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技巧

心理咨询的技巧
心理咨询的技巧

心理咨询的技巧(倾听、同理心、自我披露、反应)

1、倾听的技巧

会谈是心理辅导的基本形式和手段,会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会谈中的信息主要有两种:一是认知性的,一是情绪情感性的。认知性信息主要包括事实、行为、观点、意见等,可以称之为内容。情感性信息主要包括心理感受、情绪、情感等,其共同特点是体验。信息传递的方式也有两种:言语的和非言语的。

作为心理辅导人员在辅导过程中所做的事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接收、理解来访求助者的认知性信息和情感性信息,另一方面是对此作出反应,即发出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

会谈不仅仅是交流信息,还是会谈双方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人际关系。对于心理辅导人员来说,每一次辅导都是一次会谈,并通过会谈来达到影响和帮助来访者的目的。有效的会谈是需要技巧的,所以要提高辅导效果,就必须要掌握会谈技术和技巧,其中倾听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倾听并不是简单地听,它是全身心投入,专注地听。辅导人员对当事人的谈话不仅仅是听听而已,还要借助各种技巧,真正听出对方所讲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态度。倾听的习惯和态度比倾听的技巧和技术更重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愿意说不愿意听,习惯于说不习惯听。

倾听时应注意以下艺术:

第一,充分运用开放性提问

在倾听时,通常使用“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发问,让来访者对有关问题、事件作出较为详尽的反应,这就是开放性提问,这样的提问会引出当事人对某些问题、思想、情感等的详细说明。在使用开放性提问时,应重视把它建立在良好的辅导关系上,只有当事人对辅导员的信任,他才会在提问时作更多的回答。另外要注意问句的方式、语调,不能太生硬或随意。

第二,恰当运用封闭性问题

这类提问的特征是以“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行不行”、“要不要”等词语发问,让来访者对有关问题作“是”或“否”的简短回答。辅导员使用这种封闭性的提问,可以收集信息,澄清事实真相,验证结论与推测,缩小讨论范围,适当中止叙述等等。回答这些问题,只需一两个词、字或一个简单的姿势如点头或摇头等,简洁、明确。但过多使用封闭式提问,会使来访者处于被动的地位,压抑其自我表达的愿望与积极性,产生沉默和压抑感及被审讯的感觉。所以采用封闭性提问要适度,并和开放性提问结合起来。

第三,善于运用鼓励和重复语句

指直接重复或仅用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化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叙。重复来访者叙述中的某些话语或内容,是鼓励对方的一种主要方法。鼓励与重复除了促进会谈继续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来访者的谈话朝着一定方向深化。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技巧,然而正是这一简单的技巧,使辅导员得以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对来访者的关注和

理解。

第四,准确运用说明

说明又叫释义,就是辅导员把来访者谈话内容及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后,用自己的语言反馈给来访者。说明最好是引用来访者谈话中最有代表性、最敏感、最重要的词语。说明使得来访者有机会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扰,重新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关系,深化谈话的内容,更清晰准确地作出决定。同时,也有助于辅导员确认一些关键的信息与线索,为会谈的深入打下坚实基础。

第五,有效运用情感反应

情感反应与说明十分接近,区别在于说明是对来访者谈话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是对来访者情绪情感的反馈。也就是辅导员把来访者的情感反应进行综合整理后,再反馈给来访者,如“你对此感到伤心”、“这事让你很不愉快”等等。情感反应的最有效方式是针对来访者现时的而不是过去的情感,如“你现在很痛苦”、“你此时的心情比较好”。另外,在运用这一技术时,要及时准确地捕捉来访者瞬间的情感体验,并及时进行反应,使来访者深切体验到被人理解的感觉,这时辅导就可能朝着更深入的境界迈进。

第六,避免倾听时容易犯的错误

初学心理辅导的人不愿意倾听,不重视倾听,喜欢自己不停地说,这是惯常的错误。除此之外易犯的错误还有:急于下结论;轻视来访者的问题,不认真听;干扰、转移、中断来访者的话题,对来访者话题作道德或是非的评判;不适当地运用参与技巧,如询问过多、概述

过多等等。

2、同理心技巧

同理心又称为共情、神入、同感等,是心理辅导中较难把握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要进入求助者的情绪和想法参照系统中,以求助者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求助者的心情去体会他的心情,以求助者的想法去推理他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求助者的独特感受,才能通过表示理解的语言来表达与求助者站在“同一立场”的愿望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能使辅导双方建立起融洽的辅导关系。因此,同理心在促进心理辅导关系的发展和提高辅导效果方面有着相当明显的作用。精神分析学派的辅导者就曾指出:“人们常常低估了这点——辅导者的在场与共情倾听构成了一个能提供给他人的最有力的帮助与支持的来源”。

同理反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站在求助者的立场充分理解求助者的感受和那些感受的意义;二是要将这种理解准确传达给对方;三是促使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和问题有更深层的思考和认识。例如,一个求助者说:“我常常觉得活着太没意思了。”同理的反应应当是,“那一定叫人很烦恼。你知道是什么使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吗?” 相反,如果你回答说“呦,小小年纪就说活着没意思,长大了怎么办?”甚至说“你懂得什么叫人生吗?”这种不恰当的同理反应很可能会造成辅导关系的中断。

对求助者的同理主要体现在辅导者的言语反馈上。同理式的反馈要求辅导者不仅要能反映求助者说话的内容,还要能反应求助者言语中所隐含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冲突。卡可夫(R.Carkhuff)和皮尔斯(Pierce)

根据辅导者对求助者的反应情况,将同理分为5个等级:

第一级:辅导者对求助者的反应仅是一个问题或否认、安慰及建议。例如:

求助者:我想同父亲和谐相处,可行不通。他对我太严厉了。

辅导者的反应:我相信将来总会行得通的。[安慰]

或者:你应该努力去理解他的观点。[建议]

或者:为什么你们两个不能相处呢?[问题]

第二级:辅导者只针对求助者信息中的内容或认知成份做出反应,而忽视了求助者提供的情感信息。第二级反应的辅导者的回答是:

辅导者:你与父亲的关系正处于困难时期,是吗?

第三级:辅导者的反应中虽然包含有理解,也针对求助者提供的信息中的情感和意义做出了反应,但缺乏指导。第三级辅导者的回答是:

辅导者:你尝试与父亲相处,但又不成功,因而感到沮丧,是吗?

第四级:这一级辅导者的反应不仅辨明了求助者的情感,也指出了信息中所隐含的求助者的不足之处。第四级辅导者的回答是:

辅导者:你似乎无法接近父亲,所以感到沮丧。你想让他对你宽容些。上述中“你无法接近”就隐含着求助者应负的没有接近父亲的责任;

第五级:辅导者的反应不仅包含了第四级的所有反应,另外还提供了求助者能够采取的措施。第五级反应的回答是:

辅导者:你似乎不能接近父亲,所以感到沮丧。你需要他对你宽容些。你是不是可以采取这样一个方法,即向父亲表达你的这种感情。

上述“向父亲表达你的这种感情”,就是向求助者提供了能够缓解父子关

系的措施。

作为辅导者,至少要达到第三等级的同理,否则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后果:◆辅导者缺少同理,甚至产生对求助者批评或不耐烦的情形,导致求助者失望或自尊心受到伤害,很可能以后不再来辅导。

◆求助者觉得辅导者不了解自己,感到很失望,自我表达逐渐减弱,甚至终止。致使辅导者可能会抓不住求助者问题的关键,进而为求助者提供不适当的辅导方向和辅导建议,严重的会使辅导关系不能继续发展下去。

可见,同理程度的高低,不仅反映辅导者本身的专业水平,而且直接影响求助者对辅导者的信任程度,影响辅导关系的建立与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充分的同理呢?

