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课件
语文粤教选修传记选读课件:第一单元铁肩担道义

5.辨形组词
牒碟((
) )
撤辙((
) )
洽恰((
) )
谒碣((
) )
谍( ) 撒( ) 怡( ) 歇( )
答案:通牒 影碟机 间谍 撤离 车辙 撒网 接洽 恰当
心旷神怡 谒见 碣石 歇息
6.词语释义
(1)通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倒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川流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接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曲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观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些议论性的语句含义深刻,对表现主题和 人物性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请找出几例并一一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
李大钊入狱后,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对敌人的 各种利诱严词拒绝。当时北京的《晨报》报道说:“李大 钊受审时……态度极从容,毫不惊慌。”他表现出“俨然 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在二十多天的监禁中,他受尽折 磨,但始终没有泄露任何一点机密,没有说出任何一句不 利于革命的话。
1927 年 9 月 28 日,张作霖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 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二十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 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刑台,镇定自若, 从容就义。
《铁肩担道义》课件.ppt

4、本文是一篇评传,作者不仅叙述了 、本文是一篇评传, 传主从容就义的始末, 传主从容就义的始末,还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 评议。请找出文章中作者评议性的文字, 评议。请找出文章中作者评议性的文字,谈谈 这些文字的作用。 这些文字的作用。 课文里评议性的文字有: 课文里评议性的文字有:第11、12、15、 、 、 、 17、18、19这六个较为集中的自然段。(朗读 这六个较为集中的自然段。( 、 、 这六个较为集中的自然段。(朗读 这些段落,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些段落,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些评议性的文字评价公允, 这些评议性的文字评价公允,既是对事实 的阐释,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 的阐释,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这些 文字对理解传主的性格、思想, 文字对理解传主的性格、思想,对认识 传主 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的点睛作用。 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的点睛作用。
选修9第二课 选修 第二课
朱志敏
李大钊( 李大钊(1889——— 1927),北京大学著 ),北京大学著 ), 名教授, 五四运动” 名教授,“五四运动” 的领导者; 的领导者;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最早的传播者, 最早的传播者,中国 共产党党名的议定者; 共产党党名的议定者;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 人。 李大钊著名诗句兼 人生写照: 人生写照:“铁肩担 道义, 道义,妙手著文 章。”
只是李大钊巧妙地将“ 只是李大钊巧妙地将“辣”字改成“妙”字, 字改成“ ”“妙 一字之差, “辣”“妙”一字之差,李大钊的为人谨慎 和写文章的严谨的特点,都表现出来了。 和写文章的严谨的特点,都表现出来了。后 人不知,以为这幅楹联系李大钊所撰, 人不知,以为这幅楹联系李大钊所撰,误会 一直相沿至今。 一直相沿至今。从这一个字也可以看出李大 钊本人的志向和追求。 钊本人的志向和追求。 上联中的“道义” 上联中的“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 和志向, 铁肩担道义” 和志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 己任;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 己任;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 抨击反动军阀统治, 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 作品。 妙手著文章” 作品。“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 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2.铁肩担道义课件(粤教版)

(4)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实践其所信, 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唯有直言。倘因此 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唯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 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2.这段文字运用了传主的有关资料,从文中可以看出李大钊是 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写李大钊的行为表现,运用了记叙、议论等手法,主 要对李大钊的思想作了评论,这些评论揭示了李大钊精神品格 的根源、从容就义的原因、行为的本质及意义,同时高度评价 李大钊的影响。
(2)恰当的引用。
文章大量引用了相关史实,如如何处理李大钊,各方反应不同, 作者均转引历史资料,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再如为了表现李大钊 的生死观、对待党和同志等方面的品质,引用了李大钊的言论,增 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真实性。
答案:李大钊是一个超出生死、革命意志坚定、百折不挠、 大智大勇的人,“他一生追求光明、追求真理,自信自己的 事业言行有益于国家、社会、民族、人民,有益于全世界、 全人类”。
3.请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简析这两个比喻句表达出了什么 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铁肩担道义优秀课件

