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通风课程设计范文

合集下载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培训教案范文(二篇)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培训教案范文(二篇)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培训教案范文【引言】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是保证矿井工作环境安全的关键举措,对于预防矿井事故和提高生产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培训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有效方式。

本教案旨在通过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培训,提高职工对通风系统的了解和操作能力,从而确保矿井通风安全。

【教学目标】1. 了解煤矿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2. 熟悉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和运行方式;3. 掌握煤矿通风系统的日常操作和维护方法;4. 增强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1. 煤矿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2. 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和运行方式;3. 煤矿通风系统的日常操作和维护方法。

【教学难点】1. 煤矿通风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操作要点;2. 煤矿通风系统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技巧。

【教学内容】一、煤矿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1. 通风系统的定义和目的通风系统是指通过使用空气流动的原理来调节和改善矿井工作环境的系统。

通风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有害气体、保持矿井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并控制温度、湿度等参数,以确保矿井空气的新鲜和洁净。

2. 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通风系统基于气体运动的物理原理,根据气体流动趋势和温度、浓度差异的自然推动力来保证通风的有效性。

通风系统通过建立差压、产生气流和控制气流的流向和速度来达到通风效果。

3. 通风系统的作用通风系统在煤矿中具有以下作用:(1) 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2) 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和爆炸;(3) 降低工作面温度和湿度,改善工作环境;(4) 提供工作面所需的氧气。

二、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和运行方式1. 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通风系统主要包括:主风机、风门、风筒、支承和配电系统等。

各个部分协同工作,形成统一的通风系统。

2. 通风系统的运行方式通风系统的运行方式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

(1) 自然通风:依靠气流的自然流动,不需要外力的推动。

通常适用于小型矿井或短期停电维修等情况。

安全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安全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安全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了解不同工业场所通风要求。

3. 学生能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掌握通风系统故障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场所通风需求,提出合理的通风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操作通风设备,进行简单的通风系统调试和维护。

3. 学生能够运用通风知识,评估工业场所的安全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工业通风技术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责任担当。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安全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设计、调试和维护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业场所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安全生产,培养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通风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通风系统的组成:风机、风管、空气处理设备等部件的功能和选型。

3. 工业通风系统工作原理:空气流动原理、通风量的计算与控制。

4. 工业通风设计原则:依据不同工业场所特点,制定合理的通风方案。

5. 工业场所通风要求:对比不同场所的通风标准,分析通风需求。

6. 通风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降低有害气体、粉尘浓度,改善工作环境。

7. 通风系统故障排除: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8. 实践操作:通风设备操作、调试、维护及通风效果评估。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设计一、前言矿井是一种危险的工作环境,尤其在地下采矿时,矿井内空气流通不畅,氧气不足,有可能会发生煤气爆炸、坍塌等事故。

因此,矿井的通风与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设计一份矿井通风与安全的教学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矿井通风的原理和基本知识。

•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和主要设备的使用。

•理解通风对矿井安全的重要性。

•学习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掌握矿井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逃生自救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原理•煤矿通风的基本原理及作用。

•矿井通风的分类和常用的通风方法。

•矿井通风系统的要素和通风系统的组成。

2. 矿井通风设备使用•煤矿通风主要设备的组成。

•爆炸及机械通风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真空排烟器的组成、原理及应用。

3. 通风安全及煤矿安全法律法规•通风对煤矿安全保护的重要性。

•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及重要条款。

4. 矿井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逃生自救•矿井安全事故的定义和种类。

•矿井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自救逃生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讲授:通过讲解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矿井通风及安全相关内容;•示范:借助现场模拟或真实矿井环境,演示矿井通风及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设备使用操作,掌握矿井通风及安全相关技能。

五、教学评估•测验:课程结束后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考试,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操作评估:通过矿井通风及安全设备的使用模拟,检测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料•煤矿通风及安全相关教材、教案和PPT等;•矿井通风及安全设备参考或实物。

七、教学安排本课程为4周课程,每周分配约3个学时。

周次课程内容第一周矿井通风原理第一周矿井通风设备使用第二周通风安全及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第三周矿井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自救八、教学总结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涵盖了煤矿工作环境中的关键知识点。

安全092通风课程设计

安全092通风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1.矿井概况煤层,煤层出露地表。

煤层矿井生产规模60万t/a,井田内可采煤层为C1倾角60°左右,平均厚度2.29m,容重1.42t/m3,煤种属焦煤;煤层直接顶底板均为泥质粉砂岩。

煤层自燃倾向性Ⅱ类(自燃),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矿井瓦斯等级为突出矿井,矿井瓦斯涌出量33.7m3/t,井下采面温度一般不超过22℃。