穆哥特伊德(S. Murgatroyd)为我们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具体办法,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与其他人,如工作或生活的朋友、亲戚、家人一起练习对对方谈话内容的反应,即请对方讲一段话,然后用你的语言把这段话的内容反馈回去,让对方来检验你是否真正理解了对方所讲的话的意思,有没有一种同理的感受。

◆如果没有人可以交流的话,就试着想象一下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下人们争吵、高兴时,或者是求助者对你讲述事情时的表情、情绪等,尽可能使这些图像能准确地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来。

◆如果你不是一个喜欢运用视觉思维进行想象的人,那么就采用语言

描述的方式,用你所能想得到的所有词汇来讲述别人对你讲述的各种情景。

◆努力使你自己在有关情绪方面的词汇变得更为丰富,应用字典、小说、电影或其他材料,以便你能说出任意一种感情像什么一样。

3、心理咨询中的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这个名词是由焦若德(Jourard)在1958年提出来的。自我暴露的意思是指把自己个人的有关信息讲出来,使别人知道这样一个过程。心理治疗会谈中,最初只重视来访者的自我暴露,认为这在治疗中是必须的,是使治疗成功的必备条件。后来人们也开始重视治疗者的自我暴露,认为这与来访者的自我暴露是同样重要的,许多文献认为这是一个治疗的双方交互作用的过程。拉扎勒斯(Lazarus)指出,治疗者的言语性的自我暴露具有开辟治疗的交流渠道的功效。

从拉扎勒斯所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自我暴露对治疗者来说是一种有助于与来访者建立相互信任和开诚布公的良好关系的影响技术。许多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有研究表明,治疗者的自我暴露行为可以使来访者的自我暴露增多。还有的研究者发现,若治疗者的自我暴露提供的是与他们自己有关的负性的信息的话,来访者感到了其更多的共情、温暖和信任,这种感受比那些仅仅得到有关治疗者的好的方面的信息的人们更为明显。另一些研究发现,治疗者的自我暴露在会谈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它使来访者感到治疗者对他的吸引力增加了,也提高了来访者积极参与会谈的兴趣。而且数量适中的治疗者的自我暴露比那些治

疗者几乎没做什么自我暴露的治疗会谈更能吸引对方再次来访。还有不少研究者把自我暴露看作是具有强化作用的影响技术,他们认为做自我暴露的治疗者的治疗之所以更为有效,是因为自我暴露是对对方同样的行为的强化。

治疗者的自我暴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向来访者表明自己在治疗会谈当时对来访者言行问题的体验,另一种则是告诉对方自己过去的一些有关的情绪体验及经历、经验。

第一种形式的自我暴露在治疗中经常出现。如治疗者说:"我很高兴你不再让你母亲陪着你,而是你自己一个人坐车来这里了",当一个患社交恐怖的来访者第一次不用他人陪伴独自出门来到心理门诊时,治疗者以这样自我暴露的方式表明了自己对对方进步的欢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喜欢那些喜爱自己的人。在这里,来访者无疑会增加对治疗者的喜欢程度,治疗关系由此也得到了加强。这种自我暴露传递给来访者的是积极的信息。第一种形式的自我暴露所传达的也许还有负性的信息:"我觉得有些失望,你没能完成作业。但我想也许你有你的原因?"对这种形式的自我暴露,治疗者一定要注意,不能只顾表述自己的情绪而不体恤对方的心情。如果能注意到这一点,负性的暴露方能收到良好的功效。这样在来访者看来,治疗者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自己感情的人,他表达负性情绪说明对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接近,而与此同时又能体恤理解自己,则更易感到对方值得信任。这一形式的自我暴露可能还常见到这样的句子:"如果我碰到你说的这种事情,我想我也会感到伤心的"。

第二种形式的自我暴露是治疗者谈及与来访者所谈话题有关的过去经验。比如治疗者说:"你说你感到一种可怕的孤独,我可以想象得出,我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它使你害怕一个人呆着,要出去找一个哪怕是什么人都行。但和其他人在一起时,这种感觉仍不放过你,紧紧抓住你不放……不过,你能说说什么时候这种感觉最容易出现吗?"在这种形式的自我暴露中,治疗者在讲述自己的过去经验时,应注意做到简明扼要。如讲得过于冗长、过于详细,则治疗者会使会谈偏离帮助来访者的中心。在上述例子中,治疗者很快把话题又转回到来访者身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这可以有助于治疗者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孤独感是怎么一回事,是否与自己刚才所谈的情况有关。

总的看来,上述两种形式的自我暴露都有利于治疗关系的建立与巩固。一般地说,治疗者的自我暴露越多,来访者的相应行为也就越多,他越愿意谈他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但也有人认为这二者的关系并非为线性增长的关系,认为治疗者的自我暴露是有一定限度的。低于或超过这个限度的自我暴露对治疗不但不能起到良好作用,反而会对对方的感情和治疗关系具有破坏性作用。如治疗者几乎不做任何自我暴露,就可能也得不到来访者的自我暴露反应;而治疗者自我暴露过多,则使来访者在会谈中可以利用的时间减少,而且这样可能会使来访者感到治疗者也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而可能会转而关心治疗者的问题了。

反应技术

(一)内容反应又称为释义、简述语意。

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后,再反馈给求助者。使求助者有社会再次来剖析自己的困扰,重新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关系,深化谈话的内容。

(二)举例

求助者说:“我和女朋友已经相爱半年了,可我父母不赞同,反对我大学谈恋爱。我很苦恼,睡觉也不好,不知怎么办好?”

内容反应:“你认为你和女朋友彼此相爱,可父母认为大学谈恋爱不好,反对你们,是这样吗?”

二、内容反应的注意事项

1、这一技术可以使用心理咨询的任何阶段

2、咨询师所做的内容反应,不能超过或减少求助者叙述的内容

3、尽量用自己的语言,不重复求助者的话

4、语言简洁明了,口语化。

三、内容反应的功能

帮助于咨询师的内容反映:

1、让求助者有机会再回顾自己的叙述;

2、可以对求助者所叙述的归类、整理,找出重要内容

3、咨询师可以了解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

4、传达一种信息:我在认真倾听你的叙述,并了解了你的意思

5、把话题引向重要的方向。

(一)情感反映师指咨询师把求助者语言与非语言行为中包含的情感整理后,反应给求助者。

(二)举例

求助者:“我和女朋友已经相爱半年了,可我父母不赞同,反对我大学谈恋爱。我很苦恼,睡觉也不好,不知怎么办好?”

情感反应:“你父母不同意你大学谈恋爱,你很痛苦,也很茫然,是这样吗?”

如果包含了一种以上的情感,咨询师应该把不同的情感反应出来。比如,咨询师对求助者说:“你刚才的言行似乎表明,一方面你对相识不久

的男孩颇有好感,另一方面,似乎还有些不满,是这样的吗?”

