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 造纸术的传播及影响。
• (1)传播:造纸术向东传播到朝鲜、日本,向西传播到阿 拉伯国家、欧洲等地。
• (2)影响: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 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基础过关
• 1.(大连中考)我国古代科技领域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
• (2)地位: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 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______”。 • 2.华佗:不仅擅长医用圣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 外科手术;发明了“________”,创编出了“________”。
麻沸散
五禽戏
• 知识点三 历史巨著《史记》
• • •
123...体范作司围例者马:::迁从_第_纪传_一_传说_部体_中____的。__黄__帝__到通史___。_____时约3 000年的史事。
的佛牙舍利、法海寺的佛教壁画、雍和宫的檀木大佛等,都 是佛教艺术文化乃至中华艺术文化的珍宝。这说明
()
D
• A.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
• B.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 C.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 D.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
•的是15.某校游学活动参观了( 以下)景点,该校学生游学A的目
• 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④秦始皇、汉武帝、华佗都被记载在内
• A.①②
B.②③
• C.①③
D.①④
• 6.司马迁秉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的目的,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愤”全部倾注到这部书的创作
中去。开创了史书的全新的体例。他的首创精神主要体现在
()
B

【精品推荐】2020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精品推荐】2020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同学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陶器 甲骨
青铜器 竹木简
丝帛
石 壁
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 些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
随着文化的发展,读书、写字对 书写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的 祖先有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包括纸 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史记 》、道教和佛教。 2.体验、感悟古代科技发明的过程。 3.认识两汉时期我国科技水平的领先地 位及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成为后世纪传 一部优秀的 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著作。 。
司马迁有什 么人格魅力?
动脑筋
严谨、勤奋的作风 追求理想不懈努力 勇于追求真理 注重实践
四.道教与佛教 道 教 圣 地
青 城 山
——
1、道教的兴起(土生土长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
(1)时间:东汉末年
(2)创始人:张陵 (3)教主:老子——“太上老君 ”(4)主张: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 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5)影响: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 远影响。
(2) 教学方程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意义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含有未知数”也是方程区别于其他等式的关键特征。在第1页的两道例题里,学生陆续写出了等式,也写出了不等式;写出了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也写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些都为教学方程的意义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教材首先告诉学生: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让他们理解x+50=150、2x=200的共同特点是“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这时,如果让学生对两道例题里写出的50+50=100、x+50>100和x+50<200不能称为方程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那么学生对方程是等式的理解会更深刻。教材接着安排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并通过“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找出等式,再找出方

2017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

2017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点一造纸术的发明1.导学号79594139东汉以前,我国主要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

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

竹简(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A)A.笨重,不便搬运阅读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2.下图是我国古代以竹为原料的造纸工艺流程示意图。

请判断,这种技术应该不早于(D)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3.“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C)A.张角B.华佗C.蔡伦D.张仲景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发掘了一座建于西汉文景时期的汉墓,在棺内发现一幅纸质地图……这幅纸质地图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纸张实物。

(见图1)(1)从材料及图1可以看出,造纸术在我国最早可能出现于什么时期?(2)图2人物的伟大贡献在图3中体现出来,请问“蔡侯纸”最早在我国什么时期出现?这种纸有什么优点?,成本低,产量高,质量好等。

(3)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知识点二张仲景和华佗5.导学号79594140下列人物中,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的是(B)A.主父偃B.张仲景C.华佗D.董仲舒6.下图是河南省安阳市区的著名景点——“医圣祠”。

导游向你介绍时,肯定会介绍到下列哪一部作品(C)A.《道德经》B.《史记》C.《伤寒杂病论》D.《论语》7.导学号79594141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又编制了“五禽戏”医学体操的著名医学家是(B)A.张仲景B.华佗C.董仲舒D.刘秀知识点三历史巨著《史记》8.他子承父志,继任太史令,后事出意外,含冤入狱,被处以宫刑。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32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32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学情分析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历史学科是一门新课,因此对它的学习充满着好奇和不解,为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多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实现“以趣带学”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史记》、道教和佛教等基本史实,思考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以及对当时和当代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表格、故事、史料、和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和综合分析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张仲景、司马迁等人为了理想,面对挫折,坚忍不拔、努力拼搏的精神。

