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写母亲的散文三篇
母爱的散文三篇

母爱的散文三篇母爱像一把伞,罩在风雨之中;母爱像一阵春风,轻轻抚摸着我的脸;母爱像一叶小船,载着我们驶向人生的彼岸;下面是有母爱的散文,欢迎参阅。
我读了胡适在教科书上写的文章《我的母亲》,想起了我的母亲。
我不知道我的嘴角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想起了母亲对我的爱。
我的心被温暖的感觉包围着。
我的妈妈就像我心中的太阳,在任何地方温暖着我,妈妈拥有一双大眼睛,双眼皮,而我遗传了爸爸的基因眼睛不大、单眼皮。
因这外貌我郁闷了好久。
前不久,忘了什么原因她说:“你长得像你爸,你弟弟眼睛大大地,双眼皮像我。
”我沉默了,这是事实我便不再争论什么,闷头做我的事。
随后几天,我们去了外婆家,出门遇到一个邻居,我不太认识。
她说了一句话让我高兴得不得了“你是老二吧!都这么大了,呵呵!长得真像你妈啊。
”哎呀!这句话让我甜的,后来我跟妈妈说起这件事,妈妈敷衍我说道:“是、是、是你长得真像我。
”后来我知道那是妈妈对我宠溺的爱。
在胡适的《我的母亲》中,她写道,“她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或打我。
”我妈妈不一样了。
每次她犯错,她总是回家来管教我,教育我,和我讲道理。
我记得有一次,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我在新年期间去亲戚家做客,离开时不得不带走他们孩子的玩具。
我没有放弃母亲的劝诱,所以他们给了我玩具。
晚上,我准备上床睡觉。
我母亲走进我的房间,满脸愁容地说:“你今天做错了什么?”我知道我不敢说话,低下头,不敢看着母亲,“如果你的弟弟妹妹来你家玩你的玩具,当他们离开时把它们带走,你高兴吗?”“当然不是!他为什么要拿走我的玩具?”我毫不担心地回答。
“如果你拿走别人的玩具,他会高兴吗?”我沉默了。
“时间不早了,去睡觉吧。
”母亲什么也没说,为我塞进被子就出去了。
从那时起,我不再使用别人的玩具。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还没有忘记。
现在想想,我明白这是我母亲对我的爱,独特的爱。
虽然妈妈有时回凶我,但是我知道那是再教育我,是为我好。
因为有了妈妈,所以有了独一无二的我。
冰心经典散文(精选15篇)

冰心经典散文(精选15篇)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冰心经典散文,欢迎参考!冰心经典散文篇1纸船——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经典散文篇2母亲节写给母亲的诗:母亲,好久以来,就想为你写一首诗,但写了好多次,还是没有写好。
母亲,为你写的这首诗,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头,不知道该怎样结尾,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就像儿时面对你严厉的巴掌,我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还是该选择逃避。
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哪怕写得不好,哪怕远在老家的你,永远也读不到……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赐,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母亲啊!这零碎的,你能看一看么?这些字,在没有我以前,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了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冰心经典散文篇3解脱:月明如水,树下徘徊。
沉思——沉思。
沉思里拾起枯枝,慨然的鞭自己,地上月中的影子。
世人都当它是一个梦,且是一个不分明的梦。
不分明里要它太分明,我的朋友,一生的忧患从今起了!却仍须渡过这无边的黑海。
我的朋友!世界既不舍弃你,何如你舍弃了世界?云一般的自由,水一般的清静。
人生纵是一个梦呵,也做了一个分明的梦。
沉思里抛了枯枝,悠然的看自己地上月中的影子。
母亲爱散文三篇

母亲爱散文三篇既然母爱不可思议,拥有者更是一个幸运儿了。
像那个儿子一样,因为有了母爱,而幸福。
不管再贫寒,你我也总是一个幸福的人。
