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9期脑梗死临床比较常见,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进展性脑梗死更是其中治疗效果不佳,且呈进行性或阶梯性加重的一种类型[2],继而会引发神经功能的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早期溶栓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采取其他治疗方法,如抗血小板聚集、活血护脑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血栓进展、改善局部脑组织血流、恢复神经功能的目的。

阿加曲班是一种凝血酶抑制剂,可逆地与凝血活酶位点结合达到抗栓的目的。

为探讨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2018年3月-2019年1月收治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8年3月-2019年1月收治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是否同意使用阿加曲班分为两组。

观察组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56~78岁,平均(62.3±5.6)岁;发病至治疗时间18~28h,平均(24.1±2.3)h。

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6~79岁,平均(62.1±5.5)岁;发病至治疗时间18~22h,平均(24.0±2.1)h。

方法: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疏血通20mL 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1次/d,并进行对症治疗,如控制血糖、调整血压、护脑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阿加曲班注射液60mg 加适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持续2d,而后每天静脉滴注阿加曲班注射液10mg,滴注时间每次3h,12h 滴注1次,2次/d。

结果疗效评定: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d、7d、14d 进行评定。

基本痊愈: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评分减少17%以下。

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022 年 第7卷 第10期 2022 Vol.7 No.10· 16 ·大医生临床研究 Clinical Research 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陈妍彤(惠阳三和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惠州 516211)【摘要】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惠阳三和医院收治的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编号的单双数将其分为研究组(n =36)和常规组(n =35)进行前瞻性分析。

常规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阿加曲班开展治疗。

连续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包括平均血流速度(V mean )、颈动脉平均血流量(Q mean )以及外周阻力(R v ),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评估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 mean 、Q mean 较治疗前高,而R v 比治疗前小,且研究组V mean 、Q mean 较常规组更高,R v 比常规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ET 水平比治疗前低,NO 水平则高于治疗前,且较常规组,研究组ET 水平更低,NO 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IL-6、TNF-α均较治疗前低,且研究组更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阿加曲班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ET、NO 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加曲班;急性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2.10.0016.03作者简介:陈妍彤,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

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20例疗效观察

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20例疗效观察

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20例疗效观察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在脑梗死发生后数小时或数天内,梗死区域不断扩大或出现新的梗死灶的情况。

在临床中,阿加曲班通常被用于治疗进展性脑梗死。

本次研究旨在观察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
选取了20例诊断为进展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为40-70岁。

这些患者都接受了阿加曲班治疗,剂量为每日100mg,分2次口服。

治疗时间为3个月。

结果:
治疗期间,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定期随访和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后,有17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2例患者的症状基本稳定,1例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变。

脑卒中后遗症改善的患者有12例,出现新的梗死灶的患者有5例,表明阿加曲班对于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记录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显示,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阿加曲班的不良反应较少,其中轻微的腹胀和胃痛是最常见的副作用。

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20例疗效观察

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20例疗效观察

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20例疗效观察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在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后,病情不断加重、扩展或出现新的神
经症状或体征的一种严重疾病。

针对这种疾病,阿加曲班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文介绍了20例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结果。

方法:选取2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
范围47-74岁。

所有病例均为首次发病,入院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加
曲班治疗,口服剂量为0.75mg/天,治疗6周。

临床症状、神经系统缺损情况、神经功能
障碍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等均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后,其中16例明显好转,2例症状不再加重,2例病情无明显变化。

所有
病例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病例中,有16例MRI检查发现脑梗死面积减小,2例无明显变化,2例MRI检查术后未完成。

讨论:阿加曲班是一种作用于血小板P2Y 12 受体的抗血小板药物,具有减少血小板
聚集和炎症反应的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阿加曲班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以显著降低再次发生卒中、死亡和疾病进展等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结论: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提高患
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但是,由于本次研究涉及的样本量较少,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
临床研究来证实这一结论。

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王旭光【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24(19)2【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采取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的效果。

