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军装

合集下载

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介绍

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介绍

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介绍推荐文章关于德国为什么叫第三帝国的介绍热度:关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书籍推荐热度:德意志三帝国是哪些_德意志三帝国介绍热度:德意志三大帝国的介绍热度:德意志帝国的演变热度:自第三帝国建立伊始,纳粹就开动了军国主义理念的宣传,制服也成为宣传战中的棋子,那么你知道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是怎样的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的详细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介绍无论纳粹政权多么的邪恶和罪无可恕,不可否认的,第三帝国对自我形象的包装绝对是二战中的翘楚。

着迷于古罗马帝国的希特勒曾说:军装一定要帅,要能体现帝国士兵的高贵和威严,这样年轻人才会义无反顾的投奔我们。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由纳粹艺术家设计,Hugo Boss生产的制服优雅,得体,桀骜,性感,堪称史上最杰出的军装。

Hugo Boss的原罪雨果 · 博斯(Hugo Boss)1885年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德国家庭,是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名,十几岁时既在纺织厂工作,一战时曾做为下士服役。

早在1931年,雨果· 博斯便加入了纳粹党。

次年,党卫队从冲锋队中独立出来。

纳粹艺术家Karl博士和平面设计师Walter Heck绘制出全黑制服替换原本的黄褐色制服以示区分。

Hugo Boss拿到了这笔订单,自此开始为纳粹党冲锋队(SA),党卫队(SS)和希特勒青年团(HJ)生产制服。

希特勒于1923年创立的纳粹党冲锋队(SA),创立初期负责维护党内会议。

成员穿黄褐色卡其布军装,右袖戴曲十字袖标。

这批衣服来源于库存的德国驻东非殖民地军团制服。

一战后德国失去了非洲殖民地,这些衬衫一直堆积在仓库里,直到希特勒建立冲锋队后用来做了自己的制服。

党卫队(ss)原是希特勒的个人随护团,从冲锋队的菁英成员中选拔,之后党卫队做为纳粹党自身的风纪组织存在。

后期党卫队实质上是国家公安和谍报机关。

这身全黑制服又称M32制服,是党卫队最著名的形象。

二战德国士兵军服详细图解03

二战德国士兵军服详细图解03

二战德国士兵军服详细图解03一、三六型SS黑色装甲服最早出现的三六型SS装甲服〔黑色〕与陆军三四型〔第一号设计〕和三六型〔第二号设计〕有着很大的不同:它虽然和陆军三六型一样为了能把宽大的下襟收起而设置了钮扣,但是SS型的下襟比陆军型的短粗,而回转斜度小得多,这使得SS型的下襟边几乎与下摆垂直〔陆军型从前面看是向右倾斜〕,在后来整个战争中这被作为两者区分的根本特征。

而且陆军各级别装甲服在一九四○年以前都在领子上带有粉红色的装甲兵种色镶边,而三六型SS装甲服的士兵级别没有领子镶边、SS军官级别的领子则镶有银边。

陆军装甲服两侧领章相同对称、不论级别都镶有粉红色边、内有嘴咬交叉腿骨的正脸银色髑髅〔根据制造地的不同有十九种样式,但都大同小异,主要区别在鼻孔〕,而SS装甲服采用了常服领章,SS军官的装甲服领章镶有银边,SS士兵的装甲兵领章大部分和常服领章一样没有镶边、但是有小部分的镶有粉红色边〔非常稀少〕,而且有些部队的SS装甲服领章也不是和常服领章完全一样:比如当时SS德意志团和日耳曼团的常服右领章的闪电下面分别有“1”和“2”的银色编号,但是这两支部队的装甲排官兵装甲服右领章都没有编号,只有双闪电标志。

比较特殊的髑髅师装甲连最早在自己的装甲服上使用的右领章里带有脸向下的垂直型髑髅,而在一九四○年五月后使用脸向左的水平型髑髅,这两种髑髅有时候会同时佩戴在左右领章上〔这种情况在该师的摩托化步兵中常见〕,大多数时候左领章为军衔记号。

