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化学科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B. 化学只研究纯净物的性质和变化C.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用途的科学D. 化学是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科学2.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氯化钠溶液C. 蒸馏水D. 铜锌合金3.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元4. 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 分子是不可分割的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5. 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B.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C.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D.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均不含离子键和共价键6.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必定同时存在B.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必定不同时存在C.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不同时存在D.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必定是同一种物质7.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化学方程式只能表示化学反应B.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C.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D.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体积比8. 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B.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理变化C.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D.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自然现象9.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 合成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 复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10.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B.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热力学性质C.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50分)1. 填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氢氧化钠()(2)硫酸铜()(3)氯化钾()(4)二氧化碳()2. 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填写反应类型:(1)2H2 + O2 → 2H2O ()(2)CaCO3 → CaO + CO2↑ ()(3)Zn + CuSO4 → ZnSO4 + Cu ()(4)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3.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2)还原剂在反应中失电子,化合价升高()(3)氧化剂和还原剂必定同时存在()(4)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不同时存在()4.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2)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3)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4)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不变()5.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2)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成正比()(3)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有关()(4)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性质有关()三、解答题(共30分)1. (15分)根据以下实验现象,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1)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高一化学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共26 个题,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 45 分钟)姓名 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36 分)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以下实验室中的操作近似“海水煮盐”原理的是()A.蒸馏B.蒸发C.过滤 D .搅拌2.以下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选项是()A.为了加速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可以涉及容器内壁3.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告性标记。
以下的化学药品名称与警告标记名对应不正确的选项是 ??(??? )A.酒精——易燃品 ????????????????????????.浓硫酸B——腐化品C.烧碱——剧毒品 ????????????????????????.氯酸钾D——强氧化剂4.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1 mol 氧气中含有 12.0423× 10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据有体积 22.4 LB.1 mol 臭氧和 1.5 mol 氧气含有同样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 1 mol/L 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 12O 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 6,氧原子数之比为1∶35.设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1 mol 氦气中有 2N A个氦原子B.14 g氮气中含 N A个氮原子- 1Na2SO4溶液中含 0.6 N A个 Na +C.2 L 0.3 mol ·LD .18 g 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238 g,则 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6.已知 1.505 × 10个 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A.16 g B.32 gC.64 g/mol D . 32 g/mol7.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当某实验没有正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展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而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重要挨着试管口,将液体慢慢地倒入试管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响的试液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8.提纯含有少许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能够使用的方法为()A.加入过度碳酸钠溶液,过滤,除掉积淀,溶液中补加适当硝酸B.加入过度硫酸钾溶液,过滤,除掉积淀,溶液中补加适当硝酸C.加入过度硫酸钠溶液,过滤,除掉积淀,溶液中补加适当硝酸D.加入过度碳酸钾溶液,过滤,除掉积淀,溶液中补加适当硝酸9.在以下操作中,一般状况下不可以互相接触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C.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10.以下对于容量瓶的使用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使用容量瓶前应先检漏B.容量瓶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待测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假如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当心倒入容量瓶中,迟缓加入蒸馏水到液面距刻度线1~2cm 处,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浓硫酸稀释后立刻转移到容量瓶中11.实验中的以下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用试管拿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度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进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 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所有加热蒸干D.用浓硫酸配制必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12.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g· 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切质量是()1A.Mg B.M gM23D. 6.02 × 10C.23g g6.02× 10M13.以下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1 L H 2SO4溶液中含 98 g H2SO4B.0.5 L 含 49 g H2SO4的溶液C.98 g H2SO4溶于水配成 2 L 溶液D .0.1 L 含 24.5 g H2SO4的溶液14.用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64 g SO2含有氧原子数为 1N A- 1-B.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含有Cl数为1 N AC.标准状况下, 22.4 L H2O 的分子数为 1N AD .常温常压下, 14 g N2含有分子数为 0.5 N A15.以下必定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次序摆列的是()①0.5 mol氨气②标准状况下 22.4 L 氦气③4 ℃时9 mL 水④ 0.2 mol磷酸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 D .①④②③16.某非金属单质 A 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响生成B,B 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响掉氧气体积的两倍 (同温同压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1]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cb2758c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8.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1]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是()。
A。
蒸馏B。
蒸发C。
过滤D。
搅拌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
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B。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
