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驱动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LCD1602液晶显示实验实验报告及程序.doc

LCD1602液晶显示实验实验报告及程序.doc

实验三 LCD1602 液晶显示实验姓名专业学号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 Keil C51 软件与 proteus 软件联合仿真调试的方法;2.掌握 LCD1602液晶模块显示西文的原理及使用方法;3.掌握用 8 位数据模式驱动 LCM1602液晶的 C 语言编程方法;4.掌握用 LCM1602液晶模块显示数字的 C 语言编程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微机一台 C51 集成开发环境仿真软件三、实验内容1.用 Proteus 设计一 LCD1602液晶显示接口电路。

要求利用 P0口接 LCD1602液晶的数据端, ~做 LCD1602液晶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口扩展 3 个功能键 K1~K3。

参考电路见后面。

2.编写程序,实现字符的静态和动态显示。

显示字符为第一行:“ 1. 姓名全拼”,第二行:“ 2. 专业全拼 +学号”。

3.编写程序,利用功能键实现字符的垂直滚动和水平滚动等效果显示。

显示字符为:“1. 姓名全拼 2.专业全拼+学号EXP8DISPLAY ”主程序静态显示“ My information!”四、实验原理液晶显示的原理:采用的 LCD显示屏都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分层结构,位于最后面的一层是由荧光物质组成的可以发射光线的背光层,背光层发出的光线在穿过第一层偏振过滤层之后进入包含成千上万水晶液滴的液晶层,液晶层中的水晶液滴都被包含在细小的单元格结构中,一个或多个单元格构成屏幕上的一个像素。

当 LCD中的电极产生电场时,液晶分子就会产生扭曲,从而将穿越其中的光线进行有规则的折射,然后经过第二层过滤层的过滤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1.LCD1602采用标准的 14 引脚(无背光)或 16 引脚(带背光)接口,各引脚接口说明如表:编号符号引脚说明编号符号引脚说明1VSS电源地9D2数据2VDD电源正极10D3数据3VL液晶显示偏压11D4数据4RS数据/命令选择12D5数据5R/W读/写选择13D6数据6E使能信号14D7数据7D0数据15BLA背光源正极8D1数据16BLK背光源负极2. 1602 液晶模块内部的控制器共有11 条控制指令,如表所示:3.芯片时序表:4. 1602LCD的一般初始化 ( 复位 ) 过程(1)延时 15ms。

液晶显示器实训实验报告

液晶显示器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液晶显示器(LCD)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 掌握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3. 熟悉液晶显示器的接口技术及其与单片机的连接方式。

4. 通过实验验证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功能,并实现简单图形和文字的显示。

二、实验原理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利用液晶材料的光学各向异性来实现图像显示的设备。

它主要由液晶层、偏光片、电极阵列、驱动电路等部分组成。

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会改变其排列方向,从而改变通过液晶层的光的偏振状态,实现图像的显示。

三、实验器材1. 液晶显示器模块(如12864 LCD模块)2. 单片机开发板(如STC89C52单片机)3. 电源模块4. 连接线5. 实验平台(如面包板)四、实验内容1. 液晶显示器模块的识别与检测首先,对所购买的液晶显示器模块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损坏。

然后,根据模块说明书,连接电源和单片机开发板,进行初步的检测。

2. 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根据液晶显示器模块的技术参数,设计驱动电路。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电源电路:将单片机提供的电压转换为液晶显示器所需的电压。

- 驱动电路:负责控制液晶显示器模块的行、列电极,实现图像的显示。

- 接口电路:将单片机的信号与液晶显示器的控制信号进行连接。

在设计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电源电压要稳定,避免对液晶显示器模块造成损害。

- 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要足够,确保液晶显示器模块能够正常显示。

- 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要可靠,避免信号干扰。

设计完成后,进行电路调试,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3. 液晶显示器的控制程序编写根据液晶显示器模块的控制指令,编写控制程序。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初始化程序:设置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模式、对比度等参数。

- 显示程序:实现文字、图形的显示。

- 清屏程序:清除液晶显示器上的显示内容。

在编写程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指令要正确,避免对液晶显示器模块造成损害。

- 程序要简洁,易于调试和维护。

静态驱动实验报告

静态驱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静态驱动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 掌握静态驱动电路的设计和搭建。

