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模板

合集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模板】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模板】

一、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一、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由业主提供的华润电力云鹏水电站工程《右岸泄洪(兼导流)隧洞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招标文件.2.电力工业标准合订本《水电卷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及施工验收规范》。

3.我集团公司关于隧洞施工工法、科技成果等技术资料。

4.由业主组织召开的施工招标标前会议及投标人对现场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调查所掌握的有关资料;充分考虑了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及运输道路、料源、民情等施工条件的制约。

5.水利水电部颁发的有关工程预算定额及我集团公司的企业定额等。

6.商务条款工程数量。

(二)编制原则1.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以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为依据,严格执行有关施工规范。

2.以确保工期为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3.以确保质量目标为原则,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

4.以确保安全生产为原则,制定各项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5.以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布置施工总平面。

6.以加强管理,优化工艺,提高效率为原则,降低施工成本.7.严格遵守国家、行业及当地在施工安全、工地工人健康、保护环境方面的要求及规定标准,必须遵守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

二、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右岸泄洪(兼导流)隧洞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项目是南盘江云鹏水电站筹建期工作中一项控制性工程。

南盘江云鹏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南盘江下游河段干流上,开发河段为红河州泸西县与文山州丘北县的界河。

坝址区左岸属泸西县辖区,右岸属丘北县辖区。

工程地处高山峡谷区,目前无铁路通过,该河段也不通航,坝址左岸有乡级公路通泸西县城,坝址右岸上游歹马河口电站也有电站建设公路通往泸西县城。

从坝址到泸西县的公路里程为60km,到昆明的公路里程为214km.云鹏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的水电水利枢纽工程,工程采用集中布置方式,工程等别为Ⅱ等大(2)型工程,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2级,永久性次要建筑物3级,临时性建筑物4级。

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引水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为了实现地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水利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引水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施工之前,根据引水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通过科学分析和合理规划,制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和组织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工程质量高效完成。

本文将就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1. 引水工程概况引水工程是指通过建设运河、渠道等水利设施,将水资源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引水工程在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用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提高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和水资源供给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施工组织设计是引水工程施工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合理规划施工流程,科学安排施工队伍和施工设备,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和效果。

3.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1) 工程分析:对引水工程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水资源来源等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引水工程的规模和施工难度,为后续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2)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工程分析的结果,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材料选用等。

4. 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1) 确定施工目标和需求:明确引水工程的建设目标和施工需求,了解工程的特点和要求。

2) 工程分析和评估:对引水工程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包括工程地理位置、地质条件、水文特征等。

3) 制定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分析的结果,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组织措施,包括施工程序、施工队伍和设备安排、施工监理等。

4) 建立施工计划:根据施工方案,制定出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施工技术要求、施工质量控制等。

5) 预防措施:对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案。

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背景本工程将对某地区进行引水工程施工,目的是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并为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

该工程将包括水源地勘察、水源地保护、引水系统设计、水泵站建设等。

二、工程概述1.引水工程范围- 水源地:具体位置/范围,包括地貌、地质环境等特征。

- 引水系统:通过哪些管道或者隧道来引水,包括直径、材质、施工方法等。

- 水泵站:建设水泵站的位置和容量,以及所需的设备和技术要求。

2.施工流程- 勘察阶段:对水源地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地质调查、水质检测等。

- 设计阶段:根据勘察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包括引水系统设计、水泵站设计等。

- 施工阶段: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包括土方开挖、管道敷设、水泵站建设等。

- 调试阶段:对施工完成的引水系统和水泵站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施工组织设计1.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工程部:负责工程总体协调和管理。

- 技术部:负责工程设计和技术指导。

- 施工队伍:包括各工种的施工人员,如土方工、管道工、电工等。

2.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确定开挖方式、时间节点和施工工艺。

- 管道敷设:确定敷设路径和施工工艺,考虑到地形、地质条件等。

- 水泵站建设:确定建设方式、时间节点和所需设备。

3.安全措施- 按照国家规定制定安全生产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 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并对其进行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培训。

- 安排专人负责工地安全管理,并定期进行巡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施工进度计划1.编制施工计划表,明确各施工阶段的时间节点和工作内容。

2.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避免工期延误。

3.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五、质量控制与检验1.制定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包括对土方开挖、管道敷设、水泵站建设等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标准。

