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避难硐室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6页
避难硐室使用操作规范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永久避难硐室)使用操作规范灵石红杏旺盛煤业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十二月目录一、使用操作步骤: (1)1、防爆密封门开启 (1)2、进入过渡室的操作 (1)3、进入生存室的操作 (1)4、压风供氧系统操作 (2)5、压缩氧供氧系统操作: (3)6、温湿度控制系统的操作: (4)7、空气净化系统的操作: (5)8、照明操作: (6)9、航空隔臭马桶使用操作: (6)10、食品及饮用水的使用 (9)二、特别提示 (10)1、发生灾变时,受灾人员应快速有序进入避难硐室,避免发生踩踏; (10)2、进入硐室的受灾人员应保持静坐状态,如有伤员需要救治,应放在急救担架上进行; (10)3、硐室内备用矿灯应避免同时大量使用以节省电力; (10)4、在待援期间应间断性敲打铁器或岩石,发出求救信号; (10)5、如井下通讯未遭破坏,应及时与地面指挥场所联系,报告灾情及受困人员; (10)6、待援期间受灾人员所需食物及水应统一调配、统一管理,食物及水的消耗量参照使用说明书; (10)7、待援人员如出现CO中毒现象应按照急救箱内说明要求进行急救; (10)8、进入硐室后应首先熟悉本规范,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10)9、硐室内设备操作应由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人员完成; (10)10、救援人员到达后应听从救援人员指挥逃离灾区。
(10)一、使用操作步骤:1、防爆密封门开启按照防爆门上箭头指示方向旋转防爆密封门的手轮3~5圈,待防爆密封门插舌与门框完全脱离后,打开防爆密封门,受灾人员依次、快速进入过渡室,进入过渡室后应立即关闭防爆密封门,确保外界有毒有害气体不再进入硐室内。
2、进入过渡室的操作受灾人员进入过渡室后,应立即打开过渡室内的CO及O2测定器,观察过渡室内的空气成分是否适合摘下自救器,同时打开位于过渡室内的压风供氧管路球阀,观察井下压风管路是否被破坏,如判定压风管路完好,打开气幕及喷淋系统的球阀开关,对进入过渡室内的人员进行空气清洗,如果发现井下压风系统气压不够或无气压,应关闭压风管路球阀,并打开压缩空气汇流排的球阀,利用备用的压缩空气对进入过渡室的受灾人员进行空气清洗,大约2分钟后关闭压缩空气汇流排球阀,打开第二道密闭门进入生存室。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操作指南

生存硐室内的电话可以直接与矿调度室进 行通话,以便了解生存硐室内避险人员的 生存状况。 另外,硐室内还配有KT103型救灾通信装 置,可实现在通讯线路被破坏后硐室内与 外界的沟通联系功能。
CCTEG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
Shenyang Branch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Group Corp
CCTEG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
Shenyang Branch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Group Corp
CCTEG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
Shenyang Branch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Group Corp
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防护时间(h) 额定防护时间内:硐室外温度不
大于35℃时 (其中可承受55℃外界高温6h)
压缩氧供氧
相对湿度
96
生存硐室内温度不大于35℃
0.5L/min•人 氧气浓度在18.5%~23%之间可调
不大于85%
硐室内舱外相对压差
100Pa~500Pa
CO2吸收能力 CO处理能力
不低于0.5L/min•人 20min内将CO浓度由0.04%降到0.0024%以下
CCTEG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
