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监测
病媒生物密度检测方法国标

编
丝
大 新红巨红乌瘤棕 黑 Nhomakorabea号家市光铜亮头伏陆尾尾头拉 厩夏元胫尾 尾其合备
蝇蝇绿绿绿金蝇原拉阿丽尔 伏丽厕厕别 黑他计注
蝇蝇蝇蝇 伏蝇丽蝇丽 蝇蝇蝇蝇麻 麻
蝇蝇蝇
蝇蝇
本旬(月)蝇类监测结果: 蝇密度:
比上旬(月)增减 _%,比去年同期增减_%
监测人:
审核人:
监测负责人:
表B.2 蝇类密度监测记录表(粘捕法)
距3m以上,每标准间放置一条。监测时间为上午9点至下 午3点(或者按照监测目的设定监测时间),记录粘捕到的 蝇数,同时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候数据。
密度计算
D= Nf/Ns×T D: 蝇类密度,单位为只每条时[只/(条.h)] Nf:粘捕蝇总数,单位为只 Ns:粘蝇带总数,单位为条 T:监测时间,单位为时(h)
D= Nf/Nt×T D: 蝇类密度,单位为只每笼时[只/(笼.h)] Nf:捕获蝇总数,单位为只 Nt:投放捕蝇笼数,单位为笼 T:监测时间,单位为时(h)
粘捕法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室内成蝇密度和种类的监测。
2)监测工具 粘蝇带(长400mm,宽35mm)。
3)操作步骤 监测时将粘蝇带挂置在离地面2.5m处,粘蝇带之间需相
监测人:
审核人:
监测负责人:
表B.3 蝇类密度监测记录表
__年__月__日 __省(市、自治区) __市__区(县) __街道(乡) 温度: _℃;温度:_%;风速: _m/s;气候__ 监测方法: __;监测时间: __;诱饵: __
监测单位
监测
监测
折合
阳性
蝇数
名称或地址 房间类型 房间数 标准间数 标准间数
监测房间类型:A,生产直接入口食品场所,如厨房、冷荤间、食品加工间等;B,餐厅、商场等
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情况汇报

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情况汇报一、前言病媒生物是指传播疾病的生物载体,如蚊子、苍蝇、跳蚤等。
其传播的疾病种类繁多,包括疟疾、登革热、黄热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病媒生物的监测工作尤为重要,可以及时发现病媒生物的分布情况和密度,为疾病防治和控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我局承担了本市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任务,经过认真落实,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监测工作。
现就我局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情况进行汇报。
二、监测工作内容与方法1.监测对象本市主要的病媒生物包括蚊子、苍蝇和跳蚤等,其中蚊子是主要的病媒生物。
我们的监测重点主要是对这些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的监测。
2.监测方法(1) 蚊子监测蚊子监测主要通过人工捕蚊和拍打蚊子的方法进行。
在不同的季节和环境下,选取不同的地点进行捕蚊工作,采集蚊子样本后,统计种类和数量,并进行种群动态分析。
(2) 苍蝇监测苍蝇监测主要通过设置监测点、粘虫纸和诱虫灯等方式进行。
收集苍蝇样本后,采用显微镜检测其种类和数量。
(3) 跳蚤监测跳蚤监测主要通过定期检查宠物身上跳蚤的情况,以及在家庭环境中设置诱虫器进行监测。
三、监测工作进展自开始进行病媒生物监测工作以来,我局共开展了多次监测活动。
主要包括对蚊子、苍蝇、跳蚤等病媒生物的分布情况、数量、种类以及活动规律的监测。
1.蚊子监测我局选取了城市公园、居民小区和农村地区等不同环境下进行了蚊子的监测工作。
通过人工捕蚊和拍打蚊子的方法,收集了大量的蚊子样本,对其进行了种类和数量的统计分析。
监测结果显示,蚊子的数量在夏季明显增加,在秋季有所下降,在冬季极少有蚊子活动。
2.苍蝇监测苍蝇监测主要通过设置监测点、粘虫纸和诱虫灯等方式进行。
我局对公共场所、市场和餐饮场所等地方进行了苍蝇的监测工作。
收集了大量的苍蝇样本后,对其进行了种类和数量的统计分析。
监测结果显示,苍蝇活动主要集中在夏季,数量明显增加。
3.跳蚤监测跳蚤监测主要通过检查宠物身上跳蚤的情况和在家庭环境中设置诱虫器进行监测。
病媒生物监测方法

病媒生物监测方法病媒生物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其目的是监测疾病传播的媒介物种的种类、密度和分布,预测疫情和制定防控策略。
常见的病媒生物有蚊子、蜱、跳蚤、苍蝇等。
病媒生物监测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捕集法捕集法是病媒生物监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主要适用于蚊子、苍蝇等飞行昆虫的监测。
一般采用蚊虫灯或粘虫板等设备进行捕集,同时也可以结合气象数据和环境因素分析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和分布情况。
2. 布膜法布膜法是监测蜱的有效方法。
在蜱常活动的区域放置一块大小为1平方米的白色布膜,利用蜱喜欢在光亮、干燥的地方爬行的特性,引诱蜱落在白色布膜上。
在收集蜱的同时,可对其种类、密度和感染率等进行监测和分析。
3. 接触采样法接触采样法是监测跳蚤等不飞行昆虫的有效方法。
将一只活体的动物(如老鼠、绵羊等)放置在一定时间内,利用跳蚤的寄主信号引诱跳蚤进入拟定的收集器中,然后进行分离、鉴定和计数。
这种方法可以反映跳蚤在环境中的种群密度和分布情况。
4. 生物学监测法生物学监测法是对病媒生物的生命史进行监测,以预测其数量和分布趋势。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蚊子的监测中,通过分析蚊小孢子存活率、种群密度、寄主种类等因素,推断蚊子的发育和繁殖情况。
5. 分子生物学监测法分子生物学监测法是一种新兴的病媒生物监测方法,采用PCR技术分析病媒生物中是否存在疾病病原体,从而预测传染疾病的风险。
该方法适用于蜱、蚊子、跳蚤等各类病媒生物的分子检测。
总之,病媒生物监测方法有多种,不同的病媒生物和环境条件需要选用不同的方法,以提高监测的精度和准确性,从而有效地预测疾病传播趋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传染病防治中的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

