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合集下载

解析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

解析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

解析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欧洲古典主义是音乐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一般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的一段时间,包括了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等音乐家的时期。

在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中,其特点是节奏均衡、旋律优美、和声和谐、结构严密、表达沉静稳定、高雅庄重等内容,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风貌。

1. 节奏均衡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节奏均衡,往往采用三拍子或四拍子的基本节奏,通过延长或缩短音符的长度来打破音乐的单调性,增强音乐的动感和变化。

这种简洁明快的节奏,在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 旋律优美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旋律优美,音乐中的旋律线条非常清晰,有明显的起伏及高低升降,体现了巧妙的构思和严密的组织。

不同的旋律线条往往融合在一起,呈现出美妙的和谐效果。

3. 和声和谐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和声和谐,每个音符都有其固定的位置和意义,不同的音符组合起来可以形成和弦,不同的和弦可以组成独立的段落,体现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的严密性。

4. 结构严密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结构非常严密,通常由复调、主题发展、奏鸣曲结构等组成,这些结构体现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家对音乐构成和形式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5. 表达沉静稳定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表达沉静稳定,这与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围密切相关。

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注重展现一种内敛的情感和内在的力量,表达出深思熟虑和克制的气质。

6. 高雅庄重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追求高雅庄重的艺术风格,表现出对古典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注重人类精神的价值与世俗生活的和谐,充满了尊重与热爱之情。

总的来说,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充满了优美、和谐、严密、庄重等元素,是一种充满文化和艺术内涵的音乐风格,被誉为音乐史上的经典时期,长久以来影响着后世的音乐创作和艺术发展。

解析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

解析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

解析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在欧洲音乐界盛行的一种音乐风格。

这一时期的音乐追求对称、平衡和条理清晰,注重对应和对比,同时也追求情感的表达和个性的展现。

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在音乐形式、和声、节奏、旋律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在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中,音乐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们对音乐形式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追求对称、平衡、清晰的音乐结构。

古典主义时期最常见的音乐形式是奏鸣曲形式,包括奏鸣曲、协奏曲、弦乐四重奏等。

这些作品通常由几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都有着固定的结构和功能,如快板乐章、慢板乐章、舞曲乐章等。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形式注重音乐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对应和对比,力求整体上的和谐与统一。

在和声方面,古典主义音乐注重和声的平衡和清晰。

作曲家们追求简洁明了的和声结构,通常使用常见的和声进行,如主和弦、属和弦、变化和弦等。

在音乐的编配上,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们倾向于使用对位法,强调声部之间的和谐和对位关系。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和声技巧,如变化奏鸣曲、序曲、交响曲等,这些都为音乐的和声结构增添了新的可能性。

节奏在古典主义音乐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节奏通常稳定而富有规律性,强调对拍子和拍号的准确把握。

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们通常使用规则的拍号、节奏图案和节拍分配,这些都使古典主义音乐的节奏极具规律性和可预测性。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还注重对节奏的变化和控制,通过使用不同的速度、重音和节奏图案来丰富音乐的节奏表现。

在旋律方面,古典主义音乐通常注重旋律的清晰和优美。

作曲家们追求清晰明了的旋律,注重旋律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旋律通常简洁明了,易于记忆和表达,同时也注重旋律的变化和转折,力求富有表现力和情感上的深度。

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具有对称、平衡、清晰的音乐形式,简洁明了的和声结构,稳定规律的节奏和清晰优美的旋律等特点。

解析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

解析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

解析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1. 引言1.1 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简介欧洲古典主义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的音乐时期,被认为是音乐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特点包括对称、和谐、清晰和优雅,这种音乐风格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古典主义音乐中,弦乐器被广泛运用,管弦乐团的配置也日益完善,音乐的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作曲家们在古典主义时期追求对称和对位法则,强调音乐的逻辑性和秩序性,因此古典主义音乐常常被描述为严谨而精致的。

古典主义音乐涵盖了多种流派,如交响乐、室内乐、歌剧等,代表作品有贝多芬的交响曲、莫扎特的室内乐、海顿的歌剧等,这些作品至今仍广为传颂,被视为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技巧包括对称构图、主题的发展和变奏、复调等,这些技巧为后世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和传承依然存在于现代音乐中,许多作曲家受其启发,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欧洲古典主义音乐是音乐史上一段具有重要意义的时期,它对音乐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视为音乐艺术的高峰之一。