Shenyang Branch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Group Corp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操 作指南
CCTEG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
Shenyang Branch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Group Corp
临时避难硐室使用说明书

临时避难硐室使用说明书一、临时避难硐室(一)临时避难硐室的作用临时避难硐室的作用是指在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突出等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
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二)临时避难硐室使用条件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等灾变情况下,当灾害无法控制时,灾变区域人员应以佩戴自身携带的隔绝式自救器循相应的避灾路线尽快撤至地面为最高原则,只有出现以下情况时,才可就近撤至避难硐室,在避难硐室的掩护下成功逃生或等待救援,以保障生命安全。
1、灾变情况下,灾变区域安全出口被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冒顶等封堵,人员无法撤出时,应就近撤至避难硐室,在避难硐室的掩护下成功逃生或等待救援。
2、灾变情况下,灾变区域人员循相应的避灾路线尽快撤至其它安全地点的过程中,其自身携带的隔绝式自救器安全防护时间不足,无法保证能安全撤至其它安全地点时,人员进入避难硐室更换自救器,然后再循避灾路线尽快撤至其它安全地点。
(三)主要技术参数额定防护人数 15~50 人额定防护时间 h 大于96硐室内温度℃不大于35压缩氧气供氧0.5L/min•人隔绝式自救器数量个不少于15个矿灯数量台不少于15台生存硐室内氧气浓度在18.5%~23%之间相对湿度不大于85%(四)避难硐室操作说明灾变发生后,避险人员应按救灾路线图的指示迅速前往避难硐室,进入避难硐室时,要迅速有序。
进入硐室后打开压风管路阀门,关闭隔离门,及时通过硐室内直通地面安全生产信息中心电话与地面救援指挥中心联系,及时准确地报告遇险人员的数量和健康状况、硐室内条件及事故发生情况等相关信息,等待救援。
二、临时避难硐室内设施操作说明(一)自救器配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所有入井人员佩戴隔绝式自救器。
硐室内配备不少于15个隔绝式自救器,以备现场人员自救器防护时间不足,更换自救逃生。
避难硐室使用操作说明

避难硐室操作流程步骤说明一. 气幕系统操作步骤:1、第1个进入的人,右旋打开气瓶阀门。
2、然后右旋管路阀门。
3、气幕系统通过联动开关,形成自动喷淋系统。
维护保养:1、高压空气瓶及其连接管路,每天应由专人检查其气压情况、连接密封状态,确保各关键部件在必要时能正常工作。
2、每月对配备的高压气瓶进行1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力低于额定压力的95%时,应及时更换。
每3年对高压气瓶进行1次强制性检测,每年对压力表进行1次强制性检验。
压力表气幕管路气瓶阀门管路阀门图1 气幕系统示意图二.压风系统操作步骤:1、进入过渡室开启压风阀门1。
2、向外拉出减压阀手柄,旋转手柄调整减压阀压力为0.1~0.3MPa。
3、打开减压器后的手动阀门。
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压风管路连接处漏气,及时更换密封。
2、定期开启硐室外压风管路上阀门,排除管内的污垢,放置堵塞减压器。
减压器手柄压风管路压风阀门2减压器压风阀门1三级过滤图2 压风系统示意图三.供氧系统操作步骤:1、在关闭与外界相连的压风系统的同时,准备开启压缩氧气供氧系统;检查所有连接管路阀门,确认无损坏后可以使用;2、开启时向右旋转气瓶阀门至全部开启;然后旋转气瓶微调阀门,同时观察压力表至0.3MPa 停止。
3、当氧气测量值到达22%时,关闭1-2组供氧装置开关阀门;4、当氧气测量浓度到19%时,加开1-2组供氧装置开关阀门;5、保证氧气浓度在19%~22%之间。
维护保养:1、高压氧气瓶及其连接管路,每天应由专人检查其气压情况、连接密封状态,确保各关键部件在必要时能正常工作。
2、每月对配备的高压气瓶进行1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力低于额定压力的95%时,应及时更换。
