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后传》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名著阅读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题)

中考名著阅读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题)

中考名著阅读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题)二、阅读与理解(共5小题,42分)8.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出来的《西游记》部分“取经路线及对应故事”图,请补全空缺处内容。

【分析】本题为名著《西游记》的综合阅读。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识记能力。

观察表格,要求填写出地点对应的情节或是根据情节填写出对应的地点,这就要求学生对原著内容记忆深刻。

①“木叉奉法降悟净”,讲述的是流沙河中妖怪抢唐僧,八戒执九齿钉耙与之河妖三次相斗,均不能取胜,悟空虽智计百出,却也江郎才尽。

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

木叉叫出妖怪悟净,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共取西经。

所以地点是流沙河。

②《西游记》的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白虎岭,所以填写的相应情节是三打白骨精。

③“火云洞”洞主是红孩儿,所以相应的情节是大战红孩儿。

④“三调芭蕉扇”是唐僧一行路经火焰山,与铁扇公主间发生的故事,所以地点是火焰山。

答案:①流沙河;②三打白骨精;③大战红孩儿;④火焰山【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9.学校学生会准备开展“励志人生”主题讲座,请大家推荐主讲专家。

请你从以下备选小说人物中推荐一个,并结合人物特点及事例说说理由。

备选人物:【分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与情节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从四个备选人物中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一个,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或是某种精神,表述出推荐的理由即可。

【四年级作文】《西游记》后传

【四年级作文】《西游记》后传

【四年级作文】《西游记》后传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后,便下凡各自过起自己的生活。

唐僧来到一所寺庙,从此在这里参禅悟道、钻研佛法、广纳弟子、普渡众生,成为一代高僧。

孙悟空先到镇元大仙那里买了几个人参果,当作礼物带回花果山给猴儿们吃。

他回到花果山一看,猴子猴孙们比原来多了不少,而花果山上到处是香蕉树、猕猴桃树等,上面结满了果实,从此孙悟空带领猴儿们做起了水果批发的生意,产品远销海外,不过几年的时间孙悟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翁。

现在,在花果山搞旅游项目开发。

我也好想去那里看看呀!
沙和尚喜欢搞发明,他经过努力发明了“电力大白鲨”,既可以帮沙和尚捕鱼捉虾,也可以帮沙和尚抓海怪。

“电力大白鲨”的研发成功让沙和尚信心满满,他继续搞发明创造,成为小有名气的发明家。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而猪八戒呢?离开亲爱的师傅和师兄弟们之后,他就一头扎进西瓜地里,吃完了西瓜后便把西瓜籽撒在地里,奇迹发生了,西瓜地里结出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西瓜,要好几天才能吃完,猪八戒越吃肚子越大,最后变成了一个比桌子还大的肚子,猪八戒走不动了,只能“咕噜咕噜”像皮球一样滚来滚去。

我说猪八戒呀,你怎么成天就知道吃呢?咱能不能争口气,也找点正事来做呀!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
终于有一天,师徒四人各自收到一把苹果手机,“嘟嘟……”手机响了,是谁在召唤他们呢?他们又将经历些什么?不急哦,请听下回分解……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17-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西游记》考题及答案汇集附复习案

2017-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西游记》考题及答案汇集附复习案

2017-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西游记》考题及答案汇集附复习案一、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卷四、名著导读(10分)1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①正行之际,忽闻得有人言语。

八戒仔细看时,原来是行者在山凹里,聚集群妖。

……那呆子有些怕他,又不敢明明的见他;却往草崖边,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也跟那些猴子磕头。