传染病防治中的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传染病是全球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其传播需要与病媒生物(如蚊子、跳蚤、苍蝇等)密切相关。
因此,对病媒生物的监测与控制是传染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重点探讨传染病防治中的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措施。
一、病媒生物监测病媒生物监测是指对传播疾病的病媒生物进行系统的观察、调查和评估。
通过监测,可以了解病媒生物的分布、种群密度、生活习性以及与疾病传播的关系。
常见的病媒生物监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生境监测:针对特定的病媒生物,调查其生活环境,观察其栖息地、滋生场所以及其它与疾病传播相关的生境特征。
2. 捕捉与采集监测:利用捕获器具、陷阱、粘虫纸等工具,对病媒生物进行采集与监测,并对其数量和种类进行统计和分析。
3. 病媒生物学监测:通过研究病媒生物的解剖学、形态学、生理学和生化学特征,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种群分布情况。
4. 疫情监测:通过监测人群的感染情况和疾病流行趋势,可以间接了解可能的病媒生物传播情况,并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
疫情爆发后的病媒生物监测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链条,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二、病媒生物控制病媒生物控制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有效地减少或消除病媒生物的数量和传播能力,从而达到防治传染病的目的。
常见的病媒生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化学控制:利用化学物质进行药物喷洒、灭蚊剂喷雾等方式,对病媒生物进行控制。
常用的杀虫剂有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可以对蚊子、苍蝇等病媒生物进行灭活。
2. 生物控制:利用天敌、寄生虫或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制剂,通过引入这些控制剂,达到对病媒生物的控制效果。
例如,利用登革热病毒弱株病毒对蚊子进行控制。
3. 物理控制:通过物理手段对病媒生物进行控制。
例如,利用器具对蚊子进行捕捉,利用陷阱对跳蚤进行捕获。
4. 遗传控制:通过基因技术手段,改变病媒生物的遗传特征,降低其传播疾病的能力。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蚊子的DNA,使其无法传播疟疾。
《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

《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
病媒生物监测是指对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进行监测和调查,旨在及早发现病媒生物的存在和活动,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预防传染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监测对象确定。
病媒生物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蚊子、苍蝇、跳蚤、蜱虫等,这些生物媒介在传播疾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制定监测方案时,需要明确监测对象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工作。
二、监测方法选择。
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传播疾病的特点,可以采用多种监测方法,包括生物学监测、化学监测、生物化学监测等。
在选择监测方法时,需要考虑监测的准确性、灵敏度和操作的便利性,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可靠。
三、监测地点确定。
监测地点的确定需要根据传染病的流行情况、生物媒介的分布特点和监测的目的来进行,一般包括人群密集区、疫情高发区、病媒生物栖息地等。
在确定监测地点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特点和监测的实际需要,确保监测工作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四、监测频率安排。
监测频率的安排需要根据监测对象的生物学特性、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和监测的需要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季节变化、疫情情况等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掌握监测对象的活动规律和传播疾病的风险情况。
五、监测人员培训。
监测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因此需要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监测方法的操作技能、监测对象的识别能力、监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能力等。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监测人员才能够保证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六、监测数据分析。
