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中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第一组同学搜集了中国“和”文化的相关材料,请认真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一)“和”文化内涵①“和”字演yì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说文解字·口部》中说道:“和,相应也。

”这个“相应”的意思就是相互呼应、应和、谐和。

②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著名论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史伯非常鲜明地指出了只有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和谐、融合使万物发展,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

“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既有声音之和,也有阴阳之和,自然万物之和,君臣上下之和。

③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活字印刷”的演出,精妙地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和文化”的理念。

这个“和”字,形态上不再有变化,但它的内涵早已超越了音乐的概念与纯粹的政治主张,诠释了中国对待世界的“和”的态度与决心,寄托着中国人许多温暖、善良的感情和愿望。

(二)“和”与“礼”①______,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

古往今来,推行“礼”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和谐。

这个和谐,既包括国家与民众的和谐,也包括君臣关系、官民关系的和谐,更包括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儒家先哲看来,“和”的本质就是关系的协调,是人们宽容和理性的体现,只有保证和睦的社会关系,才真正有利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②从古至今,因国界、种族、宗教和经济利益而引发的冲突,或是思想及语言上的不同而引发的歧义,甚至是因家庭、财产、感情等诸多问题引起的争议等,都是不和谐的表现。

而和为贵的观念,对匡正这些弊病,缓和各阶级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平衡,有着不小的作用。

人们也只有运用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礼”制,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三)中华民族的和平性①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深知和平之宝贵。

和谐稳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方式,和平共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处世之道,和合仁善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文化基因。

陕西省商洛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陕西省商洛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陕西省商洛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积累和运用(共4小题,计16分)1、古诗文默写。

(8分)(1)必做题。

(4分)赤壁(2)选做题(任选两题,如果多做,以①②两题为准)。

(4分)①李商隐在《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运用比喻和双关手法写相思之情的句子是:“,。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从内外两方面阐明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③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诗中夜色的句子是:“,,盖竹柏影也。

”④《桃花源记》中能充分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景的句子是:“,。

”2、下面语段中,第①④两句有语病,第③句有一个错别字。

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直接在原文上进行修改。

(3分)(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调位号①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由声音、有形象、有意义。

②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特点。

③如“山”字,中间高两边低,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休”字,多像一个人背靠着枝繁叶茂的大树,歇脚乘凉,好不惬意,令人一看就心生羡暮;再看“肿”、“腰”,是不是声形并茂?④所以,只要你用心去品味它,接近它,你一定会发现祖国文字的神奇魅力。

3、文学名著阅读。

(3分)《水浒》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请你从鲁智深、林冲、李逵三个人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位,用一句话概括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并简述喜欢的原因(至少两点)。

4、口语交际。

(2分)中考临近,高明想在紧张的复习之余去打篮球放松一下,妈妈着急得说:“马上要中考了,你怎么还去打球?”在这种情况下,高明怎样说才能不让妈妈生气,又能达到放松的目的? 综合性学习(9分)5、请你参加与《于丹〈论语〉心得》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

(9) (1)[办校刊]仔细阅读链接资料的[人物介绍],联系上下句补全“卷首语”。

(2) 卷首语冲破藩篱, ; 解读经典,诠释人性。

,直面诘问; 勤恳真诚,回馈热情。

(2)[辩论赛]请结合链接资料的[相关言论],拟一道辩论题。

商洛市山阳县中考语文试卷

商洛市山阳县中考语文试卷

商洛市山阳县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共4题;共31分)1. (5分) (2017九上·岳阳期中) 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 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4)《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2. (6分) (2017九上·亳州月考) 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朗读者》在央视热播,每一期都带给观众们很多的感受和心得,每期的选题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九年级某班组织学生观看了相关视频,并组织了以“礼物”为主题的朗读活动,请你参与。

(1)央视《朗读者入第三期的主题是“选择”。

下面这段话是这期节目开场白的节选。

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请你以“礼物”为主题,用排比的句式为班级活动的开场白写一段话。

礼物无处不在:________(2)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关于“礼物”的一段话,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礼物不一定要多么贵重,它可以是一句话、一朵花,或者一个微笑。

用心,是一份好礼物的关键。

①得到这样的礼物,人们都会喜欢。

②通过礼物,使人与人的心更近了。

①改为反问句________②句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3)请从下面的文章中选择一篇,送给一个人,并说说理由,50字左右。

《秋天的怀念》《肯影》《在山的那边》《紫藤萝瀑布》我选择________,送给________,因为________3. (15分)名著阅读。

行者道:“我当时问着乡人说,这山扇息火,只收得一年五谷,便又火发!”如何治得除根?”罗刹道:“要是断绝火根,只消连扇四十九扇,永远再不发了。

陕西省山阳县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考前冲刺必刷卷(一)语文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山阳县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考前冲刺必刷卷(一)语文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山阳县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考前冲刺必刷卷(一)语文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莫高窟是无数位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来的一座恢弘的艺术殿堂。