这篇见证母爱的文章,也让我想坠落一次,坠落在柔碎的泪眼中,坠落在母爱的天堂里;下面是有母亲爱,欢迎参阅。
母亲爱散文:伟大的母爱从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妈妈就在我的身边呵护我,照顾我,而我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天下有哪一个母亲不是这样爱自己的子女呢,“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入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首儿歌一直在我耳边萦绕。
我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母爱,因为我从来没有真正的尝试过,我也不懂得什么是情,母爱是一种情吗?是的,这是一种亲情。
十个月的孕育,这要消耗母亲多少精力,母亲却默默的承受着,十多年的养育,又要消耗母亲多少心血,母亲却无怨无悔。
她们这样默默的奉献着,为了谁?都是为了我们,为了我们长大能成为祖国的栋梁,我们长大后能够幸福,就是母亲最大的幸福。
有些人甚至连自己母亲的生日都不知道,只顾着在自己生日的时候,让母亲买这个买那个,母亲的钱是哪来的,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用汗水换来的,而在母亲生日的时候,却像平常一样平淡的过去了,没有一个人记得,没有一个人提起,没有人说一声:“生日快乐。
”更没有人说一声:“妈妈,生日快乐。
”我们应该孝顺我们的母亲,孝顺母亲不需要惊天动地,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擦一次脸,梳一次头……这种平凡的小事也是孝顺。
人生在世什么最宝贵?母爱。
每一个伟人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感谢上苍,我们不是伟人,却同样拥有伟大的母爱。
远方归来,母亲总是迎到门口漾开一脸感激,她把子女的归来看成上苍难得的恩赐。
母亲一生的谦虚超越一切恩怨,她们塑造着人世间绝对的良心。
人们总爱宣扬母爱的伟大。
比喻时,也总愿意比喻成气壮山河的事物,很少有人把母爱比喻成水,觉得这太过平淡。
殊不知,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关于亲情的名家散文5篇

关于亲情的名家散文5篇如下:1.朱自清《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贾平凹《写给母亲》我走的时候,您还不会梳头发;您走的时候,已经会去菜园浇水了。
这是母亲生前没来得及给我说的。
3.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4.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我高中时的一年寒假,我曾对我的国文老师说过:“先生,下学期我可要疏远你了。
”他望着我,脸上现出疑惑之色。
我说:“因我打算暑假中请你帮我补习国文。
”他笑了。
他脸上的皱纹都可以表示他已经疏远人生了。
他从眼镜之上方射出两目光,好像在透视我的肺腑。
他的眼睛好像在说话:“你是个可爱的孩子,自己进修不也很好吗?”这学期结束了,他给了我一个批尾:“颇通顺。
”其实是不通的。
不过当时我是很感谢他的。
其实,补习是无须乎的。
不过他很寂寞,常常人家都走净了,他还在有风有太阳的大操场上站立着。
5.梁实秋《我的母亲》我十三岁入协和医院中学。
大约是十二三岁至十七八岁这一段时期,我生活最为贫苦。
我是在东西典当俱绝的时候,二哥写信告诉我说:父亲已经病到垂危了。
信中附着汇款单。
我现在记不起二哥当时告诉我的话了。
但是我还记得那时家庭的艰窘。
这情况正与我后来入大学时相似。
因为无力升学,兄弟俩由美国载运回国抵沪时,我曾在大伯父家里寄居多日。
那时大伯父已经作古。
大伯父的长子早殇,次子南下不知去向(后来才知道他在江西另娶一妇),家中只有大伯父与三子(我的叔父)及寡妇守着祖传的丝织工厂。
朝花夕拾的十篇散文的梗概

朝花夕拾的十篇散文的梗概朝花夕拾十篇散文的梗概:一、荷塘月色主人公在荷塘边观赏荷花,欣赏月色。
通过描绘荷塘和月色的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二、故乡的云回忆故乡的云景,讲述了童年时代在故乡的美好回忆。
通过云的形态和变化,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三、我的母亲描写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描述了母亲为自己付出的一切。