3. 分析静态驱动电路的性能特点,并与动态驱动进行比较。

二、实验原理静态驱动是液晶显示(LCD)中常用的一种驱动方式。

它通过在液晶的每个像素上施加稳定的电压,使液晶分子保持稳定的取向,从而实现稳定的显示效果。

静态驱动具有显示质量高、响应速度快、视角宽等优点,但电路复杂、功耗大、成本高。

三、实验内容1. 静态驱动电路设计(1)电路原理:静态驱动电路由电源、驱动芯片、液晶显示屏和外围元件组成。

驱动芯片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输出到液晶显示屏。

电源为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外围元件如滤波电容、电阻等用于滤波和限流。

(2)电路搭建:根据设计原理,搭建静态驱动电路。

具体步骤如下:①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源、驱动芯片、液晶显示屏和外围元件;② 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无短路、断路现象;③ 通电测试电路,观察驱动芯片和液晶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2. 静态驱动电路性能分析(1)响应速度:静态驱动电路的响应速度较快,适用于高速显示场合。

(2)视角:静态驱动电路的视角较宽,用户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显示屏。

(3)功耗:静态驱动电路的功耗较大,主要原因是液晶显示屏需要持续施加稳定的电压。

(4)对比度:静态驱动电路的对比度较高,显示效果清晰。

3. 静态驱动与动态驱动的比较(1)静态驱动:具有显示质量高、响应速度快、视角宽等优点,但电路复杂、功耗大、成本高。

(2)动态驱动:具有电路简单、功耗低、成本较低等优点,但显示质量相对较差,响应速度较慢。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静态驱动电路搭建成功,驱动芯片和液晶显示屏工作正常。

2. 静态驱动电路的响应速度较快,视角较宽,显示效果清晰。

3. 静态驱动电路的功耗较大,但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4. 静态驱动与动态驱动相比,具有更高的显示质量和响应速度,但成本较高。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搭建了静态驱动电路,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液晶光开关实验报告(3篇)

液晶光开关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液晶光开关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电光特性。

2. 通过实验测量液晶光开关的电光特性曲线,并从中得到液晶的阈值电压和关断电压。

3. 探究驱动电压周期变化对液晶光开关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液晶是一种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会改变排列方向,从而影响光线的传播。

液晶光开关利用这一特性,通过施加电压来控制光的透过。

TN(扭曲向列)型液晶光开关是最常用的液晶光开关之一。

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1. 在两块玻璃板之间夹有液晶层,其中液晶分子在未加电压时呈扭曲排列,使得入射光发生偏振。

2. 当施加电压后,液晶分子排列方向改变,扭曲消失,光线的偏振状态也随之改变。

3. 通过控制电压的大小,可以调节光线的透过情况,从而实现光开关的功能。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仪一台2. 液晶片一块3. 可变电压电源一台4. 光强计一台5. 记录仪一台6. 连接线若干四、实验步骤1. 将液晶片放置在实验仪中,并调整光路,使光线垂直照射到液晶片上。

2. 连接可变电压电源,设置初始电压为0V。

3. 使用光强计测量透过液晶片的光强,记录数据。

4. 逐渐增加电压,每次增加0.5V,重复步骤3,记录数据。

5. 绘制电光特性曲线,分析阈值电压和关断电压。

6. 改变驱动电压的周期,重复实验,观察液晶光开关性能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光特性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光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曲线呈现出典型的非线性关系,表明液晶光开关的电光特性。

图1 电光特性曲线2. 阈值电压和关断电压:根据电光特性曲线,确定阈值电压和关断电压。

阈值电压为液晶光开关开始工作的电压,关断电压为液晶光开关完全关闭的电压。

3. 驱动电压周期变化对性能的影响:改变驱动电压的周期,观察液晶光开关性能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驱动电压周期变化对液晶光开关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

六、结论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液晶光开关的电光特性测量,并得到了阈值电压和关断电压。

液晶光电实验报告

液晶光电实验报告

液晶光电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液晶的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

2、掌握液晶光阀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学会使用相关仪器测量液晶的电光特性参数。

二、实验原理1、液晶的特性液晶是一种介于液体和晶体之间的物质状态,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和力学性质。

液晶分子通常呈长棒状或扁平状,具有一定的取向性。

在不同的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的取向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液晶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

