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工厂化养殖中的成本分析与控制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简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利用循环水系统进行养殖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水循环使用,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还能够提高养殖效率。
本文将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原理、优势以及应用领域。
原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主要依赖循环水系统,其原理如下:1.水源供应:养殖场需要有稳定的水源供应,可使用自然水源或人工供水。
2.净水处理:养殖水需要进行净化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保证水质达到养殖所需的标准。
3.循环水系统:将净化后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养殖池或缸中进行养殖,同时通过排水系统将污水排出,形成闭合循环。
4.水质监测: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需要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达到养殖所需的要求。
如有必要,可以使用水质处理设备进行调节。
优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相比传统养殖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节约水资源:采用循环水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水的消耗。
养殖过程中,只需要补充少量的水,大部分水可以循环使用。
2.提高养殖效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能够提供恒定的水质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定期监测水质,及时调节和处理,可以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提高养殖效果。
3.环境友好:减少水的消耗意味着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压力,同时通过良好的水质调节和处理,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的废水排放,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小。
应用领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多个养殖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为常见的应用领域:1.鱼类养殖: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都能够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2.海鲜养殖:对于海洋中的贝类、虾类等海鲜,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能够模拟海洋环境,提供适宜的养殖条件,促进生长和繁殖。
3.水生植物养殖:如水稻、水果和花草等水生植物,通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可以实现节约用水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4.藻类养殖:藻类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通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可以大量生产藻类,用于食品、药品和能源等领域。
结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节约水资源、提高养殖效率的养殖方法。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流程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现代化的养殖模式,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来实现高效的养殖生产。
相比传统的开放式养殖方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具有更高的环境友好性和生产效率。
在这种养殖系统中,水质管理和处理、疾病防控、经济效益的平衡等问题都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流程,包括整个流程的概况以及涉及到的循环水系统、养殖设备和管理措施。
然后,文章将详细探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优势,包括其环境友好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减少资源浪费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优势。
接下来,文章将分析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主要观点和结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流程,明确其优势及挑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阐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概述、优势和挑战,我们将促进该养殖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引。
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流程:2.1 流程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现代化的养殖方式,通过有效管理和循环利用水资源,实现对养殖过程的控制和监测。
其基本流程包括:水质处理、鱼类生长、废物处理以及系统调节等多个环节,以确保养殖能够持续进行并达到最优的效果。
2.2 循环水系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的核心是循环水系统。
该系统由进水管道、过滤装置、增氧设备、温度调节器等组成。
首先,经过初步处理的自来水或井水从进水管道注入鱼缸或池塘中,然后通过过滤装置去除悬浮颗粒和杂质。
接下来,增氧设备会将空气注入鱼缸中以提高溶解氧含量。
最后,温度调节器用于维持适宜的水温。
2.3 养殖设备和管理: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使用特定的设备进行鱼类生长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设备包括:充氧设备、投料器、自动喂食器、定时排污装置等。
充氧设备用于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以满足鱼类的需求。
投料器和自动喂食器能够根据设定的时间和量为养殖物提供适宜的饲料。
循环水工厂化实用养殖技术

循环水工厂化实用养殖技术近年来,水产养殖技术日益发展成熟,伴随着水产野生资源的萎缩,工厂化养殖正得到迅速发展。
但随之发生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养殖成本上升、水产品抗生素残留严重超标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部分地区由于对地下水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导致水资源枯竭,进而导致整个养殖产业面临无法可持续发展的困难局面。
目前,水产养殖业内提出了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其是环境生态学、微生物学、养殖水化学、物理学、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运用,通过过滤、杀菌、活性炭吸附、生物降解、提高溶氧等方法来调控水质,从而提高水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
