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第三单元写作《布局谋篇》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第三单元写作《布局谋篇》课件(共24张ppt)
5.欲扬先抑构思法: 是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
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 少扬多,扬能压抑。 6.时空推(转)移法:
是指在选择材料后以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转移来组织材料 行文的一种方法。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 级第三 单元写 作《布 局谋篇 》课件分享呢?嗯,就告诉张佩玲吧!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 级第三 单元写 作《布 局谋篇 》课件 (共24 张ppt )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 级第三 单元写 作《布 局谋篇 》课件 (共24 张ppt )
范文评点
我拿着报纸兴高采烈地走到张佩玲的座
位前。“你瞧!”我用手指了指我的作文,“

母亲话中的关键语“你想要得到的东西……是要付出劳动的”,它所
表明的深意是:生活中只有付出了劳动,才会有所收获。

母亲话中的另一关键语“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
它所表明的深意是:要懂得珍惜和享受生活中的幸福和甜蜜。

母亲话中的第三处关键语是“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享用,要懂得
与别人分享”,它所表明的深意是:和人相处,要懂得同别人分享自己的所有


选择自己最有感悟的立意,围绕此立意确定文体并进行选材。写记叙
文和议论文皆可。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 级第三 单元写 作《布 局谋篇 》课件 (共24 张ppt )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 级第三 单元写 作《布 局谋篇 》课件 (共24 张ppt )
范文评点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 级第三 单元写 作《布 局谋篇 》课件 (共24 张ppt )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布局谋篇》课件(共27张PPT)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布局谋篇》课件(共27张PPT)
行文除开头点题、结尾扣题外,主体部分三个并列段展开,条理非常清楚,并且三个并列段之间相互照应。
请以《在路上》为题,自定文体,写一篇作文。
水写是文四家 章乡要的“季名瞻片前不。顾后”同。 的景观,让身处亚热带地区的九江人,能
⑦哲理性的收尾让人回味无穷。
够欣赏南北不同的景色,庐山真是上天赐予我们的 拥有是为了享有,但只顾将所拥有之物独占享有,那就会削减其价值。
02 写作导航 至于那些打着分享的幌子,企图乘机占有别人利益的人,更是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在我眼中,她有几张独具特色的名片。 在我眼中,她有几张独具特色的名片。 同时文章的语言清新、优美,饱含对家乡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03 写作实践 殊不知,拥有本不等同于享有,由拥有到享有尚需一定条件。
⑤描写“我”和女孩在车窗上画画的情景,营造了美好的氛围。 女孩伸出手,也在车窗玻璃上认真地画了起来。 ⑦哲理性的收尾让人回味无穷。 情,是家乡的第三张名片。
在我眼中,她有几张独具特色的名片。
⑤再次照应标题,突出家乡名片完美地诠释了家乡的风貌,保留了最真挚的温度。
山也是家乡的名片。 庐山是九江东南角的一 ”⑥有了分享,才有爱心的传递和永恒;
Hale Waihona Puke ③有了分享,才有力量的绵延和蓬勃。
座风景秀丽的名山,险峻的弯道也被人们称作九十 ③写第二张名片, ③庐山是九江东南角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险峻的弯道也被人们称作九十九道弯。
水是家乡的名片。②甘棠湖、南门湖坐落在城 市的中央,熠熠生辉、相映成趣。两湖之间有小 坝,坝两旁高耸的梧桐像擎天的巨人,与周围的 树木,一同把两湖抱在怀中。湖面上泛着涟漪, 在落日余晖的斜照下波光粼粼;水底却蕴藏着无 限生机与活力,鱼儿们在那儿嬉戏。也正是这样 一个城市,人们生活平淡质朴,内心却有着一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PPT优秀课件

课文内容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 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 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 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 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课文内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生命也是我喜爱的东西,正义也 是我所喜爱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 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 命而选取大义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人皆有

论证 比 证
者能勿丧
比喻 论证
所欲莫甚于生
反面 所恶莫甚于死

舍 生 取
正面
行道之人
嗟来之食

乞人
义 (
对论
举例论 比 证 证
宫室之美
论 点
反面 万钟之禄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
论证方法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 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运用道理论证,从正面有力地论证义比生更珍贵。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今为(wèi )宫室之美为(wéi)之 所恶莫甚于死者 (wù) 箪 dān 羹gēng 蹴 cù 妾qiè
好词好句
A 所欲有甚于生者(甚:超过,胜过。) B 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 C 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
好词好句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 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探究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 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 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 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 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 杀人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第三单元 名著《围城》 课件——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共20张PPT)

