好,题没有猜对B平时没有抓紧。
5.假如你觉得某一门功课很容易,那是因为:A你对这门功课感兴趣B教师讲课有方,很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6.假如你某次考试失败了,这通常是:A你的同学没有帮你的忙B你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
7.假如有人认为你的学习是成功的,那可能是因为:A你聪明且学习效果好;B 他喜欢你所以经常夸你8.假如老是学不好某门功课,可能是:A教材太枯燥无味,不吸引人;B你对此课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9.如你平时考试都比较理想,可能原因是A你成功的欲望强,有强烈的好胜心和自信心,B经常得到老师的帮助。
10.如果有人认为你的学习成绩不好,你会这样想:A无论怎样做别人都看不起你:B经过自己的努力会改变别人的看法。
11.假如上学期你有课程考试成绩不理想,可能的原因是:A自己没有认真学B老师评分不公。
12.假如你的学习成绩较好,那是因为A你认为当前社会竞争力不强,外界压力对你产生的影响。
B 你认为为了将来更好的适应环境和社会有必须有本事。
13.如你考试成绩经常不理想可能是:A能力差,学不好B老师对你帮助少14.假如你很快地领会了教材的内容,那是因为:A教材内容容易懂;B学法得当15.假如你学习某门课程觉得吃力你是这样想的:A经过自己努力情况会好转的B教材太难不易懂16.假如你在某次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可能是因为:A你比赛中充分发挥了自己应有的水平,B你的对手在比赛中没有发挥好。
17.假如你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可能原因是:A学校学习空气不好对你有影响B自己只胡过关心,而无成功之欲,学习没劲。
18.假如很多人认为你学习成绩好那可能是:A你与同学相处得好同学都喜欢你,才这样说B你本来能力就强。
归因风格量表

归因风格量表一、引言归因风格量表是心理学中一种常用的调查工具,用于研究人们在面对事件时所倾向的归因方式。
归因是指人们解释和解剖事件的认知过程,通过研究归因风格可以深入了解个体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表现。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归因风格量表的相关内容。
二、归因风格的概念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在遇到事件时所具有的归因方式。
归因方式是认知心理学中广泛研究的一个领域,它涉及到个体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解释和判断。
归因风格可以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两种。
2.1 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指个体将事件的原因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个人能力、性格特质等。
通过内部归因,个体将责任归咎于自己,并认为事件的结果与个人的内在因素有关。
2.2 外部归因外部归因指个体将事件的原因归因于外部因素,如环境、他人行为等。
通过外部归因,个体将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并认为事件的结果与个人的外在环境相关。
三、归因风格量表的研究归因风格量表是用于测量个体在面对事件时的归因倾向的工具。
研究者通过构建一系列与归因相关的问题,让被试者选择不同的答案来反映其归因风格。
3.1 归因风格量表的构建归因风格量表的构建需要考虑到个体可能的归因方式,并设计相应的问题来区分不同的归因风格。
常用的归因风格量表包括韦氏归因风格量表、罗特里归因风格量表等。
3.2 归因风格量表的应用归因风格量表的应用广泛,除了在学术研究中用于探究个体的认知和情感表现外,它还可以应用于临床心理学和教育领域。
通过了解个体的归因风格,可以帮助临床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个体的行为模式和发展特点。
四、归因风格量表的局限性和扩展归因风格量表作为一种调查工具,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首先,归因风格量表只能提供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归因倾向,而不能全面反映其归因方式。
其次,归因风格量表的设计存在一定主观性,不同的量表可能会导致结果的不一致。
此外,归因风格量表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和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应用归因风格量表,未来的研究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扩展:1)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的归因风格差异;2)结合脑成像技术,深入研究归因风格的神经机制;3)将归因风格量表与其他心理测量工具相结合,深入研究归因风格与个体特质、心理健康的关系。
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归因测验背景资料

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归因测验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
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他们就根据各种线索对已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解释,人们只有了解事件和行为变化的原因才能理解环境中的各种事件,预测未来的变化,从而决定自己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影响事件结果。
这种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称作归因。
《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归因测验》,又称《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是由Lefcourt,Von Baeyer,Ware & Cox等人1979年编制的。
量表的测试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用来测量人的对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两个不同方面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解释的归因倾向。
