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夫碱的研究进展
席夫碱在抗菌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Vol.39,No.2 2021年2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0综述席夫碱在抗菌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陈自兵,李玲,方彦杰,王佩山,王泽坤(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030051)摘要:本文介绍了部分新型的含席夫緘结构鸽抗菌材料及其性能,简述了抗菌材料在纤维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不锈钢制品和陶瓷制岛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抗菌材料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大量研究结果分析表明,抗菌材料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席夫碱环氧树脂;抗菌材料;应用中图分类号:06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500(2021)02-0089-04DOI:10.3969/j.issn.l008-9500.2021.02.028Appl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of Schiff Base in Antibacterial Materials CHENZinbing,U Ling,FANG Yanjie,WANGPeishan,WANGZekun(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Taiyuan030051,China)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some new antibacterial materials with schiff base structure and their properties,briefly described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materials in fiber products,plastic products,glass products,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and ceramic products,etc.,and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antibacterial materials.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antibacterial materials have bright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Keywords:antibacterial material;performance;application细菌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细菌感染会威胁人体健康。
席夫碱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探测性质研究

席夫碱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探测性质研究席夫碱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探测性质研究引言:席夫碱是一种含有哌嗪结构的新型有机分子,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和广泛的应用潜力。
研究席夫碱的合成方法、晶体结构以及荧光探测性质对于了解其性质与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席夫碱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探测性质进行详细研究和探讨。
一、席夫碱的合成方法目前,对于席夫碱的合成方法研究较少,主要是通过多步合成法进行制备。
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苯胺与醛反应生成席夫碱的中间体,再经过尿素酶催化生成席夫碱。
该反应路线具有较高的产率以及操作方便的优势。
二、席夫碱的晶体结构对席夫碱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其晶体结构。
席夫碱的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124(3) nm,b=0.355(1) nm,c=1.485(4) nm,β=92.75(3)°。
分子内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通过对晶体结构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研究席夫碱的分子堆积方式,为其在应用中的性质提供理论基础。
三、席夫碱的荧光探测性质席夫碱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对某些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因此可以作为一种荧光探针用于检测金属离子。
通过对不同金属离子加入席夫碱,观察其荧光强度变化,可以明确席夫碱对不同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和探测水平。
实验结果表明,席夫碱对铜离子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探测灵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四、席夫碱的应用前景席夫碱作为一种新型有机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席夫碱可以作为一种高选择性的荧光探针,用于检测水体和生物样品中的金属离子。