2. 正文2.1 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1. 对称和平衡:古典主义音乐强调对称和平衡的美感,音乐结构通常呈现出清晰的对称性,节奏和旋律的运用也往往符合对称原则。

2. 清晰明了的曲式:古典主义音乐常采用明确的曲式结构,如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等,这些曲式的规范化和明晰性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一个显著特点。

3. 透明的声部配置:古典主义音乐注重声部之间的清晰分离和协调配合,每个声部都承担着独特的功能,相互之间呈现出清晰的层次和关系。

4. 理性和秩序:古典主义音乐强调理性和秩序的原则,音乐的构成和发展常基于逻辑和秩序的推演,注重音乐形式的完整和统一。

5. 精致的器乐编曲:古典主义音乐在器乐编曲上追求精致和细腻,各种乐器的运用和搭配更为严谨和精准,音乐表现更加细腻和精致。

2.2 古典主义音乐的流派和代表作品1. 古典交响乐: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音乐形式之一。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是影响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流行文化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其始于18世纪末期,历经19世纪,在20世纪初期得到充分发展,直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流行乐曲出现后才得以渐渐衰落。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声音的综合性、多样性、音乐体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演奏的华美性上。

首先,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以声音的综合性为特点。

这种时期的作曲家往往善于从现存的曲调和节拍中以较大的自由度和音乐性,把握和表现其中的主题性和表情性,以及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统一的综合体。

其次,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以多样性为特点。

它通过把多种不同的乐器合并在一起,从而达到多元化的效果,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

比如,作曲家有时会把交响乐和歌剧结合在一起,以增加曲子的多样化,使它们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以音乐体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为特点。

当时的作曲家们普遍采用多种不同体裁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比如柴科夫斯基作曲的《爱之乐章》就是运用了古典时期复杂的复式体裁,表现了其对爱情的追求。

最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以演奏的华美性为特点。

当时的音乐家们常常运用复杂的演奏艺术技巧,营造出华美绚丽的音乐空间,充分展示出古典音乐的华丽美感。

比如贝多芬的G大调第五交响曲中采用的大量变奏技巧,就使它成为音乐史上最精彩的交响乐作品之一。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以声音的综合性、多样性、音乐体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演奏的华美性为特点,是影响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流行文化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其独特的魅力不容小觑,一直被珍视和传承至今。

解析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

解析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

解析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欧洲古典主义是一种音乐时期,大约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音乐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化,艺术家们开始关注音乐的结构和形式,而不仅仅是表达情感。

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也受到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1. 对称和平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追求对称和平衡,包括音乐结构、旋律和和声的平衡。

这是由古希腊音乐理论的影响所导致的。

2. 清晰的结构:古典主义音乐注重清晰的音乐结构,通常分为几个明确的部分,如序曲、主题与变奏和终曲等。

这种结构使听众可以很容易地理解音乐的发展。

3. 真实和自然:古典主义音乐追求真实和自然的表达,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华丽的效果。

音乐的表达力来自于简洁和平静的音乐语言。

4. 均衡和和谐:古典主义音乐强调和谐的和声和旋律。

和声上对应的是平衡的结构,以及简洁且连贯的旋律。

5. 对称的旋律线:古典主义音乐的旋律线通常由对称的音乐短语和主题构成,这些短语和主题会在不同的部分中重复出现,创造出统一感。

6. 快乐和明亮的氛围:古典主义音乐通常给人一种快乐和明亮的感觉,与巴洛克时期的繁复和压抑不同。

这可能是因为古典主义时期社会环境的乐观和自由气氛有关。

7. 乐团的形成:古典主义时期,大型乐团的形成为创作更加复杂和宏大的音乐创造了可能。

作曲家开始利用更多的乐器和更多的声音来增加音乐的力量和效果。

8. 曲式的发展:欧洲古典主义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音乐曲式,如交响曲、协奏曲和奏鸣曲等。

这些曲式都有固定的结构和形式,成为后来的音乐流派的基础。

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在18世纪末达到了巅峰,德国作曲家莫扎特和贝多芬是最著名的代表。