而右领章规定使用双闪电的SS部队也使用过一种瘦长的正脸髑髅作为装甲服右领章的标志,不过也十分稀少。

三六型陆军和三六型SS装甲服的军士级别衣领都没有象常服上那种表示军士身份的粗白镶边。

到了一九四○年,武装SS的兵力大幅度的膨胀导致战斗服装供应不足,因此出现了武装SS部队穿用陆军野战服和装甲服的情况。

被挪用的基本都是陆军三六型装甲服,武装SS穿用时将原有的领子镶边取下,SS军官使用的陆军三六型装甲服无银色镶边。

二战德军陆海空三军制服,放到现在依然不过时

二战德军陆海空三军制服,放到现在依然不过时

二战德军陆海空三军制服,放到现在依然不过时
德国国防军步兵
1940年德国海军水兵战斗装备
1944德国国防军作战装备
FW190战斗机飞行员装备
SD服装
SS青年团制服
坦克车长制服.
党卫军野战服
1945年3月德国西部,第2106装甲掷弹营,科隆aungjaiche 党卫军装甲掷弹兵,装甲掷弹兵的任务时跟随装甲师,保护坦克不受敌方步兵反坦克武器的攻击,或者利用反坦克火箭或反坦克地雷等武器消灭敌方残余装甲车辆。

装甲掷弹兵一般乘坐装甲车或汽车以便赶上己方坦克进攻速度,而坦克给步兵提供火力和攻坚支持,这就是步坦协同。

装甲掷弹兵就是摩托化步兵师。

德国北非空军飞行员装备
二战德国冲锋队制服
德国国防军1939野战制服
德国国防军装甲师
德国海军岸炮部队.
德国海军潜艇军官装备
德国海军战斗服
德国警察师制服
德国空军地面部队
德国劳动营制服
德国伞兵战斗服.
德国随军记者
德国政党领袖制服
德军北非兵团装备
德军冬季防寒装备
德属哥萨克骑兵单兵装帝国警察战斗服装
德属俄罗斯解放军。

二战德国党卫军军服图册

二战德国党卫军军服图册

二战德国党卫军军服图册(1)第1-5师标签:二战德国党卫军军服军事分类:二战各国军服图册2011-02-23 19:20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401号:武装党卫军(1)第1到第5师-The Waffen-SS(1)1 to 5 Divisions。

原作者Gordon Williamson,绘图Stephen Andrew,以下是该书的封面:A:战前款黑色常服A1:党卫队队员,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1934年这名在战前执行阅兵或警卫任务的士兵穿基本型黑色常服,领角和领章的边缘都带有黑色和铝质金属色编花的装饰,这是所有的义务役军人都采用的,而这种装饰有时候则作为肩章带来使用。

党卫队的袖标与标准的纳粹党袖标的区别在于后者没有黑边。

警卫旗队制服所呈现出的独特面貌在于它的右领的领章上带有古北欧文字SS而没有其他任何图案或数字,而袖口上的袖带上则带有苏特林(Sutterlin)手写体的“Adolf Hitler”(阿道夫·希特勒)字样。

在阅兵时,他还会系白色的皮腰带、弹药包、刺刀架和一条斜背的肩带。

M1916式钢盔是一战时的老式装备,它被涂成了黑色;士兵的武器则是毛瑟Gewehr 98式步枪。

A2:党卫队二级小队长,党卫军德意志分队,1943年图中的黑色常服的袖带上带有哥特字体的“Deutschland”(德国)字样,右领章上的北欧字母SS旁边带有代表分队的数字1。

左领章上带有两块合金方形扣,这代表了使用者的军衔。

准尉的帽子是第一版士官用黑色大盖帽,帽子上带白色滚边和皮制脖带;M1923式“无下颚”骷髅头帽徽和小号的M1929式老鹰加卍字帽徽配在上面。

注意图中的M1933式现役用匕首与军常服和出行服搭配,纳粹党的成员章则系在他的脖颈上。

A3:党卫队一级突击队中队长(上尉),党卫队骷髅旗队上拜恩分队,1936年这名上尉所穿的军官品质的黑色常服上衣的领角和领章上都带有银色编花装饰,右肩上的单条肩章带由整个竖条银色编花绳装饰。