其次,席夫碱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此外,席夫碱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染料,应用于生物荧光成像和光电器件等领域。
结论:随着对席夫碱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探测性质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对该有机分子的性质与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席夫碱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分子,在荧光探测、药物研发和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席夫碱的研究进展

席夫碱的研究进展1席夫碱的简单介绍1.1席夫碱定义席夫碱主要是指含有亚胺或甲亚胺特性基团(-RC=N-)的一类有机化合物,通常席夫碱是由胺和活性羰基缩合而成。
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主要在药学、催化、分析化学、腐蚀以及光致变色领域的重要应用。
在医学领域,席夫碱具有抑菌、杀菌、抗肿瘤、抗病毒的生物活性;在催化领域,席夫碱的钴、镍和钯的配合物已经作为催化剂使用;在分析化学领域,席夫碱作为良好配体,可以用来鉴别、鉴定金属离子和定量分析金属离子的含量[ 1];在腐蚀领域,某些芳香族的席夫碱经常作为铜的缓蚀剂[ 2];在光致变色领域,某些含有特性基团的席夫碱也具有独特的应用[ 3] 。
R2C=O + R'NH2 →R2C=NR' + H2O席夫碱的制备在催化下反应,但是不能用强酸,因为氢离子和羰基结合成珜盐而增加羰基的亲电性能,但亲离子和氨基结合后形成铵离子的衍生物,丧失了胺的亲核能力,所以本类反应条件要求非常严格。
席夫碱类化合物的C=N基团中杂化轨道的N原子具有易于流动的二维平面孤对电子,能够有效配位金属离子和中性小分子,使席夫碱成为配位化学研究的重要的配体。
1.2席夫碱的种类1.2.1按配体结构按配体结构分:单席夫碱、双席夫碱、大环席夫碱。
单希夫碱合成采用单胺类和单羰基化合物的缩合。
这类希夫碱化合物的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4]。
双希夫碱多采用二胺和羰基化合物反应制备得到这类配体的结构如图2所示。
大环希夫碱在合成中经常采用碱土金属阳离子或镧系金属作为模板试剂,形成(1 + 1) 、(2十2) 、(3 + 3)型大环希夫碱,结构如图3所示:( a) 、( b) 、( c)分别对应所 1 + l,2 + 2和3十3型大环希夫碱。
图1单席夫碱图2双席夫碱图3大环席夫碱1.2.2按缩合物质不同按缩合物质不同可分为缩胺类希夫碱、缩酮类希夫碱等。
希夫碱的早期研究为缩胺类,后来发展为缩酮类、缩胺类、缩氨基脲类、胍类、氨基酸类及氨基酸酯类[ 4]。
席夫碱

席夫碱的合成研究进展
陈雪 10234029
摘要:本文阐述了席夫碱的合成方法及研究进展,分别有新型席夫碱的合成、新型双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合成、氨基芴席夫碱的合成三唑席夫碱的合成。
关键词:
席夫(Schiff)碱主要是指含有亚胺或甲亚胺特性基团的一类有机化合物,通常席夫碱是由胺和活性羰基缩合而成。
本文中概述了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在药学、催化、分析化学、腐蚀以及光致变色领域的重要应用。
在医学领域,席夫碱具有抑菌、杀菌。
抗肿瘤、抗病毒的生物活性,在催化领域,席夫碱的钴和镍配合物已经作为催化剂使用;在分析化学领域,席夫碱作为良好配体,可以用来鉴别、鉴定金属离子和定量分析金属离子的含量;在腐蚀领域,某些芳香族的席夫碱经常作为铜的缓蚀剂;在光致变色领域,某些含有特性基因的席夫碱也具有独特的应用。
1.医药方面的应用
由于某些席夫碱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医药界的重视。
据报道,氨基酸类、缩胺脲类、缩胺类、腙类席夫碱及其相应的配合物具有抑菌、杀菌、抗肿瘤、抗病毒等独特药用效果。
医学研究发现,在生物体内,氧自由基产生过多或其清除受阻,就会引发多种疾病。
某些氨基酸类席夫碱对超氧离子
R1
C HO
R2
+
NH2
NH2
R3
R3
N
R1
R2
R1
R2洪涌等
〔1〕
以取代苯甲醛与芳为原料,采用冰浴法按图所示工艺路线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荧光性能的席夫碱.
2 新型双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合成。
席夫碱配合物的研究报告现状

摘要:席夫碱化合物具有合成简易、性能多样和结构可调等特点,是构筑有机-金属配合物的良好构件。
拥有共轭结构的席夫碱配合物在荧光材料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对席夫碱配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第一部分介绍了席夫碱的概述与分类,接着分析了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机理和席夫碱化合物的最新合成方法,最后对席夫碱配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席夫碱配合物; 合成方法; 应用; 综述目录1 引言12 席夫碱的概述与分类12.1 席夫碱概述12.2 席夫碱的分类23 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方法3 3.1 直接合成法43.2 模板法43.3 金属置换法44 席夫碱配合物的性质与应用5 4.1 在生物领域的应用54.2 在催化领域用74.3 在分析化学领域的应用114.4 在材料领域的应用135 展望前景13参考文献13致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配位化学又称络合物化学。
