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工艺》试题C

合集下载

金属工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金属工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金属工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哪种机制进行?A. 弹性变形B. 位错运动C. 孪生D. 晶界滑移2. 哪种金属加工工艺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A. 退火B. 正火C. 淬火D. 回火3. 金属的热处理工艺中,回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硬度B. 降低硬度C. 消除应力D. 提高韧性4. 金属的腐蚀主要分为哪两大类?A. 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B. 物理腐蚀和化学腐蚀C. 电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D. 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5. 金属的疲劳强度通常与什么因素有关?A. 材料的硬度B. 材料的韧性C. 材料的化学成分D. 材料的微观结构6. 金属焊接过程中,焊缝金属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主要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A. 焊接电流B. 焊接速度C. 焊接温度D. 焊接材料7. 金属的冷加工和热加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冷加工温度低,热加工温度高B. 冷加工强度高,热加工强度低C. 冷加工塑性好,热加工塑性差D. 冷加工成本高,热加工成本低8. 金属的塑性加工中,锻造属于哪种加工方式?A. 冷加工B. 热加工C. 冷热交替加工D. 非加工9. 金属的热处理工艺中,正火的主要目的是?A. 改善组织结构B. 增加硬度C. 降低硬度D. 消除应力10. 金属的腐蚀防护中,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电化学腐蚀?A. 涂层保护B. 阴极保护C. 阳极保护D. 热处理答案:1-5 B C C A B 6-10 C A B B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_________进行。

2. 金属的热处理工艺中,淬火后的金属通常需要进行_________处理以提高韧性。

3. 金属的腐蚀主要分为化学腐蚀和_________。

4. 金属的疲劳强度通常与材料的_________有关。

5. 金属焊接过程中,焊缝金属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主要受到焊接温度和_________的影响。

山东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工艺》试题C

山东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工艺》试题C
A.随炉冷却B.在油中冷却C.在空气中冷却D.在水中冷却
4)精基准所用的定位基准表面是()。
A.未加工表面B.精度最高的表面C.粗造度最低的表面D.已经加工过的表面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则()。
A.强度高、塑性差B.强度高、塑性好C.强度低、塑性好D.强度低、塑性好
6)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的原因是()。
……………装…………………订…………………线……………
(2)改正下列有工艺性错误的铸件结构,并说明理由。如图3所示。
(3)改正下列有工艺性错误的锻件结构,并说明理由。如图4所示。图3
图4A图4B
(4)改正下列焊接工艺性错误,并说明理由。如图5所示。
图5A图5B
八、计算题(7分)
如图6所示
(1)试计算下图车床主轴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
()5.由于不完全定位所限制工件的自由度数少于6个,所以是不允许出现的。
()6.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分度装置构成了夹具的基本组成。
()7.固溶强化是指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8.GCr15是滚动轴承钢,钢中含Cr15%,主要是制造滚动轴承的内外圈。
()9.粗基准即是粗加工定位基准。
A.保护刀具,增大了实际前角B.保护刀具,增大了实际后角
C.保护刀具,提高了加工精度D.保护刀具,提高了表面质量
7)机床型号CQ6140中的“40”表示()。
A.中心高为400mmB.中心高为40mm
共3页第1页
山东理工大学《金属工艺学A》试卷纸
(B)卷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姓名:学号:
2)在生产中使用最多的刀具材料是和,而用于一些手工或切削速度较低的刀具材料是。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防护措施:涂层防护、电化学防护、材料选择等
检测方法:腐蚀速率测试、腐蚀产物分析、腐蚀深度测量等
腐蚀类型: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物理腐蚀等
腐蚀原因:环境因素、材料因素、工艺因素等
05
金属工艺学案例分析
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
检验阶段:对零件进行尺寸、形状、硬度等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质量检测: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改进措施: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工艺控制: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金属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钢铁: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汽车、船舶等领域
铝: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
铜: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建筑、机械等领域
钛: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医疗等领域
表面处理:包括电镀、喷漆、阳极氧化等
检测与测量:包括硬度测试、金相分析、尺寸测量等
04
金属工艺学实验与检测
金属材料的硬度检测
硬度检测步骤:选择合适的硬度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硬度检测仪器、进行硬度检测、记录检测结果等
硬度检测方法:洛氏硬度、布氏硬度、维氏硬度等
硬度检测仪器:硬度计、硬度测试仪等
硬度检测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分析金属材料的硬度、韧性、耐磨性等性能指标,为金属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提供依据。
纳米材料技术:金属材料的纳米级加工技术,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等优异性能
06
金属工艺学试题解析
金属工艺学试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试题类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
解题技巧:理解题意、分析题目、运用公式、计算准确等
解题步骤:审题、分析、计算、检查等
解题注意事项:注意单位、注意公式、注意计算过程等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大题)-山东理工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大题)-山东理工