五、情感反应的功能

1、协助求助者觉察、接纳自己的感觉

2、促使求助者重新拥有自己的感觉

3、使咨询师进一步正确地了解求助者,或使求助者更了解自己

4、有助于建立良好地咨询关系

六、情感反应的注意事项

1、这一技术可以使用在心理咨询的任何阶段。

2、咨询师所做的情感反应,要准确反应求助者的感受,不能超过或减少求助者表达的。

3、不仅反应求助者言语所表达的情感,更要反应非言语传达的情感。

4、所用言语,尽量不要重复求助者的用词。

5、焦点放在此时此刻的情感上。

6、反应求助个多种情感。

七、小结

1、反应技术所反应的是求助者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表达的主要思想和情感。

2、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往往结合起来使用。

3、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反应技术。

4、点头、微笑或专注地倾听、简洁地词语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反应。

5、内容反应与情感反应的结合就是初级通情达理,但后者更强调理解而不仅仅只是了解。

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八个方法

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八个方法 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其间心理咨询者与当事人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做出统合。它要求心理咨询员认真地听当事人讲话,准确地认同其内心体验,积极地响应其讲话内容,推动其从不同角度审视其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与挫折,并通过适时的自我披露相关经历来增进与当事人的情合。这一过程通常要求心理咨询员要注意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贯注 贯注(attending)是心理咨询的首要条件之一。它要求心理咨询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全神贯注地聆听当事人讲话,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与本能的变化,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它还要求心理咨询员运用其言语与体语来表现对当事人主述内容的关注与理解,以使当事人感到他讲的每一句话,表露的每一情感都受到了心理咨询员的充分重视。由此,贯注是尊重的体现,也是同感的基石。 在贯注当中,心理咨询员要随着当事人的主述做出一系列言语与体语的表示。其中言语的表示通常包括"嗯、噢、是的、我明白了"等伴语。而体语表示则通常包括点头、注视、面部表情的变化,适宜的坐姿及一定的沉默等。这些言语与体语的表示应随着当事人主诉的喜、怒、哀、乐的变化而变化,藉以加深当事人对心理咨询员的信任,并强化其继续讲话的欲念。在这层意义上讲,贯注是使当事人打开"话匣子"的开关。 美国心理咨询学家基伯森(Gibson,1993)曾言:好的贯注表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的全神贯注(focused intensity),而差的贯注则表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心不在焉(detached passivity)。所以,贯注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心理咨询关系的确立及其功能。 二、倾听 倾听(listening)是贯注的关键,也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基伯森(Gibson,1993)言:学会倾听是心理咨询的先决条件。心理咨询条件下的倾听不同于一般社交谈话中的聆听,它要求心理咨询员认真地听对方讲话,认同其内心体验,接受其思维方式,以求设身处地之功。由此,它不可以像在日常谈话中那样可以随意插嘴讲话或任加是非评论乃至争辩。与此相反,它要求心理咨询员在听对方讲话过程中,尽量克制自己插嘴讲话的欲念,不以个人的价值观念来评价当事人的主述(除非涉及法律等问题),并以贯注的积极表示来表现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内心体验的认同。因此,倾听是尊重与接纳的化身。对心理咨询师考试感兴趣,登陆勤思心理咨询师网站了解更多信息,索要资料,也可加我扣26421,07512,欢迎咨询。在实践中,倾听意味着学会沉默,学会贯注,学会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并做出富于同感的反应。同时,倾听不是要心理咨询员放弃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观,而是要让他学会兼容并蓄,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学会在不放弃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观的条件下,接受他人的信念与价值观,以能够更好地体验其感受,把握其思路,做出由衷的同感反应。 所以,倾听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活动,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活动,它使人学会用心去听人讲话。可以说,整个心理咨询的学习过程也是倾听的学习过程。 三、沉默 心理咨询既是听与说的艺术,也是沉默的艺术。沉默可以是尊重与接纳的表示,也可以是自我反省的需要。由此,沉默的意义在于给当事人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

心理咨询复习资料

会谈及会谈技巧(倾听) 1 会谈中的一般问题 2 会谈中的非言语交流 3 倾听技巧 4 影响技巧 第一节会谈的一般问题 一. 会谈及其作用 咨询会谈基本上是通过咨访双方的信息交流来对彼此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的。 1.会谈的性质 2.信息的传递形式 作为咨询师,我们在会谈中所做的应该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接收、理解当事人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一方面是作出反应,即发出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 二、交换信息的会谈与帮助性的会谈 三、会谈中的互动与信息加工 1.会谈中的互动 相倚性是指在交流中,一方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方的行为,依赖于对方的所说所做。互动中存在着不同的相倚:假相倚、非对称相倚、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 江光荣(2005)认为,互动内容分出 内容(事实-情感)、个人性(非个人化-个人化)、时间(过去-现在)。 鲍威尔(Powell)认为,互动交流可以大致分为五个层次, 一般性的会谈、陈述事实的交流、分享个人的想法和判断、分享感觉、交流的高峰 2.会谈中的信息加工过程 类化:人在认识别人时,容易犯这样一类错误:在了解到对方的部分特点后,就把对方归入某一类人之中,把自己脑子里有关这类人的原型加到对方身上,认为对方也有原型所具有种种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来展开跟对方的互动。 投射:投射是指人无意识地把自己的个人特性加在对方身上,认为对方也有这些特性。 幻相关:由于知觉者的期待作用,将两件并无关联的事知觉为有关联。 选择性知觉:莱维特(H.Leavitt)指出,人们倾向于知觉到那些符合自身需要的事物,忽视干扰性事物,但对确实有威胁的事物也投入全部的注意。 二、主要的非言语行为线索 1.面部表情 2.形体动作 3.声音特征 4.空间距离及相对角度 5.沉默 三.对非言语行为做反应 帕森斯提出对当事人的非言语行为做反应的五种方式(Passons,1975): 1)确定其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之间是否一致;2)对言语与非言语之间的不一致之处,要留心或做出反应;3)当当事人沉默不语时,要留心或做反应。4)通过聚集于当事人的非言语行为,来改变会谈的焦点。5)留心当事人在一次会谈前后或在一段时间以来非言语行为上的变化。第三节倾听当事人 一.倾听当事人的故事,倾听当事人讲故事的方式 二.咨询师在倾听中的态度和状态 1.倾听时基本的身心状态 2.愿意倾听的态度 有些原因可能会造成我们对当事人听不进去,没有听见,或者误听错听。 1)咨询师人格方面2)价值和动机方面3)客观方面的 三、反应性倾听 反应性倾听:接受当事人语言的和非言语的信息,不仅注意外显的内容,更把握到说者内隐的思想和感受。其要领在于两点:识别出当事人所表达的关键信息;把这种了解以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 一、贯注 贯注是心理辅导关系的首要条件之一。它要求辅导教师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全神贯注地倾听学生讲话,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与体态的变化,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它还要求辅导教师运用其言语与体语来表现对学生讲述内容的关注与理解,以使学生感到他讲的每一句话,表露的每一情感都受到了辅导教师的充分重视,藉以加深学生对辅导教师的信任,并强化其继续讲话的欲念。 二、倾听 倾听是贯注的关键。心理辅导条件下的倾听不同于一般谈话中的倾听,它要求辅导教师认真地听对方讲话,认同其内心体验,接受其思维方式,以求设身处地的思考与反馈之功。因此,它不可以像在日常谈话中那样可以随意插嘴讲话、任加是非评论及至争辩。 台湾心理学专家邓继强说:“在辅导过程中,倾听包括五个条件:不批评、不判断、尊重、敏锐、对方中心。”不批评和不判断主要是鼓励当事人深入表露自己,这样辅导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当事人的看法和处境。 三、沉默 心理辅导既是听与说的艺术,也是沉默的艺术,沉默可以是尊重与接纳的表示,也可以是受导人自我反省的需要。 在心理辅导中,沉默一般具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暗示功能;一个是同感功能。前者通常表现为对学生的讲话及其停顿不做言语回应,以暗示对方继续讲话;后者则通常在学生讲述精神创伤事件或做深入的自我表露时,以沉默来确保其自我宣泄与反省的时间与空间,并表现辅导教师对学生此时此刻心情的由衷理解。沉默还可以因学生对辅导的态度而分为思考性的沉默与对抗性的沉默。其中前者是学生在辅导谈话中进行自我反省的表现,是对辅导的积极反应;后者则是学生对心理辅导缺乏信任的表现,是对辅导的消极反应。对此,辅导教师要善加区别,灵活处理,特别是对于后一种情况,辅导教师更需要耐心,不要强迫学生讲话。 四、宣泄 宣泄指学生将淤积已久的情绪烦恼与精神苦恼倾诉给辅导教师的过程。它是一种发泄痛苦的方式,可给学生带来极大的精神解脱,使学生感到由衷的舒畅。因此,它可使学生摆脱其恶劣心境,寻找其症结,并强化其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五、探讨 探讨指辅导教师帮助学生积极认识、思考其挫析与障碍的过程。它是心理辅导的重要环节,其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在解决困难当中认清个人的愿望及克服困难的方法”。它要求辅导教师在帮助学生认识与思考其当前的困难、挫忻时,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少做说教;多鼓励对方讲话,少讲个人意见;多提开放式问题,少提封闭式问题。 六、面质 面质指辅导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推动学生重新认识其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消除其认知方式中的某些片面性与主观性。美国心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会沟通,让心靠近》人际沟通辅导活动课