二战德国国防军制服演变图解

二战德国国防军制服演变图解

二战德国国防军制服演变图解
M36军官常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军队在1919年开始换发新式军服,新款军服保持了普鲁士军服的传统风格,同时去掉了繁琐花哨的装饰配饰,简洁方便,更加实用,也是之后德国军服演变的基础,这就是M19。

↑M19常服
1934年,随着纳粹上台,德军换发M34型军服,衣领改为暗绿色,开始佩戴纳粹鹰徽。

↑M34常服
↑M35礼服
M34礼服
1936年,德军定装M36,这套服装是德军装备量最大的军服,经常出现在老照片和影视剧中,军迷们非常熟悉。

↑M36士兵与军官常服
↑M36半礼服
1940年,开始装备M40作战服,在M36基础上取消了绿色衣领和军官袖筒,袖口依然有调节扣。

↑M40作战服
1942年配发的M42作战服,改为开领设计,之后的M43与之差异不大。

↑M42作战服
↑非洲军团配发的热带制服。

党卫队制服最初与冲锋队一样,1932年党卫队艺术家卡尔.迪比奇设计了一套著名的黑色制服既M32,党卫队从当年7月开始全部改换为M32。

↑党卫队M32制服
↑党卫队及武装党卫队从37年开始换装,新的制服类似于国防军的作战服,39年开始逐步与国防军制服同款。

二战德军非洲军团军服图文版,高清版

二战德军非洲军团军服图文版,高清版

二战德军非洲军团军服图文版,高清版图文本号编纂、制作二战德军非洲军团军服图解非洲军团于1941年2月12日建立,德国防卫军最高统帅部决定派遣远征军到利比亚以支援意大利军,抵抗盟军名为罗盘行动的反击。

德国远征军由隆美尔指挥。

下士,步兵(中)木芯头盔、橄榄绿色“野战上衣”和马裤以及高筒系带靴。

腰带和刺刀挂具都是织物材料的,弹药包则还是标准的黑色皮革版本。

中士(左),装甲部队热带短裤和高筒系带靴。

技术军士(右),装甲部队穿着全套的热带常服,配瓦泽尔P38手枪。

少校(左),第33侦察营第15装甲师装甲侦察部队的少校在其标准的热带“野战上衣”上加上了取自他的野地灰色制服上的手绣领章。

中尉(中),步兵只有在偶然的场合下可以看到标准的大盖帽与热带制服搭配使用。

少将(右)热带“野战上衣”是非洲军团的将官私人裁剪的。

军士长 (左)突击工兵的这名军士长配备全套的战斗装备。

中士(中),突击工兵类似的服装,只是武器变为了98k步枪。

下士(右),炮兵穿着执行夜间站岗任务时使用的棕色厚毛料热带大衣以保护自己来对抗沙漠夜晚的寒冷。

少尉(左),纳粹空军高射炮兵穿热带版的陆军“野战上衣”,在空军的热带版装备得以充分装备之前非常常见。

上尉战斗机飞行员(中),纳粹空军战斗机部队穿着随意的纳粹空军飞行员在空军版的茶色短袖衬衫上佩戴战斗机部队上尉的军衔肩章,也就是金黄色底衬上加银色编织体面饰和两颗镀金色扣型章的设计。

中校(右),纳粹空军战斗机部队穿空军的热带“野战上衣”。

军衔只通过肩章上的亮银色辫花编纹面饰和单独一颗镀金色扣型章来表示,肩章的底衬则是金黄色的。

少尉(左),“赫尔曼·戈林”伞兵团,帽子是纳粹空军独一无二的“赫尔曼·梅耶”式,上面用纽扣扣着护颈帘。

军士长(中),“赫尔曼·戈林”装甲团,热带“野战上衣”没有领章,其军士长军衔通过带铜棕色编纹面饰和两个扣型章的茶色肩章来显示;粉红色滚边则告诉我们他是来自这个装甲部队。