监测数据的分析是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监测对象的活动规律和传播疾病的风险情况,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在监测工作中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分析机制,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七、监测结果应用。
监测结果的应用是监测工作的最终目的,通过监测结果的应用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2024年病媒生物防制专项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病媒生物防制专项工作总结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昆虫、蜱虫、叮咬动物等生物。
病媒生物传播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为了有效防控病媒传播的疾病,各国都开展了病媒生物防控的专项工作,本文将总结我国在病媒生物防制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病媒生物监测病媒生物监测是病媒生物防控的基础工作,通过对病媒生物的采集、鉴定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病媒分布、季节变化及相关疫情情况,为疫情预测和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在病媒生物监测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建立了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并通过搭载病媒生物监测设备的航空器、遥感技术等手段进行监测。
同时,我国还开展了病媒生物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将病媒生物监测数据集中管理,为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二、加强病媒生物生境管理病媒生物的繁殖和传播与其生境密切相关,有效管理和改善生境可以减少病媒生物的数量和传播媒介性,从而达到防止疫情暴发的目的。
我国在病媒生物生境管理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改善水环境、清除积水环境、减少养殖场、建设健康居住环境等。
此外,我国还加强了对农田、森林、湖泊、河流等病媒生境的管理,防止病媒生物的滋生和扩散。
三、加强病媒生物防控技术研究病媒生物防控技术是病媒生物防制的关键,通过研究和应用病媒生物防控技术可以有效遏制病媒生物的繁殖和传播。
我国在病媒生物防控技术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利用昆虫生物学特性研发昆虫诱杀剂、使用生物防治剂控制蚊虫、采用虫媒病害联合防控等方法。
此外,我国还在病媒生物基因编辑、疫苗研发等方面进行了前沿研究,提高了病媒生物防控的效果。
四、加强病媒生物防控宣传教育病媒生物防控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通过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病媒生物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病媒生物防控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向公众普及病媒生物的危害和防控知识。
此外,我国还组织了病媒生物防控专家团队,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和公众的病媒生物防控能力。
病媒生物监测总结报告

病媒生物监测总结报告
病媒生物监测是指对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例如蚊子、蜱虫、
苍蝇等)进行监测和调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风险。
病媒生物监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众健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 监测范围,我们对特定地区的病媒生物进行了监测,包括蚊子、蜱虫、苍蝇等可能传播疾病的昆虫和节肢动物。
2. 监测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监测方法,包括采集标本、设置
监测器具、采用生物识别技术等,以全面了解病媒生物的分布和数量。
3. 监测结果,通过监测,我们发现了一定数量的病媒生物,其
中部分种类可能携带疾病病原体。
这些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及时的预
警信息,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4. 风险评估,基于监测结果,我们对疾病传播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确定了一些潜在的传播风险,为后续的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
据。
5. 防控建议,根据监测结果和风险评估,我们提出了相应的防
控建议,包括加强环境清洁、采取化学防治措施、进行健康宣教等,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总的来说,通过病媒生物监测,我们及时了解了病媒生物的分
布和数量,评估了疾病传播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建议。
这
些工作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也为公
众健康提供了保障。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病媒生物监
测工作,为疾病防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病媒生物监测个人工作总结

病媒生物监测个人工作总结病媒生物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监测和控制传播传染病的媒介生物,如蚊子、蜱虫等。
作为一名病媒生物监测人员,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积极参与监测工作,以下是我的个人工作总结。