学会沟通,让心靠近 【教学目的】 理解、掌握人际沟通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 在体验与分享中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 人际沟通方法与技巧的有效运用。 【教学形式】 讲授、行为训练、游戏活动、故事、心理体验、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年级】 高一年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准备 1. 学生分组:全班分成7个6人小组,座位安排如右图。 2. 多媒体演示课件。 3. 轻松柔和的背景音乐。(课前播放) 4. A4白纸42张。 二、课前组织(1分钟) 热身活动:请同学们站起来,我们一起做运动:伸出你的双手,1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面,2左手放回原位,3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面,4右手放回原位。请跟着节奏一起做,1、2、3、4……节奏越来越快。大家加快点,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鼓掌运动。好,让我们一起来鼓掌,欢迎大家来上心理健康活动课。 【注】通过简单而有趣的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放松学生心情,拉近师生距离,为后面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情绪铺垫。 三、课题引入(5分钟) 1、自画像分析 呈现四幅以“人际沟通”为主题,学生用投射的方法画的自画像。见下图: 请若干位学生来做一次小小心理咨询师,分析一下这些自画像反映出同龄人怎样的沟通状态?并简要谈谈自己在沟通中曾经出现过的矛盾和烦恼。 2、教师导语:人际沟通是需要学习的,没有人天生就是沟通大师,每个人在与人沟通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困惑,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沟通素养和水平。世界著名成功学大师、心理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就象“人”这个字,是由一撇一捺这两笔构成的,一撇是自己,一捺是别人,这一捺你写好了吗?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游戏活动来检测一下。 四、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31分钟)

心理咨询原理与方法

心理咨询原理与方法 心理咨询与治疗作为心理学的一门应用科学已经成为一门越来越受社会广泛关注的一门实用科学,它在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中不断发展与壮大。现如今,现代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除了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及科学知识之外,还要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心理咨询则帮助人在心理上不断改变和成长。 一心理咨询的概述 (一)心理咨询的涵义 心理咨询在英文中被称为“咨询”(counseling),也有译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历史虽然已经有近百年,但其内涵仍然众说纷纭。《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提到心理咨询的定义是这样的:“一种以语言、文字或者其他信息为沟通形式,对求助者予以启发、支持和再教育的心理治疗方式。其对象不是典型的精神病患者,而是有教育、婚姻、职业等心理或者行为问题的人。”咨询既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又是一个过程。咨询者借助这种人际关系能够使来访者发生改变,以便更好地面对自己的问题,更好地成长。同时来访者通过这一过程也可以增强适应能力,使自身潜能得以充分地发展。 (二)心理咨询的特点 1心理咨询是建立在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上进行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助人自助的帮助过程。咨询者运用其专业知识与技能为访问者创造良好的氛围,给予来访者一种踏实的安全感,使其更有效地解决自身问题。

2心理咨询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咨询者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过程,以及在咨询中,来访者学习新的知识与信息,调节自身情绪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都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3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性的服务。它是由专业人员从事的一项特殊专业性服务。咨询者必须是受过严格专业训练、并拥有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三)心理咨询的基本类型 1按其内容可以分为障碍咨询与发展咨询 (1)障碍性咨询是指对存在程度不同的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者的咨询,以及某些早期精神病人的诊断、治疗或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辅导。 (2)发展咨询是指咨询者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充分发展来访者的潜能,增强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面发展2按其对象多少可分为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 (1)个别咨询是指咨询者与访问者之间的单独咨询,它是心理咨询最常见的形式。它的优点是针对性强且咨询效果明显。但个别咨询的成本较高,需要双方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 (2)团体咨询是指咨询者根据来访者所提出的问题,按性质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同时对多个来访者进行咨询。它的优点是咨询面广、咨询成本低。但由于同一类问题可能因个体差异而表现出明显的个体性,因此团体咨询往往难以兼顾每个个体的特殊性,咨询效果相对个别咨询略差一些。为此,应扬长避短,在团体咨询中辅之以个

心理咨询中怎样掌握提问技巧

心理咨询中怎样掌握提问技巧? 有专业人员曾经把心理咨询的技术称之为?提问技术?,可见心理咨询界还是相当重视专业人员的提问能力。在心理咨询中常常涉及的提问技术有如下这些。 一、封闭型提问尽量不要连用 提问可以分为?封闭型提问?(closed question)和?开放型提问?(open-ended question)。封闭型的提问,对方只要用类似?是?或?不是?这样的词就可以回答。开放型提问则无法用一个词来加以回答。 譬如问:?你早饭吃了吗??这就是封闭型提问,因为只要用?吃了?或 ?没吃?就能回答了。假如问:?你早饭吃的是什么??那就是开放型提 问,因为在回答的时候,往往可以说上好几句话。 在心理咨询的时候,通常的规则是,刚刚开始交谈的时候,可以先问一些封闭型的问题,然后逐渐过渡到用开放型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形成比较自然的交谈气氛。 当然,封闭型的提问不能接连着用得太多,尤其当交谈的开始阶段已经过去时。假如封闭型提问接连用了三四次,很容易导致来访者形成一种对话格式:就等着咨询师提问,然后他(她)来回答,而且这种回答是不展开的,只是用一个词来应答,这很不利于心理咨询要求让来访者?打开