2、液晶光阀的工作原理液晶光阀是一种基于液晶电光效应的器件。

当在液晶光阀上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光通过液晶光阀的透过率。

通过控制施加在液晶光阀上的电压,可以实现对光的强度、相位和偏振等特性的调制。

3、液晶的电光特性液晶的电光特性通常用透过率电压曲线(TV 曲线)来描述。

在一定的波长下,测量不同电压下液晶光阀的透过率,即可得到 TV 曲线。

TV 曲线可以反映液晶的阈值电压、饱和电压和对比度等重要参数。

三、实验仪器1、液晶电光特性综合实验仪2、半导体激光器3、光电探测器4、数字示波器5、计算机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实验装置的连接将半导体激光器、液晶光阀、光电探测器、数字示波器和计算机按照实验仪器的说明书进行正确连接。

2、测量液晶的阈值电压(1)打开半导体激光器和实验仪的电源,调节激光的强度和光路,使激光能够垂直入射到液晶光阀上。

(2)从 0 开始逐渐增加施加在液晶光阀上的电压,同时用光电探测器测量透过液晶光阀的光强,并将光强信号输入到数字示波器中进行显示。

(3)观察示波器上的光强信号,当光强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时,对应的电压即为液晶的阈值电压。

3、测量液晶的饱和电压(1)继续增加施加在液晶光阀上的电压,直到透过液晶光阀的光强不再发生明显变化,此时对应的电压即为液晶的饱和电压。

4、测量液晶的对比度(1)在阈值电压和饱和电压之间选择几个不同的电压值,分别测量对应的透过光强。

(2)根据测量得到的光强数据,计算液晶的对比度。

5、观察液晶的电光响应时间(1)给液晶光阀施加一个方波电压信号,用数字示波器观察透过光强的变化情况。

LCD1602液晶显示实验报告

LCD1602液晶显示实验报告

LCD1602液晶显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LCD1602液晶显示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LCD1602液晶显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2.掌握LCD1602液晶显示的驱动控制方法;3.能够通过Arduino控制LCD1602液晶显示。

实验材料:1.Arduino UNO开发板2.LCD1602液晶显示屏3.面包板4.杜邦线实验步骤:1.将Arduino UNO开发板与面包板连接,确保连接正确并牢固;2.将LCD1602液晶显示屏与面包板连接,连接时应注意引脚的对应关系,确保连接正确;3.将杜邦线的一端连接到Arduino UNO开发板的数字引脚上,另一端连接到对应的液晶显示屏引脚上;4.编写Arduino代码,实现液晶显示屏的控制功能;5.将编写好的代码上传到Arduino UNO开发板上,运行程序,观察LCD1602液晶显示屏上的显示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对LCD1602液晶显示屏的控制。

在液晶显示屏上可以显示出我们想要的文字、数字或符号。

通过控制液晶显示屏的引脚电平,可以控制液晶显示出不同的字符。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LCD1602液晶显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液晶显示屏通过控制引脚电平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实现文字、数字或符号的显示。

我们还掌握了LCD1602液晶显示的驱动控制方法,通过编写Arduino代码,我们能够实现对液晶显示屏的控制。

在实验中,我们还学习到了Arduino的使用,它是一款开放源代码的电子原型平台,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通过编写Arduino代码,我们可以控制与Arduino连接的各种外设,包括LCD1602液晶显示屏。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LCD1602液晶显示的理解,还学会了使用Arduino控制液晶显示屏。

这对我们的电子制作和嵌入式系统开发有重要意义。

液晶物性实验报告

液晶物性实验报告

液晶物性【摘要】本实验主要是对液晶的各向异性、旋光性、电光效应等物理性质进行研究。

实验中,我们测量了液晶盒的扭曲角、电光响应曲线和响应时间,观察和分析了液晶光栅。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液晶在有无外加电场情况下光学性质的变化,并掌握对液晶电光效应测量的方法,最后还用白光光源观察了衍射特性。

【关键词】液晶各向异性旋光性光电效应响应时间衍射【引言】19世纪末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兹尔在测定有机化合物熔点时发现了液晶。

液晶(Liquid Crystal简称LC)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因为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轻薄型的显示技术上。

近十年来液晶科学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发展,使得液晶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为当代新兴的液晶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同时亦促进了液晶的基础理论研究。

