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成语积累(2020年10月整理).pdf
100个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25考公必看

100个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25考公必看1.层出不穷(近五年考频 15 次)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层出不穷”侧重强调不断出现,数量很多。
2.大相径庭(近五年考频 15 次)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也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大不相同。
“大相径庭”形容相差很大,不同之处很多。
3.不可或缺(近五年考频 14 次)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缺失。
“不可或缺”侧重强调不能缺少。
4.历久弥新(近五年考频 13 次)经历的时间长久而更加新鲜,更显价值。
“历久弥新”侧重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新、更有价值。
5.理所当然(近五年考频 12 次)释义: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理所当然”侧重应当如此。
6.相辅相成(近五年考频 12 次)两种事物互相配合,互相促成,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指两者形成互补,重在缺一不可。
7.不言而喻(近五年考频 12 次)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浅显。
“不言而喻”侧重道理浅显,不用说就明白。
8.持之以恒(近五年考频 11 次)长久地坚持下去。
“持之以恒”表示长久地坚持做某事。
“持之以恒”侧重强调长时间地坚持,不放弃。
9.方兴未艾(近五年考频 11 次)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方兴未艾”是指新生事物刚刚开始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10.根深蒂固(近五年考频 11 次)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根深蒂固”多指存在时间很久,基础牢固。
“根深蒂固”常搭配抽象的事物,比如观念。
“根深蒂固”是中性词,可以搭配陈旧的观念。
11.潜移默化(近五年考频 11 次)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潜移默化”强调影响是无形的,看不到的;“潜移默化”常搭配物或事,多用于性格、习惯、作风等方面;“潜移默化”是中性词。
12.一成不变(近五年考频 11 次)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一成不变”侧重强调不再发生改变,常用于否定句中。
“一成不变”为中性词,但含贬义。
行测成语pdf

行测成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行测成语:
1.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入钻研。
2.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3.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4.走马观花: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5.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贬义。
6.轻描淡写: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含贬义。
7.言无不尽: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8.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9.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褒义。
10.掷地有声: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11.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12.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
13.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只强调声音大。
14.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15.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16.触类旁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指学习。
17.天壤之别:指事物差别极大。
18.天差地别:比喻差别极大。
19.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20.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行政能力测试成语积累

行政能力测试成语积累1、水泄不通: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2、洞见肺腑:很清楚地看见人的内心,形容襟怀坦白,待人坦诚3、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4、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5、古为今用:把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用来推动当前社会向前发展6、今非昔比: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7、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8、鸿运当头:正是走好运的时候9、馥郁芬芳:形容盛开的花朵美丽芳香、香气浓厚10、飞扬跋扈:举止放荡高傲,形容骄横放纵,目中无人11、跋山涉水:翻越山岭,淌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12、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13、夸夸其谈:说话浮夸,不切实际14、兢兢业业:做事谨慎、勤恳15、目不识丁:形容不识字人或没有学问16、不堪一击:力量薄弱,经不起打击17、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听说过的事18、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19、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别人,效果极坏20、生搬硬套:比喻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21、崇洋媚外:指崇拜西方的一切,谄媚外国人22、吃里扒外:指接受这一方的好处,却为那一方卖力23、外强中干: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24、徒有其表:形容空有其外表,不实在25、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26、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27、十恶不赦: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28、臭名昭著:指坏名声人人都知道29、锦上添花:形容好上加好30、雪上加霜:形容坏上加坏31、耀武扬威:表示炫耀武力,显示威风32、弃甲曳兵:形容丢掉盔甲,拖着武器,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33、雨后春笋:形容事物大量出现34、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35、肺腑之言:形容非常真诚的语言36、风尘仆仆:形容非常艰苦的旅行37、千锤百炼:比喻对诗文进行多次修改润色、精益求精,也比喻很久久经艰苦的斗争和考验38、风吹雨打:比喻经受磨炼或严峻的考验,有时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或比喻恶势力对弱势群体的迫害39、耿耿于怀: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40、牵肠挂肚:十分惦念,放心不下41、敲山震虎(褒义词)、打草惊蛇(贬义词):示警使得对方有所准备42、旷古绝今:非常罕见43、无独有偶:某事并不稀奇44、工力悉敌、旗鼓相当(均为中性词):双方的功夫和力量完全相等45、望洋兴叹:形容某事很困难46、易如反掌:形容某事很简单47、花容月貌: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48、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49、言外之意: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50、花言巧语:指用来骗人的虚假而动听的话51、循规蹈矩:指遵守“规矩”52、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53、待人接物:指平时与人相处,与人来往接触54、伶牙俐齿:指口齿伶俐能说会道,指的是口才55、昏天暗地: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黑暗56、纸醉金迷原意是被光芒四射的金纸所迷住,后用来形容奢侈豪华、腐朽享乐的生活57、异口同声指大家说的完全一致58、众说纷纭指大家持有不同的意见59、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愉快、舒服。
行测重点成语

