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与摄像-摄影用光
对摄影和摄像的理解

对摄影和摄像的理解摄影和摄像是两种常见的记录和表达方式,通过捕捉光线和影像来记录和展示场景、人物或事件。
虽然它们有相似之处,但在实践和技术上存在一些差异。
摄影是指使用相机捕捉静止图像的过程。
它可以是专业摄影师使用专业相机进行的艺术创作,也可以是一般人使用手机或傻瓜相机进行的日常拍摄。
摄影师通过选择合适的光线、构图和景深等要素,将所见的场景或对象记录下来。
摄影的目的可以是记录、表达个人情感或传达特定的信息。
艺术摄影追求美感和独特性,而纪实摄影则更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
与之相比,摄像是指使用摄像机或视频设备记录连续运动影像的过程。
摄像记录的是一段时间内的连续动态,可以呈现更加真实和生动的画面。
摄像技术的发展使得摄像不仅可以用于电影、电视剧等大型制作,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摄像机和无人机等设备进行个人创作和日常记录。
摄像具有时间线和音频的特点,可以呈现更加完整的故事和场景。
因此,摄像在电影、电视、广告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摄影和摄像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艺术素养。
摄影师和摄像师需要了解光线、曝光、焦距等基本知识,并且熟练掌握相机或摄像机的操作技巧。
在摄影中,选择合适的光线和构图是关键,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快门速度和ISO等参数来实现。
在摄像中,除了以上要素外,还需要注意画面的稳定和平滑移动,可以使用三脚架、稳定器和云台等辅助设备来提高画面质量。
除了技术方面,摄影和摄像还需要艺术眼光和创作能力。
摄影和摄像都涉及到选择合适的主题、场景和角度,以及捕捉瞬间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摄影和摄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通过构图、色彩、光影和节奏等元素来传达信息和观点。
艺术家可以通过摄影和摄像来记录社会现象、表达个人情感或传达特定的观点和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摄影和摄像已经成为了人们记录和分享生活的重要方式。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和摄像作品,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摄影和摄像也广泛应用于广告、新闻、教育和科学等领域,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1 电视摄像用光

6.闪光灯 闪光灯的英文学名为Flash Light。闪光灯也是加强曝光量 的方式之一,尤其在昏暗的地方,打闪光灯有助于让景物更 明亮。
第三节 摄影用光的特性
一、光强(光照强度) 进入照相机镜头的光线的强度取决于光源的强度和与光源 的距离。 光强与距离成平方反比的关系。
二、光位 1.顺 2.侧 3.逆 4.顶 5. 脚 光 光 光 光 光
(4) 加彩色纸的变化 在人工光源前加上透明的色纸后,使光源的光谱成分改变 了,使透射光的色温发生了变化。如果加上暖色的透明灯光 纸,则光源的色温偏低,光源偏暖色;如果加上冷色的透明 灯光纸,则光源色温就偏高,光源偏浅蓝色
各种不同变化状态下自然光色温表
光源 日光 阳光(中午及中午前后) 日出、日落时刻 色温(K) 5500K 5400K 2000~3000K
日出后日落前1小时
薄云遮日 阴天
3000~4500K
7000~9000K 6800~7500K
晴朗的北方天空
10000K以上
人造光的色温
光源 色温 1700K
六、光色 白光可以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而我们的摄影光源并不 是白光,彩色胶片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 黑白胶片在不同的光线下感光度也不一样。这里要引入一个 概念:色温。
1.色温 色温表示的是光的光谱成份,用绝对温标 K (开尔文) 来表示,也称为“色光成份”或“光的颜色”──光色。 在色温高的光源中,蓝色光多于红色光;在色温低的光 源中,红色光多于蓝色光。当光源色温高于感光胶片的标定 色温时,画面就会偏蓝,反之就偏红。从技术上来说,光源 色温与感光胶片所标定的色温不一致时,画面就不能真实再 现;从艺术上来说,色温又能创造性地表现画面的冷暖,产 生许多情感 联想。
摄影 用光

揭示阴影部细节, 减小影像反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光的特性