首先,我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媒介生物监测方案,按照计划进行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
通过采集和鉴定媒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其次,我积极参与相关技术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通过学习新的监测技术和方法,我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监测任务,并且提高了媒介生物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与团队成员配合良好,共同完成媒介生物监测工作。
在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过程中,我与同事们互相协作,有机地分工合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报告编制工作,将监测结果及时总结和汇报,为防控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媒介生物的分布和种群动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病媒生物监测人员,我在过去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积极参与监测工作,为预防和控制疾病媒介生物发挥了积极作用。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努力,为公共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病媒生物监测人员,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因为病媒生物是传播各种传染病的关键因素,我们的监测工作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深入实地开展监测工作,不断学习新知识,与团队配合良好,积极参与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工作,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中,我时刻保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
首先,我会仔细研读监测方案,了解监测的目标和要求,然后根据监测计划前往野外进行调查。
在野外工作中,我们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和天气条件,有时需要在丛林、沼泽或者山区进行样本采集,需要具备良好的体力和勇气。
我们还要时刻注意野外的安全情况,防止被媒介生物叮咬感染疾病,并且确保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鼠类传播疾病有三个途径: 1.鼠体外寄生虫作媒介,通过叮咬人体吸 血时,将病源体传染给人; 2.体内带致病微生物的鼠,通过鼠的活动 或粪便污染了食物或水源,造成人类食后 发病; 3.老鼠直接咬人或病源体通过外伤侵入而 引起感染。
1.小家鼠 别名:小鼠、小鼷鼠、米鼠。 体型较小,尾长短于体长 体背暗棕黄或暗棕灰色 腹面污白色,毛基灰色 尾上面暗棕,下面污白 体背无刺毛 上门齿的内侧有缺刻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小家鼠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2.褐家鼠 别名:大家鼠、沟鼠、挪威鼠 体形粗大,尾长短于体长 耳小、厚,前折时不达眼 颅顶部两侧的颞脊平行 口鼻钝圆,背毛深褐色,腹毛灰白。 尾毛短而稀疏,尾上面黑褐,下面灰白。 后足粗大,前后足背面白色。 乳头6对,即胸部2对,腹部1对,鼠蹊部3对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粘鼠板法 胶面为 15cm × 20cm 。 布放时将粘鼠板展开, 靠墙或鼠类经常活动、 栖息的场所布放,不需 要诱饵。晚放晨收。 应避免放置在阳光直 射、淋水和地面潮湿的 场所,并防止尘土等污 物对粘鼠板的污染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黑胸大蠊 大型种,一致深 褐色,有油性光 泽。 前胸背板略呈梯 形,宽大而较平 整,暗黑色有光 泽,中部无斑。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美洲大蠊 大型种,是室内 最大的蟑螂,赤褐 色,雌雄虫约等大, 但雌虫较为肥胖, 体呈红褐色。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苍蝇:常见蝇类为家蝇、市蝇、麻蝇、丝光绿蝇
1.家蝇
体灰
前胸背板中央凹陷和第1腹板有纤毛
m1+2脉呈角形弯曲
胸部具黑色4纵脉
病媒生物: 疾病传播的媒介生物, 可直接 或间接传播疾病病原体,造成人体健康受 到危害,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
常见的病媒生物:鼠、蝇、蚊、蟑螂(又 称“四害”)和蜱。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鼠类的危害:
常出没于下水道、厕所、厨房、杂物堆、垃 圾堆放处等处,在带菌场所与干净场所来回行 动,经由鼠脚、体毛及胃携带物来传播病原菌。 传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 螺旋体、斑疹伤寒等57种疾病。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三、病媒生物监测工作
1.具体监测的时间 2.如何开展监测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1.具体监测的时间 鼠类:1、3、5、7、9、11月,每月中旬监测1 次,全年共计监测6次; 蝇类:每年5-10月,每月中旬监测1次,全年共 计监测6次;
经蚊子传播的疾病多达80余种,例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疟疾(按蚊为主) 丝虫病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蟑螂的危害:
