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 形色协奏曲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形色协奏曲》说课稿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形色协奏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内容是《形色协奏曲》,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一、说教材:本课是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的内容。
学好本课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风景画,而且能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创作风景画的方法。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说学生:本课的内容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故而老师在讲解本课的时候,要注意顺势引导,把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我确定本课的目标为:知识目标:能运用形色结合的方法创作风景画;技能目标:能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的主要特征;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四、说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教学重点:能创作简单的风景画;教学难点:培养提升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能力;五、说教法学法:基于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实际情况我打算采取: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更好的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采用分组讨论法、探究法、尝试法等学习方法积极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六、说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创作风景画的材料;七、说教学的过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特点、本课的实际情况、教学策略的分析等内容,为更好的实现此次的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风景画吗?它都有哪些特点?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形色协奏曲》;二、说一说:师:课件出示中国国画《太行印象》,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幅画的创作手法是什么?它具有哪些特点?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十分准确,说明你们刚才学习的十分认真;三、实践展示: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幅简单的风景画;师:然后举手上台进行展示;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师:巡视指导;生:创作后,积极上台展示;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以上是我在预设教学《形色协奏曲》,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点评,指导。
第1课 形色协奏曲(教案)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1课形色协奏曲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抽象画,品味形式美、意象美、抽象美、使学生理解尝试抽象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关注抽象艺术。
实践抽象画创作过程,使学生获得对形式元素和原理的进一步认识与运用,发展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探索艺术领域的新天地,使学生增进美术学习的兴趣,在感受与发现中体验美术带来的愉悦。
学习重点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
学习难点在意境上领会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现绘画作品教法学法引入、讲解、示范等欣赏、分析、讨论、实践等。
学习准备彩笔,画纸学习课时共3 课时学习过程第1课时一、情境导入1.音乐导入: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
2.揭示课题: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二、形式初探1.欣赏画家作品:在这三幅画中,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2.小结: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新的表现形式。
画家抓住树的特点,用简化概括的弧线交织出形象,形式由写实变得抽象。
三、提炼元素1.感受发觉:看看这张摄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术语言?2.欣赏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
3.提炼元素:这几处风景能提炼什么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呢?四、形式探讨作品参照对比: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五、自主表现学生欣赏、领会。
学生欣赏:太行印象、向阳花开、双燕图(中国画)分析、归纳总结。
尝试训练:你能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这张山川景色给你的感受呢?请一位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进行修整与总结。
小结: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
【最新】湘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1 形色协奏曲-教案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著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小结:脸谱用色的含义不是绝对的,灵活性比较大。
4、观察分析脸谱的五官。
脑门、眼窝、眉形、鼻窝、嘴型。
5、介绍脸谱的画法。(教师讲解、示范)
先画出人物的脸型。
画出人物五官,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分块勾画出花脸各部位的图形。
涂色。
6、学生讨论:
如果让同学们来设计,你们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小组讨论。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运用画脸谱的方法将课前发的脸谱半成品完成。
四、展评。
五、课堂小结。
【最新】湘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1 形色协奏曲-教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标:本着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生能认识、了解和掌握戏剧脸谱的基本表现方法及步骤。
2、画出与众不同的戏剧脸谱。
教学重点:掌握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个人的想法和构思,大胆地夸张变形和涂抹色彩,画出能体现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脸谱形象。
教学准备:学生工具:油画棒或水彩笔、双头记号笔(黑)
教师材料:课件、几只脸谱教具、彩笔、学生用脸谱半成品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学生们熟悉的歌曲《说唱脸谱》。
通过欣赏,我们发现,脸谱中的颜色、形象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正如上课前的一段歌曲中唱的,脸谱的色彩十分的讲究,不同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课件)
湘美版 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1课 形色协奏曲 课件2

长江万里图2011年Fra bibliotek1月19日晚 ,在北京艺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1年秋季拍卖会“生命之流——吴冠中《长江万里图》,以1.495亿元成交
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 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 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双燕图 (中国画) 1981 吴冠中
艺术家抓住事物的特征, 用概括、简练的线条和简单的色彩表现了静谧的江南水乡景致。
太行山实景
艺术家在创作《太行印象》 时作了哪些艺术处理? 哪些地方 “似”哪些地方 “不似”?
采用斜线黄金分割构 图,浓墨块渲染山脊, 黑山羊点缀风情,点 线、黑白灰组织富有 韵律。
“色”块的应用也是贾又福成为当 代艺坛中最具代表性、最引人注目 的画家之一的原因所在。
太行印象(中国画)现代
艺术家以大块面的笔触勾勒出山的形状,以浓墨渲染出山的颜色。在形色的合奏中, 表现了山川的巍峨壮阔。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 耸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 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 东临华北平原,绵延7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1课:形色协奏曲
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不 会仅仅满足于对自然的忠实 摹写,他们会怎样做呢? 让我们从蒙德里安表现一棵 树来看一看!
太行牧歌
贾又福的绘画特点“黑”、“满”、 “崛”、“色”。
“黑”者,浓墨如注,绝不杂糅其 他,甚至连线条都已省略,只有墨 黑墨黑的块。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一课《形色协奏曲》教案02

活动一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情境导入
1、音乐导入: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
2、揭示课题: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课件播放音乐《渔舟唱晚》。
课件出示三幅风景图片。
形式探讨
1、作品参照对比: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2、小结: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板书:表现形式:概括,简练。
实物投影仪展示和学生习作展墙。
出示吴冠中的三幅作品
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
2、教师巡行指导。
课件播放背景音乐和多张风景图片
展评拓展
1、典型展评:把学生绘画作品和照片进行对比欣赏,分析绘画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与色,主观概括地表现了主要特征。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抽象是相对的,由这三幅画你觉得抽象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抽象艺术吗?