自瑞士化学家Werner提出配位化学概念以来,科学工作者们对配位化学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其他三大基础化学等其他学科的联系变得日益密切[1]。
在配位化学研究领域中,席夫碱是一类重要的、结构上可设计调控的有机配体[2]。
席夫碱其合成过程比较简单,同时其性能各异、结构多变,能够与多种配合物反应。
现代化学家精心设计合成了很多种类的含有功能性基团的席夫碱配体,这些配体不仅在制得稳定的过渡金属、非过渡金属、稀土金属配合物方面占优势[3],而且这些由席夫碱配体所合成的配合物在配位立体化学、磁学、光谱学、药物等方面的研究中都显示出重要作用[4]。
鉴于席夫碱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外学者对于席夫碱的合成方法、特性分析和应用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使得席夫碱它在配位化学领域应用更加广泛。
本文对席夫碱配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全面了解席夫碱的性质,深入研究席夫碱奠定了基础。
2 席夫碱的概述与分类2.1 席夫碱概述伯胺和羰基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含有亚氨基结构的产物R1R2C=NR3(其中R1、R2、R3可为烷基、H原子、环己基、芳香基、杂环),是由SchiffH在1863年首次报道的,此类化合物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它的中文名被成为席夫碱。
席夫碱类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的应用前景ꎮ
关键词:席夫碱ꎻ表面活性ꎻ防腐ꎻ抗菌
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021X(2020)2 - 0073 - 02
家” 专项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王晓娟(1983—) ꎬ女ꎬ陕西西安人ꎬ博士研究生ꎬ讲师ꎬ研究方向:生物质资源的改性及应用ꎮ
山 东 化 工
SHANDONG CHEMICAL INDUSTRY
74
3 两性型
两性型席夫碱表面活性剂以羧酸形式存在( 见表 1) ꎬ其在
界面上吸 附 能 力 好ꎬ 且 能 够 在 较 低 浓 度 下 形 成 胶 束ꎮ Shaker
菌浓度分别为 7. 8 mgL - 1 和 3. 9 mgL - 1 ꎮ 壳聚糖的生物相
容和可降解性使这类化合物有望应用于日用品、生物医药等领
阳离子型席夫碱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季铵盐或叔胺特有
域ꎮ
表 1 席夫碱类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及其表面活性
收稿日期:2019 - 10 - 18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含有亚氨基团的纤维素类表面活性剂的抗菌性能研究(2016GXNSFBA380216) ꎻ“ 广西特聘专
物的生长( 如革兰氏阳性真菌、革兰氏阴性真菌、硫酸盐还原菌
等) ꎬ达到抗菌防腐的作用ꎮ
菌繁殖和生长的能力ꎮ (1) 阳离子型席夫碱表面活性剂ꎬ不同
2 阴离子型
制金属表面微生物生长能力的强弱关系ꎻ(2) 阴离子型席夫碱
( 见表 1) ꎮ 研究数据ꎬ石油基类表面活性剂 [5] 的 γCMC 最低可
阳离子基团与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间的构效关系ꎬ及其抑
席夫碱应用研究新进展

席夫碱应用研究新进展作者:陈玉红, 丁克强, 王庆飞, 崔敏, 崔维真, 童汝亭作者单位:陈玉红,王庆飞,崔敏,崔维真,童汝亭(河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 丁克强(河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1)刊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3,27(1)被引用次数:43次1.MA H;CHEN S H;Niu L Studies on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copper in aerated NaBr solutions with Schiff bases[外文期刊] 2001(05)2.Bastos M B R;MOREIRA J C;FARIAS P A M Adsorptive stripping voltammetric behaviour of UO2( Ⅱ ) complexed with the Schiff base N,N-prime-ethylenebis (salicylidenimine) in aqueous 4 - (2 -hydroxyethyl) - 1 - piperazine ethanesulfonic acid medium[外文期刊] 2000(1/2)3.弓巧娟;晋卫军;董川新荧光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芳香席夫碱合成[期刊论文]-应用化学 2000(02)4.廖见培;刘国东;黄杉生水溶性金属席夫碱与 DNA 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期刊论文]-分析测试学报 2001(03)5.孔淑青;徐曲;赫莱安用桑色素甲硫氨酸席夫碱荧光法测定锡青铜中痕量铝的研究 1999(06)6.李锦州;安郁美;于文锦新席夫碱萃取剂(HPMaFP)-2EN的合成及其在反相纸色谱中的研究 1996(06)7.赵建章;赵冰;徐蔚青Schiff碱N,N-双水杨醛缩-1,6-己二胺的光致变色光谱研究[期刊论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06)8.仇敏;刘国生;姚小泉手性铜(Ⅱ)-席夫碱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期刊论文]-催化学报 2001(01)9.张建民;李瑞芳;刘树祥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及其杀菌活性[期刊论文]-无机化学学报 1999(04)10.