井田内煤层开采深度+1418~+950m,设计采用斜井开拓。

井田划分为二个水平,第一水平+1190m,阶段垂高145m;矿井最低开采深度+950m,深部井田境界煤柱按垂高20m考虑,第二水平标高确定为+970m,阶段垂高220m。

采区按走向长1000~1200m划分,第一水平划分3个采区,第二水平划分3个采区,全井田共划分6个采区。

采区内划分区段,采煤方法为俯伪斜柔性掩护支架走向长壁采煤方法,设计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包括:掩护支架的安装(准备回采)、正常回采、收尾,四、五排支柱控顶(柱距0.7m,排距0.8m),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未进行瓦斯预抽,+1190m水平以上开采C111.58m3/min,+970m水平以上开采C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118.25m3/min;进行瓦斯预抽,+1190m水平以上开采C1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量为 3.79m3/min,+970m水平以上开采C13.80m3/min。

设计选择11采区及12采区为首采区,各布置1个炮采工作面。

2.设计内容2.1 确定矿井通风方法和通风方式,设计矿井通风构筑物,并绘制通风系统示意图与通风网络图2.2 计算矿井需风量,进行风量分配2.3 计算矿井通风阻力2.4 选择矿井通风设备2.5 概算矿井通风费用2.6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3.设计成果3.1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报告1份3.2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图纸2张通风系统示意图与通风网络图绘制在同一张图纸中,通风容易与通风困难时期各一张。

通风安全学课程设计

通风安全学课程设计

通风安全学课程设计一、引言通风安全学是一门研究通风原理和安全措施的学科,旨在提高人们对通风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全面掌握通风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通风安全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二、课程目标1. 理解通风原理:学生应能够理解通风的基本原理,包括气流运动规律、气压差驱动力、气体扩散等,从而能够分析和解决通风系统中的问题。

2. 掌握通风设备与系统:学生应熟悉通风设备和系统的种类、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选择适当的通风设备和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

3. 学习通风安全知识:学生应了解通风系统与安全的关系,掌握通风安全的基本概念、标准和规范,能够评估通风系统的安全性。

4. 掌握通风安全管理:学生应学习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能够制定通风安全管理计划和应急预案,提高通风系统的安全性。

5. 提高通风安全意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通风安全的重视和责任感,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课程内容1. 通风原理与气流运动:介绍通风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气流运动的规律,包括气压差驱动力、气体扩散、气流速度和方向的测量等。

2. 通风设备与系统:学习通风设备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风机、排风扇、风管和空调系统等,了解它们在通风系统中的应用和选择方法。

3. 通风与安全:探讨通风系统与安全的关系,介绍通风安全的基本概念、标准和规范,以及通风系统对危险物质扩散和火灾扑救的影响。

4. 通风安全管理:学习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包括通风设备的维护保养、通风系统的检查和测试、通风安全管理计划和应急预案的制定等。

5. 通风安全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通风系统在工业、建筑和航空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实践操作和安全演练:组织学生进行通风设备的安装调试、通风系统的检查测试和安全演练,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对能力。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是针对矿山工作人员的一门专业课程。

在矿山作业中,通风与安全一直是矿工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矿井通风的好坏关系到矿工们的生命安全,而安全工作的好坏则关系到矿上生产的顺利进行。

为了使矿工们更好地掌握通风与安全相关知识,我设计了这门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

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一门综合型课程,主要涵盖了矿井通风与安全两个方面的知识。

具体包括:矿井通风概述、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矿井安全管理、矿井灾害防范与应对等。

课程旨在为矿山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通风与安全知识,提高其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矿井通风的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各种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作用;2、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提高通风质量与效率;3、了解矿井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学会矿井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4、了解常见的矿井灾害及其应急处理方法,提高矿工的应急能力。

三、教学内容1、矿井通风概述:介绍矿井通风的概念、意义、发展历程,以及矿井通风系统的作用与类型。

2、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详细介绍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如风机、管道、出口、等。

3、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分析影响矿井通风质量与效率的因素,介绍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技巧;4、矿井安全管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掌握矿井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如安全检查、安全培训等。

5、矿井灾害防范与应对:介绍常见的矿井灾害及其应急处理方法,如煤尘爆炸、矿山火灾等。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由教师讲解矿井通风与安全相关知识,讲解仿真实验和模拟软件。

