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医学PPT课件

合后,再翻转帽状腱膜瓣将额窦破口彻底封闭,处理额窦的 器械不应继续在术中使用。
21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操作要点
在中线侧,通常偏离中线1cm锯颅;亦可接近中线,上矢状 窦前1/3段两侧的静脉陷窝和蛛网膜颗粒均较少,对额部中 线旁锯颅影响不大。但在老年人,因硬脑膜与颅骨内板粘着 紧密,阻碍线锯的通过,强行操作可能导致较大量的出血。
的界面结构已经消失。
19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操作要点
若要将额部骨膜辨向颅内翻转,以修补前颅底的骨质缺损, 常使冠状切口位置高一些,扩大修补瓣面积,并使腱膜下组 织尽可能多地保留于骨膜辨上,以尽可能将眶上和滑车上动 脉保留于骨膜上。
骨窗下缘尽量接近前颅窝底,骨瓣下缘骨孔的下缘应位于眶
上缘上方,通常要求高于眶上缘5mm左右,使骨窗下缘与眶 顶相平,一般不会损伤眶上孔结构。
20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操作要点
当额窦较大时,术中钻孔可能会将额窦钻破,因此,应先钻 其余骨孔,额部正中一孔最后钻,以防巳污染的钻头造成细 菌播散。取下骨片后,小心地把额窦粘膜向下推开和保护, 如粘膜己破,宜将残余在额窦内的粘膜全部刮除(防止将来
发生额窦粘液囊肿),最后以骨蜡封闭额窦。术毕硬脑膜缝
16
冠状切口
皮瓣游离
帽状腱膜下分离:要注意避免损伤眶上神经和血管 骨膜下分离:操作相对简单;可避免神经的损伤
骨瓣形成
带蒂骨瓣
游离骨瓣
17
18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适应证
单侧前颅底病变 鞍区病变 前循环动脉瘤
操作要点
仰卧位,上半身抬高10度,头稍后仰,使眶板向后倾斜,额
叶自动向后塌陷,增加鞍区的暴露。 自骨膜表面剥离皮瓣至眶上缘附近时,应终止分离,因明显
21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操作要点
在中线侧,通常偏离中线1cm锯颅;亦可接近中线,上矢状 窦前1/3段两侧的静脉陷窝和蛛网膜颗粒均较少,对额部中 线旁锯颅影响不大。但在老年人,因硬脑膜与颅骨内板粘着 紧密,阻碍线锯的通过,强行操作可能导致较大量的出血。
的界面结构已经消失。
19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操作要点
若要将额部骨膜辨向颅内翻转,以修补前颅底的骨质缺损, 常使冠状切口位置高一些,扩大修补瓣面积,并使腱膜下组 织尽可能多地保留于骨膜辨上,以尽可能将眶上和滑车上动 脉保留于骨膜上。
骨窗下缘尽量接近前颅窝底,骨瓣下缘骨孔的下缘应位于眶
上缘上方,通常要求高于眶上缘5mm左右,使骨窗下缘与眶 顶相平,一般不会损伤眶上孔结构。
20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操作要点
当额窦较大时,术中钻孔可能会将额窦钻破,因此,应先钻 其余骨孔,额部正中一孔最后钻,以防巳污染的钻头造成细 菌播散。取下骨片后,小心地把额窦粘膜向下推开和保护, 如粘膜己破,宜将残余在额窦内的粘膜全部刮除(防止将来
发生额窦粘液囊肿),最后以骨蜡封闭额窦。术毕硬脑膜缝
16
冠状切口
皮瓣游离
帽状腱膜下分离:要注意避免损伤眶上神经和血管 骨膜下分离:操作相对简单;可避免神经的损伤
骨瓣形成
带蒂骨瓣
游离骨瓣
17
18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适应证
单侧前颅底病变 鞍区病变 前循环动脉瘤
操作要点
仰卧位,上半身抬高10度,头稍后仰,使眶板向后倾斜,额
叶自动向后塌陷,增加鞍区的暴露。 自骨膜表面剥离皮瓣至眶上缘附近时,应终止分离,因明显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入路ppt课件