每3年对高压气瓶进行1次强制性检测,每年对压力表进行1次强制性检验。
压力表气瓶阀门气瓶微调阀门图3 供氧系统示意图四.防护密闭门操作步骤:1、当出现紧急状况需要避险时,首先,井下人员冷静判断,确定是否可以在危险、危害到达前脱离矿井,如不能迅速脱离矿井,不能升井的人员进入避难硐室;2、防爆密闭门把手向上为开启,向下为关闭;3、防爆密闭门中间设有紧急逃生窗口,四个螺栓进行紧固,当防爆密闭门无法开启,用悬挂在门上方的把手,打开紧固螺栓,开启紧急逃生窗口逃生;维护保养:1、看管硐室的人员每天查看门的连接处,是否活动灵活,连接件是否有损坏,发现损坏及时更换。
在避难硐室内避难时注意事项

在避难硐室内避难时注意事项避难硐室是一种特殊的避难场所,用于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提供安全的庇护所。
在避难硐室内避难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自身安全。
1. 避难硐室的选择:选择一个坚固的避难硐室,确保其能够抵御强烈的冲击和压力。
避免选择在地下室、阁楼或较薄弱的建筑结构中的避难硐室。
2. 进入避难硐室前的准备:在进入避难硐室之前,确保你带上足够的食物、水、药品、急救包、手电筒和移动电话等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应急工具。
3. 避难硐室的通风和空气质量:在避难硐室内,确保有足够的通风设备和空气过滤器,以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
如果可能的话,定期检查和更换过滤器,以确保其有效性。
4. 避难硐室的防火设施:避难硐室内应配备灭火器和其他灭火设备,以应对可能的火灾情况。
同时,应确保避难硐室内没有易燃物品,以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
5. 避难硐室的紧急出口:在避难硐室内设置紧急出口,并确保出口通畅。
在紧急情况下,如果需要迅速撤离避难硐室,应熟悉并掌握紧急出口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6. 避难硐室的避难时间:在避难硐室内,根据紧急情况的具体情况,决定避难的时间长度。
如果外界情况允许,应尽量及时离开避难硐室,以避免持续避难导致的食物、水和空气不足等问题。
7. 避难硐室的信息获取:在避难硐室内,及时获取外界的信息和指导。
可以通过无线电、电视、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紧急情况的最新进展和救援指示,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8. 避难硐室的安全交流:在避难硐室内,保持与他人的安全交流,互相提供帮助和支持。
如果有家庭成员、邻居或其他人一同避难,应确保大家保持联系,共同应对紧急情况。
9. 避难硐室的精神抚慰:在避难硐室内,由于环境的封闭和压抑,可能导致情绪的不稳定和心理压力的增加。
因此,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如阅读、游戏、交谈等来缓解压力和提高士气。
10. 避难硐室的出口检查:定期检查避难硐室的出口,确保其畅通无阻。
同时,还应定期检查避难硐室内的设备和物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充足供应。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的使用说明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的使用说明一、永久避难硐室的设施及系统永久避险硐室(主要配套设备及型号:生命保障系统:ZYS0231;避险硐室防爆门:262DT12-00)由过渡室、气瓶室、配电室、卫生间、生存室五部分组成,可容纳100人同时避险。
其中4煤永久避险硐室布置在辅运大巷9#联巷、距1#副斜井底1950m处;4上煤永久避险硐室布置在1#辅运大巷与胶带大巷之间,位于41104运顺联络巷以北30m处。
(一)避难硐室内部结构4煤永久避险硐室主硐室(生存室)长度26m,宽度4m,高度3.1m,断面积10.8m2,使用面积104m2。
4上煤永久避险硐室主硐室(生存室)长度28m,宽度4m,高度3.1m,断面积10.8m2,使用面积112m2。
永久避难硐室次硐室由过渡室、气瓶室、配电室、生存室、卫生间五部分组成,可容纳100人同时避险,满足矿井紧急避险需求。
1.过渡室是避险人员进入生存室的必经通道,在过渡室内安装有气幕装置及喷淋装置。