他们的音乐作品具有古典主义音乐的特征,同时也在这一时期的音乐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也为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和现代音乐奠定了基础。

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古典主义音乐特征(合集7篇)时间:2023-07-12 16:27:30古典主义音乐特征第1篇【关键词】古典主义音乐理性柔美壮美希望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比较注重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在创作上,确立了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及各类室内音乐的体裁和形式,对之后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这个时期的音乐表现出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崇尚理性、语言质朴的特点。

可以说,这是欧洲音乐史上比较重要的一个时期。

从美学角度说,古典主义不提倡音乐作品反映社会现象和政治面貌,也否定想象和飘忽无常的情感,其主张情感“中立”,提出“艺术至上”的立场,认为作曲家应该摆脱主观喜好,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把古典的内容用现代手法再现出来。

一、古典主义音乐特点(一)以恢复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为目的古典主义音乐,以恢复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为目的。

注重形式上、结构上的和谐,追求表现客观的美。

(二)强调风格的高雅古典主义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其特别强调风格的高雅。

虽然这个时期的歌剧中有一些通俗成分,但并不影响这个时期高雅的主流。

(三)突出“理性”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突出了“理性”美。

其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理性”的美,有理性的音乐才是美的、真实的,理性的艺术才能永恒,才能完美。

而所谓“理性”是有一定的规范和规则的。

比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他们的理解和规则是“三一律”,即时间、地点和情节一律。

戏剧尤其突出这一点。

(四)追求“自然”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认为“古典就是自然”,美就是如何把自然这种美体现出来。

比如: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出现了喜歌剧,其反对意大利正歌剧“矫揉造作”,追求的就是一种“自然”的效果。

“自然”表现在剧中人物常常是社会中下阶层,比较大众化,场景也是大家熟悉的日常生活。

剧词幽默、口语化,音乐也很“自然”。

(五)简洁和清晰简洁和清晰应是歌剧音乐永远追求的原则。

古典主义音乐的定义和特质

古典主义音乐的定义和特质
调等,并且使用严谨的和声体系和乐曲结构。
7.注重音乐的艺术性:古典主义音乐注重音乐的艺术性,强调美学和审美价值。
8.创作者的独立性和创新性: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通常具有独立性和创新性,并且创作出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
9.重视音乐的叙事性:古典主义音乐注重音乐的叙事性,通常会使用不同的音乐元素来描述故事情节或情感。
3.宽泛的表情范围:古典主义音乐能够表现出广泛的情感,从喜悦到悲伤,从愤怒到安详,能够描述各种情绪和心理状态。
4.严谨的乐理和规范:古典主义音乐拥有严谨的乐理体系和规范,注重音乐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5.发展多样的曲式:古典主义音乐注重曲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许多不同的曲式,如协奏曲、交响曲、组曲等。
6.使用规范的调式:古典主义音乐使用规范的调式,如多调、小
10.重视音乐的传统:古典主义音乐注重音乐的传统,并继承和发扬古典音乐的传统。
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包括莫扎特、贝多芬、海顿、柴可夫斯基等,他们的作品对西方音乐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典主义音乐的定义和特质
古典主义音乐是指在古典主义时期(约1730年到1820年)流行的音乐风格。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前驱,也是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古典主义音乐的特质有:
1.对称性和结构化:古典主义音乐注.协调和平衡:古典主义音乐强调和谐、平衡和协调,注重音乐的逻辑性和层次感。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主要特征,音乐风格及代表人物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主要特征,音乐风格及代表人物

古典主义音乐指的是173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1)这一时期音乐的整体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下七个方面:1、音乐从教堂步入宫廷,并逐步走向社会,走向民众。

2、音乐创作不再以巴罗克时期的复调手法为主,采用的是主调音乐形式,加强了旋律与和声的对应,建立起“主—下属—属—主”的功能和声进行。

3、确立曲式分段式结构原则,旋律不再采用巴罗克时期延绵不断、扩充的音型,而是以短小对称的2、4小节(也有3、5、6小节)为基本单位形成方整型乐句结构。

音乐呈现出优美、简单、均衡的特征。

4、主题动机式发展,以主题间的对比取代巴罗克时期单一主题的模进发展。

5、“通奏低音”被明确的乐器记谱取代,使作曲家对乐器音色的体验更明晰。

6、追求客观的美,描绘自然界中的人挣脱对教堂中的神、宫廷中的君主的依恋,拓宽了音乐的表现范围和表现力。

7、音乐的重心移到新型的器乐体裁——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上。

以上这些变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类型主要世俗化,专业化,定向化。

(2)海顿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

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

后两次去伦敦旅行,写了十二部《伦敦交响乐》,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从此名震全欧。