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
四、童年的朋友回忆童年时代的伙伴,讲述了与朋友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通过描绘童年友谊的纯真和快乐,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回忆。
五、荷花描绘了荷花的美丽和生命力,通过荷花的成长和生命经历,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坚韧不拔的赞美。
六、小狗故事讲述了作者与小狗的相遇和相处,通过小狗的忠诚和陪伴,表达了对动物的关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七、小桥流水描绘了小桥流水的美景,通过描绘小桥和流水的景色和声音,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的向往。
八、父亲的房子描述了作者对父亲房子的回忆,通过描绘房子的外貌和内部布置,表达了对家庭温暖和对父爱的感激。
九、一件小事讲述了作者在街上遇到的一件小事,通过小事的发生和结果,表达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性的观察。
十、一枝杨柳描绘了一枝杨柳的形态和风姿,通过杨柳的柔韧和顽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
文章:《朝花夕拾的十篇散文》第一篇散文《荷塘月色》以荷塘和月色为主题,描绘了荷花盛开时的美景,以及夜晚月光下的迷人景色。
通过这幅画面,作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第二篇散文《故乡的云》回忆起童年时在故乡看到的云景,描绘了云的形态和变化。
作者通过云的美丽和变幻,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第三篇散文《我的母亲》讲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描述了母亲为自己付出的一切。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
第四篇散文《童年的朋友》回忆起童年时与朋友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故事中描绘了童年友谊的纯真和快乐,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回忆。
描写母亲的优秀散文三篇

【导语】世界上只有⼀位的⼥性,她便是慈爱的母亲;世界上只有⼀种最美丽的声⾳,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亲爱的妈妈母亲节给您最真的祝福!下⾯⽆忧考就给⼤家分享下描写母亲的优秀散⽂三篇,欢迎阅读! 【篇⼀】 养⼉育⼥,是⼀个母亲终其⼀⽣平凡⽽伟⼤的事业。
⼥⼈本弱,但当了母亲后,再柔弱的⼈也会变得坚强起来 1992年,弟弟出⽣。
这原本是我家的⼀个⼤喜讯,然⽽⽗亲却因计划外⽣育受到处罚,⼀个⽉仅领九⼗多块钱⽣活费,⼀家⼈连吃饭都成问题,他只好背井离乡,外出打⼯。
雪上加霜的是,母亲怀孕时年纪偏⼤,加上孕期东躲西藏,营养不⾜,弟弟⼀出⽣便成了“药罐⼦”。
为省钱,母亲照例带他上中医院看病。
假期的清晨,母亲会叫我帮忙,⼤布包⾥装有屎尿⽚、奶壶、⽔瓶、换洗⾐服和⼲粮,我挎着布包紧跟在后,母亲则抱了弟弟扯脚把⼦往中医院赶。
连⽇的上吐下泻,弟弟⾝⼦疲软,脑袋有⽓⽆⼒地耷拉在母亲肩头,连睁眼的⼒⽓都没有。
时值酷暑,太阳⼀⼤早就⽕辣辣地发威,母亲怕晒着弟弟,她⼀⼿撑伞,⼀⼿紧紧搂着他,累了,换只⼿,热了,抹把汗,⾛⼀段,歇⼀肩,⼩路上飞扬的尘⼟⾥,我看到的是母亲和阳光⼀样焦灼的背影。
⼀路飞⾛,母亲的后背都被汗浸湿了,赶到门诊室,她的脸颊两边汗⽔淌成了⼩河。
给弟弟瞧病的医⽣姓张,曾是中医院副院长,退休后⼜被返聘在⼉科坐诊。
张院长待⼈和蔼,看到母亲⼜累⼜急的模样,嘱咐她先休息,他叫实习⽣倒来⽔,母亲⼀⾯搂着弟弟,⼀⾯伸出酸痛的⼿来端杯⼦,喝着喝着,眼泪就不管不顾地刷了下来。
这是我写在征⽂《⼀盏健康长明灯》⾥的部分内容,我撷取母亲养⼉育⼥艰⾟之路上的⼏个镜头,剪辑拼接成⼀幅母爱的画作,没想到,征⽂获奖,⽽且是⼀等奖。
知道消息后,我第⼀时间回家,把喜讯告诉母亲,并⽤奖⾦为她买了⾐服回去。
