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作文 素材 范文
独处优秀学生作文最新5篇

独处优秀学生作文最新5篇这个世界即使热闹,我们也会独自行走,我们唯有自我摆渡,才能与这个世界和平共处。
只有当我们独处时,我们才会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与万物同在。
接下来给大家带来独处优秀学生作文,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独处优秀学生作文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1272年前的李白,怀才不遇,无人亲近,只得以月为友,寂寞无比;“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041年前的李煜,由君主变囚徒,有着无以言表的寂寞。
幽居独处,对他们而言,是寂寞,是痛苦,是折磨。
但是,现在的我,却觉得,有时候独处也是一种享受。
华灯初上,我回到了家。
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了房间,看到爸妈留下的纸条。
看来这次,我要在家里一个人过了。
真好!我正想体验一下独处的滋味呢。
我环顾四周,静悄悄的。
这么大的一片空间,只有我能主宰一切,就像一位雄才伟略的君主。
不再会有人敢来干扰我,不再会有人来对我指手画脚,要我干这个做那个,不准我做这个干那个了。
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我坐在高高的椅子上,俨然一个君主,威严地俯视着我治下的臣民。
看着一动也不动的桌子、椅子,沙发上的抱枕熊,隔板上的吉祥猴、兔斯基……感觉一切都被我的威武和霸气所镇住了,一动不动,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我满意地半躺到沙发上,两腿“嗒”地一下架到茶几上。
闭上眼睛,戴上耳机,隔绝了世间一切喧嚣,只有动人的旋律缓缓流淌而出。
那叫一个美呀!听着,听着,恍恍惚惚地,我成了歌中的那个人。
时而引吭高歌,时而低回婉转,时而痛哭流涕,时而慷慨激昂,在这个只属于我的天地中放肆地吼,卖命地跳,尽情地演。
五音不全也好,喑哑难听也好,没人会管,没人能管。
在这个一个人的演唱会中,没有主角,没有配角,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自己。
哇奥,那叫一个爽啊!吼够了,跳累了,和衣一躺,瘫倒在柔软的床上,随意拿起一个东西,一本书,一支笔,一个玩偶,对它倾诉自己一天的苦闷或快乐。
关于一个人独处的作文

关于一个人独处的作文篇一《独乐之妙》我是个挺喜欢一个人独处的人。
有时候,就想逃离人群,自己找个小角落待着。
就说那次吧,我家里人都出去旅游了,就剩下我自己。
一开始,我还担心会很无聊,毕竟没人跟我说话,没人跟我抢电视遥控器了。
但很快我就发现,一个人的生活简直太爽了。
我可以在早上睡到自然醒,不用管会不会有人来叫我,是不是错过了早饭什么的。
起来之后,穿着我那宽松的大睡衣,脸也不洗,头发乱得像鸟窝,就直接跑去厨房觅食。
在冰箱里翻出了面包、火腿肠和鸡蛋,然后打算给自己做个超级豪华的煎蛋三明治。
我把平底锅拿出来,倒了点油,那油刚一热,就滋滋地响,感觉像在跟我打招呼。
我打个鸡蛋进去,看着蛋液从蛋白到蛋黄一点点凝固,周围泛起一圈白色的花边,我就用铲子小心翼翼地给它翻了个面,那完美的煎蛋就成了。
然后我把面包放在烤箱里稍微烤了一下,变得香香脆脆的。
接着把火腿肠切成片,一层面包,一片火腿,再加上煎蛋,又挤了些番茄酱,最后再盖上一层面包。
咬上一口,那满足感,比中了彩票还高兴。
吃完之后,我也不用管别人,就把盘子往水槽里一丢,打算一会儿再收拾。
我跑到客厅,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拿起一本书就开始看。
看累了就换个姿势,四仰八叉地躺着继续看。
一会儿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暖暖的,我就又挪了挪,让阳光正好照在我身上,像一只慵懒的猫在晒太阳。
周边安静极了,只能听到微微翻书的声音,还有自己轻轻呼吸的声音。
周围没有别人的吵闹声,也没有电视不断变换频道的嘈杂,这种感觉真是惬意极了。
我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就这么按照自己的节奏享受着自己的时光,就像有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一样,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真的能发现好多简单又美好的小确幸。
篇二《独处的自在》我觉得独处的时候就像在和自己好好地进行一场约会。
记得有一天傍晚,我独自一人来到离家附近的小公园。
那时候公园里大多数人都已经回家吃饭了,只有几个还在遛弯的人和一些在健身器材那活动的大妈大爷。
我没有直奔那些常见的散步路径或者热闹的区域,而是走向了小公园最角落里的那张长椅。
关于独处的高考优秀满分作文五篇

关于独处的高考优秀满分作文五篇独处,也是一种短暂的自我放逐经典语录:独处,也是一种短暂的自我放逐。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于独处的高中优秀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独处会使人心静,心静促使我们自省,自省让我们成长!每到晚上,我总爱走出温馨的教室去呼吸校园里的新鲜空气。
