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15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15张PPT

郭沫若称赞鉴真东渡: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扬州大明寺
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新罗强盛以 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 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 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 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 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西天取经
原型
玄奘西行
627年他从长安出发, 前往天竺,西行求法。 645年正月,玄奘带 着657部佛经回到长 安。为中国佛教发展 做出巨大贡献。
的《大唐西域记》共12卷,
书中记述了玄奘西行亲历的 100多个地区和国家的见闻
和概况,成为研究中外交 流史的珍贵文献。
你认为《西游记》中的唐僧西天取经和玄奘西行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又说明了什么?
你觉得你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 优秀精神?
不畏艰险
矢志不渝
坚韧不拔
意志坚定
课堂小结
遣唐使
新罗向唐朝 学习
鉴真东渡 日本
玄奘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下海, 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
3
东渡未能成行。因官府出面阻止。
4
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5
遭遇台风,失败。在海上漂泊14天,到了海南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 明。
6
东渡成功,753年,鉴真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时期,中日的关系是如何的呢?
唐朝时中国都与哪些地区有交往?
日本 新罗 天竺
遣唐使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2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29张PPT)
• 《同步学习》第4课
日本和同开珎——日本奈良朝初始元明天皇和铜元年(708年,唐景龙二年)铸, 为日本最早铸行的官钱,由此改变了历来谷帛交易的状况。形制仿唐开元通宝。
遣唐使影响
建筑
随着律令制度的完善,与唐朝的交流也日趋频繁,大和朝廷深切感受到唐朝巨大的都城 可以有效地显示国威,于是着手建造自己最初的大都城。日本奈良的平城京也是仿隋唐长安 城建造而成。东西约4.2km,南北约4.7km,面积大约相当于长安城的四分之一。
1.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
( D)
A、建立外交关系 B、援助中国
C、征服中国
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2.753年,鉴真和尚东渡到达日本时,当时在位的唐朝皇帝
是( D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3.与《大唐西域记》相关的人物是 ( A )
A.玄奘 B.鉴真 C.法显 D.晁衡
遣唐使影响
节日
据说七夕是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与中国不一样的是,日本人在七夕这一天把自 己的愿望写在带一根线的纸签上,然后把纸签系在竹枝上,这样自己则会如愿以偿了。可见 日本人对他国文化不是照搬而是按照自己民族的习俗去吸收,并且将他国的文化融入自己民 族生活之中。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遣唐使影响
货币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遣唐使影响
制度
孝 德 天 皇
645年日本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并正式开 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日本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 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完善了日本的统治 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20张PPT)

素质高
一 遣唐使来华
2.唐朝文化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 (唐玄宗在位时期 6次东渡日本)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 影响的人物是鉴真。当时的皇帝是唐玄 宗。他前5次均未能成功东渡。但他仍 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 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 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 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 贡献。
玄奘
玄 奘 西 行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1.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 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 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
3.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 往来创造了条件。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对比表
(1)相同点:都是唐朝著名的僧人;都为完成的使命出生 入死,具有顽强的毅力;都为加强唐朝与邻邦的友谊,促进 了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2)不同点:玄奘是去天竺 取经,鉴真是到日本弘扬佛法,一个是“取”。一个是 “送”。这一“取”一“送”,恰恰反映了唐文化的兼容并 蓄和开放性。
C
鉴真东渡示意图
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到达日本
新 罗
唐与新罗的关系 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来唐 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新罗采用科举制选官 文化交往
新罗引入中国医学、文 化、历算成就
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1、时间: 唐太宗时期
2、路线: 长安——丝绸之路——天竺 3、成果 带回大量佛经
以亲身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 4、意义: 为中印文化交流作了重要贡献
基础巩固
1.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 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张骞 B.鉴真 C.玄奘 D.班禅 2.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 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3.“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 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2017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2)

2017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2)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遣唐使的含义, 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②知道鉴真东渡的具体历史史实及其影响。

③知道玄奘西行的时间和贡献, 唐朝时中外文化频繁交往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 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 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 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②通过出示大量的文字、视频、图片等素材, 引起学生兴趣, 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提升学生阅读、综合感悟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 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②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出现交往盛况的原因并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教学难点】唐朝频繁对外交往的原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PPT展示: 全世界的唐人街图片。

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几幅图片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世界各地的唐人街, 为什么外国人会称中国人为“唐人”?因为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十分活跃, 给许多国家都带来深远的影响, 所以外国人习惯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唐朝对外交往的活跃。

