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年龄)

合集下载

年轻的心态与年龄无关议论文

年轻的心态与年龄无关议论文

那年冬天,一位同事玉喊着冷。

有一个小妹笑着说,“今天这天气怎么可以喊冷呢?”玉说:“等你到我这年龄就知道,一百元有几个二十五。

”听她语气好像她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其实玉今年才三十多岁。

所以,我想说的是年轻是一种心态,与年龄无关。

年轻是心理上的不衰老。

走在大街上,有许许多多的美容院,他们就是为那些想青春永驻的人开的。

有一些人,四五十岁,脸上眼角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皱纹,他们进去出来就是一个有十七十八岁年龄的容颜,是拉皮。

还有去隆鼻,纹眉,……我们有没有真的看到一种回春术?想变年轻当然是一个愿望,这个愿望无可厚非。

我也会觉得大家心理上应该抱有一个极度年轻的感觉,就是当我心理年轻的时候,它会影响到我的生理。

有的人虽然很大年纪,但是他还会不断地追求新的事物,去学有氧舞蹈,甚至去高空弹跳,把我吓了一跳,可是她走起来的时候真的年轻。

古今中外都有很多年纪大了,还奋斗不止的人。

“老骥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在报纸上看到一位七十多岁的爷爷参加高考。

一百岁左右的杨绛奶奶为钱钟书整理手稿。

认识一个阿姨,她七十多岁还去田里帮人家干活,每天笑呵呵。

我还看过一些很年轻的人,他们年纪轻轻,愁眉苦脸,死气沉沉,让人不喜欢靠近。

或有的年轻整天在家,又有何不同?靠着父母生活,他们这样的心态跟七八岁的老人一样。

我相信那个年轻,是因为他自己心理上的某一种不衰老,帮动了精神上的健康状态,而不是刻意要把自己的皱纹拿掉,一定要把自己恢复到青春状态。

我太爷爷他九十四岁那年对着在晒太阳的大爷爷说:年轻人,这么懒,还不去下海捕鱼?每当听爸爸讲这个时,就会笑。

总觉得年轻跟年龄无关,跟心理有关。

生命每一个阶段都很美。

都说十五豆冠,二十及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这每一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美,都值得我们去欣赏。

我们在花季雨季时,花样年华,花一样的灿烂,美丽,鲜艳。

所以总会招引许许多多的蜜蜂和蝴蝶。

如果你到了三十岁,四十岁,我觉得里面有一种成熟,安静的圆满,不要忽略那个圆满和饱满,她是跟花的骚动不太一样,所以可能有时候略略胖一点,体态丰富一点,是另外一种被欣赏的状态。

初中作文议论文记叙文范文 在我们这个年龄 (2)

初中作文议论文记叙文范文 在我们这个年龄 (2)

在我们这个年龄要我说,我们这个年龄就像我面前摆着的水果盘,五彩缤纷又口味各异……快乐如草莓,好吃又好看,红彤彤的果皮下包含着甜蜜的汁水。

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才刚刚向童年挥手告别,却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快乐生活,我们大喊大笑,在大街上撒丫子乱跑。

