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试卷
高一必修一化学试卷及答案

高一必修一化学试卷及答案【篇一:高中化学必修1(人教版)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ss=txt>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al—27 si—28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注意: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以下各组物质反应,其离子方程式可写成h++oh-=h2o 的是() a.盐酸和烧碱溶液 b.硫酸和氨水c.氯水和氢氧化钾溶液d.氢氧化亚铁和稀硝酸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3、kscn和h2so4、naoh四种无色溶液区分,这种试剂是()a. fe(no3)3溶液b.fecl2溶液c. bacl2溶液d. fecl3溶液3.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间不应该接触的是()a.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b.使用胶头滴管时,尖嘴与试管内壁c.过滤时,盛被过滤液体的烧杯口与玻璃棒d.向试管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4.某金属m的硝酸盐受热时按下列方式发生分解反应:?2mno3?2m?2no2??o2?,加热3.40g该硝酸盐,完全分解生成no2和o2共672ml(标准状况),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23b. 40c. 108d. 2015.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c?o2?2co c. caco高温3点燃b. 2kclo3? 2kcl+3o2↑?cao?co2d.zn+h2so4(稀)=znso4+h2↑6.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
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剂加工成胃舒平药片⑦易拉罐⑧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③⑤⑦⑧b.⑥⑦⑧c.③⑤⑧d.③④⑤⑥⑦⑧7、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钠的熔点较低b、钠的密度小于水c、钠的硬度较小d、钠的还原性强8.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cl2b.so3c.so2d.活性炭9.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a、naoh溶液b、ba(oh)2溶液c、盐酸d、氨水10.下列物质中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是()a.mgb. cl2c.sid. al11.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 . nh3b. cl2 c. no d. hcl1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oh-、k+、fe3+、no3-b.hco3-、oh-、cl-、k+c.mg2+、no3-、h+、al3+d.so42-、ag+、nh4+、cl-第ii卷(共46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23.(8分)浓硫酸具有a、酸性b、强氧化性c、高沸点、难挥发性,d、脱水性,e、吸水性等性质。
原卷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下列物质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溶液B.用氢氧化钠鉴别MgCl2溶液、AlCl3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CO2气体2.欲配制100 mL 1.0 mol·L-1Na2CO3溶液,正确的方法是()A.称量10.6 g Na2CO3溶于100 mL水中B.称量10.6 g Na2CO3•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C.量取20 mL 5.0 mol·L-1Na2CO3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D.配制80 mL 1.0 mol·L-1Na2CO3溶液,则只需要称量8.5 g Na2CO33.现将AlCl3、MgCl2、MgSO4、Al2(SO4)3四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Al3+)=0.1 mol•L﹣1、c(Mg2+)=0.25 mol•L﹣1、c(Cl﹣)=0.2 mol•L﹣1,则该溶液中c()为()A.0.15 mol•L﹣1B.0.2 mol•L﹣1C.0.25 mol•L﹣1D.0.30 mol•L﹣14.在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A.氧化物、化合物B.化合物、电解质C.溶液、胶体D.溶液、分散系5.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 4+、Ba2+、Mg2+、H+、OH﹣、Cl﹣、、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mol·L-1乙溶液中c(H+)>0.1 mol·L-1;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溶液含有Ba2+B.乙溶液含有C.丙溶液含有Cl﹣D.丁溶液含有Mg2+6.在某无色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 Na+、K+、、B .、、Al3+、C . Na+、Ca2+、、D . K+、、、7.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KBrO3>KClO3>Cl2>Br2C.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③中l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8.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试卷

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6分共90分1.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71 g氯气被还原得到的电子数为2N AB.100 mL l 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C O32−数为0.1N AC.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6 N AD.用含有少量锌、铁、银等杂质的粗铜作阳极电解精炼,当阴极析出64 g金属时阳极失去的电子数小于2N A2.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非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为22.4 LD.将0.5 mol气体A和0.5 mol气体B混合,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一定约为22.4 L3.常温常压下,2.2 g CO2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0.05 g/molB.0.05 molC.44 gD.44 g/mol4.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是A.将40 g NaOH固体溶解于1 L水中B.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C.将1 L 10 mol/L的浓盐酸与9 L水混合D.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5.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1 L H2SO4溶液中含98 g H2SO4B.0.5 L含49 g H2SO4的溶液C.98 g H2SO4溶于水配成2 L溶液D.0.1 L含24.5 g H2SO4的溶液6.将5 mol/L盐酸10 mL稀释到200 mL,再取出5 mL,这5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05 mol/LB.0.25 mol/LC.0.1 mol/LD.0.5 mol/L7.用胆矾配制1 L 0.1mol/L的CuSO4溶液,正确的做法是A.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 g溶于1 L水中B.称取胆矾25 g溶于1 L水中C.将25 g胆矾溶于少量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到1 LD.将16 g胆矾溶于少量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gB.两种不同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两种物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3.0mol OH−的质量为51 gD.铁的摩尔质量就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9.