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节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单元测试 (含答案)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节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单元测试模拟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S 32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 、KCl 和Na 2SO 4B .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MgCl 2溶液、NaCl 溶液C .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与FeCl 3溶液D .用氯化钙溶液鉴别Na 2CO 3和NaHCO 3两种溶液2.若一个氖原子质量是a g ,一个12C 原子质量是b g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 A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a/bB .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C .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D .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0W/a 3. 节日里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B .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镍丝或铁丝)C .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 .利用焰色试验可区分NaCl 与Na 2CO 3固体4. 某溶液含有①NO -3、②HCO -3、③SO 2-3、④CO 2-3、⑤SO 2-4五种阴离子。
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 2O 2固体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忽略溶液体积变化)A .①B .①⑤C .①④⑤D .①③④⑤5. 实验室按如图装置测定纯碱(含少量NaCl)的纯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滴入盐酸前,应将装置中含有CO 2的空气排尽B .装置①、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 2进入装置③AW aNC.必须在装置②、③间添加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D.反应结束时,应再通入空气将装置②中CO2转移到装置③中6.如图所示,甲、乙、丙常温下都为气体,2 mol甲反应生成1 mol丙和3 mol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H原子B.甲的摩尔质量为17 g·mol-1C.同温同压下,生成丙和乙的体积比为1∶3D.标准状况下,将11.2 L甲溶于500 mL水中,所得溶液中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7.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水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 A B.1 mol氩气分子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 A C.0.5 mol碳酸钠中含有的钠离子为0.5N A D.0.5 mol硝酸中含有的氧原子为1.5N A 8.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NaOH溶液吸收Cl2:Cl2+2OH-===ClO-+Cl-+H2OB.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2H2O===4Na++4OH-+O2↑C.“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Cl2:2H++Cl-+ClO-===Cl2↑+H2OD.“84”消毒液中加白醋生成HClO:H++ClO-===HClO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白烟 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 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④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漂白粉,漂白粉的成分只有次氯酸钙A.只有①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④10. 如图所示,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让一种含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第二册第1章测试卷一、单选题1.古代中国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炼丹、熬烧酒、制花露水等》,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中记载了民间制取花露水的方法:“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转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
”该装置利用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A. 升华B. 过滤C. 萃取D. 蒸馏2.焰火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有关。
下列有关“焰色试验”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烟花呈现的艳丽色彩是由锂、钠、钾、锶、钡等金属单质的燃烧呈现出来的B. 做焰色反应实验只能用铂丝蘸取溶液在外焰上灼烧C. 碳酸钾在酒精灯上灼烧时能直接观察到紫色火焰D. NaCl与Na2SO4灼烧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3.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能用作萃取剂的是()A. 氢氧化钠溶液B. 酒精C. 四氯化碳D. 乙酸4.已知元素R有某种同位素的氯化物RCl X,该氯化物中R微粒核内中子数为Y,核外电子数为Z,该同位素的符号为( )A. B. C. D.5.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 甲烷和乙烷B. O2和O3C. 正丁烷和异丁烷D. 和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 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 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离子,则agH m X-中所含质子的7.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中子数为N,它的阴离子与1H+组成H物质的量是()A. B.C. D.8.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漂白效率极高的新型漂白剂(结构如图所示),其中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常温下,0.1mol/L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pH=1,且Z与Y位于不同周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Z>Y>X>WB. 氢化物的稳定性:W>X>YC. X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D. Y的某种单质具有杀菌消毒作用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常温下0.01 mol·L-1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pH=12,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2倍。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题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题考生注意:1:本题分两卷共29个题,时间为90分钟总共100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3.5 Sn119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漏选得2分)1.主族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除氢)()A.一定是8个B.一定是2个C.一定是18个D.是2个、8个或18个2.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A.3和17B.1和8C.1和6D.7和123.某简单离子核内有n个质子,该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氖原子相同,则它所带电荷的数值可能为( )A.n-10B.10-nC.n+10D.n/104.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
下列关于20278Pt的说法正确的是()A. 20278Pt和19878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B. 20278Pt和19878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C. 20278Pt和19878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D. 20278Pt和19878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5.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和Z在同一周期。
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A.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iH4比CH4稳定B. 02-半径比F-的小C. 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D. 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租序数B.除点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8.X、Y、Z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4、6,则由这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A.XYZ4B.X2YZ3C.XYZ3D.X4YZ49.短周期元素E的氯化物EclnR的熔点为-78℃,沸点为59℃;若0.2molECln与足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可以得到57.4g的AgCl沉淀。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件第一单元第二讲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2C6H6 + 15O2 ==== 12CO2 + 6H2O。