鲁桂;姚克敏;张肇英镧系与直链醚-组氨酸Schiff碱新配合物的合成、波谱与生物活性[期刊论文]-应用化学2001(01)11.叶勇2-氯代苯甲醛丙氨酸席夫碱及其3d-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1)12.陈德余;张义建;张平甲硫氨酸席夫碱铜、锌、钴配合物的合成及抗O-2性能[期刊论文]-应用化学 2000(06)13.Cai L S;MAHMOUD H;Han Y Binuclear versus mononuclear copper complexes as catalysts for asymmetric cyclopropanation of styrene[外文期刊] 1999(03)14.Yong L;HUANH J L;LIAN B Synthesis of titanium( Ⅳ ) complexes with Schiff bases ligand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polymerizationof ethylene and etyrene[外文期刊] 2001(04)15.魏丹毅;李冬成;姚克敏稀土元素与β-丙氨酸席夫碱双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催化活性 1998(02)16.唐婷席夫碱的研究新进展[期刊论文]-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4)17.NYARKU S K;MAVUSO E Preparation , characterisation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chromium( Ⅲ ) Schiff bases complex derived from o - nitrobenzaldehyde and p-aminophenol 1998(04)18.GRABOWSKA A;KOWNACKI K;KARPIUK J Photochromism and proton transfer reaction cycle of newinternally H-bonded Schiff bases[外文期刊] 1997(1-2)19.李晓常;孙景志;马於光聚合物半导体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期刊论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9(02)in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外文期刊] 2000(04)21.Desai M N;CHAUHAN P O;Shah N Schiff bases derived form chloroanilines as corrosion inhibitors of zinc in sulfuric acid solutions 199522.KUZENTSOV Y I;VAGAPOV R K On the inhibi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corrosion of steel with Schiff bases[外文期刊] 2001(03)23.Quan Z;WU X;Chen S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of Schiff bases on copper surfaces[外文期刊]2001(03)24.LIS L;CHEN S H;LEI S B Investigation on some Schiff bases as HCI corrosion inhibitors for copper [外文期刊] 199925.孔淑青肉桂醛-邻氨基苯甲酸席夫碱的合成及铜的测定 1999(04)26.BASEER M A;JADHAV V D;PHULE R M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some new Schiff bases[外文期刊] 2000(03)27.Isse A A;GENNARO A;VIANELLO 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Schiff bases ligands H2 salen and H2 salophen[外文期刊] 1997(42)28.Khuhawar M Y;LANJWANI S 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uranium using solvent extraction and bis(salicyladehyde) tetramethylenediimine as complexing reagent[外文期刊] 1995(12)29.何存星;邓锐;李平一氧化氮在聚钴-席夫碱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期刊论文]-分析测试学报 2000(02)30.何存星;蔡沛祥;莫金垣一氧化氮在Nafion-钴席夫碱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及其测定[期刊论文]-分析试验室 2000(01)31.彭清静;傅伟昌;邹晓勇钯-席夫碱催化环己烯合成环己酮[期刊论文]-化学世界 2001(10)32.范谦;黎耀忠;程克梅组氨酸席夫碱锰配合物的合成及环己烯催化氧化[期刊论文]-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2)33.李琛;张维萍;姚小泉一种新型手性席夫碱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期刊论文]-催化学报 2000(03)34.叶勇;胡继明;曾云鹗N-β-萘酚醛-D-氨基葡萄糖席夫碱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谱学研究[期刊论文]-无机化学学报 2000(06)35.Desai S B;DESAI P B;DESAI K R Synthesis of some Schiff bases thiazolidinones and azetidinones from 2,6-diaminobonzol bisthiazole and their anticancer activities[外文期刊] 2001(07)1.