⾦属⼯艺学复习题(⼤题)-⼭东理⼯浇注温度过⾼、过低常出现哪些铸造缺陷?说明解决办法。

(1)浇注温度过⾼:易产⽣氧化、⽓孔、缩孔、晶粒粗⼤等缺陷。

(2)浇注温度过低:易产⽣冷隔、浇不⾜等缺陷。

解决办法:⾼温出炉,低温浇注。

1、既然提⾼浇注温度可以提⾼液态⾦属的充型能⼒,但为何要防⽌浇注温度过⾼? P34浇注温度过⾼时,⼀⽅⾯铸件易产⽣缩孔、缩松、⽓孔,铸件粘砂严重;另⼀⽅⾯铸件的冷却速度下降,导致晶粒粗⼤,使铸件机械性能下降。

2.合⾦的流动性与充型能⼒有何关系?为什么共晶成分的⾦属流动性⽐较好?合⾦的流动性好,则充型能⼒就⾼。

共晶成分合⾦的是恒温结晶,结晶是从表层向中⼼逐层凝固,凝固层表⾯较光滑,对尚未凝固的⾦属的流动阻⼒⼩,故流动性好;共晶成分时,熔点低,因⽽流动性好。

3、简述铸造⽣产中改善合⾦充型能⼒的主要措施。

(1)适当提⾼浇注温度。

(2)保证适当的充型压⼒。

(3)使⽤蓄热能⼒弱的造型材料。

如砂型。

(4)预热铸型。

(5)使铸型具有良好的透⽓性。

4、简述缩孔产⽣的原因及防⽌措施。

凝固温度区间⼩的合⾦充满型腔后,由于逐层凝固,铸件表层迅速凝固成⼀硬壳层,⽽内部液体温度较⾼。

随温度下降,凝固层加厚,内部剩余液体由于液态收缩和补充凝固层的凝固收缩,体积减⼩,液⾯下降,铸件内部产⽣空隙,形成缩孔。

措施:(1)使铸件实现“定向凝固”,按放冒⼝。

(2)合理使⽤冷铁。

5、简述缩松产⽣的原因及防⽌措施。

出现在呈糊状凝固⽅式的合⾦中或断⾯较⼤的铸件中,被树枝状晶体分隔开的液体区难以得到补缩所致。

措施:(1)、尽量选⽤凝固区域⼩的合⾦或共晶合⾦。

(2)、增⼤铸件的冷却速度,使铸件以逐层凝固⽅式进⾏凝固。

(3)、加⼤结晶压⼒。

6.缩孔与缩松对铸件质量有何影响?为何缩孔⽐缩松较容易防⽌?缩孔和缩松使铸件的有效承载⾯积减少,且在孔洞部位易产⽣应⼒集中,使铸件⼒学性能下降;缩孔和缩松使铸件的⽓密性、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下降。

金属材料试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试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包含()A、强度B、密度(正确答案)C、硬度D、塑性2、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不包含()A、压入法B、布氏硬度法(正确答案)C、划痕法D、回弹高度法3、以下不属于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的是()A、强度(正确答案)B、铸造性能C、切削加工性能D、热处理性能4、金属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的能力称为硬度。

