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考试试卷
《文学理论》参考试卷

《文学理论》参考试卷《文学理论》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文学理论的建构形态主要有两种,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所谓文学四要素,是指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文学话语活动的构成要素一般概括为五个方面,包括说话人、受话人、________、沟通和_____________。
4、王国维将意境分为两种,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文学象征的审美特征主要有寓意性、___________和朦胧性。
6、戏剧结构的组织一般是非常严密的,这种严密的结构主要呈现为三种方式,包括开放式结构、锁闭式结构和__________________。
7、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主要有形象性、__________、音乐性和__________。
8、英加登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将文学作品区分为四个基本层面,即字音层、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被再现的客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
)1、文艺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之一,它是以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文学活动的审美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
()2、文学的惟一源泉是社会生活,所以艺术家一般说来是“自然的奴隶”。
()3、文学形象在很大的程度上说就是文章形象。
()4、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著名论断的理论家是康德。
()5、文学语言的审美要素一般只包括语音层面和修辞层面。
()6、在叙事学中,叙述内容主要包括人物、情节、叙事聚焦、叙事方式等。
()7、蒙太奇是影视的思维原则和结构手段。
()8、中国古典诗学将诗歌本文区分为言、象、意三个层次。
()9、普列汉诺夫明确将“社会中的人的心理”作为社会结构的“五项式”之一。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以下哪位学者是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A. 亚里士多德
B. 弗洛伊德
C. 萨义德
D. 雅克·德里达
2. 术语“文本间性”是由哪位理论家提出的?
A. 罗兰·巴特
B. 米哈伊尔·巴赫金
C. 朱丽亚·克里斯特娃
D. 弗朗茨·卡夫卡
3.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主要关注以下哪个方面?
A. 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
B. 文学作品中的性别问题
C. 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D. 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
4. 后殖民理论通常关注以下哪些主题?
A. 文学作品的创作年代
B. 文学作品中的种族和文化问题
C. 文学作品的作者生平
D. 文学作品的出版机构
5. 以下哪个不是文学理论中的术语?
A. 符号
B. 隐喻
C. 叙事
D. 统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6. 简述新批评主义的主要特点。
7. 解释“互文性”在文学理论中的意义。
8. 描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对传统叙事结构的挑战。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9. 论述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如何改变了我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
10. 以一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为例,分析后殖民理论如何揭示其文化和政治维度。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
11. 选择一部具有明显后现代特征的文学作品,分析其如何体现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特点。
五、论文题(共70分)
12. 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和接受方式的变化。
考研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考研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历史事件答案:D2. 文学理论中的“形式主义”主张关注文学作品的:A. 社会背景B. 作者意图C. 内在结构D. 主题思想答案:C3. 以下哪位学者不是结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A. 罗兰·巴特B. 雅克·德里达C.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D. 弗洛伊德答案:D4.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强调的是:A. 历史的连续性B. 知识的客观性C. 语言的稳定性D. 知识的相对性答案:D5.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安娜·卡列尼娜》B. 《百年孤独》C. 《悲惨世界》D. 《战争与和平》答案:B6.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是:A. 个人情感的表达B. 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C. 纯粹艺术的创造D. 客观现实的再现答案:B7.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新批评理论的核心?A. 文学文本的自足性B. 作者意图的无关性C. 读者反应的多样性D. 文本内部结构的分析答案:C8. 以下哪位学者不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A. 西蒙·德·波伏娃B. 朱莉娅·克里斯蒂娃C. 贝尔·胡克斯D. 弗洛伊德答案:D9. 符号学在文学理论中的应用主要关注:A. 文本的符号系统B. 文本的创作过程C. 文本的社会影响D. 文本的作者背景答案:A10.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理论中的“接受美学”所关注的?A. 读者的阅读过程B. 读者的期待视野C. 文本的客观意义D. 读者的解读策略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学理论中的“新批评”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新批评理论主张文学研究应关注文学作品本身,而非作品的外部因素,如作者的生平、社会背景等。
新批评强调文本的自足性,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其意义和价值完全存在于文本内部。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部作品是由弗洛伊德所创作的?A. 《梦的解析》B. 《乌托邦》C. 《百年孤独》D. 《追忆似水年华》2. 以下哪位学者是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代表人物?A. 马克思B. 萨特C. 罗兰·巴特D. 弗洛伊德3.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是:A. 唯一的B. 固定的C. 无限的D. 受限于作者意图的4.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主张:A. 重建文本的结构B. 强调文本的中心性C. 揭示文本的多义性D. 忽视文本的内在逻辑5. 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强调的是:A.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B. 个体的自由选择C. 个体与社会的冲突D. 个体的社会责任6. 以下哪部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悲惨世界》B. 《百年孤独》C. 《追忆似水年华》D. 《变形记》7. 符号学在文学理论中主要研究的是:A. 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B. 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C. 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D. 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8. 以下哪部作品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关注的对象?A. 《简·爱》B. 《鲁滨逊漂流记》C. 《安娜·卡列尼娜》D. 《战争与和平》9.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A. 性别平等B. 社会公正C. 个体自由D. 文化传承10. 以下哪位学者是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A. 巴赫金B. 伊瑟尔C. 德里达D. 萨义德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2. 解释“互文性”这一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3. 阐述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批评方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实主义文学与自然主义文学的区别和联系。
