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4分)1.从甲地到乙地,甲用了40分钟,乙用了38分钟,丙用了36分钟,()的速度最快,()的速度最慢。

A.甲B.乙C.丙2.在行驶的船里,坐在船中的人,相对于船身是()。

A.运动的B.静止的C.无法确定3.某科学学习小组制作了自己的“过山车”,并且与其他小组进行了比赛。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根据“过山车”轨道设计要求画设计图B.搭建“过山车”轨道时,根据情况对设计做小调整C.把工作分为设计、搭建、测试、完善,组内成员每人完成其中一项4.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小球,运动的快慢()。

A.一定是相同的B.一定是不同的C.可能是不同的5.小球在斜面上是()下来的。

A.滑动B.滚动6.正常人骑行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

A.1m/sB.5m/sC.20m/s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坐在汽车上,如果我们觉得路旁的树木、房屋在往后退,这时我们选定的参照物是();如果以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我们自己是()的;如果以汽车本身为参照物,乘客是()的。

2.把玻璃球放到斜面顶端时,玻璃球将会()下斜面,把立方体木块放到斜面顶端时,木块将会()下斜面。

3.苹果落地做的是();树叶飘落做的是()。

4.如果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数据相差较大时再次进行实验()获得数据;数据相差不大时取3次数据的()。

5.可以利用()、()、细绳等工具,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

6.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城市里,我们通常用比较常见的连锁店作为标志,说明位置。

()2.跑完100米,小刚用了19秒,小红用了15秒,小刚跑得更快一些。

()3.马路上行驶的车辆都是在做直线运动。

()4.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是平移。

()5.坐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列车是静止的。

()6.沿盘山公路上山的优点利用斜面原理可以省力,缺点是要多走路。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受到推力的物体应该向着()的方向移。

A.施力者B.受力者C.不一定2.在漆黑的夜里可以用()来辨别方向。

A.树桩上的年轮B.房屋的朝向C.北极星3.要想加快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用的方法是()。

A.加大拉力B.减少拉力C.加重物体重量4.地球的同步通讯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5.下列()物体上的圆点与其他两个物体上圆点的运动类型不同。

A. B. C.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钢尺一头平按在桌边,拨动另一头,则另一头上的某点呈弧线上下往复运动B.在地上滚动的玻璃球,其表面上的某点的运动形式只有滚动C.行进中的玩具汽车上的某点的运动形式是平移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1.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有(),还要说明物体与参照物的()和()关系。

2.我们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首先要选择()。

3.过山车常利用重力和惯性使小列车沿蜿蜒的轨道行进有()、()、()等过程。

4.苹果落地做的是();树叶飘落做的是()。

5.“小明站在讲台的右边”,参照物是()。

如果以小明为参照物,那么讲台在小明的()。

6.物体的运动方式有()、()、()、()、()。

三.判断题(共6题,共16分)1.利用参照物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和运动的快慢。

()2.在操场上跑步的学生是运动的,坐在球架后的学生是静止的。

()3.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4.我们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则选的参照物一定是静止的。

()5.过山车轨道要有适宜的坡度,能给小球提供足够的动力。

()6.如果测量出来的三组数据都不一样且差距较小,我们要求平均值。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将物体与运动时会出现的运动类型用直线相连。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带答案【达标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带答案【达标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我们站在自动扶梯上,我们就可以跟电梯一起上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站在电梯上,相对地面是静止的B.人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面是静止的C.人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面是运动的2.下面小朋友玩的游戏中,铁环所做的运动是()A.往返运动B.振动C.转动3.小欣想要画一张学校的简图,她不需要下列哪个工具()。

A.指南针B.秒表C.卷尺4.电梯运行的过程中,乘坐电梯的人相对于()。

A.电梯B.大楼C.乘坐电梯的其他人5.下列不属于曲线运动的是()。

A.拨动琴弦B.水车转动C.风车转动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1.在田径运动会上,我们通常使用()来比较不同运动员的运动快慢。

2.物体运动的方式一般有()和()。

3.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和()五种。

指尖陀螺和悠悠球的共同运动形式是()。

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出发,行驶了20分钟,甲车运动了10千米,乙车运动了15千米,则运动较快的是()。

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也是不可缺少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静止的物体。

6.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变化称作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我们的“过山车”在终点之前冲出轨道是非常刺激的事情。

()2.两名同学都沿着直线行走,但出发时间和出发地点都不相同,这样就无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了。

()3.不同轨道上,不同小球的运动快慢不一样。

()4.从杭州到广州的列车,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

()5.制作“过山车”前,要仔细阅读设计要求。

()6.测试“过山车”时可以用秒表测量小球滚完全程的时间。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用直线把下列物体运动与对应的参照物联系起来。

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火车月亮在云朵里慢慢穿行地面飞驶火车中的旅客说:“树木、房屋正在后退。

