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分类、分区与编图
地质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PPT精选文档66页

蜀 南 竹 海
黄 果 树 瀑 布
15.01.2020
15.01.2020
15.01.2020
15.01.2020
长江三峡
15.01.2020
15.01.2020
15.01.2020
15.01.2020
15.01.2020
15.01.2020
思考:路南石林,黄山迎客松,园 林, 碑刻分别属于哪类景观?
科学教育文化设施、休疗养和社会福利设施、 动物园、植物园、公园、体育中心、运动场馆、 游乐场所、节日庆典活动、文艺团体、其他消 闲求知健身活动
购物类
市场与购物中心、庙会、著名店铺、地方产品、 其他物产
15.01.2020
江 西 三 清 山
15.01.2020
九寨沟彩池
15.01.2020
15.01.2020
15.01.2020
知识拓展—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
自然遗产(4项) -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四川黄龙风景名胜区 -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
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山东泰山 -安徽黄山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福建武夷山
15.01.2020
知识拓展—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
林、湖泊组合成的幽
美的自然风光,同时
也孕育了一群古朴、
神秘的藏族同胞,九
寨沟就是因为有九个
藏族村寨坐落在这高
山湖泊群中而得名的。
15.01.2020
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九寨沟美丽的风景 不是某个单独的旅 游资源构成的。除 了最著名的五花海、 火花海、卧牛海、 犀牛海、金铃海、 孔雀海等湖泊和诺 日朗、树正、珍珠 滩等瀑布水景外, 还有皑皑雪峰;森 林和大熊猫、金丝 猴、扭角羚等国家 珍稀动物;藏族村 寨和风俗民情。这 些自然古朴的自然 和人文景观共同搭 建成为川西高原独 特的旅游资源构 架——九寨沟旅游 景观资源 ,使之成
中国旅游地理一自然旅游资源

(二)气候气象与天象旅游资源
1、云霞 2、佛光、蜃景
佛光:是光在云层上产生的衍射现象 蜃景:光在大气层的折射形成的 3、日食月食 4、极光
泰云山海日玉出盘 海市蜃楼
三清山佛光
(三)水体旅游资源
1、水体旅游资源 2、湖泊旅游资源 3、泉水旅游资源 4、瀑布旅游资源 5、特殊河口涌潮景观
湖泊旅游资源
风景名山:
风景秀丽、生态良好、造型奇特、物种 稀有、游客认可。
(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1、地质旅游资源
地质构造、标准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点、 自然灾害遗迹。
2、地貌旅游资源 名山:五岳、宗教名山、风景名山 典型地貌景观:花岗岩地貌景观、岩溶地貌
景观、丹霞地貌景观、石英砂岩地貌景观、熔 岩地貌景观、变质岩地貌景观、黄土地貌
1、生物景观类 植物群落:森林群落、草原群落、湿地群落 植物景观:珍稀植物、古树名树、风韵植物、
花卉 动物景观:珍稀物种、迁飞动物、观赏动物 2、自然保护区
视频文件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二)气候气象与天气旅游资源 (三)水体旅游资源 (四)生物旅游资源
(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1、地质旅游资源
地质构造、标准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点、 自然灾害遗迹。
2、地貌旅游资源 名山:五岳、宗教名山、风景名山 典型地貌景观:花岗岩地貌景观、岩溶地貌
湖泊构造:
1、构造湖(世界最深的构造湖:贝加尔湖,最 深处达1637米)。
2、火山湖(长白山天池) 3、堰塞湖(世界大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 4、河迹湖(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 5、冰川、风蚀湖(甘肃月牙湖) 6、人工湖(浙江千岛湖)
鄱杭阳洱州湖海西湖
设计一张新的中国旅游资源区域划分图