白向向.关秀华.沈健苯乙烯环氧化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工科技 2010(2)2.陈延维.唐瑶.王剑秋.梁鹏.刘玲.李懿胜.林建雄.韩建明.屈忠凯氨基酸Schiff碱苄基锡配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期刊论文]-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3)3.金晓晓.王江涛.白洁壳聚糖与肉桂醛的缩合反应制备席夫碱及其抑菌活性研究[期刊论文]-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0(4)4.刘瑞平.霍涌前.李珺.何贤玲.吕向菲.刘惊宙.张逢星2-羟基-1-萘醛缩乙二胺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期刊论文]-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0(9)5.樊润梅.丁国华.张晓松一种新型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生物活性研究[期刊论文]-化学试剂 2010(12)6.李艳.陈秀玲5-甲基-4-乙氧羰基-3-腈基呋喃胺二甲亚砜Schiff碱的合成及表征[期刊论文]-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12)7.胡卫兵.冯驸.刘红霞.聂响亮.余爱农.黄立波三氨基芴席夫碱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期刊论文]-应用化学 2009(4)8.王澈.侯鹏.李崧.邢永恒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学通报(印刷版)2009(4)9.韩相恩.燕莉席夫碱液晶的研究与进展[期刊论文]-化学试剂 2009(7)10.周红艳.王辉.黄立波3-硝基-4-氯苯氨缩3-甲酰基色酮系列席夫碱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期刊论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11.郝治湘.邬洪源.毕野.潘蓓明糠醛-乙二胺席夫碱的合成[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12.朱万仁.李家贵.陈渊.黄肇宇.赵丽珍.孔新华2-乙酰噻吩及其新型席夫碱的合成[期刊论文]-合成化学 2009(6)13.徐伟刚丹皮酚缩-2,4-二硝基苯腙的合成与表征[期刊论文]-广东化工 2009(12)14.李智超.于赛男.胡英芝.尹大学含ODA双希夫碱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期刊论文]-当代化工 2009(6)15.壳聚糖与柠檬醛缩合反应产席夫碱及其抗菌活性[期刊论文]-化工进展 2009(11)16.赵阳.高凌雁.夏光明两种新型噻吩衍生物类希夫碱的合成[期刊论文]-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17.冯驸.胡卫兵.余爱农.黄廷能.刘胜茂2-氨基芴席夫碱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期刊论文]-化学试剂 2008(1)18.曾文.林志东.吕进玉香兰素席夫碱及其同系物分子特性的理论研究[期刊论文]-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8(1)19.许同桃.金义翠.高健.许兴友丹皮酚缩水合肼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及量化计算研究[期刊论文]-河南化工2008(1)20.顾红丹皮酚缩糠胺席夫碱还原产物的合成及量化计算研究[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8(5)21.曾文.林志东香兰素Schiff碱及其异构体分子特性的预测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8(2)22.曾文.林志东香兰素Schiff碱及其异构体分子特性的预测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8(2)23.冯驸.HU Wei-Bing.刘红霞.YU Ai-Nong2-氨基芴席夫碱的合成及抗菌活性[期刊论文]-应用化学 2008(8)24.张艳茹.王智勇席夫碱在隐身材料中的应用前景[期刊论文]-材料工程 2008(z1)25.赵娜.谭平.朱桂琴.喻爱和.张朋美.向建南异维A酸席夫碱酯的合成[期刊论文]-合成化学 2008(6)26.冯驸.胡卫兵.余爱农.刘红霞双三唑硫醚席夫碱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期刊论文]-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8(4)27.李艳.陈秀玲5-甲基-4-乙氧羰基-3-腈基呋喃胺二甲亚砜Schiff碱的合成及表征[期刊论文]-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12)28.胡卫兵.冯驸.刘红霞2,4,7-三氨基芴席夫碱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期刊论文]-化学试剂 2008(6)29.秦世军丹皮酚缩乙二胺席夫碱还原产物的合成及量化计算研究[期刊论文]-化工时刊 2008(2)30.冯驸.聂响亮.胡卫兵.刘红霞.黄立波3-甲酰基色酮缩2-氨基芴席夫碱的合成与表征[期刊论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31.盘鹏慧.雷福厚.白丽娟.卢建芳.孙果宋歧化松香胺Schiff碱-镍配合物催化烯烃氧化反应的研究[期刊论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2007(1)33.许同桃.许兴友.徐国想丹皮酚缩有机多胺Schiff碱的合成、表征及量化计算研究[期刊论文]-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2)34.白丽娟.雷福厚.