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0.5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1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D.0.5(N A)个氯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10.密度为0.91 g/cm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等于12.5%B.大于12.5%C.小于12.5%D.无法确定11.已知某饱和溶液中的①溶质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从上述条件中不能用来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是A.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⑤12.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4的是13.在标准状况下,11.2 L某气体的质量是17 g,该气体可能是A.O2B.N2C.H2D.CO2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 KCl溶液I2酒精,萃取B KNO3K2SO4Ba(NO3)2溶液,过滤C Cu CuO 盐酸,过滤D CaCO3CaO H2O,过滤15.化学工作者从有机反应:RH+Cl2(g) RCl(l)+HCl(g)(g表示物质为气态,l表示物质为液态)中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已成为现实。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 全册综合 测试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综合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A.石灰水B.豆浆C.泥水D.蔗糖水2.氯气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强,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是()A.通常情况下硫为浅黄色固体,而氯气为黄绿色气体B.硫不溶于水,而氯气能溶于水C.与金属反应时,硫被还原为-2 价而氯被还原为-1价D.与同一种金属反应时,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但被氯气氧化成高价态3.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减轻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下列操作中最终可以得到氢氧化铝的是()A.氧化铝与水混合加热B.金属铝与水反应C.过量的烧碱溶液加入到氯化铝溶液中D.过量的氨气通入到氯化铝溶液中5.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和生成物是()A.产生白烟,生成氧化钠B.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氧化钠C.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D.产生白光,生成过氧化钠6.下列各组中两溶液间的反应,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的是()A. Na2CO3+HCl; K2CO3+HNO3B. Fe+HCl;Fe+H2SO4C. BaCl2+Na2SO4;Ba(OH)2+H2SO4D. NaOH+H2O;Ba(OH)2+HCl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鉴别氢氧化铝胶体(无色)和食盐水,可以不用任何试剂B.鉴别白糖水和食盐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C.鉴别粉笔末与水、豆油与水组成的浊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D.鉴别氯化钠溶液与硫酸铜两种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8.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A.加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中一定有HCO3−B.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淀淀不消失,原溶液中一定有Ag+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原溶液中一定有NH4+ D.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有Mg2+9.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H+、Cl-、、Ba2+B.澄清透明的溶液:、Al3+、、K+C.强碱性溶液:K+、Mg2+、、D.无色的溶液:、、Cu2+、10.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必修一化学人教版试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次氯酸钠D. 二氧化碳2.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浊液不稳定,久置易分层或沉淀B. 氢氧化铁胶体是纯净物C. 浊液、胶体、溶液三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D. 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可以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铁片放入稀盐酸中:Fe + 2H+ = Fe2+ + H2↑B. 大理石放入稀硝酸中:CO3^2- + 2H+ = CO2↑ + H2OC. 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Cu + 2Ag+ = Cu2+ + 2AgD. 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u2+ + SO4^2- + Ba2+ + 2OH- = Cu(OH)2↓ + BaSO4↓4.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B. 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C. 还原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D. 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电子的转移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无色溶液:Na+、Cu2+、Cl-、NO3-B. 酸性溶液:NH4+、Fe2+、Cl-、CO3^2-C.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Na+、K+、SO4^2-、NO3-D. 碱性溶液:I-、AlO2-、SO3^2-、NO3-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 过滤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高于滤纸边缘C. 胶头滴管的管口直接伸入试管里滴加液体,以避免外溅D. 实验室取用液体药品做实验时,如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2mL7.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LB. 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不可能是22.4LC.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不同气体的摩尔体积相同D. 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8.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 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B. 1mol氦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C. 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的分子数为NAD. 常温常压下,16g氧气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9.下列关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质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一定不导电B.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针对化合物而言的C. 硫酸钡难溶于水,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D. 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10.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也越强B.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数越多,其氧化性就越强C. 同一元素在不同价态的氧化物中,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D. 