(2)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多元化和领先性给我们的启发:国家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司马迁和《史记》。

难点:道教和佛教。

四、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列表法、小组反馈法五、课前准备:竹简、纸、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过程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前置作业表格展示领域时代人物成就地位造纸----成本高,没广泛使用医学东汉史学《》记载了从到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宗教东汉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造纸术蔡伦造纸术通过传入中国张陵张角创立创立造纸鼻祖外科圣手通过先学后教,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及从课文提取信息的能力。

讲授新排序书写材料以图片、实物的形式让学生排序出古代的书写材料。

温故而知新;突出纸的优点。

口头讲解学生口头讲解汉代造纸流程形象再现两汉时期的造纸术。

课故事会学生活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激发学生历史兴趣,培养学生讲述历史能力。

史料实证阅读史料:鲁迅称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班固称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通过史料的阅读,理解《史记》的地位,感染作者坚忍不拔的精神。

成语分类A组:大慈大悲、极乐世界、借花献佛、五体投地、因果报应、天花乱坠、在劫难逃B组:灵丹妙药、胡说八道、脱胎换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通过成语分类,品味道佛二教的宗教文化探究出示问题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的升华小结出示表格回顾知识对知识的再现反馈练习学生活动:做《阳光评价》有关练习。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30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30

1.西汉时期的科技成就(造纸术和医学)。

2.我国西汉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学习科学家们怎样的精神?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图中是我国当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纸,它出现于( B )
A.秦朝
B.西汉前期
C.西汉后期
D.东汉
2.“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文中记载的是下列哪一人物改进的( C )
A.杜诗 B.华佗
C.蔡伦 D.张仲景
3.秦汉时期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科技成就是( A ) A.造纸术 B.地动仪
C.《九章算术》 D.《伤寒杂病论》
4.现代临床医学中,若要给患者做手术,一般在手术前会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

世界上最早在外科手术中使用全身麻醉的人是( D )
A.黄帝 B.炎帝
C.张仲景 D.华佗
5.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人用禽流感疫苗”。

你知道我国东汉末年为防治传染病而写成《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 C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蔡伦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张仲景
(1)材料一反映了哪位医学家的什么成就?除此之外,该医学家还有哪些医学成就?
华佗编成的“五禽戏”;创始了麻醉药剂“麻沸散”。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新人教版

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 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 纪录片。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 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郦道元
1、佛教起源于 A古印度 B朝鲜 C日本 2、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
( A ) D古罗马 ( B )
A北京法源寺