2.气瓶室及配电室用于存放制冷剂钢瓶、高压氧气瓶、高压空气瓶及电器设备,为整套系统提供能源,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不得进入气瓶室及配电室,在人员需要避险时,避难硐室操作人员接到调度指挥中心的紧急指令后提前进入气瓶室及配电室,开启相关设备、阀门等,保证避险系统正常启用。
3.生存室为避险人员生存场所,可容纳100人,座椅下为储物箱,用于存放二氧化碳吸附剂、一氧化碳吸附剂、矿灯、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等;在生存室内安装有供氧单元、降温除湿单元、压风控制单元、电话、照明灯、摄像仪、环境监测仪表等,为人员紧急避险提供必要生命保障。
(二)避难硐室系统结构避难硐室系统结构共分为八部分:过滤降温除湿系统、供氧系统、压风系统、气幕喷淋系统、通讯系统、环境监控系统、供电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及附属系统。
1.过滤降温除湿系统:降温除湿净化系统为硐室内部降温及空气净化,包括二氧化碳制冷剂钢瓶350支,过滤降温除湿装置8套,二氧化碳吸附剂450桶,一氧化碳吸附剂5KG,汇排流35根。
煤矿避难硐室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6页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使用方法1、旋转左侧门把手,打开过渡硐室门,进入过渡硐室,进入后立即从里把过渡硐室门关闭。
2、当人员进入过渡硐室后,首先打开所有空气钢瓶阀门(注:要把所有钢瓶阀门打开到位),空气由气幕向外喷出进行洗气,洗气过程大约20—30秒(注:每次过渡硐室洗气人数不得超过8人)3、洗气后,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正压状态时空气减压器已经预设气压为0.3MPa,请勿改动!如果压力低于0.3 MPa时,调整减压器使低压表数值至0.3MPa。
4、打开位于过渡硐室两侧全部压缩O2钢瓶(蓝色)阀门(逆时针为打开,顺时针为关闭)。
5、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正压状态时O2减压器已经预设至0.4MPa,请勿改动!如果压力低于0.4 MPa时,调整减压器使低压表数值至0.4 MPa。
6、打开辅助硐室门(在此过程中应佩戴自救器)进入后关闭二氧化碳硐室门。
7、打开全部CO2钢瓶(灰色) 阀门,(逆时针为打开,顺时针为关闭)打开CO2气瓶控制阀门。
8、回到过渡硐室后迅速关闭二氧化碳硐室门。
9、旋转通往生存硐室门的左侧门把手打开,打开过渡硐室门进入生存硐室。
10、在压风管路完好状态时采用压风供氧,开启压风出口“三滤”置后的阀门,听到消音器发出声音确认有压风吹出即表示此时压风供氧系统已开启。
(硐室内一共有4个压风供氧出口均需打开)11、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正压状态时压风供氧的减压器及流量计均已设置好,请勿随意改动。
12、压风“三滤”装置设置有自动排污口,请勿随意触碰,防止堵塞。
13、在压风管路被破坏的情况下,打开生存硐室两面O2流量计的控制阀门。
并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正压状态时表示压力已经设置好,请勿改动。
14、打开生存硐室两侧的两个O2流量计(逆时针开大,顺时针为关小),将流量计设置为:人数×0.5L/min。
流量计出口有气体喷出时即表示O2已经供给。
15、完全打开液态CO2管路主控阀门(阀门手柄逆时针为打开,顺时针为关闭)16、检查并确认液态CO2压力,高压表数值应大于600PSI。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说明书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说明书煤矿永久避难硐室操作明书一进入避难硐室流程1. 收到灾害警报后,硐室内值守人员迅速按下二号门或三号门上的系统启动按钮,使系统进入救灾模式。
2. 避难人员以小组的形式排队进入硐室,每小组十人。
队伍两端的人员负责开启关闭防爆密闭门。
一号门(四号门)关闭后,整组人在喷淋系统下接受一分钟的压气冲洗后,进入生存区。
待二号门(三号门)完全关闭后,下一组一相同流程进入生存区。
3.人员进入生存区后,打开呼吸面罩压气阀门,使压气进入生存区,保证人员呼吸。
4.从储存柜中取出化学吸附剂,撕开包装后倒入空气净化剂料斗。
二特殊情形处理方法1. 声光报警器发出“风流短路请关闭防爆门”,此时风流已经短路,需至少关闭一道防爆密闭门。
2. 声光报警器发出“请打开氧气瓶阀门”,则打开压缩氧气瓶阀门(或者撕开化学制氧药剂包装)。
