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电气专业考研电路真题
山东理工大学电路考研真题2006—2008年

路电流 I&1 、 I&2 、 I&3 和电压U&AB 、U&BD 。
sM
B
A
+
R i1 * L1
i2
i3
M*
u
L2
C
− D
[图 11]
sL4
R1 +
U(s) −
sL5
I(s)
R3
R2
[图 12]
十二、(18 分)电路如图 12 所示。以支路 3、4、5 为树支。(1)画出电路的有向图; (2)写出基本回路矩阵;(3)写出基本割集矩阵;(4)写出支路阻抗矩阵;(5)写出回 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注:以参数的下标作为支路的编号)
共 3 页,第 1 页
五、(12 分)在图 5 电路中,已知 I1=5A, I 2 = 5 2A ,U=220V,R=5Ω,R2 = xL,试
求, I 、 xC 、 xL 及 R2。
.
I
R
.
I2
+
.
I1
R2
.
U
jXC
jXL
−
ε(t)
R1
mA 1kΩ
线性 电阻 网络
R2 a
1kΩ
iC
C
b
iL
R
L
[图 5]
示电路中为对称三相电路,
A
已知线电压U&AB = 380∠30°V ,
20Ω
+
I&B = 10 3∠ −150°A ,则
uS
−
电流 I&AB =
A,
1H
30Ω
Z
a
b
B
I&B
考研电路试题及答案

考研电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电路理论中,欧姆定律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B. 电压与电阻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C.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D.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与电压成正比答案:C2.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理想电压源两端电压恒定,理想电流源两端电流恒定B. 理想电压源两端电流恒定,理想电流源两端电压恒定C.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没有区别D. 理想电压源两端电流恒定,理想电流源两端电压恒定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的基本含义。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指出,在任何电路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它反映了电荷守恒原理。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则表明,在任何闭合电路中,沿着闭合路径的电压降之和等于零。
它体现了能量守恒原理。
2. 什么是叠加定理?请简要说明其应用。
叠加定理是电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指出在一个线性电路中,任何节点的电压或任何支路的电流都可以看作是由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节点或支路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代数和。
应用叠加定理可以简化复杂电路的分析过程,通过分别计算每个独立电源的影响,然后求和得到最终结果。
三、计算题1. 给定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其中包含一个电阻R1=100Ω,一个电阻R2=200Ω,以及一个电压源V=10V。
求电路中的总电阻和电流。
总电阻R_total = R1 + R2 = 100Ω + 200Ω = 300Ω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 = V / R_total = 10V / 300Ω ≈ 0.0333A2. 考虑一个并联电路,其中包含两个电阻R1=200Ω和R2=300Ω,以及一个电压源V=15V。
求电路中的总电阻和电流。
总电阻R_total = (R1 * R2) / (R1 + R2) = (200Ω * 300Ω) / (200Ω + 300Ω) ≈ 120Ω电流I1 = V / R1 = 15V / 200Ω = 0.075A电流I2 = V / R2 = 15V / 300Ω = 0.05A总电流I_total = I1 + I2 = 0.075A + 0.05A = 0.125A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考研电路试题及答案可能会包含更复杂和多样化的问题。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复习题.

1. 若电路有n个结点,则用支路电流法列写的KCL方程为n-1个,
多一个或少一个都不成。
√
2.电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后,总电流一定比原来小,因此电网功率 因数一定会提高。 ×
3.若电路的电流 i I m sin(t 45) ,电压 u Um sin(t 38) 则该电路是电容性。 √
4.R、L并联电路中,支路电流均为4A,则电路总电流
I IR IL 8A
×
5.电容元件两端加直流电压时可视作开路,此时C为无穷大。×
6.理想电流源中的电流是由它本身确定的,与外电路无关。 因此它的端电压则是一定的,也与外无关。
×
7.电路中任意两点的电压等于所取路径中各元件电压降的代数和,
.
6
2
.
I4
R2 R1 I1 R3
.
