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制法》导学案
氧气制取导学案(化学)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4)含有3.4g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g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产生了1.6g氧气,经过滤、干燥烘干后则二氧化锰的质量是
(5)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共同点是()
(A)都是给固态物质加热(B)都使用二氧化锰催化剂
2、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师演示实验)
⑴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高锰酸钾物理性质:
⑵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5】、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三、评学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内大展示互学部分
2、学生识记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分小组默写反应表达式竞赛。(小组相互检查默写,教师评价并出示物质的化学式)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一、预学
第一步:自学教材p37—39,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
2、氧气的制取⑴氧气的工业制法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分离出氧气这一变化是__________。⑵在实验室里常用某些含氧物质分解放出氧气的方法来制取氧气:(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2)(3)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导学案
(1课时)
课题:制取氧气班级:九(3)
学习目标:
1.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
3.知道收集氧气的方法。
4.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5.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学习重点:氧气制法的探究
学习难点:催化剂概念理解
3、如2--1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⑴指出每种仪器的名称,哪部分是收集装置,哪部分是发生装置?
九年级化学上册 2.2.2 氧气的制法导学案 (新版)北京课

2.2.2氧气的制法预习导学案:【目标导航】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原理,初步了解装置的选择。
2、掌握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收集等。
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预习导航】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原理,初步了解装置的选择。
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收集等。
3、分解反应、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要点归纳】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明白了制取气体时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连接装置、如何制取气体,以及如何验证气体并检验气体的性质。
为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材还特意介绍丁如何大量制取氧气【预习检测】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
2、催化剂:。
3、分解反应:。
探究导学案:【探究题型一】:制取氧气的药品、原理、装置【考查知识点归纳】: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
2、制取氧气的原理,有哪些共同特征?(1)过氧化氢水 + 氧气(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分解反应的定义:。
4、发生装置选择依据:、。
5、收集装置选择依据:、。
6、氧气的收集方法:、。
【活学活用】:1.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C.蜡烛燃烧 D.粗盐提纯2.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探究题型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考查知识点归纳】:1、按表格内容分组做好实验并观察、记录、分析内容: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催化剂:;催化作用:。
催化剂的特点:、、。
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检验方法:。
【活学活用】: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2、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 不放出氧气B. 放出氧气速率慢C. 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 放出的氧气不纯【探究总结】: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原理、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二、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氧气的制法》复习导学案

《氧气的制法》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装置(2)学会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学过程】1、催化剂指的是能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氟利昂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有关反应如下:O3O2+O Cl+O3ClO+O2ClO+O Cl+O2总反应式:2O3====3O2请判断,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是( )A.反应物B.生成物C.中间产物D.催化剂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4、在实验室里,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A、使生成氧气的量增多B、提高氧气的纯度C、使生成的氧气更干燥D、使其在常温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5、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电解水制氧气,反应类型为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催化剂)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③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④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制氧气思考:以上方法之所以都能制出氧气,是因为反应物中都含有。
其中做为实验室制法的最佳方案是,原因是6、以下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有一种方法与其它三种有本质的不同,该方法是()A、分离液态空气B、加热氯酸钾C、分解过氧化氢D、电解水7、几种气体的性质见下表:试回答:收集SO2应用法收集,收集NH3应用法收集。
光光。
2.3 制取氧气 导学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收集氧气及验满的方法。
2.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二、课前预习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颜色,状态,需要加热)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药品:氯酸钾(颜色)和二氧化锰(颜色,需要加热)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药品:双氧水(颜色)和二氧化锰(颜色,不需加热)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2.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属于变化)三、课堂探究(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包括; 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包括:____________3.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药和棉花,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的原因:_____ __________ (3)固定仪器(4)点燃酒精灯加热(5)收集气体,当_______________ 时开始收集气体。
当____________时收集满了(6)先移导管后熄灯,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查、装、定、点、收、移、熄。
可巧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4.氧气的验满和检验:验满的方法:_____ ___;检验氧气的方法:_________ ______5.气体的收集装置收集氧气可选,理由;可选,理由【结论】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决定(二)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三)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原理:实验装置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的物质。
《氧气的制法》 导学案

《氧气的制法》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判断常见的化学反应是否属于分解反应。
4、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二、学习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实验装置。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学习难点1、氧气制取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2、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四、知识回顾1、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溶于水。
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可变为_____色的液体或_____色的固体。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化学反应的类型(1)化合反应:由_____种或_____种以上物质生成_____种物质的反应。
(2)氧化反应:物质与_____发生的反应。
五、新课学习(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原理: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包括_____、_____、_____等仪器。
收集装置:_____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_____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3)操作步骤:查:检查装置的_____。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团_____,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定:将集气瓶装满水并倒扣在水槽中。
点:点燃酒精灯,先_____,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收:当气泡_____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
离:收集完毕,先将_____从水槽中移出。
熄:再_____酒精灯。
(4)注意事项:试管口要略向_____倾斜,防止_____。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_____。
实验结束时,先_____,再_____,防止_____。
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1)原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氧气的制备》 导学案

《氧气的制备》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作用。
4、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实验装置。
(2)氧气制取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难点(1)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2)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三、知识链接1、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许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更加剧烈。
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剧烈氧化如燃烧,缓慢氧化如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四、氧气的工业制法1、分离液态空气法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通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
首先将空气净化除去杂质,然后在低温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
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先蒸发出来的是氮气,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
2、膜分离技术利用一种特殊的膜,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膜,氧气可以通过膜而氮气被截留,从而得到较纯净的氧气。
五、实验室制取氧气1、药品(1)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3)高锰酸钾。
2、反应原理(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2H₂O₂ 2H₂O + O₂↑(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2KClO₃ 2KCl + 3O₂↑(3)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2KMnO₄ K₂MnO₄+ MnO₂+ O₂↑3、发生装置(1)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物是液体和固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应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
装置图如下:_____(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应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
氧气的制取导学案

