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二地理《的气候》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中国的气候课堂练习及答案

高中地理中国的气候课堂练习及答案

高中地理中国的气候课堂练习及答案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国气候相关知识,特准备以下题册和答案,供中学地理课堂使用。

一、选择题1、下列地理要素中,对中国气候影响最为显著的是(D)。

A、人口B、地形C、水文D、经纬度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决定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的主导系统,其最大强度出现在(B)。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据气象学家介绍,造成我国雾霾的原因主要是(C)。

A、气压低B、湿度高C、大气污染D、气温高4、以下哪个因素不是造成中国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B)。

A、纬度B、海拔C、东西地形D、暖湿气流5、中国地处亚热带,夏天的气温非常高,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A)。

A、长江中下游地区B、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C、高原D、西北干旱区二、判断题1、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影响我国地区的夏季降水。

(错误)2、中国地形西高东低,从而形成了中国气候的明显特色。

(正确)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多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的气压偏低。

(正确)4、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到北极气团的直接控制。

(错误)5、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带有明显的干燥特征,主要是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作用。

(正确)三、简要问答1、我国气候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人口、地形、经纬度、水文、气象等因素。

2、中国大气十年沉积量最大的城市是哪个?北京是中国大气十年沉积量最大的城市之一。

3、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哪些?我国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韩国式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温带针叶林气候。

4、中国的主导气候系统是什么?中国的主导气候系统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5、夏季雾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夏季雾霾主要来源是颗粒物以及各类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传输。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国际气候研究单位报告,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A. 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B. 太阳辐射变化引起的地球温度升高C. 火山喷发引起的大气气候变化D. 温室气体浓度下降导致地球变冷答案:A2.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最为明显的是()A. 海平面上升B. 沙漠化加剧C.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 水资源短缺答案:C3. 北极地区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以下哪种现象与气候变化相关最密切?A. 冰川融化B. 热带风暴C. 长期干旱D. 海洋酸化答案:A4. 缺乏雨水和极端高温是()区农作物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

A. 欧洲B. 非洲C. 北美D. 亚洲答案:B5. 下列哪种行为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A. 减少碳排放B. 加大太阳能利用C.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D. 发展绿色交通工具答案:A、B、C、D二、填空题1.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之一是地球的平均气温()。

答案:升高2. 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海平面()。

答案:上升3.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温度因()而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状态。

答案: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4.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和品质有()的影响。

答案:负面5.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排放量最大的是()。

答案:二氧化碳三、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

这导致地球大气温度升高,整体气候模式发生改变,表现为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变化等。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海洋生态系统崩溃、农作物受灾、水资源短缺等。

2. 解释温室效应的概念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答案: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聚集在地球表面形成类似温室的保温效应,使地球的平均气温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高二地理气候练习题

高二地理气候练习题

高二地理气候练习题地理气候是高中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气候可以加深对地球气候体系的理解,掌握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二地理气候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地球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大洲是:A. 非洲B. 亚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2. 高温带地区的气温特点是:A. 全年温度变化较小B. 夏季温度高C. 冬季温度低D. 季风气候明显3. 下面哪个因素影响气候最直接:A. 经度C. 海洋D. 山脉4.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有很多方面,请问以下哪个不是气候变化的影响之一:A. 农作物减产B. 自然灾害增多C. 水资源匮乏D. 城市交通瘫痪第二部分:填空题1. 在中国,气温较高、湿度大、降水丰富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2. 以下哪个因素不影响冰川的形成和消融?________、气温、降水、地形第三部分:解答题1. 请解释季风的形成和特点。

2.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请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及解析:1. B。

亚洲是地球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大洲,因为亚洲地域广阔,涵盖了多个气候带。

2. C。

高温带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温度较低。

3. B。

纬度是影响气候的最直接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4. D。

城市交通瘫痪不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而是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其他问题。