当我漫步在校园里,一阵清爽的春风吹过,“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我会坐在杨柳树下,仰望着天空上顽皮的星星和一轮让人浮想万千的明月。
每当抬头仰望明月时,久久企盼的宁静只有在此刻才能体现。
月亮在柳叶隙间放出她的清光,沐浴在月华中,我的心也变得澄澈起来。
于是没有了白天的喧嚣,无论是胜利的激动与喜悦,还是失败的痛苦与沮丧,有的只是平静的找不出一丝波纹的心湖。
凉凉的晚风轻拂着飘动的柳条,给寂寥的校园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被风吹乱了的长发轻轻撩拨着我的脸颊,再度让我沉静的心荡起涟漪。
往事一幕幕在眼前闪现,强忍的泪水终于冲破了最后一道防线,在两颊上留下了两条长长的银河。
小学时期,我是个文静的女孩,所有认识我的人对我的印象都是两个字:温柔。
到了中学,可能是我当上了纪律委员,想掩饰住自己以前的温柔从而变的强悍,让人都怕我,这样班级的纪律就会变好。
可到了后来我发现,我彻底的变了,我真的变成了外表冷酷的人,笑容也不见了虽然不再哭了,可我总感觉好害怕,渐渐地,所有的人都离我远了,组员也对我冷漠,我根本无法快乐起来,我好想变回以前。
这时,耳畔响起了一阵回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是呀,当温暖的泪水再次将心灵的伤口抚平时,就该平静的将泪水拭去,然后,小心地将伤口缝合,将往事锁进尘封的记忆中,不留下任何痕迹。
独处固然寂寞,但可以在安静中真正认识自己,做真正的自己,也无须伪装,无须造作。
以独处为话题的高考满分作文五篇

以独处为话题的高考满分作文五篇独处的确是一种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灵魂的深度,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真正的感受,一个连自己也不爱的人,我敢断定他对于别人也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社会交往,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于独处话题的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抱怨个不停,把各种各样的过错都推卸给别人,把别人推向舆论轰炸的中心,自己却悄然退到安全区域。
若事情暴露没自己也会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吧。
就像那位太太,隔着脏的窗户指责着别人的过错,却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
反思自己是成为忠贤的必经之路。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强调我们要对每一天的每一件事都加以反思,然后从这些事情中吸取教训,使自己更加完美。
反思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与自己独处的过程。
黄永武在他的文章中写道“独处可以养精、养气、养神、养德…”所以反思可以收摄精神,凝聚生命的全力,因此便有“思一分,慧一分”的效果。
人们习惯于站在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的角度看待问题,依据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去评判问题,这是社会正义感的表现。
同样,它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谴责别人自私的人自己本身有可能不大度、不慷慨,类似于《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句话“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因此,我们要反思自己,是不是“五十步之人”,是不是陷入了思维的怪圈。
与反思自身同等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如果那位太太没有只通过窗户看待世界的话,是不是她的认知就不一样?是不是她不会抱怨?是不是她会和对面楼的人家成为很好的朋友?反观社会,如果人们放下手机,放下平板电脑,真真正正地去观察这个世界,会不会比从电子产品上得到的更有意义?还记得小的时候,在老家,于一场大雨中活蹦乱跳。
而现在,路上行人匆匆,车与车互不相让,人与人之间信任越来越小,人们无论干什么都是一种很急躁的样子。
关于独处的素材作文

关于独处的素材作文
《独处的时光》
哎呀,说起独处啊,我就想起那次自己在家的经历。
那天家里人都出去办事了,就留我一个人在家。
开始还觉得挺自在呢,我先在沙发上葛优躺了一会儿,打开电视随便找个节目看看。
可看着看着就觉得无聊了。
我就想找点事干,于是跑去厨房找吃的。
拉开冰箱门,那里面的东西还真不少,我瞅了瞅这个,又瞄了瞄那个,最后决定给自己搞个水果沙拉。
我把苹果、香蕉、橙子啥的都拿出来,哼着小曲儿开始削皮。
哎呀,那苹果皮削得可厚了,感觉都浪费了好多果肉呢,嘿嘿。
切香蕉的时候还不小心把一块掉到地上了,我还嘟囔着:“哎呀呀,浪费浪费啦!”好不容易把水果都切好了,放到一个大碗里,再倒上点酸奶,拿勺子搅和搅和,我的水果沙拉就大功告成啦!