二、新课学习(一)遣唐使1.唐朝时期, 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 当时称为“遣唐使”。

跟随使节来华的, 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PPT播放日本遣唐使图片)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 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的使团。

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高僧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六次东渡日本,历尽千辛万苦,在日本天平胜宝五年(754年)底,携同弟子到达日本。

鉴真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除了传播佛经外,他还传播了中国的医学、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3、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模仿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采取科举取士的制度,引进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这个时期,朝鲜的音乐也同时传入中国。

4. 玄奘西行: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取经,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他口述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5.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经济文化繁荣;
(3)对外交通发达;
(4)对外政策开放。

5. 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1)范围广,与亚洲以致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领域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3)具有双向性,外国使节、留学生来唐学习,唐朝也有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等。

6. 唐朝对外交往的影响:
(1)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2)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使唐朝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课件-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课件-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唐朝与天竺的交往教学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隋唐的对外交往与今天的开放的区别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悉尼唐人街(上图)、日本唐人街(下图))图中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

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遣唐使1.(多媒体展示《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史料解读(多媒体出示材料一地图: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教师讲述: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是什么?(吐为了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

) 2.(多媒体出示问题:派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概括派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 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 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标导学二 鉴真东渡(一)开始——珍妮机的发明(18世纪60年代)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唐招提寺图片)2.教师简要介绍鉴真东渡的故事。

(多媒体链接鉴真东渡的故事)3.提出问题:鉴真东渡对日本的有怎样的影响?教师指出: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

目标导学三玄奘西游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材料:玄奘离国已久,怀念祖国的心情越来越迫切。

戒日主和各国国王、广大的僧俗人民再三挽留他。

鸠摩罗国王甚至表示只要他肯留下来,要为他建立一百所专院。

无奈玄奘归国心切,留学求经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说什么也要回国了。

643年春天,西游十七年的玄奘辞别了戒日王和天竺的朋友们,满载着印度人民的友谊、荣誉和六百五十七卷佛经,启程回国了。

2.(多媒体出示问题:天竺是今天的哪个国家)学生抢答论天竺是今天的哪个国家(印度)3.(多媒体出示问题:玄奘取得了那些历史功绩)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回答玄奘的历史功绩答案提示:(1)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七下历史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七下历史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思考与分享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
上的两件大事,请对比两件事的异同。
事件 内容
时间
人物 目的 是否 出行的主要目 身份 地 归国 的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 僧人 日本 未归国 弘扬唐朝文化
玄奘西游 唐太宗时 僧人 天竺 归国 吸收佛教文化
1)相同点:都是唐朝著名的僧人;都为完成使 命出生入死,具有顽强的毅力;都为加强唐朝与 邻邦的友谊,促进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2)不同点:一个是“送”;一个是“取”;鉴真 是到日本弘扬佛法,玄奘是去天竺取经。
唐玄宗时期
东渡的原因
鉴真(688—763),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 僧,法号鉴真,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他对佛经深有 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熟。晚年受日本僧侣邀请, 东渡 扶桑,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 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次数
概况
未出海便夭折:遭诬告与海盗勾结 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 1 府查没。
玄奘为什么要西行,前往天竺?
佛经中有些疑难问题,众说纷纭,难得定论。
我不是玄奘, 我是唐僧
玄奘译经图
玄奘携带大量 佛经回到长安, 主持译经工作。 对佛教的发展 作出重大贡献。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记述了100多
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地理、历 史、宗教等情况,大大丰富了 唐朝对西域和天竺的了解,该 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 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 重要典籍。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图中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
开放
本课构成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课件(共37张PPT)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课件(共37张PPT)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上 午12时 12分21 .8.1100 :12Aug ust 11, 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年8月11 日星期 三12时 12分4 秒00:12: 0411 August 2021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理解
唐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五、说教法、学法
• 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我将采用讲授法、问答法、
自主学习方式、对比分析法等教法学法进行教 学。
•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提高
学生的认知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 .8.1121 .8.11W ednesday, August 11, 2021
设计意图:通过解读教材,让学生了解鉴真对中日友 好往来的贡献。
唐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鉴真塑像 (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唐招提寺:日本佛教律宗建筑群,简 称为唐招提寺 。在日本奈良市西京五 条。由唐鉴真 主持修建,于759年建 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玄奘为中印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 贡献。他是我国古代著名高僧、旅行家 和佛经翻译家”。
理由:
1、玄奘历尽险阻,到天竺求取佛经。 2、精通佛教经典,掌握了深奥的佛学理 论,并翻译了大量的佛经。 3、编写的《大唐西域记》是一部极其珍 贵的历史文献。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
1.唐朝国力强盛,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空前强盛,领 先世界,对外国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遣唐使臣 ”
印章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日本教王护国寺所藏,画面描 绘了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形。
一、遣唐使
1.日本遣唐使来华目的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目的),日本派遣使
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唐朝文化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 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3.《大唐西域记》的影响
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 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 他游离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 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玄奘像
玄奘西行的概况
1.玄奘西游的时间是?
贞观初年 (唐太宗时期) 2.玄奘为什么要西行 ,前往天竺?
佛经中有些疑难问题 ,众说纷纭,难得定论。 3.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 带回大量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西游记,和我们今天要说的唐朝中外交流有 什么关系,且听我慢慢道来!
英国唐人街
美国唐人街
脑洞 时间

