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民政局冰冻雨雪天气救灾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凝冻民政应急预案

凝冻民政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对民政工作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民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及时救助。

2. 最大限度地减少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民政工作的影响。

3. 确保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稳定运行。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指挥部成立凝冻民政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协调和指挥凝冻民政应急工作。

2. 指挥部组成人员(1)总指挥:- 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 县(市、区)民政局局长(2)副总指挥:- 县(市、区)民政局副局长- 相关部门负责人(3)成员单位:- 县(市、区)民政局各科室- 相关乡镇(街道)民政办- 县(市、区)其他相关部门3. 职责分工(1)总指挥:- 负责全面领导、协调和指挥凝冻民政应急工作。

- 定期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部署应急工作。

(2)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工作。

- 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落实应急措施。

(3)成员单位:- 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工作。

- 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应急工作进展情况。

四、应急响应1. 预警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警信息,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

2. 紧急响应当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民政工作正常开展时,指挥部启动紧急响应。

3. 应急措施(1)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 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住所、生活必需品等。

(2)救助受灾群众:- 对受灾群众进行生活救助,确保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 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3)保障民政服务机构安全:- 加强对民政服务机构的巡查,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

-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民政服务机构,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五、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 指挥部成员单位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应急队伍,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雨雪冰冻的灾害应急预案

雨雪冰冻的灾害应急预案

雨雪冰冻的灾害应急预案雨雪冰冻的灾害应急预案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的不断加剧,雨雪冰冻等灾害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我们必须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科学和有效的雨雪冰冻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一、灾后救援措施发生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后,第一时间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援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措施如下:1. 通知疏导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开展一系列通知和疏导工作,警示居民或旅游者要注意安全。

同时,有关部门要组织专门的人员对受灾区域的人员、车辆和财产进行科学有效的疏散和转运,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2. 救援机构和人员进驻在灾害发生后,要将救援机构和人员迅速调配到受灾区域。

救援队伍要具备良好的应急处置能力,实行科学化、高效化和区域化的救援行动,设立过渡营地和抢险队伍,开设防疫站,做好关键岗位保证等工作,为受灾区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服务。

3. 做好饮食和医疗救助工作在救援过程中,要关注受灾人员的饮食和医疗救助工作,配备充足的药品和食品,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同时,要加强疫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蔓延。

二、物资保障在救援过程中,物资供应也至关重要,要组织专门的人员负责采购和保障受灾区域的物资供应。

具体措施如下:1. 立即调拨救灾物资救援部门要立即调拨救灾物资,对需要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用品、医疗用品等物资进行有序、安全地调配和分发,同时确保粮食、水和药品等物资的安全防护。

2. 组织爱心救助在救援过程中,要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社会援助。

组织志愿者和社会爱心团队开展捐赠和募捐活动,为受灾人员提供必需品和精神支持。

三、响应预防除了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行动外,也要加强对雨雪冰冻等灾害的预防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测和预警天气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

以下是具体措施:1. 三防体系建设建设一套完备的三防体系,包括预防、救援和重建三大系统,确保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及时防范、应急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得以开展。

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一、灾害背景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生活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在应对这些灾害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救助应急预案尤为重要。

二、预案目的本预案的制定旨在提供针对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的救助应急方案,确保人员安全、减轻灾害损失,有效组织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应急预案内容1. 灾情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灾情监测系统,通过气象预报、环境监测等手段及时掌握灾情动态。

在灾情发生前,开展有效的预警工作,向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应对建议。

2. 应急机构和责任人确定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建立健全的指挥体系和联络机制。

指定专人负责协调应急工作,确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3. 救援力量的调动和组织提前做好救援力量的储备和调集,包括人员、物资和设备等。

根据灾情和需求,快速组织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救援行动,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统一调度。

4. 人员疏散和安置在灾害来临前,通过媒体和其他渠道发布疏散通告,引导人员有序疏散,并组织好临时避难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同时,加强对灾区人员的心理疏导和援助。

5. 物资储备和供应建立有效的物资储备体系,包括食品、药品、燃料等救援物资,以应对灾情发生后的需求。

同时,保障救援物资的供应链畅通,确保物资的有效分发和使用。

6. 通讯和信息保障加强通讯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提供可靠的通讯手段,确保抢险人员和受灾人员之间的联系。