坐在餐桌前,我大口吃着自己做的沙拉,觉得味道还不错呢,就是样子没有外面卖的好看。
吃着吃着,就感觉一个人吃东西好像也没那么香。
然后我又开始在家里瞎转悠,一会儿看看阳台上的花,一会儿摸摸桌子上的小摆件。
等家人回来的时候,我还跟他们讲我这一天独处的趣事呢,哈哈。
原来独处也不总是那么有意思呀,但也是很特别的经历呢!现在想想,独处的时光也是蛮值得回忆的呀!。
作文三篇:独处

作文三篇:独处【篇一:独处】一直以来,我都是在吵闹的环境当中。
快节奏的生活里,你会看到地铁中每一个人都是带着焦虑、急躁的面容,你会看到大街上匆匆茫茫的人群,你还会看到送外卖、快递的小哥焦急的面孔。
我本身是一个喜爱安静的人,给我一本书,一杯茶,我能在安静的环境中待上一整天,但现实的生活给了我很大的打击,我几乎没有时间去做一次我想要做的事情。
事实上,每天我的生活除了上课外,大部分的时间是荒废的,另一方面说,我本身是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的,这也是我的一个缺点。
我极力的想要追求某种东西,像是一种闲适的态度,也因此显得与这个世界不怎么合群。
我抱着热情去以真情待人,或许自身的原因,在人际交往中,我总是最吃亏的一位,并且很多人会认为我是一朵奇葩,被人误解,难道追求自我有错吗?曾经我认为是我性格的原因,但是现在的我认为,就算被人误解,也不需要改变自己去迎合他人。
现在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当然,在我清晰认知自己时,也是走了很多的弯路。
那时候,因为人际关系,我一度怀疑自己的心理是不是有疾病,每次看到心理专家总是特别的亲切,认为他们能够给我一些帮助。
后来,我去了图书馆,翻阅很多相关的书籍,有时,邻座的人还会认为我在学习心理学,但是我知道,我其实是在找寻自己。
在这当中,我突然意识到独处的正确性,他不仅使我学到一些知识,还让我寻到了我的初心。
作为学生,我目前需要做的并不是去处理那些杂事的,而是学习。
我尝试着一个人去吃饭,一个睡觉,一个人学习,独处好像让我有了自己的空间,让我能够清晰的认知我自己。
于是,在图书馆中看,我列出了我需要做的每件事,这样的一个清单,我去找最重要的,立即去解决。
抛出所有的杂念,不去想,放空自己。
我似乎得到了某种力量。
它触动我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在做出这些的时候,我与这个世界有了缓和,我发现虽然这个社会的节奏是非常快的,但是我们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出一些事情是让自己慢下来的,让自己有着独处的空间。
以独处为话题的中考优秀作文5篇

以独处为话题的中考优秀作文5篇独处是我们所需要的驿站,独处能让我们憩息,独处能让我们缩短与灵心的距离。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几篇关于以独处为话题的中考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独处,缩短与灵心的距离在繁杂的世界,红尘是非与灯红酒绿早已将我们折磨得疲惫不堪,或许我们都曾有最初的梦想,然而我们中却有许多人在繁杂中与自己最初的梦想越走越远,回首望向自己本质的灵心,竟发现自己与灵心那么遥远。
或许,独处是我们所需要的驿站,独处能让我们憩息,独处能让我们缩短与灵心的距离,让我们找回最本真的那个自己。
独处,是为了让我们与曾经的时光悄悄对谈。
那些曾经所经历的,不论快乐,不论忧伤,不论懊恼,都已成为必然。
在独处中,这些时光机中的岁月都一幕幕映在脑海中。
还记得泰戈尔说的那句话么:"那天相对静坐的独处时光,像无价之宝,珍藏在时光宝盒中,只有两个心灵知晓。
"在独处中,我们拾起时光的碎片,审视曾经的我们。
在独处的时光中,我们的审视与唏嘘缩短了与灵心的距离,让我们有机会看看我们曾经最本真的灵心。
独处,使我们望向自己的内心,叩问自己的灵心,找回自己灵心的归属。
"月下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正是在这一次独处中看透了自己最本质的灵心,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纵使自己没有从仕做官的机遇,纵使自己没有会赏识人才的伯乐,却仍能有"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情趣与豁达啊。
是的,独处让李白明白自己的灵心终不属于官场,他对灵心的叩问让他缩短了与灵心的距离,找到了灵心的方向。
在叩问中,独处缩短了与灵心的距离,让我们有机会找回最初的自己。
独处,让我们在思考中迸发智慧的火花。
乔布斯有间冥想屋,那里乔布斯在独处中找到了灵感,诞生了独一无二能引领世界潮流的电子产品。
诚然你不必去改变世界,然而一次独处能让我们思考,人们又何尝不是在思考中进取,在思考中缩短与灵心的距离呢?一次独处,足矣。
独处的妙处作文

独处的妙处作文独处的妙处作文【篇1】独处的妙处作文独处,是一种深邃的宁静,是心灵的栖息地。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独处如同一片净土,让人得以沉淀,反思自我,重塑灵魂。
独处之时,仿佛置身于一座无形的自习室,四周寂静无声,唯有思想在脑海中激荡。
此时,灵感如泉水般涌现,思绪如飞鸟般翱翔。
独处让我们有机会与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倾听那被日常琐事掩盖的声音。