I
5
I3
17. 当线圈加100V交流电压时电流为2A,有功功 率为120 W,则线圈的电路模型为( a)。 (a) 30电阻与40感抗相串联 (b) 40电阻与30感抗串联 (c) 0.012电阻和0.016感抗串联
18. 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 uBC = 380 2sint V,则相电压uC =( c )。
11. 某正弦电压有效值为220V,频率为50Hz,t=0 时 b )。 u(0)=220V,则该正弦电压表达式为( (a) u = 380sin 314tV (b) u = 311sin(314t+45°)V (c) u = 220sin(314t+90°)V
12. 一台单相变压器的额定容量SN=50kVA,额定电压 为10kV/230V,满载时副边端电压为220V, 则其额定电流I1N和I2N分别为( C )。 (a) 5A 和227A (b) 227A和5A (c) 5A和217A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习题

B
28. 图示正弦电路中,电源电压相量 U S 100V ; R X L 10; 电源供出的平均功率P为( c )。 (a) 10 W (b) 2.5 W (c) 5 W
+ . US R j XL
-
29. 在图示电路中,SB是按钮,KM是接触器,KM1和KM2均已 通电动作,此时若按动SB4,则( c )。
+ - + US 2 - US 3 - C + B + U S4 - A
US1
-2v
-9v
4v
-4v
(-11V)
2. 试用戴维南定理电流I。
16Ω
24Ω
+ 32V 16Ω 2A 8Ω
I
+ 16v
I 24Ω
_
8Ω
Uab 32 2 8 16V
R0 8
34. 把一个30Ω的电阻和80µ F的电容串联后,接在交流电源 上,电容的容抗为40Ω,该电路功率因数为( A ) A.0.6 B.0.8 C.0.5 35. 某正弦RC串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 则相位关系为( B ) A.电流超前电压90O B.电流超前电压某一小于900的角 C.电流滞后电压某一小于900的角 D.电流滞后电压90O
13. 在R、L、C并联正弦交流电路中,各支路电流有效值 I1=I2=I3=10A,当电压频率增加一倍而保持其有值 不变时,各电流有效值应变为( c )。 (a) I1=20 A I2=20 A I3=20 A (b) I1=10 A I2=20 A I3 =5 A (c) I1=10 A I2 =5 A I3=20 A 14. 变压器的铁损耗与负载的关系是( C )。 (a)随负载增加而增大 (b)随负载增加而减小 (c)与负载无关,保持不变
电气考研电路试题及答案

电气考研电路试题及答案### 电气考研电路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题目:在电路理论中,欧姆定律描述的是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不变时,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是什么?- A. 正比- B. 反比- C. 无关- D. 无法确定答案: A2. 题目: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 理想电压源两端电压恒定- B. 理想电流源通过的电流恒定- C. 理想电压源不能短路- D. 理想电流源不能开路答案: A、B3. 题目: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
感抗的大小与频率的关系是什么?- A. 与频率成正比- B. 与频率成反比- C. 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D. 与频率无关答案: C#### 二、填空题1. 题目:在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与内阻r的乘积称为电源的______。
答案:开路电压2. 题目:当电路中的电流为零时,电路的总电阻称为电路的______。
答案:短路电阻3. 题目: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与外电路电压U的差值等于电源的______。
答案:内电压#### 三、简答题1. 题目:简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答案:-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指出,任何时刻进入一个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离开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则表明,沿着任何闭合回路,电动势之和等于电压降之和。
2. 题目:什么是三相电路?三相电路有哪些基本类型?答案:- 三相电路是由三个交流电源组成的电路,这三个电源的电压相同,频率相同,相位差120度。
- 三相电路的基本类型包括星形(Y形)连接和三角形(Δ形)连接。
#### 四、计算题1. 题目:已知一个电路中包含一个10Ω的电阻器,一个理想电压源提供15V的电压,求通过电阻器的电流。
答案:-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 I = V/R,其中 V 是电压,R 是电阻。
- 代入数值,I = 15V / 10Ω = 1.5A。
电气类考研题目及答案解析

电气类考研题目及答案解析### 电气类考研题目及答案解析#### 题目一:电路分析基础题目:考虑一个由电阻R1=100Ω,R2=200Ω,R3=300Ω组成的串联电路,电源电压为Vs=20V。
求电路中的总电流I。
答案: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和。