我们就像草莓一样,努力地长大好被“挑选上市”。

我们的快乐如草莓,是放进嘴里那一刻,心里最幸福的那一种感觉。

挫折如苦瓜,能苦得让人掉眼泪。

人生本就没有一帆风顺的,我们要时不时地尝一口苦瓜,才能记住教训,健康长大;挫折是锻炼我们成长的必修课。

有时,当我们无法面对挫折时,身边一双双温暖的手会伸到你面前,没错,这正是我们的亲人朋友,以及老师们。

我们的挫折如苦瓜,含泪吞下去后迈出自信的步伐。

忧伤如葡萄,外表好看,心里却酸溜溜的。

不知怎么了,处于情感敏感季节的我们,发生一点不愉快的事,就乱七八糟地想老半天。

社会上有人常以怀疑的眼光看我们90后,可谁知道我们“放肆”的外表后面又有多少悲伤、消极、多疑……长大了,烦恼也长大了,青春期的我们,都是叛逆的“反教派”。

我们的忧伤如葡萄,喜滋滋地咬开果皮,却迸出酸酸的汁水。

成功如柿子,不到成熟的那一刻,怎么咬下去都是涩的。

我们一路上挥洒着汗水,跌跌撞撞迈着艰辛的步子来到成功的大门。

我们这个年龄,其实多半是积极进取的,我们并不会因为在路上摔了一跤,就再也不去走路了,我们会去把路慢慢铺平整,再继续向前走。

成功如柿子,我们会耐心等待,有信心努力等待。

……望着眼前的水果盘,琳琅满目,却正正好好地描绘出了我们这个年龄不同的色彩。

想到这,我毫不犹豫地拿起水果,仔细咀嚼,品尝我们这个年龄该有的“味道”。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一.开头技巧⑴欲扬先抑,开发胃口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

——《同桌》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

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同桌》⑶描形绘神,印象逼真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

论文-浅析我国刑事责任年龄规定

论文-浅析我国刑事责任年龄规定

大学毕业论文姓名教育层次学号分校专业法学教学点指导教师日期【论文摘要】:一、为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二、中外刑法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三、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现状概述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4、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四、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1)书证(2)被告人供述及证人证言(3)鉴定结论(4)未查清的分情况处理五、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的刑事责任范围(1)新刑法规定中的问题(2)解决途径六、关于我国新刑法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的建议(一)该款规定的罪名与相关罪名的包容问题(1)强奸罪是否包括奸淫幼女罪(2)抢劫罪与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3)贩卖毒品罪与走私、运输、制造毒品罪(二)非该款法定罪名的犯罪的加重情节包含上述法定犯罪行为的处理(1)强奸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罪(2)故意杀人罪与绑架罪(三)解决途径七、参考文献【关键词】: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认定、责任范围、存在问题及建议【目录】:一、为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应降低刑事责任年龄………………3页二、中外刑法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3-4页三、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现状概述…………………………4-5页四、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5-6页五、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的刑事责任范围……………………………6-7页六、关于我国新刑法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的建议…………7-10页七、参考文献………………………………………………………………10页浅析我国刑事责任年龄规定刑事责任年龄【1】是中国刑法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新的社会问题随之出现,与此同时中国刑法理论界对这一问题进行广泛而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

本文仅就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之现状结合社会现实问题对这一论题予以探讨。

幼儿园教师经验论文抓住年龄特征

幼儿园教师经验论文抓住年龄特征

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幼儿过程中,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抓住年龄特征,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师抓住年龄特征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对幼儿年龄特征的全面了解。

幼儿的认知、语言、运动、社交等方面的能力都与年龄相关。

教师需要了解幼儿的生理发展,知道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各个方面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此外,幼儿的情感特征也与年龄密切相关,教师需要知道幼儿情感发展的规律,以便更好地进行情感教育。

其次,幼儿园教师需要掌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教学内容和方式有不同的偏好和接受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采用问题导入、情境营造、游戏教学等活动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学习。

此外,教师还需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育工具,以丰富多样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进一步说明抓住幼儿年龄特征对教学的重要性。

以3-4岁幼儿为例,他们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比如,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幼儿喜欢模仿和动手操作的特点,设计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幼儿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促进他们的身体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需要抓住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从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需要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掌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抓住年龄特征对教学的重要性。

只有抓住年龄特征,才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关于数学小论文六篇

关于数学小论文六篇

第1篇:年龄问题今天,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

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

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

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

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马上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

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可以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24÷(3-1)=12(岁)12-2=10(年)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26+10)÷(2+10)=36÷12=3耶!我答对了。

看来做题先得画图,画了图就能就一目了然了。

第2篇:数学小论文关于速度一向学习成绩不好的我,在无意中发现了一道题,并且给做出来了,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吧!在2008年春运期间,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冰雪灾害,导致某地电路断电。