第二部分:1.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湿度大,降水丰富,气候温暖湿润。

2. 土壤。

土壤条件是冰川形成和消融的重要因素,土壤的组成、厚度和排水能力影响冰川的存留和消融情况。

第三部分:1. 季风形成和特点:地球上的季风主要受到陆地和海洋的差异加热所引起。

在夏季,大陆往往比海洋更容易受到加热,产生低气压,形成季风。

在冬季,大陆上的冷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海洋上的暖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

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降水充沛,气温较高;冬季温度较低,降水相对较少。

高中地理气候练习题带答案

高中地理气候练习题带答案

高中地理气候练习题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四种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 ℃,全年少雨 B.b 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 mm,雨热同期 C.c气候年均温高于20℃,降水季节变化大 D.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2.关于图中四种气候分布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b B.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和d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b和c3.上海气象台某日发布的该市润肤气象指数表明空气特别干燥,皮肤最需要滋润,该日最可能出现在A.1月B.4月C.7月D.10月4.下列气候类型中,其成因一般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关的是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美洲东北部地处热带,但从海岸到大陆内部各地气候不尽相同。

左图与右图反映了本区不同季节的气压分布情况,图中M城和Q城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别是:26.6℃、100 mm,27.2℃、76mm。

读图回答5~7题。

5.最能反映M城与Q城气候特征的一组图表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通常得到上图中“气温”“降水量”数值的方法是A.该月每天气温的平均值,该月每天降水量的累计值B.该月每天最高气温的平均值,该月最大一场降水量总值C.该月每天气温的平均值,该月最大一场降水量总值D.该月每天最高气温的平均值,该月每天降水量的累计值7.造成M城与Q城气候异同的主要原因是A.两地所在的纬度位置,是决定两地年温差均小的主因B.赤道低气压的摆移,是决定两地年温差较小的主因C.两地距海的远近,是造成M城远较Q城湿润的主因D.两地海拔的差异,是造成M城远较Q城湿润的主因.右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分别是A.甲、丁、丙、乙B.甲、乙、丙、丁C.丙、乙、丁、甲D.丙、丁、甲、乙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

高中地理气候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地理气候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地理气候练习题及讲解一、选择题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海洋C. 纬度D. 人类活动2. 以下哪个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气候?A. 温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寒带气候3. 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以下哪个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A. 亚马逊盆地B. 撒哈拉沙漠C. 华北平原D. 印度次大陆4. 以下哪个因素对气候影响最小?A. 地球的运动B. 地形的高低C. 洋流的流向D. 植物的种类5. 季风气候的特点是什么?A. 冬季干燥,夏季湿润B. 冬季湿润,夏季干燥C. 四季分明,温差适中D. 全年高温,降水均匀二、填空题6.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组合,气候类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______,冬季______。

8. 在全球气候类型中,______气候区的降水量最少。

9.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______和______。

10.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__和______地区。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纬度对气候的影响。

12. 请说明洋流对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

13. 描述温带季风气候的一般特征。

14. 阐述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气候。

15. 请解释为什么高山地区的气候与山脚地区不同。

四、论述题16. 论述全球变暖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可能影响。

17. 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气候与周边乡村气候的差异。

18. 讨论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9. 阐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20. 论述不同气候类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保护措施。

【答案】1. C2. C3. C4. D5. A6. 热带气候、干旱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极地气候7. 炎热干燥、温和多雨8. 沙漠9. 南北极10. 东部、南部11. 纬度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从而影响气候的冷暖和降水。

12. 暖流使沿岸气候变暖,寒流使沿岸气候变冷,影响降水量。

完整版)高中地理之世界的气候练习题

完整版)高中地理之世界的气候练习题

完整版)高中地理之世界的气候练习题世界的气候类型近日,一名男子在冰岛看到了浓雾如瀑布景观(如左图)。

这个地方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夏季平均7°C〜12°C,无论什么季节都可能下雨或下雪。

冰岛是世界上唯一可全境观看XXX的国家。

根据这张图片,可以得出以下选择题:1.d地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极地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高原山地气候2.d地观看极光的最佳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3.d地多雾的原因有A。

