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行为理论
什么是合同行为

什么是合同行为
合同行为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依法订立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在法律上,合
同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约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其内容包括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行为是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商业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合同行为的特点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的自愿性和法律约束力。
首先,合同
是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达成的,没有任何一方被强迫或欺骗。
其次,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旦合同达成,双方或多方当事人都有责任履行合同的内容。
合同行为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口头协议,也可以是书面合同。
在商业活动中,为了保证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权益,通常会选择书面合同,以便于日后的证明和执行。
合同行为的内容通常包括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
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仔细阅读合同内容,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总之,合同行为是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商业活动提供了法律依
据和保障。
合同行为的自愿性和法律约束力是其特点,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慎重考虑,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合同行为例子

合同行为例子
1. 租房合同这可不是小事啊!比如说你要租个房子,和房东签的那份合同就是很重要的例子。
这就像你和朋友的约定一样,不能随便反悔呀!要是随便撕毁合同,那可就麻烦大啦!
2. 购买商品时候的合同,那也是很关键的哦!你想想,你去买个贵重的东西,比如一辆车,那份合同不就保障你的权益嘛。
这不就是像给自己的财产上了一道保险一样!“哎呀,要是没有这份合同,出问题了可咋办呀!”
3. 劳动合同可不能小瞧呀!当你找到一份工作,和公司签的合同就是你的保障啊。
就好像有了一个坚实的后盾!“要是公司违反合同咋整?那必须得维权呀!”
4. 装修合同也重要得很呢!你家要装修,和装修公司签的合同那就是规范双方的准则呀。
就如同指引装修顺利进行的指南针!“没有它,装修出乱子了可咋好哟!”
5. 销售合同也很有说道呀!如果你是做生意的,和客户签的销售合同就是彼此的承诺。
这不就是像搭建合作的桥梁嘛!“要是合同有问题,生意不就受影响啦!”
6. 服务合同也不能忽视呀!比如你请人来家里做家政服务,那份合同就是明确责任的。
就跟定好一个游戏规则一样!“没有合同,到时候说不清多郁闷呐!”
7. 借款合同更是要重视哦!当你借钱给别人或者别人借给你,合同就是保障大家权益的呀。
简直就是一种信任的象征!“要是没合同,还钱的时候有纠纷可就麻烦大咯!”
我觉得合同在我们生活中真的太重要啦,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合同,都要认真对待,不能马虎呀!它是我们权益的守护伞呢!。
商务合同中暗示条款的言语行为理论探析

、
奥 斯 汀 学 派 的 言 语 行 为 理 论
的各种 有效 条件 .阐述 了言 语行 为 的原则 和 分类标 准 .并 提 出 了 间 接 言 语 行 为 理 论 这 一 特 殊 的 言 语 行 为 类 型 。间 接 言 语 行 为 理 论 要 解 决 的 问题 有 两 点 :. 1 说 话 人 如 何 通 过 表 层 文 字 来 表 达 间接 的 “ 外 之 言
础 之 一 。 达 到 商 家 的 商 务 动 作 之 目 的 , 务 合 同 的 为 商
书 写 除 明示 条 款 以外 , 时 还 包 含 大 量 的 暗 示 条 款 . 同
Hale Waihona Puke 由于 言 语 行 为 理 论 将 言 内行 为 、言 外 行 为 和 言 后 行
为 三 者 融 为 一 体 , 而 运 用 于 商 务 合 同 的 撰 写 , 以 因 可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提 高 商 务 合 同 的 商 务 效 力 及 其 合 法 性 。
意 ” . 话 人 如 何 从 说 话 人 的 表 层 文 字 中推 断 出 其 :2 听 间 接 的 “ 外 之 意 ” 闭 响 间 接 言 语 行 为 理 解 的 因 素 言 。 影 是 多 方 面 的 。既 取 决 于 说 话 人 的 文 字 结 构 和 表 达 方
式 , 取 决 于 听 话 者 的 知 识 框 架 、 份 背 景 和 判 断 推 又 身
[ 摘 要 ] 《 同 法 》 定 合 同 条 款 分 为 明示 条 款 和 暗 示 条款 。 合 规 暗示 条 款 无 需 在 合 同 中 以文 字 的形 式 出 现 . 需 但
要 当事 人 双方 通过 正常 的思 维 能 推 断 出来 。 法律 和语 言 之 间 的 关 系 不 是孤 立 的 。 言 学 家 约 翰 . 肖 . 斯 汀 的言 语 语 兰 奥
合同法的体系

合同法的体系合同法体系合同法是一部国家的法律法规,用于规范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解决合同纠纷的规则和原则。
合同法体系是指合同法的理论框架和制度安排。
合同法体系包括合同法原则、合同法基本规则、合同法的分支法律和相关法律规定。
合同法的体系是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合同权利义务理论、合同法基本规则、合同法的分支法律。
