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知识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试题(含答案)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试题(含答案)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地质灾害属于突发性地质灾害?()A. 地震B. 泥石流C. 滑坡D. 地裂缝答案:B2.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A. 地质构造B. 地形地貌C. 人类活动D. 气候变化答案:D3. 以下哪个措施可以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A. 植树造林B. 修建排水设施C. 拆除违章建筑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下列哪种地质灾害与地下水活动密切相关?()A. 滑坡B. 泥石流C. 地裂缝D. 地震答案:A5. 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B. 治理已发生的地质灾害C.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答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社会参与7.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答案: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8.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9.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答案:预警信号、应急响应、救援措施三、判断题10.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只能依靠政府部门的努力,与个人无关。

()答案:错误11.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才能实施。

()答案:正确12.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拒绝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答案:错误1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

()答案:错误14.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与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相结合。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5. 简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义。

答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灾害防御安全常识

地质灾害防御安全常识

地质灾害防御安全常识1. 引言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和外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活动和生存环境造成威胁的各类灾害。

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掌握一些地质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对于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2. 地质灾害的分类地质灾害主要分为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火山喷发等。

以下将对每种地质灾害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2.1 地震地震是地球物质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可引起地表震动和破坏。

地震的破坏性程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以及地表产状等因素有关。

•如何应对地震–在地震发生时,迅速找到一个稳固的桌子或者门口,避免站在窗户、玻璃等易碎物附近。

–尽量避免使用电梯,应尽快下楼,避免被困。

–当地震来袭时,如果身处户外没有避难点,应选择一个远离建筑物、电线杆和树木的空旷地带。

–按照地震逃生预案进行安全疏散。

2.2 滑坡滑坡是地层中发生的大规模坡塌现象,常发生在山区或陡坡地带。

滑坡主要由于地表岩土体的失稳和坡面上的地下水压力的变化引起。

•如何应对滑坡–居住在滑坡易发区的人们应及时关注气象和地质情况的变化,避免滑坡发生时造成伤害。

–当滑坡发生时,尽量远离滑坡面,避免被坡体物质埋压。

–特别是在陡坡地带修建建筑时,应采取一些防滑坡的措施,如加固坡面,安装防护网等。

2.3 泥石流泥石流是由雨水、融雪等导致的沟道中的泥石流动,通常发生在陡坡和山谷地带。

泥石流具有高速度、巨大冲击力和湍急的流体特性。

•如何应对泥石流–居住在山区的人们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意识,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降雨天气前往山区。

–当泥石流来袭时,迅速向高处逃离,并避开河道和陡坡区域。

–在判断泥石流可能来临之前,要提前将财产和重要物品转移到安全地带。

2.4 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由于地下水超采或地下工程活动导致地下空洞的塌陷现象。

地面塌陷不仅会影响土地利用,还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记录(2篇)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记录(2篇)

第1篇一、前言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作用引发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本记录将对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进行详细阐述。

二、地质灾害类型及危害1. 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

2. 地质灾害危害(1)人员伤亡:地质灾害发生时,由于突然性强、破坏力大,往往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地质灾害造成建筑物倒塌、农田受损、基础设施破坏等,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损失。

(3)生态环境破坏:地质灾害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三、地质灾害预防措施1.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2)举办培训班:针对不同群体,举办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2. 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1)加强地质监测:对重点地区进行地质监测,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

(2)完善预警系统: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提高预警准确率。

3. 制定应急预案(1)制定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组织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

4. 采取工程措施(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易发地质灾害的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

(2)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及时进行治理,降低灾害风险。

四、地质灾害应急逃生自救方法1. 地震逃生自救(1)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逃生方向。

(2)躲避:在家中,迅速躲到桌子下、墙角等坚固的地方;在室外,迅速跑到开阔的地方。

(3)逃生:地震过后,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2. 山体滑坡、泥石流逃生自救(1)观察:注意观察周围环境,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向高处转移。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一、地质灾害概述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按规模划可分为:二、主要地质灾害概念及特征:(一)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受降雨、河流冲刷、融雪、地震、人工切坡、弃土加载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别名叫地滑,俗称“走山”、“垮山”、“山剥皮”。

1、滑坡的临灾前兆:(1)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这是滑坡明显的向前推挤现象。

(4)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

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

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映。

(5)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土)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

(6)如果在滑坡体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这是临滑的明显迹象。

(7)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8)临滑之前,在滑坡体范围内的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

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2、滑坡的应对措施(1)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

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安全的地段撤离。

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

跑离时,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

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险的。

当遇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2)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立即向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报告。