建立灾情信息收集、整理、发布的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及时更新。

7. 工作流程和指挥调度制定统一的工作流程和指挥调度程序,明确各个救援环节的操作方法和协作流程。

确保指挥调度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减少救援工作中的失误和混乱。

8. 后续救助和重建工作在救助工作基本完成后,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灾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秩序。

同时,加强对受灾人员的后续救助,提供必要的康复和帮助。

四、预案执行与评估1. 预案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和应急培训,提高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的应对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雨雪冰冻灾害处置应急预案

雨雪冰冻灾害处置应急预案

雨雪冰冻灾害处置应急预案一、概述雨雪冰冻灾害是我国冬季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为有效应对雨雪冰冻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损失。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2.预防为主,防范结合。

加强雨雪冰冻灾害的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3.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4.社会参与,共同应对。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共同应对雨雪冰冻灾害。

三、组织体系1.应急指挥部: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雨雪冰冻灾害应对工作。

2.办公室:设在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工作,及时收集、汇总、报告雨雪冰冻灾害信息,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应对工作。

3.成员单位:包括气象、公安、交通、住建、民政、电力、通信、水利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雨雪冰冻灾害应对工作。

四、预警与信息发布1.气象部门负责雨雪冰冻灾害的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预警信息发布内容包括:灾害类型、预警级别、影响范围、防御措施等。

3.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短信等。

4.各部门、各单位、社会各界根据预警信息,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五、应急响应1.蓝色预警响应: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值班值守,做好应急准备。

2.黄色预警响应:各部门、各单位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3.橙色预警响应:各部门、各单位全力做好抗灾救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红色预警响应: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全力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六、救援与处置1.救援队伍: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等参与救援工作。

2.救援物资:提前储备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交通保障:及时清除道路积雪、冰冻,保障道路畅通。

雨雪冰冻应急预案范本(2篇)

雨雪冰冻应急预案范本(2篇)

雨雪冰冻应急预案范本一、灾害情况介绍本应急预案是针对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可能引发的紧急情况进行制定的。

由于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条件可能导致道路结冰、交通堵塞、供电中断等多种紧急情况发生,因此,制定本预案很有必要。

二、指挥体系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相关单位的负责人组成,负责协调各单位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

指挥部设在地方政府的领导办公室内,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指挥。

2. 应急小组指挥部设有应急小组,由各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紧急情况的现场处置工作。

应急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职责分工,迅速展开工作。

三、预警措施1. 天气预报平时需及时关注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特别是对于可能出现雨雪冰冻情况的时段,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2. 预警发布一旦气象部门发布了雨雪冰冻预警信息,应急指挥部需及时接收并向各相关单位发送预警信息。

四、交通运输1. 路面结冰处理雨雪冰冻天气下,道路结冰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

相关单位需要及时派遣人员进行路面除冰工作,确保道路通畅。

2. 交通疏导道路结冰可能导致交通堵塞,应急小组需及时派遣人员进行交通疏导,保障紧急情况下的通行。

3. 公共交通运营雨雪冰冻天气下,公共交通可能受到影响。

相关单位要加强车辆维护,及时调整运营计划,保障公众出行需求。

五、供电保障1. 设备检修预警发布时,相关单位需检查供电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如有故障,需立即进行维修。

2. 停电预防如果气象部门预测雨雪冰冻情况会严重影响供电系统的运行,相关单位需提前停电,以防止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的发生。

六、紧急救援1. 人员疏散如果出现雨雪冰冻导致的紧急情况,应急指挥部需及时发布疏散通知,并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2. 救援措施应急小组成员需迅速行动,展开救援工作。

根据紧急情况的不同,采取合适的救援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七、储备物资1. 防寒物资在雨雪冰冻应急预案中,应急指挥部需安排储备足够数量的防寒物资,如棉被、毛毯、药品等,以便及时救助受灾人员。

雨雪冰冻灾害救援处置应急预案

雨雪冰冻灾害救援处置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雨雪冰冻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二、组织指挥体系1. 应急指挥部成立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2. 成员组成应急指挥部由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3. 职责分工(1)指挥长:负责全面领导应急救援工作,指挥调度各部门、各单位执行救援任务。

(2)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工作,负责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应急救援工作。

(3)成员: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具体工作。

三、应急救援措施1. 预警响应(1)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雨雪冰冻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应急准备,包括物资储备、人员调配、设备维护等。

2. 应急处置(1)迅速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灾区,开展搜救、转移、救治等工作。