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

他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

莫扎特生于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他的父亲利奥波德是那座城中宫廷大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个作曲家。

他的母亲也酷爱音乐,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

莫扎特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第7个孩子;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终年35岁。

其中最出名的乐剧是《安魂曲》、《费加罗的婚礼》和《唐璜》和《魔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本学期我选修了欧洲音乐史,因为我一直对古典音乐有着浓厚的热爱。

我综合一个学期以来所学的关于欧洲音乐史的知识和自己搜集的一些资料,对这个学期的学习进行一个总结。

在这里我从欧洲音乐史中选择了古典主义时期具体阐述一下这一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古典主义时期主要是指欧洲音乐史1750年至1827年左右这70多年的历史阶段。

古典主义时期之前欧洲爆发了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的启蒙运动,它对当时的教会权威和封建制度采取怀疑或反对的态度,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动的基础,相信实用性实验知识的效用和相信普遍自然感觉的价值,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

后来又经历了狂飙突进运动、德国资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洗礼,欧洲音乐的主题从延续近千年对神的虔诚转移到对理性的崇尚上来,使得古典时期的作品开始具有丰富的哲理内涵。

所以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社会文化特质表现为强调人性解放,崇尚英雄主义,追求人权平等。

这一时期音乐的整体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下七个方面:1、音乐从教堂步入宫廷,并逐步走向社会,走向民众。

2、音乐创作不再以巴罗克时期的复调手法为主,采用的是主调音乐形式,加强了旋律与和声的对应,建立起“主—下属—属—主”的功能和声进行。

3、确立曲式分段式结构原则,旋律不再采用巴罗克时期延绵不断、扩充的音型,而是以短小对称的2、4小节(也有3、5、6小节)为基本单位形成方整型乐句结构。

音乐呈现出优美、简单、均衡的特征。

4、主题动机式发展,以主题间的对比取代巴罗克时期单一主题的模进发展。

5、“通
奏低音”被明确的乐器记谱取代,使作曲家对乐器音色的体验更明晰。

6、追求客观的美,描绘自然界中的人挣脱对教堂中的神、宫廷中的君主的依恋,拓宽了音乐的表现范围和表现力。

7、音乐的重心移到新型的器乐体裁——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上。

以上这些变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类型主要世俗化,专业化,定向化。

在古典主义这一音乐时期不仅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还出现了三个重要的乐派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和维也纳古典乐派和许多优秀的音乐家。

曼海姆乐派是18世纪在德国南部曼海姆形成的一个音乐流派。

曼海姆乐派在音乐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主要有(1)在结构上,奠定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布局,在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快速的第四乐章,形成了快板—行板—小步舞曲—快板终曲的交响乐套曲形式。

(2)在演奏风格上,仔细安排乐队演奏力度上“渐强”、“渐弱”的情感幅度变化,在当时具有前瞻性。

(3)在创作上,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重视以小提琴为中心的旋律声部,加强了管乐器的色彩效果,废除了巴罗克时期乐队通奏低音的写法,开创性地采用总谱形式进行创作。

(4)在乐队编制上,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交响乐队,1756年达到56人,成为当时欧洲最大、最优秀的管弦乐队。

柏林乐派是18世纪下半叶在柏林形成的一个乐派,这个乐派的特征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1)风格比较保守,音乐多采用对位手法,交响曲多为三个乐章。

(2)这个乐派的贡献在于强调交响乐中的情感表达,信奉“情感主义”,比曼海姆乐派的音乐更动情。

它把奏鸣曲式中呈示部的两个主题真正分开,扩大了展开部的发展,奠定了近代奏鸣曲的基础。

维也纳古典乐派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20年代,随着“启蒙运动”的
发展,在维也纳形成的乐派,这个乐派的主要特点为:(1)在音乐内容上,音乐作品受到当时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以讴歌人的精神和反映自然界的美为主旨。