氧化剂与还原剂反应时,氧化剂的氧化性一定比还原剂的还原性强1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列B. 每一主族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C. 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D. 第七周期最后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1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也可能含有共价键B.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也可能含有离子键C. 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1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B.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C. 盐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D. 碱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14.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CO + CuO = Cu + CO2B. 2Na + 2H2O = 2NaOH + H2↑C. CaCO3 = CaO + CO2↑D. AgNO3 + NaCl = AgCl↓ + NaNO315.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室制备有毒气体应在通风橱中进行B. 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可以放回原试剂瓶C. 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D.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外壁干燥后再预热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16.(10分)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1)氮气:;(2)氯化氢:;(3)氢氧化钠:;(4)二氧化碳:;(5)氯化铵:_________。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化学科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B. 化学是研究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科学C. 化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科学D. 化学是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科学答案:A2.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碘升华B. 酒精挥发C. 铁生锈D. 水蒸发答案:C3.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位C.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D.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答案:D4. 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B. 元素是具有相同中子数的一类原子C. 元素是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一类原子D.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量数的一类原子答案:A5. 下列关于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B. 离子是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C. 离子是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D. 离子是带电的分子答案:A6. 下列关于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B.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组成的纯净物C.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组成的纯净物D.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组成的纯净物答案:A7.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必须同时存在B.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同时为同一种物质C.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必须相等D.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必须相等答案:A8. 下列关于酸碱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B.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Cl-结合生成盐C.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OH-和Cl-结合生成盐D.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相互抵消答案:A9. 下列关于盐类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 盐类水解是指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B. 盐类水解是指盐在水溶液中发生分解C. 盐类水解是指盐在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盐类水解是指盐在水溶液中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答案:D10.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B. 有机物是指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C.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和氢元素的化合物D.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填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氢氧化钠:________(2)硫酸铜:________(3)氯化钾:________(4)碳酸钙:________答案:(1)NaOH (2)CuSO4 (3)KCl (4)CaCO3 12. 填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铁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2)氢气与氧气反应:________(3)碱式碳酸铜分解反应:________(4)乙醇与氧气反应:________答案:(1)Fe + H2SO4 = FeSO4 + H2↑(2)2H2 + O2 = 2H2O(3)Cu2(OH)2CO3 = CuO + CO2↑ + H2O(4)C2H5OH + 3O2 = 2CO2 + 3H2O13.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填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1)将铜丝放入浓硝酸中,观察到铜丝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产生红棕色气体。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气化B.石油裂化C.煤的干馏D.海水淡化2.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时,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置换出金属铁B.钠着火时用干燥的沙土灭火C.钠在空气中受热时,熔化成银白色小球,产生黄色火花,生产白色粉末D.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主要产物为过氧化钠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8g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B.16g O2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N A个水分子D.标准状况下,22.4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 A4.加热条件下,将24.0gCuO和Fe2O3的混合物与足量的CO完全反应,并将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40.0g。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混合物中CuO和Fe2O3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B.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11.2gC.原混合物中Fe元素的质量为5.6gD.原混合物中CuO的质量分数约为33.3%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 HCl溶液:Cu2+、K+、SO、NO B.0.1 mol/L H2O2溶液:K+、NH、SO、NOC.0.1 mol/L KSCN溶液:NH、Fe3+、SO、Cl-D.0.1 mol/L Na2CO3溶液:Na+、Al3+、SO、HCO6.下列属于酸的是A.SO2B.CaCO3C.HClO D.NaOH7.ClO2是一种高效杀菌剂。