自己?的追求目标。而且,过多的封闭型提问还容易导致来访者产生责任转移的心理,他(她)总是被动地等着咨询师提问,等着咨询师来帮助解决问题。这非常不利于咨询效果,事实上也往往很容易引起来访者的阻抗情绪。 二、开放型提问尽量不要用?为什么? 问?为什么?是典型的开放型提问。但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着来访者问?为什么?,特别容易形成一种暗示,似乎咨询师在责备来访者的行为、想法和情绪,这很容易导致逆反心理。并且,许多来访者来尝试心理咨询,本来就想弄清一些为什么,咨询师还要对着他(她)问?为什么?,这就很容易导致来访者烦躁。 那么,应该怎样问才比较合适呢?有两种方法可以代替问?为什么?。一种方法是问原因。譬如,来访者说:?我不想去学校。?咨询师问:?你说你不想去学校,可以说说原因吗??另外还有一种方法等于问了?为什么?(确实,问?为什么?,来访者回复的可能性最无限制),但又可以避免问?为什么?的一些负面效果,那就是将来访者的话重复一遍,结尾语音用升调:?你说你不想去学校?? 当然,有人曾经怀疑,万一咨询师这么问,来访者回答?是的,我就是不想去学校?那又怎么办。要知道,来访者假如这样回答的话,你即使

心理咨询师基本功---沟通力

沟通力 课程目标:描述五种沟通技术的定义明确五种沟通技术使用步骤正确运用五种沟通技术 理论背景:沟通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使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方式进行认知和情感的信息交流,在心理咨询情景中,沟通就是指咨询者一方面接收、理解来访者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另一方面做出相应的反应,发出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使来访者获得领悟,达到双方信息交流的目的。咨询师这样的一种能力即称为沟通力。 要培养咨询师的沟通力,就需要从学习各种促进沟通的技术开始,然后再咨询者多实践这些沟通技术,咨询师的沟通力就能得到较好的提高。 五种技术:提问技术、即时化技术、沉默技术、自我表露技术、面质技术 提问技术 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说做说教;多鼓励对方讲话,少讲个人意见;多提开放式问题,少提封闭式问题。 使用提问技术的意义: 获取来访者的详细信息; 澄清来访者的想法和感受; 帮助来访者集中于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加深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咨询的深入进行。 提问技术的课程目标: 描述提问技术的定义和目的;明确如何使用提问技术;正确应用提问技术; 提问技术的定义:是咨询师主动咨询问一些问题,以帮助来访者探究自己的处境,使其对问题有进一步澄清和了解的技术。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常用词语:什么、怎样、为什么、何时、何地、谁(如:你觉得你的婚姻里发生了什么改变?)封闭式问题常用句式:哪一个、….吗?、是……(如:你自己、你的家人和你的文化中,哪一个最重要?) 差异举例:(开放式)你对于接受治疗的感觉怎样?-→开放式问题-→增加、促进来访者表达;(封闭式)你对于接受治疗的感觉还行吗?-→封闭式问题-→限制、减少来访者表达。 如何使用提问技术 问那些问题? 用来了解来访者的某一具体情境或事情的问题:“什么时候….”“在哪里…”“谁…”(当时还有谁?现在在哪上大学?) 用来澄清来访者的想法或感受的问题:(你说的迷惑是指?这样的想法是怎么来的?) 帮助来访者沿着特定的方向进行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你想讨论哪一个?它怎样影响了你?) 注意: 提出的问题尽量是由来访者所谈的内容所引发的。 提出问题后腰给来访者足够的时间去做出回答。 一次只问一个问题,避免连续以“封闭式问题”进行谈话。 在咨询初期,为让来访者有机会自然表达,咨询师应少使用封闭式问题。 咨询结束前,不宜再使用开放式问题。 练习一: 来访者:现在我觉得越来越不想家了,尤其是比较忙的时候,我完全把我的父母忘掉了。 咨询师:你忙的时候,常常就不记得你的父母了。对这一情形,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心理咨询的原则及面谈技巧

心理咨询的原则及面谈技巧 一、心理咨询的必要性与技术性 (一)必要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各类学校常规的思想教育工作已经难以应付,各类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已越来越显得必要。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的原因,从外部来看,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变革、不同文化的碰撞以及社会竞争加剧所致;从内部来看,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的认知与心身特点所致:概括地说就是“四最”“五高峰”,即最积极、最活跃、最勇敢、最冒险与体力高峰、智力高峰、情感困惑高峰、学业高峰及考试压力高峰。(二)技术性:由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受影响的关系千丝万缕,心理障碍的表现千差万别、错综复杂,因此,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具备相当理论素养与技术的人才能加以解决,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应当接受必要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培训,在从事心理咨询的实践中,要注意探寻心理规律,遵从心理规律,运用心理学专业技术帮助咨客解决心理问题,而不是凭感觉进行一般的思想教育。 二、心理咨询概述 (一)定义:关于心理咨询的定义,在学术界众述纷纭、莫衷一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是: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凭借语言、文字等沟通形式,对求询者进行启发、支持与再教育的心理治疗过程。本人以为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学专家运用心理学方法,凭借语言、文字等沟通形式,帮助咨客提高自我认识、增强自助能力、解决其心理问题以促进其适应和发展的咨商问答过程。 (二)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就是人自我主观上与环境间的不适应。从对人的影响不同来分,心理问题可分为发展性心理问题与障碍性心理问题,前者如职业的选择、人际关系不适应、没有上进心等。后者如影响基本生活的焦虑、恐惧、疑病、强迫症、抑郁、癔病等;从表现的层面来看,心理问题可分为认知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及人格问题等。 心理问题的本质就是人在主观上不能轻松自然地适应环境,人与环境的适应包括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而促进人与环境适应的方法有外求与内求两种途径,所谓外求就是指改变外部环境以适应人的内在需要。所谓内求就是指改变人内在的看法与需要以适应环境的状况。如,一个学生为没有新衣服而闹情绪,外求法就是家人为他买一件,满足他的需要;而内求法就是告诉他穿新衣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内在实力,有了实力,将来成功了,想买什么衣服,就买什么衣服,从而改变他眼前对买衣服问题的看法。 (三)心理咨询的原则:所谓原则就是人行动的基本规范,心理咨询的原则笔者以为主要有心下几点:1、助人自助原则:即帮助咨客增强自己帮助自己的能力,给他一“鱼”不如给他一“渔”;2,保密原则:咨询前要向咨客保证咨询的内容是保密的;3、支持保证原则:咨询时要向咨客说明:‘我一定会支持你,你一定会好起来’,且加以举例;4、理解接受原则:咨询师要理解接受咨客所讲的一切,不要惊讶、更不能轻易地批评,要帮助咨客接受一切已经发生的事实,把目光往前看;5、责任原则:咨询师要对咨客负责任,咨询结束后还要注意追踪随访。同时要启发咨客对自己的行为与情绪状态负责任; 6、平衡原则:主观分析与客观分析平衡,不能单方面极端地强调主观心态或客观困难。(四)心理咨询的形式:心理咨询的形式主要有三类:1、个别咨询:如门诊、电话、书信咨询等;2,团体咨询:如报告会、报刊、广播电视、团体工作访等;3,特殊咨询:如催眠态下的咨询,即先诱导进入催眠状态后再进行心理咨询;封闭式心理训练,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将一定数量的咨客集中封闭在一起,进行心理辅导、现场演练、角色扮演等心理训练;心灵革命与突破,即进行宣泄、忏诲、感恩、自我催眠、决心、自我暗