3. 氧气传感器发出报警,表明氧气浓度过低而系统没有报警。
参照步骤2进行操作。
4.当有人员使用集便器,为消除异味,打开第一过渡区内的气动风机,加速空气循环。
5.当甲烷、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表明有害气体已经入侵到生存区。
所有人员第一时间带上呼吸面罩,调节减压阀至适宜呼吸为止。
三与地面通信联络1.井下配置三台电话机,其中一部通往地面钻孔:红色按键进行呼叫,绿色按键按住不松进行通话。
其余两部可联络井下各点及调度中心。
2.通过生存区内部的防爆显示器可观察到地面的救援情况,不需要任何人为操作。
附件永久避难硐室值守人员管理细则值守人员必须经培训后熟悉矿内相关制度,熟悉避难硐室内设备设施,并能熟练操作各种设备,同时应遵循以下工作要求后,方可上岗。
1、交班时必须遵循手拉手交接班,必须提前做好交班准备,并进行交班前的检查,检查上一班设备运行状况,避难硐室内发生的主要事件、遗留问题,以及下一班需要做的主要事项,不交代清楚不能进行交接。
2、接班时必须检查上一班设备运行状况、避难硐室内发生的主要事件等,对硐室的情况了解不清楚不允许交接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使用方法
1、旋转左侧门把手,打开过渡硐室门,进入过渡硐室,进入后立即从里把过渡硐室门关闭。
2、当人员进入过渡硐室后,首先打开所有空气钢瓶阀门(注:要把所有钢瓶阀门打开到位),空气由气幕向外喷出进行洗气,洗气过程大约20—30秒(注:每次过渡硐室洗气人数不得超过8人)
3、洗气后,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正压状态时空气减压器已经预设气压为0.3MPa,请勿改动!如果压力低于0.3 MPa时,调整减压器使低压表数值至0.3MPa。
4、打开位于过渡硐室两侧全部压缩O2钢瓶(蓝色)阀门(逆时针为打开,顺时针为关闭)。
5、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正压状态时O2减压器已经预设至0.4MPa,请勿改动!如果压力低于0.4 MPa时,调整减压器使低压表数值至0.4 MPa。
6、打开辅助硐室门(在此过程中应佩戴自救器)进入后关闭二氧化碳硐室门。
7、打开全部CO2钢瓶(灰色) 阀门,(逆时针为打开,顺时针为关闭)打开CO2气瓶控制阀门。
8、回到过渡硐室后迅速关闭二氧化碳硐室门。
9、旋转通往生存硐室门的左侧门把手打开,打开过渡硐室门进入生存硐室。
10、在压风管路完好状态时采用压风供氧,开启压风出口“三滤”置后的阀门,听到消音器发出声音确认有压风吹出即表示此时压风供氧系统已开启。
(硐室内一共有4个压风供氧出口均需打开)
11、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正压状态时压风供氧的减压器及流量计均已设置好,请勿随意改动。
12、压风“三滤”装置设置有自动排污口,请勿随意触碰,防止堵塞。
13、在压风管路被破坏的情况下,打开生存硐室两面O2流量计的控制阀门。
并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正压状态时表示压力已经设置好,请勿改动。
14、打开生存硐室两侧的两个O2流量计(逆时针开大,顺时针为关小),将流量计设置为:人数×0.5L/min。
流量计出口有气体喷出时即表示O2已经供给。
15、完全打开液态CO2管路主控阀门(阀门手柄逆时针为打开,顺时针为关闭)
16、检查并确认液态CO2压力,高压表数值应大于600PSI。
(1PSI=6.895Kpa)
17、打开过滤除湿降温集成装置左边的降温阀门TCV-1、2、3、4(逆时针为开,顺时针为关)。
18用开启阀门的数量控制送风量与制冷量,当生存硐室内温度不超过35℃时依次关闭TCV-2、3、4阀门,自行调节硐室内温度。
(阀门开启越多液态CO2消耗量越大)。
19、从座位下或辅助硐室内取出两盒CO2吸附剂,用刀具小心切开铝箔。
将吸附剂放置在过滤除湿降温集成装置中间指定的凹槽中。
20、从座位下取出一盒CO 吸附剂,用专用刀具小心切开铝箔。
将吸附剂放置在过滤除湿降温集成装置指定的凹槽中。
21、主硐室温度、湿度的调节参照硐室壁上温/湿度表格。
最佳状态是各参数在绿色区域内。
22、在硐室内指定位置设置有甲烷传感器,CO2传感器,CO传感器,O2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可通过读取各个传感器显示数值来确认生存空间环境状态。
23、设置光纤电话可以直接与矿调度室进行通话,以便救援人员了解生存硐室内的情况,启动救灾通讯电话,和地面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并及时、准确的汇报遇险人员数量,健康情况、硐室内设备运行及事故发生情况等相关信息,并保持和救援指挥中心的联系。
