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8.这些东西哪里来(2课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2课时)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2课时)优秀教案

8. 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目标1. 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尊重工业劳动者。

2. 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3. 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才能体现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

教学难点:懂得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才能体现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工业方面的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 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都用到了哪些生活用品?谁能告诉我。

生:自由回答。

师:这些生活用品从哪里来?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2. 板书课题:这些东西哪里来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物品身世“探秘"(一)观察与发现,填一填。

1. 观察一下,看看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物品。

来自工业生产的有:穿的……用的……2. 家中用的穿的哪些来自工业生产,请填到教材上面表格里。

【设计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很多生活用品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

(二)探访活动,说一说。

1. 探访活动。

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个可爱的玩具小熊。

看着可爱的小熊,我很想知道他的来历。

抱着好奇心,我走进生产玩具小熊的工厂,进行了一次探访活动。

①在玩具生产厂的产品研发部门,设计人员专注地设计着各种可爱的小熊样式。

②在材料车间……③在生产车间……④在装饰车间⑤在检验和包装车间……⑥包装好的小熊被运送到商店...2. 说一说:玩具小熊的生产要经历哪些环节?3. 自由探访: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开展对他来历的探访活动吧。

【设计理念】开展探访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明白工业生产的过程,加深对物品身世的认知。

活动二: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一)对比。

手洗衣服一洗衣机洗衣服步行爬楼一乘电梯上楼用扇子扇风乘凉一空调乘凉问题:你能发现洗衣机,电梯,空调等产品的诞生,帮助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吗?(二)小调查。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 这些东西哪里来 第2课时(教案)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 这些东西哪里来 第2课时(教案)

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体会工业劳动者的艰辛,尊敬工业劳动者。

2.道德修养:感受工业产品带给人们的舒适和便利,感谢创造工业产品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从小树立创新意识。

3.责任意识: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当今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中国制造”大量出现在国外的原因。

(重点)2.通过合作探究,了解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感受“中国创造”的意义,初步培养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3.进一步了解我国日益增强的科学技术实力,增强用科技振兴祖国的使命感,树立创新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

(难点)教学过程一、“洋货”的来历1.导入学生用《现代汉语词典》查找以“洋”字开头的词语,找一找哪些是旧中国主要依赖进口的商品名称。

2.思考“洋枪、洋炮、洋货、洋火、洋油、洋烟”都是指什么?这些词的开头为什么都要加个“洋”字?预设:因为当时的中国制造业不发达,生产能力低,很多东西没有办法自己生产,都是依赖进口。

过渡:如今“洋”字下岗了,我国自己生产的产品遍地开花,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

(板书:中国制造)二、寻找“中国制造”1.活动一:寻找“中国制造”(1)实物展示:教师展示几件亲人朋友从外国买回来的礼物,有日本的迪士尼玩具、澳大利亚的背包、意大利的衣服等。

(此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如用图片或者教材第62页资料替换)(2)谈发现: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前来观察,找找有什么发现。

预设1:我从商标发现这几样物品都有“MADE IN CHINA”字样。

预设2:哇,这些来自国外的礼物回家啦!它们都是中国制造的产品。

(3)播放:播放伦敦奥运会的视频。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美丽的烟花、漂亮的纪念品、各队的运动服装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这些东西哪里来》(2课时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这些东西哪里来》(2课时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这些东西哪里来》(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这些东西哪里来》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身边的事物,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来源和制作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材料。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思考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去探索和了解。

但是,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有限,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来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身边事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养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身边事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2.难点: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法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分组合作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

此外,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的物品是从哪里来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身边事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这些东西哪里来》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这些东西哪里来》精品教学设计

《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人生格言:
我们要知道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自己有恒心,坚持努力,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在我们心里必须懂得:
1.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2.人生想学习一点东西,就应该先学会谦逊。

3.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4.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不要嘲笑铁树。

为了开一次花,它付出了比别的树种更长久的努力。

9.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10.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这些东西哪里来》 (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这些东西哪里来》 (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这些东西哪里来》(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这些东西哪里来》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物品的来源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珍惜物品、感恩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到每一个物品背后都有人们的辛勤付出,从而激发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能够理解和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但他们对物品的制作过程和背后劳动者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的物品及其制作过程,知道物品背后的劳动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物品、感恩的情感,增强对劳动者的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物品的来源和制作过程,认识物品背后的劳动者。

2.难点:培养学生珍惜物品、感恩的情感,增强对劳动者的尊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呈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各种物品及其制作过程。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课堂活动准备:准备一些小游戏、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所需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物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是从哪里来的。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件,详细介绍各种物品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每一个物品背后都有人们的辛勤付出。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小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劳动的辛苦。

4.巩固(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巩固对物品来源和制作过程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还应该珍惜哪些物品?如何在生活中体现感恩之情?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珍惜物品、感恩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八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八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八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目标1.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尊重工业劳动者。