合同权利义务理论是合同法的核心部分。
合同权利义务理论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关系中各自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合同权利义务理论包括订立合同的自由原则、契约精神原则、相对原则和平等原则等。
合同权利义务理论是合同法体系的基础,是指导合同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合同法基本规则是合同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同法基本规则包括合同的成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的规定。
合同法基本规则是指导合同关系的规则和原则,保障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的基本准则。
合同法的分支法律是合同法体系的延伸和具体化。
合同法的分支法律包括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担保法等。
这些分支法律在特定情况下对合同关系的制约和规范起到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例如,物权法规定了合同标的物的交付和转移的规则;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合同当事人间因合同履行不当而产生的侵权责任;担保法规定了担保人对债务的履行提供保证的法律规则等。
合同法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它由多个组成部分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规范合同行为的整体框架。
合同法体系的目的是保护和维护合同当事人的权益,促进合同关系的公平、公正和有序进行。
合同法体系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规范了合同行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合同法体系的有效运行有助于提升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增强市场经济的信用效应,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而言之,合同法的体系是规范合同行为的基础和保障。
合同法体系由合同权利义务理论、合同法基本规则和合同法的分支法律组成。
合同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行为。民事...

合同的法律特征:(1)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根据其意思表示的多寡可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及多方行为。
所谓单方行为,指仅由一个意思表示所构成的民事法律行为。
所谓双方行为,指由二个方向相反的意思表示所构成的民事法律行为。
所谓多方行为,指由二个以上方向一致的意思表示所构成的民事法律行为,或称共同行为。
合同是基于双方或多方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双方间成立的合同为双方行为,即双方合同,多方间成立的合同为多方行为,即多方合同。
(2)合同是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意味着合同是在双方或多方都有意思表示,而且各方意思表示一致的条件下成立。
合同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或者说,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
真实的意思产生于当事人的自由和自愿,因此当事人必须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才能使其意思表达成一致,如果不存在平等自愿,也就没有真正的一致。
因而因欺诈、协迫、乘人之危、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成立的合同,在法律上都属于无效或可撤销的合同。
(3)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内容。
合同以产生、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
当事人订立合同都有一定的目的,即产生、变更或者终止一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所谓产生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指当事人订立合同以形成某种法律关系,设定某种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所谓变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使用原有的合同关系在内容、当事人上发生变化。
所谓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消灭原法律关系。
合同法上的合同所涉及的权利、义务都是民事性质的,非民事性质的行政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不属民事合同的内容。
同时,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如婚姻、收养、监护等,也不由合同法调整,民事合同的内容实际就是民事财产关系中的债权债务关系。
、试述合同法平等、自愿、公平原则的内容:(平等原则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合同法律适用的理论和原则

合同法律适用的理论和原则1. 引言合同是一种法律关系,通过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交易提供了法律保护和可执行性。
在国际贸易和商业活动中,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尤为重要。