蟑螂在活动的过程中喜欢不断呕吐,并排 出褐色稀薄粪便,这种褐色粪便含有大量 病原微生物,身体各部分也带有大量病原 物或寄生虫卵,对其所到之处造成严重污 染,从而传播疾病。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如痢疾、副霍乱、肝炎、结核病、白喉、 猩红热、蛔虫病等。 无论是什么品种的蟑螂,其所传播的病原 生物有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 肺结核菌、炭疽杆菌、癞病菌等及绦虫类、 蛔虫类、血吸虫类的卵等等。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2.市蝇 前胸背板中央凹陷和第1腹板无纤毛
胸部宽的黑色2纵条
腹1+2背板全黑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大家鼠(褐家鼠)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3.黄胸鼠 别名:黄腹鼠、长尾鼠、屋顶鼠
体形中等,耳大且薄,向前遮盖上眼部。
尾很长,大于体长 背毛黄褐色,腹毛棕黄色,尾毛上下部色 相同。 口鼻尖长,后足细长,前足背面中央毛色 暗灰,后足背面白色。
3.麻蝇 触角有芒
M1+2脉角状弯曲
体无金属光泽
中胸背板有黑色纵条3条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4.丝光绿蝇 体色绿
前缘基鳞黄
肩鬃后区小毛6根以上 前中鬃第二对长达沟后第一对 后顶鬃一般2对以上 触角带黑色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பைடு நூலகம்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幼蚊监测——勺捕法 选择城区大中型水体共20处(如河流、湖 泊、水库、池塘等)进行调查,沿着大中 型水体岸边,每隔 10m 选择一个采样点, 每处水体捞10勺(水体面积确实不足捞 10 勺时,记录实际捞勺数,但不得少于5勺), 用 500ml 标准水勺在水体边缘或有水草缓 流处迅速从水体中舀起一勺水,吸出幼蚊 (蛹)并放入已编号的采样管中,进行种 类鉴定并填写记录表。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开展监测的意义:
1.掌握我区域内四害的种类、数量、分布 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 提供基础数据。 2.了解病媒生物侵扰状况,为制定科学合 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骚扰阿蚊: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蚊虫幼虫:
伊 蚊 幼 蚊
库蚊幼蚊
按 蚊 幼 蚊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蟑螂:我县常见
种类为德国小蠊、 黑胸大蠊
蟑螂生活史包括卵、 若虫、成虫三个时 期。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成蚊监测——人诱停落法 选择居民区、公园 / 竹林、旧轮胎堆放地 / 废品站/工地等三类生境各 1处,每处做2个 点,两点间隔100m以上。选择避风遮荫处, 在媒介伊蚊活动高峰时段(15:00-18:00), 诱集者暴露一侧小腿,利用电动吸蚊器收集 被引诱的伊蚊并持续30min,将捕获蚊虫冷 冻处死,鉴定种类、性别并计数。
3.分析病媒生物的长期变化与相关传染性 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 防及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二、常见病媒生物
老鼠、蟑螂、蚊虫、苍蝇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老鼠:常见的鼠种有小家鼠、褐家鼠、黄胸鼠
病媒生物监测
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X年X月X日 XXX
大纲
一、病媒生物简介 二、常见病媒生物 三、病媒生物监测工作 四、相关要求及总结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一、病媒生物简介
什么是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会造成哪些危害?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3)原虫性疾病:阿米巴痢疾。
(4) 其他寄生虫病:蛔虫、蛲虫病和囊虫 病。
2.寄生性疾病:蝇蛆病 蝇类的蛆(幼虫)进 入人体引起某些器官致病。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蚊虫的危害:骚扰并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蝇类的危害:骚扰人、传播疾病
1.苍蝇机械性传播的疾病 : (1)细菌性疾病:伤寒、副伤寒、菌痢、霍 乱、副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炭疽、破 伤风、气性坏疽及化脓性球菌感染等疾病。 (2)病毒性疾病: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 沙眼和天花等疾病。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幼蚊监测——布雷图指数法 按不同地理方位选 4 个街道的居民区和单 位/酒店/ 农贸市场等室内外场所以及花房/ 公园、工地、废品收购站(废旧轮胎厂/废 旧物品堆放处)、港口(码头)等外环境, 每次调查户数不少于100户,需覆盖上述所 有生境。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 器及其幼蚊孳生情况,收集阳性容器中的 幼蚊进行种类鉴定,或带回实验室饲养至 成蚊进行种类鉴定,计算布雷图指数法。
蚊虫:我县常见种类为按蚊、伊蚊、阿蚊
1.按蚊(传播疟疾) 中华按蚊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2.库蚊 致卷库蚊
(贵州的主要
库蚊蚊种)
松 桃 苗 族 自 治 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