母亲看不清报纸上的字,她的眼睛早在四⼗多岁时就⽼花了,笑意,暖暖地浮在她脸上,我知道,这⼀刻,母亲是⾼兴的,虽然这个⼥⼉,只是⽤如此微薄的⽅式表达感恩之⼼。
名人歌颂母亲的散文诗精选

名人歌颂母亲的散文诗精选名人歌颂母亲的散文诗精选导语:母亲是本翻不尽的大书;母亲是座看不尽的远山。
这里励志故事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篇名人歌颂母亲的散文诗,希望你们喜欢。
一、《纸船——寄母亲》冰心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七日二、《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三、《致我的母亲》歌德尽管长时间没有向你问安,没给你写信,可是,别让你心里产生怀疑,好像你儿子应有的对你的深爱已经从我的胸中消失。
决非如此,就像那岩石,在水底深深扎下永远的万年根,它决不离开原处,哪怕是流水,时而用风浪,时而用柔波从它上面流过,使人们看不到它,我对你的爱,也是如此离不开我的胸中,尽管人生的长河,时而受痛苦鞭笞,汹涌地卷过,时而受欢乐的静静的抚爱,遭到覆盖和阻拦,使它不能向太阳露面,不能映着四周围返照的阳光,在你这慈母的眼前向你显示你儿子是怎样崇敬你。
季羡林歌颂母亲的文章:怀念母亲3篇

季羡林歌颂母亲的文章:怀念母亲3篇季羡林歌颂母亲的文章:怀念母亲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
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
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
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保存当时真实的感情,避免用今天的情感篡改当时的感情,我现在不加叙述,不作描绘,只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1935年11月16日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
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
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
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
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
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从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
……但儿子只是不来,她的神色有点沮丧。
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
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11月20日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
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
11月28日我仰在沙发上,听风声在窗外过路。
风里夹着雨。
天色阴得如黑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写母亲的散文三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名人写母亲的散文三篇》的内容,具体内容:母亲的爱护,许多细微曲折处是说不完、也无法全捕捉到的。
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名人写母亲的散文,希望您喜欢!名人写母亲的散文一:母亲的消息昨天,乡下的母亲来电话说东京这里...母亲的爱护,许多细微曲折处是说不完、也无法全捕捉到的。
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名人写母亲的散文,希望您喜欢!名人写母亲的散文一:母亲的消息昨天,乡下的母亲来电话说东京这里怕是用不着棉外褂了,让送回乡下去。
正赶上管电话的妻子出门了,是大女儿接了电话转告给我的。
"什么棉外褂?"女儿问。
大女儿和几个妹妹不同,她是在乡下而不是在东京的医院出生的。