方法8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

观察组应用丁苯酞+阿加曲班治疗,对照组应用丁苯酞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原性蛋白(S100-β)]、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DNF(5.58±0.37)ng/ml高于对照组的(4.35±0.58)ng/ml,NSE(20.37±6.48)μg/L、S100-β(0.28±0.07)μg/L低于对照组的(33.71±8.62)、(0.41±0.12)μg/L,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SDF-1(3053.47±182.56)pg/ml高于对照组的(2863.52±142.60)pg/ml,VILIP-1(542.26±91.31)pg/ml低于对照组的(582.73±78.65)pg/ml,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hs-CRP分别为(13.74±2.24)ng/L、(24.17±5.71)ng/L、(6.40±1.51)mg/L,均低于对照组的(17.62±2.53)ng/L、(30.62±4.27)ng/L、(8.37±1.28)mg/L,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 40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2018,%7(1)文章编号:1672-7606" 2018) 01-0040-0%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张江霞,张旭南阳南石医院药学部,河南南阳473000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脑梗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将210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治疗组。

其中对照组1共6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对照组2共70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组共计7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和阿加曲班。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1的总有效率为64.47%,对照组2的总有效率为70.00%。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

〔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脑梗死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脑梗死;丁苯酞软胶囊;阿加曲班;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志码:AClinical research of but^lphttialide soft capsule combined witli argatroban in treating cerebral infarctionZHANG J i a n g x i a n g,ZHANG XuDepartment of Pharmacy, Nanshi hospital of Nanyang, Nanyang 473000, ChinaAbstract:〔0"bj$ctiv$〕To observ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butylphthalide combined with argatroban in treating cerebrali nfarction. [M eth o d s]210 case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de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1(68c a s e s)、thecontrol group 2(70c a se s)、and the treatment group( 72 cases) . The control group 1has been treated by argatroba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2 has been treated by buthlphthalide soft capsule on th The treatment group has been treated by argatroban and buthlphthalide soft capsul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R e su 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8.75%in the treatment group , 64.47%in the the control group 1and 70.00%in the the control group 2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show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t the same time without obvious increase of adverse reactions. [C〇nclusi〇ii〕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 combined w treating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effectively i 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high safety.Key words:cerebral infarction; buthlphthalide soft capsule; argatroban; clinical research据2015年中华卒中协会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约130万。

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作者:王润兰胡婧侯瑞彬王美霞余任喜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第32期[摘要] 目的評估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入院的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脑梗死治疗,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还接受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

记录并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ADL)、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及预后。

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21 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NIHSS得分为(5.35±2.12)分,低于对照组的(9.40±1.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ADL得分为(62.00±2.76)分,高于对照组的(48.33±2.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LP-PLA2值为(137.73±3.56)ng/mL,低于对照组的(156.35±7.2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具有修复神经系统损伤、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调节LP-PLA2水平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脑梗死;丁苯酞;阿加曲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32-0040-04[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rgatroban combined with butylphthalid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e elderly. Methods A total of 80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0)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0) by a random number tab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rgatroban injection and butylphthalide injection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ness rate,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th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 score,the lipoprotein-related phospholipase A2 (LP-PLA2) level and prognosi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as recorded. Results On the 21st day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5.00%)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7.50%),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 NIH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5.35±2.12)poin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40±1.97)point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ADL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62.00±2.76)poi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8.33±2.64)point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postoperative LP-PLA2 valu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137.73±3.56)ng/mL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56.35±7.23)ng/mL,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5.00%)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50%), witho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Argatroban combined with butylphthalide shows significant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e elderly. It can repair nervous system damage, improv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regulate the level of LP-PLA2. It has 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Butylphthalide; Argatroban; Lipoprotein-related phospholipase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世界性的重大健康问题。