B.今年,国务院进一步放宽居民在大陆的就业政策,这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

C.“南宁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

D.大量学生的实践证明,多读书、勤思考、常练笔是学好语文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2.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在肯定《流浪地球》人文情怀..的同时,我们..意义。

(句中加点词语的词性分别是..也要看到其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探索“形容词”“代词”“动词”。

)B.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停飞有一定安全隐患的波音737MAX8型飞机。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国停飞飞机”。

)C.君与家君..期日中。

(句中的“家君”是敬词。

)D.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印刻在每个人身上的特有情愫,也是我们骨子里永不改变的血脉基因。

(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自出心裁....地装扮了教室,使教室非常漂亮。

B.这首词用语自然,意境清新,充分体现了作者矫揉造作....的写作功力。

C.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感觉越来越强烈,杨利伟的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D.宁静致远....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种崇高的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幽远。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生物专家给大家讲解了许多有关人类起源、人类进化、地球生物环境的演变以及如何保护和科学利用地球资源的知识讲座。

2023陕西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陕西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陕西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1、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

](6分)(1)蒹葭萋萋,。

(《诗经·秦风》)(2),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3),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油蛉在这里低唱,。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读书使人充实,,作文使人准确。

(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6)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贺敬之《回延安》)(7)临近毕业,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用“,”(李白《行路难(其一)》)激励对方乐观自信,勇往直前。

(8)漫步湖边,看到禽鸟忙碌的景象,让人不禁想起“,”(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所描绘的画面。

阅读语段,完成2~3题。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春风终于没有辜负众人的翘首以待。

她悄然用灵巧的手把一岸垂柳梳理得分外妖娆。

诗人雪莱由zhōng 地赞叹:“春天在美妙的花园里升起,像爱之神,到处都有她的踪迹;大地黝黑的胸脯上花发草萌,相继脱离冬眠梦境苏醒。

”春天总是和创造与生长联系在一起。

没有冬天的积xù ,哪有春天的萌发?没有冰雪的消融,哪有江河的奔涌?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1)远天归雁拂(A.fó B.fú)云飞,近水游鱼进冰出。

()(2)她悄然用灵巧的手把一岸垂柳梳理得分(A.fēn B .fèn )外妖娆。

()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1)由zhōng(2)积xù4、面向七年级新同学,学校“读书会”举办“青春书海第一帆”名著推介活动。

你作为社团负责人,建议他们先阅读下面的哪一部名著。

请你结合阅读体验,简述推荐理由。

(3分)《朝花夕拾》《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陕西省商洛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

陕西省商洛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

陕西省商洛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知识积累及运用 (共9题;共51分)1. (14分)某中学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更好地感受时代魅力,领略大国风采,校团委决定于5月25日下午3点组织九年级全体同学到大礼堂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

请你代校团委拟一则通知。

(2)看了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后,某同学写了一篇观后感。

下面是其观后感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甲】影片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共享小康……等几个方面,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所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尖端科研领域的“振华30”“蓝鲸2号”“天宫二号”等大国重器显露真容,看完后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的科学家、劳动模范,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助推了中国腾飞,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①【甲】处画线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________”删掉;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上“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与“________”调换位置。

(3)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

请你结合此次活动感想,写一句座右铭,激励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匿(nì)笑黄晕(yūn)嘈(cáo)杂截(jié)然不同B . 蜷(quán)曲须臾(yù)应和(hé)停滞(zhì)不前C . 抖擞(sǒu)偌(nuò)大企(qí)盼花团锦簇(cù)D . 贮蓄(zhù)枯涸(hé)搓捻(niǎn)屏(bǐng)息静听3. (2分)(2013·烟台)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青年最富有朝气、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陕西省商洛市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II)卷

陕西省商洛市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II)卷

陕西省商洛市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和运用 (共6题;共24分)1. (2分) (2020九上·唐河期中)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 . 鲜妍(yán)恪守(kè)娉婷(pīng)间不容发(fā)B . 冠冕(guān)飘逸( yì)逞能(néng)彬彬有礼(bīn)C . 瞥见(piē )拮据(jù)伶俐(líng)矫揉造作(jiǎo )D . 阔绰(chuò)炊烟(chuī )吮吸(yǔn)自吹自擂(léi)2. (2分)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A . 单调博识滋闰隐约B . 美艳蓬勃弥漫连续C . 真切忙禄升腾孤独D . 温热壮键包藏旋转3. (6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次后,吴用去松林里________出药来,________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________时,药已________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________来,________在桶里。

这个便是计策。

(取/兜/倾/抖/夺/搅)4. (5分)名句积累。

(1) 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2)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

(3)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

(4)《春望》一诗中,表现诗人因忧国伤时并且思乡而形容苍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 (6分) (2020九上·西城期末) (燕京八景之景观艺术)同学们前往北海公园实地考察了八景之一——太液秋风。