工业上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B.Na2SO3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C.NaClO3发生氧化反应D.NaClO3做氧化剂8.W、Q、X、Y、Z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相等,Y是常用的灰黑色半导体材料,通常状态下YW4呈气态。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 AgNO3+ NaCl → AgCl↓ + NaNO3 B. 2HCl + Mg → MgCl2 + H2↑ C.2Na + Cl2 → 2NaCl D. CuSO4 + Zn → ZnSO4 + Cu答案:B解析: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氧化态,还原剂在反应中氧化。
选项B中,氯气(Cl2)被氢气(H2)还原成盐酸(HCl),是典型的还原反应。
2.化学式(CH3COO)2Ca是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A.碳酸钙 B. 乙酸钙 C. 甲酸钙 D. 实际不存在答案:B解析:化学式(CH3COO)2Ca表示乙酸钙,其中乙酸(CH3COOH)是有机酸,与金属钙(Ca)结合形成乙酸钙。
3.下列物质中,无机物是: A. 蔗糖 B. CH4 C. KCl D.C6H14答案:C解析:无机物指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选项C中的KCl是氯化钾,属于无机物。
二、填空题1.钠离子(Na+)的电子构型为_________。
答案:1s2 2s2 2p6 3s1解析:钠原子的电子构型为1s2 2s2 2p6 3s1,钠离子失去了一个3s轨道上的电子,所以其电子构型为1s2 2s2 2p6。
2.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电子转移叫做_________。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解析: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电子转移通常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3.通过什么实验可以确定一个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答案:比重法解析:比重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在空气中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的比值来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实验方法。
三、问答题1.简述金属性的特点。
答案: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导电性、良好的导热性、金属光泽、延展性和可塑性等。
金属元素中的价电子较少,形成正离子,以海洋、金属中电子流动的方式存在。
金属常呈固态,在常温下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变为细丝和薄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试卷【一】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A.温室效应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酸雨2.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 )3.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B.铁制菜刀生锈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4.将3.2gCu跟30.0mL10.0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molH+,则此时溶液中含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5amolB.0.1amolC.(0.1+a)molD.2amol5.要除去氯气中少量的HCl和H2O,可使气体依次通过()A.饱和食盐水、浓硫酸B.NaOH溶液、浓硫酸C.NaHCO3溶液、硅胶D.浓盐酸、碱石灰6.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3+、Ba2+、Al3+、Cl﹣、OH﹣、CO32﹣、NO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A.3种B.4种C.5种D.6种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反应:SiO2+2OH-===SiO2-3+H2OB.碳酸钡溶于稀盐酸:CO2-3+2H+===CO2↑+H2OC.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D.把水玻璃滴入盐酸中:SiO2-3+2H+===H2SiO3↓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l2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B.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C.硫是一种淡*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9.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1.8gB.2.7gC.3.6gD.5.4g10.下列对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红色又能再现D.都能跟碱溶液反应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B.1∶3∶1C.3∶3∶8D.1∶1∶412.把aL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
一份用bmol烧碱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cmolBaCl2,则原溶液中c(NO-3)为( )A.b-2camol/LB.2b-4camol/LC.2b-camol/LD.b-2c2amol/L13.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B.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铝热剂中一定不含铁的氧化物C.检验硫酸根离子,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则有硫酸根离子。
D.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SO2气体14.有Fe和Fe2O3的混合物27.2g溶于100ml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H22.24L(标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未见血红色。
混合物中单质Fe的质量为()A.5.6gB.8.4gC.11.2gD.16.8g15.已知甲、乙、丙、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下图。
则甲和X(要求甲和X能互换)不可能是( )A.C和O2B.CO2和NaOH溶液C.Cl2和FeD.AlCl3溶液和NaOH溶液16.将充有mmLNO2和nmLNO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然后通入nmLO2。
m>n,则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A.m-n3mLB.n-m3mLC.4m-n3mLD.3m-nmL17.高岭土的组成可表示为Al2Si2Ox(OH)y,其中x、y的数值分别是( )A.7、2B.5、4C.6、3D.3、618.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 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B.11∶3C.3∶1D.4∶119.取三个干燥的烧瓶,分别装入标准状况下的干燥氨气、含有二分之一体积空气的氯化氢、二氧化氮和氧气(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然后分别做溶解于水的喷泉实验。
实验结束后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2∶1∶2B.1∶1∶1C.5∶5∶4D.7∶7∶420.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a中的物质b中的物质c中收集的气体d中的物质A浓氨水CaONH3H2OB浓硫酸Na2SO3SO2NaOH溶液C浓*CuNO2H2OD浓盐酸MnO2Cl2NaOH溶液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填空题(16分)21.(5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红热的木炭和浓*(2)实验室制氨气(3)工业上制漂白粉(4)氨的催化氧化(5)铜和浓硫酸加热22.(6分)有下图所示A、B、C、D四种仪器:请将仪器名称填入相应的空格内: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上述仪器中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的是________(选填A、B、C、D)。