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甲乙同时参加百米赛跑,同时起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10m,设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甲由起点后退10m ,同时起跑,则结果是()A、乙先到终点B、甲先到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无法判断【答案】B2、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A、划船的小伙伴B、船尾C、河岸D、鲁迅【答案】C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轿车行驶时()A、以座椅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C、以路旁的建筑物为参照物,小轿车是静止的D、以同速向前运动的前车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答案】B4、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 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 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答案】B5、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 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5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0cmB、12、55cmC、12、36cmD、12、35cm【答案】D6、“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删不动,是船行、”这段诗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取的参照物是()人、山B、船C、地面D、河岸【答案】B7、“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软着陆成功,关于月球车在月球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车在运动中所受的一切外力都消失,车会立即停止运动B、若在车上再安装一台探测设备,则车在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将变大C、以地球为参照物,停在月球表面的月球车相对地球是静止的口、静止时车对月球表面的压力和月球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8、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车厢B、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C、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D、关着的车门【答案】B9、8、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答案】B10、如图是某次小明同学跑步锻炼时的场景、按照正常中学生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的重力大约为50 NB、小明跑步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 m/sC、小明走6 001步的路程大约为3 000 mD、跑步后小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 s【答案】C11、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基础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基础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桌面上用蓝色球很容易击中红色球B.在直线轨道上用蓝色球很容易击中红色球C.在曲线轨道上,蓝色球也能做直线运动2.下面()斜面上的物体到达底端的时间最短。

(斜面长度相同)A. B. C.3.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小球,运动的快慢()。

A.一定是相同的B.一定是不同的C.可能是不同的4.如果要测量一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通过()。

A.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距离B.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方位C.不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的运动距离5.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此时足球的运动方式是()。

A.直线运动B.曲线运动C.两者都有6.在学校田径运动会60米跑的项目中,测量速度的工具是()。

A.秒表B.手表C.发令枪7.正常人骑行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

A.1m/sB.5m/sC.20m/s8.搭建“过山车”,需要先画设计图,再进行拼搭。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先从“过山车”的起点或终点开始拼搭B.抛弃设计图,随意拼搭C.按照设计图进行拼搭,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二.填空题(共8题,共36分)1.猎豹、兔子和羚羊赛跑,第一名是(),第二名是(),第三名是()。

2.让小球从高处滚过,小球的运动形式有()、()、()。

3.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4.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也是不可缺少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静止的物体。

5.当我们同车、船、椅子一起运动的时候,看到车、船、椅子外的景物会向()方向运动。

6.从起点到终点有不同的路线,可分为()和()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7.坐在汽车上,如果我们觉得路旁的树木、房屋在往后退,这时我们选定的参照物是();如果以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我们自己是()的;如果以汽车本身为参照物,乘客是()的。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培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培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春天放风筝时,我们应该()来帮助风筝飞行。

A.静止不动B.迎风跑C.背风跑2.人走路时,使人体前进的力是()。

A.人体的重力B.脚与地面的摩擦力C.手臂摆动产生的推力3.下列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的是()。

A. B. C.4.建造“过山车”时,以下哪组材料是实验都需要的()。

A.吸管和剪刀B.橡皮泥和雨量器C.温度计和卷尺5.在百米赛跑时,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因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

A.跑的距离短B.跑的距离长C.跑的时间短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1.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

2.我们可以通过()和()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

3.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6秒,他的速度是()米/秒。

4.组装“过山车”轨道时,我们应先从()开始组装,沿着设计的轨道路线,搭建到“过山车”的(),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因为材料不足而导致不能完成“过山车”的情况,又能提高效率。

[填“起点”或“终点”]5.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走,鱼在游……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

6.如果将斜面一端逐渐升高,立方体块、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逐渐()。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小六棱柱在斜面上一定会滚下来。

()2.我们坐着从滑梯上下来是滑动。

()3.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进行排序时,可以按照物体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多少来排列。

()4.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

()5.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6.无烟的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烟不会流动。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将物体与运动时会出现的运动类型用直线相连。