(2)对受困人员实施紧急救援,确保生命安全。

(3)对道路、桥梁、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进行抢修,保障灾区基本生活需求。

(4)加强社会救助,为受灾群众提供食品、衣物、住所等物资援助。

3. 信息报告(1)及时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灾情,确保信息畅通。

(2)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渠道,发布灾情信息和救援进展。

四、善后处置1. 灾后重建(1)组织灾后重建工作,修复受损房屋、基础设施等。

(2)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2. 调查评估(1)对灾害原因、损失情况进行调查评估。

(2)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1)储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2)建立物资调配机制,确保物资及时送达灾区。

2. 人员保障(1)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培训,提高救援能力。

关于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应急预案

关于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低温冰冻雨雪灾害是指由于气温骤降,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雨、雪、雾等降水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灾害事件。

此类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为有效应对低温冰冻雨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发生的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抗结合:加强监测预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做好抗灾救灾工作。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3. 以人为本,确保安全: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4. 科学决策,快速反应:根据灾害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

四、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负责低温冰冻雨雪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下设办公室、监测预警组、抢险救援组、物资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信息宣传组等。

2.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低温冰冻雨雪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监测预警1. 加强气象监测,密切关注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发展趋势。

2.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3. 做好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严密监控。

六、应急处置1. 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灾害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2. 疏散转移:对受灾群众进行疏散转移,确保生命安全。

3. 救援队伍: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尽快恢复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

4. 医疗救护: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确保医疗资源充足。

5. 物资保障:调配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6. 信息发布:及时发布灾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七、恢复重建1. 恢复生产生活:协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 基础设施修复:对受损基础设施进行修复,确保正常运行。

3. 长期跟踪:对受灾地区进行长期跟踪,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雨雪冰冻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雨雪冰冻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雨雪冰冻灾害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地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事故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三、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3. 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加强灾害事故风险防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4. 全民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应急救援合力。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指挥、协调、调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应急指挥部的各项决策;(2)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保障;(3)负责信息收集、分析和报送;(4)负责应急演练和培训;(5)负责应急指挥部的后勤保障工作。

3. 专业救援队伍负责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负责灾害事故现场的救援;(2)负责伤员的救治;(3)负责灾区的安全保障;(4)负责应急物资的运输和保障。

五、预警与响应1. 预警(1)气象部门发布低温雨雪冰冻预警信息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上报,并启动预警响应;(2)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响应(1)灾害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2)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救援工作;(3)应急救援队伍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

六、应急处置1. 人员疏散与安置(1)对受灾害事故影响的群众,及时进行疏散和安置;(2)确保疏散通道畅通,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2. 灾害事故调查与处理(1)对灾害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2)对事故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罚;(3)对事故损失进行评估,提出赔偿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民政局冰冻雨雪天气救灾应急预案
***民政局冰冻雨雪天气救灾应急预案
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做好当前抗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民明电〔2008〕8号)精神和区委、区政府的安排,为了应对冰冻、雨雪天气,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积极应对冰冻、雨雪等灾害事故,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及时查灾、报灾并及时实施有效救助,确保受灾人员不受冻、不挨饿、不缺水喝。

二、救灾应急领导机构
为了强化救灾工作责任制,民政局成立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副局长)、**(副局长)、**(副局长)、**(副书记)为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

救灾应急工作实行包干负责制,分8个小组,每组3名工作人员,分包各乡镇办的救灾应急工作。

三、加强灾害预警预防工作
民政局要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及时对灾害进行预警预报,高度关注雪情、灾情,提前做好应急救助人员、物资资金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把工作做在灾害发生前,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四、及时安排救物资
提前安排好一批棉衣棉被,准备方便面350箱,饼干50箱,纯净水50件,火腿肠10箱。

一旦出现灾害事故,所准备的物资要在第一时间内可以保证1000名灾困群众的基本饮食不出问题。

五、严格执行值班制度
要进一步加强值班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随时关注天气变化,确保通讯联络畅通,确保灾情传递及时。

一旦发生灾害,确保及时报告情况,及时查灾、报灾并及时实施救助。

每天上午9时及时向上级报告灾害情况。

六、加强领导,果断处置灾害事故
一旦发生灾害,要严格按照救灾应急工作的要求,启动应急方案,迅速行动,
1 / 2
果断处置。

要确保人员到位,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害现场开展救助工作,确保救助物资在24小时内送到灾困群众手中,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不出问题,不受冻,不挨饿,有水喝,做好协调工作,帮助灾民稳定情绪。

***民政局
二○一八年一月二十日
2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