地质灾害防范知识

地质灾害防范知识

地质灾害防范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超级重要的地质灾害防范知识!
你知道吗,地质灾害就像个隐藏的大怪兽,稍有不慎就可能给我们带来大麻烦!比如说山体滑坡,那可跟山体“发脾气”似的,突然就轰隆隆地冲下来了!就像你好好走在路上,突然有个巨石朝你滚过来,吓人不吓人?!还有泥石流,那家伙简直就是泥土和石头组成的“洪流大军”,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咱怎么防范呢?首先,多留意天气啊!要是预报说有大雨、暴雨,那可得小心点,别往那些容易出事的地方跑!咱可不能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对不对?就好比说,明知道前面是个大坑,你还非得往里跳吗?
平时呢,也得了解一下周围的环境,哪些地方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这些家伙。

真要是遇到紧急情况了,咱可不能慌了神!要像个勇敢的战士一样冷静应对。

比如说,赶紧往高处跑,或者找个坚固的地方躲起来。

你想想,要是遇到危险了,你傻愣愣地站在那,不是等着被“怪兽”吃掉吗!
“哎呀,这些知识我又用不到,我才不在乎呢!”你可别这么想啊!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了呢!就像平时你觉得学游泳没啥用,等哪天掉水里了,你就知道后悔了!
总之,地质灾害防范知识真的超级重要,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大家可一定要重视起来,别等真的出事了才后悔莫及啊!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可得好好保护自己!这就是我想说的,大家一定要记住啊!。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球内部的力和能量作用、地壳结构、构造运动等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规模大、危害较大的特点,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人们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知识。

一、山体滑坡/泥石流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是由于山体内部的岩土体发生松动、失稳导致的大规模滑坡和泥石流现象。

主要原因有地震、降雨、地质构造等。

以下是防治措施:1.加强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和潜在风险。

2.合理设计工程结构,采取加固措施,如搭建加固桩、设置挡土墙等。

3.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滑坡和泥石流的动态。

4.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在潜在滑坡和泥石流危险区建设。

二、地震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地壳内部的岩石断裂产生的震动和波动。

地震通常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地震防治知识:1.教育公众学习地震逃生技能,如就近避险、保护头部等。

2.加强建筑物抗震设计和工程建设,使用抗震建材。

3.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地震活动。

4.建立灾后救援体系,提高抗震救灾能力。

三、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地下软弱层失稳导致地面下陷、沉降的现象。

常见的地面塌陷包括煤矿塌陷、土地沉降等。

以下是防治措施:1.加强勘察,了解地下水位、地下岩层结构等信息。

2.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减少矿井塌陷的风险。

3.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避免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表下陷。

4.加强地面监测,早期发现地面塌陷迹象。

四、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火山岩浆、热气、火山灰等物质从火山口喷出的现象。

火山喷发会引发火山灰、火山岩流等物质对周围地区造成冲击和覆盖,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威胁。

以下是防治措施:1.加强火山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火山活动。

2.制定火山喷发应急预案,做好撤离和救援工作。

3.加强火山灾害科学研究,提高灾害防治能力。

4.避免在火山附近建设大型工程和人口密集区。

以上是一些常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知识的简要介绍。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常识范文(2篇)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常识范文(2篇)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常识范文地质灾害是由于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变动或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

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各种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的发生不可预测,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的安全常识,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常识。

一、地震防治安全常识1. 家庭地震应急准备家庭成员应制定家庭地震应急预案,确定家庭成员的避险地点,灾后的联系方式和避难所等信息,并将其告知家庭成员。

2. 室内的地震逃生技巧在地震发生时,应立即选定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躲避,如桌子下、床下、门口或是墙角。

同时,不要靠近玻璃、重物等危险物体。

切勿乱跑,避免被掉落物或倒塌建筑物伤害。

3. 室外的地震逃生技巧在地震发生时,应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危险物体,选择空旷的地方避难。

不要靠近山体、高坡、河流等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

二、滑坡防治安全常识1. 家庭滑坡预防家庭周围的山地或土坡易发生滑坡。

应尽量选择山坡上的坚实房屋建设房屋,避免在松软土壤上建房。

可以在土坡上进行固土工程,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2. 滑坡时的逃生技巧当发生滑坡时,应迅速寻找避难的场所,尤其是远离滑坡的下方。

选择较高的地方逃生,避免被滑坡物体冲击。

3. 预警信号当雷暴、降雨和地震等气象条件使得滑坡风险增加时,应及时关注相关预警消息,并按照有关部门的指导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泥石流防治安全常识1. 泥石流逃生技巧遇到泥石流时,应尽量远离泥石流活动区域,找到相对安全的地点避难。

如无法逃离,可选择拾级而上,避免被泥石流冲走。

2. 预警信号在山区地震、暴雨等可能引发泥石流的情况下,应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和相关预警消息。