该地供电局组织电工进行抢修供电局距离抢修工地15千米。

抢修车装载着所需材料先从供电局出发,15分钟后电工乘吉昔车从同一地点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抢修工地,已知吉普车速度是抢修车速度的1。

5倍,求这两种车的速度。

解:1。

设抢修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吉普车的速度为1。

5x千米/时.由题意走相同路程15千米,吉普车比抢修车快15分钟(即0。

25小时)得方程15/X-15/1。

5X=0。

25解得X=20千米/小时,则1。

5X=30千米/小时答:抢修车的的速度为20千米/时,吉普车的速度为30千米/时.2。

因为走的路程(S=15KM)一样,人用的时间是X。

材料用的时间是X+15,即(15÷X)÷(15÷(X+15))=1。

年龄和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影响论文

年龄和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影响论文

年龄和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摘要:年龄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二语习得者在不同年龄阶段学习二语有不同的优势。

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过滤器的作用,本文基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第二语言学习差别,揭示了年龄研究和情感因素对我们所关注的外语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二语习得;年龄因素;情感因素;外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86-02一、前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关于母语习得之后任何其他语言的学习规律的理论。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随着国外二语习得理论的不断发展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影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注重应用二语习得理论来解决问题。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习者能用外语成功交流,而不是在各种考试中获得高分,目前我国外语学习的状况不尽如人意,教师们和学习者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收效甚微。

由于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很多,本文着重分析年龄和情感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联系实际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来进行反思。

基于对二语习得年龄因素和情感因素的探讨,论述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学道路来提高外语学习效率,以适应信息时代对外语学习者的要求。

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学习者学习第二外语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描写,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内、外部因素。

在学习第二外语的时候,学习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母语、年龄、语言环境和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等都是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本文着重就年龄因素和情感因素进行探讨,并运用它解决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二、年龄因素(一)不同年龄的语言学习者有不同的优势1、儿童在二语习得中的优势在自然语言环境里,儿童学母语既快而容易,即使学外语,似乎也比成人容易许多,儿童学习语言既快又好,靠的是与生俱来的普遍语法。

不同年龄强直论文

不同年龄强直论文

不同年龄强直【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年龄强直-阵挛性发作性癫痫的病因分析。

方法通过对本院接诊的280例gtcs病患按年龄层分组,分成老、中、青三组,分析回顾其病因,并作统计分析。

结果青年组病因最高的是药物中毒和脑外伤。

中年组病因分布相对均衡,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是相对较多的病因。

老年组中代谢类疾病、脑卒中、脑肿瘤是最大的病因。

讨论不同发病年龄在癫痫的病因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

结论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的前提就是及时正确地判断gtcs病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准确判断病因,才能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强直-阵挛性;病因;癫痫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11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60-02癫痫强直-阵挛发作也叫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或称大发作,简称为gtcs[1]。

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以婴儿和少年最为常见,无性别差异,临床上以意识丧失及先强直后阵挛发作形式为特点。

而成人gtcs患者中除部分是有儿童时期的原发性癫痫持续到成人后仍有发作,其他都是属于继发性癫痫。

所以,准确的判别急诊状态下的gtcs患者就显得至关重要。

本研究通过对280例gtcs患者(成年人)分老、中、青三个年龄组,进行回顾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共收治280例gtcs患者,均为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全部患者均有急诊病历以及准确完整的抢救记录,其中男148例,女132例,年龄为15-81岁,平均年龄(44.2±1.3)岁,以抢救记录为依据,全部患者行mri及头颅ct检查,且均予以常规性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糖、尿素氮、血气分析、超声检查以及肝功能检查等,若发现入院前患者病因不详,则应对住院病历采取详细分析。

1.2 方法将病患者按照年龄分成老、中、青三个组别。

老年组(≥60岁)为85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0例。

退休年龄的性别差异分析的论文

退休年龄的性别差异分析的论文

写一篇退休年龄的性别差异分析的论文,600字
本文旨在分析男女退休年龄的性别差异。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之间关于退休年龄的差异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