第二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 掌握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 能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物质是催化剂; 3、 知道催化剂的概念和特点; 4、 通过探究活动,感受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1、选择反应物的依据。
2、催化剂的概念和特点。
【学习难点】1、催化剂的特点。
2、实验方案的设计。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互助达标。
【自学指导】反应物的选择 阅读教材P87活动天地4-3,思考下列哪些物质可能产生氧气?依据是什么? 水(H 20) 2、二氧化碳(CC 2) 3 、食盐(主要成分为NaCI ) 高锰酸钾(KMn0 4) 过氧化氢(H 2O 2) 甲烷(CH ) 氯酸钾(KCI0 3) 8、氧化汞(HgO ) 阅读资料,思考实验室制氧气最好选择哪种药品? 『资料介绍』 (1) KMn C 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在加热时能产生氧气,成本较高。
(2) KCIC 3氯酸钾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时能产生氧气,如果混有可燃性杂质可 能会发生爆炸。
(3) H0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温下就可生成氧气和水, 反应速度适中,价格低廉。
(4) HgO 氧化汞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能产生氧气,同时产生有毒的物质汞。
(5) H 2O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产生氧气,成本高,反应速度慢。
反思任务:(个人先独立完成,若有疑问进行小组讨论) 1、 能产生氧气的物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的组 成中都含有 ______ 元素。
要想制取氧气,则反应物中就要含有氧元素,也就是 说要制取某物质,所用的原料中就要含有组成该物质的元素。
2、 实验室制取氧气最好诜择的药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堂探究】了解通过化学方法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1、 2、 4、 5、 6、7、温馨提示:加药品时要先加固体后加液体。
《制取氧气》导学案

《制取氧气》 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
2.初步了解常见的分解反应并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了解工业制氧气是物理变化。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
难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学生阅读课本40页资料卡片) 氧气的工业制法 原理:利用氧气和氮气的 不同,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属于 知识点二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小组讨论,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再在实验步骤前按顺序编号) ( )查—-—— 组装仪器, ; ( )定—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 )装——— 向试管中装入药品; ( )收———收集氧气; (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熄— --- ,冷却后拆除装置 ( )离—----【合作交流】①. 试管口为何略向下倾斜? ②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③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 ④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⑤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① ② ③ ④ ⑤ ⑥①②③④⑤⑥⑥铁夹夹在离管口约?⑦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胶塞?⑧制取的氧气如果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4.氧气的收集方法适用范围5.氧气的检验及验满检验:排水法:当说明集气瓶已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则集气瓶收集满氧气。
知识点三分解反应1.定义:由生成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2.特点:一变多典例1 根据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填空: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硫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碳酸;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
【测评】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试管破裂了,其可能原因是①装药品前忘了检查气密性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③试管没有均匀预热④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水中导管⑤试管外壁潮湿⑥夹试管的铁夹夹得太紧A.①③④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②③④⑤⑥2.分类观是化学学科的重要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制法》导学案
编写人:宋小琴审核人:编写时间:2014年9月15日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1、熟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知识链接】(1)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
(2)氧气的密度_____空气的密度,氧气______于水。
【学法指导】实验室制取气体应该从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考虑
【学习过程】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是___ _色的,氯酸钾是___ __色的,高锰酸钾是___ __色的。
2. 实验2-5,观察图2-14,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收集氧气有哪些方法?为什么?
(5)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
(6)伸入试管内的导气管有什么特点?。
如果伸入过长,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7)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瓶口向,导气管伸入集气瓶的部,原因是。
(8)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收集满时的现象是。
(9)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开始有气泡冒出时,收集,原因是,当时,再收集。
(10)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满后,怎样拿出水面?。
怎样放置?。
(11)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在试管口放,目的是。
3、用图2-14制氧气,当实验结束时,应先,然后再。
否则会。
【探究活动2】
4.催化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作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氯酸钾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7、阅读教材40,了解工业上制取氧气:
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种气体,选取的方法要具备的优点是:、、等优点,但,,只能用于实验室中,工业生产则需考虑、、、
以及等。
因此,工业制氧气用
的方法,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不同,把它们分离出来。
【拓展练习】
1、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铁在氧气中燃烧
B. 红磷燃烧
C. 蜡烛燃烧
D. 加热高锰酸钾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 加热氧化汞制氧气
C.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3、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A.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B.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C.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碳酸钙 加热 氧化钙 + 二氧化碳 B. 木炭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 甲烷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D. 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5、下面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受热均匀,然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②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⑦熄灭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6、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⑴、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⑵、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___作用。
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实验开始前应在试管口放 ____________,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用C 装置收集氧气是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在D 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关于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B ① 用于排水集气:充满水,由B 进气,A 排放水 ② 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B 进气,A 排放空气 ③ 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B 进气,A 排放空气 ④ 用于洗气:装入洗液,A 进气,B 出气
⑤ 用于测量气体的体积:充满水, B 进气,A 出水,计算溢出水的体积。
A. 全部正确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当堂检测】
8、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和③
B. ②和④
C. ②④和⑤
D. ②和③ 9、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向上排空气法 B. 排水法
C.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10、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A .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 B.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 C .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燃烧是否更旺 D.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 1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 双氧水
B. 二氧化碳
C. 液态空气
D. 高锰酸钾 12、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下列后果是由哪些错误造成的。
① 实验过程中发现试管炸裂 ② 水槽中水变红 ③ 氧气不纯
【自我反思】你有什么收获?或建议?还有什么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