②不知孙大圣坐得高,眼又乖滑,看得他明白。

便问:“那班部中乱拜的是个夷人。

是那里来的?拿上来!”说不了,那些小猴,一窝峰,把个八戒推将上来,按倒在地。

行者道:“你是那里来的夷人?”八戒低着头道:“不敢,承问了;不是夷人,是熟人,熟人。

”行者道:“我这大圣部下的群猴,都是一般模样。

你这嘴脸生得各样,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别处来的妖魔。

既是别处来的,若要投我部下,先来递个脚色手本,报了名字,我好留你在这随班点扎。

若不留你,你敢在这里乱拜!”八戒低着头,拱着嘴道:“不羞!就拿出这副嘴脸来了!我和你兄弟也做了几年,又推认不得,说是甚么夷人!”行者笑道:“抬起头来我看。

”那呆子把嘴往上一伸道:“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行者忍不住笑道:“猪八戒。

”他听见一声叫,就一毂辘跳将起来道:“正是,正是!我是猪八戒!”他又思量道:“认得就好说话了。

”③行者道:“你不跟唐僧取经去,却来这里怎的?想是你冲撞了师父,师父也贬你回来了?有甚贬书,拿来我看。

”八戒道:“不曾冲撞他。

他也没甚么贬书,也不曾赶我。

”行者道:“既无贬书,又不曾赶你,你来我这里怎的?”八戒道:“师父想你,着我来请你的。

”(节选自《西游记》)(1)第③段中的“这里”是指________;猪八戒来到此地是为了请孙悟空去降服________。

(2)《西游记》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请从选文中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3)《西游记》中很多人物保持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

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西游记》中考名著阅读及答案(2020年陕西省中考题)

《西游记》中考名著阅读及答案(2020年陕西省中考题)

《西游记》中考名著阅读及答案(2020年陕西省中考题)4“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熟悉的歌词让大家想起古典小说《西游记》,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2分)(1)小说中的白龙马在取经过程中表现出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西游记》的部分回目,其情节与白龙马相关的一项是()(1分)A.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B.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C.二僧荡怪闹龙宫群圣除邪获宝贝D.诸神遭毒手弥勒缚妖魔【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

在《西游记》中,白龙马在人们的眼中通常是无足轻重的形象,他是个被忽略的形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家常常把赴西天取经的称为唐僧师徒四人。

白龙马虽不及孙悟空和猪八戒形象那么鲜活,但他却是这个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在取经集体中,白龙马是西行路上时间最长的一个,是取经事业的最忠实的行动者和见证人。

白龙马的特点是沉稳,忠诚,勇敢,坚毅,吃苦耐劳,耐得住性子。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把握。

在《西游记》中,与白龙马相关的情节并不多,在“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中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宝象国探望岳丈国王,将唐僧变为猛虎。

白龙马变为宫娥,举刀暗算黄袍怪,被打中后腿。

故选:B。

答案;(1)忠诚,勇敢,坚毅,吃苦耐劳。

(2)B【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第二单元主题阅读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前情提要: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在天上悠闲自在,可是有一天,因王母娘娘举办的“蟠桃盛会”没有邀请他,他遂大闹蟠桃会。

自知闯祸,孙悟空又返回花果山。

玉帝派遣上万天兵,布下天罗地网,居然还是奈何不了他。

观音菩萨向玉帝推举二郎神去收服孙悟空⋯⋯大圣笑嘻嘻的,将金箍棒掣(chè)起,高叫道:“你是何方小将,敢大胆到此挑战?”真君喝道:“你这厮有眼无珠,认不得我么?吾乃玉帝外甥,敕(chì)封昭惠灵显王二郎是也。

今蒙上命,到此擒你这反天宫的弼马温!”大圣道:“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我行要骂你几声,可又无冤无仇;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

”真君大怒道:“泼猴!休得无礼!吃吾一刀!”大圣侧身躲过,举金箍棒劈手相还。

只见铁棒赛飞龙,神刀如舞凤。

真君与大圣斗三百余合,不分胜负。

那真君抖擞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手举着三尖两刃神刀,好似华山顶上之峰,恶狠狠朝大圣就砍。

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和二郎身躯一样,举一根如意金箍棒,如昆仑顶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

这边阵上,梅山兄弟向水帘洞外撒开鹰犬。

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丢枪,喊的喊,跑的跑。

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收了法相,掣棒抽身就起。

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跑近洞口,正撞着梅山六将军率众挡住,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成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

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正嚷着,真君到了,圆睁凤眼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就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膀去扑打。