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D。
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上方且不能触及内壁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 mol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B。
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
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
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氦气中有2NA个氦原子B。
14 g氮气中含NA个氮原子C。
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NA个NaD。
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A5.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
16 gB。
32 gC。
64 g/molD。
32 g/mol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当某实验没有准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B。
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C。
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D。
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7.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1]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646a4a6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6.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 )A.蒸馏B.蒸发C.过滤D.搅拌2.下列相关仪器的使用准确的是()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3.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C.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 N A个Na+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5.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C.64 g/mol D.32 g/mol6.下列实验操作准确的是( )A.当某实验没有准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7.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能够使用的方法为()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8.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C .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9.实验中的下列操作准确的是( )A .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 2CO 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 .Ba(NO 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 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 .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D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10.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 -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A .M gB.1Mg C.M 6.02×1023gD.6.02×1023Mg11.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1 L H 2SO 4溶液中含98 g H 2SO 4 B .0.5 L 含49 g H 2SO 4的溶液 C .98 g H 2SO 4溶于水配成2 L 溶液 D .0.1 L 含24.5 g H 2SO 4的溶液12.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 .64 g SO 2含有氧原子数为1N A B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 2溶液,含有Cl -数为1 N AC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O 的分子数为1N AD .常温常压下,14 g N 2含有分子数为0.5 N A13.下列一定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 ①0.5 mol 氨气②标准状况下22.4 L 氦气 ③4 ℃时9 mL 水 ④0.2 mol 磷酸 A .①④③②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D .①④②③14.某非金属单质A 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 ,B 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1]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102deb77e53a580217fcfe22.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 A.蒸馏B.蒸发C.过滤D.搅拌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C.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 N A个Na+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5.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 g B.32 gC.64 g/mol D.32 g/mol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当某实验没有准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7.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 .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 .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8.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A .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 C .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9.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 2CO 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 .Ba(NO 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 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 .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D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10.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 -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A .M gB.1Mg C.M 6.02×1023gD.6.02×1023Mg11.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1 L H 2SO 4溶液中含98 g H 2SO 4 B .0.5 L 含49 g H 2SO 4的溶液 C .98 g H 2SO 4溶于水配成2 L 溶液 D .0.1 L 含24.5 g H 2SO 4的溶液12.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64 g SO 2含有氧原子数为1N A B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 2溶液,含有Cl -数为1 N AC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O 的分子数为1N AD .常温常压下,14 g N 2含有分子数为0.5 N A13.下列一定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 ①0.5 mol 氨气②标准状况下22.4 L 氦气 ③4 ℃时9 mL 水 ④0.2 mol 磷酸 A .①④③②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D .①④②③14.某非金属单质A 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 ,B 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共26个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6分)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是()A.蒸馏B.蒸发C.过滤D.搅拌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3.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
下列的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对应不正确的是()A.酒精——易燃品 B.浓硫酸-—腐蚀品C.烧碱—-剧毒品 D.氯酸钾--强氧化剂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 mol 氧气中含有12。
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
4LB.1 mol臭氧和1。
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C.2 L 0。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Mg 24 O 16 H 1 Ca 40 C 12 K 39 Na 23 Cl 35.5 N 14 S 32 Ba 137 Al 27 Fe 56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是A .蒸馏B .蒸发C .过滤D .搅拌2.已知丙酮(C 3H 6O)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 ,沸点约 55℃,要从水与丙酮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 )A.蒸馏B.分液C.过滤D.蒸发3. 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混合物质分离的是 ( )A .①③⑤B .②④⑦C .①②⑥D .②③⑥4.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B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 溶液中含有的少量CaCl 2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 4的BaCO 3D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 2、MgCl 2等杂质5. 20℃时,饱和KCl 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 -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 -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 -3B.溶液中KCl 的质量分数为%1001000174.15.74⨯⨯ C.密度大于1.174 g·cm -3的KCl 溶液是过饱和溶液D.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6.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C.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450mL溶液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用加热分解的方法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固体D.