心理咨询的12种方法与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的12种方法: 一、聆听法:聆听法是指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技巧,包括耳闻与目睹。耳闻即用耳听,目睹即观察来访者的体态语言,从而听出来访者的心声。咨询者在与来访者的交谈中,主要是听,而不是说;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不是师生关系,而是朋友关系。咨询者对来访者要平等相处,热情接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会听。交谈时咨询者与来访者需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这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听来访者讲话时,咨询者既不能一直盯着人家,也不能一直不看人家。在听的过程中,咨询者要不时有简短的鼓励对方讲下去的反应,如“嗯”,“是这样吗?”等等,表示自己是在关注他的讲话。在听对方的讲话时,咨询者自己的情感和体态语言也要与对方相适应。如对方高兴,咨询者要表示喜悦;对方悲伤,咨询者要表示沉重。在聆听时,咨询者的身体要微微前倾,并不时适当地点头。总之,聆听法的关键是用心去听。 二、移情法:移情(Empathy)的意思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来理解和分担来访者的各种精神负荷。如一个来访者谈到自己在班里当众受辱一事时说:“我当时气极了,真想拿马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咨询者则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你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是不是感到这件事对你的伤害太大了?” 三、认知法:认知法又称ABCDE理论,它是指发生了事件A,由于有B的想法,便产生了心理障碍的后果C。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将B的想法改为为D(新的想法),就会有E这个新的后果,C这个心理障碍就消除了。这种改变认知结构的方法,就是认知法。这个方法也可以称为“说明开导”法,接近于日常的个别思想教育。 四、移置法:移置法是指一个人的一种奋斗目标惨遭失败,心理上受到了严重伤害,如能将其奋斗目标加以转移,从而改变其痛苦的方法。如孔子仕途生涯屡遭失败而作《春秋》,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张海迪高位截瘫而刻苦自学等等。如来访者因高考落第而痛不欲生,咨询者就可移置其奋斗目标,可以建议其去考中专、职校或从业,若一定想上大学,不如考电视大学、职工大学,不是照样可以进大学,何必非考上普通全日制的大学呢? 五、暗示法: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奇妙的心理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它把病治好,也可以因为它而无病生起病来。这就是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暗示法指咨询者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行为,让来访者接受积极的暗示,治好心病的方法。暗示法对增强自信心,克服考试焦虑、比赛怯场、自卑心理等有很好的作用,其关键是来访者要相信这种暗示,否则收效甚微。 六、松驰法:松驰法是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的方法,顺序为几句语言表达的公式:①我非常安静;②我的右(左)手或脚感到很沉重;③我的左(右)手或脚感到很暖和;④我的心跳得很平稳、有力;⑤我的呼吸非常轻松;⑥我有腹腔感到很暖和;⑦我的前额凉丝丝的很舒服。这个公式最早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以后各国心理学家根据这个公式,编制了放松训练的指导和暗示语,制成录音带让来访者进行松驰。一般一次20分钟左右,一个疗程为10天。经过训练后,来访者掌握了这套松驰技术,会迅速使自己的肌肉松驰下来,血压会降低,心率会放慢。除了这种方法以外,也可以用深呼吸或冥想的方法使人放松。冥想就是让来访者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最愉快的一件事的经过,越具体形象越好。运用松驰法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放松前,人要坐或躺得舒服,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呼吸平稳,入静。此法对因紧张而引起的各种焦虑以及恐慌,尤为有效,还可改善人的记忆力,提高学习能力。这个方法通常与系统脱敏法结合起来使用。 七、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地逐步适应某种引起过敏反应的刺激源的方法。如克服考试焦虑,可将引起学生过敏刺激的过程,分解成若干阶段;①考试当天走出家门;②离学校还有100米;③离校还有50米;④离校还有10米;⑤跨进校门;⑥进入走廊;⑦走进教室;⑧入座;⑨考试铃响;⑩拿到试卷。依次做好10张卡片,编好号。系统脱敏时,先拿出第一张卡(考试当天走出家门),想象当时的情景,心理有些紧张,就接着做松驰练习,放松全身肌肉。放松后,再拿起这张卡片,如再紧张,再进行放松,直到不紧张了,才做下面一张卡片,依次类推。直到10张卡片都做完了,考试焦虑也就消除了。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般一天最多做一张卡片,不可心急。做后面的卡片要重做前面的卡片,一直做到想象考试的情境时不于紧张为止。 八、厌恶法:厌恶法是使外界刺激与来访者的变态行为之间,建立起密切的条件反射,这主要用于治疗那种有社会危害性的心理障碍,如性变态。咨询者可指导来访者,当自己一有“坏”念头时,就用像皮筋弹痛自己的大拇指,使“坏”念头与手指的疼痛建立起条件反射:一有“坏”念头,就感到手痛,以此来戒除恶习。这种方法,一定要在来访者本人有克服这个心理障碍的迫切愿望时,才能进行。 九、疏泄法:疏泄法是指将沉郁在人体内的种种不愉快感受,如悲伤的情绪等排出体外的心理过程。疏泄法有以下几种:一是让其痛哭一场。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哭不仅可以减轻心理的悲痛情绪,还有利于人的生理健康。有人碰到悲伤器不起来,可建议他看悲伤的小说或影视节目,帮助他把眼泪排泄出来。二是向知心好友诉说自己的烦恼或悲痛。第三,可向报刊或自己信任的有关机构写信,以疏泄自己心中的不快。咨询室也是一种很好的疏泄场所。 十、领悟法:领悟法又称认知领悟疗法,是中国式的精神分析方法,由钟友彬等创立。钟友彬认为,成年人产生神经症的根源不在现在,而在于幼年时无意识的创伤体验,如父母离异、缺少母爱、各种躯体病痛和灾难、体罚、严重的情绪刺激、

心理咨询-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技巧.

心理咨询——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技巧 在我的心理咨询工作室中,经常有些家长来对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进行咨询,其中有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经常会提到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 当孩子的年龄不断增长的时候,家长的喜悦之情是难以言表的,但是随之而来的其他变化,又让不少家长产生了惶恐,他们总是觉得孩子离自己远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什么事都跟自己讲,于是家长们产生了抱怨。怎样与孩子有效沟通呢?这里给家长介绍五个沟通技巧: 一、发现例外 实际上是希望我们的家长换个视角看孩子,当我们总是抱怨孩子脾气不好、学习习惯不好、待人接物没有礼貌等等的时候。我们仔细想想,孩子一直就是这样的吗?是在什么时候发生这些变化的,当时发生了哪些事情我没有注意到。 性格:有个脾气总是比较糟糕的孩子,从来不能吃亏。有一次在同学推了他后,没有发脾气。这就是一个例外。对例外的原因分析,可以让家长帮助孩子找到改变坏脾气的内在的力量。 德行:平时总是不拘小节的孩子,在家中个人房间不整理,学习用品随便乱扔。因为同学来家里玩,他很认真的整理了自己的房间。这个例外抓住了,家长及时的表扬,表现出对他的这一做法的高兴、满意,把你的情绪反映及时传递给孩子,他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接着再乘热打铁,每周日定为他的房间自我打扫的时间…… 兴趣:网络游戏成瘾中,孩子在上网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在打游戏,而是在网络上看新闻、看BBS论坛、或者看看小说,这就是游戏成瘾治疗中应该积极关注的例外。或者除了游戏,还爱看侦探小说…… 能力:游泳与数学 个案:一个女生因为作文总是写不好,最后发展到,听到要写作文就害怕,头疼。家长带来咨询,母女都很着急。在咨询中,了解到该女生会游泳,这一资源可以很好的利用起来,女生:游泳对我而言是件很简单、很轻松的事情。 咨询师:刚学游泳时,怕把头闷进水里吗? 女生:怕 咨询师:你是怎么克服的?