• 蔡 伦 (?~121) • 东汉造纸术发明家。字敬仲。 桂阳(今湖南郴州市)人。 明帝永平十八年(75)入宫 为宦。东汉章和元年(87), 任尚方令。元兴元年(105) 发明造纸术。他总结前人经 验,始有树皮、麻头、破布、 旧渔网等原料经过挫、捣、 抄、烘等工艺造纸,称“蔡 侯纸”,对改革和推广造纸 术有很大贡献,后世传为造 纸术的发明者。
鲁 迅 先 生 说 《 史 记 》 是 :
史 家 之 绝 唱
无 韵 之 《 离 骚 》
你怎样看待这句话呢?
四、佛教和道教
①传入时间: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东汉明帝时,有的地方兴建佛寺。
佛 教
②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 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 到幸福。
③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A《汉书》B《三国志》
C《后汉书》D《史记》
C嵩山少林寺
B宗教是 A、基督教 C、道教 B、东正教 D、伊斯兰教
( C)
4、《史记》记述的内容起止的时间是 (C ) A从春秋到东汉 B从战国到东汉 D从传说中的黄帝到 C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汉光武帝
5、佛教刚传入中国时,信奉的人多是 ( B) A贫苦民众 B帝王贵族 C商人 D手工业者 6、成为后世编写史书典范的是 ( D)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2页
二、张仲景和华佗 自读书本,找出张仲景和华)生活年代:东汉末年。 (2)成就:写成《 伤寒杂病论 》,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症 候,提出在诊疗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 防疾病。 (3)地位: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开创者,为中医药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 “ 医圣 ”。 2.华佗 (1)生活年代:东汉末年。 (2)成就: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创造“ 麻沸散 ”;创编 “五禽戏”。
第15课 两汉科技和文化
1.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皇帝,他为了实现大一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 采取了哪些办法? 2.西汉时期大胆地评论了汉武帝功过史书是什么?其作者是谁?
第1页
一、造纸术创造 结合右图,说出纸创造时间、改进和作用。
1.纸创造: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知道了造纸基本方法。 2.纸改进:东汉宦官 蔡伦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 为原料造纸。 3.纸作用:成为人们广泛使用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流传,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 献之一。
内容 • 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 0史事
• 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繁荣与国力强盛 修成 为他提供了有利社会条件,司马迁史学 原因 家传和个人不懈努力是《史记》得以
修成直接原因
• 既为研究西汉之前历史提供了丰富资 料,也成为后世历史研究典范;同时,司 第9页
第3页
三、历史巨著《史记》 自读书本,找出《史记》作者、内容、史学地位和文学价值。
1.作者:西汉伟大史学家 司马迁 。 2.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 000年史事。 3.史学地位:中国古代第一部 纪传体 通史。 4.文学价值: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有高尚地位。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 历史 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 历史 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稳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才能:造纸术的创造和改良;“蔡侯纸〞;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麻沸散〞和五禽戏;司马迁和?史记?;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结合造纸术创造相关的图片、图表等历史资料,探寻造纸术创造、改良的轨迹,在比拟中畅谈造纸术创造对世界文明的奉献,学会比拟分析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理解张仲景、华佗的主要医学成就及事迹,进步表达才能,学会搜集和整理历史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文化与科技的魅力,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造纸术的创造、改良;司马迁和?史记?;张仲景和华佗及其成就。

难点:科技与文化的繁荣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根底上的。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讲述法、问题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两汉是中国重要的大一统时期,两汉历史对中国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更是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这节课就让我们翻开光阴隧道去感受一下两汉科技与文化的魅力吧!〔二〕、讲授新课同学们,假如让你以这课内容为材料,举办一次“两汉文化与科技的开展〞的展览,你会将两汉的科技与文化分为哪几个展区进展介绍,会展出哪些能代表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繁荣的成就?1.科技展区。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营造一种探究、合作的教学气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1〕科技展区你认为最能代表汉代成就的是什么?生:造纸术。

〔2〕你能说出纸有哪些用处吗?你认为纸最大的用处是什么?生1:书写、做卫生纸。

生2:印刷、做面巾纸。

生3:做手提袋、海报、绘画。

生4:合历、名片、书籍、样本、儿童写字垫板及标签。

生5:纸最大的用处是书写,传播文化和知识。

老师小结:纸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纸在我们工作和学习中是离不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选择题
1.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又薄又软的纸,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

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这充分表明( ) ①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②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标
③造纸的目的是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④考古发现的纸是宦官蔡伦所造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右图中的“蔡伦纪念园”位于湖南省耒阳市蔡子池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

该纪念园的主题是( )
A.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
B.纪念蔡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C.纪念造纸术的发明过程
D.纪念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蔡侯”
3.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

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张仲景B.华佗C.扁鹊D.李时珍
4.华佗是亳州中药材产业、中药材文化的一个最著名的文化符号。

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
②制成“麻沸散”
③提出“治未病”理论
④编制“五禽戏”
5.我们经常做广播体操来锻炼身体。

一些体操是模仿动物而创造的。

下图是一套医疗保健体操,你知道它的发明者是谁吗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李时珍
6.能够通过下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②文景之治③蔡伦改进造纸术④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7.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
以求得道成仙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8.下列关于佛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起源于印度,张骞通西域后传入中国
B.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C.产生于东汉末年,尊奉黄帝和老子
D.主张世人只有不断地抗争,今生才能享受幸福
9.佛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植。

其根本原因是()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C.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D.有利于统治人民
二、材料题
10.以下图片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关于我国某项伟大发明研讨会的会场背景图,读图后回
答问题。

(1)根据以上图片信息,你认为这次研讨会主题中的伟大发明是什么?结合图片,说说此项发
明在当时有何优点。

(从不同方面说出两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