大圣见了,嗖地飞起,变作一只大鹚(cí)老,冲天而去。

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衔。

大圣又将身按下,变作一个鱼儿,潜入水中。

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游水面上。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50(精编版)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50(精编版)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50(精编版)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孙悟空只好又来到翠云山,这次他变成了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的样子。

铁扇公主不辨真假,把他接了进去。

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铁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给他的是假扇。

”假牛魔王道:“真扇子你藏在哪儿了?仔细看管好,那猢狲变化多端,小心他再骗了去。

”铁扇公主说:“大王放心。

”说着将真扇从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叶儿大小。

悟空大喜过望,连忙抓在手中,问道:“这般小小之物,为何能扇灭八百里火焰?”铁扇公主道:“大王,你离家两年,怎么连自家的宝贝也忘了?只要念一声口诀,这扇就能长到一丈二尺长短。

”孙悟空记在心上,将扇儿噙在口中,把脸一抹,现了本像,径自出了芭蕉洞。

铁扇公主气得一下子跌倒在地。

(1)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中的“________”。

(2)假牛魔王为什么对铁扇公主说小心扇子被孙悟空骗了去?(3)体会加下划线的词语表现出的人物心理。

①悟空大喜过望,连忙抓在手中。

②把脸一抹,现了本像,径自出了芭蕉洞。

(4)这段文字写出了孙悟空( )的性格。

A.机智B.狡诈C.无赖D.急躁解析:(1)三调芭蕉扇(2)一是为了取得铁扇公主的信任,引出扇子的话题;二是为了让铁扇公主说出真扇子藏在哪里。

(3)①“连忙”表达了孙悟空急于拿到芭蕉扇的心理。

②“径自”写出了孙悟空拿到真扇子后的得意和急于离开的心理。

(4)A【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

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

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在结合选项判断。

【新教材】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四大名著课内外阅读类文阅读8篇含答案

【新教材】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四大名著课内外阅读类文阅读8篇含答案

西游记(片段)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

”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

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急发声道:“既如此说,你可做得主张?”佛祖道:“做得,做得!”伸开右手,却似个荷叶大小。

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

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

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

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

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

”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

”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写毕,收了毫毛。

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

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

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

”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

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

”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

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吴承恩《西游记》1.在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个词语不理解,你是怎样猜到它的意思的?3.请运用对联知识将此回目补充完整。

4.简要概括上述片段的故事情节。

《孙大圣后传》阅读答案

《孙大圣后传》阅读答案

《孙大圣后传》阅读答案《孙大圣后传》阅读答案话说孙悟空受菩萨点化保护唐僧取经回来成佛后,日子一长,难耐佛门清规,野性又起。

观音菩萨见他如此难驯,又给他戴上了金,过了十天半月地就念一次紧咒。

悟空整天头重脚轻忍受不住,只能去求菩萨,但菩萨闭门不见;他去向唐僧求救,唐僧不忍心见徒儿这样受苦,就给他指了条明路,叫他到人间去看看。

孙悟空想到了他的人类朋友——聪明医生,连忙驾起盘斗云从天界飞向人间。

不一会,孙悟空就回到了人间。

光阴似箭,此时已有是22世纪了。

孙悟空刚来到医院上空,突然,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孙大圣,快下来吧!”悟空不知怎么回事,一看,原来医生正站在门口欢迎他呢。

只见他一边向悟空挥着手,一边还拿着个喇叭状的东西对着他。

孙悟空从云端跳下来,不解道:“老朋友,俺老孙一个盘斗云十万八千里。

”“你就算你飞得再快,我也能轻而易举地看到。

”孙悟空搔了搔头,惊奇地睁大眼睛,又问:“你是个凡人,咱俩相距那么远,为何俺还能听见你的声音,难道你有千里传音之术?”“这可全靠它。

”聪明医生举起手里那“喇叭”说,“这叫‘超声钻脑传感器’,从它里面发出的声音可以不经过空气的传播,直接进入人的大脑的听觉系统。

”聪明医生带着孙悟空到了诊疗大厅,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医疗机器,孙悟空疑惑地问:“你带我到这儿来做什么?”聪明医生答道:“你不是要摆脱这金吗?我来帮你呀。