心理辅导的贯注技巧

心理辅导是人际沟通的艺术。它要求辅导教师认真地听受导学生讲话,准确地认同其内心体验,积极地响应其讲话内容,推动其从不同角度审视其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与挫折,并通过适时地自我表露相关经历来增进与受导学生的情合。这一过程通常要求辅导教师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技巧。 心理辅导的贯注技巧 1.概念 贯注技巧(attending)是心理辅导关系的首要技巧之一。依照柯特勒(Kottler)所言,贯注的意思是用辅导教师的躯体语言、面部表情向受导学生表示你是我现在唯一关心的目标,我会精力集中于你身上。因此,它要求辅导教师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全神贯注地聆听受导学生讲话,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与体态的变化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它还要求辅导教师运用其言语与当体语来表现对受导学生主述内容的关注与理解,以使受导学生感到他讲的每一句话,表露的每一情感都受到了辅导教师的充分重视。 因此,贯注是尊重的体现,也是同感的基石。弗洛伊德曾言:在心理分析室内,没有一样东西不重要。美国著名心理咨询专家伊根也指出:观察来询者的非言语表现是进人他们内心世界的阳关大道。贯注确是心理辅导的基本功之一。 在贯注当中,辅导教师要随着受导学生的主述做出一系列言语与体语的表示。其中言语的表示通常包括嗯、噢、是的、我明白了等伴语。而体语表示则通常包括点头、注视、流泪、面部表情的种种变化,适宜的坐姿及一定的沉默等。这些言语与体语的表示应随着受导学生主诉的喜、怒、哀、乐的变化而变化,借以加深受导学生对辅导教师的信任,并强化其继续讲话的欲念。从这层意义上讲,贯注是使受导学生打开“话匣子”的开关。美国心理辅导学家基伯森曾言:好的贯注表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全神贯注(focusedintensity),而差的贯注则表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心不在焉(detachedpassivity)。所以,贯注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心理辅导关系的确立及其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对话时很少会贯注对方。如父母子女、亲朋好友间的谈话多是一边谈话,一边做其他事情。在学校里,无论是上课,还是与学生个别谈话,教师都不会全神贯注。而没有“注”的倾谈是很难达到真正的沟通或建立互信的。尤其是当学生需要教师辅导时,老师在谈话中心不在焉,答非所问,学生就会感到被冷落,其辅导工作自难生效。反之,当一个教师能全神贯注地倾听学生讲话,则会令学生感到自己讲的每句话都很重要,因而也会更加积极地投人到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去,与教师建立更好的关系,使辅导产生更大的效能。 2.举例说明 学生:李老师,我来了(低着头,嘴角下咧,眼睛发红)。

心理咨询的技巧

心理咨询的技巧(倾听、同理心、自我披露、反应) 1、倾听的技巧 会谈是心理辅导的基本形式和手段,会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会谈中的信息主要有两种:一是认知性的,一是情绪情感性的。认知性信息主要包括事实、行为、观点、意见等,可以称之为内容。情感性信息主要包括心理感受、情绪、情感等,其共同特点是体验。信息传递的方式也有两种:言语的和非言语的。 作为心理辅导人员在辅导过程中所做的事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接收、理解来访求助者的认知性信息和情感性信息,另一方面是对此作出反应,即发出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 会谈不仅仅是交流信息,还是会谈双方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人际关系。对于心理辅导人员来说,每一次辅导都是一次会谈,并通过会谈来达到影响和帮助来访者的目的。有效的会谈是需要技巧的,所以要提高辅导效果,就必须要掌握会谈技术和技巧,其中倾听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倾听并不是简单地听,它是全身心投入,专注地听。辅导人员对当事人的谈话不仅仅是听听而已,还要借助各种技巧,真正听出对方所讲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态度。倾听的习惯和态度比倾听的技巧和技术更重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愿意说不愿意听,习惯于说不习惯听。 倾听时应注意以下艺术: 第一,充分运用开放性提问

在倾听时,通常使用“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发问,让来访者对有关问题、事件作出较为详尽的反应,这就是开放性提问,这样的提问会引出当事人对某些问题、思想、情感等的详细说明。在使用开放性提问时,应重视把它建立在良好的辅导关系上,只有当事人对辅导员的信任,他才会在提问时作更多的回答。另外要注意问句的方式、语调,不能太生硬或随意。 第二,恰当运用封闭性问题 这类提问的特征是以“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行不行”、“要不要”等词语发问,让来访者对有关问题作“是”或“否”的简短回答。辅导员使用这种封闭性的提问,可以收集信息,澄清事实真相,验证结论与推测,缩小讨论范围,适当中止叙述等等。回答这些问题,只需一两个词、字或一个简单的姿势如点头或摇头等,简洁、明确。但过多使用封闭式提问,会使来访者处于被动的地位,压抑其自我表达的愿望与积极性,产生沉默和压抑感及被审讯的感觉。所以采用封闭性提问要适度,并和开放性提问结合起来。 第三,善于运用鼓励和重复语句 指直接重复或仅用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化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叙。重复来访者叙述中的某些话语或内容,是鼓励对方的一种主要方法。鼓励与重复除了促进会谈继续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来访者的谈话朝着一定方向深化。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技巧,然而正是这一简单的技巧,使辅导员得以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对来访者的关注和

浅析心理咨询师的会谈技巧

浅析心理咨询师的会谈艺术 ——观电影《good will hunting》有感是坚持已有的固守的逻辑,还是冒险去挑战接受新的逻辑。在这种危机面前,我们常会恐惧、逃避而崩溃失态。因而有很多人在这种转换中,由于支撑因素不够而失败,但威尔做到了。 ——题记在心理咨询课上,秦安兰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与专业相关的电影《good will hurting》,讲的是一个作为孤儿因童年时期缺爱而自闭的数学天才威尔在心理咨询师西恩的帮助下,终于愿意打开自己去接受并追求爱的故事。 整个电影中,在西恩对威尔进行心理治疗之前做了大量的铺垫,比如威尔与他的朋友们各种打架滋生事端的恶劣行径,威尔如何解开数学难题引起教授的兴趣,威尔如何凭借自己的超人口才赢得了后来女友史凯兰的好感。当然,还有之前心理咨询师的无能对西恩的衬托,当然精彩的心理咨询这才刚刚开始。 一场长达126分钟的电影,没有给人以拖沓冗长之感,全归功于编剧和导演编排时的英明所见。至少在我看来,除去一些电影中惯用的表现形式和镜头特写之类的专业技巧之外,最重要的是电影情节的发展是由两条线索串起来的,一条明线—西恩对威尔进行心理治疗的整个过程,一条暗线—威尔与史凯兰的感情发展的整个过程。也可以说,威尔与史凯兰的感情的升级过程也是心理治疗过程循序渐进的一种检验方式。所以整部电影看来,脉络分明,结构紧凑,还不乏一些引人深思的经典对白,一些温馨感人的经典画面和一些调节氛围的美式幽默。 好了,毕竟这是专业课作业,所以我还是把重点回归到心理咨询的过程。据说在威尔遇到西恩之前,教授共给威尔找了五名心理医生,但都失败了。当然,