所以,总电阻Rt = R1 +R2 + R3 = 100Ω + 200Ω + 300Ω = 600Ω。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 = Vs / Rt = 20V / 600Ω = 1/30 A。
解析: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计算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 题目二:电磁场理论题目:一个无限长直导线,其电流为I=10A,求距离导线r=1m处的磁场强度B。
答案:根据安培环路定理,无限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表达式为B = μ0I /(2πr),其中μ0是真空磁导率,值为4π×10^-7 T·m/A。
代入数值得B = (4π×10^-7 T·m/A × 10A) / (2π×1m) = 2×10^-6 T。
解析:本题考查了无限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目。
#### 题目三:电力系统分析题目:在电力系统中,已知一个三相四线制的负载,其每相阻抗为Z =30∠30°Ω,求该负载的视在功率S。
答案:对于三相四线制系统,每相负载的视在功率为S = VLL / Z,其中VLL 是线电压。
由于题目未给出线电压,我们假设线电压为标准值220V (实际值应根据题目给定)。
则S = 220V / (30∠30°Ω)。
计算得到S = 220 / (30√3) = 4.44 kVA。
解析:本题考查了三相四线制负载的视在功率计算,属于基础题目。
#### 题目四:电机学题目: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功率为Pn=10kW,额定转速为nn=1500rpm,额定频率为fn=50Hz,求其同步转速ns。
考研电路推荐试题及答案

考研电路推荐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反,则该电路元件为()。
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二极管答案:D2.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于一个节点,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该定律适用于()。
A. 仅直流电路B. 仅交流电路C. 仅线性电路D. 所有电路答案:D3. 在理想变压器中,原边与副边的电压比与匝数比的关系是()。
A. 电压比等于匝数比B. 电压比等于匝数比的倒数C. 电压比等于匝数比的平方D. 电压比等于匝数比的平方的倒数答案:B4. 电路中,当电阻R、电感L和电容C串联时,电路的阻抗Z可以表示为()。
A. Z = RB. Z = R + jωLC. Z = R + jωL - j/ωCD. Z = R - jωL + j/ωC答案:C5. 在RLC串联电路中,当电路的阻抗最小,电流最大时,电路处于()。
A. 谐振状态B. 非谐振状态C. 过阻尼状态D. 欠阻尼状态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元件是线性元件?()A. 电阻B. 电容C. 二极管D. 运算放大器答案:A D2. 电路中,以下哪些情况会导致电流的瞬时值发生变化?()A. 电压源的电压发生变化B. 电路中电阻值发生变化C. 电路中电感值发生变化D. 电路中电容值发生变化答案:A B C D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电路的频率响应?()A. 电路的阻抗B. 电路的谐振频率C. 电路的阻尼系数D. 电路的电源电压答案:A B C4. 在电路分析中,以下哪些方法是常用的?()A. 节点分析法B. 回路分析法C. 叠加定理D. 戴维南定理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元件在电路中具有储能作用?()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二极管答案: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什么是超前相位和滞后相位,并给出它们在电路分析中的意义。
电子电工考研试题及答案

电子电工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遵循什么定律?A. 欧姆定律B.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C.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D.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答案:A2. 一个电路的总电阻为100欧姆,现在并联了一个50欧姆的电阻,总电阻变为多少欧姆?A. 25欧姆B. 33.33欧姆C. 50欧姆D. 66.67欧姆答案:B3. 以下哪个元件不是构成放大电路的基本元件?A. 晶体管B. 电阻C. 电容D. 电动机答案:D4. 在数字电路中,一个基本的逻辑门是实现什么功能的?A. 乘法B. 加法C. 非D. 除法答案:C5. 一个电感器的自感系数为0.5亨利,通过它的电流变化率为2安培/秒,根据楞次定律,此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多少?A. 1伏特B. 0.5伏特C. -1伏特D. -0.5伏特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电容器的电容大小?A. 电介质的介电常数B. 板间距离C. 极板的面积D. 极板的材料答案:A, B, C7. 在半导体材料中,以下哪些是P型半导体的特点?A. 多数载流子为电子B. 多数载流子为空穴C. 掺杂元素为五价元素D. 掺杂元素为三价元素答案:B, D8. 以下哪些属于模拟电路的特点?A. 输出信号连续B. 放大微弱变化C. 抗干扰能力强D. 易于集成答案:A, B9. 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电磁干扰?A. 电源波动B. 地线噪声C. 信号线过长D. 温度变化答案:A, B, C10. 在交流电路中,以下哪些是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A. 并联电容器B. 串联电感器C. 串联电容器D. 并联电感器答案:A,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什么是叠加定理,并给出一个应用示例。