1、设计一张新的中国旅游资源区域划分图,说明分区依据与理由.旅游区划分的主要原则是:①旅游点线联系的紧密性。
旅游点是旅游者游览观光的客观对象,为使旅游者在一定时间内能游览更多更好的旅游点,需将相互毗邻的若干旅游点串通起来形成旅游线,然后再将相互衔接的若干旅游线联成网络就构成旅游区.②旅游服务设施配套的完善性。
旅游设施一般包括旅馆、餐厅、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网点、游乐场所等,它是旅游者游览观光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为使旅游者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能顺利地游览各个旅游点,就必须有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
每个旅游区至少要有一个旅游中心,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依托。
旅游中心是旅游区的核心,是大批旅游者进出的集散地,旅游设施应特别完善;要有足够数量、等级较高的旅馆、餐厅;要有通往各旅游点的便捷交通,最好有沟通国内外的飞机场;要有现代化的邮电通讯设备;要有规模较大的购物中心和旅游商店;要有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游乐场所等.旅游区内各主要旅游点,也要有满足过往游客或暂住游客需要的某些服务设施.③一定行政区划的完整性。
划分旅游区的主要目的,是为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搞好各旅游区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合理组织和管理旅游事业服务.综述华北地区长城的分布与建筑特色。
(1)虎山长城:分布:虎山位于丹东市城东十五公里的鸭绿江畔,是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景区,隔江与朝鲜的于赤岛和古城义洲相望.虎山是突起于鸭绿江与爱江交汇处的一座孤山。
在明清的时候称作虎耳山,到了近代称作虎山。
虎山整个山体形如一只卧虎,而两座形状相似、海拔相近的主峰恰似虎头上的双耳,所以又称“虎耳双峰”。
虎山因山势险要且阻断东西交通,南控鸭绿江水路,所以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为兵家的必争之地。
建筑特色:过街城楼:过街城楼楼高23﹒6米,共五层,其中主体三层,上面两层称为箭楼。
马道:马道宽四米,马道东面的墙叫做垛口墙。
垛口的边缘都是45°角的"V"字型,这样既缩小了垛口的宽度,又增大了视野范围和射击范围。
3-1华中旅游资源区

42
葛洲坝水利 枢纽工程
位于宜昌市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 约3千米。大坝全长2595米,坝 顶高70米,宽30米。是我国长江 上第一个大坝,也是长江三峡水 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11/24
43
神农架林区—位于鄂西边陲,是我国内陆保存完
好的唯一一片绿洲,也是当今世界北半球中纬度内陆 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富特 色的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动植物区系成分丰富 多彩,古老、特有而且珍稀。
2015/11/24
47
太和宫
2015/11/24
48
鸡泥桃花鱼
八卦汤
清蒸武昌鱼
襄樊缠蹄
2015/11/24
49
长江中下游南岸
江西次 旅游区
“吴头楚尾,粤户闽庭”
世界遗产2处(庐山、三清 井冈山景区),4A级31处
红色旅游
山),5A级2处(庐山景区、
2015/11/24
50
位于赣江与抚江的汇合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始 建于唐永徽4年(653年),唐太宗之子“腾王”李元婴 任洪州都督时创建,因得此名。主体建筑9层,净高57.5 米,顶层平面为十字交叉型,南北80长米,东西宽140米。 “飞阁流舟,下临无地”。
都市会展旅游等旅游产品。
2015/11/24
12
4、国内重要的客源地与目
区域旅 游特色
的地
人口分布密集(人口占比12.8%, 面积占比5.9%)。城市化水平较 高,经济发展迅速,是潜力巨大 的国内客源地。优势旅游资源明
显,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2015/11/24 13
洞庭湖之南(湖南)
湖南次 旅游区
湘江贯穿南北(湘)
水文景观多(“千湖之省”)
中国旅游地理华东旅游资源区

2021/3/6
32
坐北朝南,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 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 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其 中,祭堂为仿宫殿式建筑。
中山陵
2021/3/6
33
位于苏州市,是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 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中国四大园林之一。以水为主, 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天下园林之 母”。
30
江苏次 旅游区
山水、园林景观在全国占据重 要地位。城内小桥、流水、巷 深、人家,充满水乡情调。 “东方的威尼斯”
2021/3/6
31
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 生(1866-1925)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位于南京 市东郊紫金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
中山陵 景区
2021/3/6
21
西湖风景区—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有
“人间天堂”之称。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 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2021/3/6
22
• 一湖:西湖
• 二峰:南高峰、北高峰
• 三泉:龙井泉、虎跑泉、玉泉
• 四寺:灵隐寺、净慈寺、圣因寺、昭庆寺
• 五山:孤山、凤凰山、玉皇山、宝石山、吴山
拙政园
2021/3/6
34
位于苏州城东南,以河成街,古朴幽静,保存着900年 前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貌和格 局。著名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桥。
周庄
2021/3/6
35
富安桥
2021/3/6
36
双桥
2021/3/6
37
位于南京秦淮河西。是一座有着1500年悠久历史和丰 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 “江南第一名湖”、 “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
我国旅游地质的特点与分布