世界各国的统计数据显示,男性比女性更早地退休,即使在近几年也是如此。

本文将探讨退休年龄性别差异可能的原因,以及退休年龄差距对当前性别差异的影响。

从家庭史上看,很多社会文化都偏好男性更早地退休。

比如在中国,通常的情况是男性比女性更早退休。

为了调整社会男女之间的权力分配,政府已经实施了以男女平等为目标的法律政策,但这些政策并没有真正改变男性比女性更早退休的现状。

此外,金融因素也是影响退休年龄性别差异的因素之一。

由于社会经济失衡,男性收入比女性更高,因此男性拥有更多的资源和退休金,使得他们更早地退休。

此外,社会结构和经济分配的性别差异也对退休年龄有着深远的影响。

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强化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这就给男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以提早退休。

最后,由于男女老龄化的不同,男女之间的保健需求也有所不同,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退休决定。

男性会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因而也更可能提前退休。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男女之间退休年龄的性别差异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家庭史、政策和经济实力等都
会影响男女在退休问题上的决策,而且未来也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性别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过统计,尽管由于人数较少和时间不够的关系,实验会有一定误差,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出大众的平均记忆情况,但研究结果仍然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参考性。

经过实验发现,人所处的年龄段对他们的记忆纠正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对于初中生或年龄稍小(在13到15岁之间)的人来说,他们一开始记忆情况一般,但比成年人要好。

随着强化记忆的次数增多,他们的记忆也越来越牢固,最终会达到正确率100%。

原因也许是他们尚没有完全进入智力和心理的成熟期,对于一些事物的记忆总是信心满满,完全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在第一次见过后便能记住其中的绝大部分。

但正因如此,他们会忽视其中的很多细节。

有时当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差别很小时,他们往往由于对记忆力的自信而忽视它们,亦或是在被告知错误后仍坚持自己原来所记住的东西,因而对记忆的纠正需要进行4-5次才能完全被纠正过来。

据科学调查,一个普通人也正是要见过一个陌生单词4-5遍后才能完全记牢它,可见人的记忆与记忆纠正之间是有联系的。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毕竟记忆力很强,因而只要记忆时稍加用心,便能获得不错的效果。

对于高中生或处在这个年龄段(16到18岁)的人来说,记忆纠正的效果最好。

因为高中生的心理已经处于成熟期,较接近于成年的水平。

他们对学习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和学习方法。

因此他们在第二轮实验开始时被告知之前的信息是错的后,会有意地避免之前的错误信息,强化正确的记忆。

这时错误的信息对他们来说成了一种有利的刺激。

他们在学习中也是这样,对考试时错过的题目印象便会格外深刻。

学习中遇到了自己曾有错误理解的知识也会下意识地趋向于记牢正确信息,从而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

可见他们对学习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力。

高中生的记忆纠正效果甚至好于初中生,原因不在于记忆力水平,而在于心理的成熟度和对事物的认知程度。

对于中年人(30-50岁)来说,很多人由于工作需要已经形成了对单词或数字的敏感,因此记忆这类信息较为容易和准确。

但由于生活经验和固定的生活模式的影响,他们对旧的东西的认知度也更强,更容易形成思维定式。

比如年轻的时候读过《红楼梦》,对其中一些人物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在回答我们的问题时也会情不自禁地说出那些人物的名字。

他们在大致自己的记忆有误后会在短时期内牢记正确知识,但时间一长,由于后来的记忆不如思维定式的影响大,便难免又记成印象里的错误的知识。

可见第一次实验的错误知识和第二次的正确知识对他们的影响都不如思维定式那么大。

并且将他们在实验开始时的记忆效果与处于学生时期的两组人进行对比,会发现中年人是短时间记忆效果最差的一组。

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与记忆能力呈下降趋势,记忆逐渐趋于保守。

而中年人在多次加强记忆后,其达到极高正确率所需的强化次数却少于初中生。

可见中年人对细节的关注程度与观察程度要高于尚未成熟的孩子,这与他们长期进行工作和社会交往息息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