莫丽君.罗影.黄永忠歧化松香胺Schiff碱-铜配合物催化苯乙烯氧化反应的研究[期刊论文]-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7(z1)35.钟益宁.崔建国.覃红云左旋多巴胺Schiff碱的合成,表征和抗菌活性[期刊论文]-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7(12)36.孟祥福.韩恩山.王秀艳.曹克广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应用进展[期刊论文]-山西化工 2006(2)37.黎中良.黄志伟.卿玲双-(5-溴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双席夫碱的合成研究[期刊论文]-化工时刊 2006(11)38.周琳单缩和双缩二氨基硫脲席夫碱及其锰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39.李玉红水杨醛缩芳胺席夫碱的电化学还原及其机理[学位论文]硕士 200640.陆军.高新蕾含硅西佛碱的合成[期刊论文]-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5(2)41.刘秧生具有自身选择性转移效应的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摩擦学特性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42.接贵芬铜、钴、镍金属配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作用机理的电化学及光谱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43.高新蕾Schiff 碱铜离子螯合物的合成[期刊论文]-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4(1)44.丁瑜.胡宗球.祝心德.胡学步.王成刚.宋发辉水杨醛缩水杨酰肼席夫碱及配合物晶体的合成与物理性质研究[期刊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4)45.樊润梅.丁国华.张晓松一种新型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生物活性研究[期刊论文]-化学试剂 2010(12)46.刘瑞平.霍涌前.李珺.何贤玲.吕向菲.刘惊宙.张逢星2-羟基-1-萘醛缩乙二胺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期刊论文]-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0(9)本文链接:/Periodical_hbsfdxxb200301021.aspx。
席夫碱的应用进展概述

小时之后检测溶液的荧光发射光谱变化,当Fe 3+或者Hg 2+加入其中之后后,荧光探针在451 nm 时都出现强的发射峰,其中前者更强一些。
3 席夫碱的应用进展席夫碱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各个领域都可以发挥其作用。
下面针对席夫碱在药物领域、材料领域以及催化领域的应用情况。
具体如下。
3.1 药物领域应用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席夫碱本身所具备的特殊医学性质受到了学术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的重视。
研究人员通过从药物领域角度进行研究发现,席夫碱类化合物具有非常强的配位能力,而且生物药理活性非常好,在应用的过程中,其他方面也具有优越的性能[2]。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验证,席夫碱是一种具有非常大的潜力的治疗药物,也可以作为功能材料使用。
安晓雯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经过化学试验,合成了3个水杨醛Schiff 氧钒配合物,通过对配合物进行研究,同时分析载药脂质体对肝肿瘤细胞的作用,发现其抑制效果良好。
胡国强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采用了合成几种含碱性侧链的单席夫碱的方法,并对非对称双席夫碱进行合成研究,在实验中对癌细胞的体外活性进行研究,发现双席夫碱结构具有非常强的抗癌活性,特别是均三唑环,有双供电子取代基连接,此时潜在的活性就会充分体现出来,课件其具有药物研究价值。
石德清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将N 1-(2-四氢呋喃烷基)-5-氟尿嘧啶作为原料,与1,4-二澳丁烷进行化学反应,获得N 1-(2-四氢呋喃烷基)-N 3-(4-溴丁基)-5-氟尿嘧啶,经过与氨基酸席夫碱的钾盐缩合,就可以获得新的化合物,其具有非常好的抗肿瘤活性。
马永超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三氮唑席夫碱衍生物碱,其所发挥的作用是诱导分化人的肝癌细胞SMMC-7721,通过研究结果可以表明,三氮唑席夫碱衍生物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具有非常好的抗增殖作用,可以促进癌细胞的分化[3]。
冯驸将芴经硝化、还原得到2-氨基芴充分利用起来,之后与各种芳香醛缩和,就可以蝴蝶相应的席夫碱类化合物,通过进行试验所获得的结果可以明确,多数的化合物都有非常好的抑菌效应,活性非常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席夫碱的研究进展1席夫碱的简单介绍1.1席夫碱定义席夫碱主要是指含有亚胺或甲亚胺特性基团(-RC=N-)的一类有机化合物,通常席夫碱是由胺和活性羰基缩合而成。
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主要在药学、催化、分析化学、腐蚀以及光致变色领域的重要应用。
在医学领域,席夫碱具有抑菌、杀菌、抗肿瘤、抗病毒的生物活性;在催化领域,席夫碱的钴、镍和钯的配合物已经作为催化剂使用;在分析化学领域,席夫碱作为良好配体,可以用来鉴别、鉴定金属离子和定量分析金属离子的含量[ 1];在腐蚀领域,某些芳香族的席夫碱经常作为铜的缓蚀剂[ 2];在光致变色领域,某些含有特性基团的席夫碱也具有独特的应用[ 3] 。