二战德军单兵装备

带药包的枪榴弹,木制弹箱,30发/箱,全重8.9公斤
铁拳火箭弹,木制弹箱,4发/箱,全重32公斤
实战中,机枪常被用来执行指示目标或夜间防空的任务,因此为机枪配发曳光弹是非常必要的。通常的曳光弹排布习惯为每三发普通弹前安排一发曳光弹。此外,每个机枪小组还携带一个黄磷发烟燃烧弹,以便在日见指示目标并使易燃目标燃烧。
1940年一个步兵团的单兵弹药携带和储备情况:
武器 总数 单兵携带 连排车辆携带 团辎重车队携带 师后勤车队携带
2、单兵装备:
(汉斯注:关于钢盔和单兵装具部分从略,具体内容可参阅论坛其他网友的译作。)
由连辎重部队携带的单兵装备:
背囊:
每个士兵都有一个用于携带单兵装备的背囊,材质为木架包裹防水布料。山地部队和机械化步兵配有更实用的带两至三个外袋的野战背包。背囊内可携带如下装备:
重机枪 6750 -- 4750 1250 750
轻型迫击炮 165 -- 90 45 30
中/重型迫击炮 140 -- 96 24 20
轻型步兵炮 180 -- 120 40 20
木柄手榴弹,木制弹箱,16枚/箱,全重25公斤
卵形手榴弹,木制弹箱,30枚/箱,全重9公斤
50毫米轻型迫击炮弹,金属冲压板箱,10发/箱,全重12公斤
80毫米中型迫击炮弹,金属冲压板箱,3发/箱,全重13.25公斤
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弹,金属箱,2发/箱,全重40公斤
37毫米反坦克炮弹,金属冲压板箱,12发/箱,全重21.5公斤
二战德军单兵装备
1、军装制服
长裤:裤腿可掖到靴子里。骑马的士兵配发镶皮的马裤。
军上衣:有两个胸袋和两个襟袋,后腰部有两个扣带环,以佩戴皮带。两个衣领间有风纪扣,但多数情况下士兵不扣风纪扣,或仅用围巾扎拢领口。

图揭二战德军各兵种军服和装备:国防军的最不起眼,飞行员最复杂

图揭二战德军各兵种军服和装备:国防军的最不起眼,飞行员
最复杂
今天咱们抛开善恶不谈,只说说二战时德军的各兵种的军服和装备。

有人说有些服装是希特勒设计,但感觉有夸张成分,其实二战时期几乎所有的德军军服的设计包括制作基本都出自于大名鼎鼎的德国服装品牌BOSS,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22套非常经典的二战德军军服。