.
29
冠状入路切口
.
30
(二)额颞切口:
1、用于翼点入路或改良(扩大)翼点入路
2、适应证: 1)所有位于前循环的动脉瘤; 2)基底动脉分叉部较高的基底动脉瘤和小脑上 动脉瘤; 3)额叶和前颞叶动、静脉畸形; 4)额颞叶病变; 5)鞍区和鞍上病变。
.
31
3、体位:仰卧位,Mayfield头架固定,头 部向对侧旋转20°~30°.对于前部病变,旋 转角度可适当加大;对后部病变,旋转角度 可适当减少。头顶部向后倾10°~15°,使颧 突位于视野的最高点。
颞 顶部切口、远外侧入路、冠状切口等。
.
20
.
21
2、弧形: 如翼点入路切口、枕下 乙状窦后弧形切口等。
翼点入路切口标记
乙状窦后入路切口
.
22
3、直切口: 如枕下后正中入路切口、颞肌下减压术
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切口等。
颞肌下减压直 枕下后正中入路切口
切口
.
23
4、拐杖或倒拐杖切口: 见于小脑半球肿瘤或血肿手术等。
.
37
乙状窦后入路 切口
.
38
(四)枕下中线或旁中线入路
1、适应证: 1)小脑半球、蚓部、第四脑室、脑干、枕骨大
.
额结节 眉弓 眉间 鼻额点
7
4、冠矢点 又称额顶点, 为冠状缝矢状缝相交 点,位于鼻额点与枕 处粗隆连线的前、中 1/3交界处,距眉间约 13cm,是新生儿的前囱 所在处。
5、顶枕点 为人字缝与
矢状缝相交点,位于 .
8
额顶点(前囟)
顶骨
顶枕点(后囟) 枕骨
.
额骨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9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ppt课件

经胼胝体-室间孔入路切口和骨瓣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
适应证
第三脑室内肿瘤 突入三脑室前部的鞍区肿瘤 突入三脑室后部的松果体区肿瘤
操作要点
仰卧位,头顶部抬高15°~30° 额部发迹内马蹄形切口,内侧在中线,后方在冠状缝后1cm, 外侧至颞上线;骨瓣后界达冠状缝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
操作要点
骨窗内侧尽量显露出矢状窦 硬膜以矢状窦为基底弧形切开 以冠状缝为后界垂直分离纵裂便可达到胼胝体体部,或者以 冠状缝向双外耳道假想连线方向沿中线分离,胼胝体切开一 般在 2cm之内 严格按中线分离透明隔,在透明隔间腔的底部可见到穹隆, 在室间孔上方纵行钝性切开穹隆间,即进入三脑室 注意保护胼周动脉,两侧大脑内静脉
体位
仰卧位,头后仰20°,面部向对侧旋转30°~ 60°,最好用 头架固定;若无头架,同最高点 身体上半身抬高 面部向对侧转动角度越大,越利于前颅窝的暴露 头部后仰可使额颞叶离开颅底,有利于颅底的显露
切口
发迹内弧形切口,始于耳屏前方1cm的颧弓上缘,向上达颞上 线附近,再弧形转向前内方,止于矢状线外侧2-3cm的发迹前 缘,切口两端连线满足眶外侧缘的显露
经翼点-颞前入路
适用于向鞍后及鞍旁延伸的病变,对间隙3、脚间池和中脑周 围区的暴露要优于标准翼点入路; 切口向耳后颞区方向延伸; 骨孔中第3孔略后移、第4孔更靠近后外侧; 蝶骨大翼和颞区的骨质要尽量咬除,以暴露覆盖颞叶的硬膜; 电凝并切断颞叶引流至蝶顶窦的静脉,抬起颞极并向后牵拉颞 叶,显露间隙3、脚间池和中脑周围区。
扩大经额人路骨窗
(引自Feiz-Erfan I, Spetzler RF, Horn EM,et al.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for the transbasal approach and its modifications. Skull Base. 2008 Jan;18(1):29-47)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ppt课件

额部经纵裂入路示意图
冠状切口额部经纵裂入路切口及骨瓣
冠状切口双额开颅额下入路
适应证
双侧前颅底肿瘤、嗅沟脑膜瘤 鞍区肿瘤 前颅窝底骨折脑脊液漏修补术
操作要点
仰卧位,上半身抬高5~15度,头稍后仰,使眶板向后倾斜, 额叶自动向后塌陷,增加鞍区的暴露。 帽状腱膜下将皮辩翻向前方,保护好额部骨膜,留作修补前 颅底或(和)覆盖额窦用。
冠状切口双额开颅额下入路
操作要点
至距眶上切迹或眶上孔约1cm处停止帽状腱膜下剥离,沿两 侧颞上线切开骨膜,形成额部骨膜辩,从骨膜下翻起骨膜辩, 暴露眶上孔(切迹),用微型磨钻或骨凿打开眶上扎,将眶上 神经、血管连同骨膜推向前方 两侧暴露额骨颧突,在其后方及眉间各钻1孔,再在这3孔后 方4~6cm处各钻1孔,其中眉间后方钻孔应注意避免损伤上 矢状窦。
双额开颅额下入路体位
冠状切口双额开颅额下入路切口及骨瓣
早期的神经外科手术切口主要有两种:
瓣状(马蹄形)切口:多用于幕上手术 直切口:多用于幕下手术
切口
冠状切口 额部马蹄形切口
额颞切口 额颞顶切口
入路
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额部经纵裂入路 双额开颅额下入路 扩大经额入路
经额叶皮质-侧脑室(室间孔)入路 经胼胝体-室间孔入路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
正确地选择手术入路,合理地设计皮 肤切口是实施成功神经外科手术的先决条件。
手术入路的最优化原则
在手术入路的选择过程中,应该把各种入路的特点和 病变的大小、血供来源、周围结构受累情况、术前神经功能 缺损程度及术者的实践经验等因素结合起来,加以分析比较, 选择一种对病人来说最可行、最有效的手术入路,使之能很 好地显露病变区域,又能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入路ppt参考课件