【实验原理】一、液晶的基础物理性质1.液晶的介电各向异性液晶的各项异性是决定液晶分子在电场中行为的主要参数。

当外电场平行于或者垂直于分子长轴时,分子极化率不同。

当一个任意取向的分子被外电场极化时,各方向上的极化率不同,造成分子感生电极矩的方向和外电场的方向不同,从而使分子发生转动。

旋转将引起类似于弹性恢复力造成的反方向力矩,使得分子在转动一个角度后不再转动。

因此产生电场对液晶分子的取向作用。

2.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光在液晶中传播会产生寻常光(o光)与非寻常光(e光),表现出光学的各项异性。

所以液晶的光学性质也要通过两个主折射率n′′、n⊥描述。

由于n′′和n⊥不同,o光与e光在液晶中传播时产生相位差,使得出射光的偏振态发生变化。

这就是液晶的双折射效应。

二、液晶的光电效应1.旋光性由于液晶盒的上下基片的去向成一定的角度,两者间的液晶分子取向将均匀扭曲。

通常振动面的旋光角度θ与旋光物质的厚度d成正比,即为旋光率。

2.液晶响应时间当施加在液晶上的电压改变时,液晶改变原排列方式所需的时间即为响应时间。

我们用上升沿时间和下降沿时间来衡量液晶对外界驱动信号的响应速度。

液晶光电特性实验报告

液晶光电特性实验报告

液晶电光特性液晶是一种即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类似于晶体的各向异性的特殊物质(材料),它是在1888年由奥地利植物学家Reinitzer首先发现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适当浓度的肥皂水溶液就是一种液晶。

目前人们发现、合成的液晶材料已近十万种之多,有使用价值的也有4-5千种。

随着液晶在平板显示器等领域的应用和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的巨大需求,人们对它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空前的状态。

本实验希望通过一些基本的观察和研究,对液晶材料的光学性质及物理结构有一个基本了解,并利用现有的物理知识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解释。

实验目的1.掌握液晶的工作原理,测量其在特定波长下的扭曲角。

2.观察液晶光开关的时间响应曲线,得到液晶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3.观察液晶的衍射现象,得到液晶的结构尺寸。

基本原理大多数液晶材料都是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

这些有机化合物分子多为细长的棒状结构,长度为数nm,粗细约为0.1nm量级,并按一定规律排列。

根据排列的方式不同,液晶一般被分为三大类1)近晶相液晶,结构大致如图1。

图1 图2 图3这种液晶的结构特点是:分子分层排列,每一层内的分子长轴相互平衡。

且垂直或倾斜于层面。

2、向列相液晶,结构如图2。

这种液晶的结构特点是:分子的位置比较杂乱,不再分层排列。

但各分子的长轴方向仍大致相同,光学性质上有点像单轴晶体。

3、胆甾相液晶,结构大致如图3。

分子也是分屏排列,每一层内的分子长轴方向基本相同。

并平行于分层面,但相邻的两个层中分子长轴的方向逐渐转过一个角度,总体来看分子长轴方向呈现一种螺旋结构。

以上的液晶特点大多是在自然条件下的状态特征,当我们对这些液晶施加外界影响时,他们的状态将会发生改变,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光学特性。

下面我们以最常用的向列液晶为例,分析了解它在外界人为作用下的一些特性和特点。

我们在使用液晶的时候往往会将液晶材料夹在两个玻璃基片之间,并对四周进行密封。

为了我们的使用目的,将会对基片的内表面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便影响液晶分子的排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与三162字符型模块的程序设计和外围电路设计一、实验目的⒈熟悉C51编写液晶显示程序。