许是母亲抱着带大的缘故,母亲的一口家乡话大体都能听懂。
但有时也会遇上不懂的词,就给难住了。
母亲说的"棉外褂"就是厚厚地絮了很多棉花、不带翻领的棉袄。
每年到了秋季,母亲都亲手做好,寄到东京来。
即使在盛夏我工作的时候,光穿贴身汗衫,外面不加和服就感到不踏实。
母亲做的就是套在工作时穿的和服外面的棉外褂。
母亲六月一到就满80岁了,但依然自己做针线活儿。
虽然不能像从前一样做夹衣跟和服短褂了,但像家常外褂和小孩的夏衣之类,不要别人帮助还是能做的。
连穿针引线也都是自己来。
一次纫不上,便把老花镜架在鼻梁上纫它几回。
即使我回乡坐在她身边,也从来不叫我帮她纫。
我看不过去,说:"来,我给您纫!"母亲就显出难为情的样子,呵呵地笑着说:"真的,这阵子,眼睛不中用啦。
"由于母亲的眼力不好,做成一件棉外褂需要很长时间。
入夏一个月后的盂兰盆节①全家回乡,差不多该返回东京的时候,母亲就像忽然想起似的,从什么地方找出我的棉外褂,开始拆洗重做。
"不絮那么多棉花也成啊,东京没有这儿冷。
"我每次都这么说过之后才回来,可是到了11月打开母亲寄来的快件邮包一看,同往年一样,棉花絮得鼓鼓囊囊。
记得小时候,母亲坐在居室草席上铺开棉被或棉袍絮棉花。
我望着轻柔的棉絮飘落在母亲的双肩上,我想,多像棉花雨啊!而此时,想必母亲如同昔日一样正在为我絮棉外褂。
眼下乡间已是下霜季节,母亲感到后背凉嗖嗖的,所以才不知不觉把外褂的两肩絮厚的吧。
不管怎么说,母亲做好这件外褂不容易,我就穿着它过上一冬。
其实即使不穿棉外褂,这四五年来我已胖得发蠢,再套上它,自然就更显得圆轱轮墩的了。
这副打扮实在见不得人,不过在家里还倒没有什么妨碍。
也许我是在被炉②旁长大的,对暖气或火炉之类总觉得难以适应。
整个房间暖起来就头晕发困。
因此,至今入冬后也还是只生被炉。
可是即便是东京,深冬的黎明时分,外面的寒气也会侵袭双肩和后背。
在这种时候,有这件棉外褂可就得济了。
穿上母亲做的棉外褂,无论多么冻(我的家乡这么形容刺骨的寒冷)的夜晚,两肩和后背都不会觉得寒冷。
伏在被炉上打个盹儿也好,和衣睡一觉也好,都不会感冒。
夜里穿它出来,还能顶件短大衣。
棉外褂的布料大部分是母亲穿旧的和服。
母亲已年近80,那些和服大体上花色都嫩了些,不过想穿还是可以穿的。
母亲把这些和服拆开给我做棉外褂。
一旦做好,就用包裹寄来。
包裹里肯定会有封信,上面像记录似的写着这是用何时穿过的和服翻改的,曾穿着它到什么地方去过之类的话,末尾还注上一笔:"还是挺不坏的东西呢。
"看上去料子诚然是上等货。
无奈已经很旧了,加上我毫不吝惜地当工作服穿,每到开春,袖口和下摆就都磨破了;腋窝的里子绽了线;衣襟磨得油光;棉花打成了细小的球儿从后背和肩头冒了出来。
每到春天,我都想:这东西的寿命该结束了,便送回乡下去。
可到了秋天,母亲又翻改好寄来,干净利落,焕然一新。
同以往一样,棉花絮得满满当当。
我问同母亲通了电话的大女儿:"别的,还说了些什么?""奶奶在电话里说:这回你们又蒙我呀,我可难过了。
"大女儿告诉我母亲是这么说的,"声音可没劲儿呢,奶奶好像不大行了。
"我听后笑了笑,摇摇头说:"不过,那是没办法的事呵。
"听我这么说,大女儿也摇摇头:"是呵,没办法呀。
"母亲近来身心不佳。
她长期以来一直是病魔缠身,心脏不大好,轻微的心绞痛时常发作。
直到四五年前,一收到邀请她来的信,还能立刻乘上十来个小时的长途火车来到东京。
而今连这也做不到了。
看上去,母亲并不显得比从前弱多少。
听说从前当问医生去东京住几天是否可以时,医生会立即回答说"请去吧",还总是按在东京住的天数给她药。
而最近,却同情地说:"怕是太勉强了。
"还说,想去的话去也成,但对后果可负不了责任。
母亲本来觉得没啥了不起,但对于长途旅行的结果当然自己也没个准谱。
生怕给周围的人带来麻烦,便只在乡下家中转悠了。
大女儿降生时,母亲67岁。
母亲说,我在这孩子上小学前不死;孩子上了小学,又说小学毕业前不死。
实际上母亲都如愿以偿了,如今大女儿小学毕了业。
母亲也许是感到了疲惫和衰弱,这回没说等到中学毕业,只说想看看大女儿去参加中学的开学典礼。
"无论如何也要来的话,就请来吧。
"我们这样给母亲回了信,当时决定由妻子去乡下迎接。
然而,没想到今年初春的寒气在母亲身上引起了反应;加上三月过半,住在新县小千谷的一个叔父突然去世的消息,又是一次冲击。
这个叔父是庆应义塾大学毕业的医生,年仅66岁就患心肌梗塞突然故去。
叔父搬到小千谷之前,曾在横滨的鹤见区住过很久,我的哥哥和姐姐们受到过他不少照顾。
今年秋天,我本打算一步步踏着匆匆为自己结束生涯的哥哥和姐姐们①的足迹,写一本长篇小说来记载我一家不祥血统的历史,所以有很多情况要问这位叔父。
当我从小千谷的堂妹那里得知叔父病故的消息时,便感到茫然了。
"噢,告诉您一个不幸的消息,......您是坐在椅子上吧?"我用电话告诉母亲。
闲谈了一会之后,又叮问了一下,才传达了叔父的讣告。