2020/3/26
24
患者某女,18岁,左侧听神经 瘤 2020/3/26
术前切口标记线
25
5、“S”状切口及梭形切口: 见于颅骨肿瘤切除或头皮肿瘤切除等。
2020/3/26
26
6、问号形切口: 如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切口,
改良翼点入路切口等。
改良翼点入路切口
2020/3/26
27
常见经典入路切口
2020/3/26
18
•早期的神经外科手术切口主要有 两种:
马蹄形切口:多用于幕上手术
直切口:多用于幕下手术
2020/3/26
19
颅脑手术的切口形状
1、马蹄形或“n”或“U” 形切口:最为常用。 如颞下入路切口、枕部经小脑幕入路切口、
颞 顶部切口、远外侧入路、冠状切口等。
2020/3/26
20
2020/3/26
11
切口及入路设计原则
1、最佳途径: 将病变包括在内 离病变距离最近 利用自然解剖间隙 尽量减少对神经、血管和脑组织的损
伤
2020/3/26
12
2、病变精确定位
1)颅底病变或靠近颅底病变可利用CT、MRI显示的 解剖标志做到较精确定位;
2020/3/26
左侧蝶骨嵴脑膜瘤
13
2)、颅底以上部位的颅内病变可通过: a 利用解剖标志做到较精确定位; b 利用CT或MRI进行测量:
颅部由颅顶、颅底和颅 腔三部分组成。
颅顶又分为额顶枕区和 颞区,并包括其深面的 颅顶诸骨。
2020/3/26
4
(1)额顶枕区
层次:覆盖于此区的软组织,由浅 入深分为五层,依次为:
• 皮肤 • 浅筋膜 • 帽状腱膜及颅顶肌(枕额肌) •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 颅骨外膜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155页PPT

,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ppt课件

119
2019/9/4
120
2019/9/4
121
2019/9/4
122
2019/9/4
123
2019/9/4
124
2019/9/4
125
2019/9/4
126
2019/9/4
127
2019/9/4
128
2019/9/4
129
2019/9/4
130
2019/9/4
131
2019/9/4
37
2019/9/4
38
2019/9/4
39
2019/9/4
40
2019/9/4
41
2019/9/4
42
2019/9/4
43
2019/9/4
44
2019/9/4
45
2019/9/4
46
2019/9/4
47
2019/9/4
48
2019/9/4
49
2019/9/4
50
2019/9/4
145
2019/9/4
146
2019/9/4
147
2019/9/4
148
2019/9/4
149
2019/9/4
150
2019/9/4
151
2019/9/4
152
2019/9/4
153
2019/9/4
154
2019/9/4
155
2019/9/4
156
2019/9/4
157
2019/9/4
79
2019/9/4
80
2019/9/4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