爆炸是急剧产生大量气体的剧烈燃烧。
2. 原电池 (1)原电池反应的本质: 原电池反应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 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同时进行,使两极间产生电势差,若形 成闭合电路,就有电流通过,这样化学能就转化成电能。两 个电极上得失的电子数目始终相等,即电量守恒。 (2) 原电池装置:
(析氢腐蚀发生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
吸氧腐蚀
负极( Fe ):Fe - 2e- === Fe2+
正极(C) 2H2O + O2 + 4e- === 4OH(吸氧腐蚀发生在弱酸性、碱性或中性的条件下)
根据金属发生电化腐蚀的特点,金属的防护主要从两方面考虑: ①防止金属与水膜接触(方法:在金属表面外加保护层); ②使被保护金属(作正极)与更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形成原电池。
装 置 组成条件
原 电 池
①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材料作电极
②合适的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 负极:电子流出,由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构成 Zn
装置 图
eA
Cu
电极名称 正极:电子流入,由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构成 电极反应 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能量转化
化学能
电能
H2SO4
eA
(3)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作为负 极的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而腐蚀,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简称电化腐蚀)。最常见的电化学腐蚀是钢铁的腐蚀,根据 钢铁 表面的水膜的酸碱性,可发生两种电化腐蚀:析氢腐蚀和 吸氧腐蚀。 负极( Fe ):Fe - 2e- === Fe2+ 析氢腐蚀 正极(C)2H+ + 2e- === H2↑
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考试单元复习题

化学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1、硼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则硼在自然界中的两种同位素10B 和11B 的原子个数比为( )A.1:1B.10:11C.81:19D.19:812、原子序数为47的银元素有2种同位素,它们的摩尔分数几乎相等,已知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则银的这种同位素的中子数分别是( )A.110和106B.57和63C.53和66D.60和623、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2N O 和2CO 的叙述正确的是( )○1质量相同 ○2碳原子数和氮原子数相等 ○3所含分子数相等 ○4所含质子总数相等A.○1○2○3 B.○2○3○4 C.○1○2○4 D.○1○3○4 4、阴离子n X -含中子N 个,X 的质量数为A ,则m g X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n N)mol A m - B.(n N)mol m A N ++ C.(A N n)mol m A n -++ D.(m n)mol A m N++ 5、X 、Y 、Z 3种元素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X>Y ,Y 与Z 可形成ZY 2型离子化合物,则3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是( )A 、X>Y>Z B.Y>X>Z C.Z>X>Y D.Z>Y>X6、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CaCl 2B.H 2O 2C.KOHD.H 2S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周期表中,族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C.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它们形成简单离子半径逐渐增大D.碱金属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点逐渐降低;卤素单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沸点逐渐升高8、某主族元素原子第六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其不可能具有的性质( )A.该元素的单质极易被氧化B.该元素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C.该元素只存在一种氧化物D.该元素的碳酸盐溶液具有明显的碱性9、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
高中化学 同步单元测AB卷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B卷提升篇)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B卷提升篇)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9年科幻片《流浪地球》中有个画面,冰原上是身穿“核电池全密封加热服”的人类,一旦被卸下核电池,人类就被冻僵,该装置提供电能,并将电能转化为A.化学能B.生物质能C.动能D.热能【答案】D【解析】由“核电池全密封加热服”可知,该装置提供电能,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故选D。
2.(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新能源。
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 )A.煤的汽化与液化B.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C.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D.将煤块粉碎【答案】B【解析】A.将煤汽化与液化,得到的产品燃烧热值高,无污染,可以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故A不选;B.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会带走产生的热量,不能提高燃料效率,故B可选;C.将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故C不选;D.将煤粉粉碎,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故D不选。
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等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答案】C【解析】A、化学反应不是放热反应就是吸热反应,因此生成物总能量不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A错误;B、反应速率的快慢与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无关,故B错误;C、盖斯定律: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利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焓变,故C正确;D、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因此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生成HCl的△H相等,D错误。
化学第一章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根据下列方程式:①2Fe2++Cl2===2Fe3++2Cl﹣;①HClO+HCl===Cl2+H2O;①2Fe3++Cu===2Fe2++Cu2+;①Fe+Cu2+===Fe2++Cu,下列各组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 Fe3+>HClO>Cl2>Fe2+>Cu2+ B. HClO>Cl2>Fe3+>Cu2+>Fe2+C. Cl2>HClO>Fe3+>Cu2+>Fe2+ D. HClO>Fe3+>Cl2>Cu2+>Fe2+2.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 B.酸碱中和反应C.分解氯酸钾制氧气 D.胆矾(CuSO4·5H2O)失去结晶水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盐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B.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S+Ba2+BaSO4↓C.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D.氧化铜与硫酸混合:Cu2++S CuSO44.加入Al能产生H2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K+、Na+、Br﹣、 B. Na+、Ba2+、ClO﹣、Cl﹣C. Ca2+、Cl﹣、、K+ D.、K+、OH﹣、5.120 mL浓度为1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100 mL浓度为0.4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在还原产物中Cr元素的化合价()A. +3 B. +1 C. +4 D. +26.在反应H2S+H2SO4===S↓+SO2↑+2H2O中,若有32 g硫生成则转移电子为()A. 6 mol B. 2 mol C. 3 mol D. 4 mol7.把图2中的物质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
对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IO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B.氧化性:MnO>IO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微粒个数之比为5①2 D.若有2个Mn2+参加反应,则转移10个电子8.在化合物KMnO4和K2MnO4中不同的是()A.钾元素的化合价 B.氧元素的化合价C.所含元素的种类 D.锰元素的化合价9.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因此在水稻田中,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效最差的是()A.硫铵 B.碳铵 C.硝铵 D.氯化铵10.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①金属单质①碱性氧化物①碱①非金属单质①酸性氧化物①酸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全部11.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根据其类别推测二氧化硫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 B.与足量的氢氧化钾反应生成亚硫酸钾和水C.与盐酸反应 D.与足量的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12.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39231]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了14N 16O 和13C 16O 气体,下列对两容器中气体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气体质量之比为:30:29 B .分子数之比为:1:1 C .质子数之比为:15:14D .中子数之比:30:292.(0分)[ID :139298]1817年,瑞典的贝采利乌斯从硫酸厂的铅室底部的红色粉末物质中制得硒。