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8.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硝酸银溶液生产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B.某溶液−−−−→−+氯化钡溶液生产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C.某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生产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D.某溶液−−−→−+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9.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仅用蒸馏水就可鉴别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②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③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④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中央,测该溶液的pH;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只有容量瓶和烧杯;⑥在250mL烧杯中,加入216mL水和24g NaOH固体,配10% NaOH溶液。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共23个题,满分11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是()A.蒸馏 B.蒸发C.过滤D.搅拌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C.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 N A个Na+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5.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C.64 g/mol D.32 g/mol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当某实验没有准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18.(6分)(1)标准状况下,112 mL某气体的质量为0.14 g,则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命题人:王俊命题时间: 2012-8-7(本试卷共23个题,满分11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是()A.蒸馏B.蒸发C.过滤D.搅拌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C.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 N A个Na+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5.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 g B.32 gC.64 g/mol D.32 g/mol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当某实验没有准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7.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8.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C.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9.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10.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A.M g B.1M gC.M6.02×1023g D.6.02×1023M g11.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1 L H2SO4溶液中含98 g H2SO4B.0.5 L含49 g H2SO4的溶液C.98 g H2SO4溶于水配成2 L溶液D.0.1 L含24.5 g H2SO4的溶液1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4 g SO2含有氧原子数为1N AB.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含有Cl-数为1 N A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的分子数为1N AD.常温常压下,14 g N2含有分子数为0.5 N A13.下列一定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①0.5 mol氨气②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③4 ℃时9 mL水④0.2 mol磷酸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14.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
关于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A.有1个氧原子B.有2个氧原子C.有1个A原子D.有2个A原子15.不用其他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下列物质:()①NaOH溶液,②Mg(NO3)2溶液,③CuSO4溶液,④KCl溶液,正确的鉴别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①②③D.③①②④二、非选择题16.(10分)某同学按下列步骤配制500 mL 0.20 mol·L-1KCl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你认为按上述步骤配制的KCl溶液的浓度是否为0.200 mol·L-1,请说明理由。
17.(10分)某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 g/mol,该气体质量为m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2)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L;(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g/L;(4)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__个;(5)该气体的一个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___g。
18.(6分)(1)标准状况下,112 mL某气体的质量为0.14 g,则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1.56 g显+1价的某金属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生成0.04 g氢气,则该金属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19.(10分)(1)CCl4和蒸馏水都是无色溶液,请按下列要求用实验方法鉴别(简要地写出实验过程):①只允许用一种试剂: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出少量的CCl4和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单质碘,振荡,呈紫红色的液体是__________,呈棕黄色的液体是__________。
②不用任何试剂:用试管取出少量的其中一种液体,再加入另外一种液体,下层液体是__________,上层液体是__________。
(2)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某学生用过量的Na2CO3使Ca2+转化为沉淀而除去,确认Na2CO3已过量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20.(6分)某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
某学生为了检验其成分,按照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将所加试剂及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21.(6分)如图是用自来水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加热及固定仪器略),其原理与教材中的实验完全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1)左边大试管中要加入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烧杯中还要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2.(8分)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2-4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1)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步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NaCl溶液时,若出现下列操作,其结果偏高还是偏低?A.称量时NaCl已潮解()B.天平的砝码已锈蚀()C.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又加水()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23.(9分)常温下,将20.0 g质量分数为14.0%的KNO3溶液与30.0 g质量分数为24.0%的KNO3溶液混合,得到的密度为1.15 g/cm3的混合溶液。
计算:(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2)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1 000 g水中需溶解多少摩尔KNO3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参考答案答案:1、B 2、D 3、C 4、B 5、D 6、D7 、D8、D 9 D 、10、C 11、D 12、D 13、A 14、A 15、D16【答案】(1)7.45(2)托盘天平(3)搅拌、加热(4)用玻璃棒引流(5)加蒸馏水至容量瓶中的液面距刻度线1 cm ~2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
不是。
因为该同学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17【答案】(1)m M (2)22.4 m M (3)M 22.4 (4)2mN A M (5)M N A 18【答案】(1)28 g·mol -1 28 (2)39g·mol-119【答案】(1)①CCl 4 蒸馏水 ②CCl 4 蒸馏水(2)沉淀完全后,静置,取出上层清液少量,再加入CaCl 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确认Na 2CO 3已过量 20【答案】试剂:过量HNO 3溶液 过量Ba(NO 3)溶液 少量AgNO 3溶液 结论:Na 2CO 3 Na 2SO 4 NaCl 21【答案】(1)防止暴沸 (2)冷凝气体 (3)冰水22【答案】(1)取第②步后的上层清液1~2滴,滴于点滴板上,再滴入1~2滴BaCl 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 2已过量(2)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BaCl 2+Na 2CO 3===BaCO 3↓+2NaCl (3)A.偏低 B .偏高 C .偏低 D .偏高【答案】(1)20%(2)2.28 mol·L -1 (3)2.48 mol【解析】(1)混合后溶液中KNO 3的总质量为: 20.0 g ×14.0%+30.0 g ×24.0%=10.0 g 溶液总质量为:20.0 g +30.0 g =50.0 g 混合溶液中KNO 3的质量分数为: w (KNO 3)=10.0 g50.0 g×100%=20% (2)混合后溶液中的KNO 3的物质的量为: n (KNO 3)=0.099 mol 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为: V (KNO 3)(aq)=4.35×10-1 L混合后溶液中K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KNO 3)=2.28 mol/L(3)因为混合后溶液中KNO 3质量为10.0 g ,故其中的溶剂水的质量为50.0-10.0=40.0 g ,根据10.0 g 40.0 g =m 1 000 g 得m =250 g ,于是可知,1 000 g 水需要KNO 3物质的量为250 g 101 g/mol=2.48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