A、塑性变形B、弹性变形C、划痕或压痕(正确答案)D、抵抗疲劳5、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①使用性能②工艺性能③力学性能④化学性能A、①②(正确答案)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6、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不包含()A、化学性能B、工艺性能(正确答案)C、力学性能D、物理性能7、金属的韧性通常随加载速度高、温度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加剧而()A、变好(正确答案)B、变差C、无影响D、难以判断8、试样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为()A、抗压强度(正确答案)B、屈服强度C、疲劳强度D、抗拉强度9、用金刚石圆锥体作为压头的硬度试验是()A、布氏硬度(正确答案)B、洛氏硬度C、维氏硬度D、以上都可以10、拉伸试验中,试样所受的力为()A、冲击(正确答案)B、多次冲击C、交变载荷D、静态力11、下列不是金属力学性能的是()A、强度(正确答案)B、硬度C、韧性D、压力加工性能12、根据拉伸试验过程中拉伸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力—伸长曲线(拉伸图)可以确定出金属的()A、强度和硬度B、强度和塑性(正确答案)C、强度和韧性D、塑性和韧性13、适于测试硬质合金、表面淬火钢及薄片金属的硬度的测试方法是()。

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维氏硬度D、以上方法都可以(正确答案)14、金属疲劳的判断依据是()A、强度B、塑性(正确答案)C、抗拉强度D、疲劳强度15、不宜用于成品与表面薄层硬度的测试方法是()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维氏硬度D、以上方法都不宜(正确答案)16、“泰坦尼克号”的船体是用很厚的双层钢板制造的,但撞上冰山后沉没了,说明船体的材料()A、抗拉强度较低B、硬度较低C、屈服强度较低D、韧性较低(正确答案)17、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的各种性能叫金属材料的()。

金属材料及金属工艺试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及金属工艺试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及金属工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金属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 合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 退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 淬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5. 回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金属材料?()A. 塑料B. 木材C. 陶瓷D. 金属2. 下列哪种工艺属于金属热处理?()A. 锻造B. 铸造C. 退火D. 焊接3.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A. 铜B. 铝C. 铁D. 铅4. 下列哪种合金属于耐磨材料?()A. 铝合金B. 不锈钢C. 工具钢D. 铸铁5. 下列哪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A. 玻璃B. 塑料C. 木材D. 金属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金属热处理的作用。

2. 请简要介绍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3. 请简要说明金属塑性变形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请论述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2. 请论述金属热处理的基本工艺及应用。

3. 请论述合金元素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指由一种或多种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塑性。

2. 合金: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固溶体,具有比单一金属更优异的性能。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3篇)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3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金属的熔点最高?A. 铝B. 钢C. 黄金D. 铜答案:C2.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非铁金属?A. 钢B. 铝C. 铅D. 镁答案:B3.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A. 铝B. 钢C. 镍D. 铅答案:C4.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A. 铝B. 钢C. 镍D. 铅答案:A5.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B. 钢C. 镍D. 铅答案:C6.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A. 铝B. 钢C. 镍D. 铅答案:B7.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A. 铝B. 钢C. 镍D. 铅答案:A8.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A. 铝B. 钢C. 镍D. 铅答案:A9.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A. 铝B. 钢C. 镍D. 铅答案:B10.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良好的塑性?A. 铝B. 钢C. 镍D. 铅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金属工艺学是研究金属材料的性质、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的学科。

2. 金属的加工方法主要有:铸造、锻造、轧制、焊接、热处理等。

3. 金属的熔点是指金属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4. 金属的导电性能是指金属传导电流的能力。