《形色协奏曲》教案
一、教学标
1、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
2、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
二、教学重点
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
1形色协奏曲 (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1.形色协奏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形与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能够通过用色加强画面的表现力。
3.通过绘画表现个人情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培养六年级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形与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用色加强画面的表现力。
3.绘画表现个人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板块:形色的协调与运用2.重点:使用颜色加强画面表现力3.难点:描绘人物情感及其表现形式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形与色的概念,以及形与色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对接下来的主题有一定的了解和预期。
2.讲解形色的协调与运用(15分钟)1.引导学生理解形色的协调,讲解形色符号的基本要点。
2.通过形体与色彩的对照进行分析,让学生记住颜色的基本搭配方法及其色相、饱和度、亮度的调配方法。
3.理解在不同情境下,色彩会发生变化的规律,并带领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组合实验。
3.进行绘画实验(30分钟)1.引导学生理解画面表现力,运用色彩进行表达和体现。
2.进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色彩表达的探索和尝试,并进行实践。
4.总结(10分钟)1.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作画过程和创意,并了解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2.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绘画过程进行总结,并对下次课的学习有更好的准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形与色的概念,理解色彩对于画面表现力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运用色彩来表现个人情感和想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引导学生了解分析和实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自由的探索和实践。
对于教学难点,我特别进行了加强讲解,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关技能。
整体而言,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参与度和成果也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 形色协奏曲》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 形色协奏曲》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 形色协奏曲》是一节绘画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形与色的搭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教材通过多个案例引导学生探索形的规律和色的搭配,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艺术的美。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形和色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形的搭配和色的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形的规律,学会形与色的搭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引导学生感受艺术的美,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形的规律,学会形与色的搭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突破形的束缚,自由运用形与色。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形的搭配和色的运用。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形与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形的规律和色的搭配。
教师讲解案例中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动手实践,尝试运用形的规律和色的搭配进行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化学生对形的规律和色的搭配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思维,突破形的束缚,自由运用形与色进行绘画。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形的规律和色的搭配的重要性。
【新版】湘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形色协奏曲》【创新课件】(第一课时)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形色协奏曲!
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
色彩:明净恬淡 色块:错落有致
向阳花开 (中国画) 现代 卢禹舜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形色协奏曲!
这样的颜色还能表达明净恬淡的意境吗?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形色协奏曲!
这样的形态与构成有利于表现小丘的精致和谐吗?
形色协奏曲
SE
XIE
ZOU QU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形色协奏曲!
太行印象(中国画) 现代 贾又福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形色协奏曲!
太行山实景图片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形色协奏曲!
太行山实景图片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形色协奏曲!
采用斜线黄金分割构图,浓墨块渲染山 脊 ,黑山羊点缀风情 ,点线面、黑白 灰组织富有韵律。
美术训练营(活动一)
运用形和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 物体主要的特征。
小小作品展
你知道吗?
抽象派绘画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通过对具体实 物的概括和提炼,使具体的轮廓和细节消失,甚 至彻底摆脱具体形象,由色彩、符号、点线面、
肌理等构成高度象征性的画面。
表现形式:平面化、纯净化、简练化、简单化。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形色协奏曲!
想一想,数一数, 你可以从这张风景 照片中抽取出几种 表现景物特征的形 状和色彩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形色协奏曲!
从现实到抽象可遵循下列几个 步骤: 1.忽略所有的细节。 2.忽略所有的深度、阴影、透 视,用二维的平面法。 3.用个性化的线条构成简化外 形。 4.用非现实的色彩改变其固有 的色彩。 5.只保留主要的线条和外形。 6.创造一个有个性的、与众不 同的非、自然的构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 形色协奏曲
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
法和技巧把自然;
教学重点: 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
教学难点: 在意境上领会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音乐导入: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邀请大家来
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
2.揭示课题: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
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件播放音乐《渔舟唱晚》。
形式初探
1.欣赏画家作品:在这三幅画中,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结: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新的表现形式。画家抓住树
的特点,用简化概括的弧线交织出形象,形式由写实变得抽象。 课件出示蒙德里安的
《红树》 《灰树》 《开花的苹果树》。
提炼元素
1.感受发觉:看看这张摄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术语言?
2.尝试训练:你能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这张山川景色给你的感受呢?请一位学生上
台快速画出,老师进行修整与总结。
3.欣赏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
和山体的质感。
4.提炼元素:这几处风景能提炼什么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呢? 板书:提炼元素:线、
点、面„„ 课件出示《山川》和山川的照片。 课件出示三幅风景图片。
形式探讨
1.作品参照对比: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
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
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2.小结: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
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
板书:
表现形式:概括,简练。
课件出示吴冠中《江南水乡》和相似的风景照片。
主观表达
1.感受色彩: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
2.赏析画作:吴冠中先生《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如何?吴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
主观地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了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响亮,正是
形色的协奏。
板书:
主观设计 课件出示同一画面不同颜色的两幅作品。
课件出示吴冠中中国画《窗外无月》。
欣赏提升
1.老师示范:以梯田为例,先用曲线画田埂,再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田埂和
田地简单、概括。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颜料的干湿浓淡。描绘一幅形与色的协奏
曲。
2.作品欣赏:看看不同画家是如何处理形色,谱写出一幅幅“形色协奏曲”。 课
件依次出示画家作品。
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
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
2.教师巡行指导。 件播放背景音乐和多张风景图片
展评拓展
1.典型展评:把学生绘画作品和照片进行对比欣赏,分析绘画是不是抽取了照片
中的形与色,主观概括地表现了主要特征。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抽象是相对的,
由这三幅画你觉得抽象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抽象艺术吗?
出示吴冠中的三幅作品 实物投影仪展示和学生习作展墙。 课课件出示田埂风景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