行测重点成语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成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掌握重点成语,不仅能够提升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还能在选词填空、逻辑填空等题型中准确作答。
下面为大家梳理一些行测中常见的重点成语。
“一蹴而就”,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比如:“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积累。
”在行测题目中,当语境强调某个目标的达成并非简单迅速,需要经过一系列过程时,就不能用“一蹴而就”来形容。
“按部就班”,原指写文章按照内容需要来安排章节、选词、定句。
现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例如:“他做事总是按部就班,从不马虎。
”这个成语在行测中常被用来描述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有序进行,但有时也会被误用为缺乏创新、墨守成规的意思。
“独树一帜”,指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比如:“他的绘画风格独树一帜,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当需要强调与众不同、具有独特性时,“独树一帜”就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脍炙人口”,意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大家都称赞。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佳作。
”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一般用于文学作品、艺术表演等能够广泛传播并受到好评的对象。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例如:“由于资金短缺,公司的研发工作已经捉襟见肘。
”在行测中,当描述资源、能力等不足,无法满足需求时,常能用到这个成语。
“未雨绸缪”,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
“我们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
”它体现了一种前瞻性和预防性的思维。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学习和实践相辅相成,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技能。
”在表达两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关系时,使用“相辅相成”能准确传达含义。
“因噎废食”,因为吃东西噎住,索性就什么也不吃了。
202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成语知识汇总(共300组)

202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成语知识汇总(共300组)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止.〃无O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
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3蓬草生辉:谦敬之辞。
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隼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用于毫不犹豫地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只用否认形式。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2020年公务员省考联考考行测重点成语整理(一)

公务员省考行测重点成语整理(一)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穿凿附会: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
生拉硬扯,强作解释。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教学相长:长:促进。
通过教与学,两方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16、五谷丰登:登:成熟。
粮食丰收。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少不更事:更:经历。
指人年轻、阅历浅、经验不多。
20. 不落窠臼(kē jiù):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心花怒放:怒:盛开。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
形容极其高兴。
22、穷兵黩武:黩:任意,随意。
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
形容好战。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行测知识点总结:言语理解选词填空必备186个成语汇总【精品】.pdf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必备词语汇总1.炙手可热【解析】炙:烤。
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
比喻权贵气焰之盛。
多用于贬义。
【注】不可理解为“某样事物很吃香或是很抢手”。
2.空穴来风【解析】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含贬义。
【注】不可理解为“毫无根据”或“无中生有”。
3.目不窥园【解析】窥:观赏。
园:花园。
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
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的学习精神。
【注】不可理解为“不要窥探或刺探他人的隐私”。
4.守株待兔【解析】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原来的经验。
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而不知变通。
含贬义。
【注】不可表达为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或误解为“正面肯定或一般的等待”。
5.运斤成风【解析】运,挥动;斤,横刃的斧头(可简单理解为像锄头的锐器)。
挥动斧头,风声呼呼。
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又说技巧熟练,大胆、快捷而有力。
有时也用于形容自信。
【注】不可理解为“有力气”。
6.上行下效【解析】行:做;效:仿效。
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
【注】不可理解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7.一饭千金【解析】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注】不可理解为“饭食昂贵”或“挥霍无度”。
8.求田问舍【解析】本意是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房价。
比喻没有远大志向。
贬义词。
【注】不可理解为“归隐田野”或“安居生活”。
9.猫鼠同眠【解析】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
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注】不可理解为“化敌为友”或“胸怀宽广”。
10.百里挑一【解析】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
形容人才出众。
【注】不可理解为“人才极其缺乏”。
11.安土重迁【解析】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乡。
【注】不可理解为迁徙。
12.空谷足音【解析】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
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公考行测·成语600条

公考行测·成语600条我是搬运工,搬自微博一、常考成语1.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入钻研。
2.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3.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4.走马观花: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以上四词都含贬义。
浅尝辄止侧重结果,即没有深入;蜻蜓点水和走马观花侧重过程,即不深入;浮光掠影一般用作定语、状语。
5.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贬义。
6.轻描淡写: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含贬义。
7.言无不尽: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8.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9.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褒义。
10.掷地有声: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11.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12.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
13.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只强调声音大。
14.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15.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16.触类旁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指学习。
17.天壤之别:指事物差别极大。
18.天差地别:比喻差别极大。
19.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20.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21.截然相反:完全相反。
22.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23.不尽相同:不完全一样。
24.相去甚远:互相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和距离。
“天壤之别”和“天差地别”都说明差别很大,不必过多区分;“截然不同”强调完全不一样,而“截然相反”则更有“相反”的意思;“大相径庭”比喻差别大,经常用来形容说法不一致,与其他词的区别是,“大相径庭”有彼此矛盾的意思,即不但不一样,而且是有矛盾的。
25.以邻为壑: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26.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27.取长补短:吸取长处,弥补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行测成语积累
一.言语理解之易混用成语
置之度外:为正义的事把生死厉害等不放在心上。
不能用于贬义场合。
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诲。
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场合。
苦心孤诣: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很高的造诣。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
只能形容人的态度,不能形容事情的性质,只表示痛恨,不表示痛心。
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的辛苦,不可来形容生活的艰辛。
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
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沁人心脾:形容诗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平易近人: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易接近。
也指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二.言语理解之重复使用成语
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
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
遍体鳞伤:形容被打的浑身是伤。
不用“浑身被打的遍体鳞伤”。
生灵涂炭:指老百姓处于极端的困苦的境地。
不用“是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自惭形秽: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不用“感到自惭形秽”。
恍然大悟:一下子忽然明白过来。
不用“我心里突然恍然大悟过来”。
眼花缭乱: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不用“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耿耿于怀:心理老是想着不能忘怀。
不用“心理老是耿耿于怀”。
三.言语理解之对象误用成语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女孩子。
破镜重圆、相敬如宾、琴瑟之好形容夫妻。
不带宾语:津津乐道,司空见惯,求全责备,漠不关心。
只能用于疑问句,否定句之中: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一概而论,等量齐观,善罢甘休,等闲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