2. 分析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选取一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运用至少两种文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并阐述这些理论如何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该作品。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咐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D )。
A. 反映论B.信息论C. 意志论D.文化论2. 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A )、阅读期待有开放。
A. 象征B. 蕴藉C. 假设D. 模拟3. 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D )。
A. 历史性B.独创性C.感染性D.朦胧性4.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量性、( A )、语境依托性。
A. 中介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5. ( C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 正剧B.笑剧C. 悲剧D.悲笑剧6. 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B )、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 个体体验B. 意识形态氛围C.拟念读者D.创作过程7. 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
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D )。
A. 文本存在方式B. 人与人的关系C.文本媒介形式D. 社会生活关联域8. 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A )。
A. 共鸣B.净化C. 领悟D.欣赏9. 文学写作的两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C )与机构制作特点。
A. 集体行为B.贸易运作C.小我创造D.历史归纳10. ( B )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A. 审美欣赏型B. 消遣娱乐型C. 理性认知型D. 道德教化型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飞宇宙、( AB )和观众。
文学理论试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文学理论本身答案:D2. 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观点?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马克思D. 尼采答案:C3.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安娜·卡列尼娜》B. 《悲惨世界》C. 《百年孤独》D. 《荒原》答案:D4.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非线性叙述B. 内心独白C. 现实主义D. 反传统答案:C5.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核心特征是什么?A. 历史感的丧失B. 深度模式的消失C. 语言的自我指涉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文学理论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指导文学创作B. 促进文学批评C. 影响文学教育D. 推动文学发展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文学作品的解读?A. 作者的意图B. 读者的背景C. 文化环境D. 时代背景答案:ABCD3. 新批评主义的主要观点包括哪些?A. 文学作品是一个封闭的系统B. 重视文学作品的形式分析C. 强调作者意图的重要性D. 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固定的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文学理论中常用的术语?A. 隐喻B. 象征C. 叙事D. 修辞答案:ABCD5.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哪些?A. 文学作品是社会结构的反映B. 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语言结构决定的C. 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开放的D. 文学作品是作者个人情感的表达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文学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答案:文学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创作提供理论指导,帮助作者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本质和创作规律,从而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更加自觉地运用文学技巧,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2. 描述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答案: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包括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注重细节描写,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影响,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
2022年期末复习试题 《文学理论》试卷5份含答案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A卷)一、列举题(每题3分,共15分)1、文学活动的四要素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五大基石3、话语的五要素4、列出三部(篇)中国文学理论名作及其作者5、关于文学创作主体的三种基本认识二、理论阐释题(每题8分,共24分)提示:先说明所给这段话所包含的文学理论,再对其作简要评析。
1、“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一一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
一个人假设从实际的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要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是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生命的科学研究;一个人假设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或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的一局部其效果如何。
”一一(丹麦)勃兰兑斯2、“一部艺术作品是一种内心的进程。
它在每一种单一的情况之下都是处在黑暗之中,就像我们世界的诞生一样,是一种不可窥见的,一种神圣的现象,是一种神秘。
”一一(奥地利)茨威格5、“内容作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到达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