答案:叠加定理是电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指出在一个含有多个电源的线性电路中,任何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都可以看作是由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在电路中产生的效应的代数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A卷)注意事项:本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考试科目:电路(考生必须自带计算器)一、(12分)解:等效电路如下:7Ω6I =-+9473A =0.5 A 2分U I ab .=+=9485 VI U 162125=-=ab . A 2分P =⨯6125. W =7.5 W2分吸收功率7.5 W 二(12分)解:Ωu C ()V 09+= i 1015().A += 3分 u C ()V ∞=3 i 1075().A ∞= 3分R 04=Ω τ=2s 3分得 u t C t ()(e )V .=+-3605 , i t t 105075075()(..e )A .=+-,t ≥0 3分 三、(12分) 解:相量图如下:CA4分得 .'=+=⨯︒=I I I A A AB cos1522386A 3分 .'=-=I I I B B AB 386A 3分 I C =2A 2分四、(12分) 对理想变压器的原边电路,求其戴维南等效电路()j42OC+=U V 3分 ()j110+=Z Ω2分()j11100L2L -==Z nZ Ω ()j100100L -=∴Z Ω4分5max =P W 3分五、(12分) 解:Ω100∠︒V2+-()110012+-=∠︒j2j8 I I()j32j32j8--= I I 210 6分解出: I 10=, I 21008=∠︒-j A 4分 U 2=-=∠︒j32 I 2400 V2分 六、(14分)解:各次谐波单独作用时的等效电路如下:(a )•(b )•R(c )•当基波作用时:L 1C 1串联支路阻抗为:j10j j -=-4030Ω,得图(b ) 当2ω作用时:L 1C 1串联支路恰好谐振,得图(c ) 4分 当直流分量作用时:因C 开路,故:I C =I 1=I R =0 2分 由(a )(b )(c )可知,流经R 的电流'=I R 3AP I R ==2360W ,故 R =40Ω 3分由图(b )得'=⨯=I 1340304A ,因I I I 112225='+''= A 故 ''=I 13A 3分 由12303ωC =C =50μF 2分七、(12分) 解:等效电路如下: 2分R -111011101133445R U R U R U R R U R U S --=+⎛⎝ ⎫⎭⎪-=⎧⎨⎪⎪⎩⎪⎪2o o U U R R R U 3445==+4o 5分()()U U R R R R R R R R R R R o112345242534=-+++ 5分八、(14分)解:i i L L 12001()()A --== (0)1V C u -= 2分 复频域模型如图11s 6分得 I s s s s ss ()=+++-+111513221=+++-+11021151052s ss s .. 3分 11152(10.2e)A t t i t e --=++- , t >0 3分九、(12分)解:U I I U I I 112212262=+==+⎧⎨⎩ 6分2468112I I U +=+= 故 I U 1219==AV3分P =42W (吸收) 3分十、(16分)解:(1)电路的有向图如下: 3分(2)基本回路矩阵、基本割集矩阵如下:⎥⎦⎤⎢⎣⎡----=1010001111B ⎥⎥⎥⎦⎤⎢⎢⎢⎣⎡=010011010100011Q 3分 (3)关联矩阵、支路导纳矩阵如下:⎥⎥⎥⎦⎤⎢⎢⎢⎣⎡---=010011011000011A ⎥⎦⎤⎢⎣⎡=53211,j ,j 1,1,1diag R C L R R Y ωω 3分 (4)节点导纳矩阵如下⎥⎥⎥⎥⎥⎥⎦⎤⎢⎢⎢⎢⎢⎢⎣⎡+-++---+=⎥⎥⎥⎥⎥⎥⎦⎤⎢⎢⎢⎢⎢⎢⎣⎡---⎥⎥⎥⎥⎥⎥⎥⎥⎥⎦⎤⎢⎢⎢⎢⎢⎢⎢⎢⎢⎣⎡⎥⎥⎥⎦⎤⎢⎢⎢⎣⎡---==4115322122154321j 10101j 11111110101000100111011000j 00000j 1000001000001010011011000011C R R R L R R R R R R R C L R R AYA Y Tn ωωωω 3分节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SS n T U AY I A U AYA -= ⎥⎥⎥⎥⎦⎤⎢⎢⎢⎢⎣⎡=⎥⎥⎥⎦⎤⎢⎢⎢⎣⎡⎥⎥⎥⎥⎥⎥⎦⎤⎢⎢⎢⎢⎢⎢⎣⎡+-++---+0j 10101j 111111155132141153221221R U I U U U C R R R L R R R R R R S S n n nωω 4分 十一、(12分)解:运用戴维南定理.先根据给定的拟化简电路部分求oc U (或o R )可得V 5.1oc =U4分根据戴维南定理及已知条件: R R U I +=o oc 15.11o +=R 得 Ω=5.0o R4分 当A 2=I 时,R 应为Ω25.04分十二.(10分)解:根据端口的特勒根定理-+=⨯-⨯∧∧100252011I I解之得 I 11=A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B 卷)注意事项:本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考试科目:电路 (考生必须自带计算器)A 17.32I =∠形联接负载的三相功率五、(12和Cω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作业题题目及答案要点1 绪论1、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什么?答:当被保护元件1)故障;2)发生异常运行状态2、远后备和近后备有何区别?阐述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的优缺点。