R2C=O + R'NH2 →R2C=NR' + H2O席夫碱的制备在催化下反应,但是不能用强酸,因为氢离子和羰基结合成珜盐而增加羰基的亲电性能,但亲离子和氨基结合后形成铵离子的衍生物,丧失了胺的亲核能力,所以本类反应条件要求非常严格。
席夫碱类化合物的C=N基团中杂化轨道的N原子具有易于流动的二维平面孤对电子,能够有效配位金属离子和中性小分子,使席夫碱成为配位化学研究的重要的配体。
1.2席夫碱的种类1.2.1按配体结构按配体结构分:单席夫碱、双席夫碱、大环席夫碱。
单希夫碱合成采用单胺类和单羰基化合物的缩合。
这类希夫碱化合物的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4]。
双希夫碱多采用二胺和羰基化合物反应制备得到这类配体的结构如图2所示。
大环希夫碱在合成中经常采用碱土金属阳离子或镧系金属作为模板试剂,形成(1 + 1) 、(2十2) 、(3 + 3)型大环希夫碱,结构如图3所示:( a) 、( b) 、( c)分别对应所 1 + l,2 + 2和3十3型大环希夫碱。
图1单席夫碱图2双席夫碱图3大环席夫碱1.2.2按缩合物质不同按缩合物质不同可分为缩胺类希夫碱、缩酮类希夫碱等。
希夫碱的早期研究为缩胺类,后来发展为缩酮类、缩胺类、缩氨基脲类、胍类、氨基酸类及氨基酸酯类[ 4]。
近年来,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原料缩合而成的希夫碱,而转向于一些其它新型材料合成希夫碱配合物,如酚类、噻吩类、呋喃类、非环多醚类,,并对它们的性质,诸如均衡性、稳定性、溶解性等进行了研究。
考虑形成配合物后的功能性、广谱性。
由于席夫碱配合物的广谱作用,故关于这类化合物的研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生物无机领域的研究热点。
1.3席夫碱的合成方法1.3.1直接合成法[5]直接合成法是将醛、胺与稀土盐(过渡金属盐)按一定的物质比,直接混合反应得席夫碱配合物。
此法产率较高,并简便快速。
但容易发生副反应而使得产品中混有杂质,给产品的纯化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很少用该方法。
为了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可采用分步合成法。
1.3.2分步合成法[6]分步合成法是将直接合成法分为两步进行。
第一步先由醛与胺缩合得席夫碱:第二步席夫碱与稀土配合。
用这种方法合成的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产率一般都较高,产品也较纯净,所以目前多采用该方法。
合成氨基酸席夫碱稀土配合物时,多采用分步合成法,即第一步氨基酸与醛缩合得席夫碱,第二步氨基酸席夫碱与稀土离子配合。
1.3.3模板合成法60年代初,JAGER等首先用过渡金属离子促进β-酮亚胺与二胺的关环反应,高产率地得到席夫碱大环四胺配合物。
经研究发现,金属离子在这里一方面起了引导成环的作用,另一方面起了稳定生成大环的作用。
NELSON等对二羰基化合物和二胺模板合成大环席夫碱是合成新型大环配合物的主要手段,反应常在金属离子存在下进行,即是模板反应。
通过模板反应合成大环席夫碱稀土配合物的突出优点是产率高、选择性好。
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
1.3.4返滴反应法对于在一般有机溶剂中仅微溶的席夫碱也不便采用分步合成法,1993年姚克敏对于这种类型配离子的配体提出了一种新合成方法,即返滴反应法。
该方法采用先将稀土离子与胺溶液混合,并保持稀土离子过量,然后再滴加稀的醛溶液。
在剧烈搅拌下,少量配体一旦生成立即与已存在的稀土离子形成配合物。
1.3.5高浓度稀释法高浓度稀释法是大环合成中应用得合成技术。
运用该法合成席夫碱型大环化合物可尽量减少线性聚合物的生成,而有利于形成更大的环系。
尽管如此,该法产率很低,加之操作上的麻烦,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2席夫碱配合物的表征的常用方法2.1红外光谱对席夫碱的表征一般来说席夫碱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后,席夫碱中的CH=N的特征吸收峰主要有三种变化趋势:(1)CH=N的特征吸收峰向高波数移动。
这主要是配体有大的离域共轭体系,使得CH=N双键性质降低,形成配合物时,由于配位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配体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离域共轭体系遭到破坏,离域共轭效应大大减弱,CH=N双键性质增加,使得CH=N的特性吸收峰向高波数移动。
(2)CH=N的特征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
这主要是配体本身的离域共轭体系较小,当与稀土离子配位后,离域共轭体系得到加强,使得CH=N双键性质进一步降低,使得CH=N的特性吸收峰向低高波数移动。
(3)CH=N的特征吸收峰在配位前后变化不大。
由于配体中亚胺上的氮原子参与分子内氢键形成,在配合物中则与稀土离子配位,氢离子和稀土离子都属于硬酸,对亚甲胺键的影响效应近似,因此CH=N的特征吸收峰在配位前后变化不大。
通过IR谱图找C=N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配体中确实存在C=N基团,证实了Schiff碱的生成。
下面是具体实例:南开大学朱志昂教授课题组利用邻苯二胺、哌啶、原甲酸三乙酯、乙醇、甲醇、四氢呋喃、为分析纯试剂在适当的条件下制备了席夫碱(A)[ 7]并用IR对其进行了表征,表1席夫碱红外特征吸收峰席夫碱(A)的合成红外光谱采用KBr压片在4000~40cm-10范围内摄谱,其数据见表1,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3252~3440cm-1区域内没有吸收峰存在,说明单元化合物A 上的伯胺与羰基氧缩合失水,形成席夫碱结构,所以不存在伸缩振动峰, 同时从配合物谱图上170 cm-10附近未观测到酮基(C=O)的振动峰,而在1650~159cm-10范围内有很强的C=N缩振动峰产生;在2920 cm-1和2850cm-1附近分别出现CH2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说明配合物结构中有亚甲基存在,由此可以说明席夫碱单元A的形成。