合同法律适用的理论和原则是为了解决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而研究和制定的,本文将详细探讨合同法律适用的理论和原则。
2. 合同法律适用的理论合同法律适用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2.1 轮廓理论轮廓理论是指根据合同的主体事项和主体行为,确定合同受到哪个法系管辖。
主体事项是指合同的核心内容,主体行为是指合同各方行为中最重要的行为。
根据轮廓理论,合同的法律适用取决于涉及合同主体事项和主体行为的国家的法律。
2.2 连系理论连系理论是指根据合同与哪个国家具有最紧密的相关性,确定合同受到哪个国家的法律管辖。
连系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静态连系理论、动态连系理论和最后连接法。
静态连系理论着重考虑合同签订时的因素,如合同签订地、履行地、协议地等。
动态连系理论则更注重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相关因素,例如合同行为地、履行地、商品提供地等。
最后连接法则将合同的法律适用权交给双方合同中约定的第三国法律。
2.3 统一法理论统一法理论主要应用于国际贸易中的合同纠纷。
根据统一法理论,国际商事合同应受国际统一法律的管辖,例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
3. 合同法律适用的原则合同法律适用的原则是根据合同的特点和合同法律适用的需要,总结出的指导性原则。
常见的合同法律适用原则包括:3.1 自主意愿原则合同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自主意愿原则,即合同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
双方自愿选择适用某国法律后,就应按照选择的法律进行解释和适用。
3.2 违反国家公序良俗原则当某国的法律违反公序良俗时,其他国家的法律会取代其适用。
公序良俗原则是法律制度中的基本规范,用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秩序。
3.3 最有利法原则在没有明确选择适用法律的情况下,合同法律适用的原则是最有利法原则。
合同格式违法行为典型案例

合同格式违法行为典型案例一、案例一:“霸王条款”式的租房合同。
话说小张啊,刚毕业出来找房子租。
他在网上看到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房源,就联系了房东。
房东拿出一份合同,小张一看,这合同里有这么一条:“若租客在租赁期间损坏任何屋内设施,不论何种原因,需按原价的三倍赔偿。
”小张当时就觉得不太对劲。
有一次啊,那房子里的老旧水龙头自己突然就坏了,根本不是小张的错。
可房东就拿着这个合同条款,非要小张赔三倍的钱。
这就是典型的格式合同里的霸王条款。
房东利用自己提供合同的优势,写进这种不合理的条款,把所有风险都推给租客。
这就好比你去餐馆吃饭,餐馆说只要盘子在你桌上碎了,不管是它本来就有裂缝还是咋的,你都得赔个天价一样不合理。
二、案例二:健身房的“坑人”合同。
小李是个健身爱好者,他去一家健身房办卡。
健身房给他一份合同,上面写着:“本健身房有权在无任何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变更营业时间、健身课程安排或者会员权益内容。
”小李办卡的时候也没太在意这一条。
结果呢,没过多久,健身房就把晚上的营业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结束。
小李本来都是下班后去健身的,这下时间全乱套了。
他找健身房理论,健身房就指着合同说:“我们有权这么做啊。
”这就是格式合同里的违法行为。
健身房不能这么单方面地随意改变对会员的服务内容,这就像你买了一张游乐园的通票,游乐园突然说有些项目不让你玩了,还不给个合理的说法,这不是欺负人嘛。
三、案例三:手机套餐的“隐藏条款”合同。
小王想换个手机套餐,就去了一家运营商的营业厅。
营业员给他推荐了一个看起来很划算的套餐,小王就签了合同。
结果用了几个月,发现每个月的费用比当初说的要多不少。
仔细一看合同,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写着:“本套餐包含的流量在每月特定时段可能会被限速,且会根据网络拥堵情况额外收取网络优化费用。
”这运营商可真是够狡猾的。
把这种影响用户权益的重要条款藏在角落里,就盼着用户不仔细看。
这就好比你去买东西,商家说这个东西很便宜,结果等你付完钱才发现,还有一堆隐藏的收费项目,像包装费、手续费之类的,让你感觉像是掉进了一个陷阱里。
合同的禁止性行为与限制

合同的禁止性行为与限制本合同旨在确保各方在交易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商业道德,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
为此,在签署本合同前,各方必须了解和遵守以下禁止性行为和限制:第一条禁止性行为1. 假冒身份:各方签署本合同时,必须按真实身份行事,禁止利用虚假身份或假冒他人的方式进行交易。
2. 欺诈行为:任何一方不得通过故意提供虚假信息、隐瞒真实情况或其他欺骗手段来获得不当利益。
3. 违法行为:本合同的各方不得进行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有损社会公共利益或违反商业道德准则的行为。
4. 不正当竞争:本合同的各方在交易过程中不得使用虚假宣传、恶意抹黑竞争对手或其他有悖于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
第二条限制行为1. 转让与许可:本合同项下的权益、义务和责任不得转让或许可给任何第三方,除非获得其他各方的事先书面同意。
2. 涉密信息保护:各方在交易中接触到的涉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应予以严格保密,并承诺不将该信息用于非法目的或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任何第三方。
3. 合规要求:各方在交易过程中应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并配合相关部门的检查核实。