5. 金属的耐腐蚀性能是指金属抵抗腐蚀的能力。

6. 金属的延展性能是指金属在受到拉伸或压缩时,能够延伸或压缩而不破裂的能力。

7. 金属的铸造性能是指金属在铸造过程中能够充满铸模的能力。

8. 金属的焊接性能是指金属在焊接过程中能够熔化、连接的能力。

9. 金属的塑性是指金属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形变而不破裂的能力。

10. 金属的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改变金属的组织和性能的过程。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金属的加工方法及其特点。

答:金属的加工方法主要有:铸造、锻造、轧制、焊接、热处理等。

铸造:将金属熔化后,浇注到铸模中,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青科成人教育《金属材料及热处理C卷》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青科成人教育《金属材料及热处理C卷》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1~5 √ⅹⅹ√ⅹ 6~10 √ⅹⅹ√√ 11~15 √√ⅹⅹⅹ1.预先热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或改善前工序引起的缺陷。

( )2.大型铸件在扩散退火后不再进行一次正火或完全退火。

( )3.去应力退火,一般可在Ac1点以上温度加热,保温4—6h后,缓冷至200—300℃再出炉 ( )。

4.含碳量高于0.8%的钢,一般不能采用正火工艺。

( )5.钢在加热时,往往在600℃以上才开始发生氧化现象。

( )6.钢中的杂质元素中,硫使钢产生热脆性,磷使钢产生冷脆性,因而硫、磷是有害元素。

( )7.退火与回火都可以消除钢中的应力,所以在生产中可以通用。

( )8.淬火过程中常用的冷却介质是水、油、盐和碱水溶液。

( )9.碳素工具钢的含碳量都在0.7%以上,而且都是优质钢。

( )10.拉伸试验可以测定金属材料的弹性、强度和塑性等多项指标。

( )11.材料的伸长率、断面收缩率数值越大表明其塑性越好。

( )12.洛氏硬度值是根据压头压入被测定材料的深度来确定的。

( )13.T12钢的含碳量为12%。

( )14.硫是碳钢中的有益元素,它能使钢的脆性下降。

( )15.高碳钢的质量优于中碳钢,中碳钢的质量优于低碳钢。

( )二、选择题1~5 ACBDB 6~10 DACBC1.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

A.强度B.硬度C.塑性D.弹性2.在Fe-Fe3C相图中,钢与铁的分界点的含碳量为()。

A.2% B.2.06% C.2.11% D.2.2%3.为了改善20钢的切削加工性能,一般应采用()。

A、退火B、正火C、淬火 D 回火4.将相应的牌号填入括号内:黄铜()。

A.2A11(LY11) B.3A21(LF21) C.45 D.H625.区别冷变形和热变形的依据是()。

A变形时是否有加热; B变形温度的高低;C变形后是否有加工硬化组织 D 变形是否去除材料6.将相应的牌号填入括号内,灰铸铁()A 0Cr19Ni9;B QT700;C W18Cr4VD HT2007.灰口铸铁铸件薄壁处出现白口组织,造成切削加工困难采取的热处理措施为本卷共2页第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理工大学《金属工艺学A》试卷纸
(B)卷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姓名:学号:
……………装…………………订…………………线……………
适用专业
机制
考核性质
考试
闭卷
命题教师
于文强
考试时间
100分钟
题号