图为1939年款的德国陆军士官军服和个人的单兵装备。

图为德军警察部队的作战服和装备。

图为德军后勤劳动兵的服装。

图为德军冬天防寒套装,耐寒性对比苏联的防寒装就差很多了
图为德国普通警察的服装和装备。

图为德国海军驱逐舰上的士兵服装。

图为德国炮兵军官服饰和装备。

图为集中营看守部队的服装。

图为希特勒青年团的制服。

图为比较少有的德军骑兵制服。

图为德国国防军的军装和装备。

图为德国海军士兵的服装和装备。

图为德国空军地面部队的战斗服装。

图为德军战地记者作战服,也配了一把手枪。

图为德军非洲军团的服装和装备。

图为党卫军某骑兵师的装备。

图为非洲军空军飞行员的装备。

图为德军伞兵的制服和装备。

二战德国军装欣赏PPT课件


国 防 军 装 甲 兵 上 将 制 服
军官们的T台秀
海 军 将 领
三位空军王牌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空 军 上 将 常 服
奖德
章国
及空
银军
质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东尉
线 纪 念 章
获 飞 行 员
空 军 戈 林 师 军 士 长
陆 军 警 察 中 将 军 礼 服
扎德 礼国 服陆 腰军 带少 及尉 佩 剑
陆 军 下 士 军 礼 服
陆 军 装 甲 兵 中 士
陆 军 元 帅 沙 漠 之 狐 隆 美 尔
德 意 志 人 民 冲 锋 队 常 服
敌机,而且全部是英军飞机。 曾经在10分钟击落8架敌机, 1天击落17架敌机,1个月击 落54架敌机。他如果活到战
后,战绩应该会超过德军第
一王牌哈特曼。似乎只能用 天才来解释这一切……但最 终还是天妒英才
细节体现品质
部分党卫军军服、肩章、领章
谈二战时期的德军, 总是避不开党卫军这 个话题,只要有第三 帝国的旗帜飘扬就一 定有党卫军的身影。 党卫军是纳粹德国最 令人恐怖,也是滔天 罪恶的直接实行者。 当然,它最为人熟知 的还是它的警察机构 “盖世太保”。
武装党卫军二级上将的肩章,两颗将星。
武装党卫军中将的肩章,一颗将星。
武装党卫军少将/党卫军旅队长的肩 章,三股金银线编绕而成,没有将星。
武装党卫军二级上将领章:三片 橡树叶,两颗将星。
武装党卫军中将领章:三片橡树 叶,一颗将星。

二战德国空军制服大全介绍

二战德国空军制服大全介绍常服(Tuchrock,原意布外套):1935年2月26日国家空军(Reichsluftwaffe)正式成立,成为国防军第三个军种。

1935年3月9日,德国向外国媒体正式宣布了国家空军的成立。

3月16日国防军三个军种开始重新征兵。

1935年5月21日,国家空军正式更名为德国空军(Luftwaffe)。

1935年3月德国空军以前身德国航空运动联盟(Deutscher Luftsport Verband)成员制服为标准,推出了第一款翻领常服,名为Tuchrock。

常服由蓝灰色羊毛料和人造丝混纺制成。

衣领为翻领样式,衣门襟有四颗纽扣。

上下共有四个带褶口袋,袋盖上各有一颗纽扣,袋盖下边缘为直边。

常服袖口为法式上翻式。

右胸口袋上有一个刺绣的空军鹰徽,鹰徽下半部缝在里有胸袋盖上。

常服背面下摆有一个竖直开口。

常服内部是灰色人造丝制成的衬里。

军官款的常服样式一样,但剪裁更好,材质用更好的华达呢。

士兵和士官在衣领边缘有兵种色滚边,军官为银色滚边,将官为金色滚边。

常服通常和蓝色衬衫以及黑色领带搭配,可以作为:阅兵服(Paradeanzug),军官和高级士官的值勤服(Dienstanzug),军便服(Kleiner Dienstanzug),报告服(Meldeanzug),搭配白色衬衫的出行服(Ausgehanzug),军官的飞行值勤服(Flugdienstanzug)而不是通常分飞行服,士兵和士官的日常小礼服和正式大礼服(Großer Gesellschaftsanzug),军官的正式和日常白间礼服(Tagesgesellschaftsanzug)名词解释阅兵服(Paradeanzug):阅兵游行期间穿着,类似于出行服,但会佩戴钢盔和军靴,士兵会佩戴子弹袋。

值勤服(Dienstanzug):日常穿着,参加学习,办公室值勤和其他不需要穿着野战服的任务场合。

报告服(Meldeanzug):类似于出行服,在一些小场合穿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陆军制服历经演变,在三十年代中期基本定型。

其风格一直影响到战后的东德人民军甚至今天的德国联邦国防军。

一战结束后,德国陆军设计了一种实用型军服,新式军服没有普鲁士军人时代过多繁杂的装饰物,造型朴素简洁。

式样基本描述如下:对开前襟,八粒金属衣扣,立翻领,前胸袋为对称外贴,下摆袋为内藏斜插式外露翻盖,后腰有两粒固定腰带位置的衣扣,衣服面料的颜色和一战士兵作战服类似,为绿野灰色(Feldgrau)。