硒与氧元素同主族,下列关于硒及其基态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②电子占据18个原子轨道 ③有34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④电子占据8个能级 ⑤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符号是4p ⑥价电子排布式为10243d 4s 4pA .3项B .4项C .5项D .6项3.(0分)[ID :139295]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 .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B .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C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D .稀有气体元素4.(0分)[ID :13929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B .3p 2表示3p 能级有两个轨道C .同一原子中,1s 、2s 、3s 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 .同一原子中,2p 、3p 、4p 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5.(0分)[ID :13929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铁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ⅧB 族,属于过渡元素 B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有18个纵列16个族C .元素所在周期数等于他的电子层数,所在的族序数等于他的最外层电子数D .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就是其原子序数6.(0分)[ID :139288]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 1s 22s 22p 63s 23p 4;②1s 22s 22p 63s 23p 3;③1s 22s 22p 3;④1s 22s 22p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3分).质量相同的H2O和D2O所含质子数之比为,中子数之比为,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
24(5分).请写出五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的化学式,这些物质的原子核外都具有10个电子,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 .
25(8分).1~20号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中:
(1)原子半径最小的,是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单质是,非金属单质是。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金属单质是。
(4)硬度最大的单质是。
(5)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6)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26(4分).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硫化氢
(2)氟化镁
27(2分).已知硼有两种同位素原子10B和11B,若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则10B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28(10分).A、B、C、D四种元素,A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C单质跟A、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生成A单质,C原子与B原子的电子层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奇数,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3倍,其单质为淡黄色固体。
(1)四种元素符号为A ,B ,C ,D ;
(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二种元素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3)四种元素中能形成AB型共价化合物的元素是,由它们的同位素原子形成的AB 型分子共有,其中质量数最小的一种分子可用同位素符号表示为;
一、推断题(14分)
29(9分).W、X、Y、Z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的四种元素。
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是金属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和W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W、X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的3倍。
由此可知元素W为;X 为;Y 为;Z为。
上述元素中任意三种可组成盐,写出这些盐的化学式。
四种元素中两两组合,能生成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有(至少写四种)
、、、。
30(5分).有A、B、C、D、E五种微粒:
①A微粒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M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
②B微粒得到2个电子后,其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
③C微粒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核电荷数为11;
④D微粒核外有18个电子,当失去1个电子时呈电中性;
⑤E微粒不带电,其质数量为1。
依次写出A、B、C、D、E各微粒的符号
、、、、;
二、计算题(4分)
31.向100ml 0.5mol/L AlCl3中逐渐加入0.5mol/L的NaOH 溶液,最后得到白色沉淀
2.65克。
求用去的NaOH 溶液的体积。
29、(14分)填空题:
(1).原子序数11-17的元素,自钠到氯,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增加到,随着核电荷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依次,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失电子能力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因此,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2).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它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程度,以及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强弱来判断。
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强弱,或它的单质跟H2生成气态氢化物的及氢化物的来判断。
(3).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30、(4分)根据元素周期表填空:
(1)主族序数等于______________,周期序数等于______________
(2)周期表中位于第8纵行的铁元素属于第________族。
(3)第IA族(除氢)被称为碱金属元素,第VIIA族被称为________元素
31、(5分)在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
(1)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
(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_。
(3)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4)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32、(3分)A元素原子M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B元素与A元素位于同一周期,B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电子。
(1)画出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是,该化合物是
(“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33、(9分)短周期A、B、C、D 4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
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电子数之和。
(1)元素:A为___________ B为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D为___________
(2)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 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___________
(3)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显___________(“酸性”或“碱性”)
34、(5分)下表给出14—17号元素的一些性质,请回答:
(1)它们所形成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差的是,还原性最差的是。
(2)四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加以解释。
(3)一定条件下,反应H2S+Cl2=2HCl+S能否发生?简述理由。
附加题: 35.(4分)X、Y、Z是三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Z>X>Y,其中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X与Y的族序数之和等于Z的族序数。
已知X的氢氧化物A难溶于水,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B是一种强酸。
由此推知:X是,Y是,Z是,A和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