2.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3.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才能体现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

教学难点:懂得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才能体现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工业方面的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都用到了哪些生活用品?谁能告诉我。

生:自由回答。

师:这些生活用品从哪里来?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这些东西哪里来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物品身世“探秘”(一)观察与发现,填一填。

1.观察一下,看看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物品。

来自工业生产的有:穿的……用的……2.家中用的穿的哪些来自工业生产,请填到教材上面表格里。

【设计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很多生活用品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

(二)探访活动,说一说。

1.探访活动。

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个可爱的玩具小熊。

看着可爱的小熊,我很想知道他的来历。

抱着好奇心,我走进生产玩具小熊的工厂,进行了一次探访活动。

①在玩具生产厂的产品研发部门,设计人员专注地设计着各种可爱的小熊样式。

②在材料车间……③在生产车间……④在装饰车间……⑤在检验和包装车间……⑥包装好的小熊被运送到商店……2.说一说:玩具小熊的生产要经历哪些环节?3.自由探访: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开展对他来历的探访活动吧。

【设计理念】开展探访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明白工业生产的过程,加深对物品身世的认知。

活动二: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一)对比。

手洗衣服→洗衣机洗衣服步行爬楼→乘电梯上楼用扇子扇风乘凉→空调乘凉问题:你能发现洗衣机,电梯,空调等产品的诞生,帮助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吗?(二)小调查。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

•面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裁剪——LOGO制作——缝制——成衣检验——包装
目标导学二: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方便的生活。
图片展示:
手洗衣服——洗衣机洗
爬楼梯——坐电梯
扇子扇风——空调吹风
小组动起来!
问题:你能发现洗衣机,电梯,空调等产品的诞生,帮助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吗?
拓展提高
想一想,从人们的生活需要出发,我们还可以改善和发明哪些产品? (小组讨论整理,下节课上台分享哦。)
课堂能力检测
观看视频
交流讨论
小组合作交流
认识了解
讨论交流
认识了解
图片认识了解
讨论交流
调查内容呈现
拓展提高
了解生活用品中的工业产品。
初步认识生活中使用的工业产品——电器。
了解生活中更多与工业生产相关的物品
包装好的小熊被运送到商店,神气地坐在货架上,等待人们购买。
说一说。
先说一说玩具小熊的生产要经历哪些环节。再小组选择一件本组都喜欢的物品,开展对它来历的探访活动吧。
小结:玩具小熊生产经历的环节……
•设计——选择材料——工人缝制——工人装饰——检验、包装——出售
学生分组探究:探究校服的生产制作过程
教师提示:
在玩具生产厂的产品研发部门,设计人员专注地设计着各种可爱的小熊样式。
在材料车间,有许多制作小熊的原材料,如绒布、花布……
在生产车间,我看到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们都在埋头操作缝纫机。
在装饰车间,工人们给小熊缝上眼睛,打上蝴蝶结,可爱的玩具小熊诞生了!
在检验和包装车间,技术人员正严格检查每个玩具小熊,检查合格后才进行包装。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优选】8这些东西哪里来(第2课时)教案

8这些东西哪里来第2课时课题这些东西哪里来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工业产品以及其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2.能力目标:感受工业化生活的便捷,培养尊重他人劳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工业带给生活的影响,学会珍惜幸福生活。

重点了解工业产品以及其带来的舒适和便捷,学会珍惜幸福生活难点了解工业产品以及其带来的舒适和便捷,学会珍惜幸福生活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工业改变生活》提问:你知道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目的是给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方便的生活。

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工业产品给我们提供了方便,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你知道有哪些产品吗?想一想你能发现洗衣机、电梯、空调等产品的诞生,帮助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吗?小小调查员问一问家人,他们小时候用的物品,哪些现在不生产了,哪些物品是过去没有而现在有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舒适和便利。

(1)过去有现在没有的:传呼机、黑白电视机、煤油灯(2)现在有过去没有的:手机、扫地机器人、无人机小分享:选一件你自己最喜欢的工业产品,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①我最喜欢的是我家的冰箱。

它不仅可以帮助妈妈保存新鲜的食材,还有我最喜欢的冰淇淋也可以放在里面。

夏天的时候,还可以自己制作冰镇柠檬茶。

②我最喜欢的是我家的空调,在夏天里,它可以帮我驱走炎热,让我可以很好地学习,生活在舒适房间内,心情好。

③我最喜欢的是我家的洗衣机。

因为它可以把我们的衣服都洗干净,不用妈妈那么辛苦。

从身边出发,找到方便生活的工业产品。

从洗衣机、空调等产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感受生活的变化。

进一步分享,充分感受生活的变化,奠定情感基础,热爱生活,珍惜他人劳动。

过渡:工业产品的创新与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将来,我们也可以发明、制造新的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小设计师:想一想,从人们的生活需要出发,我们还可以改善和发明哪些产品。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2个课时)课件