在发放上不分军衔等级皆可领用就是下面的M19。

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M19型军服一直使用到1933年末,1934年初对其衣领进行改革,换用一种暗绿色的面料,当时针对陆军军服实行颜色更换的还有士兵士官的肩章以及大盖帽的帽沿,并开始配用纳粹鹰徽成为M34。

(下图)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M34型半礼服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M35型礼服,阅兵场合用同一年,在M34军服的基础上另外设计了一种衣襟有兵种色镶线的半礼服供礼仪或正式场合使用,此两款军服很快在两年后被M36常服和M36半礼服替代,但仍然有少部分人经常穿用,比如古德里安将军在战争中仍然使用M34常服,而许多资料中可见布劳希奇和凯特尔元帅穿M34半礼服。

1935年,德国军事力量开始复苏,所有的军事改革都被提到日程上来,当年的装备设计局的设计方案开始把军服按用途区分为几种:武装服(Waffen Rock)即阅兵服或礼服、军用服(DienstRock)即常服、野战服(Feld Bluse)即作战服。

依照第二帝国时代的风格研制的M35军礼服便是一例。

基本描述:对开前襟八粒金属衣扣,立翻领,无衣袋,后腰有两个对称的翼型装饰,袖筒有和领章一致的装饰块,衣领、前襟、袖筒、腰后翼均有兵种色镶线。

着装军礼服时,勋章必须以全章的形式佩戴。

M35礼服在1939年战争爆发后减少直至取消了对士兵的发放。

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M36作战服为士兵的日常服装,同时作为部分前线军官也有配发。

另外,一些军官会自己定做作战服,它基本结合了常服和野战服的特点,如用粗面料,有底子,有袖筒,五个扣子等。

M36作战服的外形和M36军官常服类似:四个水平贴袋,前襟为六粒衣扣(也有五粒衣扣的),衣领、标志底版均为暗绿色,两者虽然大体相象,实际上是有分别的:1、面料,常服采用含丝的密纹面料,摸上去比较光滑,作战服分两类:夏季为薄的透气棉,冬季为厚毛毡料。

2、做工,常服采用西服工艺,基本不露缝线(口袋除外),而作战服没有这个限制,在面上可以看到纵横交错的缝线。

另外,常服的内里为全套的丝料,而作战服只在前胸部分有衬的棉布料。

3、细节的差异:如袖筒(常服有而作战服没有),挂皮带的小孔(常服没有,作战服有),袖口调节扣(常服没有,作战服有),下口袋的扩层(常服没有,作战服有),以及作战服内里特有的腰围调节带、药棉小袋、加强布块等等。

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关于德军军服的颜色问题。

M36军官常服确实存在颜色偏蓝灰的现象,而M36的夏季作战服则为芦苇绿,冬季服则呈偏棕的feldgrau灰绿色,这种面料上的差异造成了三种的Feldgrau的现象,在RAL色系表格中分别为Feldgrau Nr1,Feldgrau Nr2和Feldgrau Nr3。

在1940年以后,在战场上,作战服开始统一颜色——如取消领子和标志的墨绿Darkgreen 底色,配合M36制服的岩石灰色的裤子也改为和上衣一样的灰绿色,其他的服装往Feldgrau Nr3上靠拢,常服的面料也开始出现用棕绿的料子,这种衣服在洗到最后会成黄白色。

因此,从一些资料上可以看到,M40、M42、M43、M44作战服都已经完全采用一致的颜色。

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战争前及战争中士兵装备颜色的差异:左边为战前的特点:钢盔煤灰色,衣领、肩章为暗绿,标志和军衔白色,皮带扣、及衣扣为亮色,配岩石灰色裤子。