2、案例分析:结合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加深学生的体会与认识。

3、实践操作: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等方式,实际操作矿井通风与安全相关设备,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2、课堂表现: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原创)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原创)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系部名称:2011年 6 月27日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评语等级:评阅人:职称:年月日目录1 概述 (1)1.1 矿区概述 (1)1.2 矿井生产概述 (1)2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2)2.1 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2)2.2 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 (2)2.3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选择 (3)2.4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 (4)2.5矿井容易、困难时期通风系统图和通风网络图 (4)3 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 (5)3.1 矿井需风量计算和风量分配要求 (5)3.2 采煤工作面的风量计算 (5)3.3掘进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 (7)3.4硐室所需风量的计算 (8)3.6风量分配 (9)4 矿井通风阻力及等积孔计算 (12)4.1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2)4.2 矿井总风阻及总等积孔的计算 (15)5 主要通风机选型 (17)5.1 选择主要通风设备及附属装置 (17)6 概算矿井通风费用 (21)6.1概算通风费用 (21)参考文献 (22)1 概述1.1 矿区概述某煤矿井田东西走向长约3 km,南北倾向宽约1.7km,井田面积约4.5519km2,井田总体呈单斜构造,煤层倾角大部分小于15°,属缓倾斜煤层。

顶板为黑色泥岩,致密而均一,底板为灰白色细—中粒砂岩,煤层厚度0.84~6.69m,平均5.9m,以镜煤、亮煤为主,含黄铁矿,煤层夹矸0~3层,倾角10°~14°。

矿井煤层自然发火期为1个月,自燃趋势较突出的是2月~3月。

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40.3%。

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t/年。

1.2 矿井生产概述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采用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矿井的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工艺为综采放顶煤。

综放面平均控顶距为3.96m,实际采高4.1m,工作面长150m,工作面温度20℃,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最多90人,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平均绝对涌出量为5.65m3/min。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模板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模板

矿井与通风安全课程设计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目录第一章设计内容 (3)一、设计题目: (3)二、原始资料 (3)三、设计任务 (4)第二章掘进通风方法 (4)一、局部通风机方式 (4)二、风筒选择 (5)第三章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设计 (6)一、清除炮烟所需风量 (6)二、排出瓦斯所需风量 (7)第四章掘进通风管理 (8)一、增强风筒的管理举措 (8)二、保证局部通风机安全运行的举措 (9)三、增强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检查和监测 (9)四、掘进工作面的防火防爆的安全举措 (9)五、局部通风机消声举措 (10)道谢 (11)参照资料 (12)前言《矿井通风》设计是学完《矿井通风》课程后进行的,是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质,达成学习与实践相联合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对我们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

经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们从中获取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固的基础。

1.进一步稳固和加深我们所学矿井通风理论知识,培育我们设计计算、工程画图、计算机应用、文件查阅、运用标准与规范、报告撰写等基本技术。

2.培育学生实践着手能力及独立剖析和解决工程实质的能力。

3.培育我们创新意识、严肃仔细的学习态度和理论联系实质的工作作风。

依据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依据纲领的要求进行,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达成计算,画图及编写说明书等所有任务。

设计中严格恪守和仔细贯彻《煤炭工业设计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拟订的其余相关煤炭工业的目标政策,设计做到剖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实,在设计过程中踊跃采纳确实可行的先进技术,达成本次设计任务。

第一章设计内容一、设计题目:某矿井 2016 工作面运输道掘进通风设计二、原始资料如下图,某矿为高瓦斯矿井,生产接续要求提早 3 个月在 2016 工作面设计运输道地点掘一条长为450m的煤巷;巷道底版净宽度为2 34m,断面为 8m。

其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1.2m /min ,涌出不平衡系数为1.4 ;进风流中的沼气浓度为0.0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次课程设首先是将车间划分成两个区域。

然后计算出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系统的排风量及阻力,进行除尘器和风机的选择,绘制通风系统布置图。

考虑到车间粉尘污染的特点以及进出空间的限制,比较各种类型的除尘器,选择了最合理的通风除尘方案,进行了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风量;风压;排风罩;除尘某综合车间局部通风除尘系统设计目录1前言 (1)2排风量计算 (2)2.1设备参数 (2)2.2各设备排风量计算 (3)2.3各管路排风量计算 (7)3各通风系统的排风量和阻力计算 (8)3.1第一工作区排风量和阻力计算 (8)3.1.1绘制轴测图 (8)3.1.2确定管径和单位长度的摩擦阻力 (8)3.1.3确定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10)3.1.4计算各管段的沿程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11)3.1.5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计算 (11)3.1.6除尘器及风机的选择 (13)3.1.7管道计算汇总 (15)3.2第二工作区排风量和阻力计算 (16)3.2.1绘制轴测图 (16)3.2.2确定管径和单位长度摩擦力 (16)3.2.3确定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16)3.2.4计算各管段的延程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17)3.2.5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计算 (17)3.2.6除尘器及风机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7管道计算汇总 (18)4总结 (18)附录I (19)附录II (20)参考文献 (21)1前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清洁的空气环境(包括大气环境和室内空气环境)。