2.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监督,并及时进行整改。

3.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引水灌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引水灌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四)施工期环境保护设施
1.污水处理:对施工机械排放的污水,在施工区附近挖沉淀池,使污水净化后,按环保要求进行排放。
2.垃圾处理:施工及生活区垃圾,采取掩埋方式处理,即在施工或生活区根据垃圾处理量设置掩埋坑,其顶部用石棉瓦覆盖,垃圾装满后用土掩埋,再另行设置其他坑位。
3.各个施工场地及临时性建筑物附近的厕所,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扫,预防疾病的流行。
4.施工期间,弃料按要求弃至业主指定的管理区附近的弃料场内,严禁随意丢弃,并制定严格有效的规章制度,确保施工环境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5.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洒水车,保证施工道路每天进行洒水,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二、临时设施
根据现场情况和本渠道施工较分散的特点,本工程生产区采取分散的方式布置即沿渠道移动布置,所有布置均在业主征用地范围内。项目经理部设在西傲尔吉屯。
施工临时设施主要包括施工所需的水电系统、机修间、机械停放场和临时生活设施等。
(一)施工水电
施工区用水采用井水,因本工程用水主要为渠道填方土料压实加水及施工机械用水,工作面施工用水全部取自附近村屯深水井,用水车运至现场。
(1)所有属于施工的生活设施、生产设施、办公设施和监理工程师的办公设施等施工用地布置在施工现场附近。
(2) 场地布置在有限条件下,本着有利于生产、安全可靠、方便生活、集中管理、经济合理等原则设置。
(3) 节约用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并结合场内外交通线路、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原则布置。
(4)施工布置做到能充分发挥料场开采的生产能力,满足施工总进度和施工强度的要求,保证工期的实现;
第六节财务资金计划
第七节工期保证措施
第七章 主要机械设备和材料计划
第一节 设备配置
第二节 主要材料需用计划

引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参考)

引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参考)

目录1.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1.2水文气象1.3工程地质1.4对外交通条件1.5水电供应条件1.6工程指标与施工要求2.总体施工方案与总工期计划2.1总体施工方案2.2施工总工期计划2.3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2.4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3.施工总平面布置3.1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3.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3.3临时工程布置3.4隧洞开挖断面布置3.5隧洞内错车道平面布置4.隧洞施工方法与工艺4.1施工测量4.2隧洞开挖4.3锚喷支护4.4特殊地层的施工技术4.5隧洞衬砌4.6灌浆4.7隧洞抹底5.施工辅助系统5.1施工供电、供水、供风5.2长巷通风5.3施工防、排水防洪5.4骨料供应5.5通风联络6.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6.1新技术的应用6.2新设备的应用6.3投入本合同工作的主要施工设备7.施工组织与管理7.1组建项目经理部7.2专业班组的设置7.3劳动力组织计划8.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8.1工程质量目标8.2质量组织管理保证8.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8.4全过程质量控制8.5质量验评及质量资料9.安全生产技术设计9.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9.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9.3隧洞掘进安全措施9.4施工防洪渡汛措施9.5安全教育与培训9.6安全检查10.工期保证措施10.1进度控制措施10.2进度计划管理措施10.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10.4机械设备保证10.5工艺技术保证10.6计划与统筹11.文明施工、创建“局标化工地”与环保、水保措施11.1文明施工目标11.2文明施工措施11.3文明施工管理办法11.4环境保护计划11.5水土保持措施11.6其他保护措施12.信息管理与施工技术档案管理12.1信息管理12.2施工技术档案管理12.3保密附图图2-1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图2-2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图3-1 进口工区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图3-2 出口工区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图3-3 隧洞开挖断面布置示意图图3-4 有轨运输错车道示意图图4-1 钻爆法开挖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图4-2 隧道新奥法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图4-3 装药结构图图4-4 输水隧洞开挖炮眼布置图图4-5 隧洞机械化装运流水线作业图图4-6 湿喷工艺流程图图4-7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图4-8 管棚法施工布置图图4-9 格栅拱喷砼复合支护施工布置图图4-10 隧洞砼衬砌工艺流程图图4-11 隧洞衬砌施工方法示意图图4-12 回填灌浆施工流程图图4-13 固结灌浆施工流程图图5-1 施工供电网络示意图图5-2 进、出口工区高压进洞洞内供电方案图图5-3 长巷通风布置示意图图7-1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图图8-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图8-2 质量管理控制网络图图8-3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图8-4 材料采购质量控制框图图8-5 洞身开挖质量控制程序框图图8-6 锚喷支护质量控制程序框图图8-7 砼衬砌质量控制程序框图图9-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图9-2 安全生产管理程序框图附表表3-1 施工用地计划表表4-1 隧洞开挖爆破参数表表4-2 隧洞开挖作业循环图表表4-3 塌方处理的主要方法表4-4 全断面、边墙衬砌循环作业循环图表表4-5 隧洞底板150m砼衬砌循环作业循环图表表5-1 粗骨料的质量技术要求表5-2 细骨料(砂)的质量技术要求表6-1 投入本合同主要施工设备表表7-1 管理及后勤人员配置表表7-2 劳动力计划表表7-3 投入本工程技术力量表表9-1 最低照明度的规定数值1.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慈溪市姚江引水应急工程是一项暂缓解慈溪当前用水之急需要的应急工程。