”一一(德国)黑格尔三、术语解释题(每3分,共15分)1、艺术真实2、精神生产3、话语蕴藉4、直觉5、文艺学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你如何理解文学语言的特殊性?2、作为文学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有哪些特殊性?3、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其特殊性具体表达在哪些方面?4、在消费文化背景中,你如何理解雅俗文学的关系?五、论述题(共14分)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文学何为?请以文学作品中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关系理论为切入点,谈谈你的看法。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D卷)参考答案一、1、文学活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消费与接受论2 、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诗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写实直接抒情暗示3 、无焦点式内在焦点式二、1、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方式,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文学理论的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文学理论自身答案:D2.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历史分析法B. 比较分析法C. 统计分析法D. 理论阐释法答案:C3. 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是()。
A. 应用学科B. 基础学科C. 交叉学科D. 实验学科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理论的功能?()A. 指导文学创作B. 促进文学批评C. 丰富文学知识D. 创造文学作品答案:D5. 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是()。
A. 次要的B. 辅助的C. 基础性的D. 无关紧要的答案:C6. 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哪个时期的理论家强调了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A. 古典时期B. 浪漫主义时期C. 现代主义时期D. 后现代主义时期答案:D7. 文学理论中的“文本”指的是()。
A. 作者的思想B. 读者的解读C. 作品的实体D. 作品的符号系统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理论的研究范畴?()A. 文学的本质B. 文学的创作过程C. 文学的接受过程D. 文学的市场价格答案:D9. 文学理论的研究视角包括()。
A. 作者中心论B. 读者中心论C. 文本中心论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是()。
A. 越来越封闭B. 越来越开放C. 越来越单一D. 越来越复杂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文学理论的研究内容可能包括()。
A. 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结构B. 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C.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D. 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答案:ABCD2. 文学理论的学科交叉包括()。
A. 哲学B. 心理学C. 社会学D. 语言学答案:ABCD3.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可能涉及()。
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案例研究D. 理论构建答案:ABCD4. 文学理论的流派有()。
A. 形式主义B. 结构主义C. 后结构主义D. 女性主义答案:ABCD5. 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体现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
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它的两种典范形态是含蓄和含混。
)
2、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3、陌生化: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
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如实地描写它,结果消解了“套版反映”,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
它的心理基础是,摆脱日常的“自动化”感觉,而用事物给人的第一次新奇反应为基础展开描写,来调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4、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感知和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
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4、艺术概括: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
二、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入下列表格中相应的括号内。
(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不属于审美关系范畴的是(C)
得分签名A、作家路遥有一次在黄土高原上看到一朵盛开的野菊花,
不知不觉中已泪流满面。
B、贾宝玉和林黛玉细品《西厢记》
C、使用MP3前细看说明书
D、“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
2、文学理论应该具备的品格是(D)
A、指导性和现实性
B、实践性和指导性
C、现实性和价值取向
D、实践性和价值取向
3、主张“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的是(C)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卢卡契
4、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C)
A、无功利的
B、有功利的
C、既是无功利的,也是有功利的
D、无目的的
5、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学艺术起源于(D)
A、巫术
B、游戏
C、模仿
D、劳动
6、文学理论应该具备的品格是(D)
A、指导性和现实性
B、实践性和指导性
C、现实性和价值取向
D、实践性和价值取向
7、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关系属于(C)
A、物质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审美价值关系
D、生产关系
8、魏文帝曹丕强调作家的创作个性,在《典论·论文》中首次提出(A)。
A、“文以气为主”
B、“气韵生动”
C、“文以载道”
D、“情志既动”
9、处于艺术构思阶段的心理机制是(B)
A、直觉和表象
B、理智和情感
C、灵感和动机
D、意识和反映
10、提出诗歌比历史记录包含更大的真理性的是(D)
A、康德
B、黑格尔
C、马克思
D、亚里斯多德
三、填空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分别为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
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五块基石分别为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
4、文学话语活动的构成要素一般概括为五个方面,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和语境。
5、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存在方式,而艺术概括则是
实现这一方式的基本途径。
6、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是诚挚的内在情感和外在的艺术呈示。
7、关于文学创造客体的情感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
情的自然流露。
”而中国西晋时期的陆机在《文赋》中则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
8、事实上,艺术构思中简化的实质目的其实还是突出。
9、认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的古希腊哲学家是柏拉图。
10、“有意味的形式”理论是英国文艺批评家贝尔提出的。
11、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分为富有主体性的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和创作动机。
12、“诗意的裁判”是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的时候使用的一个概念。
四、简答题(3小题,第1、2小题各8分,第3小题4分,共20分)。
1、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主要在于哪四个方面?