母亲发出了低低的悲声,但又出乎意料地用沉着冷静的声音告诉我吊唁时要注意的事情,并托我给叔母和堂妹带个口信。
接着是一阵沉默。
当我又开口讲话时,母亲说,听筒正紧紧地贴着耳朵,说话别那么大嗓门。
然后又突然讲起了年轻时的一件往事。
这是件没什么意思的往事:叔父健在时,母亲每次到东京,叔父都请她吃冰激凌。
有一回因为太凉,吃不惯,母亲不住地咳嗽起来。
"阿吉(叔父叫吉平)还老笑话我吃冰激凌咳嗽是山巴郎哪。
"像唱歌似的母亲的声音渐渐微弱了,突然又传来放下话筒的声音。
"山巴郎"大概就是山巴佬吧。
我们家乡是这样称呼山里人的。
从那以后,母亲完全丧失了精神,看样子实在无法到东京来了。
于是,我决定春假期间全家一起回乡下去看她。
当车票已买好,也通知了回家的日期,就在出发前两天,二女儿突然发高烧病倒了。
为此,回乡的事只好作罢。
母亲说我们骗她,指的就是这件事。
本想这回把穿破了的棉外褂随身带回去,可现在却依然放在身边。
恐怕母亲是在一怒之下,才叫赶快寄回去的。
母亲做针线活儿时总爱在嘴里含上末茶糖,我买了一袋放进棉外褂里。
我一面打包,一面想:即使这样,近些日子也要回趟家。
名人写母亲的散文二:母亲的回忆母亲,在你的腹腔深处,我的眼晴、嘴和双手无声无息地生长。
你用自己那丰富的血液滋润我,像溪流浇灌风信子那藏在地下的根。
我的感观都是你的,并且凭借着这种从你们肌体上借来的东西在世界上流浪。
大地所有的光辉——照射在我身上和交织在我心中的——都会把你赞颂。
母亲,在你的双膝上,我就像浓密枝头上的一颗果实,业已长大。
你的双膝依然保留着我的体态,另一个儿子的到来,也没有让你将它抹去。
你多么习惯摇晃我呀!当我在那数不清的道路上奔走时,你留在那儿,留在家的门廊里,似乎为感觉不到我的重量而忧伤。
在《首席乐师》流传的近百首歌曲中,没有一种旋律会比你的摇椅的旋律更柔和的呀!母亲,我心中那些愉快的事情总是与你的手臂和双膝联在一起。
而你一边摆晃着一边唱歇,那些歌词不过是一些俏皮话,一种为了表示你的溺爱的语言。
在这些歌谣里,你为我唱到大地上的那些事物的名称:山,果实,村庄,田野上的动物。
仿佛是为了让你的女儿在世界上定居,仿佛是向我列数家庭里的那些东西,多么奇特的家庭呀!在这个家庭里,人们已经接纳了我。
就这样,我渐渐熟悉了你那既严峻又温柔的世界:那些(造物主的)创造物的意味深长的名字,没有一个不是从你那里学来的。
在你把那些美丽的名字教给我之后,老师们只有使用的份儿了。
母亲,你渐渐走近我,可以去采摘那些善意的东西而不至于伤害我:菜园里的一株薄荷,一块彩色的石子,而我就是在这些东西身上感受了(造物主的)那些创造物的情谊。
你有时给我做、有时给我买一些玩具:一个眼晴像我的一样大的洋娃娃,一个很容易拆掉的小房子......不过那些没有生命的玩具,我根本就不喜欢。
你不会忘记,对于我来说,最完美的东西是你的身体。
我戏弄你的头发,就像是戏弄光滑的水丝;抚弄你那圆圆的下巴、你的手指,我把你的手指辫起又拆开。
对于你的女儿来说,你俯下的面孔就是这个世界的全部风景。
我好奇地注视你那频频眨动的眼睛和你那绿色瞳孔里闪烁着的变幻的目光。
母亲,在你不高兴的时候,经常出现在你脸上的表情是那么怪!的确,我的整个世界就是你的脸庞、你的双颊,宛似蜜颜色的山岗,痛苦在你嘴角刻下的纹路,就像两道温柔的小山谷。
注视着你的头,我便记住了那许多形态:在你的睫毛上,看到小草在颤抖,在你的脖子上,看到植物的根茎,当你向我弯下脖子时,便会皱出一道充满柔情的糟痕。
而当我学会牵着你的手走路时,紧贴着你,就像是你裙子上的一条摆动的裙皱,我们一起去熟悉的谷地。
父亲总是非常希望带我们去走路或爬山。
我们更是你的儿女,我们继续厮缠着你,就像苦巴杏仁被密实的杏核包裹着一样。
我们最喜欢的天空,不是闪烁着亮晶晶寒星的天空,而是另一个闪烁着你的眼睛的天空。
它搁得那么近,近得可以亲吻它的泪珠。
父亲陷入了生命那冒险的狂热,我们对他白天所做的事情一无所知。
我们只看见,傍晚,他回来了,经常在桌子上放下一堆水果。
看见他交给你放在家里的衣柜里的那些麻布和法兰绒,你用这些为我们做衣服。
然而,剥开果皮喂到孩子的嘴里并在那炎热的中午榨出果汁的,都是你呀,母亲。
画出一个个小图案,再根据这些图案把麻布和法兰绒裁开,做成孩子那怕冷的身体穿上正合身的。
松软的衣服的,也是你呀,温情的母亲,最亲爱的母亲。
孩子已学会了走路,同样也会说那像彩色玻璃球一样的多种多样的话了。
在交谈中间,你对他们加上的那一句轻轻的祈祷,从此便永远留在了他们的身边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
这句祈祷像宽叶香蒲一样质朴。
当人们在这个世界上需要温柔而透明的生活的时候,我们就用如此简单的祈祷乞求,乞求每天的面包,说人们都是我们的兄弟,也赞美上帝那顽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