汽车钟摆转动风扇摆动荡秋千平动滑滑梯下落的雨滴五.简答题(共4题,共31分)1.两位同学的“过山车“都进行了测试,但出发时间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4. 5. 6. 初二物理《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卷2018.1班级姓名 学号、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用分度值是1 cm 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张课桌的长度,A . 100.5B . 100.55 cm下列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C. 100.6 cm( ( 101 cm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漆黑的起伏的连山, 向船尾跑去了 ……”其中 山……向船尾跑去了 ”所选的参照物是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河岸54千米/时, )A •山B. 船C •流水D. 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 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 •汽车,羚羊,运动员C •运动员,汽车,羚羊 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A .②④B .(l在第1s 内通过了A •在第(}②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 则这辆小车一B •羚羊,汽车,运动员D •运动员,羚羊, 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①④0m ,第2s 内通过I 都做匀汽车( 飞D •②③2 0m,第3s 内通过 (t C •在这3s 内做变速直线运动D •只在第2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 到树木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 •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北运动 乙车向南运动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客机匀速飞行的速度为 250 m / s,对其物理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A •客机在1秒内的速度为 250 m B •客机在1秒内的速度为 250 m/s C •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 250 m D •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测得的结果分别为 cm 、13. 28 cm ,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A . 13. 27 cm B. 13. 28 cm C . 13. 2110 •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则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之比为7. 8. 9. cm 2: 30m,)250 m / s 13. 25 cm 、13. 27 cm 、13. 02 A . 1: l C. 4: 9( )D . 13. 26 cm 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3: 2, ( )D . 9: 411•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像)如图所示,经过 4 s 贝9 甲、 P 、Q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 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s — t 图像的(路程一时间图 、v 乙,P 、Q 间的距离为S,( )A . v 甲> v 乙,s = 16mB . v 甲〉v 乙,s = 8mC . v 甲 v v 乙,s = 16mD . v 甲 v v 乙,s = 8m甲 乙12 •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要4s,平均速度为30 m/s,后一半的平均速度为20 m/s,物体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 20 m/sB • 24 m/s C. 10 m /s D . 50 m/s13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 . 1. 65 m B. 1.75 m C. 1.85 m D . 1. 95 m14.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 . 小车通过 S1的干均速度最大B . 小车通过 S2的平均速度最大C. 小车通过 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D . 小车通过 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15 .一船往返于甲、乙两码头之间,顺水行驶速度为V1,逆水行驶速度为v2,则船在一次往返中的平均速度为( )A V1 +V2B . V1 + v2 C . V1 —v2 2吐A. D .2 V1 V216 .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上图,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火炬一定静止B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 D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7 .换算下列单位:(1)第5套人民币百元券的长度为___ 166 mm = m = cm ;一张纸的厚度约 0. 07mm,合______________ 艸;(2)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微电子器件芯片中的线宽已降到0.13 um,数年后,有可能降到0.05 nm 即 50 nm,50 nm= ________ m ;(3) 1.2 h = _______ m in = ________ s ;(4)108 km/h = _______ m/s .第11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6题图18 .填写合适的单位:(1)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约80.(3)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 0.002 _______ 19 •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9题图 .20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宽度为果将细(填偏大;(2)自行车行驶速度 15.s .第20题图图所示的 测多算少”的方法.那么圖中紧密排绕的铜 若这些紧密排绕的铜丝一共有 20圈,则铜丝的直径 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岀的细铜丝的直径将■-或不变”;在实际测量时,我们还常常要进行多次测莹叩:第21题图子m ;如__________把几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这是为了____________ (填避免”或减小”误差.21 •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中华第一高楼”一一上海金茂大厦进行跳伞•运动员从345m的高度跳下,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具有很大的_____________ 能,若以_________ 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若以 ____________ 为参照物,上海金茂大厦是运动的.22 •市政建设的加快,城市交通大为改善•在南京中山北路"平直的快车道上,有三辆汽车正同向顺风行驶,此时甲车上的人感觉顺风,乙车上的人感到逆风,丙车上的人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初步判定三辆汽车中行驶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车•若以丙车为参照物,风与车处于相对 ____________ 状态.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___________ 的.若丙车的车速10 m/s,风在1.2 s内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 m •23 •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提前5m至U达终点,若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 5 m,小华仍在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 ____________ ;若让小华先跑岀5 m后,小明再从起点处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A.小明先到终点” B.小华先到终点”或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24 •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图中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s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 4. 7 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_ m/s •三、解答题(共28分,第27、28、29题需写岀必要的解题过程)25 •( 7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1)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 180。

后,如图甲所示•他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______ (运动/静止)的.(3)小明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岀s —t图像.(4)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______ (正/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成是 ___________ (改变/不变)的.(5)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 (快/慢).26 . ( 5分)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 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岀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岀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 AB= _______________ cm,如果测得时间t AB= 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 ___________ 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 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____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岀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6 分)小牛同学在今年中考体育必测项目800m 的测试中,在前 600m 用了 2min30s ,接着保持 4m/s 的速度跑完全程,求:( 1)他 800m 测试的成绩是多少 s;( 2)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m/s?28 . ( 6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900 km,一列火车早上 7:30从甲地岀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 16:30 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 144 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 400 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 s.则:(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29.( 4 分)在实施城市拆迁工程时,为了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常采用定向爆破的方式.若某次拆迁一高层建筑时,采用的爆破导火索燃烧速度是0.8 cm/s,人跑步的速度是 5m/s •若人点燃导火索后需要离爆破点 400m 才安全,爆破人员选用了长度为 70 cm 的导火索进行定向爆破,该爆破手能否安全撤离到安全地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