在国外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相关研究已较为成熟,并已经形成与之相关的设计、建设、操作等的一整套技术理论体系,其主要原理是水体循环利用,要求日均水利用率不低于95%。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具有节水、节地、集约化和排放可控的特点,符合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要求,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以下介绍几项实用技术1.固体悬浮颗粒物的去除1/ 4固体悬浮颗粒物的去除对于减少污染物质、降低生物过滤器等水处理单位的进水污染负荷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日常生产中需要在投饵后一小时水产动物达到排便高峰期时对鱼池内悬浮颗粒物进行集污排放。
固液分离器是去除颗粒物的主要设备,悬浮颗粒物去除率达到60%以上。
2.生物过滤器技术水中氨氮由鱼体排泄、食物残饵等原因产生,渔业水质标准要求水中氨氮不高于1ppm。
用生物过滤器来去除氨氮,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无毒的硝态氮,同时起到分解有机物的作用。
近年来,欧美等地先进国家做了很多关于生物过滤器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初步定量技术指标和经验设计参数。
根据以上了解,生物过滤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几下几个方面:2.1氨氮浓度。
生物过滤器一般适宜在低浓度氨氮条件下运行,并有试验中总结出的氨氮去除率公式为R=0.27C-0.08g/(m2*d)C=氨氮浓度。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中的成本分析与控制

1 . 。 5 7
1 循 环 水 工 厂 化 养 殖 系统 工 艺 流 程
循环 水工厂 化 车 间 是 钢 架 结 构 型 厂房 车 间 ,
3 车 间养殖 成本分析 与控 制
工 厂化 养 殖 主 要 成 本 来 源 于 饵 料 及 电 费 开
由养 殖池 区和水 质净 化 区两个 大 的部 分组 成 。循
支, 降低 养 殖成 本 是提 高工 厂 化 养 殖 经 济效 益 的
基 本措 施 。 3 1 科学 投喂 管理 、 . 控制饵 料成 本
饵 料质 量 、 用 效 率 和饵 料 的使 用 方 法 对 鲟 利 鱼 生长 和水 体 污染 具 有 重要 的影 响 , 在工 厂 化 车 间养 殖 过程 中饵 料成本 占 7 . , 投 喂 不科 学 62 若
残饵 和排 泄物 在水 体 中分 解并 消 耗 溶解 氧 , 解 分
一
2 工厂化车间养殖成本构成 情况
以面 积 为 2h 的 工 厂 化 车 间 养 鲟 1年 为 m 例 , 殖池 5 养 6口, 口面 积 1 0m。 池深 2 2m, 单 1 、 .
4 5
—
《 北渔 业 》0 i 第 l ( 河 21年 O期 总第 2 4期 ) 1
循环水工程成本控制方案

循环水工程成本控制方案一、前言循环水工程是一种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的工程模式。
在循环水工程中,水在生产过程中被循环利用,减少了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同时减少了废水的排放,起到了节约能源与减少污染的效果。
但是,循环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同样需要大量的投资与成本支出。
为了降低循环水工程的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需要对其成本进行合理控制。
本文将从循环水工程前期规划与设计、建设过程、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循环水工程成本的控制方案。
二、循环水工程成本控制方案2.1循环水工程前期规划与设计成本控制方案循环水工程前期规划与设计对于循环水工程的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在前期规划与设计阶段,应当合理利用场地,降低土地成本。
同时,应当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明确产品需求,从而避免盲目投资。
设计阶段应当尽量采用成熟的工艺技术,降低技术开发成本。
在设备选型与采购方面,应当充分考虑设备的性价比,选用合适的设备,并且避免购买过于昂贵的设备。
此外,设计阶段应当充分考虑工程的可持续性,尽量降低后期运营与维护成本。
2.2 循环水工程建设过程成本控制方案循环水工程的建设过程是成本控制的重点,也是一个关乎项目整体投资的环节。
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尽量降低人工成本,采用现代化施工技术,提高工程效率。
同时,应当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免建设周期过长导致的资金紧张和成本增加。
在采购材料方面,应当充分利用采购节约成本,选择优质、价格合理的原材料,并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量。
此外,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建立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避免后期的返工与修补成本。
2.3 循环水工程运营管理成本控制方案循环水工程的运营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
在运营管理阶段,应当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降低管理人员工资成本。
同时,应当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在能源消耗方面,应当采用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同时,应当建立完善的维护体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修与更换成本。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要点_概述及解释说明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要点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养殖方式,通过循环利用水体和科学管理方法,可以使养殖过程更加稳定和可控。
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具有节约用水、低排放、高产量等优势,已经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首先,在引言部分进行概述,明确文章要探讨的主题和重点。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中将详细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概念、原理,以及它的发展历史和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会详细解释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要点,包括循环水系统设计与运行原理、水质管理与监测控制以及养殖设备与工艺技术。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对该技术的优势进行分析,并讨论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包括其概念、原理、发展历史以及相关的要点解释说明。
通过对该技术的分析和评估,可以深入了解其优势和挑战,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提高人们对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认识和了解,推动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概述:2.1 定义和原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一种使用循环水系统进行养殖的方法。
它通过将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使养殖过程中所需的水量大大减少,同时实现对水质的控制和管理。
这种技术基于生物、机械和化学等原理,通过合理设计和运营循环水系统,确保养殖过程中良好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产量和健康状况。