我国旅游地质的特点与分布我国旅游地质的特点与分布我国旅游地质的特点与分布地质旅游资源: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古地理环境演变、古生物进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岩体、构造形迹、矿床、地貌景观等景象,具有观赏、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价值,对游人产生了某些吸引力,这便是地质旅游资源。
地质旅游资源可分为:典型地质构造形迹(如台湾东海岸清水大断崖)典型标准地层剖面(如天津蓟县中古元古界地层剖面)、奇特的岩石和矿物(如太湖石)、古生物化石点(如山东临朐山旺中新统化石点)、火山遗迹(如云南腾冲火山)、地震遗迹(如唐山地震遗迹)、古人类文化地质遗迹(如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
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景观,如古冰川遗迹、古河流遗迹、古湖泊遗迹、古海蚀崖与古海积沙堤遗迹等,称外力地质旅游资源。
亿万年地质变迁所赋予的地球外貌,又日夜不断地受到大自然水流与风力的刻蚀,在许多地方塑造出千奇百怪的形态,形成了各种特殊的地貌,例如:河谷地貌、岩溶地貌、冰碛地貌、风蚀地貌等等。
千姿百态的地貌造就了许多旅游名胜,如举世闻名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中国云南的石林、贵州的地下溶洞等等。
甲秀天下的桂林山水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
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地质景观,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地质资源逐渐变成了人们旅游观赏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的内容。
旅游地质在我们国家也是蓬勃发展。
旅游资源一般按成因或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类。
通常在旅游资源中自然旅游资源都是重要基础,人文旅游资源多依附于它,然而,自然旅游资源中又以地质学资源为其主体。
正如有的人说的好:还很难找到完全不具备地质因素的自然旅游资源。
因此,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地质旅游已成为其不能阻挡的发展趋势。
地质与旅游有机结合,将地学知识融于旅游资源中,将会使旅游资源更具生命力,提高欣赏层次;同时也有利于地学知识的普及,增加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旅游地理:第04章_自然旅游资源

海蚀洞
B、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穴
海蚀崖 海蚀蘑菇 杭州湾以北多沙岸,以南多岩岸
昌黎黄金海岸
澳门黑沙踏浪
红树林
海蚀柱
海蚀洞
3、冰川地貌
由 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侵蚀作用:冰斗、角峰、刃脊、峡湾、羊背石等 堆积作用:冰碛丘陵、终碛堤、鼓丘、冰砾扇等
第二节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一、水体资源与旅游
瑞云峰(苏州市)
玉玲珑(上海)
4、流纹岩地貌
地貌特点:山青水秀,造型多,变化莫测 雁荡山:古火山岩地质基础
台风雨 植被的点缀彩绘
5.熔岩地貌
• 熔岩地貌是地下岩浆涌出地表凝固所形成的地貌。 形态:熔岩塔、熔岩洞、熔岩陷谷、绳状熔岩、波状熔岩等 特征:具有熔岩的流动构造
分布: 中国熔岩地貌主要分布在3个地带:
第四章 自然旅游资源
学习目标:
• 掌握主要自然旅游资源的成因和特点 • 熟悉各类自然旅游资源旅游价值和分布概况
第一节 地貌景观旅游资源
一、地貌旅游资源概念
地貌是地球内、外力相互作用于地表物质的结果,是地 球上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地貌是构成区域风景总特征的 基本条件
地貌旅游资源是具有观赏价值和一定吸引功能的地)地貌旅游资源形态分类系统
• 山岳旅游资源:观赏型和登山探险型山岳 • 平原旅游资源 • 高原旅游资源 • 盆地旅游资源
以山岳旅游资源最丰富独特。
1、花岗岩地貌
球状风化剥落,圆浑:黄山、华山、九华山、恒山、 莫干山、泰山、天台山、普陀山、崂山等…… 高山型:球状块石累叠的山峰,新构造运动强烈,属伟 晶花岗岩,差异性大 低山丘陵型:地貌呈馒头状,花岗岩颗粒均匀,各方向 风化程度均匀,层状剥蚀
环蒙古高原带 青藏高原带 环太平洋带
中国八大旅游片区详解ppt课件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人文旅游资源
天
• 古代建筑
坛
宫殿建筑
礼制建筑
楼阁建筑
曲 阜 孔 庙
人文旅游资源 滕
王
• 古代建筑
阁
宫殿建筑
礼制建筑
楼阁建筑
黄 鹤 楼
人文旅游资源
• 古代工程
灵 渠
军事防御工程——长城
水利工程
古代路桥
坎 儿 井
人文旅游资源
华
• 古代工程
山 栈
军事防御工程——长城
道
水利工程
古代路桥
驿 道
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火成岩,属深层侵入岩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红色砂岩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