⒉掌握字符型显示程序的基本结构。

⒊掌握单片机与字符型模块的接口电路。

⒋熟悉电路焊接的基本技术。

二、实验设备⒈编程器、电烙铁、焊锡、电路板。

⒉单片机、162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

⒊实验电路板、连线导线若干。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⒈输入程序。

⒉调试程序。

⒊按照电路焊接电路板。

四、编程提示。

五、下面是题目要求数据与时序参数表。

六、写操作时序图七、外围电路图与连接如下所示:八、下图分别为程序流程图与相应的程序。

程序示范一://-------------------------------------//本程序的演示结果为: “TOPWAY LMB402CBC”// ""//-------------------------------------#include <reg52.h>#include <intrins.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DATABUS P1sbit LCD_RS =P3^1;sbit LCD_RW =P3^7;sbit LCD_E =P3^2;//-------------------------------------//延时程序//-------------------------------------void delay(uint t){uint i,j;for(i=0;i<t;i++)for(j=0;j<10;j++)_nop_();}//-------------------------------------//驱动函数写指令//-------------------------------------void wcode(uchar cmdcode){LCD_RW=0;LCD_RS=0;LCD_E=1;DATABUS=cmdcode;LCD_E=0;delay(5);}//-------------------------------------//驱动函数写数据//-------------------------------------void wdata(uchar Dispdata){LCD_RW=0;LCD_RS=1;LCD_E=1;DATABUS=Dispdata;LCD_E=0;delay(5);}//-------------------------------------//显示字符串//-------------------------------------void hzkdis(uchar code *s){while(*s>0){wdata(*s);s++;delay(50);}}//-------------------------------------//程序初始化//-------------------------------------void LCD_init(){wcode(0x38); //8 位形式,两行字符delay(50);wcode(0x0c); //开显示delay(50);wcode(0x01);//清屏delay(50);//画面不动,光标右移delay(50);}//-------------------------------------//主函数//-------------------------------------void main(){LCD_E=0;LCD_init();{ };} //end of program程序示范二://------------------------------------------------ //本程序的演示结果为://------------------------------------------------ #include <reg52.h>#include <intrins.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LCD_BUS P1sbit RS=P3^1;sbit R_W=P3^7;sbit E=P3^2;//------------------------------------------------ //延时子程序//------------------------------------------------ void Delay(uint t){uint i;uint j;for(i=0;i<t;i++)for(j=0;j<109;j++)_nop_();}//------------------------------------------------ //检查忙位//------------------------------------------------ void chk_busy(){ RS=0;R_W=1;E=1;LCD_BUS=0xff;while((LCD_BUS&0x80)==0x80);E=0;R_W=0;RS=1;}//------------------------------------------------ //写命令到LCD(不检查忙位)//------------------------------------------------ void NoCheckBusyCmd(uchar cmdcode)RS=0;R_W=0;E=1;LCD_BUS=cmdcode;E=0;R_W=1;RS=1;}//------------------------------------------------ //写命令到LCD//------------------------------------------------ void CmdWrite(uchar cmdcode){chk_busy();NoCheckBusyCmd(cmdcode);}//------------------------------------------------ //写数据到LCD//------------------------------------------------ void DataWrite(uchar Dispdata){chk_busy();RS=1;R_W=0;E=1;LCD_BUS=Dispdata;E=0;R_W=1;RS=0;}//------------------------------------------------ //写入字符串//------------------------------------------------ void Printstr(uchar code *pstr){while(*pstr>0){DataWrite(*pstr);pstr++;}}//------------------------------------------------//自定义字符//------------------------------------------------uchar code a[]={0x08,0x0f,0x12,0x0f,0x0a,0x1f,0x02,0x02, 0x0f,0x09,0x0f,0x09,0x0f,0x09,0x11,0x00,0x1f,0x11,0x11,0x1f,0x11,0x11,0x1f,0x00};void zidingyi(){uchar i;CmdWrite(0x40);for(i=0;i<24;i++)DataWrite(a[i]);}//------------------------------------------------//初始化设置//------------------------------------------------void LCD_Initial(){Delay(50);NoCheckBusyCmd(0x38); //8位并行,两行,5*8 Delay(1);NoCheckBusyCmd(0x38); //8位并行,两行,5*8 Delay(1);CmdWrite(0x0f); //开显示,开光标,闪烁//Delay(10);CmdWrite(0x01); //清屏//Delay(10);CmdWrite(0x06); //shift=0,AC加1//Delay(10);}//------------------------------------------------//主函数//------------------------------------------------void main(){uchar i;E=0;LCD_Initial();zidingyi();//第一屏CmdWrite(0x80); //第一行显示内容:""Printstr("");CmdWrite(0xc2);Printstr("2006"); //第二行显示内容:"2006年10月12日"DataWrite(0x00);Printstr("10");DataWrite(0x01);Printstr("12");DataWrite(0x02);Delay(5000);//第二屏CmdWrite(0x01);CmdWrite(0x90);Printstr("Hebei University");CmdWrite(0xd0);Printstr(" of Technology");Delay(100);for(i=0;i<16;i++){CmdWrite(0x18);Delay(500);}while(1){};} //end of program九、按照图示连接电路,并用万用表检测,将程序输入单片机,进行电测。

十、写出实验的实验报告单。

通电后进行测试,液晶会显示出相应的字符,但是只是静态显示,但是通过基本的显示实习,会积累相应的知识,去解决更复杂的显示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