电影中只具体描述了两位心理医生被气走的过程。那么,他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首先,他们都太普通了,普通的心理医生用普通的套路去对付如此特别的威尔,能成功才怪呢;其次,两位心理咨询师在治疗过程中都没有抓住重点,重点是什么?要打开威尔的心结,要威尔袒露心声,必须先建立基本的信任的专业关系,可惜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再次,两位心理咨询师在工作过程中,都表现出不专业的方方面面,比如第一位第一句话就给威尔贴上了标签,在随后的谈话过程中,过于心急等等,这也是没有专业素养的表现,而第二位没有烘托出催眠治疗法应该有的氛围,这是心理治疗的一大忌;最后,最重要的是,他们都选择了知难而退,从而终止了专业关系。 而西恩与他们相比,在随后与威尔的八次会谈中,将心理咨询师的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一步步与威尔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从而彻底打开了威尔的心扉,也推翻了他固守的逻辑,成功结案。接下来,我将详细分析西恩在各次会谈过程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各个点: 第一次会谈:(一)西恩将教授及其助理请出心理咨询室,保证了一个绝对私密的交谈空间,这是建立信任关系的第一步;(二)会谈开始时,顺着对方的兴趣寻找话题,如读书、运动等,而这些基本的东西也是慢慢加深关系的前奏;(三)当西恩的处境被聪明的威尔推断的时候,他没有回避没有否认,这表现了他真诚和主动的态度。(四)西恩对妻子的维护是第一次会谈中的高潮部分。对于二十多年受惯了人情冷漠的威尔来说,这绝对是不小的冲击,原来世间是有真爱的,那么我应该相信吗?人们总是对与自己认知相矛盾的事物畏惧却充满兴趣,威尔也不例外。深谙于此的西恩知道,这次会谈绝不会是他与威尔的最后一次碰面。

心理咨询师必备技能

1.心理咨询师的自我修养 心理咨询师特质:唤醒内心三种原型——治愈、沟通、转化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若是想成为一位好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好的心理分析师,那么,就应该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三种原型:治愈者,沟通者,转化者。将其发挥作用。治愈,愈者有心,心上之舟的意象;沟通,沟通意识和无意识;转化,如化悲痛为力量,点石成金。这三种原型,或三种能力,是作为心理咨询师可以自我反思或需要认真努力的。 心理咨询师从业最大困难:认识你自己 中国心理咨询师必修:中国文化 申教授: 国外诸多咨询技术和学派理论的传入,总是积极的;犹如百家争鸣,相互促进。那么,若是从反思的角度来看,我个人认为,以下问题是需要关注的:1,过多的渲染(咨询)技术,或过度关注技术本身,而忽视技术背后的理论与理解;岂不知咨询的技术是需要理论和理解为基础的;2,过多关注国外(咨询)技术的传入,使得人们有意无意忽视自己文化的基础;岂不知,当我们面对深度心理咨询问题时,最重要,不是西方的技术甚至西方学派的理论,而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基础;3,过多关注国外(咨询)的技术和理论时,忽视了自己内在的资源或自己的内在成长;岂不知,作为治疗师本人,才是最重要的方法和技术。 那么,作为一名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咨询师,我们在学习这些理论、技术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除了上面的几点之外,我还能说的是,当需要面对种种心理症状背后的原因,或深度心理治疗的问题时,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基础。 2.克利斯汀·盖拉德的话:心理服务行业是个容器,在此汇集了许多来自各门各派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以及心理督导师,他们手段各异,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大家有必要始终关注于彼此之间的相似性,而非关注于相互之间的差异、争论或甚至可能的紧张。 3.申荷永| 心理分析的治愈因素是什么?(上) ①爱能治愈。 当被问及有关治愈和希望的时候,弗洛伊德的回答是:“爱与工作”。 ②自我探索与治愈 ③“忘我”与“治愈” ④发展与内在成长

2020最新心理咨询通用的八种方法

2020年心理咨询通用的八种方法 一、贯注 贯注(attending)是心理咨询的首要条件之一。它要求心理咨询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全神贯注地聆听当事人讲话,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与本能的变化,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它还要求心理咨询员运用其言语与体语来表现对当事人主述内容的关注与理解,以使当事人感到他讲的每一句话,表露的每一情感都受到了心理咨询员的充分重视。由此,贯注是尊重的体现,也是同感的基石。 在贯注当中,心理咨询员要随着当事人的主述做出一系列言语与体语的表示。其中言语的表示通常包括"嗯、噢、是的、我明白了"等伴语。而体语表示则通常包括点头、注视、面部表情的变化,适宜的坐姿及一定的沉默等。这些言语与体语的表示应随着当事人主诉的喜、怒、哀、乐的变化而变化,藉以加深当事人对心理咨询员的信任,并强化其继续讲话的欲念。在这层意义上讲,贯注是使当事人打开"话闸子"的开关。 美国心理咨询学家基伯森(Gibson,1993)曾言:好的贯注表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的全神贯注(focusedintensity),而差的贯注则表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心不在焉(detachedpassivity)。所以,贯注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心理咨询关系的确立及其功能。 二、倾听 倾听(listening)是贯注的关键,也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基伯森(Gibson,1993)言:学会倾听是心理咨询的先决条件。心理咨询条件下的倾听不同于一般社交谈话中的聆听,它要求心理咨询员认真地听对方讲话,认同其内心体验,接受其思维方式,以求设身处地之功。由此,它不可以像在日常谈话中那样可以随意插嘴讲话或任加是非评论乃至争辩。与此相反,它要求心理咨询员在听对方讲话过程中,尽量克制自己插嘴讲话的欲念,不以个人的价值观念来评价当事人的主述(除非涉及法律等问题),并以贯注的积极表示来表现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内心体验的认同。因此,倾听是尊重与接纳的化身。 在实践中,倾听意味着学会沉默,学会贯注,学会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并做出富于同感的反应。同时,倾听不是要心理咨询员放弃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观,而是要让他学会兼容并蓄,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学会在不放弃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观的条件下,接受他人的信念与价值观,以能够更好地体验其感受,把握其思路,做出由衷的同感反应。 所以,倾听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活动,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活动,它使人学会用心去听人讲话。可以说,整个心理咨询的学习过程也是倾听的学习过程。 三、沉默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和心理辅导教学提纲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理解和尊重是前提 教师与学生因年龄的差异,生长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世界,以学生的心态去推理一切,然后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理解与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满足感。当一个教师不愿意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会使学生觉得老师不理解他,对教师的信任度降低,与教师的沟通就会停止。 二、爱心和关怀是关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心能驱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创新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有了这种爱,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表明:“人们总是趋向于模仿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模仿他所嫌弃的人。”因此,教师这种爱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主动模仿,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缺乏这种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动不动就严加训斥,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教育活动受阻甚至中断,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 三、尊重和欣赏是保证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绩与优点得到教师的认可与尊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及时表示欣赏之意。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你提的问题十分有价值!”“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老师也没想到。”这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却能鼓舞学生斗志,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潜能。作为回应,学生会以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教师的赏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 马雅可夫斯基曾说过:“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谈话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最基本的一种方法,也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基本条件。通过谈话接触,我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品质,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消除各种心理障碍。话,人人会说;但话,不是人人会谈。和学生谈话也是一门艺术。 如今的高中生思想活跃,喜欢独立思考,不轻信成人的意见和答案,他们的人生观逐渐形成,通过九年义务教育,他们对自然和社会获得了一定的认识,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但同时他们也容易冲动,遇事考虑不周全,理性思维不成熟。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在谈话初期总是显得比较拘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