水库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库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库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1.编制依据 (1)1.1规范依据 (1)1.2法律法规 (7)1.3合同及招投标文件 (7)1.4勘察和设计文件 (7)1.5局标准及管理体系 (7)2.工程概况 (9)2.1工程总体概况 (9)2.2管道工程概况 (11)2.3附属工程概况 (13)2.4水文气象条件 (33)2.5工程地质条件 (41)2.6对外交通条件 (45)2.7工程重难点 (46)3.施工总体部署 (50)3.1工程目标 (50)3.2项目组织机构 (50)3.3任务划分及总分包管理 (56)3.4施工流水的划分和施工工艺流程 (56)3.5施工准备 (63)4.施工进度计划 (80)4.1工期目标 (80)4.2进度计划 (80)4.3施工进度计划的相关保证措施 (98)5.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04)5.1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104)5.2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105)5.3 施工场地选择 (105)5.4施工交通 (105)5.5临水、临电系统布置 (106)5.6临时设施布置 (113)5.7临时占地及施工区卫生、环保设施 (113)6.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16)6.1测量方案 (116)6.2沟槽开挖及钢板桩支护施工方案 (124)6.3沟槽回填施工方案 (154)6.4球墨铸铁管安装施工方案 (158)6.5钢管及阀门安装施工方案 (164)6.6镇墩施工方案 (170)6.7阀门井施工方案 (181)6.8闸阀房施工方案 (197)6.9管理用房施工方案 (228)6.10电气工程施工方案 (231)6.11围堰工程施工方案 (236)6.12顶管工程施工方案 (239)6.13道路破除与恢复施工方案 (253)6.14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保护方案 (267)6.15水压试验施工方案 (269)6.16冬雨期施工方案 (271)6.17施工便道施工方案 (284)6.18降水井施工方案 (287)6.19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297)7.各项管理及保证措施 (299)7.1质量保证措施 (299)7.2技术保证措施 (306)7.3工期保证措施 (308)7.4安全、文明施工、消防保证措施 (310)7.5“四节一环保”措施 (345)7.6现场CI措施 (349)1.编制依据1.1规范依据表1.1-1 规范及标准一览表表1.1-2 图集一览表1.2法律法规表1.2 法律法规一览表1.3合同及招投标文件合同尚未签订。

小断面引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小断面引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工程简况及说明1.1 工程简况1.2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3 控制性工期要求1.4 现场施工条件第二章工程施工总规划2.1 编制依据2.2 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目标2.3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主要措施2.4 施工段划分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2.1 组织机构设置2.2 管理原则及制度2.3 施工平面布置2.4 施工准备第四章引水埋管工程4.1 简述4.2 管道基坑开挖4.3 管道安装4.4 埋管填土4.5 护坡砌筑第五章引水隧洞工程5.1 简述5.2 隧洞开挖5.3 隧洞支护施工5.4 隧洞洞身衬砌施工5.5 灌浆与排水孔施工5.6 进人孔施工第六章箱涵及通气管工程6.1 简述6.2 出口箱涵施工6.3 通气管施工6.4 出口箱涵及通气管填土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7.1 总工期7.2 确保计划工期的总体措施第八章资源配置计划8.1 机械设备的安排计划8.2 人员的安排计划8.3 材料组织及供应计划第九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9.1 工程质量目标9.2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9.3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9.4 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9.5 各施工要素的质量控制措施9.6 技术保证措施第十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0.1 安全管理体系10.2 施工安全措施第十一章文明施工及环保施工措施11.1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1.2 环境保护措施第十二章季节性施工措施12.1 冬季施工措施12.2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第十三章其他管理措施13.1 地下设施及管线等保护措施13.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13.3 民工工资支付保证措施附表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工程简况及说明1.1 工程简况1.1.1 工程简况xx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xx街区引水工程)位于四川省xx 市西北部xx境内,距xx约50km,距xx州xx县约90km,距xx市城区5公里,交通较为便利。