”“你怎么又知道了?”孙悟空更惊奇了。

聪明医生小翼翼地掏出一手指甲般大小的晶片,说道:“这是‘探心听诊器’,只要是你心里想的,我都能知道。

”孙悟空藏在耳朵里面的`金棒给掏了去。

孙悟空火了。

抡起锤子般大小的拳头,大喊一声:“哪来的妖怪,敢偷俺老孙的武器,吃俺老孙一拳。

”聪明医生见了,连忙解释:“孙大圣别急,这是医院的完全系统,武器只是暂时被收管。

”接着,医生让孙悟空躺在一张气垫床上,落下防护罩。

孙悟空片刻间便进入了梦乡。

原来,这床叫“梦幻睡眠床”,是最新一代的麻醉器械,它能散发出含有麻醉镇静剂的异香,还不断地产生电振动,听听患者一眨眼就麻醉睡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后传》阅读答案
话说安史之乱后,大唐由盛转衰,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正当唐玄宗苦恼之时,一道士求见,表示自己愿为大唐效力。

他向唐玄宗透露,如来佛祖手中,有一《极品经书》,只要得到它,便可国泰民安,保住大唐基业。

一听救国有方,唐玄宗龙颜大悦,要设宴答谢道长,并希望道士帮忙。

不料,道长只是轻轻一笑,说:“您的手下人才济济,何需我来凑热闹!”说罢,化作一股青烟,飘然而去。

唐玄宗左思右想,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无奈之下,只好请来修成正果的唐僧师徒四人,唐僧接到圣旨,心情激动,说:“阿弥陀佛,贫僧为国效力,义不容辞!”
话说第二天,唐僧跨上白龙马,一行四人又出发了。

照样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他们来到了万佛殿。

净身之后,他们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如来佛祖。

说明来意,如来摇着头歉意地说:“你们不远万里再次来到这里,真不容易!可不幸的是,这本经书刚刚被大不列巅国的使臣取走。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一切只能听上天的安排了!”
师徒四人只得扫兴而归。

在归途中,悟空打死了江河中的一条大鱼。

在剖鱼过程中,八戒意外地发现鱼腹中有一本青黄且发着紫光的书——竟然是《极品经书》。

原来大不列巅的使臣过河时,一不小心入江中,葬身鱼腹了。

欣喜若狂的师徒四人回到长安,把书交给了唐玄宗。

四人加官封侯自是不用说,唐玄宗还特意举行了一个盛大的仪式,把经书供于佛堂之上,供万人敬仰。

其实,《极品经书》上记载的乃是深奥的治国之道,遗憾的是,唐玄宗一直没有读过一页,只是把它当作摆设装饰着大唐。

大唐自然没有摆脱历史的'命运了。

1.唐玄宗即唐朝皇帝李隆基,长安在今西安市一带。

(2分)
2.本文想象奇妙,将唐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和《西游记》的巧妙合起来,形成故事新编。

(2分)
3.根据下面提示,括文章的情节(不超过方框字数)。

(5分)
(唐玄宗危难时) (难寻合适人选时) (经书被取走后)
道长指点→ 唐僧师徒受命→ 师徒扫兴而归
(师徒归途中) (返回长安后)
→ 悟空剖鱼得书→ 盛迎经书
4.本文构思奇特,悬念迭出。

你认为其中最出乎意料,颇有戏剧性效果的一个情节是什么?(2分)
经书被大不列巅国使臣取走后,途中葬身鱼腹,后经书失而复得。

5.文中表现了唐僧师徒的什么精神?(3分)
国难当头,能挺身而出,为取经书,战胜艰难险阻,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愿担风险的大无畏气。

6.文章结尾令人回味无穷,请简要谈出你的一点感受,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

(3分)
观点示例:唐玄宗梦寐以求的经书,竟是用作摆设物,并非急求治国之道,如此国宝,视如儿戏,置国难于不顾,是十分昏庸的。

(另:作者把大唐的衰亡归结于未得经书的真传,是不合历史的观点的,因为大唐的盛衰有着极其复杂的时代原因,而非一本经书解决得了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