答:远后备保护:近电源侧、相邻上一级;近后备保护:另一套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优缺点(见课件):保护范围、停电范围、灵敏度3、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各个要求的内容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满足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选择性:以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快速性:以允许的可能最快速度动作于断路器跳闸;灵敏性:对其保护范围内故障的反映能力;可靠性:不拒动、不误动4、如图所示,各断路器处均装有继电保护装置,试按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K1点发生短路故障时,根据选择性的要求应由哪个保护动作并跳开哪台断路器?如果断路器QF6失灵时,保护又应该如何动作?(2)当K2点发生短路故障时,根据选择性的要求应由哪些保护动作并跳开哪些断路器?如果此时保护3拒动,但保护1动作并跳开了断路器QF1,问保护1的动作是否选择性?如果断路器QF2失灵,对保护1的动作又如何评价?2-3相间短路电流保护(上)1、在下图所示电网中,已知:E =,.min 8s X =Ω,.max 10s X =Ω,140L X =Ω,220L X =Ω,.2.max 150L I A =,自启动系数 1.8Ms K =,返回系数0.85re K =,可靠系数分别取 1.2relK '=, 1.2rel K ''=, 1.15rel K '''=;L 1装有三段式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的的动作时限为0.1s ,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为2.1s ,开关3处的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为2.6s 。
试求:1)L 2相间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和保护范围;2)L 2相间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灵敏度检验和动作时限; 3)L 2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灵敏度检验和动作时限。
4)若120L X =Ω, 240L X =Ω,L 1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为750A ,其他条件不变,重新计算2)。
解:1)动作电流:..max act.2rel ..max .min 22.994K B K B s L E I I K I kA X X ϕ''=⇒=⋅=+ 最大保护范围:act.2.max .min .min .max act.2l s s l E E I X X X X I ϕϕ'=⇒=-⇒76.7%'+最小保护范围:act.2.min .max .max .min act.2l s s l E I X X I ϕ'=⇒=⋅-⇒51%' 2)动作电流:..max .min21K C s L L E I X X X ϕ=++act.1..max rel K C I K I ''⇒=⋅.2.1 1.4796actrel act I K I kA '''''⇒=⋅=灵敏度:..min ..min.max 2.2 1.363 1.3K B K B sen s L actI I K I ''=⇒==>'',满足 动作时间:210.6s t t t '''=+∆= 3)动作电流:.2.2.max 0.365relMs actL reK K I I kA K '''⋅'''=⋅=灵敏度:..min()act.2.C.min ..minsen().max 21act.25.53 2.37K B senK K C s L L I K I I I K X X X I '''==''''''=⇒=='''++近远,满足要求,满足要求 动作时间:23 3.1s t t t ''''''=+∆= 4)当120L X =Ω, 240L X =Ω时,由计算2)可知:..max .1.2.11.207 1.233 1.4796K C actact rel act I kA I kA I K I kA ''''''==⇒=⋅=,..min ..min.max 2.21K B K B sens L actI I K I ''=⇒=<'',II 与II 配合整定。
动作电流:.2.10.9actrel act I K I kA ''''''=⋅=灵敏度:..min..min .max 2.2=1.34 1.3K B K B sens L actI I K I ''=⇒=>'',满足 动作时间:21=1.1s t t t ''''=+∆ 2、说明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联合工作时,依靠什么环节保证动作的选择性?依靠什么环节保证保护动作的灵敏性和速动性?答:电流速断保护靠电流整定值保证选择性,灵敏性不够;限时电流速断降低整定值,提高了灵敏性,但增加一个时限阶段0.5s 的延时保证了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