右边为1942年的颜色:钢盔及衣领、肩章军衔底版统一为和同于衣服的偏棕绿野灰,所有标志为灰色,衣扣、皮带扣等金属品改为哑光的暗灰色,裤子也和上衣保持了一致。

非洲军团制服↓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 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1940年,为了支持在北非连连失利的意大利盟友,希特勒派军远赴非洲作战。

同年的非洲军将士开始使用M40型的热带制服,这是一种用棉布制作成的棕绿色和砂黄色的制服,款式基本按照陆军M40式样,小开领,原来的初衷是在里面结上领带,但炎热的气候使士兵们不太愿意讲究风纪,虽说许多人更愿意穿制式衬衫和短裤,但仍有许多人还是将外穿的制服使用到从非洲撤出。

配合热带地区使用的装备如钢盔、腰带、水壶等也采取和服装一致的棕绿色以及砂黄色。

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M32型制服,党卫队的典型装束因此被称为黑衫队。

连SS自己都不喜欢M32,因为M32的政治意义太重,最早只是清洗冲锋队的打手,根本没什么光荣可言。

【M32同样有夏季白色版本】党卫队在1933年开始使用M32新制服,这是一种使用黑色面料的衣服,外形参照陆军军服设计而成:将衣领改为开领,并缀有镶线,前衣扣为四个,佩单边肩章;同时期的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T)也开始使用一种土灰色的作战服,这是相同于M32的棉布制服,没有衣领的镶线,佩戴第一型的尖翼臂鹰标志;到1937年,又推出一款新的军服取代黑制服,这是和M32外形一样的制式,用绿野灰面料,SS鹰徽取代了纳粹的卐字袖章。

从当年起,党卫队全体人员开始佩戴类似国防军的双肩章(旅队长以上人员仍保持老风格,直至1942年1月才更换成将官大肩章)。

M37军服在1938年开始使用,一直到战争结束。

同时更新肩章和鹰徽的还有在1933年配发的M32白色夏季制服,军官夏季制服一般采用一种网织法的透气棉。

SSVT人员的作战服也在1938年有所改变,去掉了袖筒,增设调节口,还是四个衣扣,但在衣领处各有一个金属钩,在执勤时可将领钩扣合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虽然希姆莱和陆军的人都不以为然,但迪特里希仍坚持在1939年将陆军的M36军服引进到“阿道夫-希特勒旗队”中,并逐步在武装党卫队和集中营看守部队中推广,到1940年时,所有的党卫军部队都已经换上了和陆军同步的军服,而后的年代里又陆续引进M40、M42、M43、M44等作战服,并且于1942年6月全面推行陆军式的兵种识别色。

为和陆军区分开,希姆莱下令另行设计一种模仿意大利风格带坎肩的热带制服,其胸袋为内藏,袋盖利用坎肩垫的下部结合。

德军勋章重视荣誉是德国军队的传统,历来德国政府对表现杰出的军人都授予奖章。

在20世纪上半叶,先后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为德国军人提供了更多获取勋章的机会,很多年纪较大的军人甚至参加过两次战争。

比较明显的区别是,一战的勋章具有浓厚的皇室色彩,而且各王国对受勋的对象有不同的阐释。

到三十年代,希特勒掌权后,将授勋的权力统一收回并以第三帝国的名义授予,此时勋章的外观设计上无不带着纳粹标志的痕迹;另外,部分军事勋章可根据实际条件授予平民或外国人;在颁发勋章的同时,获得者被授予一张证书,以证明本人拥有该章的资格。

勋章的质地一般采取一定含量的金、银、铜等金属铸造,也有一部分布制的种类配合运动服等非正式服装使用。

除了佩带在胸前、领口的勋章外,还发布了一些用来奖励和战役纪念性的臂章。

战后联邦德国的非纳粹化运动中,明令禁止在公共场合佩带这些被视为纳粹产物的勋章,如确实有需要,必须去掉(如锯掉、磨去)纳粹的卐字符号。

以下为国防军、党卫队官兵及随军人员经常佩带的勋章(其中一部分为政治奖章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 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图片来自: FuerMeinFuhrer的百度相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