这两个方面均由四个分量表组成,每个分量表代表一种可能的归因倾向,即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能力、努力、情境、运气等因素。
具体来说,在学业成就方面,如果被测试者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能力,则他(她)会认为若取得好成绩是由于较强的学业能力,而没能取得满意分数则是因为缺乏相关的学习能力;如果被测试者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努力,则他(她)会认为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考试成绩低下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如果被测试者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情境因素,则他(她)会认为好成绩的获得是因为老师判卷松或者课程、试题易学等外界因素,而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老师有偏见或课程、试题太难等;如果被测试者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运气,则他(她)会认为考试成绩好是因为诸如猜中题等偶然性的因素,而成绩不理想则是因为运气不佳。
在人际关系方面,如果被测试者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能力,则他(她)会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由于社交技能较高,而人际关系糟糕则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或者人际关系常识;如果被测试者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努力,则他(她)会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精心经营的结果,而人际关系不好则是因为交往双方、或其中一方没有尽心尽力;如果被测试者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情境,则他(她)会认为社交方面的成功是因为交往的对象性格比较好,而人际关系不和谐则是因为交往的对象存在偏见或者性格不合适;如果被测试者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运气,则他(她)会认为能交上朋友或维系一段亲密关系是比较偶然的事情,而没有朋友或关系不和谐则是因为运气不佳。
多维——多向归因量表(推荐文档)

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
下面这些句子描述了您平时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请您用1一5表示这些描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您平时的想法和观点,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比较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比较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请在每一描述后相应的数字上打“勾”。
1非常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不确定4比较同意5非常同意
该量表由两部分组成,分别针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归因。
量表共48题,其中24题为成功(就)归因,24题为人际关系归因。
因为本研究是关于人际交往归因特点方面的,所以只采用了24道人际关系归因的测题。
在该量表关于人际交往归因的内容测题中,共有4组测题,每组6题。
测量四种归因〔weiner)倾向,它们是: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
其中,能力和努力为内归因,运气和情境为外归因。
它们的组成如下:
能力(15、31、47、7、23、39)、努力(13、29、45、5、21、37)、情境(2、18、34、10、26、42)、运气(4、20、36、12、28、44)每组测题中,成功与失败的结果归因各占一半,前三题代表成功经验,后三题代表失败经验。
该量表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88,重测信度为0.70,聚敛效度为0.62。
每一题均按Likert五点
评价尺度作答,每一个领域得分范围在1一%分之间,分数越高,外归因越强。
其中:2,4,5,7,10,12,13,15,18,20,21,23,26,28,29,31,34,36,37,39,42,44,45,47是人际关系归因题目。
量表解释

修订的多维感恩量表(多维感恩问卷 GRAT)GRAT,又称为感恩、忿恨和感激量表。
GRAT由Watkins等人于2003年编制。
该问卷共44个项目,3个分量表,采用5点等级评定,得分越高代表其特质感恩水平越高。
三个分量表如下:①充实感(或富足感)分量表,有17个项目,主要评估个体没有怨恨感的情况,如“我觉得生活给了我不公正的待遇”(反向计分);②简单感激分量表,有14个项目,主要评估个体对非社会来源事物的感恩程度,如“我觉得停下来闻一闻玫的花香,真的很重要”;③感恩他人分量表,有11个项目,主要评估个体对他人的感恩程度,如“我要真正感谢朋友和家人”。
GRAT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2,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6~0.90之间,总量表与GQ-6相关达0.82;此外,该量表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2周~2个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
修订后的多维感恩量表每个项目的T检验值都达到显著水平,并且除了4、5、12、15、20、42六个项目外,其它项目的T值都达到极度显著水平,量表项目的区分度良好。
该量表的克龙巴赫—致性系数为0.822,其中富足感、简单感激、对他人感激三个分量表的克龙巴赫—致性系数分别为0.785、0.785、0.784,多维感恩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49。