23.(5分)硫酸是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常见药品,其性质有①酸性②吸水性③脱水性④强氧化性,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锌和稀H2SO4制H2________;(2)浓硫酸作干燥剂________;(3)浓硫酸与蔗糖的炭化实验(黑面包实验)________;(4)浓硫酸与铜的反应________;(5)浓硫酸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来又变黑________。
四、推断题24.(12分)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E、F、G、X均为常见的化合物;B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
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写出X和G的化学式:X________,G________。
(2)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D+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离子方程式B+H2O: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消耗0.5molB转移电子mol。
五、实验题25.(13分)(1)写出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试用上图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的编号)。
(3)怎样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4)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5)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
(6)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
六、计算题26.(9分)在稀硫酸和稀*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粉。
(1)若将100mL2mol/LHNO3和100mL1mol/LH2SO4混合后,加入19.2g铜粉,微热,充分反应。
①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②生成气体折合成标准状况*积L;③若使铜粉全部溶解,还需加入1mol/LH2SO4mL(2)若c(SO2-4)+c(NO-3)=5.0molL-1。
取200mL该混合酸,则能溶解铜的质量为g七、附加题(10分)27.(6分)1.52g镁铜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1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
请完成下列问题:(1)该合金中镁与铜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3)得到2.54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mL。
28.(4分)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Al、(NH4)2SO4、MgCl2、AlCl3、Fe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对该混合物做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请确定混合物的组成和各自的质量【答案】一、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DCCCACBADD二、每小题3分,共30分11121314151617181920DBDCCABDCB21.(5分)每个化学方程式1分,无反应条件或不配平得0分,气体符号不写不扣分。
答案略22.(6分)冷凝管(或直形冷凝管)(1分)分液漏斗(1分)漏斗(或普通漏斗)(1分)容量瓶(1分)B、D(2分,只答一个且正确得1分,有错的得0分)23.(每空1分,共5分,其中(3)答出③即得分,其余必须全对才得分)(1)①(2)②(3)②③④(4)①④(5)①③24.(12分)(1)Na2S(2分)SO3(2分)(2)2Na2SO3+O2===2Na2SO4(2分)④SO3+2NaOH===Na2SO4+H2O(2分)(3)2Na2O2+2H2O===4Na++4OH-+O2↑(2分)0.5(2分)25.(13分)(1)C+2H2SO4(浓)=====△CO2↑+2SO2↑+2H2O(2分)(2)④②①③(2分)(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微热烧瓶,③导管口产生气泡,停止加热后③导管中有一段稳定的液柱,则气密性良好(2分)(4)验证SO2的存在(1分)充分吸收SO2(1分)验证SO2是否已被吸收完全(1分)(5)无水硫酸铜(1分)水(1分)(6)澄清的石灰水(1分)CO2(1分)26.(9分)(1)①0.75(2分)②2.24(2分)③200(2分)(2)38.4(3分)27.(6分,每空2分)(1)1:2(2)80%(3)640mL28.(4分,全部答对得4分,只答对一项得1分,有错项得0分,只推出物质没有质量或质量错误得0分)Al5.4g(NH4)2SO413.2gMgCl29.5g【二】卷I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2×10=20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防止酸雨的产生B.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有关C.建设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使用量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之一D.“鸟巢”使用钒氮合金钢,该合金熔点、硬度和强度均比纯铁高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氯气具有酸性,可与烧碱或石灰乳反应制备含氯消毒剂B.明矾在水中能形成胶体,可作为净水剂C.氢氟酸具有弱酸性,可用氢氟酸雕刻玻璃D.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3、下列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A.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B.Na的金属性比Cu强,故可用Na与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C.不能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盛放碱液D.玻璃、水泥、陶瓷、水晶都是重要的硅酸盐材料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l2O3和Na2O按物质的量比1:1投人水中可得到澄清溶液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Na2O2、FeO、Fe2O3均是碱性氧化物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氧化物5、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某物质进行焰色反应时呈现*,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Na+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O32—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C.将FeCl2溶液滴加到少许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FeCl2具有漂白性D.某学生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值,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Cl2有强氧化性7、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难溶于水,属于非电解质B.Al2O3既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氧化物C.组成中不含金属离子,不属于盐D.气体溶于水电离出和,属于离子化合物8、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能出现白色沉淀的是:A.稀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氯化亚铁溶液9、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A.液氯B.氯水C.NaClO溶液D.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10、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Cu2+B.Fe3+C.Fe2+D.H+二、选择题(每题最多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