十一
总分
得分
评阅人
复核人
一、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
1)碳溶入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
(2)根据下图所示的传动系统图,试列出其传动链;
(3)主轴Ⅴ有几级转速?
图6
共3页第3页
10)要提高15钢零件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可采用的热处理方法是()。
A.正火B.整体淬火C.表面淬火D.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11)在制造45钢轴类零件的工艺路线中,调质处理应安排在()。
A.机械加工之前B.粗精加工之间C.精加工之后D.难以确定
12)在下列几种碳素钢中硬度最高的是()。
A.20B.Q235-AC.45D.T12
……………装…………………订…………………线……………
(2)改正下列有工艺性错误的铸件结构,并说明理由。如图3所示。
(3)改正下列有工艺性错误的锻件结构,并说明理由。如图4所示。图3
图4A图4B
(4)改正下列焊接工艺性错误,并说明理由。如图5所示。
图5A图5B
八、计算题(7分)
如图6所示
(1)试计算下图车床主轴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
A.随炉冷却B.在油中冷却C.在空气中冷却D.在水中冷却
4)精基准所用的定位基准表面是()。
A.未加工表面B.精度最高的表面C.粗造度最低的表面D.已经加工过的表面
5)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则()。
A.强度高、塑性差B.强度高、塑性好C.强度低、塑性好D.强度低、塑性好
6)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的原因是()。
二、判断题(共10分,每空1分)
()1.生产批量越大,对生产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越低,但工艺文件要求越详细。
()2.珩磨是对预先磨过的外圆表面进行的精密加工。
()3.可段铸铁比灰铸铁有高得多的塑性,因而可以进行锻打。
()4.车削长径比L/D>10的细长轴类零件,再没有使用中心架和跟刀架时,由于径向力的作用,会使车削后的工件成为中凹形。
A.保护刀具,增大了实际前角B.保护刀具,增大了实际后角
C.保护刀具,提高了加工精度D.保护刀具,提高了表面质量
7)机床型号CQ6140中的“40”表示()。
A.中心高为400mmB.中心高为40mm
共3页第1页
山东理工大学《金属工艺学A》试卷纸
(B)卷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姓名:学号:
(1)流动性;(2)缩孔;(3)焊接性能;(4)锻造性能;(5)酸性焊条;
五、简答题(共15分,每题5分)
(1)常见的焊接缺陷有哪些?
(2)简述离心铸造的优缺点?
(3)简述刀具材料应具有的基本性能?
六、作图题(10分)
如图1所示
(1)在下列车刀上标出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和刀尖。
13)安装工件时不需要找正的附件是()。
A.三抓卡盘和花盘B.三爪卡盘和顶尖C.四爪卡盘和花盘D.四爪卡盘和顶尖
14)在铁碳合金相图中,碳在奥氏体中的最大溶解度点为()。
A.A点B.C点C.E点D.S点
15)珠光体是一种()。
A.单相固溶体B.两相固溶体C.铁与碳的化合物D.都不对
四、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分)
……………装…………………订…………………线……………
C.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为400mmD.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为40mm
8)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
A.碳的质量分数B.转变温度C.临界冷却速度D.转变时间
9)碳钢的正火工艺是将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冷却形式。
A.随炉冷却B.在油中冷却C.在空气中冷却D.在水中冷却
()10.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前角增大,并使切削轻快省力,所以对精加工有利。
三、选择题(共15分,每题1分)
1)白刚玉砂轮适于磨削()。
A.铸铁B.陶瓷C.硬质合金D.淬火钢
2)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一个正确位置所用的基准称为()。
A.工序基准B.测量基准C.定位基准D.设计基准
3)碳钢的正火工艺是将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冷却形式。
(2)在此图上分别画出基面、切削平面和主截面。
(3)在右侧空白处依次画出刀具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图1
七、改错题(共18分,每题2分)
(1)改正下列有工艺性错误的零件结构,并说明理由。如图2所示。
图2A图2B图2C
共3页第2页
山东理工大学《金属工艺学A》试卷纸
(B)卷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姓名:学号:
()5.由于不完全定位所限制工件的自由度数少于6个,所以是不允许出现的。
()6.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分度装置构成了夹具的基本组成。
()7.固溶强化是指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8.GCr15是滚动轴承钢,钢中含Cr15%,主要是制造滚动轴承的内外圈。
()9.粗基准即是粗加工定位基准。
2)在生产中使用最多的刀具材料是和,而用于一些手工或切削速度较低的刀具材料是。
3)合金工具钢与碳素工具钢相比,具有淬透性好,变形小,高等优点。
4)切削运动包括运动和运动两种,其中运动是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的运动。
5)α0是的符号,它是在面内测量的与之间的夹角。
6)衡量金属材料塑性好坏的指标有和两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