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西华

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西华

标题: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述引水工程是西华县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旨在解决我县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本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新建一座调节水库、一条输水管道和若干个加水站点。

工程的建设将对我县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提供有力保障,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总体布局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需求,将施工现场划分为三个区域:水库施工区、输水管道施工区和加水站点施工区。

各施工区域之间交通便利,有利于材料和设备的调配。

2. 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水库建设阶段,第二阶段为输水管道建设阶段,第三阶段为加水站点建设阶段。

预计工程总工期为24个月。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水库建设阶段:预计工期6个月,完成水库主体结构建设、堤坝填筑、排水系统建设等任务。

(2)输水管道建设阶段:预计工期12个月,完成输水管道的铺设、连接、试压等任务。

(3)加水站点建设阶段:预计工期6个月,完成加水站点的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

3. 施工资源配置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本项目将配置以下资源:(1)人力资源:组建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工程师、技术员、施工人员等,共计100人。

(2)材料资源: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提前采购所需建筑材料,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3)设备资源:根据施工需求,配置适量的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泵车、搅拌机等施工设备。

4.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进度和质量。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质量意识。

(3)加强工程质量检测,对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5. 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本项目将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甘肃省引洮供水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施工50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文件及其它投标资料表投标人: _________ (盖单位章)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_____ (签名)-年8月_28日第一章综合说明一、编制依据、范围、原则1、编制依据1.1 甘肃省引洮供水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施工50 标施工招标文件及图纸。

1.2 建设部、水利部颁发的有关技术规范。

1.3 国家及行业现行设计、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

1.4 工地现场踏勘情况。

1.5 我公司准备调用到本工程的各类资源。

2、编制范围2.1 10#隧洞出口控制段施工开挖、支护、衬砌、灌浆等。

2.2 11#隧洞进口控制段施工开挖、支护、衬砌、灌浆等。

2.3 8#暗渠施工开挖、夯填及砼浇筑等。

2.4 11#直斗节制闸开挖、回填及砼浇筑工程。

2.5 9#暗渠施工开挖、夯填及砼浇筑等。

2.6 3#马路倒虹吸开挖、夯填、砼浇筑、管道安装、沟道防护及机电安装等2.7 3#退水渠开挖、夯填、砼浇筑等。

2.8 12#直斗开挖、回填及砼浇筑工程。

3、编制原则3.1依据合同工期要求, 抓住关键、控制难点, 全面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施工进度计划, 作好工序衔接, 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 缩短工期。

3.2 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 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 尽量提高机械化程度。

3.3 加强质量管理, 争创优质工程。

3.4 强化内部管理, 控制工程成本。

3.5文明施工, 做好环保工作。

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引洮供水二期工程供水范围为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通渭县, 白银市会宁县, 天水市武山县、甘谷县、秦安县及平凉市静宁县4市8个县区97 个乡镇1692 个行政村, 供水县城4 个(通渭、会宁、秦安、静宁)。

总干渠设计引水流量20 立方米每秒, 加大引水流量为22.5 立方米每秒。

2030 年二期工程供水量为3.13 亿立方米, 受水区总人口达到267.76 万人, 新增灌溉面积29.2 万亩。

施工总工期70个月。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 1 条总干渠, 长95.091km; 6 条干渠(四〜九干渠)及2条分干渠,总长299.968km(其中:干渠总长254.719km, 分干渠总长45.249km) ; 18条供水管(渠)线,总长176.471km(包含三座加压提水泵站)。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属H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大(2)型;总干渠主要建筑物级别为 2 级, 次要及临时建筑物级别为 3 级; 六干渠主要建筑物级别为 3 级, 次要及临时建筑物级别为4级。