游览结束后,一位同学撰写了一段文字来描绘这里的风光。

北海船如天上坐——太液秋风燕京八景之一——太液秋风,位于北海公园内。

太液池亦名西华潭,水中有亭叫“水云榭(甲)它四面环水(乙)八面来风,视野开阔。

①这里云光映水,小亭如出水之莲,碧带环绕,颇有洞庭水国的风韵。

2024年陕西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陕西中考语文试卷

2024 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共 6 小题,计17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 分)A.酝酿(niàng)黄晕(yùn)棱镜(líng)咄咄逼人(duō)B.吝啬(lìn)静谧(mì)莅临(wèi)淅淅沥沥(xī)C.贮蓄(zhù)粗犷(guǎng)高邈(miǎo)绿茵茵(yīn)D.憔悴(cuì)诀别(jué)蝉蜕(tuì)花团锦簇(z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A.朗润分岐嘹亮各得其所B.瘫痪憔悴决别翻来覆去C.祷告徘徊荫蔽人声鼎沸D.化妆莅临奥秘喜出忘外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 分)(1)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沉淀积累积聚)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2)《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如一股股清泉,________(激活激发激励)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4.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 分)(1)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遥怜故园菊,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8)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9)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领着我们上前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31分)1. (2分)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殷(yīn)红尴尬(gà)烦燥大庭广众B . 倔(juè)强愧怍(zuò)滞笨锋芒必露C . 震悚(sǒng)斑斓(lán)镶嵌酣然入梦D . 荒庇(pì)憎(zēng)恶深霄苛捐杂税2. (2分)下列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卷有益。

B . 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 .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D . 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3. (2分) (2017八下·长安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B . 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 .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 .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4. (2分)下列说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田野”“苍鹰”“里头”“左边”都是名词。

B . 《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史铁生,代表散文有《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

C . 《春》的感情基调是轻松、热烈、愉快、充满希望的,《济南的冬天》的感情基调则是温和、明净、亲切、眷恋的。

D . 《观沧海》,作者曹操,西汉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5. (7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①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①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1)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光彩正艳、________的特点,后两句运用了________手法。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6. (2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讲述的是以什么为题材的故事?()A . 官场B . 温室效应C . 克隆D . 神怪7. (4分)(2020·靖边模拟) 请参加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活动一:抄录诗句)请选择下列诗词中你最喜欢的一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________(2)(活动二:分类整理)“活动一”中选择的诗词名句,需归入你整理的一个专题。

请为这个专题拟定名称要求:名称为偏正短语;不超过5个字。

________(3)(活动三:拟写对联)教室的墙上要张贴一副勉励大家勤奋笃学的对联。

请你仿照上联对出下联,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上联:读经读史读遍天下奇书下联:________(4)(活动四:吟唱诗韵)“唱”古诗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用今人为古诗的曲子;二是让一些现成曲谱与古诗“联姻”。

请举例说明其中一种唱诗途径。

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0字以内。

________8. (5分) (2017八上·越秀期末) 八(3)班准备在明天下午2点30分在教室举行“人无信不立”的主题班会。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同学们派你去邀请语文老师李芸芸参加,你怎么对老师说?9. (5分) (2019九上·上城月考) 古诗文句填空。

经典诗文,陪我们走过四季:春天漫步,“树绕村庄,①________”;初夏闲居,“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秋夜赏月,“庭下如积水空明,②________盖竹柏影也”;寒冬看雪,“③________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经典诗文,让我们汲取力量:读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④________”启迪我们只要不怕困难,努力前行,终会迎来成功的一刻;读《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⑤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激励我们要有豁达的胸襟,新事物总会替代旧事物,要坚定信念和保持乐观精神。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75分)10. (15分) (2017七下·徐州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权谓吕蒙曰________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 ④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⑤卿今者才略________ 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孤(古时君对臣的爱称)B . 博士——当时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C . 自以为大有所益(增加)D . 士别三日(多日,几天)(3)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孙权劝学,首先指出吕蒙当权掌管事务,阐明“学”的可能性;接着现身说法,阐明“学”的必要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 . 从鲁肃的神态和语言中,可以感受到鲁肃对吕蒙学识大有长进的惊奇和赞叹之意。

D . 成语“吴下阿蒙” ,本意指吴县吕蒙,后比喻学识浅薄,文采不足的人。

11. (13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抓往嘴里送东西吃。

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第一段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说明对象的特点是:________(2)从第一段到第二段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

(3)第二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它的特征是:________(4)作者从松鼠的“________”部位说明它的美丽的体态。

(5)作者在说明这些部位时,各用了“________”形容词和修饰语。

(6)作者从动态上描述松鼠的动词有哪些?(7)第二段中是议论这种表达方式的语句是:________12. (22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小题。

【甲文】①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②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

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

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

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③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④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

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

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

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⑤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这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

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行道树》)【乙文】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

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

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

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

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

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

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

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

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

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

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

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

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

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

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

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

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

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

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

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

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向一棵树鞠躬》)(有删节)(1)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②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2)仔细阅读甲乙两文,简要回答:①甲文第③段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②乙文第②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那么这棵树的不平常表现在哪些方面?(3)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