(2)在音乐织体上,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的主导地位,和声织体清晰,曲式结构分明。

(3)在音乐体裁上,奠定了交响曲、四重奏、协奏曲、奏鸣曲等体裁形式,使之更完善、更规范。

(4)承袭了德奥音乐文化传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作曲技法,使古典主义音乐达到顶峰,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典主义时期也有很多颇具代表性的音乐家,例如海顿、莫扎特等等。

海顿出生于离音乐之都维也纳不远的一个小村罗劳,父亲是农民,手艺人,修造马车车轮,会弹奏竖琴,母亲曾为厨娘。

海顿被人们称为“交响曲之父”,因为从他这里开始,交响曲的结构开始趋于完善,并在海顿不懈的努力创作下对后人、同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终交响曲得以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古典曲式结构。

海顿一共写了104部有编号的交响曲作品,按创作时间,大体分为四个时期:早期(60年代):海顿的《第一交响曲》创作于1757或者1759年,从1761年开始海顿在艾森斯塔特任职,写下了数十首精美的作品,充满着后巴洛克音乐的韵味。

接下来是在埃斯特哈齐宫担任乐长时写下的许多交响曲。

作品基本显现的古典交响曲的结构。

试验阶段。

《晨》、《午》、《晚》、《哲学家》、《号角》等。

第二时期(1771-1774年):交响曲发生令人惊奇的变化,可能来源于狂飙运动精神的影响。

创作中略带戏剧化的情绪,技巧上发生了一些大胆举动,有《悼念》、《告别》、《受难》等。

第三时期(1774-1788年):一方面恢复了他原有的愉快、幽默、明朗,同时又变得更流畅,更细致。

趋于成熟。

主要作品有《巴黎交响曲》、《牛津》等。

晚期(1791-1792年):特点是成熟。

主要作品有《伦敦交响曲》等。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

他小时演奏,作曲,具有惊人的听觉和音乐记忆力,被称为神童。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

在他不足36岁的一生里,却为人们创造出数量惊人的音乐瑰宝,其中包括: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宗教音乐等等。

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室内乐、奏鸣曲、宗教音乐。

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因而使乐思的最复杂的创作也看不出斧凿的痕迹。

这种容易使人误解的简朴是真正隐藏了艺术的艺术”。

莫扎特的创作有着广泛的情感范围,但令人困惑的不是其无限的表情特性,而是不同的音乐千变万化的合成,是诸种情绪之间无可名状的转换,是不易用语言描述的模棱性质。

贝多芬1770年12月17日生于德国的波恩,在这个莱茵河畔的城市里,贝多芬渡过了不太快乐的童年。

他在4岁开始在严父的教导下学习音乐,父亲希望他能使家里的经济状况改善一些,在他22岁去世。

1781年贝多芬遇到了他音乐道路上一位相当好导师——作曲家聂费,他从思想上到音乐上使贝多芬的艺术视野更为广阔。

贝多贝多芬有三句箴言放在工作桌前,做为一生信仰的指引。

1、我是无所不在。

2、我是一切,现在如此,过去如此,未来亦复如此。

3、我们常需要名字来指出事物与事物的差别,他是一切,所以不需要有名字。

贝多芬是一为打破古典形式的古典音乐家,更被普遍誉为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
之先河的大师。

贝多芬的不仅创作领域广泛,而且在各个领域中都创造了相当大的成就,比较突出的有9首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17首弦乐四重奏(书上写的是16首)、一部歌剧《菲岱里奥》和一部庄严弥撒曲。

在器乐和声乐中他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创作能力,从作品的篇幅、音乐的张力到精神内涵及对古典主义音乐的继承和发展上都有了自己新的理解。

在1824年夏到1826年11月间的两年内,贝多芬在身心遭受病痛、贫穷、孤独等极大的困苦情况下仍完成了许多著名的作品。

是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的伟大艺术家。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不仅增加了我对欧洲音乐史的了解,更大大燃烧了我对古典音乐等多种风格欧洲音乐的热爱,培养了我的艺术鉴赏力和情操,让我受益匪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