3 本文是一篇评传;作者不仅叙述了传主从容就 义的始末;还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评议 请找出文章中作 者评议性的文字;谈谈这些文字的作用
课文里评议性的文字有:第11 12 15 16 17 18 19 段;结尾三个段落
1他在白色恐怖极为严峻的情况下;临危不惧;坚守斗争岗位 2被捕后;他态度从容 镇静;无私无畏;豁达地看待生死;把 个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 3为了保护同时被捕的青年;他表示自己愿意负其全责;希望 当局能对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体现了一个革命者舍己救人;一心 为革命的高贵品质 4在狱中所写的供词及 狱中自述中;充分反映了他坚定的革 命原则和高超的斗争艺术大智大勇;保守了党的秘密;表现了对 党的忠诚 5就义时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从容就义;为党献身
临刑前留下了最后一张照片
英勇就义的路友于 李大钊 张挹兰
1927年4月被张作霖施以绞刑 站在绞刑架下;李
大钊进行了最后一次讲演: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
便绞死了共产主义 最后;奉系军阀采用从欧洲进口
的刑具;以最残忍的方式;对李大钊进行了整整40分
钟的绞杀
杀害李大钊等烈士的绞刑架
绞死李大钊的绞索—— 革命博物馆革命文物001号
一般分上下联;表示逝者的生平 成绩和美德;以及他的 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 对偶;字数相等 例如:①道义铁肩独承起;文章妙手巧著成 ②铁肩担道义;伟人精神应犹在; 妙手著文章;巨星遗文永留传
④引用了 北京档案史料中的 李大钊狱中供词:他在两份 ‘供词’其中一份长达五千余字中……第三国际共产党与 ‘黄色’工团问题等等 教材12页 ⑤引用了当时的报纸报道:据当时的报纸报道……请将李大 钊交法庭依法审讯 据 顺天时报报道……何为激励士心 此 外……汉口 民国日报记者证实此‘要人’就是蒋介石 教材 14页
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 铁肩担道义课件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 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 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 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 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 . . 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 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 鼓、 识战阵也。 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 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 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 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 ,虽耗农民,为之可也。 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 . B.场功甫 毕 . C.或采橡实、畜 菜根以延冬春 . D.籍 之以为厢兵 . 解析:“鄙”,见识浅薄。 答案:A 鄙:卑鄙。 甫:刚刚。
)
畜:通“蓄”。 籍:登记。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 )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 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 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 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解析:③是说后来的士兵;④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⑥是作者 的结论。 答案:A
本单元学习议论说理类文言文,有关知识可用下图表示: 作者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等,从根本 定义 上考察、探讨,辨是非,别真伪,表明看法、观点、澄清 对错的文体 分类:议、论、辩、说、解、原等 议论说理类文言文讲究气势 特点 不仅说理透辟、深刻,而且带上强烈的感情色彩 讲究论辩的艺术技巧 比喻论证:是一种形象自然、从浅入深的论证方法,使我 们在很轻松的阅读之中就能明白作者的用意,从而更 好地证明中心论点 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这是一种常用的、 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 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 法。也称比较法 举例论证:运用事实论证进行论证时列举的事实可以有 方法 两种形式,即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概括 总体性事实的说服力在于事实所体现的普遍性,是对 事实的总体或全局的全面性统计或概括。采用枚举 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举几 个事例即可。枚举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 要考虑到经济原则,尽可能不要同类重复 引证:是论说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是“道理论证”的一种, 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
第2课铁肩担道义课件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课件