正是在这片宁静中,我们得以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前行的方向。
独处不仅是自我提升的契机,更是心灵的疗愈。
它让我们从繁杂的事务中抽离,享受片刻的安宁。
独处时,我们可以放下伪装,卸下重担,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正如一位智者所言:“独处是心灵的修行。
”在这修行中,我们学会了与孤独为伴,学会了在孤独中成长。
独处的时光,犹如一位无声的导师,教会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
它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重新定义生活的意义。
通过独处,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完善。
此外,独处也是一种创造力的源泉。
在独处的时刻,我们的思维不再受到外界的干扰,能够自由地驰骋于想象的天地。
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和科学发现,正是在独处的状态下孕育而生。
独处给予我们空间去探索未知,去追寻那些被忽视的灵感火花。
然而,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
它是一种积极的选择,是一种与自我深度交流的方式。
在独处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在内心的宁静中找到力量。
独处让我们更加珍惜与他人相处的时光,因为我们懂得了独处的价值。
总之,独处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是心灵的净化。
它让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清醒,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独处的妙处,唯有亲身体验,方能深刻体会。
通过独处,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还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人。
【篇2】独处的妙处作文在喧嚣的尘世中,独处如同一片宁静的湖泊,让人心灵得以沉淀。
独处并非孤独,而是一种与自我对话的艺术。
它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衡与安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周国平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
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
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
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
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
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
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
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
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
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
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
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
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
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
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
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
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
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
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
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自由的独处
每天行色匆匆,步履沉重,在尘世里忙碌,挤公交、开会、加班、赶材料,“慢”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我几乎无暇停驻脚步去看一朵开得心动的花,无法专心致志地阅读一本心仪的书。