• (3)修饰光:又称“装饰光”,指对被摄景物的局部添加的强化塑形 光线,如发光、眼神 光、工艺首饰的耀斑光等。
• (4)轮廓光:指勾划被摄体轮廓的光线,逆光、后侧光通常都用作 轮廓光。
光。正面光照射的 被摄体令人感觉明亮,但立体感较差,缺乏明暗 变化,利用正面光拍摄时的曝光宽容度较大。 在人像摄影中,正面 光常用作辅光,如图 5 − 13 所示。
下一页 返回
5.3 光的特性
• 2. 前侧光 • 前侧光指 45°方位的正面侧光。这是最常用的光位,前侧光照射的
景物富有生气和立体 感。在人像摄影中,前侧光常用作主光,通常 位于人物脸部朝向的另一侧,脸朝左用右侧光, 脸朝右用左侧光, 如图 5 − 14 所示。 • 3. 侧光 • 侧光又称 90°侧光。侧光下被摄体呈阴阳效果,这是一种人像摄影 中富于戏剧性效果的 主光位置,它能突出明、暗的强烈对比,如图 5 − 15 所示。 • 4. 后侧光 • 后侧光又称侧逆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侧后方,能使被摄体的一侧产 生轮廓线条,使主 体与背景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 如图 5 − 16 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光的特性
• 5.3.4 光比
• 光比对于摄影最大的意义是画面的明暗反差。反差大则画面视觉张力 强;反差小则画面 柔和平缓。人们通常所说的硬调即高反差,软调 即低反差。
• 5.3.5 光型
• 光型指各种光线在拍摄时的作用。 • (1)主光:又称“塑形光”,指用来显示景物、表现质感、塑造形象
二、会计等式例证
摄影技术与器材摄影与摄像的区别

摄影与摄像的不同摄影是捕捉瞬间,把瞬间凝固成永恒;摄像是连续影象,记录一段时间内每一个时刻。
摄影可以使用闪光灯;摄像使用连续光。
摄影使用照相机;摄像使用摄象机或者录象机。
相同:都是用器材记录图象;都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拍摄技巧;都是需要熟悉器材、辅助工具、光线和感光材料;1.摄像艺术的可视性—和摄影相同的特性小说靠读、音乐靠听,而摄像艺术则靠观赏。
小说、音乐都不能提供具体形象供人观看,它们是时间艺术,不是空间艺术。
摄像艺术是空间艺术(或称视觉艺术)又是时间艺术。
表现时间过程。
小说是用文字描写来阐明主题、叙述情节、刻划人物、描绘环境的。
读者根据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想象、感受艺术形象。
小说塑造的形象,虽然具体但不可见,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加以想象,再创造出一个贾宝玉、林黛玉来(《红楼梦》),而经过摄像师和导演演员合作拍的电视剧其屏幕形象则是具体可视的,人物的外貌、行为动作、性格、生活环境历历在目。
因此创造具有视觉吸引力、感染力和冲击力的屏幕形象是摄像艺术对摄像师基本要求。
2、运动性——和摄影不同的特性绘画、摄影、雕塑都是空间艺术(造型艺术)也都具有可视性,那么电视摄像与它们有何不同呢?绘画和摄影等只能表现动态,故称瞬间艺术,它们都不能表现对象的运动过程。
摄像不仅是空间艺术也是时间艺术,称为时空艺术。
摄像和摄影(照像)都是通过画面形式来表现内容的。
但它们两种画面是不同的。
影视画面是活动的,照片却是静止的,影视画面的运动性分为画内运动和画外运动,所谓画内运动是指拍摄对象的运动。
画外运动是指摄影机在运动中拍摄造成画面构图变化。
摄像机可以在运动过程中进行拍摄,运动摄像的常用形式有摇摄和移摄两大类。
摇摄指摄影机借助于三角架的云台或人体使摄影机做左右、上下或复杂的摇动,摄像机位不动,只是摄像方向改变;移摄,是指摄影机或摄像机在运动中离开了原拍摄点,作推、拉、移、跟、升降、综合等各种动作。
摄影(照像)是空间艺术,但不是时间艺术。
摄影摄像光线PPT课件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冯凯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第六节 光线
一、光线是影像造型的核心元素 1.光线是画面视觉信息和视觉造型的基础
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影片里,我们都离不开光线。光线不 仅可以使我们看清事物、提供照明,而且不同的光线还可 以使我们从视觉传达的直观认识转入形象思维的心理感应。
2.光线在影像造型中的重要性
冯凯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2)前侧光:指45°方位的正面侧光。 特点:侧光能产生良好的光和影的相互作用
,比例均衡。形态中丰富的影调体现出它们的 深度,富有生机和立体感。对色彩的还原也比 较理想。比正面光下的色彩显得丰富多彩,也 不容易损失细节。