听从有关部门的指导,及时采取避险措施。

四、地面塌陷防治安全常识1. 地面塌陷逃生技巧当发现地面出现下陷、开裂等征兆时,应迅速向场地边缘转移,远离陷入的危险地带。

不要贸然靠近陷落地点。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下面,店铺和您一起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知识。

以供参考。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是什么?哪些外界作用可诱发滑坡?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一是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通常,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软,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

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

故各种节理、裂隙、层理面、岩性界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3)地形地貌只有处于一定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

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

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石产生浮托力等。

尤其是对滑坡(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作用最突出。

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知识
1、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地质作用和(或)人
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
存的资源、环境遭受破坏的灾害事件。地质灾害的类型包括滑坡、崩
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2、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的职责有哪些?(1)熟悉、了解、掌握地
质灾害隐患点的有关灾情情况和变化情况,并随时报告,协助乡镇政
府、国土部门进行地灾调查及防治知识宣传;(2)汛期严格按照规
定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全天侯监测和采取应急治理措施;(3)发
现临灾迹象,按照规定及时吹口哨、鸣锣发出警报,组织人员迅速疏
散转移,并迅速上报灾情;(4)对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和治理工程设
施管理保护。
3、大雨过后为什么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在大雨过后极易发生崩塌、
滑坡等地质灾害。是因为降雨的渗透水作用,是产生滑坡的主要外因。
其作用一是渗透水进入土体孔隙或石缝,使土石的抗剪强度降低;二
是渗透水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或地下水压增加,对岩土体产生浮
托作用,土体软化、饱和,结果也造成抗剪强度的降低。所以,降雨
一般对滑坡可起到诱发或促进作用。
4、什么样的雨量易引发地质灾害?日降雨量在50毫米-99.9毫米(暴
雨) 易引发局地地质灾害;日降雨量在100毫米-250毫米及大于250
毫米(大暴雨,特大暴雨)极易引发大范围大规模的地质灾害。
5、地质灾害发生前有哪些自然现象?地质灾害发生前有以下自然现
象:(1)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
水水位突变、水色突然浑浊或翻砂、冒气等异常现象;(2)动、植
物异常,如蛇挡道,蚯蚓上路乱窜,蚂蚁成群结队携幼搬迁上树,猪、
狗、牛、羊、鸡等惶恐不安、不入窝圈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
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6、崩塌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哪些?
崩塌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有:(1)前缘时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
小塌不断发生;(2)山坡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可嗅到异常气味;
(3)偶尔听见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的声音;(4)出现热气、氡气,
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5)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7、滑坡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哪些?
滑坡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有:(1)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
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2)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长加宽,
新裂缝不断产生,滑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驰,小型坍
滑现象;(3)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发出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热
气或冷风;(4)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
或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异常现象;(5)
动物惊恐异常,如猪、狗、牛、羊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
物变态,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6)滑体上如有长期位移观测资
料,临滑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
的趋势。
8、泥石流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哪些?
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
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
斜等现象;山谷中传出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长期降雨或突降暴雨要注意防范泥石流。
9、哪些人类活动极易产生滑坡?
(1)开挖坡脚、修建公路、铁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因坡体
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库的浸溢漏水,
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排放,农业灌溉等,均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
隙水压力,软化土石,增大坡体容量,诱发滑坡;水库水位上下急剧
变动,加大坡体动水压力,也可诱发滑坡;(3)堆填加载,斜坡上
兴建楼房,修建重型工厂、大量堆填土石、矿渣等使斜坡失去平衡而
顺软弱面下滑;(4)乱砍滥伐,劈山采矿的爆破作用,使斜坡岩土
体振动破碎,产生滑坡;(5)山坡上乱采滥伐,坡体失去保护,有
利于雨水等流水渗入而诱发滑坡。
10、当住宅被洪水淹没或围困时,如何避险?
(A)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并稳定好他们的情绪;(B)想办法发出
呼救信号,与外界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及时救援;(C)利用竹木等
漂浮物将家人护送漂移至附近的高大建筑物上或较安全的地方。
11.洪水来临前的防御措施
(1)要保持冷静,防止恐惧心理。(2)“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可作为防洪的基本思路,要选择登高避难的方式。如基础牢固的屋顶、
大树等。(3)利用各种通讯设备发出求救信号,并设法保持联系。
(4)洪水围困后,没有足够的安全措施,不要轻易采取转移行动。
12、山区极易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时段是什么时间?
山区在每年的5月至9月是汛期,降雨量集中,尤其是强降雨持续降
雨期间,极易产生山洪暴发,(特别是6月中旬至8月底)是引发地
质灾害的高发时段。
13、当遇上滑坡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
而且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
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区段。跑
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
是很危险的。当遇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
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
有效的自救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