眉弓入路
01
手术切口:眉弓上方,沿眉毛方向切开皮肤
02
手术目的:暴露前颅窝,进行脑肿瘤、脑血管病变等手术
03
手术步骤: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暴露颅骨
04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
2
中颅窝手术
颞部入路
颞部入路是神经外科中 颅窝手术的一种常见入 路。
颞部入路分为颞下入路 和颞中入路,其中颞下 入路更为常用。
演讲人
神经外科常 见手术切口 和入路
目录
01 前颅窝手术 02 中颅窝手术 03 后颅窝手术 04 其他手术入路
1
前颅窝手术
冠状切口
切口位置:位于额部正中 线,自眉间至发际线
A
切口特点:易于暴露前颅 窝结构,便于手术操作
C
B
切口长度:根据手术需要, 可长可短
D
手术适应症:前颅窝肿瘤、 脑膜瘤、动脉瘤等疾病
翼点入路
01
翼点入路是神 经外科中颅窝 手术的一种常
见入路。
03
翼点入路的优 点是操作简单、
创伤小、术后 恢复快。
02
翼点入路主要用 于治疗中颅窝病 变,如垂体瘤、
听神经瘤等。
04
翼点入路的缺 点是手术视野 有限,可能影 响手术效果。
3
后颅窝手术
枕下入路
01
枕下入路是后颅窝手术中最常用 的入路之一,主要用于治疗枕部 病变。
翼点入路
翼点入路是前颅窝手术中 最常用的入路之一,主要 用于治疗前颅窝病变,如 脑膜瘤、垂体瘤等。
翼点入路具有操作简单、 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 点,但手术视野有限,需 要熟练掌握手术技巧。
翼点入路位于额骨和蝶骨 交界处,手术时需切开皮 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 骨膜,暴露颅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冠状切口
特点
切口完全在发迹内,利于美观 切口两端连线可显露眉弓上缘(根据病变部位可变通) 可兼顾两侧病变 切口两侧可不对称 切口可相对于发迹后移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经翼点-颞前入路 经翼点-胼胝体联合入路 眶颧入路 颧弓翼点人路
外伤大骨瓣开颅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切口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入。路
颞下入路
颞顶枕切口
三角区入路 Poppen入路
乙状窦前入路
枕下后正中入路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幕下切口
枕下正中勾形(拐杖形)切口入路 Krause入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操作要点
当额窦较大时,术中钻孔可能会将额窦钻破,因此,应先钻 其余骨孔,额部正中一孔最后钻,以防巳污染的钻头造成细 菌播散。取下骨片后,小心地把额窦粘膜向下推开和保护, 如粘膜己破,宜将残余在额窦内的粘膜全部刮除(防止将来 发生额窦粘液囊肿),最后以骨蜡封闭额窦。术毕硬脑膜缝 合后,再翻转帽状腱膜瓣将额窦破口彻底封闭,处理额窦的 器械不应继续在术中使用。
同一切口可有不同的入路
冠状切口经纵裂,经额下
相同的入路可采取不同的手术切口
额下入路中的冠状切口,额颞切口 颞下入路中的颞部切口,扩大额颞切口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入路设计原则
以最小的损伤达到目标区域 以最短的路径到达目标区域 充分考虑到重要的结构对入路的影响 为扩大暴露留有余地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正确地选择手术入路,合理地设计皮肤 切口是实施成功神经外科手术的先决条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手术入路的最优化原则
在手术入路的选择过程中,应该把各种入路的特点和 病变的大小、血供来源、周围结构受累情况、术前神经功能 缺损程度及术者的实践经验等因素结合起来,加以分析比较, 选择一种对病人来说最可行、最有效的手术入路,使之能很 好地显露病变区域,又能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的神经外科注重手术切口的设计,而较少关心手术 过程中的入路问题。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应用,神经解 剖的发展以及神经影像技术的进步,现代神经外科对手术入 路的描述逐渐精细,手术切口更加灵活。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早期的神经外科手术切口主要有两种: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切口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入删路除。
冠状切口
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额部经纵裂入路 双额开颅额下入路 扩大经额入路
额部马蹄形切口 额颞切口
额颞顶切口
经额叶皮质-侧脑室(室间孔)入路 经胼胝体-室间孔入路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
(标准)翼点入路 改良或扩大翼点入路
枕下远外侧入路
枕下旁正中入路
前方切口
额、颞、顶、枕 切口
经蝶窦入路 经口入路 马蹄形切口 直切口 “S”形切口
幕上下联合切口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冠状切口
Souttar切口 体位
仰卧位,头后仰,上半身抬高
皮肤切口
双额切口起自一侧耳屏前方的发迹前缘(耳屏前1cm),至 另侧耳屏前方的对应点,双侧对称,中间弧形向前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的命名一般以入路过 程中的关键结构(皮肤,骨性结构或脑组织) 为参照。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切口和入路的关系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转,以修补前颅底的骨质缺损, 常使冠状切口位置高一些,扩大修补瓣面积,并使腱膜下组 织尽可能多地保留于骨膜辨上,以尽可能将眶上和滑车上动 脉保留于骨膜上。 骨窗下缘尽量接近前颅窝底,骨瓣下缘骨孔的下缘应位于眶 上缘上方,通常要求高于眶上缘5mm左右,使骨窗下缘与眶 顶相平,一般不会损伤眶上孔结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皮肤切口设计原则
避免切口损害容貌 有利于病变的显露 充分考虑皮瓣的神经血管支配 头皮瓣的长度不应超过基底宽度的1.5~2倍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瓣状(马蹄形)切口:多用于幕上手术 直切口:多用于幕下手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适应证
单侧前颅底病变 鞍区病变 前循环动脉瘤
操作要点
仰卧位,上半身抬高10度,头稍后仰,使眶板向后倾斜,额 叶自动向后塌陷,增加鞍区的暴露。 自骨膜表面剥离皮瓣至眶上缘附近时,应终止分离,因明显 的界面结构已经消失。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冠状切口
皮瓣游离
帽状腱膜下分离:要注意避免损伤眶上神经和血管 骨膜下分离:操作相对简单;可避免神经的损伤
骨瓣形成
带蒂骨瓣 游离骨瓣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