新知探究
(一)看一看,说一说。 1. 暑假,李亚参加了中美青少年友好夏令营。 到美国后,他发现美国市场上很多商品上印着 "Made in China" (中国制造)的字样。 (1)李亚想买一件运动衫。在美国商店里,他 看到很多运动衫的商标上标着“中国制造”。 (2)李亚想给朋友买一件小礼品,一看商标, 也印着“中国制造”。 (3)李亚乘坐观光车,司机知道他是从中国来 的,高兴地告诉他,观光车是中国制造的。
(1)学生进行设想设计 我的设想:
(2)学生将自己设想的设计在小组内交流。 (3)每个小组请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汇报。
垃圾桶小发明
垃圾桶小发明
懒人神器家居家用小东西
神奇小发明
教学总结
工业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 加舒适、方便,我们要感谢那些发明和制造产 品的人,是他们用智慧和劳动为我们创造着幸 福的生活,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将来,我们也可以发明、制造新的产品为人们 的生活服务。
衣服、裤子、裙子、袜子、 帽子、鞋子、靴子、手套、 围巾……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很多 生活用品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工业与我们的生 活紧密相连。那和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的工业产品 究竟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制造一个工业产品需 要多少行业的人付出劳动呢?带着这些问题,我 们一起来探究玩具小熊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吧。
当堂检测
一、填空。 1.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很多生 活用品是由( 工业 )生产提供的。工业与我们的生活 (紧密相连)。 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产品的 生产也在不断( 发展 )和(变化)。目的是给人们提 供更加( 舒适 )和(方便)的生活。
二、判断。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 √ ) 2.工业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 √ ) 3.我们吃的米饭也是工业生产的。( X ) 4.任何一样工业产品都需要许多人合作才能完成。( √ ) 5.一支铅笔才5角钱,扔了也没什么可惜的。( X ) 6.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方便了,不需要再发明和制造新的产品。 (X) 7.我们应该珍惜那些发明和制造产品的人的劳动成果。( √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这些东西哪里来》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物品的来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珍惜资源的习惯。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资源,关爱环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和探究。

但部分学生对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了解不多,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如调查身边的物品来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分组讨论的表格。

3.调查问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物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是从哪里来的。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

引导学生关注资源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这些物品来源的认识。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化学生对物品来源和资源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调查身边同学的物品来源。

完成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如何节约资源,关爱环境。

下周分享心得。

8.板书(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回顾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8.这些东西哪里来(2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尊重工业劳动者。
2.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3.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才能体现中国工业 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尊重工业劳动者。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才能体现中国工业 的创新能力。
问题:你能发现洗衣机,电梯,空调等产品的诞生,帮助人们解决了什么 问题吗?
(二)小调查。
问一问家人,他们小时候用的物品,哪些现在已经不生产了?哪些物品是 过去没有,而现在有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舒适和便利?
(三)想一想:从人们的生活需要出发,我们还可以改善和发明哪些产品? 我的设想:
【设计理念】通过这些活动环节,让学生从实践中懂得了工业生产的目的。 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工业生产者的劳动成果。
【设计理念】通过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8.这些东西哪里来
物品身世“探秘”
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
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懂得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才能体现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工业方面的资 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都用到了哪些生活用品?谁能告诉我。
生:自由回答。
师:这些生活用品从哪里来?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6包装好的小熊被运送到商店
2.说一说:玩具小熊的生产要经历哪些环节?
3.自由探访: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开展对他来历的探访活动吧。
【设计理念】开展探访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明白工业生产的过程,加深 对物品身世的认知。
活动二: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
(一)对比。
手洗衣服一洗衣机洗衣服
步行爬楼一乘电梯上楼
用扇子扇风乘凉一空调乘凉
(二)探访活动,说一说。
1.探访活动。
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个可爱的玩具小熊。看着可爱的小熊,我很想 知道他的来历。抱着好奇心,我走进生产玩具小熊的工厂,进行了一次探访活 动。
1在玩具生产厂的产品研发部门,设计人员专注地设计着各种可爱的小熊 样式。
2在材料车间……3在生产车间……4 Nhomakorabea装饰车间……
5在检验和包装车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一)看一看,查一查,说一说。
1.观察各种商品,能否看到“中国制造”的商品。
2.查一查:说说你了解的“中国创造
3.区别一下:“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4.查找在世界上有影响的“中国创造:
有中国高铁、神舟系列飞船
(二)讲故事。
给同学们讲一个关于“中国创造”的故事。
2.板书课题:这些东西哪里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物品身世“探秘"
(一)观察与发现,填一填。
1.观察一下,看看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物品。
来自工业生产的有:
穿的……
用的……
2.家中用的穿的哪些来自工业生产,请填到教材上面表格里。
【设计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很多生 活用品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