2.2 发展历史: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并在之后不断得到了发展和推广。
最早应用该技术的是淡水鱼类的养殖行业,随后逐渐扩展到海洋鱼类、虾蟹、贝类等其他水产品的养殖领域。
近年来,由于其对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性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增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并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工厂化养殖投入成本及效益估算

工厂化养殖投入成本及效益估算
一、投入成本
1、硬件设备:臭氧杀菌消毒设备、沙滤器、蛋白质分离器、活性炭吸附器、增氧锥、生物滤器等。
1个标准车间建设投入约2000万元,其中设备投入1600万元(8组养殖池,每组配套循环水养殖系统设备1套。
2、水电费:车间正常运作,全年耗电量约为50万度,用水量约为12吨(换水3%/天)。
农业用电按每方0.6元/度,每年电费30万元。
800亩地可建成80座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总投资约16亿元,总水体10万立方。
二、养殖收益
1、石斑鱼养殖,每立方米水体产量可达90 kg,一个标准车间约1200 m3的水体年产量可达到108吨,按照100元/kg的销售价格,产值为1080万元。
80座标准工
厂化养殖车间年收益86400万元。
2、半滑舌塌养殖,每立方米水体产量可达21kg,一
个标准车间约1200 m3的水体年产量可达到25吨,按照300元/kg的销售价格,产值为756万元。
80座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年收益60480万元。
3、三文鱼养殖,每立方水体产量可达40kg,一个标准车间约1200 m3的水体年产量可达到48吨,按照120元/kg的销售价格,产值为576万元。
80座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年收益46080万元。
4、对虾养殖,每立方水体产量可达12kg,一个标准车间约1200 m3的水体年产量可达到14.4吨,按照120元/kg的销售价格,产值为172.8万元。
80座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年收益13824万元。
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设计

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设计目录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Abstrac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 第一章绪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利用PLC设计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利用PLC设计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二章工厂化养殖的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工厂化养殖的发展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2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3工厂化养殖的水质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4工厂化养殖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5本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1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2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3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4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5本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四章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1可编程控制系统与继电控制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1.1继电器控制的优点和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1.2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2 PLC设备选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2.1 PLC选型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2.2 PLC机型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3 变频器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4 水位传感器的选择及PID算法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4.1 水位传感器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4.2 水位PID算法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5 消毒方法的比较及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6 溶解氧传感器的选择及PID控制参数的设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7 固体废物去除设备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8 输入/输出点数分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8.1 输入/输出点数的估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8.2 输入/输出分配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9本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五章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1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1.1 STEP 7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1.2 PLC程序设计的常用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2程序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4本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致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水产品由于其营养价值丰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中的成本分析与控制
《河北渔业》20儿年第10期(总第214期)o经营与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1.10.021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中的成本分析与控制
任华
(湖北天峡鲟业有限公司,湖北宜部443300)
摘要: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因其高度集约化,水质相对容易控制等优势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养殖成本
的控制在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管理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探讨了影响工厂化养殖成本过高的因素,提出了
降低工厂化养殖成本控制对策.