唐朝时期,外国
本 把中国人叫什么?当
唐 今国外华人聚居的地 人
方叫什么?你们知道 街
其中的原因吗?
学习目标
1.了解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 本的影响; 2.了解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找出鉴真和 玄奘的共同之处。 3.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
(1)相同点:都是唐朝著名的僧人;都为完成的使命出生
入死,具有顽强的毅力;都为加强唐朝与邻邦的友谊,促进
了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2)不同点:玄奘是去天竺
取经,鉴真是到日本弘扬佛法,一个是“取”。一个是
唐朝与天竺( 包括今印度、巴 基斯坦、孟加拉 等国)有频繁的 交往。
贞观初年,高
西行路上孙 悟空猪八戒 等哪里去了

僧玄奘前往天竺 取经。
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
2.玄奘同学的贡献
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 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 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 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 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我不是玄掌奘握了深奥的佛学理论。十九年携 ,我是唐大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
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 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十 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 及其弟子还根据旅途见闻,写成长 达12卷的游记《大唐西域记》。
三、玄奘西行
(唐太宗在位时期,西行至天竺)脑洞时间
1.玄奘前往天竺
2.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鼓励各国人士到中国 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3.唐朝的陆路和海路交通发达,为中外交往提供了 便利的条件。
4.杰出人物的重大贡献,比如鉴真、玄奘等。
对外友 好往来
日本 印度
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天 《大唐西域记》
兼 容 并 蓄
双 向 交 流 ,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对比表
遣唐使来华情况表
目 的 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次 数 10多次 人 数 最多超500人 代表人物 空海、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 作 用 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现在的 日语
从唐朝回日本的僧人说:“大唐国者,法 式定备之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为什么遣唐使来中国呢?
原因:日本认为唐朝是一个制度完备的国家,应该经 常去学习。 意义:唐先进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
唐招提寺
孝谦天皇仿二王字体所写



的 唐 招 提 寺
日 本 设 计 和 主



763年,鉴真在唐招提寺 圆寂,葬于日本。逝世前, 其弟子按其真容制作了鉴真 干漆夹纻坐像。塑像具有极 高的艺术价值,至今供奉在 唐招提寺开山堂内,被日本 政府定为“国宝”。
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 人民的尊敬?
一是鉴真6次东渡,不畏艰险和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 影响的人物是鉴真。当时的皇帝是唐玄 宗。他前5次均未能成功东渡。但他仍 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 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 ,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 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 越的贡献。
鉴真东渡示意图
次数


未出海便夭折:遭诬告与海盗勾结 鉴真一行东 1 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建筑技术等传向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史事
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 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 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 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候从中国 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唐玄宗在位时期 6次东渡日本)
文本导入
在我国的西安市和日 本的奈良市,各建有一座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阿倍 仲麻吕是唐朝时来华的日 本人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当时很多日本人来到 中国是为了什么?《大唐 西域记》记述了什么重要 史事?鉴真和尚为什么要 多次东渡日本?这些有关 的人和事促进中外文化交 流作出了哪些积极的贡献 ?
日本政治中 心:奈良日本遣唐使路线图
被风浪所阻: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 2 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下海,再遭
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

东渡未能成行:因官府出面阻止。

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遭遇台风失败:海上漂泊14天后到了海南岛,鉴 5 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东渡成功:753年鉴真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 6 南部的鹿儿岛。
二是鉴真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其表现在:主持日 本佛教,系统讲授佛经;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 朝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玄奘简介
玄奘(602~664),名陈祎,世 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洛州缑氏 (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
玄奘13岁出家。贞观三年(629), 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4年至 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 经过艰苦努力,他精通了佛教经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