第一,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第二、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
第三、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
第四、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2、艺术发现包含哪四个心理特征?
第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第二、实属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
层的心理内容;
第三、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过程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个机缘,是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
第四、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知觉中出现一个心的创造物。
3、文学创造客体的涵义包含哪三个方面?
第一、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
第二、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
第三、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生活。
3、文学创造主体的涵义包含哪三个方面?
第一、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
第二、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第三、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
五、综合运用题(共30分)。
郑小琼:女,1980年生四川南充,毕业于南充卫校,2001年到东莞打工并写诗,有多篇诗歌散文发表于《诗刊》《山花》《诗选刊》《星星》《天涯》《散文选刊》等报刊,作品多次入选年度最佳等选本,曾参加第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诗刊第二十一届青春诗会。
2007年获得“人民文学奖”。
作为一个低学历的写作者、流水线工人、打工诗人等等,在某个意义上,郑小琼对诗歌和生活的态度,更像是一个群体的缩影。
她的诗歌充满了对世界不公平的挑战和蔑视,字里行间充斥着撼人的力量。
下面是郑小琼的一首诗《生活》,请你结合人文关怀,及其与历史理性的关系,对该诗进行赏析。
要求:先交代什么是人文关怀,及其与历史理性的关系,然后再进行赏析;
生活
郑小琼
你们不知道,我的姓名隐进了一张工卡里
我的双手成为流水线的一部分,身体签给了
合同,头发正由黑变白,剩下喧哗,奔波
加班,薪水……我透过寂静的白炽灯光
看见疲倦的影子投影在机台上,它慢慢地移动
转身,弓下来,沉默如一块铸铁
啊,哑语的铁,挂满了异乡人的失望与忧伤
这些在时间中生锈的铁,在现实中颤栗的铁
——我不知道该如何保护一种无声的生活
这丧失姓名与性别的生活,这合同包养的生活
在哪里,该怎样开始,八人宿舍铁架床上的月光
照亮的乡愁,机器轰鸣声里,悄悄眉来眼去的爱情
或工资单上停靠着的青春,尘世间的浮躁如何
安慰一颗孱弱的灵魂,如果月光来自于四川
那么青春被回忆点亮,却熄灭在一周七天的流水线间
剩下的,这些图纸,铁,金属制品,或者白色的
合格单,红色的次品,在白炽灯下,我还忍耐的孤独
与疼痛,在奔波中,它热烈而漫长……
答案包含一下内容:
1、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
(3分) 作家是在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描述中寄寓人文关怀的,因而其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生存状态及未来命运的深情关注,同历史理性血肉般地联系在一起,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分)
以弘扬人文精神为己任的作家总会以艺术的方式保持两方面认识之间的张力,在肯定社会发展的前提下,用审美的视角,对“恶”予以揭露和鞭挞,从而让人文与历史两种价值相交会。
这非但没有失去“历史理性”,相反有助于增进人们对社会演进中悲剧性一面的认识。
总之,文学是人文领域,理应多一
点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文关怀的倾注,少一点非艺术非审美单视点的理性主义的偏执。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