因此,就要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采用通风和除尘技术。

通风工程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起着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气条件,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许多工业部门又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业通风是控制车间粉尘、有害气体或蒸气和改善车间内微小气候的重要卫生技术措施之一。

其主要作用在于排出作业地带污染的或潮湿、过热或过冷的空气,送入外界清洁空气,以改善作业场所空气环境。

工业通风按其动力来源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依靠室内外空气温度差所形成的热压和室外风力所形成的风压而使空气流动;机械通风则依靠通风机所形成的通风系统内外压力差而使空气沿一定方向流动。

净化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含尘气体称为工业除尘。

风机生产行业引进国外技术,改变了以往风机全压偏小、不适用于除尘系统的状况。

新产品不但全压满足除尘工程的需求,而且噪声低、机械效率高、振动小,并有较好的防磨措施。

除尘系统风量调节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以往仅靠液力耦合器使风机变速,现在已有多种变频调速器,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机,因而风量调节更易实现。

除尘系统风量调节,离不开流量监测,已开发出含尘气体流量连续监测装置,具有不堵、阻力小、应用方便等特点,在除尘系统运行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有些生产过程如原材料加工、食品生产、水泥等排出的粉尘都是生产的原料或成品,回收这些有用原料,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在这些部门,除尘设备既是环保设备又是生产设备。

工业防尘技术的前景是广大的:1、工业防尘法规更完善,执法更强化。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将继续高速发展,公众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将更高,有关法规更趋完善,执法力度将更为加强。

工业防尘技术必须在高效、低耗、可靠、方便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2、加强工业防尘技术标准的建设。

目前,许多防尘设施不规范,标准化程度差,质量不高,达不到预期效果。

在尘源控制方面,尤显薄弱,工业防尘技术标准化问题,已直接影响工业防尘工作的进行。

3、工业防尘技术将与生产工艺更紧密结合。

首先,积极促进生产工艺及设备的改进,努力实现本质无害化,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其次,工业防尘技术应力求促进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再者,应更方便操作和维修。

4、工业防尘将紧密结合节能。

通过工业防尘技术的实施,使生产工艺简化,生产能耗降低;促进二次能源的回收;在保证防尘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处理风量,降低系统阻力,从而降低自身能耗等等。

本次课程主要是运用通风除尘技术知识对某综合车间局部通风除尘系统进行设计。

选取通风管道、除尘器及风机。

2排风量计算2.1设备概述通风管道设计计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通风除尘):1、确定通风除尘系统方案,绘制管路系统轴测图;2、对管路系统分段,注明管段长度、风量管部件位置等进行编号;3、假定管路系统不同管段的风速;4、根据假定速度和已知管段的风量确定各管段管径,计算管路阻力;5、通风除尘系统中的各并联支管的阻力平衡计算,其差值不宜大于10%;一般通风系统管路阻力不超过15%;6、计算系统管路总阻力;7、除尘设备和通风机的选择。

本次课程设计的车间包括两个工作区,两个工作区内的主要设备如表2.1所示。

车间的高度为6.6米。

工作温度为20℃,在20℃时空气密度为1.2Kg/m3。

根据以上步骤,分别对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进行了管道设计。

当车间内有不同的送、排风要求,或者车间面积较大,送、排风点较多时,为了便于运行管理,常分设多个送、排风系统。

划分的原则:1、空气处理要求相同时、室内参数要求相同的,可划为一个系统。

2、同一生产流程、运行班次和运行时间相同的,可划为一个系统。

3、同一生产流程、同时工作的扬尘点相距不大时,宜合为一个系统。

4、有毒和无毒的生产区,宜分开设置通风系统和净化系统。

若不要求回收,并且混合后不会爆炸或者混合后不会导致风管内结露的,可以合为一个系统。

5、排风量大的排风电位于风机附近,不和远处排风量小的排风点和为同一个系统根据以上原则、各工艺设备产生的有害物成分,及厂区平面布置图,将1、2、3号设备划分为第一区,4、5、6、7号设备划分为第二区,各设备参数见表2.1。