4. 保密义务:各方同意,除非获得其他各方事先书面同意,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公开、透露合同相关的任何信息。
第三条违约责任1. 对于违反本合同所禁止的行为,各方应负有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损失、承担违约金、解除合同等。
2. 如有一方发现其他各方存在违约行为,应立即书面通知对方,并要求其尽快纠正或补救违约行为。
3. 对于因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各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或协商一致的方式进行赔偿,追溯违约责任的起始时间为违约行为发生之日起。
第四条争议解决凡因合同履行发生的争议,各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若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同意提交至有管辖权的法院解决。
第五条其他约定1. 本合同的任何变更或补充应以书面形式作出,并由各方的授权代表签署。
2. 本合同自双方授权代表签署之日起生效,并持续有效直至履行完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合同行为理论
摘要:合同法律思想流变经历了”法锁”、”合意”、”行为”、”关系”四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合同法律思想都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产物。
本文通过介绍合同行为理论的产生及对合同行为理论概念的认识,分析合同行为理论产生的原因,并且对合同行为理论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法律行为自由实质法律关系
一、合同行为理论的产生
一般认为传统民法法律行为制度主要是以契约制度和遗嘱制度中抽象出来的,其理论素材源自于罗马法上的诺成契约、遗嘱等具体的财产流转方式。
①许多学者认为,最早使用”法律行为”概念的是德国学者丹尼埃奈特尔布兰德。
②而法律行为理论体系的形成,则是以近代德国法学大师、历史法学派萨维尼的著作《当代罗马法体系》于1848年的出版作为标志的。
③1794年的普鲁士邦法接受了注释法学派的研究成果,最早采纳了法律行为的概念。
④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第一次系统、完善地规定了法律行为制度。
二、对合同行为理论概念的认识
在德国学者中,对法律行为概念的表述通常是从两个方面考察的:一是从法律行为的内涵即意思表示的角度来概括法律行为的概念。
萨维尼曾经在《现代罗马法体系》中对法律行为作出过一个经典的定义,他认为,法律行为是指”行为人创设其意欲的法律关系而从事的意思表示行为”。
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法律行为
的概念是对总则之下民法各编规定中行为的抽象。
大多数德国学者都接受了这种观点。
二是从法律行为的功能角度来界定法律行为的概念,例如温德夏特认为:”法律行为是旨在法律效力的创设的私下宣告”。
⑤弗卢梅认为,法律行为旨在通过个人自治即通过实现私法自治的原则以设定一个调整内容的方式成立、变更或解除一个法律关系。
⑥
三、合同行为理论产生原因分析
对合同行为理论产生原因的分析实质上体现了合同行为理论相对于合同意思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笔者认为,合同行为理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认识的进步
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中有关于”依法订立的契约,对于缔约当事人双方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的规定,但是《法国民法典》对于法律行为的概念问题并未涉及。
直到1805年,德国历史法学派的奠基者胡果在其著作《日耳曼普通法》中将一些民事行为概括为法律行为,实现了法律行为从具体的契约制度到抽象的概念的转变。
(二)个人主义哲学受到一定质疑
个人主义在本质上是关于自由的个人主义。
自由这一概念乃是康德的道德和法律哲学的核心。
他把法律上的自由定义为个人对他人专断意志和控制的独立。
他把这种自由视为人根据人性而具有的惟一原初的、固有的权利。
他指出,这一基本权利本身就含有形式平
等的思想,因为它意味着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并是他自己的主人。
康德认为,国家的惟一职能便是制定的执行法律。
因此,他把国家定义为”众人依据法律而组织起来的联合体”。
⑦国家不得也不必干涉公民的活动。
个人主义哲学是《法国民法典》时期合同合意理论存在的基础。
合同合意理论重视了作为合同当事人的基本意思,强调个人意思自由。
直到今天,我们也认为当事人的合意是合同效力的基本内核。
(三)实证主义哲学的产生
19世纪中叶出现了一个反对前几个世纪中形成的各种形而上学
理论的强大运作--实证主义。
法国数学家、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可以被认为是现代实证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实证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态度,反对先验的思辨,并力图将自身限定在经验材料的范围之内;拒绝提倡玄虚的精神,并把学术工作限定在分析”给定事实”的范围之内;拒绝超出认知现象的范围;否认理解自然”本质”的可能性。
正是基于实证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由于人的主观方面是不可度量的,合同行为理论不是注重人的意思的主观方面,而是注重人的行为的客观方面。
(四)国家干预思想的产生
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是指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对政府机能的扩大,对私人经济的限制,由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干预,并直接从事大量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政策和思想。