本工程为第50标段, 该标段位于八干渠10#洞出口(伏家湾)控制段起点〜3#马路倒虹吸穿管隧洞(11#洞)中部(北家岔沟脑)之间,渠系桩号为八干22+538.35〜28+955.29,标段渠线长6416.94m,含10#洞出口控制段(22+538.35 〜23+990.60)长1452.25m、第8 暗渠段(23+990.60 〜24+114.95)长124.35m(含22#进入孔)、11#直斗节制闸(24+114.95:〜24+129.95)长15m、2#陡坡(24+129.95 〜24+191.95)长62m、第9 暗渠段(24+191.95 〜25+648.30)长1456.35m(含23#〜25#进入孔)、3#马路倒虹吸上半段长3306.99m等。

2、主要工程量3、合同工期本标段计划工期:47个月。

开工日期:9月20日,竣工日期:2020年8 月19日,总工期47个月。

4、水文、气象及工程地质 4. 1水文气象资料引洮二期工程供水区气候属北温带温和干旱、半干旱区,受地形及纬度影响,区域内气候具有较明显的分带性 ,总体特征是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夏季不热,冬季寒冷,日照时间长,气温日差大。

根据供水区气象统计资料,其年均气温6C 〜10C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7.8C ,极端最低气温-29.6C ,多年平均风速1.1〜3.2m/s,多年平均日照时 数 2131〜2666h 。

工程区降水多集中在汛期七、八、九三个月,约占年降水量的60%〜78%; 4、5、6月作物生长需水季节降水量相对较少 ,占年降水量的30%左右。

降水的这种年际变化特征 雨水窖为饮水源的黄土丘陵干旱山区 饮水带来极大困难。

4.2工程地质弓I 洮供水二期主体工程施工第28+955.29,标段长6416.94m,主要建筑物有10#洞出口控制段(22+538.3523+990.60)长 1452.25m, 8#暗渠段(23+990.60 ~ 24+114.95)长 124.35m 、11# 直斗节,导致农作物易受旱涝而减产,对以集,枯水段常造成连年无水可蓄,给人畜 50标位于引洮八干22+538.35制闸(24+114.95 〜24+648.30)长15m、2# 陡陂(24+129.95 〜24+191.95)长62m、9#暗渠段(24+191.95 〜25+648.30)长1456.35m,3#马路倒虹吸上半段长3306.99( 即倒虹吸进口25+648.30〜11#洞进口控制段(27+314.93 〜28+955.29 长1640.36m),包括3#退水渠、12#直斗)等。

第50 标自总干渠伏家湾始, 其地貌类型总体呈黄土覆盖的低中山丘陵梁峁区, 地形较破碎, 梁峁沟谷相间发育, 基岩出露很少, 大部分为黄土覆盖, 黄土溯源侵蚀强烈, 1 0#〜 1 1 #隧洞和暗渠布置在黄土梁峁及沟脑掌地, 在黄土梁峁坡脚、沟脑及黄土川沟道阶地有落水洞和塌陷洞穴分布。

部分隧洞进出口洞段为饱水黄土状土( plQ 31) , 围岩稳定性差。

隧洞围岩主要为马兰黄土( eolQ 32) 、黄土状土( plQ 31) 、新近系砂质泥岩。

3#倒虹吸镇墩持力层为黄土状土( plQ31) 、新近系砂质泥岩。

连接段为暗渠, 渠基为马兰黄土( eolQ32) , 地下水埋深一般大于15m, 对渠基无影响。

第50 标沿线为大面积黄土覆盖, 未经过区域性断裂和褶皱带。

基岩主要为新近系砂质泥岩, 属软岩类, 断裂不发育, 产状平缓, 表层风化强烈, 与上覆第四系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干渠沿线为会宁历史地震多发区, 八干 1 0#隧洞出口〜11#洞进口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

工程区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主要为地震诱发滑坡及黄土湿陷坍塌。

工程线路基本上避开了大的滑坡及崩塌体, 但局部仍无法躲避, 须采用工程处理措施( 2)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①隧洞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10#~11#隧洞进、出口地处黄土丘陵区的沟道岸坡上及阶地后缘等, 土质边坡,表层多覆盖有eolQ32马兰黄土,结构松散,厚5〜15m,具中~高压缩性、自重强烈湿陷性, 整体边坡稳定, 部分边坡底部位于地下水位附近, plQ31黄土状土处于饱和状态, 呈软塑状。