两周后重测信度,用Pearson计算积差相关,结果显示量表的重测信度为O.664,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验证性性因素分析法来分析多维感恩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构方程模型x2/df=2.02,GFI=.759,AGFI=.594,TLI=.630,IFI=.655,EFI=.649,RMSEA=.063,模型拟合结果较好,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修改后的多维感恩量表与McCullough等人编制的单维感恩量表GQ-6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Alex和Join等人的研究结果—致,相关系数为0.398,P<0.001,相关显著,内容效度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 下面这些句子描述了您平时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请您用 1 一 5 表示这些描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
您平时的想法和观点, 1 表示“非常不同意” ,2 表示“比较不同意” ,3 表示“不确定” ,4 表示“比较同意”, 5 表示“非常同意” ,请在每一描述后相应的数字上打“勾”。
1 非常不同意
2 比较不同意
3 不确定
4 比较同意
5 非常同意
非常比较
不确定比较非常
题项内容
不同意同意同意
不同意
1.如果我得了坏分数,通常我会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在
1 2 3 4 5 这门课上没有努力用功。
2.我对某个社交场合的喜爱程度几乎完全取决于在场
1 2 3 4 5 的人的性格。
3.要是我得了低分,会使我怀疑自己的学业能力。
1 2 3 4 5 4.交朋友是件很好玩的事,有时我不得不归功于运气。
1 2 3 4 5 5.假如我与他人相处得不融洽,这说明我在社交方面
1 2 3 4 5 投入的精力太少。
6.有几次我在某门课上得了高分,这是因为教师的打
1 2 3 4 5 分标准太松。
7.依我看来,不能让大家喜欢我是反映出我在人际关
1 2 3 4 5 系方面的无知。
8.有时我考试成功要靠一点运气。
1 2 3 4 5 9.就我而言,我所取得的好分数全部来自我的努力。
1 2 3 4 5 10.不管我傲什么,有些人就是不喜欢我。
1 2 3 4 5 11.取得好分数最重要的因素是我的学习能力。
1 2 3 4 5 12.导致朋友间失和,巧合事件常常占了很大比例。
1 2 3 4 5 13.维系友谊需要付出努力才行。
1 2 3 4 5 14.依我的经验,一旦哪位老师认定你是个差劲的学
生,那么比起其它同学来,你交的作业更有可能得到 1 2 3 4 5 坏分数。
15.依我看来,与人相处是一门技巧。
1 2 3 4 5 16.有些我得到的低分有部分可能是由于运气不好。
1 2 3 4 5 17.如果在学校我做的不如期望的那么好,多半是因
1 2 3 4 5 为我不够努力。
18.即使当我不愿与人交往时,有些人也能使我玩得
1 2 3 4 5 很开心。
19.要是我没学好某门课程,很可能是因为我缺乏这
1 2 3 4 5 方面的技巧。
20.根据我的经验,交朋友多半是件碰运气的事。
1 2 3 4 5 21.如果我听说了某桩离婚案,我会怀疑这对夫妇可
1 2 3 4 5 能没有全力以赴维护自己的婚姻。
22.我得的高分中有一些只不过说明这些课程比大多
1 2 3 4 5 数课容易。
23.我觉得那纛经常孤独的人是因为缺乏社交能力。
1 2 3 4 5 24.我感到我的一些高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机遇因素,
1 2 3 4 5 如考试中恰巧出现了我会的问题。
25.只要我得到好分数,全都是因为我在这门课上下
1 2 3 4 5 了苦功。
26.有些人好像生来就讨厌我。
1 2 3 4 5 27.我认为我的高分数直接反映了我的学业能力。
1 2 3 4 5 28.我发现缺少友爱,常常是因为不够走运,没有碰
1 2 3 4 5 上合适的人。
29.就我而言,交朋友成功与否在于我为此做过多大
1 2 3 4 5 努力。
30.在那些老师讲得枯燥的课程中,我常常得到坏分
1 2 3 4 5 数。
31.拥有好朋友,只不过是具有社交技巧而已。
1 2 3 4 5 32.我的功课分数低有时会使我认为自己仅仅是不走
1 2 3 4 5 运。
33.坏分数提示我不够努力用功。
1 2 3 4 5 34.要想使自己在聚会上开心,我周围应该有懂得怎
1 2 3 4 5 么样才过得愉快的人。
35.要是我得了低分,我会以为自己没有能力学好这
1 2 3 4 5 些课程。
36.假如我的婚姻持久、幸福,我会说我只不过是走
1 2 3 4 5 运罢了。
37.根据我的经验,孤独来自于不能尽力友善特大。
1 2 3 4 5 38.有时我得了好分数,只是因为这门课的内容容易
1 2 3 4 5 学。
39.根据我的经验,缺少友爱与社交无能间有直接的
1 2 3 4 5 联系。
40.我有时不得不为得到的好分数为自己感到庆幸。
1 2 3 4 5 41.假如我肯努力,我就能克服通向学业成功之路上
1 2 3 4 5 的任何障碍。
42.几乎不可能弄明自我究竟是如何得罪了一些人。
1 2 3 4 5 43.如果我得了好分数,是因为我学习能力强。
1 2 3 4 5 44.我与朋友闹别扭,常常起因于偶然事件。
1 2 3 4 5 45.如果我的婚姻能够成功,这只在于我对此付出了
1 2 3 4 5 努力。
46.在我看来,我得到的有些低分数,只意味着有些
1 2 3 4 5 教师在分数上过于吝啬。
47.对我来说,如果不动脑筋、不耐心,就不可能同
1 2 3 4 5 别人维持亲密的关系。
48.我得到的低分有些可能是运气不好的作用,即在
1 2 3 4 5 错误的时间选了错误的课程。
该量表由两部分组成,分别针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归因。
量表共
48 题,其中24 题为成功 (就 )归因, 24 题为人际关系归因。
因为本研究是关于人际交往归因特点方
面的,所以只采用了24 道人际关系归因的测题。
在该量表关于人际交往归因的内容测题中,共有 4 组测题,每组 6 题。
测量四种归因〔 weiner) 倾向,它们是: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
其中,能力和努力为内归因,运气和情境为外归因。
它们的组成如下:能力 (15、 31、 47、 7、 23、 39)、努力 (13、 29、 45、 5、 21、 37) 、情境 (2 、 18、 34、10、 26、42)、运气(4、 20、 36、 12、 28、 44)每组测题中,成功与失败的结果归因各占一半,前三题代表成
功经验,后三题代表失败经验。
该量表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88,重测信度为0.70,聚敛效度为0.62。
每一题均按Likert 五点
评价尺度作答,每一个领域得分范围在 1 一 %分之间,分数越高,外归因越强。
其中:2,4,5,7,10, 12,13, 15, 18, 20, 21,23, 26, 28, 29, 31, 34, 36, 37, 39, 42, 44, 45, 47 是人际关系归因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