24、设置卫生间坐便,使用完毕踩下踏板,完成机械打包后关闭坐便。
储便盒装满后抽出把里面打包好的塑料袋取出放到指定位置。
25、在座椅下面备有压缩氧自救器,当外部环境允许逃离生存硐室时,或生存硐室内系统不足以保证避险人员生命安全时,避险人员应佩戴好自救器转移,在逃离或转移时前应仔细查看挂在生存硐室墙壁上的避灾路线图,以便迅速的逃离灾难或转移到安全地点。
26、在坐椅下面配备有矿泉水、压缩干粮、急救包、担架、常用
工具。
27、硐室内设置动力、照明电源。
启动方式:将箱体右侧面的隔离开关向右旋转至合闸状态。
注意事项
1、进入避难硐室前,先通过防火密封门上的观察窗口查看过渡硐室内是否有人,如果有人正在洗气,等其结束洗气进入生存硐室并密闭好生存硐室门后,硐室外的人方开打开过渡硐室门进入过渡硐室。
2、每次洗气人数不宜超过8人。
3、避难硐室正常运行状态下,应关闭CO2辅助硐室门。
4、采用压风供氧,硐室内共有4个压风供氧出口均需打开。
5、采用O2供氧,当O2传感器显示O2浓度低于18.5%或高于22%时,可缓慢旋转O2流量计的旋钮来调节硐室内的O2浓度。
6、当生存硐室内O2,CO和CO2浓度达到人体呼吸要求(O2浓度为18.5%至22%,CO浓度小于24ppm,CO2浓度小于1%。
)的安全浓度后,方可取下配戴的自救器。
7、在压风被破坏的情况下,温度控制阀TCV-1、2 、3 、4中始终有至少一个处于完全开启状态。
当生存硐室内的温度、湿度、CO 浓度,CO2浓度在安全范围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温度控制阀TCV-1、2 、3 、4开起的个数。
8、打开紧急气体旁路系统控制阀会加速CO2的消耗,从而缩短系统运行时间。
9、当生存硐室内CO2浓度无法降至1%以下、或吸附剂颜色变为浅紫色时,更换CO2吸附剂。
(生存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由二氧化碳传感器显示)
10、凹槽标识应和吸附剂标识(CO)一致,确保药剂放置到正确的凹槽中。
CO吸附剂一经充装放置,请勿更换或移除。
当生存硐室内CO浓度无法降至24ppm以下时更换CO吸附剂。
(生存硐室内一氧化碳浓度由一氧化碳传感器显示)
11、当生存硐室内O2,CO和CO2的浓度达到人体呼吸要求(O2浓度为18.5%至23%,CO浓度小于24ppm,CO2浓度小于1%。
)的安全浓度时,方可取下配戴的自救器。
12、食品为压缩饼干,一包四块(约5200千焦)每人每天4块
约为5200千焦。
饮用水为矿泉水,一瓶1500毫升,每人每天饮水量为1500毫升。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管理
及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
1、负责当班硐室各种仪器、设备工作状态检查,有问题及时处理或向有关领导汇报,填写仪器设备故障记录。
2、坚守岗位,监测信号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通知井下监测电工查找原因,填写值班记录。
3、认真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并向矿调度汇报。
4、了解掌握硐室现场情况,熟悉各种设备、阀门操作、救灾物资分布情况。
5、做好当班设备及硐室内、外卫生清理工作。
6、每班必须对压风、供水阀门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
使用管理制度
为在井下土法事故时顺利投入使用,根据《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规定,特制定如下井永久式避难硐室使用管理规定:
1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由信息中心负责日常管理,每班由专人负责看守,并现场交接班。
2、永久避难硐室内建立设备、物资登记博及人员进入登记博。
3、除检查、维护、物资供给及发生灾变,人员一律不准进入避难硐室。
4、进入永久避难硐室的各类人员在进室前和出室后必须向矿领导汇报,矿调度室做好记录,同时看守人员做好登记记录。
5、负责永久避难硐室专职管理人员每班对硐室内设备、物资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6、永久避难硐室的管理单位负责对超期的物资进行定期更换。
7、永久避难硐室外压风、供水阀门时刻处于完好状态,专职人员每班必须对压风和供水阀门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