苏东坡《赏心十六事》曰:行舟夜话濯足看山,闲行微笑闻钟吹箫,晨兴茗香午倦藤枕,汲泉烹茶抚琴知音……等等乐事恍如世外,令人身未动心已远。
可能正是因为他的精神自足、出类拔萃,才宁愿引退归隐。
而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正由慢变快,网络寸步天涯,光影穿越时空,获得别人的认可成为衡量自己社
会价值的重要标准。
看《出彩中国人》青春励志,精彩又无奈,颇觉得一个人的运气就在三位达人手心攥着,大有几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世故可玩味。
识人用材,真的是在几米舞台、花十几分钟、用两次评判就可以搞得定吗?还是朱清时教授不玩假,他说成功的最大因素是机遇。
没有机遇,再怎样都不行。
莫言说,一个作家最好的状态就是独往独来。
“只有独往独来,才有可能冷眼旁观。
只有冷眼旁观,才有可能洞察世态人情。
只有洞察世态人情,才有可能创造出好的小说或者别的艺术作品。
”虽然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探求真理之路,必要一步步历经柳暗花明山重水复的艰难疑虑,才得偿“又一村”所愿的明亮豁达。
“说他人不如说自己,写人事不如写心情。
”沈从文后期不再写作而去研究文物,是为了少些是非,是无可奈何的孤独。
“与尚未写成的书单独相处,就是仍然处在人类的最初睡眠中。
就是这样。
也是与仍然荒芜的写作单独相处。
”是杜拉斯描述的《写作》。
孤独好比写作一样,永远没有参照,它仿佛刚出世,独特得让人不可思议。
有多远的路呢?相见不得见,山一程水一程。
有多久的思念?时间不依不饶,无始无终,不给我们答案。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生活是什么?是七天一周的轮回,还是四季更迭的流转;是衣食住行的循环,还是生老病死的牵绊。
我们能够独坐寂寂一隅,看春花秋月,万物会逢,也可以行走千山万水,任凭静动相宜,天涯转眼咫尺。
叔本华认为:幸福莫过于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
他说:“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然的。
”有的孤独像高不可攀的艺术品,遥不可及,不能碰触。
正如古代帝王称自己为“寡人”“孤”“朕”,既是显示尊严高贵,也在凸显“只有一个”的差别。
撇开阶级制度、等级命运不说,这尘世间仅次于健康的至高无上的恩物,是让心寻觅到原初的、与自己本性相符的平和宁静。
不可否认,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群居与独处
人是喜欢群居的动物,实际上不光是人,大千世界好多有生命的个体都是相互吸引的。
异性相吸,成
群居与独处
忘了在哪里看过,采访一位宇航员,问“说如果被遗弃在一个没有生命的星球上并获得永生,但永远没有与其他智能生物接触的机会,你会做什么?”宇航员答:“选择写书。
”“那如果你的书永远不可能被读到呢?”“那我选择自杀……”
就是这样,人是彻彻底底的群居动物,鲁滨逊那样的日子怕谁也挨不住吧。
生活在热闹的都市似乎从来不缺少群体生活,聚餐、娱乐、出游……好的交流既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存在,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目中无人者是感受不到他人的,只顾在交往中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
相反过于谦卑也容易沦落为后者,将自己连同真实想法和感情淹没在别人的世界里。
群居是个永恒的主题,世博会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实就是“群居让生活更美好”,因为没有交流,就如同站在荒原呼喊却听不到回声,没有共鸣,没有升华的的好点子,没有创新。
那么另一种方式呢?独处不一定要脱离群体,“大隐隐于市”也是一种独处的境界。
独处是为了腾出心里的空间来处理从外界接收的信息,是为了让思想可以更深刻。
独处是挖掘内心渴望的时刻,这个时候只有自我。
网上很煽情的那句“你永远看不到我最爱你的时候,因为那只存在于你我分开之时”。
我始终觉得,只有在自己一个人时或者和少数几个人畅谈时才会感受到最真切的自我。
现在不是有太多的时候,我们的声音都淹没在忙碌的日常琐事中了吗?无尽的课业,喧闹的网络生活,各种本可以推脱的琐事……不是说这些要被剔除,而是不要只沉浸在其中找不到自我。
开着微信,刷着网页,愣着神却没有明确的事情,这种经历多多少少谁都经历过吧,哪怕是短短几分钟。
时间就是这样无意义的流逝于内心的沉睡中。
此外自己偶尔也会把看书这种消遣当作一种任务,无形中削减了趣味。
余秋雨评《相约星期二》,说道出生活真正智慧的应该是一位老人,只是大部分老人行将就木时身边服侍的子女只是不迭的规劝老人省省心多休息。
即使老人的眼睛曾闪过一丝灵光身边也没有倾听者了。
说实话,世界已经足够热闹了,自己无意做别人的花边新闻,何况做好自己已经不易了。
这年头,大家都喊着要内心强大,但拥有真正强大之内心者我还没见过,身边很多优秀的让我佩服的人都在苦苦修行,我也不过是个刚入门的学徒。
只愿做喧嚣尘世的一湖水,如果可以,修得深沉宁静,只待未来某个风雨之夜将湖心的激流化作惊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