表1席夫碱红外特征吸收峰[7]陕西师范大学王博教授[8]课题组利用D-樟脑-β-磺酸钠、邻甲苯胺和甲醇,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樟脑磺酸缩邻甲苯胺手性Schiff碱配合物,其合成路线如下:该Schiff碱铜配合物用IR对其进行了表征,表2是红外特征吸收峰红外光谱采用KBr压片在4000~400 cm-1范围内摄谱,其数据见表2,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配位前后配体及其配合物的主要红外吸收峰有明显的变化。
配体中C=N 键和苯环相连,形成共轭,它的伸缩振动频率受到苯环的影响。
配体中1630 cm-1处是与苯环共轭的亚胺基C=N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配体中确实存在C=N基团,证实了Schiff碱的生成。
当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后,该特征吸收峰向高比波数发生了移动,同时在远红外区415-421 cm-1之间出现了新的吸收峰,归属为(M-N),说明C=N中得N原子参与了配位,形成了M-N 键[9]。
2956 cm-1附近出现的较强普带可归属为CH2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在配位前后峰形与位置均变化不大[10]。
图谱上1170-1192 cm-1及1081-1056 cm-1的吸收峰分别归属为磺酸根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的吸收[21]。
其差值在117-129 cm-1之间,明显小于配体的(),说明磺酸根以多齿配位。
同时,配合物在471-476 cm-1之间出现的新吸收峰应归属为M-O(SO3-)的特征吸收,反应了磺酸根中得O原子已经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
另外在配体及其配合物中均未见到水的宽吸收峰,说明配体和配合物不含结晶水和配位水。
表2 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红外分析数据[8]2.2紫外-可见光谱对席夫碱配合物的表征当助色团与共轭体系中的烯、炔、芳香环相连时,跃迁吸收带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并且吸收强度增加。
如果与含杂原子的不饱和键相连,跃迁向短波长方向移动。
另外,有机化合物的结果变化,也会引起吸收带的移动。
陕西师范大学王博教授课题组利用邻苯甲胺、无水乙醇、水杨醛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水杨醛缩邻甲苯胺席夫碱及配合物,并用紫外-可见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水杨醛缩邻甲苯胺席夫碱合成反应式如下:该席夫碱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图分别图3,图4。
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主要紫外-可见光谱数据见表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配体在200-500nm范围内有三个主要吸收峰,234nm和268nm处的吸收峰可分别归属为苯环和C=N的跃迁;330nm处强而宽的吸收峰可归属为C=N的跃迁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位移,这是配体参与配位的结果。
图水杨醛缩邻甲苯胺席夫碱的紫外-可见光谱图[11]图水杨醛缩邻甲苯胺席夫碱配体的紫外-可见光谱图表3 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紫外光谱数据(cm-1)2.3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席夫碱配合物的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是研究配合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配合物及其配体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中,配合物中配体的N1S结合能都大于相应自由配体的结合能,化学位移差值约为1.40eV。
配合物中稀土离子的3d能级的结合能比硝酸盐中的小,化学位移为负值,这些化学位移说明席夫碱中亚甲胺(-CH=N-)中的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给中心金属离子形成M-N配位键,导致氮原子的电荷密度减小,中心金属离子M n+的外壳层负电荷增加。
2.4X-射线单晶衍射对席夫碱配合物的表征由于X射线是波长在100A~0. 01A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常用的X射线波长约在2. 5A~0. 5A之间,与晶体中的原子间距(1A)数量级相同,因此可以用晶体作为X射线的天然衍射光栅,这就使得用X射线衍射进行晶体结构分析成为可能。
当X射线沿某方向入射某一晶体的时候,晶体中每个原子的核外电子产生的相干波彼此发生干涉。
当每两个相邻波源在某一方向的光程差(Δ)等于波长λ的整数倍时,它们的波峰与波峰将互相叠加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强,这种波的加强叫做衍射,相应的方向叫做衍射方向,在衍射方向前进的波叫做衍射波.。
Δ= nλ的衍射叫n级衍射.。
n不同,衍射方向也不同.在晶体的点阵结构中,具有周期性排列的原子或电子散射的次生X射线间相互干涉的结果。
决定了X射线在晶体中衍射的方向,所以通过对衍射方向的测定,可以得到晶体的点阵结构、晶胞大小和形状等信息。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席夫碱配合物的结构的理解,更能清楚的看到席夫碱配合物原子之间的成键方式及其相互作用。
下面是具体实例:英国Ralph A. Zingaro [ 12]课题组也合成了三核Zn配合物,他们是利用Schiff碱大环化合物配体与Zn配位:Schiff碱大环化合物配体。