关键词: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成本控制;对策
工厂化养殖技术最早起源于日本,80年代,
国外的循环水养殖设施和技术开始进入中国,但
由于高昂的投入和运行成本,大多数引进设施很
快便被束之高阁.湖北天峡鲟业有限公司,经过
多年的养殖研究从实际经验中摸索出一套循环型
的工厂化车间养殖模式,取得了技术性的突破,养
殖效益非常可观.工厂化车间建设费用较高,在
养殖前要进行养殖成本核算与分析,在养殖管理
中要时刻对成本进行科学控制,本文对鲟鱼工厂
化车间如何有效地控制养殖成本探讨如下.
1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工艺流程
循环水工厂化车间是钢架结构型厂房车间,
由养殖池区和水质净化区两个大的部分组成.循
环水养殖系统工艺包括过滤系统,净化系统,消毒
系统,控温系统,充氧处理系统.养殖池中的污
水,残饵,粪便通过池底排水管道,流入过滤池再到净化池,经过多级沉淀,曝气,完成氨氮,亚硝酸氮向硝态氮转化,过滤池安装蛋白分离器及臭氧, 紫外线杀菌器,有效地对有机物进行分离和杀灭水体中的细菌,寄生虫等,净化池表面栽培水生花卉,蔬菜等水生植物,有效地吸收硝态氮,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处理后的水通过气提装置提升到养殖池循环使用.循环水养殖优点是:节地省水,对环境污染小,可实现高密度健康养殖.
2工厂化车间养殖成本构成情况
以面积为2hm的工厂化车间养鲟1年为
例,养殖池56口,单口面积110m.,池深2.2m,
养殖总水体1.2万m.,驯养各类鲟鱼13600尾, 总重361700kg,平均放养密度3O.1kg/m.,养
殖成本构成情况见表1:
表1养殖成本统计(单位:万元)
由表1分析得出:饵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所
占的比例最大,占总成本的76.2,其次电费开
支在工厂化养殖中占的比例也较大,占总成本的15.7.
3车间养殖成本分析与控制
工厂化养殖主要成本来源于饵料及电费开
支,降低养殖成本是提高工厂化养殖经济效益的基本措施.
3.1科学投喂管理,控制饵料成本
饵料质量,利用效率和饵料的使用方法对鲟
鱼生长和水体污染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工厂化车间养殖过程中饵料成本占76.2,若投喂不科学
或管理不严格,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养殖成本严重
过高.控制饵料成本首先要选择营养全面的优质
饵料,鲟鱼对饵料营养要求非常高,劣质饵料营养
不达标不仅影响其正常发育生长,出现饵料系数
过高,成本过大,而且还污染水质,容易爆发鱼病,
造成大规模的死亡.就现有的资料分析表明,仅
有25~359,6的饵料物质通过鱼体而被利用,
65~75左右的饵料物质留存于水域环境中,
残饵和排泄物在水体中分解并消耗溶解氧,分解
一
45—
《河北渔业》201i年第lO期(总第214期)o经营与管理的产物主要是氨氮,氨氮,亚硝酸氮等有害物质的
增加,水体中孳生积累大量的病毒,细菌,浮游生
物等微生物,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鲟鱼健
康.其次,科学投喂管理非常重要,除了严格按照
"四定"原则投喂要求外,鲟鱼喜欢夜问摄食,晚上
应认真投喂.只有加强饵料管理,努力降低饵料
成本,才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3.2改善养殖环境条件,促进快速健康生长
鲟鱼不同其他鱼类,对养殖环境条件要求相
当高,水温,溶氧,氨氮等对鲟鱼生长都有很大的
影响,加强水质监控,检测各项指标,定期泼洒芽
孢杆菌改善水质,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条件,促进
鲟鱼快速地生长,有效地减少鲟鱼发病几率,提高
成活率,养殖成本自然降低了.