冯凯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空中监狱 (Con Air,美国,1997) 尼古拉斯·凯奇、约翰·马尔科维奇、约翰·库萨克主演;西蒙·韦斯特导演
细致的光线可以刻画具有鲜明视觉的人物形象,更为精 细地雕刻具体的造型。用主观的亮暗关系营造出具有鲜明 视觉的形象。如:明暗强烈的光线有塑造男性的硬朗形象, 柔和的灯光则用于塑造女性的柔美气质。
冯凯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二、光的基本特征
所有的光,无论是Βιβλιοθήκη 然光或人工室内光都有以下几个特 征:
1.明暗度:明暗度表示光的强弱,它随光源能量和距离 的变化而变化。
冯凯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斯巴达300勇士 (300,美国,2007) 杰拉德·巴特勒、琳娜·海蒂主演;扎克·斯奈德导演
波斯军队的金属面具在顶光的照射下,更显诡异狰狞。
冯凯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7)脚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下方,也起到丑化 人物的效果。自然光中没有脚光的光位,因此它 营造出一种反常规的视觉效果,能够夸张深陷的 眼窝,也称为“魔鬼光”、“骷髅光”,多用于 塑造恐怖的形象。
《摄影与摄像》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职业岗位标准一、工作岗位分析由于广告业、新闻传媒、影楼、动漫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社会急需大量的掌握摄影摄像技术的高技能人才。
摄影摄像工作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劳动过程,以熟练操作照相机及摄像机为前提,在具备视听语言表达能力、画面构图、摄影用光、基础拍摄等专项能力的基础上,完成不同专题的拍摄工作。
适应于广告摄影和影视摄像方面的人才工作岗位。
二、职业能力要求电视摄像工作及广告摄影工作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劳动过程,以熟练操作照相机、摄像机为前提,在具备视听语言表达能力、画面构图、视频用光、基础拍摄等专项能力的基础上,完成不同节目不同任务的拍摄工作。
摄像及摄影岗位的职业能力,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艺术创造力能力和社会能力。
针对职业要求,得出本课程所对应的能力目标:(一)、专业能力1.照相机、摄像机参数的调整;2.照相机、摄像机实操技术;3.分镜头设计,场面调度;4.画面构图及创意;5.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的拍摄;6.拍摄不同专题及技巧;7.光线的运用;8.各类镜头的使用;9.光圈与快门的使用:(二)方法能力1.理解与创造性思维能力;2.分析、判断、应变能力;3.自主学习能力;4.审美能力;5.语言文字能力。
(三)社会能力1.身体素质;2.敬业精神;3.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上进的创作态度;4.交往、沟通的能力;4.实施建议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挂图、幻灯片、摄像、多媒体、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3)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及学校资源库和实训指导书,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4)利用各种实训室,开展“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5其它说明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
摄影与摄像练习题

摄影与摄像练习题第一章一、单选题1.下面关于摄影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传统摄影是一个光化学过程,影像的存储在胶片上②数码摄影是一个光电过程,影像的存储在电子芯片上③在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中光线通过照相机镜头后都成像在感光片上④以上都对2.在摄像中,镜头是摄像的基本单位,是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
这里的镜头是指。
①摄像的一幅画面②摄像的一个片段③摄像机的镜头④以上都对3.在数码技术发展的今天,摄影和摄像不是完全分开的。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①数码照相机可以拍照片,也可以摄像,但摄像功能差些。