表2.12.2各设备排风量计算1号侧吸罩排风量由表2.1知,设备1为振动筛,其尺寸为900×800×800 mm ,排风罩形式为整体密闭罩,有害物成分是矿物粉尘。

有害物距罩口的距离即为控制点至吸气口的距离x,即x=400mm ;并取最小控制风速1V x =0.3m/s 。

因此x/b=400/400=1.0,b/a =400/800=0.5,查得2V x /V 0=0.15,罩口平均风速V 0= V x /0.15=0.3/0.15=2 m/s 。

所以,实际排风量L 1=FV 0=0.4×0.8×2=0.64m 3/s 。

2号矩形伞形罩排风量由表2.1知,设备2为加热炉,其尺寸为1500×1000×1500 mm ,排风罩形式为矩形伞形罩,有害物成分是余热烟尘。

加热炉的排风罩是热源上方的接收式排风罩,在计算排风量前要判断该罩是否为低悬罩。

低悬罩的判断公式为: P A H 5.1≤ (2.1)式中:H--为罩口到污染源的距离,m ;A P --为热源的水平投影面积,m 2。

由公式(2.1)得: 5.1837.115.15.15.1>=⨯⨯=P A ,所以该罩为低悬罩。

3/1t A ∆=α (2.2)t F Q ∆=α (2.3)1在《工业通风》中第36页,控制点的控制风速V X 表中查得。

2 在《工业通风》中第35页,矩形吸气口速度计算图中查得。

233104.0Z Q L z = (2.4)B H Z 26.1+= (2.5)F v L L z ''+=(2.6)式中:α--对流放热系数,J/m 2s ℃;A--系数,水平散热面为1.7;△t--热源表面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差,℃;F--热源的对流放热面积,m 2;Q--热源的对流热量,kJ/s ;B--热源水平投影的长边尺寸,m ;L 0--罩口断面上热射流流量,m 3/s ;v′--扩大面积上的空气吸入速度,v′=0.5-0.75m/s ;F′--罩口的扩大面积,m 2。

由公式(2.2)计算得: 3/1t A ∆=α=286.168807.13/1=⨯ 由公式(2.3)计算得: t F Q ∆=α52.214978805.1286.16=⨯⨯=J/s由公式(2.4)、(2.5)计算得: 233104.0Z Q L z =s m /69.039.35.2104.032/33/1=⨯⨯= 由于受横向气流影响较小,排风罩口的尺寸应比热源尺寸扩大200mm ,即:矩形伞型罩的长宽分别为1700 mm 和1200 mm 。

由公式(2.6)计算得: F v L L z ''+=s m /1.154.075.069.03=⨯+=3号圆形罩排风量查书中表7.5,利用公式L=x v F x A V )10(20+=,查表7.6,取s m v x /0.1=则排风量L s m /9.61)4.08.010(322=⨯+⨯=π4、5、6通风柜排风量根据公式: β⋅⋅+=F v L L 1(2.7)式中-L 通风柜的排风量,s m /3;-v 工作孔上的控制风速,通常在1.0~1.5s m /之间,本次取1.25s m /;-F 工作孔或缝隙的面积,2m ;-β安全系数,1.1~1.2;-1L 柜内的污染气体发生量,当β取最大值时,1L 近似为0;计算得到,通风柜的排风量=L 63.02.16.07.025.10=⨯⨯⨯+s m /3。

7号槽边排风罩排风量由表2.1知,设备7的工艺为酸洗,酸洗槽的尺寸为1000×1000×1200,排风罩形式为槽边排风罩,有害物成分是25%盐酸。

槽边排风罩分为单侧和双侧两种,单侧适用于曹宽B ≤700mm ,B>700mm 时用双侧因为本设备槽宽B=1000>700,所以槽边排风罩选为双侧。

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F )共三种,250×200mm ,250×250mm ,200×200mm 。

本设计选用E×F=250×250mm 。

E=250mm 的称为高截面。

高截面双侧排风(总风量)计算公式3为:s m A B AB v L x /)2(232.0=(2.8) 式中:A —槽长,m ;B —槽宽,m ;V x —边缘控制点的控制风速,m/s 。

本设计中为0.4 m/s 。

4由公式(2.8)得高截面双侧排风(总风量)为:s m A B AB v L x /696.0)121(114.02)2(232.02.0=⨯⨯⨯⨯==。

3在《工业通风》中第47页中查得。

4 在《工业通风》中第228页,附录5 镀槽边缘控制点的吸入速度V x 中查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