第三单元 名著《围城》 课件——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共20张PPT)
做学生敷衍,工作没主见,感情上被动,对未来无规划,性格 上的软弱,没有自主性,能力小脾气大,维持着可怜的自尊心, 导致他人生的困境,与其说是倒霉,不如说是自食其果。
没有抗日战争的和平年代,是我们和方鸿渐相比,最大的优势 吧。如果我们能认真对待人生中那些重要的阶段:大学、事业、 爱情、家庭,又怎么会成为现实中的“方鸿渐”?
读书感悟
读书感悟
钱老先生不愧是不世出的文学天才,《围城》中精妙的 语言,让人拍案叫绝,是整本小说最大的价值和亮点。 给人的生活、事业、感情等方面都带来很大的触动。其 中可以看出钱老对人性的洞察是如此的细致入微,语言 中是对社会知识分子的讽刺和无奈
读书感悟
方鸿渐并不是贫苦人家出生,父亲是个有名望的乡绅,家庭还 算优渥,还留过洋,但是这些先天条件他都没把握住,日子越 混越差。
故事脉络
03
04
方鸿渐真正喜欢的是唐晓芙,唐晓芙是苏文纨的表妹, 方在苏的家里认识了唐晓芙。一见钟情,觉得唐才是 “真正的女孩子”,但因为苏文纨气愤之下,挑拨唐和 方的关系,方又没有勇气解释,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孙嘉柔是在三闾大学时认识的,一起结伴去大学任教。 在孙嘉柔的一系列套路下,方鸿渐半推半就稀里糊涂, 和孙嘉柔订了婚,结婚后,方发现孙好像变了一个人, 刻薄又世俗,两人经常吵架,矛盾频发
方在四段感情中,都是非常被动的。鲍小姐一句话就把方迷的团团转,鲍小姐一直处于主动,方处被动。苏文纨主动示好,方不拒绝不主动, 最后得罪了苏,面对和唐晓芙的误会,态度软弱,没有解释的勇气,和孙嘉柔结婚还是源自孙“千方百计”的套路。错过了爱自己的苏文纨, 错过了自己爱的唐晓芙,最后和最普通的孙嘉柔结了婚,最后婚姻也非常不顺心
经典神句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 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迈之情。“谁怕”二字,运用反问,表达了词人对自然风雨、
人生风雨的毫不在乎。最后一句写出了词人面对人生风雨时
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诗歌赏析
。后三句是精神上的再度升华。雨过天晴,回头看刚才狂 风大作、骤雨肆虐的地方,一切都归于平静,其中包含着深刻 的人生道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 难都会过去。这里一语双关,投射出词人对生活的感悟,表现 了其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
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
的作品。题材广阔又擅长化用前人典故入
词,风格沉雄豪迈、慷慨悲壮。
诗歌理解
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中秋夜,为赠 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 (今江苏省南京市)。这时他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 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他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都未 被采纳,所以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疾等人继承并发展其词风,形成豪放词派。
诗歌理解
这首词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二,作于宋神宗元丰 五 年(1082) 春, 是 苏 轼 因“ 乌 台 诗 案” 被 贬 为黄 州 (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诗歌赏析


此词通过描述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

拨 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词人虽处逆境而不
诗歌赏析


这首词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

拨 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词人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
失地的政治理想。
诗歌赏析

鉴 赏
上片对月抒怀。开篇两句写中秋的圆月皎洁,月轮
转动,暗示着时光流逝。白发不请自来,词人忍不住向月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53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53张PPT)

山坡羊 ·骊(lí)山怀古
元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páng)一
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
萧疏,水萦(yíng)纡(yū)。
朝天子·咏喇叭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
明 王磐
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都变做了土。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
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
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课外古诗词诵读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语文
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一课时
南安军 宋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别云间(jiān) 明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jī )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guān)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阿 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 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
显耀
微小
曲儿小腔儿大 全仗你抬声价
显达
卑微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显要
微小
卑微
显达

对的


什 么

资料补充:
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更奢侈挥霍无度,全然 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
南安军 宋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别云间 明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课件(共29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课件(共29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反复诵读全文,做到读音准确、流畅诵读。 2.识记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 重点实词:苟得;恶;患;如使;何不用也;是心;丧;蹴;不屑;万钟 (1)结合课文语境,尽可能记忆文中的重点词。 (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以上词的意思。 (3)对照课下注释,修改并强化记忆错的词意。 (4)就上面的词,结合同桌记忆错误的词,给对方命制3-5个小题,帮助 他巩固记忆。 3.积累重点句子翻译。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反复诵读全文,做到读音准确、流畅诵读。 3.识记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 ①通假字;②古今异义;③词类活用;④一词多义;⑤重点实词。 (1)结合课文语境,尽可能记忆文中的重点词。 (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以上词的意思。 (3)对照课下注释,修改并强化记忆错的词意。 (4)就上面的词,结合同桌记忆错误的词,给对方命制3-5个小题,帮助 他巩固记忆。 4.积累重点句子翻译。如: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反复诵读全文,做到读音准确、流畅诵读。 3.识记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 ①通假字;②古今异义;③词类活用;④一词多义;⑤重点实词。 (1)结合课文语境,尽可能记忆文中的重点词。 (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以上词的意思。 (3)对照课下注释,修改并强化记忆错的词意。 (4)就上面的词,结合同桌记忆错误的词,给对方命制3-5个小题,帮助 他巩固记忆。 4.积累重点句子翻译。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测试反馈
结合三篇文言文中的士子精神,如舍生取义、刻苦求学、不畏强暴等,思考当代中学生在为 人和求学面应该有怎样的苦乐观,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少于300字。
感谢观看
部编九年下册第三单元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课件(共26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课件(共26张PPT)