3.3正确采取增氧方式.降低养殖成本
工厂化车间养殖重点工作在于提高水体溶氧
量,从而提高养殖密度,整个经济效益才能提高,
许多工厂为了提高水体溶氧量,大量添置设备,出
现购买设备用的资金多,电耗大,养殖成本高,公
司通过多年养殖研究,采用气泵吸取自然界中新鲜空气在压力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与池水充分混合,养殖池与水处理池通过微孔曝气管道提水流动促进循环达到提高溶氧量的目的.在水温25
℃以下,一台8.5kW的气泵可以将7个养殖池(1540m.水体,52.5t鲟鱼)溶氧稳定在5.7
mg/L以上,单个养殖池每小时耗电量为1.21 kW,每吨鱼平均每天耗电成本为3.80元.水温
超过25℃以上只要少量添加纯氧即可,养殖效益非常明显.
3.4优化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益
工厂化养殖应采取"一次性放苗,超量分池,
批量上市"的养殖模式.根据鲟鱼生长特性,设定合理的养殖密度,当生长体重达到核定密度时,立即分池或上市,让鲟鱼始终处于一个最佳生长密度范围内,快速生长,不停地分池或上市,提高经
济效益.
3.5加强科技攻关降低综合投入和运行成本
通过关键技术改进与创新,促进工厂化循环
水养殖应用水平的提高.重点突破循环水养殖生物净化技术,掌握工厂化养殖管理系统构建技术方法.通过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形成鲟鱼
循环水养殖和苗种繁育的共性技术体系,构建适一
46~
用的没施系统模式,达到循环用水,能,高效的
生产要求,并形成相应的生产管理技术,提高没施的生产效率,规范生产管理.
4小结与讨论
循环型工厂化车间养殖鲟鱼是…项低投入高
产出,安全,节能环保,高效,健康的养殖模式.人
工可以调节其水质,溶氧,水温,不受自然界高温, 洪涝灾害等影响,成活率高,其成本控制关键在于科学化的养殖管理,加强水质监测,鱼病预防,提高成活率,自然综合效益就会提高.
工厂化养殖鲟鱼,养殖周期短,效益高,养鱼
排出的水还可以养殖其他鱼类,提高了综合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但养殖风险大,与养殖其他品种相比技术含量高,因而要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训.
鲟鱼工厂化健康养殖已成为未来水产养殖发
展的主要方向.工厂化养殖主要有节水,节地,污染较小,生产可控性强,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 产品品质高,无公害等优势,但工厂化养殖投资大,对生产技术及管理的要求高,投资风险较高, 因此,综合利用养殖设施,提高利用率,从而相应降低成本和风险,对工厂化养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渔业现代化的重要标
志,在以农户为养殖主体的发展中国家开展循环水养殖,应加强对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优化,推进科学的养殖方法,技术上加以改进,不但要在水处理设施,设备的研发上考虑设备的成本,水处理能力及处理效果,还要考虑设备的可操作性和运行成本.
我国各种工农业污染严重,造成水体严重富
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淡水养殖水质恶劣,病害日
趋严重.而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鱼可以维持一个相对封闭的水环境,能够有效杀灭有害病菌和培植有益微生物,维持良好养殖水质,鲟鱼生长最佳水温l6~24℃,封闭循环水工厂化车间能很好地保持适宜的温度,尤其在低温冬季和高温夏季保持良好水温,减少鱼病爆发几率,使鲟鱼健康快速生长,减少养殖水体排放,降低养殖成本.
(收稿日期:201I一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