建议洞脸边坡比1:0.75〜1:1, 坡高大于8m 时需设 1.5m 宽的马道; 在边坡外围设排水沟对坡面水进行疏导, 以防坡面水对边坡的冲刷破坏。

1 0#~1 1 #隧洞洞身围岩岩性: 马兰黄土和黄土状土围岩类别黄土隧洞VI、黄土隧洞V2。

隧洞围岩为马兰黄土( eolQ32)、黄土状土( plQ4),结构疏松, 具大孔隙, 垂直节理发育, 弱透水, 具中〜高压缩性、中等〜强烈自重湿陷性, 一般自重湿陷性深度在13〜16m, 属自重湿陷性场地, 湿陷等级为III级(严重)〜W 级(很严重),干燥时毛洞围岩局部稳定,当围岩处于地下水位附近或地下水位以下, 饱和或接近饱和状态, 遇水浸泡后围岩强度显著降低, 极易变形、坍塌, 围岩自稳能力差、时间短, 变形破坏严重, 边挖边塌, 无自稳性。

洞身围岩地下水活动轻微, 隧洞开挖时洞壁潮湿、局部有滴渗水现象, 地下水对围岩稳定有一定影响。

黄土状土( plQ31) , 杂色土为主, 青灰色夹黄褐色, 具水平层理, 结构疏松, 具大孔隙, 具中〜低压缩性, 表层一般深度3〜6m 具中等〜轻微自重湿陷性, 弱透水, 随深度增加逐渐基本无湿陷性, 但含水量增大, 呈软塑〜流塑状态。

饱和度48〜66%。

洞室围岩含水量低于20%时, 能基本稳定, 含水量大于20%饱和时, 软塑〜流塑状态, 强度显著降低, 不能自稳, 边挖边塌, 甚至呈流塑状, 开挖困难。

围岩类别为黄土隧洞V1 类, 建议紧跟支护, 采用钢拱架和挂网喷混凝土支护, 及时衬砌。

围岩类别为黄土隧洞V2 类, 建议隧洞开挖时应短进尺, 及时支护, 采用钢拱架和锚喷支护, 二次衬砌严密止水防渗。

在饱水土洞段, 应在超前支护下进行开挖, 短进尺, 严格控制施工用水, 及时封闭底拱, 洞底设干硬性混凝土或砂砾石垫层。

新近系砂质泥岩围岩类别为极不稳定的V类,砂质泥岩,泥质结构,干燥时呈块状, 遇水易泥化、崩解, 失水干裂, 干湿效应明显, 其饱和抗压强度O.IMPa,为软岩,膨胀率0.8〜1.5%,膨胀力25〜37.5kPa。

洞身段节理裂隙不甚发育, 主要结构面以层面为主, 岩层产状平缓, 呈薄层、极薄层状构造为主, 局部呈中厚层, 岩体较完整〜完整。

围岩中基本无地下水, 施工时岩壁处于干燥或局部潮湿状态, 局部裂隙密集带、强风化带可能施工时有滴渗水现象。

围岩强度应力比S v 1,预测隧洞施工开挖时,毛洞顶拱极易坍塌变形或掉块, 围岩自稳能力差、时间短, 变形破坏严重。

建议及时进行支护, 设锚杆、挂网喷混凝土, 局部洞段设钢拱架支护; 及时衬砌, 同时严格控制施工用水, 及时封闭底拱, 防止洞底泥化, 洞底设干硬性混凝土垫层, 并设集水井排水。

鉴于新近系极软岩、饱和杂色黄土状土土洞段的围岩稳定性及变形问题较为突出, 建议隧洞施工过程中及时支护衬砌、加强围岩变形观测并及时反馈观测资料。

②3#倒虹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马路倒虹吸: 含11#马路隧洞, 斜坡为埋式倒虹吸, 过马路、北家岔沟为桥式倒虹吸。

桩号26+704 为马路沟底, 桩号27+314.93〜30+576.21 为11#隧洞, 长3261.28m, 桩号30+597 为北家岔沟底。

马路冲沟左侧进口斜坡段:桩号25+648.3〜26+694.51,埋式倒虹吸,线路位于马路沟左侧黄土梁峁斜坡, 局部呈台阶状梯田, 边坡稳定。

表层eolQ32马兰黄土, 厚度30〜35m, 具高压缩、强自重湿陷性, 属自重湿陷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III级(严重)〜IV级(很严重);下部pIQj洪积黄土状土(杂色土) , 表层3〜5m 有轻微湿陷性, 下部无湿陷性, 低压缩性。

下伏基岩为( N2I3)砂质泥岩, 在沟底坡脚处有出露, 产状水平, 属软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