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历来是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中两大相互矛盾的思想倾向。
自
由主义,即是从微观经济入手,认为市场能够依靠自身的运作机制实现经济的平衡与协调,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国家的介入;干预主义则是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主张市场机制因其固有缺陷而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如公共产品、收入分配不公、外部性等经济问题,只有依靠国家之手对经济进行调控才能解决。
合同合意理论时期,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强调合同自由,认为最好的政府是不管政府。
而到了合同行为理论时期,除了认为当事人的合意是合同效力的基本内核外,也注重对合同的客观化评价制度。
四、对合同行为理论的完善--实质法律关系理论的提出
合同相对性规则是合同行为理论框架下的一项重要规则。
我国学者将合同的相对性规则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体的相对性,即合同关系只发生在特定主体之间,只有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可以基于合同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
二是合同内容的相对性,是指除法律另有规定以外,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够享有某个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并承担该合同所规定的义务,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都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
三是责任的相对性,指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负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也不对其承担违约责任。
⑧如我国《民法通则》第84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享有权利的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是债务人。
”
合同相对性作为合同对人效力范围的一般规则,理论基础首先在于对合同本质的认识。
合同相对性的另一根据在于契约自由。
⑨合同的相对性在一些情况之下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例如,在现代产品责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的法律和判例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规定消费者除了有权请求销售者承担产品责任之外,还有权请求生产者承担产品责任。
如我国《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而事实上,如果是根据合同相对性规则,产品的生产者并不是合同关系当事人,消费者无权直接依据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合同请求生产者承担产品责任。
为了突破合同相对性理论,学界引入了合同关系理论,合同关系理论的核心为实质法律关系。
合同关系理论认为,虽然不是合同关系当事人,但实质进入了合同法律关系,依然享有合同权利,承担合同义务。
合同关系理论突破了合同行为理论的局限。
突破理论虽然未遵循合同相对性原则,但它与彻底否认合同相对性原则有着本质区别。
突破理论的适用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无视合同相对性原则,但从实质上分析,突破理论的适用结果则是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一种例外,这种例外或突破的存在,并未否定相对性原则,也并不意味着相对性原则的丧失。
相反,它是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一种维护和补充。
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合同关系理论成为合同行为理论的补充因素。
注释:
①张作华:《传统法律行为理论的现代改造及体系重建》。
②龙卫球:《民法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74页。
③高在敏、陈涛:《论”质、剂、契、券”不等于法律行为》,《法律科学》2002年6期,第69页。
④王利明:《法律行为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张作华:《传统法律行为理论的现代改造及体系重建》。
⑤[德]椰林:《以来私法的普遍变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1版,第86页。
⑥王利明:《法律行为制度若干问题探讨》,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
⑦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81页。
⑧王利明:《论合同的相对性》,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
⑨李仁玉《合同效力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第一作者简介:钱芳、出生年月:1985年10月、性别:女、籍贯:湖南省岳阳市、民族:汉、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法。
第二作者简介:王芬、出生年月:1982年1月、性别:女、籍贯:新疆、民族:汉、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