(6)“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要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 ——北宋·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7)“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北宋·苏轼《惠州一绝》
(8)“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被贬海南儋州时作。(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疑问一
“穿林打叶”用一个“穿”字和“打”字,说明雨大、猛、 急,而且小序中已说明“雨具先去”,即携带雨具的人已 先走了,作者为什么不忙着避雨,而是“吟啸且徐行”?
引证资料
(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唐·王维《竹里馆》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 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2)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啸】撮口发出的长而清越的一种声音。 吟啸,即吟诗长啸,魏晋时期文人常以“吟啸”的方式来 表达超尘脱俗、任情率性和卓尔不群的个性。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背景资料
(一)苏轼(公元1037-1101年),北宋著名文学家、书 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 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二)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 险遭杀身之祸,随后被贬至黄州。 (三)1080年2月,四十多岁的苏轼,充黄州团练副使, 是一个当地州郡看管的犯官。
句译文: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 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
疑问四
明确指出天气为雨后天晴, 可作者为何说“也无风雨也无晴”?
引证资料
(1)弱冠,父子兄弟至京师,一日而声名赫然,动于四 方。……“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 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 —节选自《苏轼传》(《宋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①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② ,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①欲——想要得到的。 • ② 得兼——动词,同时得到 ,“兼”是副词状语置后.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 要得到的, (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 那么),(我要)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 要的东西,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者 不能同时都得到,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 义了。
主要思想
施仁政 民贵君轻
人性本善
“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 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 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探究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 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 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 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 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比喻论证, 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鱼、熊掌
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 种子,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 “本心”。 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 自己的“本心”。
鱼我所欲也
朗读课文 分析课文 背诵课文
文言字词
引申拓展 课堂练习
课文朗读,要求:
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有不懂的字、句勾划出来,准备 进行质疑;有特别欣 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 准备进行交流。 3、参考注释理解文章 大意 。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
自由颂
裴多菲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在人的一生中,要作出许多各种各样的 选择,尤其是在对待象生和死这样重大的 问题上,当我们必须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严肃的人生 课题。
我们今天学习的《鱼我所欲也》这篇课 文告诉了我们应怎样作出选择。
者,何不用也③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④也? ①如使——假如,假使。 ②则——那么。 ③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④为——动词,做,干。
译文: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 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 有)什么不可以用呢?
《 孟 子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 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 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后称为“亚圣”。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 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 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 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 等主张。
作者简介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 侯,反对“霸道”,提倡以 “仁”“义”为中心的“仁 政”、“王道”。
假 设 分 析 所恶 莫甚于死
(反面)
所欲 莫甚于生 (最喜生) 何不用 (不择手段求生) (最恶死) 何不为 (不择手段躲祸)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①;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②。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③。
译文:由于这个原因,可以获得生存 手段却有人不用,由于这个原因,可 以躲避祸患的手段却有人不采用,因 为这个缘故,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 更重要的(那就是“义”);他们所 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那就是 “不义”)。
译文: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东西,但我所 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 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 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的更厉害 的,所以有祸患我也不躲避。
辨 所欲 甚于生(义) 证 故不苟得 分 析 所恶 甚于死(不义)
(正面)
故不避患
探究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 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 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
“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 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情。不合法 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 职权,杀人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如使①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②凡可以得生
舍鱼取熊掌
提出 所欲 论点
生、义
舍生取义
由浅入深,自然明晓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 ● 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 ● ● 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 ● 为-读wéi,动词,做,干。 苟得—苟且。 恶-读Wù,动词,厌恶。与“欲”相反。 患——名词,祸患,灾难 。 避——躲避。
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 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 正音 • ①不为苟得也(wéi,动词,做,干) • ②所恶(Wù,动词,厌恶) • ③箪(dān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 ④羹(gēng 汤) • ⑤蹴(cù 践踏食物的样子) • ⑥为宫室之美(wèi,介词,为了)
• 正句 •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③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④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 /为之 • ⑤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⑦是 / 亦不可以已乎
因 果 (结果) (原因) 分 析 由是避患 不为 有甚于死者
由是则生 不用 有甚于生者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译文: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辨别 “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 都有这种思想(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 善良的),只是贤德的人能不丧失它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