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较丰富B。

极地高气压全年控制C。

冬季取暖用煤量大,大气污染严重D。

昼夜温差大,夜间降温快下图为欧洲南部沿XXX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

根据这张图片,可以得出以下选择题:4.图示②地气候A。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

冬暖夏凉,降水均匀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

全年高温,干湿分明5.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

洋流B。

大气环流C。

地形D。

纬度位置图甲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乙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根据这张图片,可以得出以下选择题:6.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

主要原因是A。

受寒、暖流共同影响B。

受暖流影响C。

受寒流影响D。

受陆地影响7.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XXX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

根据“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和“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统计图”,可以得出以下选择题:8.图中断层的成因及其南侧地形类型A。

挤压抬升山地B。

挤压断裂高原和平原C。

XXX抬升丘陵D。

张裂下陷平原9.椰枣原产西亚和北非,为常绿乔木,喜温喜湿又耐旱耐碱。

判断图中瓦德地区分布有大量枣椰树的依据是①年均温较高②周边多沙漠分布③有大量盐沼分布④年降水量多⑤地处绿洲,有灌溉水源A。

高二地理世界气候类型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世界气候类型练习题及答案

世界气候类型练习(一)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A.终年炎热B.冬暖夏凉C.终年寒冷D.冬冷夏热2.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A.根系不发达B.叶质坚硬,树皮厚C.板状根大,树干长D.叶面宽大,多气孔3.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洋流性质C.距海远近D.地形差异下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4~5题。

4、读图所示气候类型可能位于()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大洋洲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5、该地1月份气温比11月份低,其主要原因是()A、太阳高度角较小B、白昼时间较短C、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D、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6~7题。

6.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小B.最冷月气温大于18℃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D.夏季降水丰富7.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读下图,回答8~9题。

8.图示地区主要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9.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洋流C.地形D.大气环流2004年和2008年夏季奥运会分别在雅典和北京举行,下图是两地的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10~11题。

10、雅典所属的气候类型,适宜生长的水果是()A、柑橘B、香蕉C、椰子D、荔枝11、与雅典8月相比,北京9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B、降水较多,气温较低C、降水较少,气温较高D、降水较少,气温较低下表为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2~15题。

城市①②③④平均气温(℃)1月26.5 3.7 23.4 5.2 7月22.8 25.1 13.1 14.4平均降水量(mm)1月225 48 7 101 7月9 146 183 7612、城市①平均气温最高月最有可能为()A、1月B、4月C、7月D、10月13、城市②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温带草原14、城市③可能是()A、广州B、珀斯C、布宜诺斯艾利斯D、洛杉矶15、城市④1月降水多于7月的原因是()A、1月气旋活动频繁B、1月台风活动频繁C、1月空气对流旺盛,多对流雨D、1月受夏季风影响,多锋面雨读下图中的I、II两图,回答16~17题。

区域地理 世界的气候练习及答案

区域地理 世界的气候练习及答案

高二世界的气候图1为某半球甲地位置示意图,图2为甲地降水量月分配柱状图,图3为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2和图3横坐标表示月份的顺序相同)。

读图完成1~3题。

1.甲地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图3所示①~④四条曲线中,能反映甲地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是()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3.甲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下图为某地牧草成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下表为该地气候资料表。

读图表完成4、5题。

4.该地气候的突出特征是()A.终年高温多雨B.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C.大陆性强,降水变率大D.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多雨5.图中P部分对应月份的牧草不能够满足需要,主要原因是()A.雨雪频繁B.降水太少C.乳牛大量繁殖D.气温太低6.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C.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D.温带地区降水多7.就全球范围来看,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8.北回归线经过的地区,大部分是沙漠,但是在我国却形成了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D.洋流因素读同纬度局部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9、10题。