②数码摄像机可以摄像,也可以拍照片,但拍照功能差些。
③它们都可以摄像和拍照片,但有主有次,各有特长。
④以上都对4.关于照相机拍摄的影像,正确的叙述是。
①数码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在液晶显示器上就可以显示拍照的图像。
②传统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即可在胶卷上看到拍照的图像。
③数码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在电子取景器上就可以显示拍照的图像。
④以上都对。
5.摄像机中历史悠久的存储介质是。
①光盘②硬盘②磁带④闪存6、传统摄影拍照后影像保存在____。
①底片②照片③感光片④ CCD芯片二、填空题1.摄影通常称为,是用为工具,用绘画。
2.传统摄影是一个过程,影像存储在上。
3.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本质上的不同点是:传统摄影是过程,数码摄影是过程。
4.目前,数码摄像机所使用的存储介质是和、、、和。
5.摄影获得的是画面,摄像获得的是画面。
三、问答题1.相对于传统摄影来讲,数码摄影有哪些优势?2.什么是摄像?第二章一、单选题1.透镜成像与针孔成像的不同之处是。
①针孔成像影像比较模糊,而透镜成像比较清楚。
⑧针孔相当小时才能成像。
像的亮度很暗,而透镜的孔径可以大得多,影像亮。
③透镜成像时必须调整物、像与透镜的距离才能成像清晰,针孔成像时不需要。
④以上都正确3、关于光圈,正确的叙述是。
①光圈的第一个作用足调节通光量的大小,光圈越大,通光量越大②光圈的第二个作用是改变景深范围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③F2.8、F4、F5.6、P8、F11、F16等是光圈系数,数字越大,光圈口径越大④以上都对4、关于影响景深的因素,正确的叙述是。
导演的摄影与摄像技巧与运用

导演的摄影与摄像技巧与运用摄影和摄像技巧在电影制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导演需要利用这些技巧来传达故事情节、表达角色情感,以及创造令观众难以忘怀的视觉效果。
本文将探讨导演在电影摄影和摄像方面的技巧与运用。
一、选景和构图导演在选择拍摄地点时,要考虑背景与剧情的一致性。
合适的选景可以增强故事的氛围,使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
另外,导演还需要通过摄影构图来决定画面中各个元素的位置与比例,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例如,采用对称构图可以给人以稳定感,而采用倾斜构图则可以营造紧张或不稳定的氛围。
二、光影运用导演可以通过灯光的运用来创造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柔和的光线可以给人以温暖和柔情的感觉,而硬朗的光线则可以增强紧张或冷酷的气氛。
此外,导演还可以运用阴影来营造神秘或悬疑的效果,以引发观众的猜测和期待。
三、运动与静止导演可以通过运动镜头和静止镜头的切换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
动感的运动镜头可以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冲击力和紧张感,而静止镜头则可以给人以稳定和思考的空间。
导演需要根据剧情需要灵活运用这两种镜头,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四、镜头语言导演可以通过不同的镜头语言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观点。
例如,使用特写镜头可以突出角色的表情和眼神,以展现内心的世界。
长镜头则可以呈现角色的行动和环境,使观众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此外,广角镜头和望远镜头的选择也会影响到画面的透视和观感,导演需要根据需要来做出合适的选择。
五、镜头运动和稳定导演可以通过镜头的运动和稳定来表达剧情的发展和情绪的变化。
运动镜头可以通过追踪人物或物体的移动来增加紧张感和动感,而稳定的镜头则可以使观众聚焦于画面的细节和情感。
导演需要在运动和稳定之间找到平衡点,使画面更具艺术感和观赏性。
六、色彩运用导演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加强故事情节的表达和角色的形象塑造。
冷色调可以给人以孤独或阴郁的感觉,而暖色调则可以营造温馨和亲切的氛围。
此外,导演还可以使用对比色彩来凸显主题或突出画面中的重点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