李大钊入狱后,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对敌人的各种利 诱严辞拒绝。当时北京的《晨报》报道说:“李大钊受审时……态度 极从容,毫不惊慌。”他表现出“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在二 十多天的监禁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泄露任何一点机密,没有 说出任何一句不利于革命的话。
1927 年 9 月 28 日,张作霖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 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二十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 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刑台,镇定自若,从容就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个是“旧居迁到新居”,一个是“冷水浴”。 这两个比喻表达的意思是“人的乐生怕死,是由于有一种 ‘依恋’的‘惰性’”或者“人对于死依恋生,也是一样 的心理”。
本文写李大钊的行为表现,运用了记叙、议论等手法,主 要对李大钊的思想作了评论,这些评论揭示了李大钊精神品格 的根源、从容就义的原因、行为的本质及意义,同时高度评价 李大钊的影响。
(2)恰当的引用。
文章大量引用了相关史实,如如何处理李大钊,各方反应不同, 作者均转引历史资料,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再如为了表现李大钊 的生死观、对待党和同志等方面的品质,引用了李大钊的言论,增 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真实性。
5.主旨感悟
文章通过叙述李大钊人生最后时期的言论和行动,充分地表现了 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在极为严重的白色恐怖中,临危不惧,坚守 岗位;身陷囹圄,仍关心着党的事业和同志们的安全,把个人的生命 和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在监狱中、法庭上和绞刑架上,坚贞不屈, 大义凛然,从容就义,为党献身。
栏栏目目链链接接
(2)如何把握文中长句的含义?
今朝风流铁肩担道义课件传记

今朝风流铁肩担道义课件传记xx年xx月xx日•引子•今朝风流铁肩担道义的内涵•课件内容及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目•今朝风流铁肩担道义课件的效果•今朝风流铁肩担道义课件的推广与应用录01引子1课件的背景和意义23当前社会,一些青少年存在信仰缺失、道德失范、价值迷失等问题社会现象家长、教师需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道德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教育需求用红色文化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人传承红色基因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判断力目标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境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人效果课件的目标和效果范围面向全国的青少年使用对象初、高中学生、大学生、青年教师、家长等课件的范围和使用对象02今朝风流铁肩担道义的内涵今朝风流铁肩担道义的具体内容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和特征,站在人类发展前沿,积极应对时代挑战,以创新引领发展。
把握时代脉搏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坚定理想信念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03推动社会进步要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推动整个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今朝风流铁肩担道义的意义01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02提升自身素质要不断学习提高,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成为优秀的社会栋梁之才。
课件通过传达思想理论、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使今朝风流铁肩担道义内涵更加深入人心。
课件是传达今朝风流铁肩担道义内涵的重要载体通过课件的传播,今朝风流铁肩担道义内涵可以更广泛地传递给更多人群,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实践。
《铁肩担道义》课件

本课件将深入介绍《铁肩担道义》的概念、内涵和实践,以及培养和提高铁 肩担道义的方法和技巧。
引言
铁肩担道义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铁肩担道义的含义和其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铁肩担道义的历史背景
探讨铁肩担道义的起源和发展,并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义。
课件内容概述
引出本课件将重点讲解的内容和目标。
铁肩担道义的内涵
1
定义和起源
详细解释铁肩担道义的含义,以及它的起源和背景。
2
含义和价值
探讨铁肩担道义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价值。
3
特点和表现形式
介绍铁肩担道义特有的特点和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形式。
铁肩担道义的实践
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分享铁肩担道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关心他人并负起责任。
3
日常生活和职业中融入铁肩担道义
提供建议,帮助人们将铁回顾
总结铁肩担道义的核心内 涵和实践,强调其在个人 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未来发展和应用展望
展望铁肩担道义在未来的 发展趋势和新的应用领域。
呼吁践行铁肩担道义
呼吁听众积极践行铁肩担 道义,共同建设美好的社 会。
职场中的意义和作用
讨论铁肩担道义在职业领域中的重要性,如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强调铁肩担道义对社会和组织的影响,以及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铁肩担道义的培养和提高
1
培养和提高的方法和技巧
分享一些培养和提高铁肩担道义的实用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案例分析和研讨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如何在现实情境中应用铁肩担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