9.图示各区域中,具有相同气候类型的是()和K 和G和F 和H10.图中G地气候类型的成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洋流因素C.受季风的影响D.常年受西风带控制读气候资料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①气候类型为()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12.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C.③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D.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下图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练习题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②此时南方白昼长于北方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
2.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水旱灾害,与此相关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复杂 B.冬季风强弱变化 C.夏季风强弱变化 D.纬度位置3.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④一月份0℃等温线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④
4.右下图表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 )
A.黑龙江省北部的漠河地区
B.青藏高原地区
C.内蒙古高原北部地区
D.新疆的天山山脉以北地区
6.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主要集中在5~9
月,是因为该季节( )
A.太阳高度大 B.受东亚地区暖流的影响
C.受湿润的西风带控制
D.受暖湿的夏季风的影响
图为“沿重庆—新疆尉犁所作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7-8题。

7.造成A、C两地区气温、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地形④洋流
A.②和④B.②和③ C.①和②D.①和④
8.图中( )
A.尉犁位于重庆的东北方向 B.年太阳辐射总量A地区>B地区>C地区C.A、B、C三地区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
D.A、C两地防护林主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如图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
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锋面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带的年内推移使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
B.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较长
C.雨带的北移速度快于向南撤走的速度
D.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
10.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雨带位于b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d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g时,长江流域干旱少雨
D.雨带位于h时,东南沿海台风活跃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对图中甲地降水的判断,正确的是()
A.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B.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
C.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D.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12.关于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的叙述中,最恰当
的是()
A.水源:乙地灌溉水源比甲地充足
B.地形:甲地比乙地更平坦开阔
C.土壤:甲地土层比乙地深厚肥沃
D.灾害:乙地受台风影响比甲地大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A.年降水量、7月均温、1月均温
B.年降水量、1月均温、7月均温
C.7月均温、1月均温、年降水量
D.7月均温、年降水量、1月均温
14.有关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小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其海拔约为1 800米
B.七月均温约超过30 ℃
C.气温年较差约为20 ℃
D.一月均温低于0 ℃
下图为我国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区域的降水分布大体是()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东南、西北向中间递减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由东向西递减
16.图中A处降水的数值范围和主要原
因是()
A.0 mm~200 mm之间,盆地影响
B.200 mm~400 mm之间,西风影响
C.400 mm~600 mm之间,山地影响
D.200 mm~400 mm之间,山地影响
17.(2011·浙江文综)读下图,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

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读“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
图”,回答第18-19题。

18.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
因是()
A.纬度差异 B.海陆分布
C.地势高低
D.环流形势
19.③地气温可能为()
A.16℃
B.17℃
C.19℃
D.18℃
读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回答第
20-21题。

20.造成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因
素是()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季风
21.此时期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A.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B.全国气温的极端值开始出现
C.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全国东西向温差达到
全年最大值
D.我国在山东同纬度的西部地区出现极端最高
气温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
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2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
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24. 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
哪个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
说明。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
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
相同,为什么?
(3)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出图中C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5. 读我国部分地区及其相关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
地点①②③④⑤⑥⑦
海拔(m) 4 2 895 1 288 1 302 2 261 23 8
年降水量(mm)559 966 61 1 536 372 2 045 975 年均温(℃)12.2 6.6 11.7 17.2 5.5 24.1 24.3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以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中国的气候》练习题答案
1-5CCCDB 6-10 DCCDA
11-15AADCA 16-20 CCCBB
21-23 ABB
24:(1)甲城市气候的大陆性更强。

甲城市气温年较差大,约46.7 ℃,年降水量少,约320 mm,乙城市气温年较差较小,约42.4 ℃,年降水量多,约490 mm。

(2)甲城市比乙城市纬度高,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接收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乙城市相当。

(3)大兴安岭。

25:(1)②地纬度较①地稍低,但其地势高,故其年均温较①地低;
③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降水量小于①地。

(2)④地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可接受部分来源于太平洋的水汽,也可以接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⑤地位于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④地降水量远高于⑤地。

(3)⑥、⑦两地纬度及海拔高度均接近,故年均温接近。

但⑥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⑦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量大大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