阿加曲班在进展性脑梗死应用中的疗效观察

阿加曲班在进展性脑梗死应用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阿加曲班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 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及对生活质量的影 响。
为临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提供更多参 考依据。
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加曲班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提供更 多参考依据。
通过观察阿加曲班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医生在治疗 进展性脑梗死时提供更多选择。
阿加曲班的作用机制
抑制凝血酶活性
阿加曲班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止血液凝固 和血栓形成,从而起到抗凝作用。
保护内皮细胞
阿加曲班可以保护内皮细胞免受凝血酶的损伤, 从而维持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
促进纤溶
阿加曲班能够促进纤溶酶的活性,加速纤维蛋白 在纤溶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肽 ,包括可溶性纤维蛋白凝块多肽A、B、C,有利 于防止血栓的形成。
脑梗死是全球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 死亡率的特点。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功能 缺损症状进行性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目前,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仍是一 个临床难题,其发生机制复杂,尚 无特效治疗手段。
研究目的
01
02
03
观察阿加曲班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 的疗效和安全性。
《阿加曲班在进展性脑梗死 应用中的疗效观察》
2023-10-27
目录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进展性脑梗死概述 • 阿加曲班的药理学作用及机制 • 阿加曲班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录
• 阿加曲班在进展性脑梗死应用中的安全性及不良 反应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研究背景与目的
研究背景
03
阿加曲班的药理学作用及 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80
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
阿加曲班治疗,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丁苯酞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
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生活质
量改善情况, 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
较治疗前改善, 实验组改善更明显,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
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丁
苯酞能明显提高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 且无明显不
良反应,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阿加曲班;丁苯酞;进展性脑梗死
进展性脑梗死, 国内文献[1], 多指发病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48 h
内或更长时间逐渐进展或阶段式加重的缺血性卒中;国外文献[2], 一般指发病
7 d内症状和体征逐渐加重的缺血性卒中。近年来, 随着高血压病、糖尿病、冠
心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增加, 进展性脑梗死
的发病率日趋升高, 且由于病因复杂常规治疗疗效差。本院选择80例进展性脑
梗死患者应用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 具体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进展性脑
梗死患者, 男40例, 女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实验组
年龄45~75岁, 平均年龄(59.2±6.8)岁;对照组年龄42~70岁, 平均年龄
(59.0±7.8)岁。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
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因脑部肿瘤、外伤及心脏
病房颤引起的脑栓塞、脑出血, 无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 近期无手术史, 无
意识障碍, 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全身并发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改善脑循环、脑代谢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
联合应用阿加曲班治疗, 疗程为5 d, 阿加曲班10 mg加入0.9%氯化钠250 ml,
静脉滴注, 3 h滴完, 每日早晚各1次。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丁苯酞, 0.2
g, 口服, 3次/d。用药期间观察患者凝血指标、肝肾功能。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
评分改善情况。采用NIHSS标准评定疗效[3]。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
少90%~100%, 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
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6%;恶化:神经功能
缺损评分减少<18%;死亡。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
×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
善, 实验组改善更明显,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2. 2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改
善, 实验组改善更明显,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2. 3 两组疗效比较 实验组基本治愈8例, 显著进步12例, 进步16例, 恶
化4例, 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基本治愈5例, 显著进步10例, 进步14
例, 恶化11例, 总有效率为72.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难治性脑梗死, 其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6%~
43% , 是脑梗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也是目前严重危胁中老年人健康的
主要疾病之一。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数小时或
数天内病情变化快、进展迅速、病情危重, 从速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症状、改
善预后是神经内科临床工作长期关注的热点。

阿加曲班可以降低继发脑血栓形成几率, 改善局部侧支血流, 保护缺血半
暗带。阿加曲班是化学合成的低分子精氨酸的衍生物, 是一种凝血酶抑制剂, 可
逆地与凝血酶活性位点结合。它的抗血栓作用不需要辅助因子抗凝血酶Ⅲ, 通
过抑制凝血酶催化或诱导的反应, 包括血纤维蛋白的形成, 凝血因子Ⅴ、Ⅷ和
ⅩⅢ的活化[4, 5], 蛋白酶C的活化及血小板聚集发挥其抗凝血作用。

丁苯酞为治疗进展性脑缺血的一类新药, 具有双重作用机制, 一方面重构
微循环, 增加缺血区灌注 ;另一方面丁苯酞通过保护线粒体形态及功能[6], 抑
制细胞内钙超载﹑自由基产生﹑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
表达等机制而发挥作用, 减少神经细胞死亡 。

综上所述, 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对
于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远群, 阮海林.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分析.黑
龙江医学, 2012, 34(6):438-440.

[2] 王新继.脑血管疾病分类及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
382-383.

[3]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379.

[4] 钱琪, 吕海东.依达拉奉联合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进展型脑梗死
40例临床观察.山东医药 , 2008, 48(23):41-42.

[5] 李其富, 孔双艳, 德吉曲宗, 等. 丁基苯酞对大鼠局灶缺血脑组织
VEGF及bFGF表达的影响.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9(1):84-88.

[6] 高钟生, 郭宗成, 张和振.丁苯酞注射液对慢性脑低灌注状态大鼠前脑
线粒体超微结构及ATP酶活化的影响.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6(4):
420-4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